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21700000022

第22章 明代汉族风俗(22)

中元节的娱乐活动,最主要的是放河灯。陆启浤《北京岁华记》曰:“中元节前,上家如清明,各寺设盂兰盆会,以长椿寺为盛。晦日,谓是地藏佛诞,供香烛于地,积水潭,泡子湖各有水灯。”《帝京景物略》曰:“岁中元夜,盂兰盆会,寺寺僧集,放灯莲花中,谓灯花,谓花灯。酒人水嬉,漫烟火作凫雁龟鱼,水火激射,至萎花焦叶。是夕,梵吹鼓铙,与燕歌弦管,沉沉昧旦。”此日,官中也有放河灯活动,《酌中志》曰:“十五日中元……西苑做法事、放河灯。京都寺院,咸做盂兰盆,追荐道场,安放河灯,于临河去处也。”此时正值暑热尚未全消、金风乍起的时节。当经过一天的闷热,夕阳西下时,城内外的各处水面上就亮起了一盏盏随波荡漾的荷花灯,千盏万盏,灿若群星,这就是明代北京民间中元节时放河灯的景象。更有那些顽皮的孩子,举着用长柄荷叶、或是镂瓜皮掏莲蓬做成的灯,结帮成群,过街穿巷,此呼彼应的唱着:“荷叶灯,荷叶灯,今儿点了明儿扔。”明人庞垲的诗句“万树凉生露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庞垲:《长安杂兴效竹枝体》。描述的就是这一习俗景象。

中元节民间的节日饮食活动,则与一系列祭祀活动有关。在广州,“以龙眼花果相馈遗,曰结缘”;在北京,“吃鲥鱼,为盛会”,宫中则“甜食房进供佛波罗密”。

3.中秋月饼始盛

中秋节,又名八月半,仲秋节,团圆节。《月令广义》曰:“燕都士庶,中秋馈遗月饼西瓜之属,名看月会。”届时家家户户赏月、拜月、祭月,彼此馈赠瓜果月饼是明代中秋节的主要风俗。拜月的方式很多,或者向月亮跪拜,或供月光神马,还有以木雕月姑为偶像者,但均将神像供挂在月出的方向,设供案,摆供品,对月祭拜。对京都的祭月习俗,陆启浤《北京岁华记》曰:“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像,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中兔蟾,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帝京景物略》载云:“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华。纸肆市月光纸,绘满月像,趺坐莲华者,月光遍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纷。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这是京都祭月的生动写照。河南民间,在中秋夜设月饼瓜果“祭月”之外,还有邀朋赏玩的习俗。嘉靖《尉氏县志》卷一。在南方明代时已少有拜月者,则“拜月”已被“赏月”代替。此时所食则多是柚子、芋头、香蕉、柿子、菱角、花生、藕等时令物品,如《广州府志》曰:“八月望夜赏月,剥竽食螺”;浙江嘉兴则是“八月望以百果为大饼,各曰月饼,以百果和糖,名曰俸糖,赏月达曙。”在江西,中秋节时,民间更有登楼玩月,“多用西瓜圆饼,亦取月圆之义”正德《建昌府志》卷三。的雅兴和爱好。在苏州文人士大夫则要在中秋夜举行赏月歌会,张岱《陶庵梦忆》记当时苏州虎邱中秋夜赏月歌会盛况曰:“虎邱八月半,土着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传,曲中名妓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治恶小、清客帮闲、寻僮走空之辈,无不鳞集……天暝月上,鼓吹百十处,大吹大擂,十番铙鼓、渔阳掺挝,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

至于中秋节时明代宫中的过节活动,《酌中志》有所记载:“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起即有买月饼者,加以西瓜、藕,互相馈送,西苑蹗藕。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俟月上,焚香后,即大肆饮啖,多竟夜始散席者。如有剩月饼,仍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合家分用之,曰团圆饼也。”

4.重阳节衍化出迎霜宴

重阳节,又名九月九,重九、茱萸节、女儿节等。明代重阳节有插茱萸、饮重阳酒、吃重阳糕(又名花糕),并以花糕供祭家堂、祖先的习尚。北方人对花糕的制作以及吃花糕都颇有讲究。如《帝京景物略》卷二云:“九月九日,面饼种枣栗其面,星星然,曰花糕。糕肆标纸彩旗,曰花糕旗,父母家必迎女来食花糕。”在重阳节,娘家必请女儿归家,吃花糕,则是明代有代表性的风尚。如《帝京景物略》载:重阳节“父母家必迎女来食花糕,或不得迎,母则诟,女则怨诧,小妹则泣,望其姊姨,亦曰女儿节”。福建民间多以粉米为糕,且交相馈送,谓之为“寿糕”。嘉靖《建宁府志》卷四。江西民间更有用百果及肉杂米粉,蒸食菊花糕的习尚。正德《建昌府志》卷三。河南民间均要蒸制面枣糕,上插菊花或剪彩为之,将它送赠亲朋,登同饮咏以贺节。嘉靖《尉氏县志》卷一。浙江民间除登高外,还有有蒸米作五色糕,“饮茱萸酒”参见《会稽志》。且配以豆荚的习尚。

