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56300000034

第34章 各时期艺术作品欣赏(11)

倾听这首乐曲,纯朴的和声音型,就像远方传来故乡的风笛声;主题音调亲切而温存,但又充满惆怅与忧郁。在中间段落,乐曲有一阵戏剧性的高潮,不久,依然回复到隽永的悲歌音调之中。最后,在一个叹息般的下行的旋律音调不断模进中,出现了富有特征的降六音,进一步加深了乐曲哀婉惆怅的情绪。

钢琴之王:李斯特

李斯特·费伦茨是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活动家,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被人们誉为“钢琴之王”。他自幼随父学习钢琴,9岁就登台演奏。1821年,在匈牙利贵族资助下赴维也纳深造,师从车尔尼和萨列里学习钢琴和作曲。使他终生难忘的是贝多芬出席了他第二次音乐演奏会,并上台亲吻了这个12岁的小钢琴家,以示赞赏。

1823~1835年,李斯特在巴黎和音乐家肖邦、柏辽兹、帕格尼尼,画家德拉克洛瓦互相交往,思想上深受浪漫主义文学家拉马丁、雨果、海涅、乔治·桑,哲学家拉门内的濡染和圣西门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思想与艺术逐渐走向成熟。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爆发,他深受鼓舞,写出了《革命交响曲》,之后又于1850年修改成交响诗《节日之声》。1834年,他创作了表现里昂工人起义的钢琴曲《里昂》。1837年,他与钢琴家塔尔贝格比赛获胜,声誉大增。从1839年起,他到欧洲各地旅行演出十载,足迹遍及匈、奥、德、法、英、罗、俄等国,大获成功。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爱国主义作品,如《匈牙利英雄进行曲》

《匈牙利风暴进行曲》,编写了民歌集《匈牙利民族曲调》,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了著名的第一、第二首《匈牙利狂想曲》,以及具有民主思想倾向的男女合唱《铁匠》《士兵》《农夫》《水手》等。同时,为了演出需要,还创作了大批钢琴改编曲,其中以《魔王》《拉科奇进行曲》最为有名。1868年他移居德国魏玛,任魏玛宫廷乐长兼剧院指挥,创作了《匈牙利康塔塔》、钢琴曲《送葬的行列》、交响诗《英雄的葬礼》,以示对匈牙利革命的支持和革命失败后对烈士们的深切悼念。他在逐渐掌握管弦乐写作技巧的同时,首创了单乐章的标题交响诗,共写了13首这类体裁的作品。他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还有带合唱的交响曲《但丁》《浮士德》和《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二钢琴协奏曲》、13首《匈牙利狂想曲》《b小调奏鸣曲》等。

李斯特的主要创作领域是钢琴音乐和交响音乐,而他首创的交响诗体裁,将他的创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1857年,李斯特在柏辽兹的启示下,写成交响曲《浮士德》,并于同年12月5日初演。而后又加修订,直到1880年才最后定稿。李斯特从歌德巨作《浮士德》中选取三个主要人物,构成三幅性格鲜明的《浮士德》诗剧人物的音乐肖像——浮士德、玛格丽特和梅菲斯特。交响曲由三个乐章组成,每个乐章描绘一个人物,并用人名为标题。

第一乐章“浮士德”,奏鸣曲式。其中用了五个表现浮士德性格特点的主题。第一个主题以增三和弦为基础,表现要想解开神秘世界之谜的浮士德的形象。第二个主题由双簧管呈示,以表现浮士德的爱情、激情和孤独感,表现对宏伟崇高事物的憧憬。乐曲转为快速度后出现的三个主题,分别表现浮士德的斗争、苦恼和英雄气概。

第二乐章“玛格丽特”。市民出身的少女玛格丽特纯真可爱,浮士德返老还童后与她恋爱,结果引起一场悲剧。用三部曲式构成的本乐章中,双簧管奏出的柔美的主题以表现玛格丽特天真烂漫、心地善良的形象。前乐章中浮士德的有些主题也在这里出现,为了表现他们相爱的种种场面。结尾时气氛幽静,浮士德沉醉在幸福的意境之中。

