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35700000027

第27章 中国的佛经

慧能大师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实际创始人,他的说法,“以定慧为本”、又“先立无念为宗”,所谓无念,就是虽有见闻觉知,而常空寂之意。

关于顿悟,他的解释是:自性从本已来空寂者是顿悟,即心无所住是顿悟,今于顿中立其渐者,即如登几层之台,要藉阶渐,终不向渐中而立渐义。

又说: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共说,为邪见故。

他还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觅兔角”。这一偈语,扼要地说明了禅宗源于般若,为禅宗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对后世各派禅师建立门庭,影响很大。

《六祖法宝坛经》是中国的经。六祖是人,法宝是法,坛是处所,这部经是从人法处立题。“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不论因也好,果也好,六祖把佛与众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上,放在每一个人的身上,消除了一切差距。

其成为《经》,每部经都要具足六成就,即是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主成就、处成就、众成就。正法开演时要具备这六种成就。

法会一定要有众,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徒众即符合这个条件。宝林山是说法的地方,故具足处成就。

六祖大师是位法师,深悟了解经义,故具足主成就。“时”,具足时成就。“同时作礼”,具足信成就。“愿闻法要”,具足闻成就。

《六祖法宝坛经》分有十品:

行由品第一:略述六祖大师生平。

般若品第二:般若即智慧,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三种。

疑问品第三:即达摩祖师所说:“结果自然成”。迷时千卷少,悟後一字多。

定慧品第四:定是慧体慧是定用。

坐禅品第五: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忏悔品第六:自净其心,自修自行,见自心佛,自度自戒。

机缘品第七:教化一切众生为机,众生接受教化为缘。

顿渐品第八:法本一宗,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宣诏品第九:又说护法品,应是“宣诏品”。即皇帝诏六祖进宫供养。

付嘱品第十。即六祖给予门人的嘱咐。

在《坛经》中,不论六祖千说万说,实际上只说了一句话,这就是“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什么是“此心”,就是人人都有的这个心,对这个心,不能把它推到一边,也不能把它推到未来。就是现在能思、能想、能作、能为的这个心、这个念。

如果说,我们现在这个心是凡夫心,怎么能与佛心相比呢?那就错了,心上的那些善恶是非,当然是凡夫,不能与佛的光明相比。但能善能恶,能是能非,为正是佛性,佛并并不比凡人多个什么。

“汝等的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众生是佛”《坛经》这一段可以说是主心骨。

《坛经》是多么伟大的精神财富,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品,也是世界文化的精品,是全世界的骄傲。

自从达摩西来,少室传灯六传至曹溪惠能。唐朝一花五叶,把珍贵的菩提种子,种植在肥沃的中华土壤里,并且落实生根,开花结果。中华文化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异彩,是既存在又超越;既淑世又出世;既具象又抽象。

注入了中国几千年的儒家学术时,跟随着文明一起传播时,呈现出更伟大的生命力,成为最实在、最有用的学术,并在现实的生活里生根,不断提升人们生命的品质,帮助人们解决人生的生死苦乐问题。

不要因为禅宗说“不立文字”就不读经了,对佛的经论,还是要学,要看。三藏十二部太多了,但《金刚经》、《楞伽经》这两部经须多读。因为禅宗用以印心的,检验修行对不对。

一方面,人们要在烦恼中断烦恼,在烦恼中证菩提。另一个方面,这个世间不太平,苦难太多了,菩萨要度化众生,离开了这个世间哪里去找众生呢?

六祖处处都在强调“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禅宗就是要修行的人在世间锻炼,在烦恼中滚打。

学佛就是要懂得烦恼,做烦恼的主人,那就得解脱和自由;若不懂,就只能做烦恼的奴隶,得不到解脱和自由。

慧能的禅宗顿悟理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什么是无念,慧能说:“一是于念而不念。二是于一切境上不染,名为无念。”意思即自己的思念远离一切尘境,排除一切邪妄杂念。

什么是无相,慧能说:“于相而离相”,或“外离一切相是无相”。即远离外界的一切万事万物,不受其染着。

什么是无住,慧能的两种解释:

一是“无住者,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无有断绝”;

二是“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

不管是无念、无住、无相,都指出一点,即在尘境上不起思念,念念不离自己的本性。

慧能的这一思想也是基于“自性般若”这一根本思想之上的。

自己的本性是无形相的智慧心性,这就是无相;

