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01100000038

第38章 佛教与自然生态 下(1)

三、山河大地皆为佛体

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这个包含空间与时间、蕴涵三世与十方、有情世间与器世间的无穷无际之宇宙,我们对它的了解有多少?

二千多年前,佛陀即说万物是由地、水、火、风四大所组成,后来科学家也证实,空气(风)、水、火、土是宇宙组成的要素,而且这四种要素均具有轻与重、冷与热、干与湿、软与硬、静与动等相反的特性,由于这些特性组合比例的不同,便产生不同的变化,而形成宇宙的森罗万象,也为万物带来生命。

无论是大宇宙的地水火风或生命体的地水火风,这四大都是相依相聚,每一大皆含有其他三大,如山岳等坚物之中,地大较为增长;河海等湿物当中,水大较增长,另外来显的三大仍潜伏其中,静待因缘条件成熟便显现其作用。例如:流动的水在温度冷到摄氏零度以下时,就会凝结成固体的冰;当温度加热到摄氏一百度以上时,又会蒸发成气体。

另外,我们的地球有生命,更具活动力。节奏的海潮,规律地冲刷着大陆和岛屿,使海滨和海岸线改观;阳光的照射,使海水蒸发成水气,水气又凝聚成水,不停的在天空和海洋之间循环;雨水落下,汇成河川,所向之处,坚实的岩石也难以阻挡;熔岩在地底深处流动,从地壳薄弱处冒出地面,形成火山;无形的风也会改变大地,地球旋转生风,吹起沙砾,像无数凿刀把那些似乎永远不变的岩石,雕成各种形状。可以说,由于有四大元素的存在和运作,才显出大自然造物的鬼斧神工,奇妙伟大。

《幼学琼林》一开始即说:“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常言“天能覆我,地能载我”,中国人也有天为父、地为母的观念。依佛教的观点,孕育一切生命的天地,如同佛的真如法身遍满虚空,具有无量功德,无限妙用。以下分别说明涵盖四大元素的山河大地、日月风雷之结构、作用,以及他们如何展现法身的体、相、用。

(一)山河大地展现的佛体

1.霹雳创始

根据科学家的说法,宇宙形成于一百五十亿年前的大霹雳(BigBang)。那时像压力锅爆炸一样,能量向四面八方扩散,产生许多粒子,这些粒子经过长期撞击、排斥和相互吸引,终于形成一团包含原子、质子、电子的物质。此即印证佛陀所言,宇宙万物乃至有情生命都在成、住、坏、空,生灭变异中循环不已。

大霹雳之后约十亿年,一颗恒星——太阳在银河系里诞生,原本围绕太阳的云气逐渐缩小成小块的物质,就是行星,地球是其中的一个。刚开始时,地球只是星尘和陨石聚集的物质,后来由于火山爆发,喷出大量的岩浆、烟灰和气体,这些气体除了水蒸气,大部分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与氯,尚无生命所需的氧气。

那时地表温度约是摄氏八十五度至一百一十度,等到大气冷却之后,水蒸气形成云,降下雨,如此蒸发、降雨的循环,经过了几亿年,雨堆积成河川、湖泊与海洋。地表的岩石也是因气温变化、风吹雨淋,不断的侵蚀、风化,才变成能种植的土壤。

有关世界的形成,在《起世经》中记载:因为众生业缘的风刮起,在虚空中形成盘状的大气层,称为“风轮”。接着在大气层上空中心,由风所集,逐渐成云,凝聚成雨,下降形成水层;此水由于业力的缘故,不往外溢,周围并有风轮为墙,维持住水层,称为“水轮”。由于众生的业风,水轮之内逐渐形成硬石,称为“金轮”;金轮的表面是山、海洋、大洲等,即所谓的大地。须弥山是大地的中心,周围有九山、八海环绕,其四方有四大部洲,即毗提诃的东胜神洲、拘罗洲的北拘罗洲、阎浮提的南赡部洲、瞿陀尼的西牛贺洲。阎浮提就是我们生长的地球。此一小世界被称为“须弥世界”,相当于一个太阳系。虚空中还有三千大千世界、无量恒河沙世界。

佛陀从业力缘起、心识变现,来说明宇宙的形成,认为山河大地都是法身呈现出来的自然生命;虽然角度和科学家稍有差异,但其见解却是一样精辟且具科学性。

地球有百分之七十点八的面积为海洋,平均深度为三点七公里,如再加上内海、湖泊、冰河等,水的面积更高达地球面积的百分之七十四点三五。而且,形成生命的细胞是诞生于海洋,水可说是生命的来源,人体也是百分之七十由水构成的哦!

