登陆注册
28583300000020

第20章 贫穷就是罪恶

我初入丛林古寺参学时,发现有些人以穿褴褛衣衫为标榜,有些人以吃馊饭剩菜为修行,有些人装穷卖傻,扬言金钱名利是毒蛇猛兽,故以贫穷为清高。有一天,我听到一位在客堂服务的知客师大实法师痛切地说道:“贫穷!贫穷!大家都崇尚贫穷,极乐净土的七宝楼阁、黄金铺地的庄严世界,由谁来完成呢?实际上,贫穷就是罪恶啊!”

这番剀切的指陈,如雷击顶般穿过我的耳际,我开始反复思维。当年,战祸连绵,国势维艰,民间建设固然百废待兴,寺院经济更是萧条不振。贫穷,已是举国普遍的现象。那时,家师志开上人担任栖霞山寺监院,他不但从不喊穷,也不叫苦,反而从开源节流上着手,设置果菜农场,实践自耕自食;创建炭窑纸坊,提倡劳动生产,对于寺内经济的自给自足可说贡献至大!而栖霞律学院、私立宗仰中学,也因此而能成办。我们每日勤苦作务,以稀粥、杂粮、豆渣果腹,却将豆腐菜肴留起来供给信徒施主。仔细想来,这不就是以行动告诉大家:真正的贫穷是坐以待毙,是心内能源的枯竭堕落。佛教要有钱才能办事业,要有钱才能和大众结缘。我恍然大悟:贫穷,怎么不是罪恶的渊薮呢?

回想起来,我之所以能够很快地契悟“贫穷就是罪恶”的道理,与我童年的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记得小时家境清寒,我曾经沿街叫卖,贴补家计,也曾经牧牛拾荒维生,我从不因为贫穷而感到自卑,因为我自觉有能力去帮忙父母分忧解劳,是一件很光荣的事。为了取悦经年卧病的母亲,我还常常为她讲述一些七言俚语故事,古人寒窗苦读、忠孝节义的事迹,却也因此而深澡地印入我小小的心灵,成为我日后行事的准绳。从小我就体悟到:贫与富,对于个人而言,只不过是自己心理上的价值认同而已,但如果国家社会大众贫穷冻馁,将会引发无穷罪恶的问题。

尽管丛林物质生活十分缺乏,平日还要接受师长们无理的要求、无情的打骂,我却没有丝毫怨尤。我反而感谢老师们引导我进入真理的领域,我感恩常住给我一个安身的道场,我感激十方信施滋润我的色身,我感念芸芸众生供给我们生活所需。虽然大殿里的佛祖没有和我讲过一句话,为我剃度的恩师也未曾给予我好言安慰,我仍然感激佛陀摄我以正法,家师赐我以慧命。每于晨昏自想,自己何功何德,而能承受种种供养?于是,我发奋读书,勤于作务,我立誓要将全副身心奉献尘刹,也因此,我在参学期间,过得分外法喜。我深深觉得,我们不必要求形相上的物质,也无庸企盼别人施予温情,只要我们懂得知足、感恩、奉献、结缘,一切的荣华富贵都在自己的方寸之间。

离开祖庭白塔山大觉寺,来到华藏寺担任监寺时,我才二十二岁。那时,国难方殷,财政瓦解,经济崩溃,民不聊生,往往扛了一大袋钞票出去,才换回一瓶油、一包盐。一日三餐,我们都以干粥糊口,还要费尽气力与保守的旧僧周旋。虽是贫乏已极,我们并不感到灰心,因为我们以佛教的兴衰为己任,所以我们每天都活得很充实,而我们所共同拥有的理想与抱负,就是心中那不灭的能源,它鼓舞着我们为法忘躯,为教牺牲,在所不惜。