重阳节正是秋高气爽之时,也是进行秋季娱乐活动的大好时光。明代汉族民间重阳节的主要娱乐活动就是登高、赏菊、放风筝。《广州府志》曰:“重阳有墓祭者,亦日登高,细民放风鸢。”北京民间满载酒具、茶炉、食,欣欣然联袂登山,一睹如画江山,饱赏金秋的景色,曰“登高”。《帝京景物略》载曰:“九月九日,载酒具,茶炉、食榼,曰登高。香山诸山,高山也;法藏寺,高塔也;显灵宫、报国寺,高阁也;释不登,赁园亭、闯坊曲为娱耳。”这一日皇帝也要登高揽胜,以示与民同乐,《酌中志》载曰:“九月重阳节,驾幸万寿山,或兔儿山、旋磨山登高,吃迎霜麻辣兔,饮菊花酒。”

重阳节前后,宫中也要设迎霜宴、赏菊花,秦征兰《天启宫词注》曰:“重阳前后,内宫设宴相邀,谓之迎霜宴,席间食兔,谓之迎霜兔。好事者绕室列菊花数十层,后者轩,前者轾,望之若山坡然,五色绚烂,环围无隙,名曰花城。”

5.秋季其他节俗

秋季节日除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和重阳节外,在汉族民间还有立秋、秋社等节日,也有一定的节日习俗活动。

立秋,意味着秋天开始,民间有于此日戒食生水的习俗,《帝京景物略》曰:“立秋日相戒不饮生水,曰呷秋头水,生暑痱子。”并有戴楸叶等活动,《酌中志》曰:“立秋之日戴楸叶,吃莲蓬藕、晒伏姜,赏茉莉、栀子、兰、芙蓉等花。”

九月秋社,浙江宁波民间要抬祠庙神像游街,《嘉靖宁波府志》曰:“九月,在城各坊,日舆祠庙神像游行街市,导以兵仗彩亭,金鼓杂剧各相竞赛,观者塞路,谓之社日。”

四、冬时节俗

明代汉族社会的冬时节日,主要有寒衣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节和除夕,各个节日交替进行,使明代汉族社会官民士庶的冬日生活充满了神秘、欢乐和祥和的气氛。

1.十月初一始成寒衣节

十月初一,汉族民间称之为寒衣节,有祭祖、扫墓、送寒衣等习俗。《万历嘉兴府志》曰:“十月朔,祀祖先、扫墓”。谢肇淛《五杂俎》曰:“十月一日,闽中皆擂糍作及京饨,以祀祖先。”《广州府志》曰:“十月朔日,以五敛杂芥菜食,辟寒气,举火星醮。”《帝京景物录》曰:“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新丧白纸为之,日新鬼不敢衣新也,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北京岁华记》曰:“十月朔上冢如中元,祭用豆泯骨朵。”

朝廷则每年于十月初一日颁历《酌中志》曰:“十月初一日颁历,是月也,始调鹰、畋猎、斗鸡。”京军则于此日颁衣,史玄《旧京遗事》曰:“京军每年以十月朔颁给袢袄,取诸东南外廨,贵官帑银不知几十万。”京官则于此日赐貂,《旧京遗事》曰:“京朝官过十月朔,传旨赐貂,东貂紫,西貂青,然以金貂为贵,金貂黄、非上不御也。”

北京靴庄还以十月朔为靴生日,沈榜《宛署杂记》曰:“燕市卖靴人,以十月一日为靴生日,供具祭之,以其阴晴,卜一冬寒燠。”

2.冬至称“亚岁”