生命不能没有水,但是海洋里全是不能饮用的咸水。所幸太阳的能量能将海水蒸发,变成雨水降至大地,有的渗入土里,有的流入湖泊溪河,最后又返回海洋。藉由这种陆地、大气和海洋间水的交递转换的“水文循环”(Hydrologic cycle),海洋的咸水才能变成淡水,才能滋润生命,为万物所使用。同样的,陆地上的生物,尤其植物,在水的循环过程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藉着森林的树根吸收水分,稳住土壤,溪河不致泛滥而正常流入大海,干旱时也能维持湿度,调节气候。

水无所不在,在地球各个角落循环,并以不同面貌存在着。被全球公认为“可永续性生态学”研究泰斗的大卫铃木博士,于一九三六年出生于加拿大温哥华,是日裔加拿大人。他在《神圣的平衡》这本书里,曾以水分子阿奎的游历故事,来说明所有水分子的运行。假如阿奎(Aqua,水的拉丁文读音)是夏威夷火山爆发喷出的水分子,它在空中载浮载沉。后来随着云气飘至北美大陆的海岸,进入内陆,碰到高高隆起的落基山脉,带着阿奎的云气开始冷凝、液化,变成雨落到地面,渗入土里。

不久,阿奎被一棵树的根部吸进去,毛细管作用让阿奎爬上树干,到达树枝,又跑进松果内的一颗种子里。这时一只小鸟飞来啄食松果,吞食了那粒种子,然后往南迁移飞至中美洲热带雨林,不久,被蚊子咬了一口,阿奎便进入蚊子的身体。这只蚊子在小溪上低飞,被一条眼尖的鱼吞噬,阿奎又跑进这条鱼的肌肉组织。尔后,雨林原住民前来捕鱼,抓走了含有阿奎的鱼,阿奎成了餐桌上的美食,落入人类的肚子里。

这就是阿奎无穷无尽、变化多端的历程;所有的水分子即是如此的在天上、海洋、江河湖泊、陆地上以及生物体内逗留和循环。

水分子虽然简单,只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但却具有奇异的特性。除了具备固体、液体、气体三态之外,一般而言,物质由液体变成固体,会密度提高,重量增加,但是水在平常温度时是液态,其比重在摄氏四度时最重,因此冰能浮于水,即使外面天寒地冻,海面湖面结成厚厚的冰,底下的温度一定保持在摄氏四度,如此冰下的众多生物才得以维持生命。

而且水能吸收、储存和放射热能。夏天时,海洋、江河储存大量的热能,到了冬天释放出来,调节地表的温度。洋流也会在热带地区吸收大量热能,运送到寒带地区,使当地的空气变温暖。水还具有超强的溶解能力,能分解生物体内的细胞分子并运送养分,也可以溶解岩石,及分解土壤中的养分和物质,将它们带入地底。

既是生命的源泉,水不只有着变化多样的面貌,它更有生命力与情感!日本I.H.M总合研究所所长江本胜博士,十多年来,以波动测定法进行水的研究,后来又从水结晶照片中发现许多水的讯息。在他二○○二年十月出版的《生命的答案,水知道》这本书里提到,较之于自来水,天然水展现的结晶都异常美丽,而且水会听音乐,书中写道:

听到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水,呈现的结晶正如明朗爽快的曲调般美丽而整齐。遇上对美充满深刻祈望的莫扎特“四十号交响曲”,结晶体也竭尽全力的呈现华丽的美感。……相对地,让水听充满愤怒及反抗语言的重金属音乐,结晶呈现的全都是凌乱毁损的形状。

水能懂得人的心念,也会阅读文字。

看到“谢谢”的水,呈现的是清楚而美丽的六角形结晶;看到“混蛋”的水,呈现的结晶则和听到重金属乐时一样,是细碎零散的结晶。

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水也喜欢听好话,也能感受人的心念之善恶。佛教度众的四摄法门,其中一项“爱语”摄,即是依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而给予赞叹、肯定。对于如佛之法身无所不在、和我们息息相关的水,我们能不心存感激,善待、珍惜它们吗?

