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65400000094

第94章 学问之道的“五端说”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礼记·中庸》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要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详细地探究事物的原理,慎重地思考所学的东西,明确地辨别是非曲直,坚定地实践自己的理想。这样,学、问、思、辨、行五个步骤依次相接,表明了从学到行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性,而且这五端是缺一不可的。

“学”是打开知识大门的一把钥匙。《神童诗》说:“古有千文义,须知后学通。”自古以来有千种文章道理,后人只有勤学才能通晓。《庄子·养生主》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和道理是没有止境的。只有学,才能懂得知识和道理,只有学,才能认识新事物。

“问”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平常说:“学问学问,既要学中问,又要问中学。”清代人刘鸿业说:“问即是学,好问即是好学,善问即是善学。”(《冰言》)同为清代人的刘开又进一步作了阐述:“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孟涂诗文集·问说》)这说明,问就是学,而且是进一步的学习。许多大学问家都受益于“问”。明代卓越的科学家徐光启就是一个很善于在“问”中求学的人。《农政全书》说他“少小游学,经行万里,随事咨询”。他曾向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请教西方科学知识,并与之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六卷等著作。今天我们仍在使用的点、线、面、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学的名词术语,都是当年徐光启翻译时确定下来的。

“思”是学和问的保证。唐代韩愈有句名言:“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进学解》)做事成功需要思考,求知、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孔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论语·为政》)只学书本的东西而不动脑筋思考,仍会茫然不解。“思”,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学习只有经过思考,才会理解透彻。“思”,看起来有些抽象,其实不外乎是分析和综合的过程。已故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要学会把“薄书读厚,把厚书读薄”。前半句指的是分析:一个道理,一个公式,一条定理,通过思考将其中的意思条分缕析,一步步讲述清楚,书就变“厚”了;后半句指的是综合,即通过思考把繁多的内容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浓缩,书就变“薄”了。鲁迅在评价鸳鸯蝴蝶派张资平的全集时,认为张资平的小说内容可提要为“△”(《二心集·张资平氏的“小说学”》)。因为张氏的小说无论情节怎样曲折引人,但写的都是三角恋爱的悲喜剧。鲁迅先生不愧是善“思”的典范,他把厚书读薄的功夫真是炉火纯青!

“辨”,是去粗取精、除伪存真的法宝。大千世界,精华与糟粕同在,真实与虚假并存。只有加以明辨,才能去粗取精,除伪存真。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时,历代名医修订的“本草”书,内容“时称大备(大备,非常完备)”。然而,李时珍经过多方辨别,发现旧本草药物“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折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明史·方伎列传》)。就是说,名称常常混杂,有时一味药被错分为二三味药,有时两味药被混淆为一味药。《本草纲目》纠正了谬误,补充了疏漏,大大丰富了药物品种,从而被世界医药学界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但学、问、思、辨都离不开一个字——行。“行”,就是实践。“行”要求人们将所掌握的知识和本领运用到实践中,去为社会服务,去为人民造福。以许多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为例,他们是很注重实践的,他们像春蚕吐丝那样,将自己的学识一点一滴地贡献出来,坚韧、刻苦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综上所述,学、问、思、辨、行实在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片沃土,在它上面可以结出丰硕的成果。学、问、思、辨、行作为重要的阶段性方法,依次相接编织成人们认识事物的网络,从而反映了人们从学到行这一认识事物的规律。

遵循学、问、思、辨、行这一认识事物的规律,人们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不断增长自己的才干,稳步走上成功之路,在社会活动和祖国建设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科学之事,困难最多。如古来科学家,往往因试验科学致丧失其性命,如南北极及海底探险之类。又如新发明之学理,有与旧传之说不相容者,往往遭社会之迫害,如哥白尼之惨祸。可见研究学问,亦非有勇敢性质不可;而勇敢性质,即可于科学中养成之。纵观中外几千年的学术史,在学问中,真正杂而精的人极少。这种人往往出在学艺昌明繁荣的时期,比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以及后来德国古典哲学家中的几个大哲学家。
  • 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回顾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历程;下篇主要论述了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贡献,以及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 所谓高贵,就是对自己心存敬畏:尼采的智慧箴言

    所谓高贵,就是对自己心存敬畏:尼采的智慧箴言

    本书选取尼采一生所有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百多句话,囊括了尼采的思想精髓,展现了这位先哲的思想和心智,带给读者无限的启迪。本书一共分为七个篇章:《我·自我》《女人·人性》《生命·人生》《心·思想》《爱·幸福》《行动·沟通》《超越·超脱》,涉及尼采思想言论的方方面面,句句都是尼采思想的精髓。
  • 不要紧