冬至节,又名冬节、大冬、亚岁、小年。在明代,冬至是个大节,与元旦、万圣节(皇帝生日)并称为三大节,明代冬至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是祭天、贺冬、送寒衣、绘制九九消寒图等。在冬至节,皇帝祭天,百官则要互相拜贺,曰贺冬。赵可兴《孤树衰谈》曰:“京师最重冬节,不问贵贱,贺者奔走往来,家置一薄,题名满幅。”《帝京景物略》也曰:“十一月冬至日,百官贺冬毕,吉服三日,具红笺互拜,朱衣交于衢,一如元旦。”民间则天贺冬之俗,而只有敬冬之礼,媳妇要给公公婆婆送鞋,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给母亲洗身。《帝京景物略》曰:贺冬“民间不尔,惟妇制履焉,上其舅姑”;《北京岁华记》曰:冬至日,“女子嫁者多归宁,为母浣濯,曰报娘恩。”在宫中,“冬至节,宫眷内臣皆穿阳生补子蟒衣,室中多画绵羊引子画贴。”在南方,冬至日则要祭祀祖先,万历《嘉兴府志》曰“冬至合祀宗祠”;《广州府志》曰:“冬至作冬糍祀祖,有墓祭者。”

冬至节的饮食习俗,汉族民间主要的应节食品有米圆、麻糍、米团、馄饨之类。如云南民间要作米团,互相馈送嘉靖《寻甸府志》卷上。福建建阳民间,有“荐米圆”的食习与食尚嘉靖《建宁府志》卷四。而河南民间,除拜庆如元旦礼仪外,还要吃馄饨以贺节嘉靖《尉氏县志》卷一。在宫中,从冬至日起,“每日清晨吃辣汤、吃生炝肉浑酒以御寒。”

按照传统的农历,过了冬至节,天气就进入“数九寒天”了,经过九九八十一天才迎来明媚的春天,所以,冬至节时,明代宫中要向印刷《九九消寒诗图》,颁发宫眷内臣,《酌中志》曰:“司礼监印刷《九九消寒诗图》,每九诗四旬,自一九初寒才是冬起,至是月星辰不住忙止,皆瞽词俚语之类。”在民间,也有《九九消寒图》流行,《帝京景物略》曰:“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有直作圈九丛,纵作圈九者,刻而市之,附以九九之歌,述其寒燠之候。歌曰:一九至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堆盐虎;六九五十四,口中哂暖气;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担;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要伸脚睡,蚊虫虼蚤出。”在文人雅士中,当时还流行另一种《文字九九消寒图》,该图用九个文字组成,通常为“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或者是“雁南飞柳芽茂便是春”。以上诸字皆是九划,双钩,合起来共八十一划。一般是画或印在纸上的,每划都空白,如描红薄,每过一天,就描红一划,所有笔划,皆为红色时,就迎来了春天。

在江南苏州称“九九”为“连冬起九”、“九里天”。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载有一首流行于苏杭一带的“九九歌”云:

一九二九,招唤不出手;

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

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

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

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

七九六十三,布衲两头担;

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

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从这首“九九歌”反映的内容看,它主要突出了江南节令文化的习俗特色。

3.腊八吃粥

腊八节原是民间祭祀祖先的节日,自从佛教传人中国后,传说释迦牟尼在此日成道,故又名成道节。明代汉族则将十二月八日的腊八节,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日,无论朝廷官绅,抑或民间士庶都有吃腊八粥,冬藏腌制食物(腊八蒜、腌酸菜等)、驱疫(跳灶王、击年鼓)等风俗。《燕都游览志》曰“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民间亦作腊八粥,以米果杂成之品,多者为胜”;《帝京景物略》曰:“是日,家效庵寺,豆果杂米为粥,供而朝食,曰腊八粥。”《酌中志》曰:宫中“初八日,吃腊八粥,先期数日,将红枣捶破、泡汤;至初八早,加粳米、白米、核桃仁、菱米煮粥,供佛圣前,户牖、园树、井、灶之上,各分部云,举家皆吃,或亦互相馈送。”在民间还有一个神话传说,腊八这天天廷要派牛魔王、弼马瘟和猪八戒下界,视察人间牲畜情况,因此在腊八节必须给牲畜好草好料好食,以免牛魔王诸神惩治。此外,浙江地区还有腊八祭祀万回的殊俗。田汝成《西湖游览志》曰:“杭城以腊八祀万回哥哥,其像蓬头笑面,身着绿衣,左手擎鼓,右手执棒,云和合之神。祀之人在万里外可使回家,故曰万回”。万回本为唐代一僧人,姓张,民间称万里寻兄。唐代民间已信仰万回,认为万回能预卜休咎,排难解纷,宋时已被奉为欢奇神。

4.腊月祭灶迎玉皇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为祭灶节,又名灶王节、小年等。葛洪《抱朴子.微旨》云:“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故祀之。明代汉族社会在祭灶节时有祭灶、迎玉皇等风俗。