地球是活的,几十亿年来,它无时无刻不在变动着。早期的地球除了水,就是赤裸裸的巨大岩石,经过风、水、冰长期的侵蚀,有的形成独特的山岳,有的磨蚀成平原,有的切割成峡谷。即使是巍峨高耸的山脉,也会由于自然因素的侵袭、分解、脱落而慢慢化成碎片,堆积沉淀,如同人类的生老病死一样,等另一个造山运动继续再产生新的山脉;无论是山脉、丘陵、高原,都是如此的形成、溃散,再溃散、形成的循环流转。

二○○二年十一月份的《联合报》就曾报导,意大利西西里岛附近有一座沉没一百七十年的火山岛,由于频繁激烈的地震活动,可能会在不久重新浮出海面。已有统领西西里岛的波旁王朝、意大利、英国、西班牙四个国家,宣称拥有该岛主权,甚至意大利已派潜水员到海中的火山顶插上国旗,希望在它一浮出水面,立刻宣称其为意大利领土。

常言“青山不老,绿水长存”,事实上,如《八大人觉经》——开始即言“世间无常,国土危脆”,万事万物没有恒久不变的,缘生则聚,缘灭则散,坚硬如山石,也须历经成住坏空的生灭过程。

岩石经过漫长风化形成土壤,土壤里的成分又不断混合、制造,才构成今日能创造生命的大地。如果将一撮土壤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土里竟是一个热闹的大千世界,有机物、无机物、动物、植物、矿物;各种液体、气体、软的、硬的物质,都在土里忙碌地活动着。

世界知名的当代生物学家威尔森(Edward O.Wilson)在《大自然的猎人》——书中写道:

一公克的寻常土壤,只不过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起的分量,里头便栖息了一百亿个细菌。它们代表了成千个物种,而且几乎全不为科学界所知。……

“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若非从显微镜观之,谁又能相信?这些微生物肥沃了土壤,让大地成为人类赖以为生的母亲。

2.孕育万物

占有地球百分之七十点八面积的海洋,一直是人类生活和活动的泉源。翻开地球,我们会发现许多最古老、人口最多和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不是在海岸线上,就是离海岸线不远。在气候上,沿岸地区冬天温和、夏天凉爽,空气较清新流畅,适合定居;沿海地区降雨几率大,也有利农耕,渔业的发展更不用说,其他像食盐提炼、藻类栽培、珊瑚珍珠采收、商业运输、观光事业等,都是海洋对人类显而易见的贡献。

水和空气(风)一样,都是生命不可缺少的要素。我们每天必须吸收一定量的水分,来补充流汗、排尿、排便,甚至吐气所流失的水,以维持体内的平衡。还有人类的衣食、物质、能源所需,无一不耗用大量的水,除了煮饭、煮莱、洗澡、洗衣服、洗车等日常生活所用,种植稻米蔬果需要水的灌溉;电器用电,须水力发电;纸类、陶瓷、金属之制作皆须耗费大量的水,而工业用水更是庞大。可以说所有生物里,最会利用水,也最需索无度的就是人类!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出版的Soure统计,全世界的水百分之九十七点五为咸水,剩下的百分之二点五为淡水。这些淡水大部分存于冰山、冰帽,或为地下水、湖泊河道的水,全世界的水中只有百分之○点○○○七是立即可用的。

虽然藉着奇妙的水循环,不可饮用的海水蒸发至天上,能降下甘霖,但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生态缺乏正确的认识,不知珍惜自然资源,砍伐树林,导致水源流失。而工业用废水、排泄物排入河流,渗入土里;溪河湖泊被倾倒废弃物、水泥等,都造成水质恶化、水源污染等问题,严重威胁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原本平衡的自然生态也濒临破坏瓦解。

在《胜鬘宝窟》里记载大地有三义:“一牢固难倾,二生长万物,三能担负山河。”如前所言,大地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能孕育生命,是众生之母,我们的食物大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土壤。不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现代化、机械化的农耕,引水灌溉、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破坏土地原有的益菌和微生物的生长,虽然生产量增加,但是使得土质恶化、有机物质减少、土壤变薄流失,都是得不偿失、难以弥补的后果;无怪乎世界会成、住、坏、空!

