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41200000037

第37章 落日丧钟,帝国陨落(4)

天完刚刚建立,于治平元年冬就东进淮西,十一月,下太湖、宿松、潜山。

次年春,克桐城,攻打安庆。进占池州、铜陵、无为。二年,克婺源、休宁、黟县、歙县,并由徽州向杭州挺进。江西的红巾军进入福建,得到当地起义军的响应,下建宁、泰宁,直入邵武。又进取顺昌、将乐、万安,围攻延平(福建南平)、建安(今建瓯)、建阳,进逼浦城、松溪,攻占福安、宁德。红巾军张榜召民入伍,“沿江贩负、深山樵采之徒蜂起”,各为千户、万户、总管,红巾军在福建的影响迅速扩大。他们有良好的纪律,不杀不淫,只召民入伍和“摧富益贫”。将领王善进攻福宁,俘其知州王伯颜,劝其归降说:“闻公有惠政,此州那可无尹,公为我尹,可乎?”伯颜不从,遂与监州阿撒都剌同被杀。十三年春,王善又连下罗源、连江,擒斩巡检刘浚。福州曾一度被攻占,后因元军援兵至,红巾军撤走。王善为刘健募杀害。

同年,天完部分军队进入衢州路和建德路,占领开化、淳安、建德,攻取常山、江山等县,以孤军无援,不久撤走。主力则往攻杭州。七月,大军抵达杭州,杭州守官相继逃跑。平章定定、教化逃往嘉兴,郎中脱脱走渡钱塘江,红巾军自北门入城,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樊执敬战死。杭州路总管宝哥自溺于西湖。红巾军进入杭州,“不杀不淫”,只将“府库金帛,悉辇以去”。

杭州的失陷使元廷大为震动,立即组织力量围剿红巾军。平章月鲁帖木儿与宣徽使八忒麻失里领兵自淳安入徽州路,切断红巾援军入援之路。浙西廉访使合剌忽纳由绍兴率盐卒过江,会同官军攻杭州。平章教化与济宁路总管董搏霄也从湖州统兵反击。红巾军力不能敌,败退。

自杭州撤出的红巾军在得到接应后,声势再振,入湖州、吴兴,克宜兴、溧阳、溧水、常州、江阴,攻京口(今江苏镇江),逼集庆(今江苏南京)。但元军占领了红巾军的根据地徽州,红巾军失去后援,所得之地不能守,至年底,为元军击败,所得之地尽失。

这年,天完军也曾进入湖南,攻克长沙、岳阳。一度占领常宁、道州、宝庆路(今湖南邵阳)。

治平二年闰三月,元朝调动兵将,全面部署镇压红巾军。下诏今四川行省平章政事咬住以兵东讨荆襄;江西行省左丞相亦怜真班以兵守江东、西关隘;命诸王亦怜真班、爱因班,参知政事也先帖木儿与陕西行省平章政事月鲁帖木儿讨南阳、襄阳;刑部尚书阿鲁讨海宁;江西行省右(左)丞火你赤与参知政事朵解讨江西;以浙东宣慰使恩宁普代江浙行省左丞左答纳失里守芜湖;命江浙行省右丞兀忽失、江浙行省左丞老老与星吉、不颜帖木儿、蛮子海牙同讨饶、信。

天完红巾军是在元朝政治腐败,纲纪松弛,文恬武嬉,因循怠惰,军队战斗力低下的情况下,经过长期组织准备后突然向元朝政府军进攻的,故在战争初期,所向克捷。但它的领导力量薄弱,徐寿辉“无他长”,只是以“相貌异众”被推举为帝。他们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最终的奋斗目标,队伍人员成分庞杂,思想涣散。

不懂得在攻下的地区建立政权,巩固战斗成果。因此,在元朝政府军组织反击和地主武装的联合打击下,所得州县,又迅速丧失,反抗活动也很快陷入低潮。

四年(至正十四年,1354),天完政权的核心潜伏于山泽,大规模的军事活动停止,只有个别地区的红巾军余部仍在相机袭击元兵。但天完军队所过之处,人民的反抗情绪高涨,各地不断爆发反元起义,为天完势力的复振准备了条件。

