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31900000011

第11章 神性笼罩的皇帝(11)

明宫廷在膳食中列有一道豆腐,是明太祖朱元璋立下的规矩,当时大明帝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崇尚朴素,禁止一切奢华。这位出身农家,又当过游方僧人的明太祖,坐上皇帝宝座后,“宫室器用,一从朴素,饮食衣服,皆有常供,唯恐过奢,伤财害民”。在灾荒之年,更与后妃同吃草蔬粝饭,那时太常寺厨役限制在400名以内,只有明后期的十分之一。朱元璋认为,人的祸害没有比私欲更大的了,私欲并非仅是指男女、饮食、服饰诸方面,凡是利己利私的东西,都是私欲。“作为君主,废礼纵欲,就会给百姓带来灾难;作为臣子,废礼纵欲,就会给家庭带来祸害。”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有司上奏建造皇帝乘舆服御,凡是应该用黄金的地方,明太祖都下令用铜替代。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下了一道诏书,恢复唐代的衣冠制度。诏书规定士绅百姓都要在头顶束发。朝廷官员的装束为头戴乌纱帽,身穿圆领袍,束带,着黑靴。士子百姓的装束是戴四带巾,穿杂色盘领衣,不得用黄、玄两种颜色。教坊司乐工头戴青色卐字顶巾,系红绿两色帛带。士绅百姓妻子的首饰允许使用银并镀金,耳环用黄金并珍珠,钏、镯用银。穿着的衣服为浅色团衫,用纻、丝、绫、罗、绸、绢制成。乐妓则戴明角冠,穿皂褙子,不许与庶民妻子相同。(《明太祖实录》卷三十)这些服饰之间面料、样式、尺寸、颜色差别很大,等级森严。不仅朱元璋自己节俭,明成祖也有其父遗风。他见宦官用米喂鸡,斥责道:“此辈坐享膏粱,不知生民艰难,而暴殄天物不恤,论其一日养牲之费,当饥民一家之食,朕已禁之矣。尔等职之,自今敢有复尔,必罚不宥。”明初几位皇帝的表率作用,使那个时期的朴素之气大盛。

不过到后来,朱元璋的子孙已不复有其祖开国时的窘况,俭朴已如敝屣被弃之沟壑。毛奇龄的《明武宗外纪》云,武宗一生嗜酒成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饮酒的器具。侍奉左右的人,便趁着皇帝酒醉时做自己的事情,等到武宗酒醒,他们再将美酒进奉,于是又醉。毛奇龄还提到武宗的“豹房”,并说,武宗每天征召教坊乐工入内应承。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女人,而且有不少是西域少数民族的女人,“择其美者留之不令出”。“豹房”究竟是个什么处所,这里不必探究,因为不管那个地方是什么,都说明武宗已经不像明太祖那样俭朴了。

不惟皇帝不再克己朴素,上行下效,大臣也同样如此。严嵩的家产被籍没,抄出的餐具中仅筷子一项品类和数量就令人咋舌:金筷2双、镶金牙筷1110双、镶银牙筷1009双、象牙筷2691双、玳瑁筷10双、乌木筷6891双、斑竹筷5931双、漆筷9510双,可见位高权重之家的饮食盛况。万历时的张居正,穿戴极其讲究,“鲜美耀目,膏泽脂香,早暮递进”。请客人吃饭时,往往一顿饭的工夫,就要更换几次衣服。到了晚明,一些富贵子弟喜欢用纻丝绸缎做成衣裳的裩,相当奢华。而有一些仕宦家的内人,所戴珠冠,造费达银400余两,甚至有花费千两银子者。所用珍珠,也是“粗巨异常”。