祭灶,又称送灶神,即指送灶神上天的祭祀活动。《月令广义》曰:“燕俗,图灶神,锓于木,以纸印之曰灶马,士民竞鬻,以腊月二十四日焚之,为送灶上天。别具小糖饼奉灶君,具黑豆、寸草为秣马具。合家少长罗拜,祝曰辛甘臭辣,灶君莫言。”《帝京景物略》则曰:“二十四日以糖剂、饼、黍糕、枣、栗、胡桃、炒豆祀灶君,以槽草秣灶君马。谓灶君翌日朝天去白家间一岁事,祝曰:好多说,不好少说。记称,灶,老妇之祭。今男子祭,禁不令妇女见之。祀余糖果,禁幼女不得令啖,曰啖灶余则食肥腻时口圈黑也。”可见,明时祭灶多同男子主祭,祭灶要焚烧灶马、供奉糖饼等物,唱祭灶歌,尽管全国各地风俗习尚有差异,但其内容大同小异。如福建惠安,明张岳《惠安县志》曰:“除夕先六日,言百神有事上帝,画幢幡、舆马,仪从于楮,具牲馔而送之。至正月四日,及迎而复之,如送之礼。”谢在杭《五杂俎》曰:“俗谓灶神是夜上天,以一家所行善恶奏于天地。”广东,《广州府志》曰:“腊月念四日为小年夜,祀灶用爆竹饴糖。”

迎玉皇,则于腊月二十五日早上行之,《帝京景物略》曰:“腊月二十五日五更,焚香楮,接玉皇,曰玉皇下查人间也,竟此日,无妇妪詈声。”

5.除夕节俗日丰

除夕,是一年之中最末的一天,又称年三十、除夜、岁除,它是我国古代民间传统节日中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吃年夜饭、换门神、贴春联、挂年画、挂签、贴窗花、驱疫、谢年、守岁熬夜等是其主要风俗活动。

关于明代汉族社会的除日送岁之俗,明代《帝京景物略》一书,对北京除日之俗有详尽描述:“三十日,五更又焚香楮送迎,送玉皇上界矣,迎新灶君下界矣。插芝麻秸于门檐窗台,曰烧松盆,煨岁也。悬先亡影像,祀以狮仙斗糖、麻花馓枝,染五色苇架竹罩陈之,家长幼毕拜,已,各自拜,曰辞岁。已,聚坐食饮,曰守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明代北京除日习俗有送玉皇、收瘟鬼、煨岁、祭祖先、辞岁和守岁等内容。同样的记载,我们在刘若愚的《酌中志》中也可见到,《酌中志》曰:“三十日岁暮,门神即互相拜祝,名曰辞旧岁也。大饮大嚼,鼓乐喧阗,为庆贺焉。门旁植桃符板、将军炭,贴门神,室内悬挂福神、鬼判、钟馗等画;床上悬挂金银八宝、西番经轮,或编织黄钱如龙;檐楹插芝麻秸,院中焚柏枝柴,名曰煨岁。”明人邱瑜《长安除夕传》中有句曰:“帝城团鼓迎年急,邻院松盆煨岁明。”此外,京师民间还有过“小除”的习俗,《北京岁华记》曰:“先除一日曰小除,人家置酒宴,往来交谒,曰别岁;焚香于户外,曰天香,凡三日止;贴宜春字,小儿女写好字。”其主旨,则在于驱邪恶、保平安、祈合家幸福。

至于全国各地,除日送岁习俗大体与此相同,但由于历史、地理条件之,各地的送岁之习也略有差异。如浙江嘉兴,万历《嘉兴府志》曰:“除夕易门神桃符、写春帖,井俱封。爆竹燔柴,设酒聚欢,锣鼓彻夜,谓之守岁”。在福建,谢在杭《五杂俎》曰:“除夕人家更春贴,燃爆竹于庭,以豚糕相馈,曰馈岁;设酒食聚食,曰别岁,又曰困岁;达旦不寝,曰守岁;子弟向家长拜庆,曰辞年;饭兼数日之炊,曰宿岁饭,亦曰隔年阵。”在广州,《广州府志》曰:“除夕,祀祖,家人聚饮,夕团年酒;围坐达旦,曰守岁;相遗以物,曰馈岁;易桃符,小孩卖痴呆。”如此等等其中封井、制宿岁饭、小孩卖痴呆等,则是南方特有的习俗。

同类推荐
  • 人类历史未解之谜(全集)

    人类历史未解之谜(全集)