要念念相续时时思念自己的本性,而不执着于世间的万事万物,这就是无住;于自念中常常远离尘境排除一切邪妄杂念,这就是无念。

世人自性清净,各种事物存于自性之中。心若存恶念,就表现为恶;心若存善,则表现为善。

自己的心性本就是“无相的”般若智慧。如同湛蓝晴空,慧如太阳,智如月亮,智慧永远澄明。

自性经常清净,若是执着于外界境物,就会被妄念的浮云遮蔽,使自性的清净不能显明。致使天明而地暗,使人看不清日月星辰的光明。

若然一阵和风,吹开阴霾,那么万象罗列全都显现。

慧能具有利根,是个宗教的天才。在佛法中,都认为有这类利根的存在,没有受戒,不曾得定,就有一触而悟的可能。

慧能闻《金刚经》而有顿悟,就是这一类根性。

不识字或识不多而通佛法大意,并不是不可能。一千五百多年前,一个劳苦的獦撩,在大众围绕的一代大师面前,竟敢出言反诘;那种质直的,无畏的高尚品质,那是多么难能可贵!

这就是大智慧,智慧也就是佛家说的般若。惠能认为: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名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般若是人的智慧的心性,也就是佛所具的觉性,即是自性,人人皆有关键是迷和悟。故“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慧能说:“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定是慧体,慧是定用”。

定就是禅定,而慧则是由禅定而生。惠能把定和慧的关系比作灯和光。“有灯即有光,无灯即无光,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即有二,体无两般。”

要识自本心,须和光接物。什麽叫“和光“?灯灯都有光,灯与灯在一房里发光并无冲突。人人在这世界,你行你的道,我行我的道,各行其道而不相妨碍,这就是和光。

不会因为你的名誉高,将你打倒,而显出我的名誉。有人嫉妒我,是可以的,但我不嫉妒人。你比我好,我愈欢喜;你愈成功,我愈高兴,这样就是没有嫉妒心了。

或曰:“我和他和光,但他不同我和光。”

答曰:“若你与他和光,就不会知道他不同你和光,你若知他不与你和光,那就表示你还未与他和光。若他不和光是他的事,不要管,只要我与他和光就好了。”

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千年愚。不要想着过去的事,要经常想着将来会怎样。自己开悟,自己修行,就是归依。人的皮肉是形体之身,形体如同归宿之宅,不能叫归依。

悟彻三身佛的道理,正是禅宗的伟大之处。它让每个修行禅宗的人,都到自身之中去寻找自己的三身佛。

自性清净是法身佛,想恶想善是化身佛,想到将来是报身佛。自悟自修自归依,自己成就佛道,打破偶像,开掘自我,灵光一点,除暗来明。

北宗渐修,重在行,主由定生慧;

南宗顿悟,重在知;主以慧摄定;

参禅是用一段心光智慧来参,不是用意识来分别。智慧是没有分别的,意识是有分别的,这是分别与无分别二个根本不同的原则。如果一起了分别心,妄想纷纷,扰乱自心,就不能止了,故参禅一定要用智慧来观照。

禅宗智慧启发人们反观自己心灵上的无明,扩阔自己的心灵,从种种狭隘的偏见中超脱出来,使自己日进于高明之境,而不为无明所系缚。

禅宗的返本归极、明心见性、自识本心、见性成佛之论及一整套修行的方法,是要帮助自己或他人寻找心灵的家园,启发人内在的自觉,培养一种伟大的人格。

佛家的成菩萨成佛陀,与儒家的成圣人成贤人,道家的成至人成真人,都是一种道德人格的追求。

惠能追求的是“心中无一物”,这本身就是一首很美的哲理诗,惠能与人的各种对话,处处表现出一种机辨、玄妙,审美意识高度自觉,体现了禅宗的审美心学。

《坛经》所讲述的禅学起源故事被渲染得神奇而庄重,极富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而惠能的禅宗美学,最典型的是它的顿悟直觉,表现为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识,顿悟就是一种美的境界。正是这种美的存在才使宗教更富有吸引力,传之久远。

岭南的土大夫、文人、学士对惠能禅宗的直觉美学方式特别陶醉,因为在封建社会里现实生活的残酷与痛苦,迫使人们去追求一种超脱现实的精神境界。

即使在官场中得意的仕者,也需要在繁冗的公务中找寻“六根清静”的憩息,禅宗美学确能为他们提供一种特殊的精神寄托,为生活倍添几分雅趣。因此禅宗美学较深地影响了岭南的诗歌、绘画以及书法等艺术。

