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72000000047

第47章 游 承 天 寺

第四十六章游承天寺

一篇只有84个字的短篇散文,写景、叙事、抒情、记人物活动,如汨汨醴泉,从胸中自然流出,层次分明,情景交融,栩栩如生。确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苏东坡一生写过不少小品文,多半是随手拈来的日记、信札、提拔、便条,他自己并不把这些小品当回事,甚至选出文集时,不选入问及之内。然而我们通过这些小品,却能看到他的率真和豁达,这些小品比那些长篇大论,更令人喜爱。袁宏道评论道:“东坡之可爱者,多其小文小说,使尽去之,而独存其高文大册,“东坡之可爱者,多其小文小说,使尽去之,岂复有坡公哉。”杨慎亦言:“东坡尺牍狎书,姿态横生。箫散容与,霏霏如零春之雨;森疏掩敛,嶍熄如从月之星;行徐婉转,;纤纤如抽茧之丝。恐学者未到也。”《记承天寺夜游》是东坡小品中的名篇,对后世影响极大。

记承天寺夜游苏东坡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i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服要睡觉的时候,恰好看见淡淡的月光如水,透过窗户,洒进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赏月。想来想去,谁可以与我共同踏月赏景呢?于是,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洒满月光,像淡淡的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都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只有84个字,从胸中自然流出,“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无从划分段落。但它不是“在平地”直流的。只有几十个字,如果“在平地”直流,一泻无余,还有什么韵味?细读此文,虽自然流行,却“与山石曲折”,层次分明。“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这像是写日记,老老实实地写出年月日,又写了个“夜”字,接下去就应该写“夜”里干什么。究竟干什么呢?“解衣欲睡”,没有什么可干的。可就在“解衣”之时,看见“月色入户”,就又感到有什么可干了,便“欣然起行”。干什么呢?寻“乐”。一个人“行”了一阵,不很“乐”,再有一个人就好了;忽而想起一个可以共“乐”的人,就去找他。这些思想和行动,是用“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几句表现出来的。寻见张怀民了没有,寻见后讲了些什么,约他寻什么“乐”,他是否同意,在一般人笔下,这都是要写的。作者却只写了这么两句:“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和苏东坡一样,张怀民也是被贬到黄州的政府官员就在承天寺里居住,苏东坡经常找他聊天喝酒。为了俩人交游方便,东坡特意在承天寺西南建亭一座,名之为‘快哉亭’。和超然亭一样,都代表了苏东坡超然物外、潇洒快乐的性格。就快哉亭,他曾写过一首《水调歌头》曰: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接着便写月夜景色: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步于中庭”的时候,目光为满院月光所吸引,引起一种错觉:“积水空明”,空明得能够看清横斜交错的各种水草。院子里怎么会有藻、荇之类的水草呢?抬头一看,看见了竹、柏,同时也看见了碧空的皓月,这才醒悟过来:原来不是“藻、荇”,而是月光照出的“竹、柏”影子!“月光如水”的比喻是常用的,但运用之妙,因人而异。不能说作者没有用这个比喻,但他的用法却和一般人很不相同,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也很不相同。

文思如滔滔流水,“与山石曲折”,至此当“止于不可不止”了。“止”于什么呢?因见“月色入户”而“欣然起行”,当止于月;看见“藻、荇交横”,却原来是“竹、柏影也”,当止于“竹柏”;谁赏月?谁看竹柏?是他和张怀民,当止于他和张怀民。于是总括这一切,写了如下几句,便悠然而止: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寥寥数笔,摄取了一个生活片断。叙事简净,写景如绘,而抒情即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两个人都很“闲”。“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的,却只有“吾两人”,因为别人是忙人,“吾两人”是“闲人”。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惟其“闲”,才能“夜游”,才能欣赏月夜的美景。读完全文,两个“闲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观赏的景色,都历历如见。

“月色入户”:寒夜寂寥,“解衣欲睡”,这当儿,月光悄悄地进了门。“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来与他做伴。

“欣然起行”:是作者的反应;写出他睡意顿消,披衣而起,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欣然相迎。一个被朝廷所贬谪的“罪人”,我们可以想见他这时交游断绝、门庭冷落的境况;只有月光毫无势利之情,在寂寥的寒夜里,依然来拜访他。四字写出了作者的喜悦和兴奋。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最后一句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对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从明末清初代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能感觉到苏东坡小品对后世的影响。当然,张岱也是不可多得的小品文高手。

“有一种画轴,且细且长,静静垂于厅堂之侧。她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争地位,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这就是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

湖心亭看雪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苏轼和张岱都可谓命运多舛,失意孤独,可他们眼中、心中的月色、雪景却毫无阴霾之气,是那样的纯净空灵。试将两篇小品文特色略作对照:

月色溶溶,所有月下的景物都被化为水中之景,透明清澈的流水,摇曳多姿的藻荇,或浓或淡的光影,是眼神恍惚了,还是进入了梦境?初冬的夜因为这片月色变得如此清亮,如此透明,如此多情。东坡寥寥数语,以水作喻,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如水晶宫般的世界。

大雪漫漫,云雾霭霭,一扫往日西湖莺歌燕舞春日融融的景象,别人眼里的冬日雪景或许是肃杀冷清得逼人,可张岱却用一支丹青妙笔,或浓或淡地轻轻点染,就给我们营造了另一种冰雪世界。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却有着“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似有若无,依稀恍惚,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的对比。

张岱与苏轼不同的是,他终生未出仕,尤其是明亡之后,更是钟情山水,但故国之思带来的哀痛在文字间不自觉地流露出来。但这种流露没有局限于对个人命运的惆怅,而更富有哲理性的思考。天地苍茫,自己不过沧海一粟,是多么渺小。人生如雪泥鸿爪,知己难寻,不如孤高自赏,即使有志同道合者,也不过是匆匆过客。前尘往事虽令人感慨,但细细想来都如眼前雪景般如烟似梦。