明朝中后期吃食的品种也丰富多彩。曾有人就朝中官吏大食佳肴的情形描写道:“中官玉食四方宋,酸笋香螺杂豹胎。驻马一餐犹未厌,锦盘明旦候门开。”万历年间进士谢肇淛说:“今之富家巨室,穷山之珍,竭水之错,南方之蛎房,北方之熊掌,东海之鳆炙,西域之马奶,真昔人所谓富有小四海者。一筵之费,竭中家之产,不能办也。”不止如此,成化以后皇帝的生活日渐糜烂,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中说,正德皇帝在位时常常离开北京,一走就是几个月甚至长达一年。万历皇帝大婚之后在别墅“西内”夜游成了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万历以后,奢靡之风愈演愈烈,不能遏制。

“奢侈”一词,几乎人人能解,但很难清晰界定它的边界。达到什么程度为“奢”,何种地步是“俭”,很难用一句话讲清楚。就是奢糜之风的源头,也很难相当清晰地寻到起点。

明朝中后期城市生活日趋奢华,这种风气首先来自宫廷,然后四散开来,扩展到平民阶层,最后互相推动,一浪高过一浪。以宫廷的斋醮为例,明初斋醮时所用果品也不过“散撮”,即散着堆在器皿中,所用不超过八斤。到了成化年间,果品都改用“粘砌”了,即用糖将各色果品粘在一起,弄成一定的花样。用来装果品的盘子,也大至一尺,装满一盘需13斤果品。到了晚明,俗尚奢侈,服饰也追求华美,凡衣必用绮纨制成,如果有人不这样,还穿着袍,反而会被市人嘲笑羞辱。学者陈宝良说,这种奢侈之习,倡导于高层和士大夫阶层。如张居正,穿衣“必鲜美耀目”,御史大夫王大参每次出动游猎,前呼后拥,服饰绮丽,照耀数里。太守金赤城走过之处,百步之外,香气扑鼻。上下相染,层层相习,整个社会便沉浸在奢侈糜费之中了。朴素也好,奢靡也罢,其路径基本是从皇帝到皇宫到大臣再到民间,衍荡之后,皇室、民间又彼此影响。

在人们心目中,明朝是淫靡的,是奢侈的。奢靡为什么不好?因为它可引起许多并发症。可以说,其病不仅仅在于本身,更在于它是一个征兆,一种路向。昔者商纣王用了象牙筷子,他手下的大臣便恐惧起来,因为那决不仅仅是一把象牙筷子的问题,而在于从此走上了一条享乐之路,亡国之路。司马光训诫子弟说:“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又说:“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眼界虽然只局限于己身和家庭,却很实在,没有空疏的大道理,把多欲和贪贿、偷盗的关系非常明了地说了出来。实际上,身、家、国在奢侈面前是一样的,没有大小之分。历史上哪个朝代不是先无度享乐,最后让别的人推翻?隋亡之后,历代有人分析其中的因由,尤以唐朝为甚。魏徵曰:炀帝“侍其富强,不虞后患,役万物以自奉养,子女玉帛是求,宫宇台榭是饰。外示威重,内行险忌,上下相蒙,人不堪命,以致陨匹夫之手”。

如果把亡国涉及的各个方面归类,大体有五个方面:一是禁绝实话相信假语憎恶谏言,二是自恃其强缺乏忧患意识,三是厚敛赋役搜刮民财,四是骄奢淫逸以天下奉己,五是口言善身行恶以资敌寇。这几条原因,奢靡多欲是一直起作用的因素,唐朝能夺得隋朝的天下,便因隋朝奢靡成风。这种风气一旦兴起,就决不可能只是皇帝一个人糜烂,那里的大臣,那里的国民都会如此。所以说,禁奢靡的关键还是帝王、高层。除此之外,严格的规定不是可有可无,觉悟、自省之类有用但不能夸大其作用,它的力量实际是有界限的。

