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64100000033

第33章 民间传统工艺(6)

以彩绘见长,以雕版艺术精湛、艺术情调高着名。构图讲究对称、完整、饱满,主次分明,多样统一;色彩艳丽,强烈明快;线条讲求洗练、流畅,刚柔结合,疏密有致,富有强烈的节奏感;而夸张、变形、象征、有寓意的造型,更有诙谐活泼的效果。

绵竹年画分红货、黑货两大类。红货指彩绘年画,包括门画、斗方、画条。其中门画制作手法丰富:细活有“明展明挂”、“印金”、“钩金”、“花金”;粗活有“常行”、“水墨”、“填水脚”。画条分中堂、条屏、横推、单条等,供厅堂、居室、走廊及牲畜圈等张贴使用。门画有大毛、二毛、三毛等大小之分,贴大门、厅门、房门、灶门之用。黑货,是指用烟墨或朱砂拓印的木版拓片,多为山水、花鸟、神像及名人字画,此种以中常、条屏居多。

朱仙镇木版年画

朱仙镇在河南省开封市城南10千米,虽然是个小镇,却名列中国四大古镇之一。尤其是北宋末年岳飞曾率军在此大败金兵,朱仙镇更为国人所知。为纪念岳家军的功绩,在朱仙镇建有一座规模不小的岳王庙,现今朱仙镇木版年画社就设在这座古庙之中。

朱仙镇木版年画有五大特征:一是线条粗犷,粗细相间;二是形象夸张,头大身小;三是构图饱满,左右对称;四是色彩艳丽,对比强烈;五是门神神码多,严肃端庄。朱仙镇年画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神祗画,如灶君神、天地神等,另一类是门神类,朱仙镇木版年画中最多的就是门神,门神中以秦琼、尉迟敬德两位武将为主。

活灵活现的传统泥塑

泥塑始于中国古代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神灵崇拜。《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汉代应召力《风俗通》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为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女娲抟土造人,这大概是中国神话故事中最具影响的泥塑创造活动。经过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泥塑在民间已经演变为与普通生活相关的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具有很深的中国地方特色。

天津泥人张

“泥人张”是北方民间彩塑的代表,它创始于清代末年。“泥人张”创始人叫张明山,生于天津,家境贫寒,自小跟父亲以捏泥人为业,养家糊口。他心灵手巧,富于想象,时常在集市上观察各行各业的人,在戏院里看多种角色,偷偷地在袖口里捏制。他捏出来的泥人个个逼真,一时传为佳话。他继承传统的泥塑艺术,从绘画、戏曲、民间木版年画等姊妹艺术中汲取营养。他的泥人,有民间故事中的人物,也有小说戏曲中的角色,有表现劳动人民现实生活中瞬间的形象,有正面人物,还有反面人物,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老百姓都喜爱他的作品,亲切地送给他一个称号——“泥人张”。

“泥人”所用材料是含沙量低、无杂质的纯净胶泥,经风化、打浆、过滤、脱水,加入棉絮反复砸揉制成为“熟泥”,其特点是黏合性强;辅助材料还有木材、竹藤、铅丝、纸张、绢花等;塑造好的作品置于炉火周围或是自然风干。

“泥人”彻底干燥后要人窑烘烧,温度要达700摄氏度左右,出窑后经打磨、整理即可着色。彩塑的用色,现在比过去有了巨大的进步。过去的颜料为水粉色,覆盖力差,容易爆裂、脱落、褪色,不易长久保存。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使用丙烯色。尽管丙烯色价格较贵,但优点很多,覆盖力强、不爆裂、不脱落、不易褪色,干后不溶于水,可以用水冲洗。完成一件作品大概需要30天的时间。

凤翔泥塑

陕西凤翔彩绘泥塑,始于先秦西周时期,流传民间3000年之久,是我国至今保留最古老、最具民族特点的泥塑类手工制品。其彩绘纹样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不尽相同。以花鸟鱼虫、祥鸟瑞兽为主的意象造型是中国古代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神灵崇拜的遗留,反映出图腾时代的文化特色。

