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94500000002

第2章 概念辨析

一、发展中国家和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y)”最初是指那些不同时期有着殖民地经历的国家和地区,后来逐步作为一个特征性指标,通常用来代表一组国家群体,与发达国家相对应,主要反映经济发展阶段方面的综合特征,通常概括为:生活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人口增长率高和抚养负担重;较高的失业率和不充分就业;对农产品和初级产品的严重依赖;在国际关系中所处的劣势地位和依附性(托达罗,1985)。有时也作为国际关系中的利益集团或政治集团概念,如早期在联合国贸发会议中的77国集团和后来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24国集团,就是以发展中国家利益代表者的身份出现的。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在自然、历史、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情况各异,导致经济发展的初始水平不同,加上之后各国采取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目前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群体,不仅与发达国家相区别,而且其内部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实际上,发展中国家这一术语包括了一群差异很大的国家和地区,既有人均收入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肩的少数产油国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或经济体,也有处于极度贫穷的国家,收入水平高低悬殊,经济结构也形态各异。因此,通常根据不同分析目的,对发展中国家再进行分类。

本书从跨国企业母国角度指称的“发展中国家”,是指那些工业化已取得一定成就的国家和地区,典型的是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以及拉美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或者是已形成了工业化的制度环境正处于工业化推进过程的国家和地区。至于工业化水平极低、经济长期停滞的最贫穷国家,严格说来称其为发展中国家有些名不副实,它们既很少有外资的流入,更谈不上国内企业的对外投资,因此本书不包括这些国家。

据联合国资料,整个70年代,发达国家的GDP共增长35%,而发展中国家则增长88%,其中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尤其显著。这是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产生的前提。

更重要的是,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国内出现一批有实力的企业,这是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产生的基础。一般而言,企业国际化生产的能力与企业的成长速度和规模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如1981年印度最大的 10家企业的国外投资额占该国对外投资总额的62%;在巴西,形成了诸如沃托兰廷、马达拉左、博扎诺、西蒙森等在纺织、服装、食品、制革等行业居于领导地位的大企业,它们是从事国际化生产的主体;墨西哥、智利以及亚洲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是同样的情况(Kumar and McLeod,(ed),1981;Lall,(ed),1983)。阿根廷1974年的企业普查资料显示得更清楚。

并且,这些企业均不同程度地具有了出口的经历,特别是70年代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改善本国的出口结构,均对本国企业的出口采取了不同方式的鼓励措施,使企业积累了参与国际市场经营和竞争的经验,这也是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形成的基础之一。

根据上述的界定,可以把发展中国家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主要是石油输出国,如委内瑞拉、墨西哥、印度尼西亚、中东国家,它们利用石油产业及巨额石油收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第二类是较小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它们在工业化程度提高之后,企业面临自然资源有限、国内市场狭小的问题,试图通过跨国生产谋求发展。第三类是较大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巴西、阿根廷、土耳其、菲律宾等,这些国家自然资源丰富,国内市场广阔,工业化程度也较高,国内企业凭借已有的实力和经验从事国际化生产。第四类是人均收入水平低的发展中大国,如中国、印度等,由于它们国内经济总量大,地区和部门的不平衡程度较大,有些地区或部门甚至达到国际上的先进水平,在工业化总体水平较低的条件下,也能形成一定数量具有跨国投资实力的企业。

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作为一个理论概念与发展中国家联系在一起,是战后发展经济学兴起的标志。过去通常用“经济增长”或“经济进步”等概念来指称一般意义的经济总量增加或生活水平提高过程。经济发展作为一个分析性概念,不仅包括随时间过程的经济总量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包括随时间过程的经济结构转换和更多经济主体对经济发展成果的分享(钱纳里,1975,1981,1986;吉利斯等,1983,1987),而工业化是经济发展过程的核心。于是问题就归结为:工业化的要素是什么?工业化的机制是什么?经济学家们在前一个问题上并无实质性的分歧,主要是由于在后一个问题上的观点差异形成发展经济学的不同理论范式。

发展经济学有两种基本的研究范式:结构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奈特,1991)。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就是政府通过计划化加速资本积累和工业化的过程,强调发展中国家的结构特殊性和在此环境下市场机制的局限性,强调政府在工业化、计划化和资本积累中的重要性。在对政府行为和其他经济主体行为缺乏理论分析的前提下,假定政府是惟一合格的经济发展主体,其他经济主体是被动的或消极的。新古典主义发展经济学则认为,经济发展就是市场引导资源配置的过程,落后国家的经济主体是理性的,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的条件和能力,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过多介入,只会抑制其他主体的积极性,并会造成新的市场不完全和市场失灵,经济发展成功的关键就是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理顺价格”,利用市场是发展成功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古典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形成了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的新经济发展论,以及把文化、制度作用内生化的新制度主义经济发展理论(谭崇台,1999)。

