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41200000032

第32章 旷古烁今的文化盛宴——辉煌的元代文化(2)

元代对道教十分尊奉。全真派道士丘处机往中亚晋见成吉思汗,宣传教义及为政之道,深得成吉思汗欢悦,给予道教免赋役的特权。自此道教势力大盛。忽必烈时虽曾一度受到排斥,但自此之后直到元末,道教与其他宗教一样受尊奉。

元代道观祠庙建造很多,元大都的东岳庙、河北曲阳北岳庙德宁殿和山西洪洞水神庙都是元代着名道教建筑。其中位于山西省永济县的永乐宫就是元代道教建筑中的典型代表。

永乐宫是元代道教全真教的三大宫观之一,原位于黄河边的永乐镇。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就在这里出生,山川非常秀丽。永乐宫的建造前后共用了110年的时间,从定宗二年(1247)修建大纯阳万寿宫,后来改称永乐宫,然后逐步建成各主体殿堂,到至正十八年(1358)完成各殿中的壁画为止,差不多经历了整个元代。

永乐宫中的三清殿建筑最为宏伟壮丽,殿中奉祀三清神像,画阔七间,进深四间,长28.44米,宽15.28米,殿中四壁绘制着巨型壁画“朝元图”。殿中为扩大空间采用了减柱法建造,仅后部设有八根金柱,其余均省去不用。用黄蓝琉璃制作的层脊上两只高达三米的龙吻,造型生动,非常引人注目。无极门又称龙虎殿,原为永乐宫的宫门,后部明间台阶退入台基内呈纳陛形制,造型非常罕见。

纯阳殿又名混成殿,内有吕洞宾像,故又称吕祖殿。最后是纪念全真教祖师王重阳和他的弟子的重阳殿,也称为七真殿。纯阳殿和重阳殿壁面均分别绘制吕纯阳、王重阳的生平故事的壁画。

永乐宫建筑规模十分浩大,原来在永乐宫周围还建有许多祠庙,但现在只剩下了永乐宫一处。永乐宫沿中轴线依次布置官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五座殿堂,除宫门是经清代改建外,其余四座殿堂均保持着元代时的建筑风貌,组成了一组雄伟、浩大的道教建筑群。

永乐官的四座元代建筑在建筑上和艺术上均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一是它在总体布局上突破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廊院式结构,在同一条轴线上布置殿堂,使空间关系主次分明。其二是它采用了减柱法等一系列革新手法,扩大了建筑空间,对明清的建筑技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三是它的殿中保存了大量元代彩画,彩画的构图和色彩运用均有许多创新。四是各殿中共有960多平方米的巨幅壁画,题材多样,色彩绚丽,在建筑史、绘画史中都极为罕见。尤其是三清殿中的“朝元图”壁画,泰定二年(1325)由马君祥等人绘制而成,描绘了诸神朝拜元始天尊的故事,以八个帝后像为中心,周围有金童、玉女、星宿、力士等共286尊,场面开阔,气势恢弘。这些壁画都成为我国古代壁画中的经典佳作。

中都城发扬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建筑结构和形式承袭宋代旧制,但在砖石结构、材料和装饰方面有所创新;又采用了许多兄弟民族的建筑造型,并创造了完全新的式样。在宫廷布局方面进一步发展了“千步廊”。城市恢复了宋以前的坊里封闭制度。城东西两面相当于今北京旧城东西城墙,南抵今东西长安街,北抵今德胜、安定门外土城旧址。都城规模宏大,宫殿壮丽,为当时世界少有的大城。《马可·波罗游记》描绘当时北京的景象是“城中有壮丽宫殿,复有美丽官邸”,“全城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言宣”,“世界诸城,无能与比”。

