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45300000003

第3章 读书如交友(2)

结果,初中毕业,我考上了台北的重点高中“成功中学”,我那跟老师补习,每回月考都名列前茅的同学居然落榜。

我提起这件事,是要强调凡是以取巧拿到好成绩,或通过不公平手段拿到好成绩的,都是作弊。作弊的人,表面成绩不错,其实害了自己。

继续讲!我上高中,又碰到一位擅长作弊的同学,每次考语文默写的时候,他都早早到学校写“板书”。我们的桌子是漆成绿色的,我那同学用钢笔(注意,是用灌墨水的钢笔)把整篇课文在桌上抄一遍。再跳上桌子踩一层灰,免得小抄太清楚,被老师发现。问题是老师看不到,他怎么看得到呢?这可就是他的妙招了!他用哈气的办法,一哈气,钢笔字的墨迹受潮,会变深。考哪一段,他就专哈那一段。好笑的是,有一回他一直哈,老师听到了,紧张地跑过去问他是不是犯了气喘。

问题是,当他写“板书”的时候,我常常也临时抱佛脚地拼命背,考试成绩还总比他好。可见一个人花心思作弊,远不如实实在在地用功。果然,那位同学高考落了榜,不得不在第二年重考。

再说个高考作弊的故事,这次换了个主角,是我小学、初中一路上来的好朋友。考试之前,他“秀”给我看他做的小抄,旋风装,一折一折,小小的,正好藏在手心。我惊为艺术精品,请他考完之后送给我收藏。高考完了,我找他要,他一摊手,说扔了。因为他那小抄根本没用,当时紧张,根本找不到要看的东西。走出考场的时候,他看见地上一个只有两个拇指指甲大的小东西,捡起来,也是个小抄本,比他那个精致多了。他觉得很丢脸,加上没考好,一气之下就把原先答应给我的小抄扔了。

接下来还有呢!下一堂考历史,他都不会,想作弊。其中有一题是:“由甲骨文上的朱书墨书,可以知道中国在什么时候已经发明了毛笔?”他不会,一边捅前面一个同学,一边问:“笔是什么时候?”那同学以为他的钢笔没有水了,就隔着肩膀递过一支钢笔。不幸被监考老师看见,走过来。我这同学只好装成钢笔没水的样子往里灌了几滴水。问题是他的钢笔是装满水的,那几滴就流到了考卷上,情急之下手一抹,一大片黑。这一慌一乱,连原先会的题目也答不出了。结果名落孙山,勉强上了个职业学校。又在毕业前一个月被开除,原因是,私自挪用了学生会的钱。

由此可知,当一个人有作弊的想法,单单那不安和慌乱,就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而且如果考试总是作弊,养成投机取巧的习惯,很可能贻误一生。

最后让我说个表面好像无关的故事。美伊战争的时候,有不少乱民从巴格达的博物馆里偷走文物。只见左一个扛了个石雕,右一个抱了个陶罐,从博物馆里跑出来,有个人先是指责,但是后来变成羡慕,想大家都偷,不拿白不拿,于是也跑进博物馆偷东西,可是才出门,就被抓了。

各位朋友,当别人都偷,你也得偷吗?当别人作弊,拿了好分数,你会后悔自己没作弊吗?抑或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并不羡慕人家的不法所得?

做学问是为自己,不是为考试。当考卷发下来,你都不会,不会就是不会,犯得着作弊吗?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还有:“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今天不会就是不会,犯不着把诚实也赔下去。当大家都作弊,你坚持不作,就算交了白卷,何尝不是风骨?

考场不是刑场

我们常说某人考运特别好,意思是他在考试的时候总能正常发挥。至于考运不佳的,即使平常会答,到考试也可能失常,变成不会了。

我们常说某人是比赛型的选手,意思是这个人比赛时的表现特别棒,譬如平常进球率是四成,上场之后总在五成以上。相反,那些不是比赛型,甚至会怯场的球员,平常进球率是五成,正式比赛可能三成都不到。