    本书立志向广大读者介绍一些人类历史未解的谜团,分别从外国军史谜团、中国军史谜团、历史疑云、名人疑案、古老的文明、传说中的历史、迷雾重重的宝藏这七个方面向读者一一展示了人类历史所存在的扑朔迷离、神秘奠测的谜团。此外,本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趣味性,将一个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谜题以及众多富有传奇色彩的话题,借助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图片等,描绘得栩栩如生,从而披露出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再现历史的丰富与变幻。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作家作品泛读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作家作品泛读

    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交通里的玄秘事儿

    交通里的玄秘事儿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的确如此。回顾历史,从人类文明的源头说起,那时候既没有路,也没有交通工具,古人茹毛饮血,为了觅食,为了生存,一步步地走出了路。道路为人类开阔了视野,提供多种生存的可能。而马、牛、车等作为运输工具,把人类的双脚解放出来,更方便了扩大生产、经营。没有道路,一个部落、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不能通往强盛。该书展现了中国交通发展史,对相关史料进行细致深入的剖析,还原出真实的历史原貌,让人在感慨的同时,领略鲜为人知的交通古文化.
  • 金钱的革命

    金钱的革命

    具体对尊重金钱就是尊重你自己、掌握现代理财方法、花钱的学问等十四章内容进行了阐述。
  • 老北京的名人与轶事

    老北京的名人与轶事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热门推荐
  • 养猪状元要结婚

    养猪状元要结婚

    农村小伙本来想事业有成后再结婚无奈家里催的太紧张又不想相亲那么他能找到意中人并且能结婚吗
  • 女特工失踪之谜

    女特工失踪之谜

    《女特工失踪之谜》是墨微悬疑小说《误入军统的女人》第二部。作品描写了几个军统局的高级女特工,与戴笠单线联系,在得知戴笠飞机失事后,不愿意继续为军统局效力,与军统局玩失踪的故事。而军统局是有严格的制度的,比如,参加军统局的女特工不允许结婚,不允许叛变,出卖组织等。这种玩失踪的做法,属于叛变行为。军统局改为保密局后,毛人凤命令各地特务组织,秘密寻找这些玩失踪的女特工,抓回她们,免得她们掌握的大量机密流失,还有就是惩戒她们,以儆效尤,杀鸡给猴看。这些玩失踪的女特工,开始了逃匿之旅。她们希望过正常人的生活,希望恋爱结婚生子,做人妻人母的最卑微的愿望,是否能实现呢?
  • 君临久澈

    君临久澈

    身为天神之女,容貌倾城却生性顽劣,引得众神苦不堪言?帝王之子为何频频在心爱之人面前丢尽颜面?区区凡人居然能活几百年,为什么每个神仙都有让人难以理解的喜好?还请关注我的频道
  • 歌剧魅影

    歌剧魅影

    在神魔大战的浩劫中,魔的战败意味着什么呢?原本高贵冷傲的他,却得随受永远得不到最爱的煎熬;声若夜莺的女子失落了她的天籁之音和天生灵力……这就是至高神诸神之王要他们付出的代价。时间在流逝,过往被遗忘,新的传说取代了旧的故事……
  • 冰沐汐樱花恋

    冰沐汐樱花恋

    从法国回来的三个公主为了家族企业回到中国,并在中国认识了他们,瑭和瑾为了源熙闹翻后,瑭立誓要报仇,一对金童玉女就此闹翻,但真是这样吗?
  • 位面噬者

    位面噬者

    作为一个位面流小说的主角,辛易很失败,因为他一开始就获得了绝强的实力,而且咸鱼成性,简直就不是穿越者!这分明就是一个标准的扑街书的扑街主角!
  • 冒险家的天空

    冒险家的天空

    一个合格的车手,就应该去追求风的自由、速度的极限,哪怕粉身碎骨,也绝不放慢速度!
  • 复仇路之苏家六小只

    复仇路之苏家六小只

    其实就算是冰冷的心也会有那么一丝的闪烁点,它可以温暖到融化整个世界。其实就算是为复仇而活,她们也能活出自己的青春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天下。她们不需要刀枪不入只是想保护自己保护爱的人,她们不需要倾国倾城只要属于她们的为自己倾心。他们,不需要全世界,只要属于他们自己的那六个女孩久伴在身边不离不弃便好。她们的复仇之路并不长,只是需要割舍需要她们自己认清自己成长。或许她们走的从不是复仇之路而是命中注定的感情之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二二

    二二

    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一段发生在新疆高校里面的爱情故事穿平底鞋都要比自己的男朋友高出半个头的女孩子一个脑袋总是反应不过来的农村男孩子只是有着一颗不服输不低头的上进心一个超级灾,一个却喜欢唱歌跳舞旅游外人看来怎么都不会发生故事的两个人却最终牵手了可是故事还没有结束,后面却又更多的灾难等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