名家回眸

元代绘画风格摆脱了南宋画院的形式主义习气,形成了挥洒淋漓的写意风格,这在中国绘画史上也是一大转变。元文人画的兴起和发展,使传统绘画从侧重客观事象的描摹转向注重主观思想的表现,以情构境、托物言志的创作倾向促进了意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在元朝,由于复杂的民族关系,元代文人比前代文人有更多的背负,更复杂的情感,也就需要更多的寄托,这使他们能够借助画笔在中国绘画史上涂上浓浓的一笔。元代绘画中,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史学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境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元朝文人画家们笔下所造的“境”,不仅将自己和风景相沟通,也将看画的人和风景相沟通,还将画家、风景和观画人三者相沟通。陈衡恪先生解释文人画时说:“不再画里考究艺术上的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

元代的宗教

在元朝这个多民族的帝国里,元朝政府对于宗教信仰采取了宽容政策。无论是什么宗教,只要不影响蒙古人的统治及尊严,就不会受到太大的限制。

元代最盛行的宗教是佛教,尤其是藏传佛教,忽必烈即位前,受戒于吐蕃高僧八思巴,即位后即尊八思巴为国师(授以王印,任中原法主,统天下教门),藏传佛教高于其他佛教派别的地位由此确定。至元六年(1269),八思巴制成蒙古新字,忽必烈升其号为帝师。此后遂成定制,元朝皇帝即位,必先受佛戒九次方正大宝。同时,帝师也成为元朝诸帝供奉的最高神职,被尊为皇天之下、万人之上的神圣职位。元朝帝师共十二人,都来自西藏的高僧。其中多半出自八思巴一家,有的年仅十二岁便成为帝师。

帝师不仅在元廷享有极高的地位,而且作为全国佛教的最高领袖备受尊崇。

忽必烈曾把西藏十三万户封给第一任帝师八思巴作为供养地,使之成为西藏地区最高统治者。帝师往来于京城西藏,百官均隆重迎送。其在世时接受大量的布施、赠赏,死后赐金亦十分优厚。帝师的子弟、门徒也大多受封官号,享有极大的特权。元朝做佛事之频繁、规模之大、用度之巨都是十分罕见的。

但是,由于受到帝师八思巴的影响,在元朝佛教各派中,吐蕃佛教在元廷中的地位最高,而就全国而言,最为流行的则是禅宗。同时,从佛教派生的白云宗,即“白莲教”,在南方也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徒众,到元末竟成了农民起义军最初的主要力量。

道教在元代比较盛行。元朝时期,在北方活动的道教,主要是太一、大道、全真三派及浑元教。在这些教派中以全真对蒙古统治者的影响最深。

全真教由道士王重阳创建,教义主旨在于宣扬儒、释、道三家合一,兼而修之,故号全真。因在金末元初,全真派掌教丘处机西行觐见成吉思汗的关系,全真教在蒙古帝国时期前期的三四十年内,成为北方道教的主要势力,形成了一门独尊的势头。后来在蒙哥在位时期,佛教与道教为谁是正宗的问题发生争论,全真教在两次佛道辩论中都失败,结果使道教的地位降至佛教之下,而且也改变了全真教在北方道教诸派中一门独尊的局面。但贯穿元朝始终,南方主要是太一、大道这些自宋以来就进行传播的宗教,而北方道教依旧是全真为尊。

伊斯兰教早在唐代就已经传入我国。元代一般称伊斯兰教徒为回回人。“回回”一名则是“回纥”的谐音。元朝境内的回回人主要来源于蒙古西征时从中亚、波斯和大食俘掠来的人口或当时投降依附蒙古的官员将领,当然也有相当部分的商人。回回构成了色目人中的绝大部分,政治上很受蒙古统治者信任,不少人在中央衙门或地方官府担任要职。如元朝的着名能臣赛典赤就是回回。