发展经济学的两种范式均包含许多正确的观点,但是都忽视了企业这个经济主体的作用,忽略企业层次的静态和动态效率,更没有对企业的学习机制和成长过程进行分析,这是发展经济学的整体解释能力和指导作用有限的重要原因。因为经济系统中的资源主要在企业内部被使用,而不是直接决定于市场的运行(科斯,1991),经济发展的要素和政策投入都必须通过企业层次的活动和努力,才能转变成一定的发展绩效。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假定,经济发展起步时,企业本身不具有相应的技术和组织等能力,但这些能力的获得是自发的、无代价的过程。新古典发展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外生的,企业具备了相应的经营能力,并且这种能力是平均分布的,这样在市场信号引导下,企业一开始就是按既定的生产函数运行。因此,通过政府或者市场配置的资源,均能在企业这一层次自然产生静态和动态的效率。

实际上,上述假定并不合理,甚至是一种误导,即使在发达国家,企业也不是及时而无代价地获得相应的能力,使用同样技术的各个企业在生产率上也显示出长期的差异(纳尔逊,1996)。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起步时,企业并不具备必要的能力,即使外部存在可以引进或模仿的技术和经验,企业也要经历一个学习过程,必须投入时间和努力来掌握新知识和技能,甚至大量的传统技术,对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来说也是新的。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可获得性、要素市场发展程度、投入品和支持性服务状况等均不理想,因此,企业能力的获得不是轻而易举的。加上缺乏企业经营的支持性环境和制度,使企业无法占有投资的风险报酬,也抑制了企业获取知识和技术的积极性。因此,本书提出的一个观点是,经济发展作为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一国人均收入的持续提高过程,虽然表现为宏观层次的现象,但实质是一国微观上生产能力的获得和提高过程,表现为微观经济活动以更复杂的技能和技术“改造”了原来的活动,使得大部分投入品、资本品和支持性服务能由国内生产和供给,也就是以日益增长的国内物质、人力和技术投入来不断使生产活动深化和复杂化,而这些均是取决于一国企业数量的增加和企业活动的扩展与深化,也就是取决于企业成长。

二、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企业

对外直接投资是以获得国外经营单位的所有权或控制权为目的而进行的对外投资,是企业投资决策的一个方面,也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一种形式。通常有三种情况:投资建立一家新的国外子公司或分支机构;投资收购国外一家现存企业的控制性股份;与国外经济主体共同投资建立合资企业。一家企业的最初对外投资标志该企业成为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间接投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对外直接投资是以获得经营控制权为条件的资本流动(金德尔伯格,1982)。第二,对外直接投资是包含企业一揽子经营资源转移的资本流动(小岛清,1987)。经营资源是指企业经营中发挥作用的各种专有要素,主要包括专利、技术诀窍等生产性知识;经营管理的技能和知识;商标和市场营销技能等。这些经营资源一般难以在要素市场上进行交易。第三,对外直接投资是经营资源由投资国特定部门的特定企业向受资国同一部门特定企业的转移,因此这种投资通常是企业利用某项经营机会时投资决策的附带结果,由于企业投资决策是一项长期性的决策,这种资本流动较少受目前金融市场状况的影响(威廉森,1987)。第四,对外直接投资并不一定是母国的货币资本流出,因为企业可以在东道国当地或国际金融市场筹资,也可以是设备、技术或其他无形资产的作价入股,在投资完成后还可以是国外子公司的利润再投资。此外,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投资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外投资必须面对不熟悉的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环境。

跨国企业就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本国之外拥有或控制价值增值活动单位的企业(Dunning,1993b;2000)。虽然企业也可以通过与国外企业建立合作联盟等形式进行跨国界的价值增值活动,但理论上一般均是指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拥有或控制价值增值活动的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的本国企业就是母公司,母公司所在国称为母国,国外的价值增值活动单位就是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子公司所在国称为东道国。把企业作为一个经营组织,其活动的最终结果必须为顾客提供相应的产品或服务,表现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同时企业作为一个市场主体,必须创造比竞争对手更大的价值。企业为提供这些产品或服务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通常称为价值创造活动或增值活动,这些互相区别又互相关联的活动构成企业的“价值链”,每一种活动就构成价值链的一个环节(波特,1985)。不同产业的企业由于业务不同,其价值链的具体内容有所区别,但基本活动之间的关系均可以用价值链加以表示。价值链的各环节所要求的要素比例是不同的,根据不同区位的要素禀赋状况配置相应的环节,就可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由于价值链的各环节可以在空间上分离,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把某项增值活动或环节及其机构安排在国外,就成为跨国企业。

