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13400000007

第7章 冬去春来(1)

王大明决定找一个好时机和儿子王童认真的谈谈,好好的沟通沟通。他甚至还设计了沟通时的每个细节:先给儿子讲个笑话,打开尴尬局面。两人喝着茶,像朋友一样的拉家常,然后再进入正题,摸清儿子的所思所想。

回家已经两天了,王大明一直在找这个突破口,一直在等待。等待的日子是令人烦躁的,因此,老显得坐卧不安。母亲刘老太在一边着急:“大明,千万不要打小童,有事好好说说!”

王大明望了一眼妈,心里就酸了起来。父亲死时,大明才十九岁,母亲一人把自己和妹妹都拉扯上了大学,妹妹在另一个城市安了家。自己和母亲一直住在一起。后来母亲一手张罗着给大明找了一个媳妇。母亲这一辈子真是苦啊,没有再婚,先照顾大明,后来又照顾大明的孩子。

王大明低下头说:“妈,我知道!我和小童一定好好谈!”

王大明这次匆匆赶回来,就是决定和儿子好好谈的。出门在外三年了,猛一回家,感到一切都陌生起来。妈更加苍老了,头发全部白了,风一吹,就无序的在空中飘来飘去的,显出一种荒凉,如冬天枯死的垂柳。儿子已经长得和自己差不多高了,只是瘦小,如果再长胖点,就是一个五大三粗的壮汉了。一米七的个子,看着就不由得让人幻想,他才十五岁啊,还是正在长身体的年龄,如果到了自己现在的年龄呢,儿子有多高多壮啊!这些都是王大明在家里感到的变化。这个城市似乎变得更加陌生,街道变漂亮了,城市变整齐了,城区扩大了,老实说,与南方发达地区的城市比,已经不相上下了。

早上,儿子王童照例背着书包去上学。王大明望了一眼儿子上学的背影,问妈:“妈,小童上初二了吧?”妈说,嗯。妈就说开了:“大明啊,你没回来这三年,特别是近半年来,小童基本上晚上不回家,和一些不良少年混在一起,我一说他,他就叫我不要管!”妈边说边叹气,还揩了一下眼睛。

王大明理解妈的辛苦。小童是妈带大的,从小就宠着溺着,记得在小童一岁多的时候,吃饭是个大问题,王大明和老婆秀芬就吼儿子,儿子就抓住奶奶一个劲地哭。奶奶就生气了:“你们年轻人,一点耐心都没有!你们不喂我喂!”妈就拿一个小勺,还拿一个拨浪鼓,摇得“嘣嘣”的响,待把小童逗笑了,再喂一口。

王大明问妈:“秀芬按时给儿子寄生活费了吗?”

妈说:“不但寄了,还私下给了小童不少钱!”

王大明就哦了一声,闷头抽烟。

妈说:“你们两个也是,唉!”

妈这一声叹息,就叹出了一个“不应该”或者“惋惜”,或者“怎么会这样?”的意思。

王大明和秀芬本来是很恩爱的一对夫妻。这样的夫妻,在城市里占大多数。秀芬是丝绸厂的工人,虽是辛苦一些三班倒,可是毕竟有工作。王大明是车辆修配厂的技术员,对于工作王大明特别满意,大学学的是机械,完全对口。妈是一般的机关退休干部。这样的家庭,怎么说在城市里算不上起眼,也算不上落魄的,一家人对这样的状况很满意。作为一个人、一个公民,他们也没有想到要升官发财。他们知道,升官发财那些事,对自己太遥远,根本不切实际,因此,就不多想。一心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一家人健健康康的活着,最享受的是吃晚饭,妈在家把几个菜弄好,儿子、媳妇下班回来了,孙子小童放学回来了。大家坐在一起开始吃饭。王大明总要喝上一小杯泡酒,他的心情是舒畅了,愉快的。还讲了厂里的事情,总是情不自禁的说:“厂长又表扬了我,月底给我要加100元奖金!”一家人都很愉快。老婆秀芬也讲了厂里的一些事情,讲的多是小姐妹之间的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但这并不影响大家的好心情。往往这个时候,王大明不忘关心关心儿子的学习。