我们也常说某人考运特别好,意思是他在考试的时候总能正常发挥。至于考运不佳的,即使平常会答,到考试也可能失常,变成不会了。

这里就来跟大家谈谈“怎么应考”。

我是个很会修理学生的老师,很多平常表现不错的学生,上我的课,都可能在第一次考试的时候出问题。

原因是,我出题很诡。举个例子,当我教“东亚美术概论”的时候提到中国绘画用的蛤粉,是以贝壳磨碎做成的白色颜料。考试的时候,我出是非题,用娓娓道来的方式说:“如果你在水边玩,捡回许多蛤蜊,用烤箱烤过之后,再把那些蛤蜊壳磨碎,加上胶水,可以做成黑色颜料。”学生往往才看一半,就答“对”。没想到我把“白”色颜料改成了“黑”色颜料。

又譬如我出个很短的是非题:“歌德是德国人。”学生很可能想我是顺着“歌德”的“德”,就说他是德国人,千万别中了我的埋伏,就猜是“错”,没想到歌德确实是德国人。

从上面这两个例子可以知道,考不好的人,除了用功不够,常常因为粗心,或者以“想当然”的方式去答题。而且愈是聪明和反应快的学生愈容易犯这种毛病。

所以如果你很聪明,考运却总是不好,要想想,你有没有聪明反被聪明误。

当然这种粗心多半因为紧张,而且当场是很难觉察的。譬如以前台湾的高考为了防止作文题目提早走漏,要等到考试前几分钟才告诉监考老师,写在黑板上。至于考卷上则在作文题目的位置注明:“题目写在黑板上。”居然有学生看看那行字,就以“题目写在黑板上”当题目,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而且直到走出考场听别人说,才知道自己犯了大错。

更常见的是碰上考卷正反面都印了题目,粗心的学生只答了一面就交上去,还沾沾自喜,认为他答得快。

前面这两个例子,出错的人虽然当场没感觉,但是走出考场就知道了。问题是,许多人如果没有看后来的标准答案,可能明明粗心犯了不少错,还自以为考得很棒(碰上这种人,你要小心,因为当他走出考场,大叫容易,很可能令你紧张,心想他觉得容易,为什么你觉得难,结果影响了你考下一堂的心情)。

这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考完之后总说:“太简单了!我考得很好!”等成绩出来却差得多。另一种人,就算考得不错,还是认为很差,成绩出来又总是比他原先想的好。你可以说他们一个是“乐观主义”,一个是“悲观主义”。但乐观主义的那种人,往往也是自认考运不佳的,为什么?因为他出来的成绩总是比他自己估算的差。

上了考场,原先会的都变成不会的人,还有个可能,是书读得不实在。有这种毛病的人,常常不是不用功,反而是早早就准备的(请注意,这是大家常出现的问题)。

譬如很多学校会在初三或高三,也就是入学大考之前,举办很多次模拟考试,每次设个进度。第一次模拟考试,考一年级教的,第二次考二年级教的,第三次考三年级教的。很多学生也就为了应付模拟考试,拼命赶、拼命念,果然每次成绩公布,都名列前茅。问题是当学生毕业了,上正式考场之前,做整个复习的时候,读读这一样,觉得挺熟了,看看那一样,也感觉挺熟了。直到真正上考场,才发觉原先认为熟的可能都不确定。为什么?因为早先为了赶模拟考试的进度,念是念了,却不够扎实。反倒是那些坚持自己的进度,根本不管模拟考试,虽然到高考前一天才读完,但读得实在的人,能够获得最后的成功。

临场表现失常的紧张,也可能不是因为考生自己,而是因为家人。举个例子,我听一位老师说,他有个学生,平常功课好极了,高考却失常。原因是考试当天那学生身为高官的爸爸,为了疼女儿,亲自用公家黑头车带女儿去考场,还站在外面大太阳地里等。问题是,女儿一边考,一边心疼老父,担心老爸的血压高。结果原本会的,脑海一片空白,全不会了。

再举个例子,我自己在台湾参加高考,剩下最后一科了,我老娘怕我体力不够,特别去买了一大瓶健身营养液,要我喝下,大概因为含有咖啡因或什么酸,我才喝下,就反胃,吐了。结果最擅长的一科,反而考得最糟。

古人教画画,有句名言:“存心要恭,落笔要松。”意思是平常要谨慎恭敬地准备,真正落笔的时候,则要把画笔放轻松。考试也一样,对于家长而言,如果你孩子自己已经很紧张了,你就不必多强调那考试(即使你只说“放轻松去应考”,也会造成孩子紧张)。对于学生而言,你平常外出穿什么衣服觉得自在,考试就那么穿;平常吃什么觉得不错,考试那天也一样吃。千万别到那天,早上先多吃两个蛋、多灌两杯橘子水、多塞一把维生素,中途再由一堆陪考的人硬塞几块水果,搞不好还含上几片中药。结果食物失常,造成身体失常;肚子满满,造成脑袋空空。

记住!想要考试不失常,很简单,就是要有“平常心”。因为你是上考场,而不是上刑场!

