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66500000005

第5章 悟道心法(2)

人用“下三界”中的思维看世界,这很好理解。这是我们常人所熟知的普通存在,它是与一般哲学相对应的概念。“下三界”中的人,强调被看事物的客观存在,看物的人是被动的,看到的东西他承认,看不到的东西他不承认其存在,这有它的优点和缺点。优点是对“下三界”存在的物有一个判断的标准,它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缺点是“下三界”人的感觉器官是有局限性的,它们有固定的捕捉区间,外界事物的存在方式超出这个区间,感官就不能感觉到它们,或虽有所感觉而大脑不能正确处理这些信息,得不出明确结论。科学手段在其些方面可以弥补下三界人的感觉的缺陷,但它在发展过程中同样有自己的局限性。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说,科学手段比人的感官缺陷更大。拒绝承认看不到而实际上存在的东西,这是影响人类文明进步的大障碍。如:空气中的氧气是没有气味的气体,但三个氧原子组成的臭氧就有臭味。这个臭味从何而来呢?从第一原子来,还是从第二、第三原子来?事实证明,每一氧原子都没有臭味。此味不从外来,也不从中间来。此臭味实无体性,这是客观存在的。“下三界”思维的人就会说不可能有这事。

中三界:天、地、人

人用“中三界”中的思维看世界,他对宇宙、万物的看法、角度与“下三界”的人都不同,问题的提法也不同,结论也不同。所谓从“下三界”上升到“中三界”,就是对一事一物的看法,从事物的外部联系到事物的内部,以及外部大环境、大系统,从整体着眼看局部事物存在和变化规律,从局部变化规律看事物的存在全过程及其对整体变化的影响。还要深入一层,就是要深入到事物的内部结构中去,看它内部细微的机制和机理。“中三界”的人看事物是主动地看,要看的事物是被动的。他把事物与天、地、人变化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天变、地变、人也变,常无欲以观其事物的本质,常有欲以观事物的表面。“下三界”和“中三界”都有人,这“人”是不同质的人。一个人由“下三界”上升到“中三界”,要经过一个质变的过程。质变有整体的质变和局部的质变。

上三界:宇宙、空间、时间

“上三界”是人的思维最高境界。这里所说的宇宙不是常人所指的宇宙,而是无限的宇宙,多宇宙,无一处无有宇宙。

这里所指的空间,不是常人说的空间。这里的空间是无限的空间,多空间,无一处无有空间。

这里所指的时间,不是常人所说的时间。这里的时间是无限的时间,变化的时间,不定的时间,多时间,无一处不变的时间。如:一九六三年被天文学家“发现”的、在我们地球北方外太空数十万光年之处,有一座特别巨大的喷射星系,称为“规沙”之一。在我们时间约二十余年来,天文台摄得它的形状,显示它不断迅速在缩小之中。但是收到的它的辐射波,却并无显著减少。这一奇怪的景象,已引起了天文学界与太空学者的强烈争论。美国加州工技研究院的天文学家舒密德博士,是该星系的发现人之一。他观察了二十多年,认为“规沙”并非缩小,而是远去。他计算它远去的速度,快到等于光速的三十二倍。我们现知道人们常说最快的速度是光速,可实际上光速在宇宙中并不是最快的速度。

道,如此高深而博大,如此玄妙而无法表达。老子识定道是生天、生地、生宇宙万物的根源,是至高无上的、独立无对的、无物不由的。老子发现这前所未有的境界,他认为必须将它说出来,使世人了解。为了便于言说,他将这个恍惚窈冥的最高境界,取名为“大道”。

(四)

在二千五百年前,老子在生活那样简朴,物质条件那样粗陋的社会里,他怎样能作出这样伟大惊人的发现呢?是凭他个人的知识、智慧吗?还是另有奥妙?一种反映一个时代的学术思想,一种超绝古今的伟大发现,总不会是偶然获得的吧?这样高深的哲理,老子是怎样发现的呢?