同时,刘福通、张士诚两支队伍有了新的发展,分散了元军的力量,也给天完的再兴提供了机会。

五年(至正十五年,1355),天完的首领们走出山泽,再次掀起反元高潮。

正月,天完将领倪文俊复沔阳,以火筏烧蒙古王子报恩奴的船只,报恩奴死,俘其妃妾。陈友谅起于黄篷。

三月,天完兵再下襄阳路。襄阳世袭万户杨克忠死。

五月,倪文俊自沔阳攻中兴,元帅朵儿只班死。

七月,倪文俊再下武昌、汉阳。

九月,倪文俊围攻岳州。

十一月,天完军占领饶州路、婺源。

十二月,攻祁门、黟县。

六年(至正十六年,1356)正月,倪文俊迎徐寿辉至汉阳,遂以汉阳为都城。天完军再下徽州路。

三月,倪文俊下常德。五月,下澧州。八月,下衡州。九月,攻占兴国。

十二月,攻下岳州,俘威顺王子歹帖木儿。

七年(至正十七年,1357)二月,倪文俊破峡州。

当天完军势力再起后,元朝也开始采用剿抚兼施的策略,个别起义军首领在高官的诱惑下产生动摇。丞相倪文俊以王子歹帖木儿为质,求为湖广行省平章。

倪文俊,河南江北行省沔阳人,号蛮子。世以渔业居黄州黄陂。天完政权建立,文俊参加起义。至正十五年天完势力再起后,文俊战功为多。他“善用多桨船,疾如风,昼夜兼行湖江,出人不意,故多克捷”。为实现其降元取高官显爵的愿望,不惜杀害天完政权的领袖,窃夺农民反抗斗争的成果。九月,倪文俊谋杀徐寿辉未成,自汉阳逃奔黄州,为陈友谅袭杀。友谅自称平章。十年(至正二十年,1360)五月,陈友谅杀徐寿辉,称帝,天完政权灭亡。

名家回眸

元朝时蒙古族建立的王朝,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错综复杂。对于元末的农民起义和社会矛盾有关学者做出了这样的评价,王崇武在《历史研究》中说,元末农民战争是在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共同作用下爆发的。在初期,农民军的主要任务是推倒元朝的统治者,对地主阶级的反抗并不明显。随着起义的发展,元朝政府的统治逐渐被削弱,农民军逐渐把斗争的重心转向反抗压迫他们的地主。然而有的学者认为元末农民战争的社会背景是两种矛盾交织,以阶级矛盾为主,民族矛盾只起到了加剧的作用。不管怎么说,农民起义促进了元朝的灭亡。北方红巾军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他们在元末农民起义中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正是他们最有力地打击了元朝的有生力量,正因为有了他们的英勇斗争,才为后来朱元璋最后灭亡元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朱元璋崛起与北伐

朱元璋幼时名为重八,又一名为兴宗,字国瑞,出身濠州钟离县一个贫农家里,自幼丧父母,因此入皇觉寺为僧。郭子兴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打败了在濠州的元军,元军撤离濠州时,将皇觉寺焚掠一空。至正十二年(1352)闰三月,25岁的朱元璋走投无路,无以为生,在刚开始加入到红巾军的时候,朱元璋只是个普通的士兵,但是由于他在战场上的机智勇敢,很快被提拔为亲兵十夫长,留在郭子兴身边,第二年因功升为镇抚。贾鲁病死,濠州解围后,朱元璋领兵攻五河,取定远,攻怀远、安丰,后定远被元兵包围,朱元璋突围取含山、灵璧、虹县等地。

朱元璋很注意自己军队的建设。在战争过程中,逐渐组成了一支由素质较好、出身较苦、勇敢善战的淮西人组成的军队。至正十三年(1353)六月,朱元璋到家乡钟离发动农民入伍,募了七百多人,其中徐达、邵荣、周德兴等人都是朱元璋幼年时的好友,出身都很贫苦。这些人和后来陆续投奔朱元璋的邓愈、常遇春、胡大海等,朱元璋的亲属李文忠、朱文正、养子沐英等,以及巢湖水师俞廷玉、俞通海父子,廖永忠、廖永安弟兄,桑世杰,张德胜等人,都是朱元璋起义军的骨干,有了这样一批骨干,有了自己的一支队伍和郭子兴的旧部、巢湖水师,就构成了朱元璋队伍的基础。在此过程中虽然不断吸取地主武装,但领导权不在地主分子手里,地主武装经过改编后逐渐融合在红巾军的队伍里,因此,朱元璋的队伍在前期基本上保持了红巾军的本色。