读书的微量元素

而在那些课外读物中学到的东西,又常常是别人不知道的。于是有一天你跟人家比赛,势均力敌之际,可能就靠那“多出的一点点”而获胜。

从年轻,我就有气喘的毛病,尤其到冬天,常犯。但是最近我吃完两剂“十全大补汤”,气喘居然很有改善,连已经服用五六年的药都停了。就问医生,怎么这些最普通的树皮草根,对我好像有奇效。

那医生居然回答:“八成碰巧里面有你需要的东西,只怪你平常太偏食了。”

我立刻抗议说:“我平常吃得非常小心,不吃肥肉,不吃糖,甚至不吃淀粉,而且很少上馆子,吃得这么健康,怎可能缺什么呢?”

没想到那医生又笑道:“就因为你平常吃得太标准,好像一个把教科书背得滚瓜烂熟,却从来不看课外书籍的好学生,除了课本以外,连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都不知道。结果,树皮草根里正好有你从来都不碰,身体却需要的‘微量元素’,就一下子把身体调养好了。”

他提到的“微量元素”,我也在书上读过,书上说:有机蔬菜之所以比用化肥种出来的好,是因为有机蔬菜用了有机肥,里面什么营养都有,好比“食补”;至于用化肥则好像吃维生素药丸,ABCD一路下去,看来含量很多,但在那A与B、B与C之间的微量元素却被忽略了,所以用化肥种出的蔬菜,连颜色都不如用有机肥的绿。

我举前面两个例子,是要告诉你,如果只读课本,虽然能应付考试,但是长久下来,却会“错失”一些东西。

很简单!你想想,在学校固然有课本,难道你进入社会之后还有课本吗?那时候就要看你平常的“摄取”够不够丰富和全面了。

我的女儿是个很会K书的高中生,她一天到晚忙于功课和练小提琴,过去很少看电视,但是最近我发现她吃完晚饭,总要花好长一段时间黏在电视前面。

我问她电视那么好看吗?

她说不见得,但是因为同学都看,在学校里会聊到,她如果不看就不能进入情况、不能跟人打成一片;久了,会变成边缘人,所以就算不喜欢,也得看。

我也听一位政治人物说他除了看报、看专业的书籍,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去书店逛逛,看看畅销书,也看看别人在读什么。他说一本书畅销,没什么稀奇,但是如果畅销很久,或同类的书都好卖,就一定有它的社会原因,从政的人不能不知道。相反,如果自以为是地说“我绝不看那种书”,非但不表示清高,还可能显示跟时代脱了节。

由此可知,看课外书籍能够帮助你感觉时代的脉动。

看课外书还有个好处,就是你能以轻松的心情去享受。

相信你一定有这样的经验——

学期开始,新书发下来,每一页都带着油墨香,加上里面可能有漂亮的插图,使那些书看来活像小说和故事集。但是一正式上课,那可爱的课本就变得可怕了。

为什么?

因为你有了得失心,开始以现实和功利的眼光去看待那些书。

读课外书籍则没这种负担,你既然因为喜欢而买它,就会以欣喜的态度去阅读;没有人规定什么时候非读完不可,于是你可以随时拿起、随时放下;你也不必为考试而去背,甚至不必全都搞懂。但正因此,你达到了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的境界。闲适的心情,使你更能跟古人神交。而在那些课外读物中学到的东西,又常常是别人不知道的。于是有一天你跟人家比赛,势均力敌之际,可能就靠那“多出的一点点”而获胜。

最近我儿子制作了一个介绍哈佛的电视节目,里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学生们捧着书、拿着报,在树荫下阅读、聊天的画面,以及哈佛入学部主任说的——“哈佛开的课有四千五百多门,从‘金瓶梅’到‘爬虫的肌肉发展’,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你想想,如果哈佛呈现给你的,都是抱着课本和讲义猛K的书呆子;开的课又只是“这个概论”“那个思想”,哈佛还会那么吸引你,哈佛学生又还能称为“哈佛人”吗?

