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5700000007

第7章 汉魏六朝精典诗文欣赏(1)

垓下歌--项羽

读前须知

公元前202年十二月,项羽驻兵垓下,兵少食尽,被刘邦的汉军及诸侯之兵重重包围。夜晚,汉军四面楚歌。项羽闻歌夜起,惊疑汉军中楚人之多,这一夜不能入睡,与爱姬美人虞饮酒帐中。项羽自知身陷绝境,灭亡在即,写下了这首悲哀而慷慨深情的歌,表现了大势已去,英雄末路,无可奈何的悲伤情绪。

原文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①。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②!

注释

①骓:青白杂色的马,是项羽常骑乘的一匹骏马。②虞:项羽宠姬。若:你。

赏读

这是一首慷慨悲凉而又寄蕴深情的歌。第一句慷慨直陈,对自己进行高度的赞扬。通过歌词,显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像天神一样伟岸的英雄,其力量足以将大山连根拔起,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举世无双。

然而在第二句就急转直下,言明无论怎样的英雄都难以抵挡上天的打击,从而显示了人的渺小。同时在这种天时不利的情况下,连平时骑着驰骋疆场的战马竟然也不肯向前行走了。于是,这位举世无双的英雄除了接受灭亡的命运之外,只能徒唤"奈何"而别无它法。

第三、四句诗中,项羽灭亡在即,念念不忘难以割舍的既不是自己的生命,也不是江山社稷,而是他所深爱的经常跟随自己出征的美人虞。他深知陷入重围,自己一死,虞姬也将跌入悲惨命运的深谷,而这一切,都是自己难以改变的,因此在诗里他悲叹道:"虞姬,虞姬,我把你怎么办呢?"从而体现项羽不仅是一个盖世无双的英雄,还是一个忠于爱情的男子汉,在这两句诗中,他无视自己所遭受的惨重的打击,留下的只是对爱人深深的眷恋,从这方面来说,项羽也无愧于是一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情种了。诗中洋溢着对人的渺小的深沉愤慨和对爱的无比执着。项羽面对汉军重重包围,身处困境。回想当年叱咤风云,气吞山河,威震诸侯,豪气由心底而生,激荡于胸;而今已时过境迁,四面楚歌,窘困到这种地步,自料难以逃脱,不觉倍觉悲凉,发出叹惋。而受认识所限,项羽认为自己的失败乃是"天之亡我,而非战之罪也",所以项羽对于自己事业气数将尽,生命要走向终结,仍发出激昂悲壮的怒吼,问天之不公,地之不平。由此,这首在项羽临危留下的短诗,是项羽用整个生命和全部感情咏唱出来的,因而具有极其强大的震撼人心的力量,宋代朱熹称此歌"慨慷激烈,有千载不平之余愤",清人沈德潜也说:""可奈何","奈若何",呜咽缠绵,从古真英雄必非无情者"。

大风歌--刘邦

读前须知

高祖十二年,即纪元194年十月,刘邦平定了淮南王英布的叛乱,在西进长安途中,顺道回归了他的故乡沛,留宿于行宫。召集故人父老子弟饮宴,酒至酣时,高祖一面抑制不住内心地喜悦,一面又回想多少年来奋战的艰辛,创业的不易,于是亲自击筑。创作此歌,与沛之父老子弟唱和。

原文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②?

注释

①加:凌驾。海内:四海之内,犹言"天下"。"威加海内意谓"威镇天下"。②安得:怎得。这句是说希望得到猛士镇守四方。

赏读

这首诗共三句,第一句是写自己由一个平民出身的亭长,崛起于沛,被拥戴为沛公,起兵伐秦,如同大风骤起,十几年间,他带兵攻入咸阳迫使子婴投降。又在垓下围住项羽,大败楚军,更扫平了一切胆敢叛逆之人。暗寓自己具有横扫千钧,席卷华夏,如青云飞扬一般的英雄气概。第二句写自己已经统一中国,天下由乱而治,自己在政治上也作了许多改革,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了天下百姓的拥戴,自己的威信加于四海。但仍为远离故乡而倍感悲戚,可见其对故乡真可谓情深入骨了。第三句写自己希望刘汉的天下能绵延百代,表白自己守业的决心。认为防守边疆,不能没有忠诚勇猛之士,而忠诚勇猛之士却来之不易,忧虑之情,宛然若见。