跨国企业与两类企业具有可比性,一是单纯以国际贸易参与国际市场的企业,与这类企业一样,跨国企业也从事国际贸易,但后者在国外拥有和控制着生产或服务单位与设施;二是国内的多工厂企业,跨国企业也是多工厂企业,拥有两个或更多的经营单位,并在不同单位之间进行内部化交易,但后者至少有一个经营单位在国外,内部化交易是跨国的,而不仅仅在国内。凯夫斯(R。 Caves,1996)把跨国企业作为多工厂企业的一个种属,并分为水平一体化、垂直一体化和多元化三种类型。

由于公司是企业的一种形式,两者在本质上相同(高程德,2000),并且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通常均是以公司的形态存在,因此,跨国公司和跨国企业这两个名称可以互用。按法定的财产组织形式,企业可以分为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三种类型。公司制企业是所有权与经营控制权分离的经理支配性企业(A。 Berle&;G。 Means,1932),它们虽然数量相对较少,但在资产、销售规模等方面均占绝对支配地位,以致加尔布雷斯(J。 Galbraith,1967)认为,现代经济就是少数公司组成的计划体系支配大量小企业组成的市场体系这样一种“二元体系”。钱德勒(A。 Chandler,Jr。,1977)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包含许多不同营业单位、并由各层级支薪经理所管理的大型工商企业(公司),已接管了协调生产及分配资金、人员等方面的功能,可以说“看得见的手”取代了“看不见的手”。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通常均是规模大的公司企业,因此称为“跨国公司”更名副其实,本书之所以使用“跨国企业”,主要是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群体的复杂性和从事对外投资企业的多样性。现有文献中对以发展中国家为母国的跨国企业有不同的称谓,如新兴跨国企业(S。 Lall,1983),第三世界跨国企业(威尔斯,1983),南方跨国企业(K。 Khan,1986)等。主要突出它们与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差别,识别已有的跨国企业理论的局限性,试图通过对这些差别及其形成原因的解释,形成新的理论。

三、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和国际化生产

企业国际化经营是经营学和国际商务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指企业的经营活动跨越国界,在国际范围内组织商品、服务和要素的流转与转换,企业这种参与和利用国际市场的方式有三类:出口、契约式合作和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出口作为国际化经营的传统形式,可以是通过本国的中间商或代理商进行的间接出口,也可以是通过本企业设立出口部这样的职能部门或在出口对象国设立销售分支机构进行的直接出口。契约式合作是企业利用其所拥有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等无形资产,与国外企业订立非股权性契约安排获取收益的国际化经营形式,这种契约式合作可通过特许经营、许可证交易、管理合同、营销合同、交钥匙工程、国际分包合同等具体方式加以实施,其中许可证交易最为普遍和典型,收益的水平和取得方式取决于协议的安排。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通过绿地投资或购并方式,在国外建立拥有经营控制权的子公司或附属机构,为当地市场生产,或当地生产向第三国销售,甚至向母国返销,子公司的股权安排可以是独资企业,也可以是合资企业。

本国企业如何走向国际市场进行国际化经营,以及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后如何对跨国经营活动进行管理,这是经营学和国际商务学研究的重点问题(梁能,1995),其中国际化经营通常被看作企业由国内企业逐步成长为跨国企业的过程,上述三类方式也就代表了企业国际化成长的三个不同阶段。当企业扩张受到国内市场限制时,会尝试向国外市场出口产品;当国外市场业务有所发展,并要求按国外市场需求开发产品时,企业会与东道国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契约式合作;随着企业对东道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拓,企业会通过直接投资在当地建立拥有控制权的子公司。可见,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并不必然是跨国企业,只有达到直接投资阶段才真正成为跨国企业,当然可以说跨国企业肯定是国际化经营企业。