一个伟大的国家,一定会呈现多元的文化;一个成功的学者,一定能有“微观”也有“宏观”。同样的道理,一个会做学问、会读书的人,不但要把课本内的东西学好,还得涉猎广泛、博学多问。

所以,当你行有余力时,一定要读课外书。就算因为功课太重,没有多余的时间,你仍然得保有读课外书的冲力和热情。

那冲力与热情,会使你有一天离开学校,仍然喜欢阅读,做个真正的“快乐读书人”。

同类推荐
  • 倒霉蛋阿歪——女生都是小气鬼

    倒霉蛋阿歪——女生都是小气鬼

    《倒霉蛋阿歪》系列丛书围绕主人公阿歪展开情节,分别讲述了阿歪在学校、家庭中遭遇到的种种事情,突出反映了小学校园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有趣情境,以及家庭生活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艺术,反映了现代小学生群体活泼灵动的生活面貌及可爱无矫饰的个性特征。故事幽默搞笑,其中不乏关于善良、友谊、家庭教育、学习、成长等启示。
  • 安徒生童话5

    安徒生童话5

    包括了安徒生创作的全部童话作品,从中可以了解安徒生童话的全貌,感受其间的无穷魅力。其中著名形象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上当受骗想新衣服的皇帝栩栩如生,故事生动有趣,想象奇特丰富。阅读这些作品,可以品味到真、善、美的巨大魅力,受到启迪和感染。本书图文并茂、全面厚实,是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同时又是阅读和收藏的优秀版本。
  •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起死回生的神医扁鹊、看到锯叶草发明铁锯条的木工始祖鲁班、主持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水利天才李冰父子,发明造纸促进世界文明进程的蔡伦,带来了印刷业的翻天覆地一场大革的毕昇、世界上最早预测地震的张衡……14位中国古代科技名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将你带进四大文明古国的历史当中,感受中国古代璀璨的科技文明。
  • 海蒂小公主绿山墙的安妮

    海蒂小公主绿山墙的安妮

    本书收录了世界上最广为流传的女孩成长故事。《小公主》讲述了富家女孩萨拉在一夜之间变成小孤女,在女校长伪善、恶毒的怜悯中艰难度日,然而她依旧保持着一颗乐观向上的心。《绿山墙的安妮》讲述了小孤女安妮被人领养后,在朋友、家人和老师的关爱中快乐成长的故事。
  • 小麦苗桥梁书·奇奇怪怪的学校

    小麦苗桥梁书·奇奇怪怪的学校

    生活在大城市的豆芽妈也曾为豆芽的学区房和课外辅导班费尽心思,爸爸工作调动,让他们搬到了偏远的咕噜镇。这里的学校不但孩子需要上学,家长也需要上学,而且学习的内容跌破眼镜。豆芽妈开始很苦恼,很抗拒。但是渐渐地,豆芽在独特的学习中学会了观察,知道了责任,与大自然接触了解了许多课本中不知道的内容。豆芽越来越快乐,豆芽妈通过上课也逐渐体味到爱的真谛、生命的意义,寻找回失去的童心和自我……这虽然是一所看似奇奇怪怪的学校,但是相信这所学校是所有人向往的。故事幽默有趣,同时又有对现实现象的反讽,是一部令人开怀大笑又发人深省的作品。一群快乐的孩子,在开明、有童心、有“寓教于乐”教育理念的校长和老师的带领下,快乐地学习,开心地玩耍,真让人羡慕!希望现实生活中的孩子也如咕噜小学的孩子们快乐,身体和心理都健康地长大。
热门推荐
  • 英雄在线

    英雄在线

    LOL出网游了!瓦罗兰大陆你懂吗!屁,lol本来就是网游。不是,是真的网游,网络游戏,升级装备技能,样样有。神经病。。。ps,看不惯的可以从二卷九章看起。觉得有意思请加个收藏。动力所在。谢谢
  • 九宫球

    九宫球

    也许埋藏二十多年的秘密,会偶然间的在某个人的身上打开!
  • 姐姐和哥哥为什么这么强

    姐姐和哥哥为什么这么强

    “我也能跟上姐姐和哥哥的脚步了。”星扬想着,操控的鼠群试图绞杀眼前的变异体时,一道黑影一闪而过,接着眼前的变异体被分成了血雾,哥哥一脸担心的将她护到身后。……躲好了,这些都不需要你帮忙……星扬无语的看着自己的姐姐,继续操控的鼠群完成自己的大事……
  • 姑凉你家的醋坛子又翻啦