至正十三年(1353)冬,朱元璋有了自己的一支队伍后,开始南略定远。至正十四年春得驴牌寨“义兵”三千,六月得横涧山“义兵”二万、得洪山寨“义兵”数千,于是在定远时兵至数万人。七月,克滁州。这时,赵均用、彭早住也东略泗州、眙,郭子兴从泗州到滁州,朱元璋把部队交郭子兴管辖,朱元璋由镇抚升为总管。

至正十四年(1354)十一月,脱脱领元军包围高邮,分兵围六合(今江苏六合),滁州危急,后高邮元兵溃散,滁州也安全了。朱元璋乘机攻克和州。

至正十五年(1355)三月,郭子兴病死。四月,宋政权任命郭子兴子郭天叙为都元帅,郭子兴妻弟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从此,这支起义军正式归宋政权统辖,直到龙凤十二年(1366)韩林儿死为止,朱元璋采用龙凤纪年,旗帜等色尚赤。

龙凤元年(1355)五月,朱元璋因和州缺粮,准备南渡长江夺太平(今安徽当涂),正好巢湖水师李普胜、赵普胜要与朱元璋合作。但李普胜企图杀朱元璋而合并其军队,没想到反被朱元璋灌醉后投入江中淹死了。于是赵普胜逃归徐寿辉,巢湖水师大部分为朱元璋所有。六月,朱元璋取采石、太平,改太平路为太平府,以李习为知府。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朱元璋为元帅,以李善长为帅府都事,汪广洋为帅府令史,陶安做令史。一批儒士开始受到朱元璋的重用。

渡江取太平后,朱元璋下一步的打算就是占领集庆(今江苏南京)。早在两年前,定远人冯国用就曾向朱元璋建议:“金陵是龙蟠虎踞之地,帝王之都,首先攻下它作为大本营,然后四面征伐,提倡仁义,收揽人心,不贪图子女玉帛,那么你就不难平定天下了。”占领太平后,陶安也说:“金陵是古代帝王的都城,攻取它后就等于占领了有利地形,从此可以所向无敌。”于是决定进攻集庆。七月,张天佑攻城失败,九月,郭天叙、张天佑再次攻城,由于投降过来的“义兵”元帅陈野先叛变,生擒郭、张二帅给元集庆守将、江南行台御史大夫福寿,郭、张二帅被杀。龙凤二年(1356)三月,朱元璋亲率水陆大军,三攻集庆,城破,杀福寿等元将,元水寨元帅康茂才投降,朱元璋改集庆路为应天府,置天兴建康翼统军大元帅府,接着,朱元璋分兵克镇江、金坛。七月,宋政权升朱元璋为枢密院同签。不久,宋政权又在应天设江南等处行中书省,以朱元璋为平章。

当时,朱元璋虽然有了应天这个牢固的基地,也有了以应天为中心的周围一些城镇和地区,但东有张士诚,西有徐寿辉,南有元军,处境还是比较困难的。针对这样的形势,朱元璋采取了巩固东、西战线,出击东南的战略,取得很大成效。

张士诚,小名九四,泰州自驹场(今江苏东台)人,以操舟运盐为业。因平时受富户欺凌及弓兵丘义的多次窘辱,怀恨在心,至正十三年(1353)正月,红巾军起义爆发后,张士诚与其弟士义、士德、士信及李伯升等十八人,杀丘义及诸富户,招集苦于官役的盐丁,起兵反元,乘胜攻下泰州,军队发展到一万多人,连克兴化、高邮。张士诚起兵反元,并没有推翻元朝黑暗统治的决心,因而在元朝统治者剿、抚两手面前,渐渐败下阵来。占领泰州后,元曾多次招降,当时还未投降。占领兴化后,元朝又遣高邮知府李齐招降,行省授以民职,不久又反。至正十四年(1354)正月,自称诚王,国号大周,改元天佑。