慧能把中国传统儒家心性学引入禅宗修行中,他提出“自性本有”、“人人皆有佛性”先验主义的认识论,和孟子“善性论”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如出一辙。

《坛经》说“世间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尝。”这与《论语》的“吾日三省吾身”,非常相似。

道家老子、庄子的人生智慧是空灵的智慧,逍遥的智慧,超越物欲,超越自我,强调得其自在,歌颂生命自我的超拔飞越,肯定物我之间的同体融和。

佛家的人生智慧是解脱的智慧,无执的智慧,启迪人们空掉外在的追逐,消解心灵上的偏执,破开自己的囚笼,直悟生命的本真。

佛是解脱者,觉悟者,超越者,从众生到佛的超越,也就是“众生是佛”。“众生”指被五蕴所缠的有情生命。世人多指处于社会底层者。

慧能来自于平民社会,生活于平民中间,关心的也是平民的解脱问题。他们是贫者,没有钱财,也无权势,地位低贱,没有身份。但他们恰恰是社会上的大多数。这就体现出惠能禅法的平民化特点。

慧能关心平民们的解脱问题,并以其自身内在超越的成功实现作为这种解脱的现实例证。一个“南方獦獠”,一个自幼时丧父的孤儿,一个不识字的文盲,一个靠打柴为生的穷人,刹那间就成佛作祖了。

慧能可以实现的事,人人都可以实现。慧能可以成佛作祖,人人都可以成佛作祖。成佛作祖只在世人心中当下实现。世人之所以是世人而不是佛,是因为心中有迷。迷则佛是世人,悟则世人是佛。

众生是佛的内在超越,佛并不离开世人自心而实现,也不离世人生活而实现,而是一刹那间与自心佛性的顿悟。一旦顿悟,超越即告完成。

超越之后,世人生活状况依旧,生活方式依旧,依然是穷人,依然没有权势,但内在的心境彻底变化了。从迷变悟,从不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到变为彻底认识自我,精神素质提升到最高的境界,人格得以完善。

禅宗让人保持一种“平常心”。禅宗反对刻意修行,反对机械地模仿高僧大德,严守戒律。

禅宗认为每个人,不管其根器如何,是否犯过错误,其实都内在地具有佛性或真常心。

人们只要化解执着,遂顺自然,护持真我,那么,行住坐卧,无一不是真如,无一不是解脱。

保持这样一种自然的平常心,那么,我们所看到的,无一不是“道”。“道”不在人心之外,生活之外,就在人心之中,生活之中。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历代愿望》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三分册,讲述耶稣的生平故事,对应《圣经·新约》的前4卷。
  • 古兰经概述

    古兰经概述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经一千多年了,从过去到现在,真正懂得伊斯兰教的人力数不多。正是这个缘故,伊斯兰教在解放前曾长期遭到一些教外人的误解和歧视,甚至还引起过多次惨痛的流血教案。
  • 佛的故事

    佛的故事

    本书以故事形式讲述佛教,使读者真切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图文的形式将一幅瑰丽神奇的佛教文化地图立体、直观地展现出来,让读者零距离感受佛教文明,全方位接触真实历史。
  •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本书是一本将佛学禅修与现代生活感悟完美结事的励志书。本书将历代的佛学大师的佛心禅语汇编成十二堂课,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幸福、做人、做事、生活、修心、舍得、爱情、事业等十二个人们最关心的角度入手,帮助读者从自我心灵汲取力量,缓解烦恼与压力。本书每一个励志故事都是一丝顿悟的人生哲理,给读者以启迪性的人生智慧。
  • 古兰经百科问答

    古兰经百科问答

    《古兰经》包罗万象,蕴含丰富的各门学科知识,该书以问答形式分门别类整理和归类了《古兰经》中涉及的历史故事、山川河流、天文历法、动植物、工农业、商业贸易、社会关系等,有助于读者了解、认知和研究《古兰经》。
热门推荐
  • 觅天大道