这两篇小品文均以简练的笔墨描绘景色,却毫无雕琢之气,“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用苏轼自己的话说就是“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这种师法自然描绘景物,并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流露在字里行间的行文风格,才真正体现了“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

同类推荐
  • 唐朝好郎君

    唐朝好郎君

    作为二十一世纪有为好青年,大学超级学霸李煜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大唐第一偶像。白居易要拜他为师柳宗元要拉着他颠覆朝堂甚至连内宫贵妃们都要跟他学习诗文,以博圣宠中唐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李煜风中凌乱,这不是我心中的盛唐!
  • 纨绔的三国

    纨绔的三国

    莫名来到三国,本想出人头地,结果现实让自己不得不去当一条咸鱼,就算是咸鱼也要做最咸的那条鱼
  • 关于我的自传

    关于我的自传

    我,出生在一个不知名的村庄里,那里穷,偏,总之,一切不好的词语都可以用上,但至少生活的平静。这种平静一直持续到52岁那年……
  • 称霸海内

    称霸海内

    奥州风云变色起,其势如火踏东国;越后之虎卷旗出,甲斐战鼓通信浓;京畿乱势屠生灵,将军夜遁近江里;阴阳为帆路为基,志在四国土佐梦;尾张马鹿胆胜天,桶狭间断义元梦;伊源之火势如龙,不动如山动天变;战国征途人未还,今朝执子共枕眠。乱世战国谁为王?伊源氏哲天下先!
  • 我是汉成帝

    我是汉成帝

    穿越成汉成帝他能阻止西汉的衰亡吗?他会怎么对待疑是穿越者的王莽?他会怎么处理赵飞燕?他能改变王昭君的命运吗?欢迎加入我是汉成帝交流群,群号码:720052748
热门推荐
  • 哼你就是喜欢我

    哼你就是喜欢我

    她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睫毛下水灵灵的大眼睛,她说,你就是喜欢我!
  • 心者:君王冷情

    心者:君王冷情

    〈谷钰〉本是21世纪的一名普通的工作族,阴差阳错意外穿越到了另一个时代,成为了小国的君主。怎奈我国甚小,为平定战乱少女皆已送去诸国和亲,再一次战争暴发,举国无一女子谷钰不得不假扮女子去和亲,却不料秦国主上〈南宫懿〉识破他为男儿身。。。开始了一段恋爱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傲世妖娆:厨娘皇后

    傲世妖娆:厨娘皇后

    一场爱的争斗,一段爱的搁浅,一个并不绝世的灵性女子,在命运沉浮中演绎着一场至纯至性的情缘。爱,是舍弃,也是争取……厨娘打油诗一首:穿越好,穿越妙,一朝变成胖厨娘;心灵美,手儿巧,细数美味与佳肴;吓得蛤蟆跑,错引公子笑,偏与粉黛比娇俏;看我独自成妖娆……★★★★安安其它出版文:【另类穿越皇后系列】第二部《花痴皇后》架空力作《狼烟起胭脂灭》架空力作《我本红妆》已经开始更新,欢迎大家砸票收藏!------------------------------------安安D博客:http://313269122.qzone.qq.com安安书友Q群一:29332113
  • 谏书稀庵笔记

    谏书稀庵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透过窗看到你

    透过窗看到你

    两人从相识到恋爱;从婚后的幸福生活,到婚姻走到尽头。在普通简单的生活中,揭露人性的另一面。
  • 我在东南亚经商的日子

    我在东南亚经商的日子

    沈尘,泰国某公司员工,一个面色黝黑大专毕业的大龄青年,被女友甩了却遇系统,从此努力+系统=美好人生!Ps:故事发生在2015年6月的泰国,沈尘以后也会主要在东南亚发展——泰国,越南,缅甸,柬埔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为大家展示一个不一样的东南亚世界。Ps2:开餐厅,练武功,卖护肤品,保健品,日入斗金。公司商战,坑蒙拐骗,农场牧场,海岛金矿,龙虾鲍鱼,香车美女两不误。Ps3:老茱萸奋力码字中,有事评论区留言,作者每一条都会看的????????
  • 我就这样逆袭了

    我就这样逆袭了

    苏云看着红本无奈笑道:“美女总裁,我什么时候跟你结婚了,冤枉。”“你一点也不冤枉,白捡了老婆,还有一个亿的报酬。”明明什么都没有做,就跟美女总裁拿红本,还有什么一个亿的报酬。苏云的人生就这样开始逆袭了,有车有房有钱,有公司,逆到最后财人双收,成为人生赢家。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 秘密王妃:嫁个王爷也不错

    秘密王妃:嫁个王爷也不错

    她生在将军府,世人都知道将军府世代无论男女个个骁勇善战,武功高强,唯独她性格温顺手无缚鸡之力。她的存在不过是将军府的一个污点。她说“云坛哥哥你就收留我吧,你看我这么瘦其实都是饿出来的,你要是不肯收留我那我会饿死的”他摸着她的小脑袋,你放心吧我有钱我不会让你饿死的。“可是云坛哥哥你把我留下来有很多用处的你看了打扫洗衣服做饭我样样都会而且我还会看病我还聪明你喜欢那个美女我都可以帮你追,我,我还可以帮你照顾你喜欢的木槿花你就留下我吧”嘻嘻某女坏笑,死缠烂打赖着不走我就不信你不留下我。——--------她贪图美色对他死缠烂打。这个就是她的生存之道。
  • 校草爱上拽丫头

    校草爱上拽丫头

    申请删除此书,,,,,,,,,,,,,,申请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