朱元璋与张士诚的接触是从龙凤二年(1356)六月开始的。此时张士诚的势力已达到镇江,而镇江已在这年六月为朱元璋所占领,为了稳住自己的脚跟,朱元璋派杨宪去平江与张士诚通好,并致书张士诚说:“吾与足下东西境也,睦邻守国,保境息民,古人所贵,吾甚慕焉,自今以后,通使往来,毋惑于交构之言,以生边衅。”但张士诚自恃高邮战役的大胜,且兵多将广,实力雄厚,拘留杨宪,出兵镇江,结果在龙潭大败,退守常州,朱元璋乘胜包围常州,俘获张士诚的二员大将,形势对张士诚极其不利。十月,张士诚请和,愿意每年输贡粮二十万石,黄金五百两,白金三百斤,以此作为犒军之资。朱元璋得书后寸步不让,致书张士诚,责怪道:“挑起战端,责任完全在你。”“我非常讨厌你的浮言夸辞。”于是增兵进攻常州。龙凤三年(1357)又克长兴(今浙江长兴)、泰兴(今江苏泰兴)、江阴、常熟,在常州俘获张士诚弟张士德。直到龙凤十二年(1366)朱元璋大举进攻张士诚前,双方战争规模不大,并各有胜负。

与徐寿辉部的接触,是从巢湖水师分裂后开始的。龙凤四年(1358)初,陈友谅、赵普胜进据池州,与朱元璋军在青阳、石埭、潜山一带有所交锋,赵普胜被杀后,陈友谅把进攻的重点放在朱元璋上。龙凤六年(1360)五月,陈友谅沿江而下,攻池州,不胜,转攻太平,朱元璋守将花云、朱文逊等战死。陈友谅在采石杀徐寿辉,做了皇帝后,就顺流而下东取应天,在龙湾遭到大败,逃到江州,朱元璋乘胜取太平、安庆。其部将于光、欧普祥降于袁州,吴宏降于饶州,王溥降于建昌,胡廷瑞降于龙兴,陈友谅越来越孤立了。

朱元璋对东南地区元朝控制的范围也发动了进攻。龙凤三年(1357),朱元璋命邓愈、胡大海克徽州、休宁,进攻婺州(今浙江金华),击败杨完者率领的苗军。九月,朱元璋命费子贤取武康(今浙江德清西)。十月,命缪大亨取扬州,“青军”张明鉴投降。龙凤四年(1358)六月,邓愈、胡大海取浦江(今浙江浦江)。十一月,朱元璋亲征婺州,十二月克之。龙凤五年(1359)二月,朱元璋命邵荣攻湖州(今浙江湖州)。五月,宋攻权升朱元璋为江南行省左丞相。

八月,命常遇春攻衢州,九月克之。十月,胡大海克处州。龙凤六年(1360)五月,胡大海攻信州。至此,朱元璋的部队在皖南、浙江地区占领了许多城市,稳住了南方阵地,从而对西线陈友谅采取了一系列进攻。

随着军事上的节节胜利,朱元璋的地位也不断提高。一方面,在形式上他还臣属于宋政权;另一方面,他的独立倾向更加明显。龙凤七年(1361),小明王封朱元璋为吴国公,但是朱元璋的作战部署和政策措施已不受宋政权制约了。早在龙凤六年(1360)陈友谅进攻应天时,朱元璋就采纳了刘基的下述主张:“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协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游,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然后北向中原,王业可成也。”所以从龙凤六年以后,朱元璋把主要力量放在西线,只是在龙凤九年(1363)五月鄱阳湖大战前夕由于张士诚派吕珍进攻安丰,朱元璋为了救小明王,不得不亲率大军北上救援。这时,日益堕落的陈友谅为了挽救败局,孤注一掷,发动了着名的鄱阳湖大战。朱元璋以少胜多,打败陈友谅,最后在龙凤十年(1364)消灭了大汉割据政权。

张士诚则抓住鄱阳湖大战这一空隙,乘机要挟元朝政府,至正二十三年(1363)九月,张士诚自称吴王,请求元朝批准,元廷没有同意;元朝问其要粮,张士诚不与。此后,他与元朝断绝了关系,同时企图突破朱元璋在江南地区的包围圈,曾派谢再兴攻东阳、李伯升率六十万军队第四次夺诸暨、张士信攻长兴,都未获胜,至正二十五年(1365)二月,又派李伯升、谢再兴等五次攻诸暨,又遭失败。

同类推荐
  • 三国第一邢道荣

    三国第一邢道荣

    “足下何人?”吾乃零陵上将邢道荣,什么?这就是与吕布潘凤齐名的神将,听说智能斗得诸葛亮退走,武能战得赵云张飞联手最后只是因为体力不足而被擒拿,这是一个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故事。
  • 唐风盛舞