如果一直沿着这规定的生活轨迹走下去,生活倒也平淡而稳定。然而,这条轨迹却在中途拐弯了。这个弯拐得是那样突然,不但看不到弯的尽头,更改变了行驶速度和方向,一句话,就是脱轨了。先是老婆的丝绸厂倒闭了,接着王大明的机械厂也倒闭了。一家四口人,除了一个儿子上学外,家里就三个大人闷坐,突如其来的变化 ,打乱了一切,让王大明理不出一个头绪,大脑空空的。两口子心里都憋着一股无名火,感觉世界末日来临一样,充满了怨恨、绝望。人在这种困境中,往往就喜欢纵向比较,秀芬就想,当时自己怎么没有答应嫁给副厂长的儿子呢?那小子花是花,可是再怎么也不至于自己现在还得到处找工作啊!王大明也开始比较了,没下岗前,老同学在南方建了一个厂,要他去做副经理,老婆秀芬说:“你去帮同学,那叫打工,你现在是有单位的人,跑那儿去干什么?”要是早去几年就好了,王大明在心里也吸了一口气。

妈见王大明不说话,又没话找话的说:“我每月都给了小童三百元!”

“三百?”王大明抬起头来,不解地望着妈。妈就解释:“你看小童不是正长身体吗?他要增加营养!”

王大明嘴动了动,低声地问:“他在家吃得饱饱的,每月三百怎么花?”

当初就是为了钱,两口子才离了婚。下岗后,心情都不好,为了一点小事就吵、就闹,看什么都不顺眼,索性就离了。老婆去了福建,王大明去了广东。

妈开始自责:“我就是感觉小童不对劲,三百还不够,老找我要,怕出事,所以喊你回来!”

王大明说:“妈,放心,明天我就准备找小童谈谈!”

妈再三强调:“明天是小童生日,不要打他,好好谈!”王大明说:“妈我知道。”

第二天一早,儿子背着书包出门后。王大明就提了一个篮子往市场走去。出家门就是一条长长的巷子,再走过一条街就是市场。一出门,王大明不由打了一个寒战,他把衣领向上理了理。这个城市的气候很怪,热起来热得很,冷起来冷得遭不住,才立冬半个月,已经很冷了。这个时候的南方还有二十八度左右,是最好的天气。巷子长长的,很多认识王大明的就打着招呼:“大明,回来了?”王大明一路回应着,给熟人递了烟,站下摆上几句。一人问:“大明,不要只顾自己发财,要管好小童啊!”王大明心一惊,忙问小童怎么了?那人就望望其他几人,苦涩地笑了一下:“没怎么。我是说,现在的小孩子啊,不学好的多了,要注意!”小巷里还有不少老年人、年轻人端个茶杯已经开始凑角子打麻将了。这个时候,广东的人也应该开始喝早茶了,可是那里根本没有麻将,谈的是生意或者国家大事。这样一比较,王大明就叹了一口气,叹出一个不明不白的惆怅来。巷子里的人,望着王大明的背影开始嘀嘀咕咕。

来到市场,王大明开始买菜。现在的市场真是太丰富了。特别是水果,南方的,甚至世界的水果都有。王大明买了儿子最爱吃的西兰花,又买了鱼、鸡,还称了了一只卤鸭子。王大明想了想,儿子今天就十五岁了,应该可以喝点葡萄酒了,又去市场的超市买了一瓶干红。

回到家,就和妈开始做饭。王大明不停地看时间。王大明不停地问:“妈,小童快回来了吧!”妈也不停地看时间,自言自语地说:“应该回来了!”