第三乐章“梅菲斯特”。这是诗剧《浮士德》中的魔鬼,他企图以爱情、欢乐和权力收买浮士德的灵魂,但最终失败了。快速度的音乐用戏谑的手法表现了否定一切的梅菲斯特的形象。在这里只有第二乐章表现玛格丽特的主题依然以原来的面貌再现,其他的主题都改变了面貌,成为富于戏剧性和有显著诙谐性特点的音乐。乐曲步步高涨后,强而有力地收束。合唱部分,则在高潮段落后用长号庄严地吹出合唱主题的音调,然后在管风琴的持续音和弦乐震音的衬托下,由男声合唱演唱诗剧《浮士德》第二部结尾处“神秘的合唱”的诗句。接着男高音独唱,并出现玛格丽特的主题。最后,源于浮士德第二个主题的音乐从低声区响起,步步高涨后结束。梅菲斯特的几个严肃主题在这里以嘲弄的形式出现,以体现梅菲斯特不只是“否定一切的精灵”,而且是浮士德性格中消极的一面。这个乐章最后,谐谑消尽后,乐队呈现出一派肃穆,管风琴加入后,又增添了庄严,于是以男生合唱与独唱结尾,歌词选自《浮士德》第二部浮士德赎罪一场:“一切无常有,只是一虚影;不可企及,在此事已成;不可名状者,在此以实有;永恒的女性,领导我们走。”

这部作品充分表达了李斯特的美学追求与音乐的制作倾向。

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

约翰·施特劳斯是奥地利小提琴家、指挥家、圆舞曲及其他维也纳轻音乐的多产作曲家。其父老约翰·施特劳斯也是圆舞曲等作品的名作曲家,著名的《拉杰茨基进行曲》出自他的笔下。约翰·施特劳斯1844年自办乐队,1849年与其父的乐队合并,巡回演出于奥地利、波兰、德国各地。指挥圣彼得堡的夏季公园音乐会与宫廷舞会。

约翰·施特劳斯作有轻歌剧16部、芭蕾舞剧1部及圆舞曲、波尔卡、加洛普等舞曲。最成功的歌剧是《蝙蝠》和《吉普赛男爵》。圆舞曲中有许多内容丰富、优美如画、堪称维也纳交响诗的佳作,著名的有《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维也纳森林故事》圆舞曲、《艺术家的生涯》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和《安娜波尔卡》等120余首,约翰·施特劳斯因此被后人冠以“圆舞曲之王”的头衔。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当年曾传遍了世界各大城市,是作者最重要的代表作品。直至今日,这首乐曲仍然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在每年元旦维也纳举行的新年音乐会上,此曲甚至成了保留曲目。

该圆舞曲由序奏、五个圆舞曲和尾声组成:

序奏开始时,小提琴在A大调上奏出徐缓的振音,好像是多瑙河的水波在轻柔地翻动。在这个背景上,圆号吹奏出这首乐曲最重要的一个动机,它象征着黎明的到来。

第一圆舞曲描写了在多瑙河畔,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们翩翩起舞时的情景。

第二圆舞曲首先在D大调上出现,巧妙而富于变化的第二圆舞曲描写了南阿尔卑斯山下的小姑娘们,穿着鹅绒舞裙在欢快地跳舞;突然乐曲转为降B大调,富于变化的色彩显得格外动人。

第三圆舞曲属歌唱性旋律,这段音乐采用了切分节奏,给人以亲切新颖的感觉。

第四圆舞曲在开始时节奏比较自由,琶音上行的旋律美妙得连作曲家本人也很得意,仿佛春意盎然,沁人心脾。

第五圆舞曲是第四圆舞曲音乐情绪的继续和发展,只是转到A大调上。起伏、波浪式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在多瑙河上无忧无虑地荡舟时的情景。

接下去的部分,是全曲的高潮和结尾。乐曲的结尾有两种,一种是合唱型结尾,接在第五圆舞曲之后,很短。另一种是管弦乐曲结尾,较长,依次再现了第三圆舞曲、第四圆舞曲及第一圆舞曲的主题,最后结束在疾风骤雨式的狂欢气氛之中。