国际化生产是企业成长的高级阶段,意味着企业由国内企业经由国际化经营企业最终成长为跨国企业。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需要或能够成长为跨国企业,但所有的跨国企业均是由国内企业逐渐成长而来的,这个成长过程也是企业的学习过程和能力积累过程。这里“生产”的概念是广义的,是指企业经营中的所有价值增值活动和相应的环节,而不是单纯的“制造”活动。企业的所有相关价值增值活动按它们在价值链中的位置,大致可以分为物料储运、加工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基本活动,以及研究和开发、采购、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结构管理等辅助活动(波特,1985)。只要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建立了从事任意一项价值增值活动的国外独立分支机构,就形成了企业的国际化生产,也可称为国外生产,相应地也形成了组织体制上的母子公司结构。这种国际化生产是通过企业内部的统一管理实现跨国界协调和交易,而不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跨国界协调和交易的。

国际化生产作为企业在国际化经营阶段的经营方式选择,既反映了企业在有关国际经营方面市场知识的积累情况(J。 Johanson and E。 Vahlne,1975,1977),也反映了企业对国际化经营不同方式的成本收益比较(T。 Horst,1974;S。 Hirsch,1976)和企业拥有的特殊经营优势与可利用的区位优势的情况(Dunning,1976)。出口、许可证交易和对外直接投资是一个企业参与国际市场可供选择的三种基本方式,它们对一个企业而言并不是简单的相互替代关系,企业最初的对外投资是其成为跨国企业的标志,之后其他方式仍然会在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时使用,例如,根据不同市场的情况,基于成本收益的比较,向甲国出口,向乙国出售许可证,向丙国进行直接投资。更重要的是,这三种方式在不同的市场上可能具有相互强化的效果(Scott X。 Liu,1997)。

国际化生产也是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对外投资决策的结果。企业成长不论是表现为业务领域的规模扩大或多样化,还是表现为地域范围的国内扩展或国外扩展,均是通过投资决策实现的。投资既属于一种长期性的战略行为,也经常是企业竞争中的一种策略性行为,因此,它既是基于企业现有的能力或优势,更是取决于企业所处市场的结构状况以及经营者对未来的预期。企业向国外扩展,可以在国内投资然后通过产品出口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国际化生产来实现,而国际化生产可以是在东道国就地生产就地销售,也可以就地生产异地销售。根据对外投资决策的具体动机,可以把国际化生产分为五种形式:市场寻求型、贸易支持型、资源寻求型、效率寻求型和战略资产寻求型(R。 Narula,1996)。

本书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跨国投资、跨国企业、企业国际化生产作为意义相似的概念,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同类推荐
  • 农家乐经营必读

    农家乐经营必读

    《农户经营系列:农家乐经营必读》以农家乐为经营方式、以广大农民为经营主体的乡村旅游经营普及读本。《农户经营系列:农家乐经营必读》的突出特点是:实用性强,分析问题深入浅出,语言表达通俗易懂,更有详实生动的案例。《农户经营系列:农家乐经营必读》为广大读者详细介绍了经营农家乐需要掌握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有些地方还争取达到“手把手”传授的效果。
  • 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

    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

    本书重点评估了全国、不同区域及各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小及增长情况,分析了影响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因素的弹性和贡献率,设定了全国和粮食生产区实现2010年及2020年粮食安全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目标,测算了达到目标所需要的要素投入,剖析了粮食物流业的现状和问题,粗估了生产区和主销区政府储备粮的比例。
  • 理念的力量:什么决定中国的未来

    理念的力量:什么决定中国的未来

    本书涵盖了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近年来所主张、研究主要观念,书中论点涉及市场、法治、改革、未来发展等重要领域,列出了作者长期思考的影响社会的二十四个重大理念。本书没有专业的经济学术语,而是用简单形象的类比说明经济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是中国改革最前沿的一流经济学家为普通读者撰写的经济学读物,也是获取正确的经济观念、理解中国经济和世界格局的第一手资料。张维迎教授在八十年代即提出价格双轨制并长期坚持自由市场理论,对中国社会改革和社会观念的影响有目共睹,他的许多观点和预言已被事实所证明,他在本书中所提出的极具预见性的理念,相信也会为我们如何改变现实、面对未来提供重要的参考。
  • 中国农民组织化问题研究

    中国农民组织化问题研究

    家庭承包制重塑了农村经济组织的微观基础。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之我国加入WTO,把小规模分散的农户迅速推向了瞬息万变的市场,导致农民增收困难,“三农”问题日益严重。面对新的形势,如何形成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既是一个重大的政策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单从农业的角度说,实践表明,发展市场农业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农民组织化是指组织主体依据一定的原则,采取不同方式将具有生产经营规模狭小、经营分散、经济实力较弱、科技水平低等传统职业特征的农民转变为有组织地进入市场与社会,并且能够获得与其他阶层同等待遇的现代农民的过程。
  •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史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史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史》一书是王振芳先生在讲稿的基础上写成的。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王先生就在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开讲“中国古代经济制度史”课程。当时有关中国古代经济史的论著,主要偏重于对某一经济基础问题或经济发展状况进行阐述,而王先生主要是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知识,很难找到合适的参考书。为此,王先生一边收集资料,一边讲授,不断充实内容,直至2007年王先生退休,积功有十五六年之久。
热门推荐
  • 娇女难养:邪君扑倒请轻轻