陕西凤翔彩绘泥塑,造型优美,生动形象,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泥塑内容有人物、动物,也有植物,大多是空心的圆型塑,也有浮雕式的挂片。其制作方法简单易行,将黏土和纸浆搅拌成塑泥,先做好模子,翻成胎坯晾干,上白色底粉,随后涂彩、绘画和上光。

凤翔泥塑的色彩别具一格,非常艳丽,对比强烈。它用色不多,以大红、大绿和黄色为主。以黑墨勾线和简练的笔法涂染,给人以明快醒目的感觉。

近年来凤翔彩绘泥塑主要分布在城关镇六营村及周边地区。相传在明代的时候,朱元璋军队中的第六营兵士扎营于此,这个村便命名为“六营”。六营中那些来自江西的兵士有制陶手艺,闲着没事,就和土为泥,捏制各种形态的泥活儿当做玩具,并且彩绘示人。后来军士转为地方居民,其中部分人重操旧业,利用当地黏性很强的板板土,和泥捏塑泥人,制模做偶,然后到各大庙会出售。当地老乡购泥塑摆放家中,用以祈子、护生、辟邪、镇宅、纳福。六营村的脱胎彩绘泥偶因此闻名,并世代相传,成为我国民间美术中独具特色的精品,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惠山泥人

与北方“泥人张”相呼应的是江苏无锡的惠山泥人。

在这里,一到农闲季节,差不多家家都做泥人,自古有“家家善塑,户户绘彩”的说法。每到过年,在庙会和集市上,人们托个盘子,盘子里放着自己做的泥人四处叫卖,这也是农家的一份收人。在清代,彩塑师王春林制作五盘泥孩儿进献,得到清代乾隆皇帝的赏识。清同治到光绪年间,出现大量以戏剧为题材的戏文泥人,这也是惠山泥人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这一时期,惠山有作坊、店铺40多家,专业匠师30多人。慈禧太后60大寿时,地方官把一套大型手捏戏文泥人“蟠桃会”供献内廷,从此惠山泥人成为贡品。

惠山泥人题材多为戏剧人物,如祈福避邪的春牛、老虎、大阿福、寿星等。惠山泥人造型丰满、简练,夸大头部,重点刻画表情。匠人尤其重视彩绘,有“三分坯子七分画”之说。常用的色彩有大红、绿、金黄、青等原色,对比强烈,主次分明。

在惠山泥人中,惠山大阿福是人们最熟悉也最受老百姓喜爱的。在惠山还流传着这样的民间故事。在很久以前,惠山一带野兽横行,危害孩童。有个叫“沙孩儿”的小孩,勇斗猛兽,为民除害。为了纪念“沙孩儿”,人们用惠山的黏土塑造了勇敢的“沙孩儿”形象。后来,经过历代艺人不断地加工完善,这个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艺术形象,就在人们心中永远地扎下根来。

高密泥塑

山东高密泥塑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明朝隆庆、万历年间,这里的农民就自己设计用泥制成一种叫“锅子花”(也称泥墩子)的焰火出售。

后来又把装火药的泥坯塑成娃娃型,焰火放过以后,再当玩具或装饰品摆放。以后泥塑的种类逐渐增多,有老虎、狮子、猴子、小狗、小猫、鸡、鸭等动物,也有“白蛇传”、“西游记”、“牛郎织女”等经典故事,并且涂以各种色彩,使其生动形象。

从此,泥塑不再是焰火的附属品,而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手工艺术品了。到清朝乾隆年间,聂家庄泥塑又借鉴了杨家埠年画的艺术特点,在表现手法上和着色上进行改革,并逐步增加了音效和局部动作,使声音、色泽、动作合为一体。每逢集市,都有卖泥玩具的。民间流传着“孩子哭,找他妈,他妈买个泥娃娃,逗得孩子乐哈哈”的民谣。可见当时泥玩具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古色古香的蜡染