芭蕾与华尔兹

芭蕾

芭蕾是欧洲古典舞的统称,是一种有着严格规范的舞蹈。芭蕾孕育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盛大的宴饮娱乐活动,17世纪形成于法国宫廷。18世纪中叶,法国芭蕾大师诺维尔出版了《舞蹈与舞剧书信集》,首先提出了“情节芭蕾”的主张,推动了芭蕾的革新浪潮,在他和其他许多演员、编导的持续努力下,终于使芭蕾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剧场艺术;而浪漫主义芭蕾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无论是在舞蹈技巧、编导艺术方面,还是在演出形式方面,浪漫主义芭蕾都经历了一个灿烂辉煌的阶段。

超脱凡世的浪漫主义芭蕾

在18世纪与19世纪之交,“浪漫主义运动”在欧洲和北美洲兴起,艺术家们开始以感兴趣的民谣和民间传说作为创作的素材和借鉴,在创作上频繁地运用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词句。这些特点对芭蕾的题材和表演的发展方向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所以称之为“浪漫主义芭蕾”。

区别于传统的芭蕾,浪漫主义芭蕾不再着重表现神话传说和古代英雄故事中的人物,而是表现超凡脱俗的仙女和隔绝人寰的幽灵,反映出了一种对现实的不满的失望情绪,一种追求超越尘世的对另一世界的向往。随着演出形式由业余走向专业化,专业芭蕾演员应运而生,逐渐取代了贵族业余演员。而浪漫主义芭蕾已发展到在剧场演出,成了以舞蹈为主体,熔音乐、文学、舞美、戏剧等于一炉的综合表演艺术。各地相继成立专业芭蕾艺术演出团体。芭蕾演员的专业化,尤其是女演员在演出中的关键作用,使舞蹈技艺得以迅速提高。从19世纪20年代起,脚尖舞技巧越来越广泛地被采用,成为女舞蹈家表现手段的一个重要因素,双人舞的托举技巧也开始发展,增强了芭蕾技巧的难度,但艺术表现力却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拓展和提高。为适应剧场演出需要,芭蕾服装不断改进,如男演员改穿希腊式长袍,有的舞剧人物也穿民间服装,女演员改穿剪短了的舞裙。直到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舞蹈家塔利奥妮等人彻底加以改革,使用专门的芭蕾舞裙。这是一种长裙,由几层薄纱打褶重叠而成,第一次用于1839年演出的《仙女》中;后进一步改成短舞裙,上身则是紧身胸衣与之相连接。

19世纪,涌现了不少浪漫主义芭蕾的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他们对芭蕾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浪漫主义芭蕾的辉煌成就

生于斯德哥尔摩的玛丽·塔利奥妮是意大利杰出的芭蕾舞女演员。她自幼随父菲利普·塔利奥尼学习舞蹈。塔利奥妮是个瘦身材、圆肩膀、面孔不漂亮的姑娘,其父对她进行严格几乎近于残酷的芭蕾舞训练,企望她能掌握高超的技巧,以此来弥补外形上的先天不足。为了提高她的表现力,其父还专门加强了她弹跳、升跃技巧的训练,扬长避短,为她找到了一种恬静、优雅、轻盈的浪漫主义抒情风格,使她的舞蹈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1822年,18岁的塔利奥妮在维也纳首次登台演出,便一鸣惊人。

1832年,塔利奥妮主演了《仙女》,引起极大轰动。舞台上,仙女——塔利奥妮身穿一件洁白的重叠数层的薄纱裙,裸露着脖子和双臂出现在人们面前。

她的脖颈上系着一条美丽的项链,背上装饰着轻巧的小翅膀。由于当时已采用了瓦斯灯照明,蓝眼睛、黑弯眉、红嘴唇的塔利奥妮显得那样光彩夺目。观众顷刻间便被这新奇的服饰和化妆吸引住了。演出时,塔利奥妮先穿着软底鞋表演,后来即改用足尖舞蹈,她那轻飘的衣裙,模仿飞翔的舞姿,犹如上帝派遣的天使一般美妙!观众如痴如醉地沉浸在奇特的幻想世界中,全然忘记了台上只是一位女演员在舞蹈。