一九四九年,我赤手空拳从大陆来到台湾,可说是一贫如洗。我的一双木屐穿了两年,连底都见地了;身上仅有的一件短褂,也缝缝补补地穿了三年。同参道友纷纷出去赶法会,作佛事,回来又是儭钱,又是礼品,大家围成一团,彼此炫耀自己的收获,热闹非凡;我却连拥有一支笔、一张纸都万分困难。有些信徒怜愍我贫穷,劝我放弃撰文投稿,随着寺众去赶经忏,作法会,但我未曾动心,因为我时时刻刻都觉得天地万物与我同在,身外的财富虽然短缺,我更应该开拓心中的能源。清晨时分,当我独自拖着板车,到几公里外的市集去买菜时,天上的孤星残月、路旁的花草树木,都成为我的法侣道友;当我在庭院洒扫扒粪时,我默默祈祷芸芸众生皆能扫除烦恼尘垢;当我到寺外帮忙收租时,我感谢山河大地供我驰骋遨游;当我看护病人、掩埋死尸时,无常的讯息使我警惕自己,要在佛道上精进不懈。我感到自己非常的富裕,因为宇宙的森罗万象都是我心中的禅悦法喜,而写作发表则是为了让别人分享自己所体验到的无上法乐。

虽然我很能随缘度日,但我并非是一个因循苟且,得过且过的人。当因缘成熟时,我毅然告别最初挂单的寺院,开始为我的志向——振兴佛教,努力奋斗。于是我昼夜六时接引佛子,栉风沐雨,弘法利生。回想我当时身无长物,却能为佛教开展出一片新的契机,其理无他,只在于我不忍见佛教贫穷若此,所以我发愿要力争上游,为佛教和众生创造美好而富有的世界。我在此奉劝天下的年轻人,自己可以不积聚外财,但不能不开发心内的智慧宝藏;自己可以无财无势,但不能不立志为国家社会开创富强安乐。

多年来,我虽然忙于说法度众,但从未离开佛教文化的工作岗位。后来,我以著述所得,也蒙信徒赞助,购买了一栋精巧的普门精舍,住在里面,读书写作倒也逍遥自在,然而为了能为佛教多贡献心力,我还是将房子卖了,买下佛光山,创办佛学院,为佛教作育英才。虽然我耗财费力,不曾拥有什么,但是我享有一切努力的成果;为了创建佛光山,虽然我负债累累,却从不感到贫穷,因为我时时心甘情愿地将身心献予十方尘刹。

三十年前,佛光山原是一片竹林密布的荒山,当时,有人曾经怪我,为什么好好的都市不住,却要到穷乡僻壤的地方来拓地垦荒?但一股信心支持着我弘法兴学。多年来,我们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披荆斩棘,与洪水搏斗,与悍民周旋,终于开辟出佛光山这座道场来。天下无难事,一切的空无贫乏不是阻力,信心、诚心、耐力、毅力,就是最宝贵的财富。等待、拖延、犹豫、无恒,才是贫穷的根源。庄严富丽的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秉持四十八愿,于无量阿僧只劫中完成,我们要在人间建设富裕安详的净土,当然也不能坐等诸佛菩萨的加持现身,而应该效法他们的慈心悲愿,认真地去创造自己的未来。

起初决意创办佛学院时,我身无分文,但我以为,信心就是我的财富。因此,我力排众议,着手办学。果然,一间间佛学院就这样办起来了。当来山信徒日增时,为了安顿他们的心灵,我计划建设佛殿。那时,我手无寸银,然而自念,社会大众就是我的财富,于是,靠着“十方来,十方去”的理念,一座座的殿堂也设立起来了。后来,朝山礼佛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由于不忍看到他们食宿不便,我又打算兴建朝山会馆。虽然掌管财务的杨慈满居士一再向我报告,已经借贷无门,我还是择善固执,因为我确信,我的人格信用和信徒的发心净财就是财富啊!现在,不是又增加了一栋栋的殿堂、一间间别分院来为信众服务吗?贫穷不是借口,只要我们心中有佛法、有慈悲、有智慧、有愿力、有社会、有信徒,“真空”就能生出“妙有”来。