我们知道老子生活在春秋之世,当时周室凌夷,诸侯强大,互相攻伐,战祸频繁,赋税日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求死怨生。政治制度、社会环境均在动乱,有国者或尊王攘夷,或整军经武,以求安求治。老子身为周室的守藏史,掌管典籍,居周时久,不忍见周之亡,有心欲从根本寻求解决之道。他潜思默想,悉心观察,从万象毕呈、万事业难的现象界,一步步向上推求、探寻。老子从下三界人事物中的事事物物,到中三界天地人中的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事、人与宇宙、人与天、人与地种种关系,再向上攀升,进入上三界:宇宙、空间、时间。他把握了宇宙,把握了一切现象之所由形成、所以变化,运用他超绝的智慧,悟到最初的有物之始,悟到根本无物的阴阳始判、天地方辟之初,再悟到天地未辟、阴阳未分、大气氤氲的迷蒙混沌之境。他更向上攀升,潜心体认,冥心观照,跳出宇宙、空间、时间之外看世界,超出未始有气之域,而闯入了从来未被人发现的境界。他只觉得,无边无际,无穷无极,若明若暗,似有似无,有规律又测不定,有量而不等,有质而无形,无法预定之状,恍惚在运化不已。所以他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为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但老子又觉得这恍惚窈冥之中并不是空无一物,而是无所不有。于是他说:“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老子又觉得在这个世间确有物、有质存在。他又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曰大。”

但是老子终于觉得这其间大深奥了,太玄妙了,他作了许多描绘,勉强给它取名字,他仍然觉得没有说明的和说不出的、含蕴得更多,再也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他恐怕世人执着其名,而反失其真。因此。他著五千文时,要使后人去推想、去领悟那言不能达、意不能致的微妙之境。这毕竟是恍惚窈冥的,无从捉摸,也无法了解。这到底是什么呢?老子称它为“道”。老子在著《道德经》时首先便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王力平

一九九二年四月五日于抚顺

二、感悟

1989年春,笔者在学道之初,即有幸聆听王老师开示道家上乘心法——“宇宙生成论”和“三界思维论”。1992年春,又随师参加西安“老子思想研讨会”。二十多年来,王老师的《初论老子之道与世界观》一直陪伴和指导着笔者的修炼实践。在丹道实修和教学过程中,笔者不断地体证、感悟和思考,受益良多。时间荏苒,笔者越来越感到王老师开示悟道心法的无比珍贵。

1.千年道学的浓缩

两千多年前,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法则,并告诉后人通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作为个体的人可以复归于道,或者说人可以主动地选择自己的归宿。

一千多年前,钟离权、吕洞宾合著的《灵宝毕法》问世,标志着一套完整的、精确的、系统的、正确的修炼方法诞生,它帮助人们可以实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体验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运化和玄妙,为人类的未来指示了一条根本的道路。

一千多年以来,众多以道为生的志士恩泽于《灵宝毕法》之中,品味着“道”、“一”、“二”、“三”、“万物”的境界和奥秘,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资料。“宇宙生成论”和“三界思维论”正是当代论道的精品佳作,笔者多年研读,越读越品越有味。

2.道家实修的结晶

《灵宝毕法》是一套完整系统的修真大法,用现在的话说,是人们实现再生的完善的系统工程指南。每一个正常的人只要依法修炼,就能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王力平老师通修《灵宝毕法》,备悉其中奥秘,是实实在在的修真得道之人。他所提出的“宇宙生成论”和“三界思维论”,既是个人实修的结晶,也是道家千年修真在认知和思维内容上的归纳和总结。

3.给科学发展以启迪

道学的体系是建立在氣炁基础上、继而延伸到精与神范畴的宇宙认知体系。科学的体系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继而延伸到能量与信息范畴的物质认知体系。科学的发展受到过道学的启迪,获得了一定成就。而道学长期以来自成体系,道学的修真系统对科学而言是难以捉摸的禁区,道学体系的内容和取得的成果是科学所无法想象的。道学融合科学,可以使自己更加完善。科学融合道学,可能会实现飞跃性的发展。

4.道家后学的灯塔

道学与科学的思维方式不同,科学的思维无法指导修炼丹道,但两者可以相互参悟。对于爱好和学习道家文化、尤其是修习丹道的人来说,如果能很好地领悟“宇宙生成论”和“三界思维论”,就容易把握自己的方向和路线,为实修打下正确和坚实的思维基础。