塔利奥妮在演出《仙女》时,首创了剪短了的钟形透明薄纱舞裙,有利于女演员舞蹈技巧的充分发挥,她的足尖舞蹈技巧的娴熟运用,更是大大丰富了芭蕾女演员的舞蹈语汇,从而开创了浪漫主义的表演新风格。当时,舆论界给予了塔利奥妮主演的《仙女》以极高的赞誉。伟大的文豪维克多·雨果向塔利奥妮赠书题词:“献给你那神奇的足,献给你那美妙的翼!”自《仙女》一剧始,塔利奥妮形成了她轻盈飘逸的跳跃、诗意典雅的造型等艺术特点。《仙女》是浪漫主义芭蕾舞剧的开端作品,显示了舞剧创作题材的重大转变,提供了“现实与非现实、人间与非人间”两方面同时并存于一部舞剧中的结构形式,同时还大量使用了以西班牙、波兰、意大利民间舞蹈步伐为素材的地面舞蹈语汇,从而创造了符合剧情要求真实而热烈的氛围。它的成功演出,标志着芭蕾已进入到其历史上的黄金时代——浪漫主义时期。《仙女》由塔利奥妮首演后的第四年,即1836年,丹麦芭蕾大师布农维尔根据另一位作曲家的音乐,也编导了同名舞剧《仙女》。

在这个版本中,既吸收、借鉴了塔利奥妮演出中的优点,又加重了男子舞蹈中的分量。后来这个版本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成为了浪漫芭蕾的经典传世之作。

18世纪中叶,芭蕾传入美国。到19世纪,美国出现了好几位卓有成就的芭蕾演员。奥古斯特·梅伍德1837年在她的故乡费城首次演出,一鸣惊人;两年后,她成为舞蹈圣地巴黎歌剧院第一位美国芭蕾女主角,那时她才15岁。后来她担任巴黎歌剧院首席芭蕾女主角,享誉二十余年。玛丽·安·李于1839年初次登台,以后演了一连串芭蕾舞剧,《吉赛尔》就是由她介绍到美国的。她的出色表演使她享有“美国芭蕾舞娘”的声誉。乔治·史密斯是美国造就的第一位男芭蕾主角,他在《吉赛尔》《多瑙河的女孩》中的出色表演,使他赢得了当时“美国最杰出的芭蕾男明星”的崇高声望。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欧的浪漫主义芭蕾走向衰落,欧洲芭蕾的中心逐渐移到俄国。从40年代起,外国舞蹈家们频繁访俄,塔利奥妮父女、佩罗、圣—列翁等人的表演和编导活动,特别是布农维尔的学生约翰逊和布拉西斯的教学活动,向俄罗斯舞蹈界传授了法、意两大芭蕾派的精华,从而逐渐形成了新的芭蕾学派——俄罗斯学派。俄罗斯的芭蕾舞剧《堂吉诃德》《舞姬》《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一大批优秀剧目,将浪漫主义芭蕾推向了新的高峰。

华尔兹

华尔兹又名“圆舞曲”,这是因为华尔兹在整个舞蹈过程中,大部分都在不停地旋转。华尔兹来源于欧洲,是欧洲的一种土风舞,到了18世纪,华尔兹成为极流行的社交舞厅舞。华尔兹无论舞步与乐曲,都和其他舞步有显著的不同之处,主要区别是华尔兹是三拍子的舞步,所以有人称之为快三步舞或慢三步。华尔兹舞曲轻快,明朗而动人,舞步也是如此,令人有飘飘欲仙的感觉,比其他舞步更有诗意,更温文尔雅。这也是华尔兹能流行百年而成为标准的主要原因。

华尔兹的产生和流行

“华尔兹”一词,是在18世纪末期出现的。而三拍子“蓬嚓嚓”节奏的圆舞曲则很早之前就流行于欧洲,特别是在德国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维也纳一带的农民中;至于华尔兹类型的舞曲,则早在17世纪就演奏于哈普斯堡的皇家舞会上。

同类推荐
  • 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弱点

    美国“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所著的《人性的弱点》,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和最激动人心的内容,是作者最成功的励志经典,书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解决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在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
  • 像比尔盖茨那样思考