现代农耕方法如此严重侵蚀大地,诺贝尔奖得主肯达尔与人口生物学者大卫 皮曼岱尔即痛心地说:

现代土壤流失的速度是形成速度的十六到三百倍。过去四十年里,土壤流失已让全球农夫废耕了四亿三千万公顷农地,约占全球现今农地的三分之一。

勃纳 坎贝尔博士也说:

陆地生态系每年制造一千亿吨有机物质,人类直接使用、分配或摧毁掉的有机物质便占了百分之四十。换言之,地球生态是靠千万物种联系,人类却使这些物种无立足生存之地。

如何让大地恢复原有的生产力和健康,是地球上每一个人的责任。已开发国家的人民已有所警觉,开始对有机栽培和无农药产品感兴趣。台湾的洪百里生物科技公司基于对土地的关怀,近年来也致力研发微生物分解有机废物的技术,藉由“有机废弃物再生设备”,不只能减少垃圾量,微生物分解厨余后,还可作为土地的有机肥料。

佛教非常了解自然生态的重要,佛陀常常教诲弟子不得任意砍伐树木,做好水土保持。在《佛制比丘六物图》里提到:“观虫滤水,是出家之要仪。”佛陀以其般若智慧知道水里含有无数微生物,因此告诫弟子喝水时须先用滤水袋过滤,以免杀害虫蚁。还有睒子菩萨“蹈地常恐地痛”,也是对大地的珍惜。

在佛教中,最有名的自然生态保育专家,当属阿弥陀佛,他在因地修菩萨行时,以其清净识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清净之行,发下四十八大愿,历经久远时日,建造完成今日的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建设是黄金铺地、七宝楼阁、八功德水,房屋、树木、花草、公共设施都非常美好。净土中只有公益没有公害,只有美好没有脏乱,更没有黑烟废气、喧嚣噪音、污染;说到气候是清爽宜人,说到水则是含有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息、养根等八种特质的八功德水。其他像药师佛的琉璃净土、弥勒佛的兜率净土等,也都是理想中的自然世界。

一九九二年六月二十一日,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与“教育部”、“行政院环保署”、“农委会”、台湾省林务局、中国时报、财团法人寿山文化基金会、自然生态保育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种两百万棵树救高雄水源及废纸回收”运动。以种两百万棵树,直接救水源;而废纸回收可以减少砍树量,是救大树,又间接救水源。救水源看似小事,实则影响深远!

同类推荐
  • 上班族最爱读的心理呵护书

    上班族最爱读的心理呵护书

    在现代社会中,上班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耕耘。然而,他们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自身却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沉重的心理压力令他们不堪重负,复杂的人际纠葛让他们招架无力,不安的情绪使他们身心疲惫,不良的行为让他们的身心健康严重受损。本书针对上班族面临的一些常见问题,主要从压力、职场、人际关系、自我、心理、情绪、性格、行为、情感九个方面进行论述,既有生动形象的案例故事,又有恰到好处的理论分析,还有呵护备至的忠告,总之一定会令上班族们有所受益的。
  • 你的种子能发芽

    你的种子能发芽

    任何人都可以成功。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失败者之所以失败,都取决于能否超越自我。找到自己长处的人,就能够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找不到自己特长的人,就成为碌碌无为的庸人。
  • 心灵的探险