蜡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印染手工艺,古称为蜡缬,与“夹缬”

(镂空印花)、“绞缬”(扎染)合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蜡染古时候称为蜡缬,是用蜡把花纹点在麻、织、棉、毛等织物上,而后放入染料缸中浸染,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色,除去蜡便会现出漂亮花纹。这是我国古老的一种防染工艺,历史非常久远。

我国发现最早的蜡染文物是新疆“于田屋于来克”古城遗址出土的北朝蓝色蜡缬毛织物。它出土时颜色是深蓝色的,面上有白花纹,纹样光洁清晰,古朴典雅。时间在公元396~581年。

蜡染工艺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代代相传,特别是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蜡染工艺,而且广泛流行,已成为少数民族妇女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艺术。这里的少数民族以蜡染为主要装饰,黄平、重安江一带和丹寨县的苗族妇女,她们的头巾、围腰、衣服、裙子、绑腿,均由蜡染制成,其他如伞套、枕巾、饭篮盖帕、包袱、书包、背带等也都使用蜡染;安顺、普定一带的苗族妇女把蜡染花纹装饰在衣袖、衣襟和衣服前后摆的边缘,她们背孩子的蜡染背带,点染得精巧细致,l涂蓝白二色外,有的还加染上红、黄、绿等色,成为明快富丽的多色蜡染。

目前的蜡染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民间工艺品,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间艺人和农村妇女自织自绘自用的蜡染制品。一类是工艺美术品,是工厂、作坊面向市场生产的蜡染产品。第三类是蜡染画,是以艺术家为中心制作的纯观赏型的艺术品。这三大类蜡染共存,相互影响,争奇斗艳。这样复杂的、多元化的现象,在艺术界是不多见的。

绘制蜡染的织品通常是用民间自织的白色土布,但也有采用机织白布、绵绸、府绸的。防染剂主要是黄蜡(即蜂蜡),有的也掺加白蜡使用。蜂蜡是蜜蜂腹部蜡腺的分泌物,它不溶于水,但加温后可以融化。人们就是利用它的这一特点把它作为蜡染的防腐剂。使用的染料是贵州生产的蓝靛。

绘制蜡花的工具不是毛笔,而是一种自制的钢刀。由于用毛笔蘸蜡容易冷却凝固,而钢制的画刀便于保温。这种钢刀是用两片或多片形状相同的薄铜片组成,一端绑在木柄上。刀口微开而中间略空,以利于蘸蓄蜂蜡。依据绘画各种线条的需要,有不同规格的铜刀,一般有半圆形、三角形、斧形等。

蜡染制作比较复杂。制作蜡染前先将布料处理好,用白芨或魔芋煮成糨糊,给布料上浆,干后磨平备用。先在布上确定画的位置,作好纹样的整体构图。如丹寨苗族蜡染民间艺人开始作画时,先用指甲大体画一个草样,然后用稻草或竹片量好距离,即可随意画出各样花纹,纹样多数是古老的传统纹样。画蜡时,要将蜡放在小锅里用木炭细火烤溶,以铜刀沾蜡,在画布上画出纹样;将画好纹样的布放在蓝靛染缸中浸染。初染后,颜色很浅,要反复多次才能达到深蓝色,一次周期为五天至六天。要想在同一图案中出现深浅两种颜色,可先染好浅蓝,待晾干后,在浅蓝部位用蜡封住,再置入缸中浸染成深蓝,煮去蜡,最后便得深、浅两种蓝色;一幅蜡染制成后,要在水中煮沸脱蜡;将脱蜡后的画布置于水中漂洗,然后晾干便成蜡染成品。

同类推荐
  • 汉赋琅华照寒烟

    汉赋琅华照寒烟

    是一本写尽了世间万般故事的书,那些赋,它们与故事相连,但其实并不与故事有关,它们以优美的文字诉说着故事背后的凄凉。过去的烟尘寒光熠熠,零落之后终归寂寞。
  • 运城名人