我经常被问到这样的问题:“你没有读过师范学校,怎么会办教育呢?你也没有学过建筑,怎么会建房子呢?”不错,我既没有读过师范,也没有学过建筑,但过去当我还在佛教学院求学时,我就想过,将来如果我办教育,我要如何计划教学,我要如何实践理想?我从大陆来到台湾,又从台湾弘法到世界,我走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房子,每去一处,我都很留意当地建筑的结构、样式、格局、环境,并且设身处地思量,如果我是工程师,应该如何设计这栋房子?应该如何规划这块土地?由于平日的用心,一旦机缘成熟,不论筹办学校,或是创建道场,一切构想早已成竹在胸,自能水到渠成,如果你问我有什么秘诀?我只能说,自己比别人会利用零碎时间,多留心万事万物而已。天地万物,一切现成,只看我们有没有巧思慧心,将宇宙万有化为自己的财富罢了。而心里贫穷的人,只知不劳而获,向外贪求现成,结果越贪越穷。几曾见过贪婪悭吝的人能发财呢?能“舍”才能“得”啊!

几十年来,我陆陆续续地看到,幼年的一些同道在生活艰难的压力下,纷纷另作打算,有些人则被金钱名利埋葬,失去了自己的方向。在惋惜之余,我不禁为自己感到庆幸,如果当年在困苦的环境下,自怜自艾,不能在心内挖掘宝藏,成为自己的动力,或者短视近利,只贪图眼前现实的利益,又怎能坚守佛教的生活与心中的抱负呢?直到现在,我一直认为,物质上的空无,正是生命历程中的试金石。

金钱固然是烦恼祸患的根源,但净财也是学佛修道的资粮,是弘法事业的基础。人间的佛陀其实正是富贵人生的提倡者,他固然以毒蛇来比喻黄金,但也主张赚取净财,拥有适当的物质生活。在《六方礼经》中,他指导善生如何运用金钱;在《弥陀经》、《药师经》等宝典中,他描绘诸佛的净土都是黄金铺地、七宝楼阁,可见佛教并不排斥清净的富有。

秉持着佛陀的遗教,我倡导“储财于信徒”的理念,对于十方的供养,我取之有道,我不敢受太大的信施,而要求信众在不自苦、不自恼的情况下量力布施,因为我觉得正信佛法的弟子要重视自己家庭以及事业的需要。我也兴建现代化的各种硬件设备,使佛弟子们都能在清净舒适的环境里修行学道,事半功倍。我认为对于财富珍宝,乃至其他五欲,能做到不贪不拒,才是佛陀所说的“中道”生活。

我在大陆曾经游走大江南北,参访过各个名山古刹;到了台湾宝岛,我又与台湾佛教共同成长。多年来的阅历,使我深深感慨,佛教界和任何团体一样,财产不在患寡,而患不均;对于钱财的处理运用,不在有无多少,而在概念的正不正确,以及会不会用钱。有钱而不会用钱,和贫穷一样匮乏。所以有钱是福报,会用钱才是智慧。因此,当我创建佛光山时,便首先确立佛教处理钱财的方法。我告诉佛光山的徒众,佛教振兴之道,在于佛教有人才、有净财、有道业、有事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净财,无法成事。此外,我手拟佛光人守则,明订佛光人不能私自化缘、私建道场、私置产业、私蓄钱财,而且申令管钱的人,不可掌权;掌权的人,则不能管钱;大职事有权,小职事管钱。

有钱,要为佛教和社会用了,不可储存。很多人看到佛光山一栋栋金碧辉煌的建筑,但很少有人知道佛光山经常无隔宿之粮,甚至一直举债度日。我最高兴的倒不是将十方信施净财用于建设道场,我最欢喜的事是将钱财培养了人才。一千多个僧宝,他们弘教说法,长于解除信徒疑难;他们住持道场,善于行政法务;他们在世界各地参学,通晓各国语言;他们把佛教带向人间化、现代化、生活化、国际化,这是对信徒布施净财的最大的回馈。此外他们还编印佛教大藏经、佛学辞典,发行杂志书刊,其他兴办养老育幼、施诊医疗等种种公益慈善事业,就更不在话下了。