同类推荐
  • 开启的禅

    开启的禅

    世间纯朴而简单的真谛,人生清澈而明净的观察,乱世安顿身心的最好读物,献给都市忙碌一族的生活禅。你以为,自己是人生的主人。假如,你仅仅是个过客呢?你以为,自己看到的都是真相。假如,你仅仅是被眼睛和心欺骗了呢?你以为,自己的需要都是合理的。假如,你仅仅是用别人的价值观来衡量自己呢?放空自我,放下判断,只是静静地倾听和感悟——大山深处,老禅师给他的小香炉讲故事……
  •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 藏传佛教认识论

    藏传佛教认识论

    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
  • 星云日记4:凡事超然

    星云日记4:凡事超然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四册。收录星云大师1990年3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全书分为“日日观音”、“全力以赴”、“凡事超然”、“悲智双运”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 天路历程

    天路历程

    除了《圣经》之外流传最广、翻译文字最多的书籍之一,被称为西方最伟大的三部宗教题材文学名著之一,与但丁的《神曲》、斯宾塞的《仙后》并列为世界文学中三大讽喻体作品,被奉为“人生追寻的指南”,“心路历程的向导”——《天路历程》被誉为英国文学中史诗般的存在,为十七世纪英国作家约翰·班扬狱中心血凝成的杰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不断再版,是除了《圣经》之外流传最广、翻译文字最多的书籍之一,为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的人们所阅读。此次出版的《天路历程》采用了著名翻译家西海先生的译本,译文平实准确,再现了约翰·班扬朴素晓畅的行文特色。
热门推荐
  • 我真的不想在捡盒子了

    我真的不想在捡盒子了

    “公子,凌柒又在海域诸岛之上发现了一处上古大能之墓。”“本公子现在已经天下无敌了。”寒玉床上的张庚,看着跪在前面的凌毅,翻身一掌,掌风直接击碎万里之外的一座巨峰。
  • 匕鬯

    匕鬯

    我出生于巴尔干半岛的雅典卫城,但那是十三年前的事了。在以前的很长一段的时间里,女仆莉忒塔的民谣都环绕于远离城邦中心的德伦宅周边。在寒冷多雨的冬天过后,我和这座宅院里的人们开始了十三岁的生活。虽然,并没有多少人会记得这儿生机勃勃的景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恋爱就像毒药

    恋爱就像毒药

    恋爱如同毒药一般,慢慢的吞噬着心智,使人变的成熟……
  • 黑暗随笔

    黑暗随笔

    我给予世界爱,你却报以成倍哀伤。人间不值得,我希望它有你所值得的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处于话

    处于话

    你别总是笑啊,你一笑我就忍不住看你眼里的星河,真真是眼颦春山,眉蹙秋波。笑声叫醒了漫坡的杜鹃,让我一不小心,就喜欢了好多年。艾侣霞有一句诗诗曰:心在树上,你摘便是。
  • 三对爱情情侣之旅

    三对爱情情侣之旅

    综艺:三对扮演假情侣之旅综艺体验爱情三对假情侣之约[综艺:三对扮演假情侣之旅]爱情之旅要三对假情侣体验爱情之旅,这个爱情之旅要三对假情侣同居和约会之旅哦……让三对单身狗体验情侣的生活
  • 今天也要喜欢我呀

    今天也要喜欢我呀

    这是一个小白兔和大灰狼的故事,蠢萌蠢萌的小白兔和腹黑的大灰狼,酥到骨子里,甜到相恋爱。
  • 豪门俏佳人

    豪门俏佳人

    襁褓时就被双亲舍弃,有什么关系,二十几年浑浑噩噩也过来了;初恋情人被姐姐横刀夺爱,有什么关系,新时代女性还能放弃大片森林?被亲爱的外公沦为“政治婚姻”的牺牲品,更有什么关系,任他秦氏二公子如何霸道混蛋无耻流氓,我堂堂卿家二小姐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躺下!————————————————————————————————此文不虐,欢迎点击,同喜同乐,勿吝推荐,若得人心,随意留爪。。。新手新作慎拍~~~~~~~~~~~哦也~~~~~~~~~~~~~丽娘的另一本新书《梦彻兰歌》新鲜出炉,欢迎点击、推荐、收藏!感谢梵洛和璃盏制作的精美封面~~~~~~~~~~~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