    唐风盛舞

    苏烈,字定方,马蹄踏处,即为大唐,马革裹尸还,热血洒家国......本书感谢墨星免费小说封面支持,百度搜索“墨星封面”第一个就是!
  • 天下蓝图

    天下蓝图

    本书内容包括:周威烈王的破落、小人也卓越、藏富于民、败也客卿、儒将蒙恬、择主而侍的时机、林下张良、大师风范等。
  • 重生之传国玉玺

    重生之传国玉玺

    秦始皇建立大秦帝国后命李斯造“传国玉玺”,此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后世相传得“传国玉玺”者得天下......朱元璋建立大明以后励精图治,国运昌盛,可是朱允文即位后,朱棣夺权,这“传国玉玺”究竟落入谁手呢?文中主人公带有前世记忆应天命而生,对这段历史有何影响呢?请看正文....
  • 罗马帝国下的角斗士

    罗马帝国下的角斗士

    公元前73年,古罗马的一场声势浩大的角斗士起义敲醒了罗马贵族陈腐糜烂的生活。以斯巴达克斯为首的角斗士们为争取自由和尊严,奋起反抗罗马人的暴政,他们英勇顽强地与强大的敌人进行斗争,一次又一次地出奇制胜,重创罗马军队.当战斗的号角如惊雷般响起,义军的刀剑已猛然出鞘,斩断敌人的头颅。断烈的旗帜斜插在血与沙般的古战场,胜利的义军战士踩在罗马战士的红色战袍上,山呼万岁!斯巴达克斯,神王的儿子。远去的鼓角争鸣,依然高奏英雄的悲歌。硝烟弥漫的历史,掺杂血泪与沧桑化为永恒。战场!见证着毁灭与新生!我们的目的十分简单,用手中的刀剑夺回本属于我们并渴望已久的自由!——————伟大的奴隶起义军领导人-斯巴达克斯!
热门推荐
  • 失业后做偏执慕爷的心头宝

    失业后做偏执慕爷的心头宝

    〔甜爽文〕只有疯子才能造就疯子,只有变态才能理解变态!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娶沐颜,她的回眸一笑,让他疯狂,他因她而强大,因为她是他的光芒,想抓住的光芒。是他的药……慕泽易:“颜宝,你是我的,必须是我的。”因你而疯……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孩,她是慕家、沐家的掌上明珠。她是一位绝迹设计师,花千金都想见她一面的女孩,她是一位冷酷的……把温柔和可爱都藏起来,只留给喜欢的你(女主多马甲)
  • 剑域主宰

    剑域主宰

    万年之前,苍穹之上出现了一道空洞,它,掀起了一场天地浩劫。万年之后,林海之中诞生了一位少年,他,踏上了一条宿命之路。神秘少年,手握破裂古剑,在冥冥推动中,引入了这场千古漩涡之中。“漫长地等待,命运的牵绊,亦或是······注定无法改变的结局。”——木晨风
  • 宇宙的神秘

    宇宙的神秘

    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你一个人,你会怎么办,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什么才是真实?未知的宇宙究竟藏着多少奥秘?
  • 当归时

    当归时

    好多年后回头看一步步走过来的路,所有的漫不经心都是命中注定。
  • 星源泣

    星源泣

    一个青年,向强者之路迈进……最终成就超凡强者
  • 恶魔追妻:老婆和我回家吧

    恶魔追妻:老婆和我回家吧

    ”淼淼,你是我的,你只能是我的........“”段奕天,为什么不肯放过我,我只是一个替身而已”“淼淼,不要再想着离开我,我们是夫妻,不要离开,我不知道我会做出什么事情”疯子,他就是一个疯子。某日清晨,黎小姐目瞪口呆看着验孕棒上两条鲜明的红线,她就知道,那死男人的目的不止是儿子。他做梦都想要个女儿。
  • 元莲

    元莲

    为救父亲,渔村少年闯入仙宫。可是,等待他的,又是什么呢?是成功,还是失败?是生存,还是死亡?是命,是运,还是局?当所有的所有都开始慢慢收束?他又该何去何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武道之争

    武道之争

    大千世界,小千世界,万族林立,群雄逐鹿。少年失去记忆,要踏遍武道世界,找回那段遗忘的记忆,从此开始闯荡武道世界的传奇人生。
  • 剑出昆吾

    剑出昆吾

    罗睺、巫妖、封神三劫,洪荒大地历经磨难,悠悠千古,又有什么传奇正在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