这首诗简练而意蕴深厚。历代文人学者都对他的简易推崇备至,但简易的形式后面却含有深厚的意蕴。这首诗以风起云飞来喻天下大势,用威加海内来指称四海统一渐趋升平,都十分惋曲而含蓄,而里面所蕴含的席卷天下的气势,威加海内的自豪,对故乡的入骨浓情,守业而难得猛士的悲哀,无不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

这首诗句句押韵,充分体现了诗歌的语言美。诗义欢畅,无论是描写刘邦胜利的喜悦,还是和父老乡亲击筑纵酒高歌,都以豪迈欢快为主。可是到了诗的最后一句,由于想到守业之难和猛士之难得,又顺势来了个转折,流露出他的伤感。诗中感情变化波澜起伏,充分体现出刘邦作为汉王朝创始人而独具的那种居安思危、高瞻远瞩的远大胸怀。秋风辞--刘彻

读前须知

元鼎四年(前113年),汉武帝刘彻驾临河东。这首诗是刘彻与群臣泛舟汾河,饮宴中流时有所感伤而作。描写了壮阔的景象,盛大的排场及宴饮的场面,抒发出人生易老的感慨。

原文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①,怀佳人兮不能忘。

汎楼船兮济汾河②,横中流兮扬素波③。

箫鼓鸣兮发櫂歌④,欢乐极兮哀情多⑤。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注释

①秀:草本植物开花叫"秀"。芳:香气。"兰有秀"与"菊有芳",是互文见义,兰有秀也有芳,菊有芳也有秀。②泛:浮。泛楼船,即"乘楼船"的意思。汾河:源出山西宁武县管涔山,西南流纵贯全省,至万荣县西北入黄河。③扬素波:激起白色波浪。④棹(zhào照)歌:划船时唱的歌。⑤极:尽。

赏读

这是一篇感秋怀人,慨叹人生易老的作品,交织着极其复杂的思想感情和意蕴。

第一句"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先点明作诗的时间和季节,是一个天高气爽、白云冉冉的暮秋之日。起句意境雄浑阔大,与雄才大略的作者十分协谐。次句描写草木肃杀萧瑟的景象,使情调急转直下,倍增凄清之感。再加上北雁南归,更引得游人恋乡情动,思归心切了。即便如刘彻这身登帝位,君临天下的人物也难免会触景生情。

第二句"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以兰、菊比佳人,而这里所谓的"佳人"又非一般所谓的美人,而是指群臣。武帝与群臣泛舟欢宴,思念治世的文臣和戍边的武将,自然应是意料的事了。

第三句"泛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是实写舟中所见之景。楼船,大船,上施楼所以叫楼船。"济汾河"意渡过汾河。"素波",白色的波浪。泛舟汾河,击水中流,船头激起白色浪花,船行极速,烟波浩渺,气象万千。

第四句"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先写耳中所闻,再写心中所感。一边是助兴的箫鼓和鸣,一边是船上的划船棹歌,入耳一片喧哗热闹之声。然而想到欢乐到极点自然转向悲哀,想自己已人到中年,如此这般的宴赏优游究竟能维持多久,自然悲愁骤生,哀伤不已。

最后一句"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是接上句顺流而下,点明哀情多的原因。自己人到中年,步入迟暮,这人生与永恒的宇宙相比是何其短促。自己虽贵为帝王,却不能永享这荣华富贵,难免哀情多多。这以后,武帝在短短的十二三年中,多次封禅求神,寻访长生不死之术,可见其贪恋荣华,眷念红尘之"哀情"绝非一般人所有的。

这首诗共九句,句句以"兮"字联结,句法整齐,明白流畅,韵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前面八句写了壮阔的景象,帝王的排场,宴饮的场面,已完整表达了感秋伤怀,慨叹人易老的复杂感情。而后一句更直接揭示了作者慨叹老之将至,死期将临,不能永享人间帝王的奢华生活的消沉情调和矛盾心情。

战城南--汉乐府

读前须知

这是一首悼念阵亡将士、诅咒战争的民歌。《乐府诗集》将这首诗收入《鼓吹曲辞·铙歌》中。通过描写前方将士暴尸荒野,后方田园荒芜,禾黍不败,谴责了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连年战争。

原文

战城南,死郭北①,野死不葬乌可食②。为我谓乌:"且为客豪③!野死谅不葬④,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苇冥冥⑤。枭骑战斗死⑥,驽马徘徊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⑦,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注释