    心灵的探险

    大师像辛勤的园丁,努力灌溉佛教文化的花园。从关怀现今人类所面临的,生活、生死、生命等问题,乃至忧心升斗百姓的生行,令人感怀一代大师对世人的温柔。禅是亘古今而不变的宁宙之心,禅像一朵花、一幅画,增添人生无限的妩媚与气氛;禅是大自然、是生活禅是永恒的生命禅更是自性本心拥有了禅,才拥有自己。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语默动静只要能拥有平和安然的心境,就是禅。
  • 演讲与口才实训

    演讲与口才实训

    本书内容包括:语言基础、态势语言、命题演讲、即兴演讲、辩论演讲、沟通口才、谈判口才等。
  • 狼道全集:生活中的狼性法则(白金版)

    狼道全集:生活中的狼性法则(白金版)

    本书详细介绍和阐述了狼的各种卓绝的本领和品质,读者可以在此尽情地领略这奇异动物的种种魅力。然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充分挖掘狼性特点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地发挥,贴切而巧妙地把狼道智慧引申到我们的生活中来,并结合大量实例。全面阐释,深度分析,做了有观点、有价值的评述。从狼性坚韧、狼性无畏、狼性多变、狼性准则、狼性心态、狼性追求、狼性忍耐、狼性狂野、狼性残暴、狼性纪律、狼性智慧、狼性团队、狼性沟通、狼性好奇、狼性专注15个角度,有深度有力度地展示了狼道智慧。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阅享其成

    重生之阅享其成

    重生了,得到阅读系统,助你阅享其成。只要你努力阅读,你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做到你想做的,只有你懒得看,没有你学不会。
  • 摄大乘论章卷第一

    摄大乘论章卷第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学生人生健康中的108个怎么办

    学生人生健康中的108个怎么办

    本书涵盖了中外民俗方面的鲜为人知的各种知识,可以帮助青少年扩大知识面,增长民俗方面的知识。
  • 通凡

    通凡

    渔村淳朴少年,坠入都市泥潭,遇恩师,学奇艺,复还乡,报恩仇。得良配,觅新生,踏不平,悟真神,穿越千年羁绊,重回往世巅峰。
  • 糖尿病健康生活指南

    糖尿病健康生活指南

    《糖尿病健康生活指南》力求贴近生活,内容通俗易懂、简单实用,是广大群众防病治病的家庭保健必备读本。健康是生命的基石,没有健康,再灿烂的生命也只是流星一瞬,再辉煌的梦想也无从实现,再多的财富也无法享用。远离生活误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获得健康、减少疾病的最简便易行、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家庭医生保健丛书》以家庭保健为主要任务,从预防、就医、用药、生活、饮食、运动等几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 出山海

    出山海

    歌长生逍遥,游天地虚无,今日,夺天地气运,出山海!
  • 八福客栈

    八福客栈

    她是一个四处给人帮工的女佣。她是一个不被任何教会组织认可的志愿传教者。1930年,28岁的她只身来到中国内陆山区小县城——山西省阳城县。在那里她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最值得回忆的岁月。她加入了中国籍,成为地道的山西农妇。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她无私无畏地救助战争伤员、帮助流离失所的难民、收养无家可归的孤儿。她还利用自己的身份,刺探日军情报;她也利用自己对山区地形的熟悉,帮助中国军民狠狠地打击闯入家园的日本侵略者。她曾护送一百多个孤儿历尽艰辛,翻越杳无人迹的大山,从日本鬼子的占领区,成功抵达抗战后方。她的事迹经《时代》周刊广为传播,被认为是影响美国人看待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人物之一。
  • 明清浊酒

    明清浊酒

    有时候徐酒桐会嘟着嘴说“林清吟,如果你以后不喜欢我怎么办?”林清吟就会理所当然的说“这世界上没有如果,如果真有如果的话,你恐怕在做梦。”“我就想知道你怎么说嘛!”“你去找梦里的我跟你说吧。”
  • 喋血剑

    喋血剑

    连环陷阱,只为一己私欲;烈烈痴心,终于拨云见日。爱恨情仇,执于仇而失去爱;潇洒男儿,孤身独马承其过。
  • 问天道有轮回

    问天道有轮回

    你不问我,我却不想你明白,我等你千百年,你何时回来,我煮一壶清酒,等你回来,你可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