    像比尔盖茨那样思考

    遇到问题,不妨换一个方式去思考,这句话在生活中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中充满着智慧的光芒。以榜样为榜样,激励人们开拓进取,迈向成功。
  • 心态左右一切

    心态左右一切

    心态是我们真正的主人。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学会调整、改变、驾驭自己的心态,你就可以避开心理误区,以积极的心态应对人生的一切险阻,从而改变人生的现状,创造崭新的生活,成为真正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心态是人的意识、观念、动机、情感、气质、兴趣等心理素质的综合体现,是人内心对各种信息刺激做出反应的趋向。这种趋向对人的思维、言行、情绪、思想具有导向作用。只有积极的心态,才能使我们的人生充满不断向上的力量,为我们的人生拉起蓬勃的风帆。
  • 睡前5分钟心经

    睡前5分钟心经

    《睡前五分钟心经》列举了10种“睡前心经”,这10种心经,带给读者10种不同的心境。在不同的心境里,每一个人都会酣畅淋漓般地感悟生活中的得失荣辱和喜怒哀乐。更重要的是,本书在引导着每一位读者领略人间真善美的同时,还激发自己的灵感和斗志,使读者“擦亮自己的心”并尽可能地励志向上,奋斗不已。由此可以说,本书是读者枕边的一位最佳心灵治疗师。
  • 永不绝望——智慧的选择超越天生的才能

    永不绝望——智慧的选择超越天生的才能

    如果你真正投入工作,真正相信自己,你能冲破一切困难获得成功。如果你相信自己是一个能力非凡人物,并付诸努力的话,你的能力就能扭转一生,让你获得成功。
热门推荐
  • 老翁僧者

    老翁僧者

    老僧起身,揖了两下,便与他那破蓝布衫子一同夺门出去了。剩下钱太太一人,愣愣地坐在堂前。
  • 神级积分系统

    神级积分系统

    【2018热血爽文】天元大陆,妖兽横行,武道为尊!少年秦天,魂穿异世,丹田破碎,受尽屈辱。痛不欲生之际,得‘神级积分系统’,且看其如何逆天改命,傲世苍穹!
  • 大罗神道

    大罗神道

    我要这地无法阻挡我的脚步,我要这天无法阻挡我的身影,我要这道成为我踏上无上之境的基石。一代凡体,凭借其钢铁般坚定的意志,妖孽般的智慧,神来之笔般的悟性,纵横修真界。
  • 长笑歌

    长笑歌

    李长笑死后重生在一心思狠毒的小姑娘身上,遭遇便宜师傅的冷淡,挂名夫君的迫害算计,以及乱七八糟的生活……
  • 我的功夫女友

    我的功夫女友

    在繁华的星光市中,当″柔弱"小少爷碰上会功夫的乡下女孩陈雪,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几经磨难他的身式竟成了一个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太行魂

    太行魂

    土匪出身的许雷,偶然间结识革命党的吴天明,阴差阳错中加入了北洋军,不料却混的风生水起,在目睹了政府无能、军队孱弱的现实之后,毅然带领队伍加入革命军,从此展开了长达十几年的南征北战,其间他和他的助手霍光义一起经历了一次次国民党高层争斗,甚至兄弟反目,最后在爱人的帮助下终于历经艰险,携手走上了抗击日寇的战场上,淞沪会战,娘子关御敌,中条山战役,他们用智慧与生命谱写了中国军人的生命赞歌,用大无畏的长城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 黄金阁

    黄金阁

    平边疆,定南匪,灭乱党;一心为国,尽忠尽义;最终却与皇室闹翻?闯东海,逛雪域,踏荒漠,度雨林,登昆仑。搅起一界风雨!······每一本小说,就是一个人的传奇。而这本小说的传奇主人公就出生在千万凡界中的天灵界中······*新手不易,收藏鼓励。*谢谢!
  • 王者英雄我来战

    王者英雄我来战

    墨小七很茫然,她不就为了冲上王者熬夜了一次,结果直接猝死了。临时前还听见曜那嚣张的话语:加油各位,勇夺第二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