①郭:外城。这两句中的城南、城北为互文见义,是说城南、城北都有战争,也都有战死的人。②野死:战死荒野。乌:乌鸦。传说乌鸦嗜食死尸腐肉。③客:指战死者,死者多为异乡人,故称之为"客"。豪:"嚎"的借字,今通作"号",号哭。④谅:揣度之词,如同现在口语"想必"。⑤冥冥:幽暗的样子。这里指蒲苇的葱郁。⑥枭骑:勇健的骑兵战士。枭:勇。⑦子良臣:指战死者。

赏读

这首诗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诗人在战场所见景况,从"战城南"至"驽马徘徊鸣"。开头三句,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了一场激烈的战争之中。城南城北烽火遍地,尸骨狼藉,成群的乌鸦,"呀呀"叫着啄食着无人掩埋的战士的尸体。如此惨状,使人惊心动魄。"为我谓乌,且为客嚎!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诗人面对这惨绝人寰的场面,只能命令乌鸦,为死者大声号哭一阵吧,如此埋头争食,难道还怕这些腐肉跑了不成。"水深激激,蒲苇冥冥"两句,通过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战场上的悲惨的气氛。河水呜咽,蒲苇瑟瑟,似乎在向上天哭诉战争的灾难。"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突然一声战马的哀鸣,引起了诗人的注意,它身受重伤,但仍徘徊在牺牲的勇士旁边不肯离去。一幕幕场景,一个个画面,让人触景生情,悲从中来,切齿痛恨战争的发动者和深深同情这些无辜的死难者。

第二部分从"梁筑室"到"愿为忠臣安可得"。写诗人所发的感慨。战场如此惨烈,社会怎样了?战争把无数士兵推向死亡的深渊,破坏了整个社会生产,让无数家庭降临重重灾难。面对这些,诗人不由愤声质问,在桥梁上筑起了工事,南北两岸的人民如何往来?劳动生产怎样进行?没有收成,君王你吃什么?将士们饥饿疲劳,如何去打仗?诗人反对君王的穷兵黩武,却从君王自身利益写开去,婉曲有致,富有说服力。

余下的四句是第三部分,是诗人表达的对死难士卒的哀悼之情。善良的人啊,我是如此思念你们!早晨你们个个生龙活虎去打仗,怎么到了晚上却不见归来的背影呢?用"朝""暮"领句,极写时间之短,用夸张的手法来描写渲染战争的残酷与人命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死者的深切同情,在客观上无情鞭鞑了这场灾难的制造者。

这首诗布局严谨,气势雄健,文思空阔,善于剪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大的艺术魅力,是汉乐府中的一篇传世杰作。

有所思--汉乐府

读前须知

这是一首描写爱情的乐府民歌,表现了一位女子热恋、失恋、眷恋的感情三部曲。属汉《鼓吹曲辞·铙歌十八曲》。

原文

有所思①,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②?双珠瑇瑁簪,用玉绍缭之③。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④,兄嫂当知之。妃呼豨⑤!秋风肃肃晨风颸⑥,东方须臾高知之!

注释

①有所思:指她所思念的那个人。②何用:所以。问遗(wèi慰):"问"、"遗"二字同义,作"赠与"解,是汉代习用的联语。③绍缭:犹"缭绕",缠绕。④鸡鸣狗吠:古诗中常以"鸡鸣狗吠"借指男女幽会。⑤妃呼豨(xī希):表声的字,"本自无义,但补乐中之音"。一说,表叹息之声。⑥肃肃:即飕飕,风声。晨风飔(sī思):据闻一多《乐府诗笺》说:晨风,就是雉鸡,雉鸡常晨鸣求偶。飓当为"思",是"恋慕"的意思。一说,"晨风飓",晨风凉。

赏读

这首诗用一个女子的口吻自述,可分两段。上段十一句,开头五句说所思之人在远道。将赠送"双珠瑇瑁簪"给他,以表相思。语简意长,情调缠绵。后六句因为传闻其人有了"他心"产生强烈反应,情调愤激。两个部分用一只瑇瑁簪贯串着,开始则极意修饰那簪子,双珠不足,又加玉饰,如此珍重,出自于真情。后来闻变则毁簪、焚簪,还嫌不够,又风扬迎灰。如此激动是由于"爱之深,怨之切"之故。两个部分都写得淋漓尽致,尽情尽意。