然而,倘若认为严令成为具文的原因仅此而已,也不全面。立国皇帝多艰苦朴素,原因往往有两个:一是易代之初,皇帝深受战火洗礼,对贫民百姓被剥夺生存权之后的巨大毁灭力量记忆犹新,对老百姓思安思治的心理体悟深刻,因此皇帝本人多能克己自束,他带领的班子也就做事比较公平,用尽全力建立法律和秩序,不敢也不愿欺压宰割百姓;二是新朝立国之初,焚烧的战火已经使旧朝破败不堪,政治、经济、文化萧条凄凉。换句话说,客观上新王朝的皇帝及其领导层,已经没有享乐的可能。比如汉朝建立之初,天子连四匹同颜色的马都找不到,将相上朝只能乘坐牛车。《史记·平准书》曰:“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饟,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这几句话道出了汉王朝初立之时的经济状态。

享乐,需要四个要点,其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繁荣,其二是特权阶层放任自流,其三是没有实质性的监督,其四是等级制度的衰微。如果四者之中具备了三点,特权阶层便会如逐臭的苍蝇,坚韧不拔,勇往曲折地奔向享乐。

就朱元璋来说,他是不具有享乐条件的——无论客观上还是主观上,他都不能享乐。元末的连年战争,社会经济凋败枯残不说,人们的信心一片狼藉,重整河山是他面临的首要任务。作为一个创业者,他关注的不是个人如何享乐,而是如何经营好已经到手的产业。在封建专制社会,“朕即国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需要艰苦创业。他的子孙就不同了,自明代中期以后,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商业比较繁荣,建国初期的窘境已经远离,国内没有战争。承平日久,苦尽甘来,百废俱兴,初期百业凋零的局面已经让位给瑰丽繁华,朱氏子孙不必如其祖那样如履薄冰。我们假设一下,如果明武宗遭遇明太祖的生存环境,他也未必吃喝玩乐;设若朱元璋处在武宗环境中,他也未必那样自束。人是一样的,无论是疏庸愚钝之人还是恭谨贤良的盛才,无不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如果无视环境的变化,依然使用朱元璋的老办法,武宗之类的皇帝未必买账,奢靡之风也许表面一时好转,实际却依然故我,毫无起色。说白了,明武宗生活的年代,已经与建国时期的环境大相径庭,如果用朱元璋的法令约束武宗君臣,肯定捉襟见肘,明确反对者虽然不会有,阳奉阴违者一定不会少,结果就是非常认真地“走过场”。

《明史》中记载了海瑞七十二岁那年的上疏,大略谓:“陛下励精图治,而治化不臻者,贪吏之刑轻也。诸臣莫能言其故,反借待士有礼之说,交口而文其非。夫待士有礼,而民则何辜哉?”并举太祖剥皮囊草之法及洪武三十年定律枉法八十贯论绞,谓今当用此惩贪。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说,海瑞的奏本引起了拥护者和反对者互相争辩,几乎不可收拾。万历皇帝于是亲自作出结论:“海瑞屡经荐举,故特旨简用。近日条陈重刑之说,有乖政体,且指切朕躬,词多迂戆,朕已优容。”万历皇帝的结论,最终会引出什么样的社会效果,那是历史研究者的事情,我们可以不必过多思索就能知道的是,万历皇帝不同意海瑞的意见,而是认为“有乖政体”,大概就是“不适合当前大局”的意思吧。最后因人制宜,海青天只做了“镇雅俗、厉颓风”方面的官。

万历再昏庸,也懂得海瑞是大明的忠臣,了解海瑞的价值。然而明帝国此时已如一辆驶在下坡路上的巨型车,想停住很难,欲不下滑更不可能。以往积累的经验,只适合另一种路况,不适合此时。明月虽然还是那个明月,但已不属于朱元璋,而是他的子孙。他的子孙及其领导集团不仅把过去的法条看得轻,而且知道如何阴一套阳一套,如何作秀。万历称海瑞的条陈“有乖政体”,其实是实话。万历需要一种新的惩处贪官污吏的模式,需要突破旧眼光。可惜的是,万历不可能寻求这一切。一般来说,产生新模式,需要皇帝具有高尚的道德水平,朱元璋的子孙几乎都没有这种素质。就明朝而言,所谓新模式,就是跳出古代道德治国方针和不科学的剥皮实草那一套,然而使人不好理解的是,寻找这种模式的人首先要具有道德优势,显然万历皇帝不能当此大任。这正如民主制度下没有威权,可从专制跨入民主之境,第一个倡导者必须具有威权。