社会上有一些不明真实的人,他们无视于佛光山对佛教发展以及社会教化的贡献,批评佛光山商业化,指佛光山很有钱。其实,佛光山不是很有钱,而是很会用钱,今年的钱用出去了,明年乃至后年的钱也用出去了。在日日难过日日过的生活下,我们将每一分净财都用在培养人才、弘法利生的佛教事业上。佛光山不矫情,视金钱为罪恶,也不滥用金钱,积聚金钱,使金钱成为罪恶的渊源。我们的信念是要借着佛教的力量,把苦难的娑婆世界建设成富乐的人间净土。

有人曾对我说:“真可惜你出家了!要不然你会和王永庆一样有钱。”王永庆先生是杰出的大企业家,他的财富,我怎能比?所以,对于这些话,我始终不以为意,但是我们出家人,出家无家,只要我们安于八正道、六波罗蜜,无住而住,正可以处处无家,处处为家;三千大千世界,宇宙万物都在我的心中。我富有三千,王永庆先生又何能与我相比?出家无子,只要我们拥有天下父母心,天下人都是我们的儿女;出家无财,只要我们运用般若智慧,秉持慈心悲愿,到处都是自家的宝藏。因此,我深深感谢有这份福德因缘得以出家为僧。

一九九三年初,我返乡探亲,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赠我一偈,其中的一句是:“富有三千界,贵为人天师。”这可说是我出家半甲子以来,心境上自我期许的写照了!

(一九九三年十月)

同类推荐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 圣经故事3

    圣经故事3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无死的金刚心

    无死的金刚心

    神秘伏藏本书前身是《琼波秘传》,用空行文字记录,千年来以神秘伏藏的方式存在着。在某年的某个神秘时刻,作家雪漠跟它相遇了。依托二十多年瑜伽修行的生命体验,雪漠于光明境中穿越历史,与北宋时期的雪域玄奘琼波浪觉对话,向世人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往事。
  •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禅”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彻人的心性;“禅”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人的心路。禅的思想是空灵、豁达、开阔、明朗的人间清流;禅的生活是积极、自在、简朴、自适的安心方式;禅的理念是教人首先学着放下自欺、自怨、自慢和自我枷锁,然后才能海阔天空地任意翱翔;禅的方法是教人首先练习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然后再粉碎自我。《一日一禅(超值金版)》所撷取的佛学故事,篇篇隽永,字字珠玑,每个故事就是一道顿悟的光芒,一汪沁心的泉水,一把理解现实人生的钥匙。以禅养性,以禅修身。旨在帮助你借助禅这面镜子,照亮自己的心境,借助禅这盏明灯,清净自己的心灵,明心见性,去掉自心的污染,以此和谐性情,舒适身心,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
  •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只择取其中对我们有指导和教益的部分加以学习和借鉴,这也正是本书搜集汇编汉传佛教故事成书的一大原因。本书中的100个故事,取材于佛家的经典典籍,或佛学文学,或关于佛教的民间传说,较为全面地反应了如慈悲、行善、放下、随缘、度己度人等佛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和感悟。
热门推荐
  • 你必须知道的理钱经

    你必须知道的理钱经

    《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说:“如果亿万富豪不做投资,30年后可能要吃救济。如果你把这1000万存银行里,10年后可能只相当于现在的200万。再过10年,可能只值40万。再过10年,可能只有几万了,可见纸币贬值的速度有多快。”亿万富豪尚且如此,何况我们普通老百姓呢?这本书分为3个部分,第1个部分是确立理财的观念,并了解一些基本的理财知识;第2个部分讲述在有一些钱的前提下目前市场可供选择的投资方法;第3个部分讲述人的一生当中不同阶段应该怎样理财,让财富伴随一生到老。
  • 香樟那夏