基督教(主要指聂思脱里教)也是唐代传入我国的,当时被称为“波斯经教”,又称为景教或大秦景教。9世纪中期,由于唐政府的取缔,基督教在内地趋于灭绝。但在辽金时期,景教在中国西北民族中广泛传播。蒙古草原上的克烈部、乃蛮部都信奉基督教。这些部落被成吉思汗灭亡后,基督教也随着被征服的部众重新传入内地。因为基督教是从西北地区重新进入内地的,所以元代西北地区仍是基督教教徒比较集中的地区,此外因商业原因,大都乃至江南沿海各地也有许多信徒。

摩尼教是唐代传入中国的又一教派,是唐代漠北的回鹘汗国所信奉的宗教。因为回鹘人帮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有功,所以摩尼教在唐代受到保护。840年回鹘人西迁以后,把摩尼教带入了吐鲁番地区。而内地的摩尼教虽遭唐政府禁限,但并未灭绝,在东南沿海一带的民间仍然被信奉。因为摩尼教崇拜光明,因此也称“明教”。到了元代,元朝人像对待其他宗教一样对待明教,并不进行干预,将其和基督教一样看待,不加区分。当时明教在泉州、温州地区十分流行,并建有寺院。

在元朝,天主教也传入了中国。因为蒙古大军的西征,使罗马教廷为之震动,因此法国国王和教廷都曾遣使者到达过中国。蒙古人掳回的战俘中也有东正教徒和天主教徒,后来他们定居在蒙古本土和汉地,所信仰的宗教也随之东来。

但影响远不及基督教。

相较于东正教徒和天主教徒,犹太教进入中国的时间就要早得多了。宋代时,就有相当数量的犹太人定居在了开封。他们是来自波斯或中亚落籍不归的西域商旅的后裔。在开封,这部分犹太人有自己的社区,保存了自己的宗教。金代,1163年,开封的犹太人还在俺都喇的组织下开始修建了“祝虎院”,即犹太教教堂。元代,犹太人被称为术忽,或主吾,有的时候也被称为术忽回回。蒙古人并不注意区分伊斯兰教徒和犹太教徒,把他们都视为一类人。总之,只要他们的宗教信仰不损害蒙古统治的尊严,蒙古人对回回人和犹太人则采取放任态度,不予干涉。

同类推荐
  • 架空三国志

    架空三国志

    退役的特种兵,全家去草原旅游。回程时卷入时空圈,醒来时光和2年!张角要起义了,灵帝快去了,董卓要进京了。要在乱世中全家活下去怎么办,且看主角怎样推动历史。
  • 化工大明

    化工大明

    一名变态的化学老师,重生明初,踏着阻挡他前进的高官尸体,一步步高升。何为化学?化学是一门可以将正常人学成变态的科学,例如武器制造商。何为变态?变态是一方面或几方面与正常人不同,例如怪叔叔。何为老师?老师就是老师,如果连老师都不知道,可以参照高空坠物把自己扔下去。何为变态的化学老师?怪叔叔+武器制造商+老师=化工大明。PS:成绩不理想,停更,改文……堂翼枫书友群:87086928(有想讨论书的加哈!)
  • 朱轮

    朱轮

    隔一个时空,是你不能逆转的归宿;携一程山水,跨越光阴的两岸。你从梦的枷锁醒来,重新审视命运,该如何写就这一段际遇。穿越——二字成谶,彼处桃花盛开,你淡青的衣襟飘拂;剑,一声风,刺破难掩的悸动;仿佛昨夜不曾醒来的残梦,无力回忆。朱轮玉钿的繁华,寂寞如风,你一生的沧桑。以永恒见证柔情,岁月成伤,落英如雨云渐残。穿越若能下酒,朱轮便可作一场宿醉不愿醒来————————————————题记且看他穿越之后,如何平步青云,骑高头大马,坐朱轮钿车,泡绝世美女,出将入相,笑卧沙场,纵横朝野。。。。。。◆◆◆朱轮:古代王侯显贵所乘的车子,因用朱红漆轮,故称之。后多代指王侯显贵。
  • 日月称帝