找不到新模式或不敢启用新模式,明帝国就很难停止下滑的趋势,甚至连下滑的速度也遏制不住。下滑不止,奢靡就会不断。

谁促成了起义者

不管对农民起义军如何评价,有一个事实谁也不能否认:农民不是因为刁钻、因为好战斗狠才起义的。我们中国,低眉垂首的人特别多,农民尤其如此。试看历史上那些成功与未成功的起义者,无不是一忍再忍,实在忍无可忍了才扯起大旗,最初原因根本不是想弄个皇帝当当。

例如陈胜、吴广起义,是由于去渔阳戍边的路上遇雨误期,而按秦朝的法律,误期要被砍头,于是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严酷现实的问题——耽误日期必死,逃跑同样必死,起义可能死也可能活,于是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造反了。至于后来一些豪杰趁势而上,那是另一回事,不宜与此混淆。

天下统治者常犯的毛病是,喜欢把老百姓想象成特别愚鲁蠢笨的人,以为老百姓识不破他们的任何花招;老百姓一旦活不下去了,说几句不满的话,便又由愚鲁变成刁恶。换句话说,他们往往过高估计自己,过低估计老百姓,总以为自己的智力超乎常人远矣,小民根本不在他们眼里。于是为所欲为,视百姓为无物,以为草民不过尔尔,可以任意宰割、任意驱使、任意欺瞒。元朝后期出现一个布衣皇帝朱元璋,不能不说是统治者自己把他推向皇椅的。

元朝末年,皇室奢侈腐败,贪得无厌,内部倾轧争权。二三十年的时间里走马灯似的更换了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天顺帝、文宗、明宗、宁宗、元顺帝共九个皇帝。到了后来,吏治更加腐败,财政入不敷出。蒙古贵族中书右丞相伯颜独秉国政,任命的官员多是靠行贿而来,台宪也都议价卖官。伯颜前后共受赐田多达两万顷。这些皇亲勋臣并不以得到赏赐为满足,而是在地方上更加贪残。那时高层的靡费也相当惊人,“皇后日用所需钞十万锭,币五万匹,绵五千斤。”高层如此,地方官员更是变本加厉。大批蒙古贵族、官僚通过受贿、圈地、抢夺等方式大肆吞并土地。后来官吏贪赃之风愈演愈烈,发展到贪官污吏竟“问人讨钱,各有名目”。

从泰定元年(1324年)起,有关天灾的记载史不绝书。如天历二年(1329年)发生大灾荒,“陕西诸路饥民百二十三万四千余口,诸县流民又数十万”,“河南府路以兵、旱民饥,食人肉事觉者五十一人,饿死者千九百五十人,饥者二万七千四百余人”,江浙诸州,饥民六十七万六千余户,遭受水、旱、蝗灾的饥民,南方北方总数不下六七百万。为了防止民众起义,元朝强化了国家专政机器,比如禁止百姓“起集买卖”,以防止“妨农滋盗”、“生事不便”。为了防止汉族人的武力反抗,元朝统治者禁止汉人、南人拿弓箭及军器。如至元二十年(1283年)规定,“除弓人外,别个汉儿人每弓箭军器不交执把”。至大三年(1310年)七月,御史台又奏称:“但有姓的汉儿、蛮子,弓箭、军器禁了者,拏的人依在前体例,要罪过者。”延祐三年(1316年)的规定更加严厉“汉儿人不得悬带弓箭围猎”,违者办罪。在严密的箝束和酷烈的朘剥之下,百姓苦不堪言,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的惨状愈演愈烈,人食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刘伯温长达五百言的《北上感怀》中有这样几句:

逾淮入大河,凄凉更难视。黄沙渺茫茫,白骨积荒藟。哀哉耕食场,尽作狐兔垒。

……去年人食人,不识弟与姊。

元代的土地基本集中在诸王、贵族、官僚、寺院、私家地主手中,他们人数虽然不多,却占有全国绝大部分的耕地。富户有权有势,作威作福;穷人受尽欺凌,流离失所。

更让人不能释怀的是,尽管当时社会已经沦落到了人食人的可悲境地,贪官腐吏却仍然勒索不止,小民无衣无食。老百姓的生存权利完全被剥夺了,剩下的只有起义造反一条路了。朱元璋就是在这个时候参加起义军的。

同类推荐
  • 盛唐陌刀王

    盛唐陌刀王

    一场大唐盛世的际遇,自由搏击选手李业附身为大唐李嗣业,一个尚未成为陌刀将的男人。从盛世长安到安西四镇,从里坊曲巷到大漠边城,灭吐蕃,平突厥,征大食,男儿当赤膊奋起,当嗣业者,人马俱碎!
  • 极品秀才

    极品秀才

    都说:“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林风却是个异类,“以德服人”是他的宗旨,不服就打嘛!打到服为止.......猥琐而不下流,无耻却比那些伪君子坦荡,这其中有热血,有深情,于是他怀揣着所谓的“师命”下山,开始了他的征途。
  • 隋唐英雄之逐鹿天下

    隋唐英雄之逐鹿天下

    一只长生不老的鹿妖,因为一场冬季狩猎,让她从山林之中进入尘世,再一次卷入这乱世之中,与各路英雄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 虎啸白龙传

    虎啸白龙传

    在平行世界的古代时候,九州纷乱,世家,豪门,各国不停的战乱。这个时候一份来自二十一世纪的记忆融入了一位新皇帝的脑海中。一马一虎为半,分别取名小白龙和老虎,主角刘天一带着两只宠物为了能够舒服的生活奋斗在汉国的海岸边。这里有元国,宋国,西夏,唐国,隋国和主角带领的汉国。且看不同的历史背景下面对国内错乱缤纷的战斗和外国先进的武器压迫下,刘天一如何一步步登向巅峰。虎啸山林,白马跟随,真龙天子,传奇一生。这里没有特异功能,没有金手指,穿越者也没有自己带着先进的技术,有的只有失败的泪,背叛的苦,爱人离去的悲,以及家国天下的博大情怀。欢迎大家投票,收藏,点赞,关注!来这里看不一样的历史故事
  • 锵锵三人南北行
热门推荐
  • 天庭考勤官

    天庭考勤官

    “太上老君!炼丹迟到一个时辰!罚九转金丹一颗!”“哮天犬咬人重伤!罚二郎神上交三尖两刃刀!”“什么!吴刚在广寒宫砍树至今未归?请嫦娥仙子上交书面检讨,以惩管教不严之罪!”方寅站在南天门前,细细数落着每位大仙的过错。不过一介凡人,却掌控着天庭各位大仙的刑罚重任。“哎,管理这些老油子真不容易。”方寅魂游仙界,想起玉帝任命自己的这个考勤官的职位,真是越来越不好当了......
  • 甜萌王妃会开矿

    甜萌王妃会开矿

    穿越成转世王妃啦?拥有前世原主的一生记忆,提前拿到人生剧本啦?深情老公想谋我家产,恶毒三妹嫉妒想要我性命?宫廷大反派的贵妃还帮着三妹要给我家王爷纳小妾联合起来要玩死我?我拿着人生剧本的受过二十年现代教育的大好青年怎么还会再吃一次原主的亏?夺家产,开矿山,斗反派,王爷将我宠宠宠,将原主的身份发挥到极致,最终才能抱得美王爷,富甲天下,甜宠一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FBOYS之四叶草之梦