    娇女难养:邪君扑倒请轻轻

    眼睛一闭一睁,成了九岁的软包子小皇帝,看着豆芽儿菜似的小身板,言煜哀嚎:我的36D大胸啊喂。。。传闻小皇帝不喜美色,偏好龙阳,群臣愤恨,折辱皇颜啊!——仰天长啸!姐不爱美男难道爱你们这些糟老头子?***传闻小皇帝不听管教,连摄政王的话都敢忤逆顶撞,不思悔改啊!——拍胸呕血!难道要朕乖乖的被他吃干抹净?***某男挑了挑眉,眸子里迸射出幽幽的狼光,拍拍身旁的床榻:“陛下,本王偏头痛,借陛下的大胸肌靠一靠。”言煜揪紧了胸前的衣襟,嗷嗷叫唤:“这日子没法儿过了!”
  • 目不转基:往生灵载录

    目不转基:往生灵载录

    七月三,鬼借道,若寻君,留命钱。——《百晓生手记.一》七月梅雨季前,车水马龙城市上空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病娇男神别作死

    快穿病娇男神别作死

    她,风华绝代,高傲一生。他,魔族弃子,被人唾弃。他崇拜她仰慕她敬仰她以她为心上人。当他心理发生变化,由一胆小怯弱的魔族弃子变为胆大妄为的病娇时,等待她的将是什么?
  • 灵狐奇缘

    灵狐奇缘

    若这世间真有轮回,是不是可以忘却前世苦楚。可是,为何我的泪还是为你滴下。留连千年,不为成仙,只为在红尘中等你归来......
  • 魔能物语

    魔能物语

    一颗奉献之心,守卫人族。一颗虔诚之心,守护光明。一颗赤子之心,走向魔法的终点。一颗坚毅之心,踏上元素的王座。新人新书,希望大家点评,谢谢。
  • 红鸾劫:媚颜倾天下

    红鸾劫:媚颜倾天下

    都说虎啸镖局的三当家沐九歌,满脸麻子丑的要命!又说刑部尚书莫羽尘,风姿神韵帅的一塌糊涂!哎呦喂!这都谁说的,粗来,九爷绝对不打你们脸。仲秋佳节,河灯蜿蜒。沐九歌笑得像只狐狸,问:我家有个小九妹,漂亮温婉待字闺中,你想见见么?啊宇笑的温柔缱绻,答:好!月上柳梢头,沐九歌终于可以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去见他了!莫羽尘问,你到底有几张脸?沐九歌反问,那,那个才是你真正的样子?苏墨宠溺的揉揉头,答:不管什么身份,爱你的心始终都没变过!沐九歌作呕!苏墨手足无措:你有了?沐九歌捂着肚子,大吼:你窝垒好了吗?男主腹黑毒舌,却很痴情。女主逗逼二货,却不小白。一路宠,宠一路,欧耶!
  • 都市术人

    都市术人

    自盘古开创天地,华夏不乏杰出奇人涌现。他们自创古术,建立宗门,脱离于世俗之外,被普通人尊为术人。我爷爷便是古术玄门第999代弟子。只是玄门乃古华夏传承宗门,年头久了,核心古术《玄天录》早已经失传。现在我爷爷除了给十里八村看看风水,就只会教我画圆,没错就是画圆,我三岁那年开始,画圆便成了我每天的早课...
  • 仙气农场

    仙气农场

    赵云,一次心血来潮的炼心之旅,却意外觉醒封印记忆。上古仙农转世,仙之传承。当记忆回归,玄奥诡密的秘术,炫丽极致的道术在这个末法时代的地球重现。仙这一字飘渺,道之一途无悔!
  • 鬼蛮女君

    鬼蛮女君

    她是各仙宗资质最高的少宗主她一眼万年深陷情中耀眼的光芒招来妒忌,惨遭陷害。被众仙丢弃至鬼蛮之地,受尽折磨。恨,在心里扎下了根。她卷土重来,携众鬼闯进异世纷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