时间到了十二点,小童还没有回来,菜已经端上了桌,鸡汤冒着热气,香香的味道弥漫整个房间。王大明和妈坐着等小童放学回家吃饭。左等右等,仍没有小童的影子。

家里电话响了。妈奔了过去:“小童啊,你在哪里?”妈仍然在喋喋不休,小童只一句话:“叫爸爸接电话!”

王大明一直看着妈在接电话,妈把话筒举了举。王大明就过去接了话筒,里面传来儿子很急的声音:“爸爸,马上来富豪大酒店樱花厅!”王大明感到很突然,问:“去那里干什么?我和你奶奶还等你回家吃饭啊!”

“今天是我生日啊,还回家吃啥饭,你快来吧!”儿子小童在那边说道,那边声音闹哄哄的。放下电话,王大明愣了好久。妈问:“怎么了?”王大明说了小童喊他去富豪大酒店的事。

“富豪?”妈颤着声问了一句,“那是有钱人去的地方啊,小童怎么跑那里去了?”

王大明就开始穿外套,说:“妈,我马上去,看看小童他们在那里干什么?”

来到富豪大酒店的时候,迎宾小姐把王大明带到樱花厅,轻轻敲了敲门,里面乱哄哄的声音突然戛然而止。王大明就看见了一大桌跟儿子年龄一般大的孩子坐在一起,坐得满满的,已经没有了座位,儿子小童坐在上方,大家先前好像正在热烈地讨论着什么,见到王大明,都失了声,其中几个少年还染了发,本来头发就长,乱作一团,染成了白的、红的间杂,如怪兽一般。还有几个少年一边耳朵戴了一个大大的耳环,边说话,耳环边随着动作晃来晃去的。

王大明如一个不速之名,一下就让樱花厅的空气凝固了,其他人都望了他,又望着儿子:“大哥!”

王大明突然脑壳短路了。望着这个被众多少年喊着大哥的人,这个人还是自己儿子吗?没想到儿子小童却挥了挥手,说:“各位兄弟,这个是我爸爸!”儿子小童这一介绍,小青年们全都站了起来:“爸爸!”

王大明简直气昏了,一时不知道怎么处理这局面,就往外走。儿子跟了出来,其他少年都跟着儿子,儿子手向后挥了挥,就都坐回了桌子。儿子跟到门口说:“爸爸,今天是我生日,我请小兄弟们吃顿饭,标准是480,最便宜的,加上拿的烟和酒,一共也就860元,你去吧台把单埋了吧!”

王大明再次陌生地盯着儿子,儿子脸转向一边,也不看王大明:“今天是我生日,给我个面子,我在小兄弟面前才有面子!”

王大明嘴动了动,只感觉嘴唇都已经气得开始哆嗦了。但他克制着自己,对儿子说:“小童,爸爸给你面子,你也给我一个面子,下午放学后六点前一定回家!”

儿子怔了怔。马上回答:“江湖中人,绝不食言!”

同类推荐
  • 档案:一部个人史(新版)

    档案:一部个人史(新版)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年轻的蒂莫西·加顿艾什为了研究希特勒统治之下的德国,分别在东、西柏林停留数年搜集资料,但没想到,他在东德的行踪被认为是间谍活动,并被秘密警察和线民盯梢,留下了厚达325页的秘密档案。两德统一后,东德的秘密警察档案开放,作者重访东德,根据东德国安部为他建立的档案和自己的日记,一一寻访当年那些监视他的人,重建青年时期的一段记忆。他惊讶地发现,彼此立场不同的人,往往对相同的经验持有截然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回忆。于是,穿越各种回忆的迷雾,探寻自身作为其中一部分的历史的真相,成就了本书写作的动力,最终促成了这样一本动人心弦的著作。这是一部将个人回忆与历史探索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的纪实作品,读来引人入胜。
  • 学生热捧的当代名家散文:手心手背