    觅天大道

    修真纪年1600年,修真界遭遇突变,群雄并起,形成了五洲割据的局面。修真纪年2300年,天字秘法《正天诀》出世,五洲为夺得天宝,引发大战,导致修真界灵气溃散,五洲破碎,《正天诀》也下落不明,修真界濒临灭亡,被迫关闭凡人晋升的天门,从此与凡界断绝联系数千年。而凡界也因这次大战,获得了大量修真界的灵气,灵气聚集之地被凡人称为灵涌地,凡人占据灵涌地形成了三大大陆,三大大陆成三足鼎立之势,吸附周边势力,逐渐形成了六大宗门,六大宗门相互制衡,保证了凡界数千年的安定。直到一位少年的诞生......
  • 一生那么长又那么短

    一生那么长又那么短

    每个人一生都有无数的选择。每一个选择后面都有不一样的结局。
  • 扛枪闯武林

    扛枪闯武林

    当倚天剑、屠龙刀遇到使枪高手张无忌,那结局会是怎么样呢?坐拥美女,手握天下至尊大教重权,且看穿越到大元朝末期的张无忌,如何扛枪行遍天下武林!
  • 转换乾坤

    转换乾坤

    一次表白,他失去了爱人,一场车祸,他失去了父母,一个轻生的举动使他意外穿越。依拉世界,佛家彼岸之地,武者为尊。我来自地球,我来自乌萨拉,我们同为穿越者,应当互协助,同患难,共荣辱,开创属于我们自己的强者之路。当别人为了一颗能提升突破几率的丹药而头破血流,六亲不认时,我坐看血雨腥风,任他满城风雨。当别人面对强大而又鸡肋的功法和秘籍郁郁而闷,暗自抱怨时,我得好又卖乖,任他一次又一次满地找眼镜。当别人在重生级徘徊不定,举棋不下时,我轻松写意,风轻云淡的选择了破而自立,重生凝练最强大的一方世界。当我的名字被刻上了永恒之榜,我选择了第二次永恒,在他,她和她的心中。我拥有2个一方世界,我死命的坚持心中所想要的,注定我走的是一条无人走过的路。……爸,我来开车。你好,我是从192分班过来的。~~~~~~《转换乾坤》拜到!请放心收藏和阅读,为梦想而写,有保证!!请支持!!!
  • 空想母亲

    空想母亲

    三众神矗立的时代,保护着盖娅大地。可在一片安宁的常态中,为什么还需要抵抗外敌的战斗?大地的母亲,等待着救世主,一个拯救世界、拯救一切的救世主。
  • 火影之宇智波林

    火影之宇智波林

    第一次写的小说,如有不足之处,望大家见谅,文中和原剧情不同之处,就归为蝴蝶效应,本文的主角虽然不是天下无敌,但是实力排名前十位以内,三代火影是就是命丧他手。主角开始时是个爱哭鬼,不过他会慢慢长大的。所有的一切的一切,全部都在本书中,
  • 校园吸血鬼

    校园吸血鬼

    被发现是吸血鬼,还缠着自己,他是吸血鬼,还能好好的玩耍吗?
  • 灭王除虚

    灭王除虚

    前世魔王因情毁天灭地,灭天道除九宗,终归虚无……再转生,逆苍穹明前路,走不归之路……
  • 好命大侠

    好命大侠

    天无形,而地有形,天地之间,仍有天地。江不止,而湖不移,江湖之中,仍有江湖。
  • 最终猎魔法则

    最终猎魔法则

    庸庸碌碌,浑浑噩噩,人们盲目苟活,却不知看似平淡的生活中深藏着的绝望与灾厄。凌驾于生灵之巅的古神并没有所谓慈悲和怜悯,而是用那充满恶意的眼神死死盯住大千世界,来自另一个次元的外魔散播混乱与死亡,放大人性的丑恶,摧毁世界,灭绝苍生!一个又一个世界沦陷,创造世界的天道盖亚,司掌轮回的十殿阎王俱已败亡,仅存的伟大主宰在旧日支配者的威胁下放弃大千世界遁入另一个次元,只剩下无限世界的人类挣扎求存!绝望当前,求神神不应!求魔魔不存!唯有...求己!穿越无穷位面,狩猎万千邪魔,审理世上不公,撕裂所有绝望!在至深之暗中孤独前行,伴随在身边的,除了一条老狗,就是手里的猎魔神装!我们是狩猎恶魔的猎人,我们是拥抱黎明的守望者,我们是绝对黑暗中的希望,我们是背负血海与罪孽的...猎魔人!书友群774308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