第二段六句写女主人公感情上一大反复,由激怒、决绝而相思复起,前面焚簪时那一阵的冲动已成过去,仅余微波,而静夜独处时惯常兴起的相思,又不知不觉地袭来。心情烦乱,语言也不象上段那样明白痛快而变得曲折隐晦了。

这首诗明白晓畅,情感时而明白痛快,时而曲折隐晦,波澜起伏,变化不定,把抒情女主人公深深的思念和感情的决绝表现出来。

箜篌谣--汉乐府

读前须知

这首诗是汉代之人所作。《太平御览》引作"古歌辞",属《杂歌谣辞》。"箜篌",古代的一种弹拔乐器,以此为题,与歌辞内容没有关系。

原文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

甘言无忠实,世薄多苏秦。

从风暂靡草,富贵上升天。

不见山巅树,摧杌①下为薪。

岂甘井中泥?上出作埃尘。

注释

①摧杌(wù误):摧折倒下。

赏读

这首诗抒发了世态炎凉的感慨,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作者在穷途潦倒的困窘时候,曾得到过知已朋友的帮助和理解,却受到骨肉的冷遇和责怪,使他深切地感到交朋友关键在于互相了解,不理解则骨肉至亲也不会亲近,而变得疏远。

"甘言无忠实,世薄多苏秦",华丽的词藻是虚伪的,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淡薄了,就会产生许许多多的象落魄的苏秦那样人物,这是对社会风气的鞭挞、讽刺,抨击人们只愿听甜言蜜语的奉承话,瞧不起暂时失意的人。

"从风暂靡草,富贵上升天。不见山巅树,摧杌下为薪",这是从两个方面来比喻阐明人生的贫与富,走运与倒霉是会互相变换的。一阵风刮过,小草暂时倒下去了,风过以后,还不是照样的爬起来,"暂"字明指了这一事实。富贵得意的时候,似乎升到天上去,而天空是虚无缥缈的,难保不掉下来,升得高摔得重,这种客观现象可以拿山上的树来证实。生长在高山顶的树,多么高大茂盛,却会被砍伐下来当作柴烧。人类社会还不是一样,跌倒的可以爬起来升上天去,而在高位也难保不掉下来"为薪"。作者暗示自己的困顿只是暂时的,总有一天会翻身的,而且也有这个信心和决心。

"岂甘井中泥,上出作尘埃",难道能心甘情愿地去作井底下的泥土,永世不得翻身吗?应该要走上来。即使在地面上作一颗小小的尘埃也比井中泥强,因为它能自由飞扬啊。不甘心默默无闻的沉沦下去,跃跃欲试要大干一番的雄心壮志溢于言表。

诗人尽管对当时社会的浅薄感到不满,但对人生的态度却是积极向上的。不屈于冷漠的现状,而要象苏秦那样去继续奋斗,这种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抗争意识,值得后世学习。

陌上桑--汉乐府

读前须知

这首诗是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乐府歌曲,又名《艳歌罗敷行》、《日出东南隅行》等,属相和歌辞中的相和曲。诗中叙述了一个名叫罗敷的美貌女子拒绝太守调戏的故事,歌颂了她的美丽和忠贞。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贪婪和荒淫。

原文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①,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②,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③。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④。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⑤。

同类推荐
  • 贾平凹作品生态学主题研究

    贾平凹作品生态学主题研究

    本书围绕贾平凹30年的创作首次专注“生态学”研究,包括其作品中的社会生态、文化生态、精神生态、自然生态、民俗生态、存在生态、人文生态、性情生态和生态理论9个方面内容。
  • 都门四记

    都门四记

    本书系于氏散见于民国各种报刊的随笔小品的首次结集。这些随笔文章多谈历史典故、民俗习尚、绘画艺术、名人轶事,即周作人所谓“市井小品”,道人所不知、所欲知,文笔绝妙,可读性又极强,实为不可多得之文苑精品。
  • 宁静的激情

    宁静的激情

    狄金森是美国三大文豪之一。她远离尘世的喧嚣,只为心中的宁静;自我的沉醉,才有了激情的诗歌,不常出门却能感官整个世界。无论是诗歌的抒情,还是与朋友间的书信往来,无一不充满韵味,有感伤也有激情。
  • 秘密档案

    秘密档案

    1999年5月8日晚上10点,当我刚从外地采访顺道回到江苏常熟老家的父母亲身边时,电话铃突然响起:……你看新闻了吗?北约把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炸了!今天大学生们和不少市民都到大街上游行呢!在北京的妻子告诉我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
  • 在沙漠