    学生热捧的当代名家散文:手心手背

    本书作者秉着轻松阅读,理性思考,感悟生活,完善自我的宗旨从发表的众多文章中精心筛选,以期给学生以启发和感悟。
  • 我的两个世界

    我的两个世界

    《我的两个世界》是方舟子唯一的一部文化随笔集,“我的两个世界”意味着方舟子行走在中国和美国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时间跨度从1993年到2011年,将近20年的时间也可以看到方舟子思想的变化。这也是方舟子最全的一部随笔集,二十年行走,对历史的中国和自由的美国方舟子有着别样的体悟。全书逻辑缜密,虽为文化随笔,更多的透露着方舟子独立思考的精神。
  • 转机

    转机

    本书是马天宇的首本图文随笔集,是他梳理出来的人生轨迹。本书内容包括工作、生活、旅行等方面,这些片段多少能折射出当下时代的细枝末节。这也是他记录下这些片段的初衷。
  • 奥斯维辛之后

    奥斯维辛之后

    奥斯维辛是纳粹希特勒所设的一个很有名的集中营。书名借用“奥斯维辛之后”,即指人类一次重大灾难之后。作者的视野从中国扩展到外国,“以天地之心为心”,对国际事物见解独到。这些涉外文字,时生悲悯,时生义愤,还有不少疑窦,形成“国际题材”的随笔杂文。语言风趣幽默,富有感染力。
热门推荐
  • 朽帝

    朽帝

    帝者,贯天通地,道合虚空。古今岁月,每每帝者背后都有一段段故事。佛帝释迦曰:禅化佛舍转酡颜。道帝李耳有言:独立不改,周行不殆,而观志不平。战帝郳又道:生可望,亡无渊,观山尽头却无边。少年始异域,崛起自荒芜。。。
  • 无限之超凡试炼

    无限之超凡试炼

    社团横行的世界,打破鬼佬的阴谋,游子归家势不可挡!巨兽出现的世界,寻找血脉的源头,追本溯源明悟道路!病毒肆掠的世界,取代幕后的黑手,以身融毒化身君主!Ps:本书慢热,请等待剧情展开!
  • 月华门人

    月华门人

    天降之物!异界之人!一名不知修炼为何物的少年。一个充满了血与腥的世界。一段被迫成为一个强者的故事。一个渴望普通平静的少年,却因世事弄人,不得不踏上一段他从未妄想过的修炼之途。
  • 星厄

    星厄

    星裔护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处境。面对亲生的怀有千年劫的妹妹星厄,哥哥星轶是否会杀掉妹妹来保住家族命脉?亲情,爱情,究竟如何做出抉择?
  • 爱无须解释

    爱无须解释

    她一直把他当作哥们一样,开心时可能会把他遗忘掉,但在她失意、伤心时,却会借他的肩膀来靠,也不知为什么,每一次只要靠在他的肩膀上,她会有种莫名的安心。直到后来,当她发现原来自己一直爱的人是他时,他的身边已经有一个女孩子了。
  • 毒舌女碰上暖男

    毒舌女碰上暖男

    亲眼见到自己的外婆死在自己的面前,上官雪发誓要让自己强大,能够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十年的光阴改变了她!回到熟悉的城市遇到了三枚标准大帅哥,她们之间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懒真子

    懒真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依然很喜欢你

    我依然很喜欢你

    你的孤独终会择日而终,也终会有人愿意陪你细水长流。
  • 走向绚丽的人生(人生篇)

    走向绚丽的人生(人生篇)

    有人认为若要成为强者,则一个人的硬件和软件均要具备。硬件是扎实的知识功底且不断更新,丰富的社会资源与智慧加上健康的身体。软件是健全的心理与乐观的心情富有生命激情,有冒险精神;善于接受新事物,不时创新;不怕任何困难,能挑战极限;能与大家和睦相处,有协作精神。
  • 风云故事

    风云故事

    我唯一的朋友”,不是酒肉的兄弟,也不是逛街姐妹花,却是一只“卑微”的狗……一条流浪狗一个流浪汉一幅凄美的画面一段发人深思的人狗生死别离情-=那年,乞丐与狗天桥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