    香樟那夏

    你在一班,我在六班,你在天上,我在地下,曾经爱的轰轰烈烈,曾经爱的不可开交,曾经的只能是曾经的,校园的香樟,清脆的阴郁忘不掉我们的回忆,如果夏日的香气和热度依然可以翻涌起你内心沉睡着的答案,如果香樟的树荫依然挡不住太阳投射在眼皮上的滚烫,如果从来一次,你会怎样抉择?
  • 爱在紫色薰衣草

    爱在紫色薰衣草

    她冷漠,如冰山,他同样冷漠,在一起却擦出了火花,但是,因为一些原因,两人却不能在一起,最后两人会甜蜜在一起么?
  • 在奇幻世界收割永恒

    在奇幻世界收割永恒

    黑暗与光明永远在对视正义与邪恶的战场,权力与欲望斗争从来没有对与错,有的只是血和泪瑰丽魔幻的精灵,黑暗邪恶的女巫,身披荣耀的骑士,奇幻的世界真是充满了靓丽的风景而我将开启这一切,见证这一切,终结这一切……
  • 登顶食物链

    登顶食物链

    末世悄然降临,丧尸,怪物纷然而至。天堂客满,地狱打烊!那么就让我来掀翻这个世界吧。蒋俞:“为了活着,无所谓手段!”黑暗流,男主是肌肉猛男,不喜勿入。
  • 吻上极品校草,丫头别太嚣张

    吻上极品校草,丫头别太嚣张

    一场蓄谋已久的豪门阴谋,将她这个嚣张骗钱的丫头牵涉其中,她本想骗骗钱走人,谁料招惹上了那位品学兼优冷酷纯情的极品校草,强势霸吻已经够无耻了,他还夺身又夺心,为保名节她拟下一份合约“姐可以嫁给你,但是姐不会爱上你,同意就签,不同意姐走人,今后别在外面说认识姐,这样姐很会没面子。”嚣张丫头拽拽的撂下合约。“成交!”冷酷帅男拿笔就签,暗暗得意,丫头你被宣布无期徒刑了……
  • 仙子爱

    仙子爱

    这是上古年间一段英雄美人的故事!那个年代,英才辈出,他们各司其职,各自怀揣着梦想与野心。她的一生极其传奇,无论是呼风唤雨的仙界太子还是避世万万年的洪荒尊神亦或是睥睨天下桀骜不驯的魔界圣君,都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爱人、知己亦或是仇人?仇归何处、情依何处,在大义与野心面前,真情是否可以战胜一切?
  • 有很多故事的女同学

    有很多故事的女同学

    这本书是写一个普通女孩回忆她从小到大在她人生中出现过的男孩们的故事,有和她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有相遇过一次留下美好回忆却再也没有见过的,有她暗恋过的,有她奋不顾身去追的,有她和在一起过后来却分开的,每个男孩一篇故事,有的长有的短。希望所有女孩们能在这里找到共鸣。
  • 蚁米阳光(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蚁米阳光(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在土豪、拼爹横行的新时代,北上广漂泊着一群微小得让人不易察觉的蚁族。然而,三只中山蚁选择逃离北上广,辗转二线城市,“另起蚁灶”作为自己拼搏的基点。他们在一间出租屋里经历爱情,追逐梦想,抗争现实,展示别样的蚁族风采。他们是郝冰、游浪和海清。郝冰在民营公司工作,期望用教育与文字影响世界;游浪为爱情来到中山,或贪恋儿女之情,成为新一代家庭煮男;同样为爱情奔赴中山的海清却意外终结了五年马拉松恋爱,挣扎在痛苦的泥淖里,最终顿悟,缘尽——优雅转身,彼此春暖花开。
  • 重生系统是我创造的

    重生系统是我创造的

    (本书系统不虐主,不强制任务,无惩罚,系统全心全意为主角服务!)系统:老大,这个任务您看行吗?周末:不行,换一个!系统:老大,做任务标准不用那么高,差不多就行了!周末:还能这样?周末重生回了18岁的时候,曾经写的一本小说中的系统和他绑定了。周末:我没有争霸的心,只想把曾经走过的十年重新走一遍,只是这个过程可以轻松、痛快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