    在沙漠

    “人有界,学有度,思无界,行无疆。”我社既打造“无界散文”系列丛书以来,已出版“无界散文”,共计4册,分别为:《梵音之起》《虫洞》《饥饿的身体》《东张西望》。本次出版为“无界散文·第二辑”,共计6册,分别为:《在云南》《邯郸道》《香巴拉》《生灵书》《在沙漠》《新疆坦途》。无界散文系列图书,关乎心灵的文字,敏锐且有文思的封面设计,以及精美无比的印刷装帧,以飨读者。《在沙漠》为“无界散文·第二辑”系列图书之一。《在沙漠》既有作者对沙尘暴、居延文化、沙漠风情、绿洲、胡杨、芦苇、骆驼、等戈壁生命客观存在的细致观察,又有对生存在沙漠边缘底层人群价值观、命运生活的纪实性叙述,是一本融地理环境、人群文化、个性体验为一体的优秀散文集。
热门推荐
  • 殊之途,斩妖道

    殊之途,斩妖道

    一个传承的古老家族,一位长生不死的猎妖师,才刚融入现代生活,又突然卷入一场巨大的政治旋窝之中……人妖殊途,一旦相爱,注定风雨飘摇。面对一系列超出使命框定的暗黑危机,已然看淡一切的他又将如何抉择,是继续安身立命,还是远赴殊途,还人间妖界一个新秩序?但,前路漫漫……
  • 梦寐妖娆

    梦寐妖娆

    一个看似稀疏平常的造梦任务,却是一个精心的布局?利益熏心的弄权者,纷至沓来的联姻名帖——PS:简介无能求点击、求收藏、救推荐!亲们的关注和支持就是小古的动力!拜托各位了\(^-^)/
  • 我的师妹不可爱

    我的师妹不可爱

    叶谦,隐世门派天云门掌门的大弟子。天赋异禀却不求上进,好不容易能够下山,以为能够偷懒了却因师傅到处帮他树敌,而弄得焦头烂额,而且更要命的是不懂世事的师妹也下山了,他还得负责师妹的日常起居,并且应对国色天香的师妹的追求者,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重生后我成了权臣的黑月光

    重生后我成了权臣的黑月光

    沐浅鸢重生后,第一件事就是虐极品,害过她的统统双倍奉还回去。第二件事就是抱大腿,各种大腿全都抱。大腿一号,权臣老公:“本官的女人连皇上都打得,还有谁打不得?”大腿二号,八岁小皇帝:“欺负我家公主姑姑的,统统来朕这里砍头。”大腿三号,天云杀手门主公子云:“我天云山庄上上下下全听浅鸢儿调配,你们可以惹本尊却不能招惹小鸢儿。”大腿四号文太子:“听说今日有人将本殿鸢妹妹的衣服弄脏了,是谁不小心自己麻溜剁了手不然……”大腿五号,六号,七号……此处省略十万字。
  • 深白

    深白

    高飞,因误解与率性英俊的丈夫欧阳锦程离婚后,又执拗的与现任丈夫再婚,面对闺蜜沈心对前任的暗恋曝光、新家庭婆媳、姑嫂琐事的缠绕以及所钟爱的事业频受家庭阻碍,高飞在二婚生活里一路跌跌撞撞的走向成熟。
  • 柳芒的潇洒末日

    柳芒的潇洒末日

    出于某种爱好,一个地下拳手去搬砖了,本以为可以一边搬砖一边调戏美女包工头的,没想到病毒爆发了。但这并不影响他手牵活泼傻少女,肩扛性感美少妇。吃的是变异兽肉,喝的是鬼脸花液,生活乐无边。
  • 弟弟恋人

    弟弟恋人

    [花雨授权]他是邢家的天骄之子。她是邢家见不得人的私生女。曾经,他是她眼中骄横霸道,嚣张跋扈的弟弟。曾经,她是他眼中微不足道的姐姐。曾经,她跟他的交集仅止于此。在后来的后来,这一切都只是曾经的曾经。
  • 逐梦调

    逐梦调

    逐梦一世,不过俯仰之间,生,为谁生。死,为谁死。在这人生短短历程中,我找到了的是什么,失去的又是什么。
  • 三千帝动决

    三千帝动决

    小冷是帝国战争遗留下的三万孤儿中的之一,但他是其中特殊的一个,他受人帮助到达赤山教,跟随道长修炼,本以为一生相安无事,但,一场血雨腥风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