    不要紧

    在《不要紧》中,星云大师按照“生、老、病、死”这一条主线,为人们揭示关于生命的真相,主题包括了人生命运、因缘、生命教育、身心疾病等。他指出一切皆是因缘的促成,得之失之都不必太过挂怀,一切难为之事都不要紧,人生总会找到解脱之道。
  •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素书》是一部关乎人生、人性、人道和谋略的书。全书共六篇虽然字数很少,但句句都是经典,无论是治国、处世,还是修身、待人,读者总能从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为了让读者更轻松地阅读和品味经典,我们结合现在读者新的阅读需求,对《素书》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和编排,精准的解析和注释,配以丰富生动的案例,力求更好地展现国学经典的魅力,让广大读者更加轻松地领略它、读透它、运用它。
热门推荐
  • 死神之刑军的荣耀

    死神之刑军的荣耀

    刑军,隐秘机动,二番队!天赐兵装番——四枫院家,拥有整个静灵庭数量最多的下级贵族,但是在死神的世界里却仅仅只是一个配角。凭什么一个面瘫能成为贵族楷模,凭什么一个志波家的血脉能成为主角!
  • 尘迹殊踪

    尘迹殊踪

    当世之下,提起古董,人们都会想到婺州柳家。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杨顺,因一场车祸,得以认识了柳家的千金柳眉。相识后,柳眉竟然发现那杨顺就是爷爷苦觅了数十年的杨家后人。之后,柳眉带杨顺回婺州认亲,不想却引来一系列诡异事件。
  • 朝三暮四

    朝三暮四

    只要功夫深,美梦必成真。只要脸皮厚,美男定到手。我用青春年少的执着,终于换来你此生的不离不弃。我喜欢凌晨,这是一个人人都知道的秘密。这是一个青梅竹马的JQ故事。
  • 他是我心头的清弦

    他是我心头的清弦

    从我第一次看见你,就知道,我们不能做朋友啦
  • 这个女主是大神

    这个女主是大神

    修灵者排行第一的沈晨璐,在即将成为修灵长老的时候却走火入魔,被自己灵兽强大的力量反噬。她竟穿越到只在古书上出现过的修灵大陆!等待她的是重重考验和貌美如花的夫君.....“沈晨璐!本王说过,不准衣冠不整!!”楚煜泽对自己王妃穿衣洒脱的方式很不满意,能怎么办呢?自己娶的妻子,跪着也要宠完,还不是只有拿衣服给她遮住......可怜王爷在外是人人闻风丧胆的黑脸煞神,在内却是只会吃醋撒娇的小奶猫!!“本王,能不能不喝这个药,好苦~”只见旁边的女人用威胁的眼神看了他一眼,他便乖乖的把药喝得一滴不剩。
  • 我的瓦罗兰电影帝国

    我的瓦罗兰电影帝国

    “对了,就是这个姿势,阿狸,你太好看了。”“崔斯特,再在片场打牌就给我滚蛋,哦哦哦,拍赌神啊,忘了不好意思,你慢慢玩。”“最后一个镜头了,安妮,拍完就给你买棒棒糖吃。”“李青,你特么瞎啊,踩我脚了。”“拉克丝,你这个灯光师怎么当的!”我是一名厨子,也是一名导演,我也不想拍电影,谁让老天不给个系统金手指……(不建议追订)
  • 做人与处世之道

    做人与处世之道

    《做人与处世之道》从做人、处世两大部分,心态、诚信、谦逊、细节、品格、口才、思维、宽容、沉稳、忍耐、“糊涂”、沟通、职场、操守等十四个方面来解析做人与处世的密码,相信读者定会开卷受益,进而在为人处世上永立不败之地。
  • 是的,狐仙大人

    是的,狐仙大人

    明明是抱着我家的宠物狗狗睡觉,为什么第二天,床上竟然躺了个帅的一塌糊涂的大男人?什么!什么?他竟然说他不是“狗”,而是“狐仙”?是来报恩的?保护我不被恶灵侵袭?什么跟什么啊?啊……这个邪魅而霸道的“妖精”!他还要逼着我嫁给他,是要把我也变成狐狸精吗?我袁贞贞的英明尽毁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三大黑道帮主

    三大黑道帮主

    本书叙述了十里洋场是冒险家的乐园,角斗士的竞技场,作为社会底层出生的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以不同的方式聚集租界,以“拜四方”的手段,将帮会、租界、军阀,融为三位一体的鸦片走私联盟,在波诡云谲的上海滩呼风唤雨,称霸一时,不可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