    TFBOYS之四叶草之梦

    她,是一个家庭环境很不好的的一个女孩,突然之间成为了全球首富,去了重庆,因是全球首富,跟全球的二富、三富成了闺蜜,她们三个都是四叶草,到了重庆,见到了自己的男神,为何会镇定自若?他们六个人之间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本书是梦菡的第二本小说,有什么事加梦菡的QQ:1345318473)
  • 捡到大杀神

    捡到大杀神

    13岁的夏苏月自小天资聪颖,拥有别人无法拥有的五行之力,后因世家出现内乱导致麒麟珠破损,为修补麒麟珠,夏苏月踏上了异世的各个大陆......
  • 流云传说之

    流云传说之

    他本是官宦子弟,在慈爱的父母膝下有着那个时代最快乐的童年。可是那一年,朝局动荡,江湖一片血雨腥风,罢官后的父亲依旧被列为清洗对象。在那个明月夜,家园遭到恶徒毁灭,父母亲人皆惨遭杀害。只剩下年幼的他经高人幕后搭救得以脱险。戚云天分极高,幸得名宿亲授武学。他本为复仇出入江湖,直到初见‘天姿’,那容颜那音韵深深植入戚云记忆里,烙印在心头上,从此他就不只是为复仇而活着,他第一次知道世界是有多美好、有多绚丽。然而她,最后却未必能与之厮守这一生。随着故事的深入,戚云在复仇的路上发掘出一系列不为世人所知的秘密,原来,这里面暗藏惊天大阴谋。魔罗门、李家军、沧澜剑盟、纷纷参与其中,九王爷篡位,李宣武逆天的策划。复仇,并不是故事的全部,别忘了曲折的爱情与意想不到的结局。最后是戚云与李卉儿的至死不渝、还是婳玥对戚云的不离不弃更让人纠结?
  • 撩了一只仙

    撩了一只仙

    仙魔两界关系融合,偶然机会魔界以凶残出名的魔女对仙界冷心冷肺的文曲星君一见钟情。魔女初次知道何为情,满心欢喜以飞蛾扑火的姿态靠近星君,而向来寡情的星君单一个字,“滚。”魔女大受刺激,屠杀无辜凡人,星君奉旨将其当场击杀。一剑刺穿她心口那一瞬间,星君第一次觉得心空了。“星君甚得我欢心,我却不曾得君心。”得不到的东西,不如摧毁。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霸王不能硬上弓

    霸王不能硬上弓

    梁遇凡在遇到罗小柳之前,一直把这个世界上的东西分为两种,一种是他想要的,一种是他不想要的。前者,他占有。后者,他摧毁。可是,他却判断不出来罗小柳属于前者还是后者。
  • 山贼行道录

    山贼行道录

    这里没有斗气,只有元气,这里没有斗帝,只有武神,这里没有真正天生的英雄,却有卑微倔强的崛起。这是一个纷繁浩大的世界,有五界九域,这是一个强者辈出的年代,武战风云;巅峰之上是否意味着穷途末路?武道之神是否真是天地极致?一个出身东玄域的卑微山贼,怀着成为“寨主”的“伟大”梦想,一不小心,走上了这个神奇莫测的舞台,故事,就此开始了。
  • 拯救你于深渊时

    拯救你于深渊时

    “逢场作戏罢了,何必当真呢”是啊,到底还是逢场作戏,可我从未把它当作假的我曾拯救你于深渊,你却反手将我也推入深渊余洁,我这一辈子都是你的……顾逵和余洁的爱虽是曲折,可终究是冲破枷锁相拥《拯救你于深渊时》愿你的爱情是双向奔赴
  • 莯色笙花

    莯色笙花

    短篇小说,我叫岑笙,敬请期待!我叫岑笙,在今夜我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