    姑凉你家的醋坛子又翻啦

    在一起前,某姑凉给某大少塞了一嘴鱼粪!还用给狗刷虱子的牙刷,刷破了某大少的嘴!在一起后,某只大少把某只姑凉逼至墙角,开始……算旧账!闻大少:“有福同享,阿缘是不是要和我一起享受一下鱼粪的滋味?”肖姑凉瑟瑟发抖:“……怎么享?”闻大少舔了舔嘴角:“你说呢?”肖姑凉狠狠的咽了口口水:“你嘴里又没有鱼粪”闻大少笑了:“原来阿缘是想让我用嘴啊”肖姑凉:“……”怂了,拔腿就想跑。闻大少把人揪回来,困在怀里,“保证让阿缘满意”。半个小时后,肖姑凉顶着缩小版的烤肠嘴,欲哭无泪。闻大少搂着肖姑凉,笑的春风拂面。……闻大少问肖姑凉:“你最喜欢的人是谁?”肖姑凉揉了下发酸的腰,一本正经的回答:“大姨妈。”于是,闻大少不高兴、不乐意了。肖姑凉问闻大少:“你最不喜欢的人是谁?”闻大少看了眼肖姑凉,一本正经的回答:“大姨妈。”婚后据说闻大少在肖姑凉那里的信用值又双叒叕欠费了!还强势入驻肖姑凉的信用值常住黑户!某天,有人问被赶出房门外的某黑户,“闻少,您又被夫人赶出房门了?”某黑户捡起脚边的被子和枕头,面不改色,傲娇十足:“我只是在刷信用值。”【来呀~造人呀~】
  • 迟来的召唤

    迟来的召唤

    游四哥不过是想安安心心生活,可偏偏让他遇到了神仙…
  • 昨日以前的星光

    昨日以前的星光

    你有没有这样喜欢过一个人,喜欢到全世界最讨厌他,却忍不住窥探他一字一句?对米乐来说,李无双就是那个人。明明在她考砸崩溃的下午,他唱了一首歌安慰她;明明在大雪夜,微笑承认了他们不仅仅是朋友,却毫无缘由地单方面决裂。从那时起,米乐就坚定地告诉自己不要再喜欢他了。一个未完成的莫名其妙请求,一个李无双抑郁症自杀的流言,令米乐一直愧疚在心,悄然关注李无双,却踌躇不前。十年后,一封十年前的时光慢递,一次与李无双的不期而遇,米乐发现自己最喜欢的始终是这个人。就算全世界都反对,她也想好好跟李无双在一起……她没有想到,爱恋长过了时光,却长不过现实恶意摧毁诺言。要怎么去相信呢,我已经不能再喜欢你了。
  • 青春如你岁月如诗

    青春如你岁月如诗

    风花雪月,这有何难?有些事情你预料不到,就像抓不住的岁月,留不住的青春,往事不堪回首,那就抓住眼前的美景,珍惜当下的一切,做你该做的事,喜欢幻想不是错,但是如果能把幻想变成现实也许就更好了…(希望我的亲身经历能够给你们带来一点快乐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开局继承古董店

    开局继承古董店

    由于老爸老妈不靠谱,东方耀继承了家里的古董店。有一天,东方耀意外得到不靠谱的抽奖系统,从此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鉴宝砖家,医中剩手,书法鸣家,堪舆大虱,最后脱离了普通贵族身份,成就人生巅峰,变身成为至尊跪族。
  • 丫头骗子偷心记

    丫头骗子偷心记

    她是女扮男装的京城小霸王十三少,欺世盗名却是为何?他是洁身自好的谦谦君子,偏偏爱上这个性格张扬的骗子。“我秦十三确实喜欢骗人,也不是名门闺秀,只是一个青楼长大的贱女人,配不上你这个养尊处优的小王爷!”碧落黄泉皆浮云,谁能陪她策马西风,快意江湖?
  • 黄庭坚诗论

    黄庭坚诗论

    黄庭坚及江西诗派堪称宋代艺术特色的代表者,本书对其进行研究,观点鲜明,论述充分,有较高出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