    日月称帝

    杀死了胡三思之后,荀家兄弟写了一封书信,派人送进范城,交给戚夫人,劝说戚夫人开城投降。没想到,戚夫人不仅没有开城投降,反而把荀家兄弟的信使杀死了,砍下头颅,挂在了城楼上。范权在世的时候,戚夫人与荀夫人争风吃醋,结下了很深的仇怨。戚夫人宁肯战死,也不愿落到荀家兄弟手里受辱。
  • 重生之南宋雄起

    重生之南宋雄起

    一个海军学校的高材生,因成绩突出,成为海军陆队的特种兵,在执行一次任务,偶然转世到了南宋末帝赵昺的身上。开始,他只是为了保全性命。后来,担负起历史的使命,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大宋帝国。
热门推荐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 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

    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攻略竹马校草的一百种方法

    攻略竹马校草的一百种方法

    齐琪琪喜欢江欲寒喜欢到人尽皆知,可江欲寒从未给予回应。她不怕别人说闲话,只想喜欢一个人有错吗?大家都知道齐琪琪和江欲寒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也只知道齐琪琪喜欢江欲寒,可又有谁知道他江欲寒呢?
  • 剑葬万古

    剑葬万古

    这是一个万古盛世!人人如龙,天骄扬名,妖孽惊世,至尊无敌!这也是一个千年乱世!凶兽乱世,诸强争霸,弱肉强食,强者为尊!在这里,神兵利器、奇珍异宝、神功秘籍、红颜知己,只要你是强者,便能拥有!
  • 凡音之起

    凡音之起

    本书属于“无界散文”系列之一。河曲是民歌的海洋,也是孕育民歌的故乡。娘娘滩、扳船汉、走西口……千百年来,那一方水土所形成的“西口文化”深深打动和吸引着作者。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这本散文集,是作者对这一切的深情回望和记录,也是对这一独特文化现象的深度探究和追问。
  •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0a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0a

    家庭婚姻的历程就像一个人的成长,它会经历各式各样的问题,遇到问题时你怎么处理?是逃避,还是否定,还是得过且过,还是顺其自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处理方式也许某种处理最终都不会尽如人意,因为理想与现实总有一定差距,正如一位名家所说:“围城外的想冲进去,围城里的想冲出来”,这就是婚姻、理想、现实之间的冲突。生活中假如你遇到问题,你该怎么处理?也许这本小说能够给你一定启示
  • 无名路

    无名路

    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是一个崇文尚武的年代。一心想好好过日子的张剑,在社会的逼迫下,走上了一条无名路,是和去从尽在无名路中。
  • 脂粉红颜

    脂粉红颜

    秦苕昉无法预计二十年后她的秦妹妹会爱上自己青梅竹马的恋人玉景唐,她想竭力阻止妹妹做妾玉公馆。玉景唐的备用二夫人倪彩芝为了上二夫人也不惜一切争斗秦鸯虹,谁输谁赢?秦苕昉和妹妹秦鸯虹之间又有怎样精彩决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谁更了解中国?

    谁更了解中国?

    本书收录了一些当代“英雄”的故事。他们是经济学家、成功的商人、独立的知识分子和作家,以及随时代大潮浮沉的制造业工人。这些“英雄”无一不在这个纷繁嘈杂的时代坚持着各自的选择,尽力不让自己败退。他们眼中的中国是怎样的?又应该怎样?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这是他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 对不起我爱你-上

    对不起我爱你-上

    他是她最最崇拜的、优秀仁厚的舅舅,他是她的老师,她情窦初开的初恋。少女咏哲,年少轻狂,却又寂寞惆怅的暗恋故事里,隐藏着舅舅那段无法对人明言,无法宣扬于世的苦恋。爱上舅舅的情人,情何以堪?对不起,我爱你,这份爱似绚丽烟花,一转眼岑寂无言。生命的苍翠与苍白,只在弹指一挥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