    运城名人

    运城位于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金三角古河东地域,这里钟灵毓秀,地灵人杰,养育了无数的华夏才俊豪杰。早在开辟鸿蒙、刀耕火种的远古时期,就演绎了女娲抟土造人的优美传说和黄帝与蚩尤征战盐池的喧嚣;尧王访贤,舜耕历山,后稷嫁穑,禹凿龙门,嫘祖养蚕,也都发生在这里,中华文化从这里一路摇曳走来。
  • 太极拳中国功夫(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太极拳中国功夫(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太极拳中国功夫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太极拳中国功夫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太极拳中国功夫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饮食文化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饮食文化

    本书从饮食探源、饮食思想、饮食礼仪、饮食器具、饮食流派、饮食典故、饮食典籍等方面出发,从各个角度呈现出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全貌。
  • 一本书读通世界未解之谜

    一本书读通世界未解之谜

    本书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宗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各领域最有研究价值、最具探索意义和最为人们所关注的多个世界未解之谜,分为宇宙疑云、文明探秘、自然异象、历史迷雾、科学谜团、艺术迷踪、军事秘闻、离奇悬案、考古传奇、名人奇事10个部分,生动剖析了这些谜团背后隐藏的真相与玄疑。虽然这些世界未解之谜目前还没有完美的答案,但是却能够激发人们的好奇心。让人类的想象力更好地挑战极限、探索未来。
热门推荐
  • 在光与暗之间

    在光与暗之间

    神说“要有光”,世界上便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于是把光暗分开了。随着重宝的现世,血族,狼人,教会,猎人……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在光与暗之间,暗潮汹涌。在光与暗之间,争夺从未止息,较量一直存在。在光与暗之间,古老的秘辛即将浮出水面。
  • 造物

    造物

    穿越是个技术活,穿到异界更是悲催。但要是成为了这个世界的造物主呢?结果是——更悲催!刑元仰天长叹:史上第一悲剧的造物主,非我莫属。千错万错都是自己的错,只能怪自己把世界设计的太平衡.....
  • 最强长生仙婿

    最强长生仙婿

    叶秋,三一门宗主,修炼长生之术,却无奈本命逆天,宗门覆灭,师傅惨死,他逃出生天,因一纸婚书,成为聂家赘婿,宗门之仇,长生之秘,十年隐忍,无敌回归,剑指九霄,干翻苍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拥抱星空

    拥抱星空

    曾有外国天文学家报道,在仙女座星系有一颗行星,但只是孤例,如果证据确凿的话,它就是迄今发现的离地球最远的行星了,连名字都不为人所知的星星。用陈星雨的话来说那就是一颗孤独的星星被宇宙抛弃的星星,就如她一样是被世界抛弃的孩子。直到杜城星的出现,陈星雨的生活发生了大转变。。。一开始的陈星雨一直认为杜城星是老天派来带她去天堂的天使,可是到最后陈星雨才明白杜城星就是阎王爷派来抓她去地狱的恶魔!
  • 中外校史编纂要览

    中外校史编纂要览

    本书不仅论述和介绍了日本高校史研究、编纂源流,以及历史和现状,还介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十多个国家在高校史研究、编纂以及收藏、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 穿越时空之重回十年前

    穿越时空之重回十年前

    如果人生可以重新“洗牌”,是否又能少点遗憾?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猫和吉他陪伴的日子

    猫和吉他陪伴的日子

    混血女生苏卿月,在19岁立夏的那天收到了一封来自奶奶的信和一把古旧的吉他,信里讲了她父母离婚的事以及有关于那把吉他的古怪异事,同一时刻,一个捡到她丢失的日记本的男生带着一只神秘的猫闯入了她的生活......危险接踵而来。
  • 神迹阴阳佩

    神迹阴阳佩

    风云大变,阴阳神佩双双出现,九层空间即将崩塌,少年被选中,大陆又将会经历什么?对于世界来说,到底是机遇,还是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