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28600000011

第11章 须菩提——解空第一(3)

常常住在耆阇崛山的须菩提,有一次忽然四大不调,病魔缠绕着他,使他的身心感到非常疲劳不安。

一位圣者修行德行很高,也会患病?很多人对之感到不解。其实,业报所招感的人的色身,是有为法,既是有为法就免不了苦空无常的现象。须菩提是一位体证圣果的圣者,他的精神早已获得解脱,但有为的色身尚在,有为的色身是世间法,当然要受世间上生老病死的循环。

须菩提病得很重的时候,就把卧具展开来铺在地上,自己在上面结跏趺坐,端身正意地思维道:“身体的病苦是从哪里来的?要怎样才能远离病苦呢?”须菩提深切地反问自己,随后又思维道:“引发身体病苦的原因,有的是过去的业报现前,有的是现生缘违的关系,用医药是不能彻底根除的,唯有深信因果,忏悔罪业,修习禅观,从心不苦而做到身亦不苦。”

须菩提尊者有了禅观和正念以后,顿时感到身心非常轻松自在,一点病都没有了。

正在这时,护法的天帝释带领五百天人以及很多的波遮旬乐神,从天上降临到耆阇崛山。天帝释随即命令波遮旬吹奏慰问的音乐。受命的乐神走到须菩提的面前奏起琉璃琴,五百天人随着歌唱道:

尊者的德望比天高呀!

尊者的修行比水长呀!

渡过生死海,

息灭有为火,

老病的痛苦就能断除。

行业若忏除,

垢秽能灭尽,

愿尊者从禅定中去体悟。

尊者的病苦即消除呀!

尊者的法躬即痊愈呀!

一曲奏罢,歌声停止,天帝释领着眷属拜见尊者的圣颜。须菩提慈祥地回礼赞道:

“这曲调和歌声真是最微妙、最和谐的音乐!”

“请问尊者,你此刻的病苦是不是还有呢?”天帝释恭敬地探问着。

尊者便告诉天帝释道:

“诸法从因缘而生,诸法从因缘而灭,诸法的因缘和合则聚则成,诸法的因缘分开则灭则止。诸法相依,诸法相待,法中生法,法法自有因缘果。黑法以白法治之,白法以黑法治之。好比贪欲之病,要用不净观来对治;嗔恚之病,要用慈悲心来对治;愚痴之病,要用般若慧来对治。

“世上一切都是空的显现,没有我相、人相,没有男女的分别,没有是非的不同,一切是法尔如是的。你们看暴风吹倒大树,或者是霜雪摧毁苗华,可是那枯萎的草木,如遇到春风雨水,自然能恢复它的生机。诸法相乱,诸法也自有它平定的时候。

“区区我的一点病苦,那是诸法相乱的时候,可是佛陀如甘露的法水,还有那像春风似的禅观,使我的病早就痊愈了,谢谢大家的劳驾,我现在的身心很安稳自在。”

天帝释听了非常欢喜,向尊者顶礼后,率领诸天人又回到天上去了。

尊者看着天人走后,还自言自语地说:

“佛陀曾慈悲地开示过我们,身心的苦痛唯有佛法才能疗治。不是病了的时候才祈求,平时要闻法修行,具足证悟的根基。忏悔业障,深信因果;修积福慧,这是万病的妙药良方。”

般若会上畅论空理

须菩提深具般若的空慧,不但能看破世上的毁誉,解脱物质的束缚,更能以般若空慧和禅观解除身心上的痛苦。

有一次,佛陀在般若会上,对须菩提说道:

“须菩提!你很有辩才,能深体真空的道理。今天在场聚会的菩萨很多,你可以向他们解说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之法,满足他们的所学,以共勉精进吧!”

佛陀这么一说,在座的会众都知道般若法门,是甚深玄妙的法门,所以心中都猜想道:“须菩提尊者能以自己的智慧辩才来宣说如是微妙之法呢?还是承受佛陀的威神之力来宣说呢?”

须菩提知道会众的心意,他就说道:

“佛陀的慈命是不能违的,弟子们来说教,不论深浅的教法,如果能说得契理契机,皆是承受佛陀的威神之力。承受佛陀的威神之力来说教,劝人修学,才能获证到法的本能,才能和法的实相相应,才能和佛陀的心意相通。我现在以佛陀的威神之力,来宣说修学菩萨道的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之理,这不是我的智慧辩才之力。”

须菩提很谦虚,他说后又再顶礼佛陀,对佛陀禀告道:

“佛陀!弟子受您的慈命,说明菩萨与般若波罗蜜多的相应之法,但是什么法才名为菩萨呢?什么法才名为般若波罗蜜多昵?我不见有法名为菩萨,也不见有法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就是这两个法的名称我也没有去分别。我以这样的认识来说菩萨与般若波罗蜜多的相应之法。佛陀!请您先慈悲开示,我能够满足菩萨们的所学吗?”

佛陀很欢喜地回答道:

“须菩提!菩萨只有名为菩萨,般若波罗蜜多也只有名为般若波罗蜜多,所谓菩萨与般若波罗蜜多的名称,也只有名称而已。这本是不生不灭,不过为了便于宣说才假为立名。这个假名,不是在内,不是在外,也不是在内外之间,本来就是不可得。譬如讲‘我’,亦唯有假名,我的本体,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有为的诸法,如梦、如响、如影、如幻、如阳焰、如水中月。可是,须菩提!菩萨要证得不生不灭,仍然是要修学菩萨与般若波罗蜜的假名与假法。

“须菩提!菩萨修学般若波罗蜜,色受想行识的常与无常,乐与苦,我与无我,空与不空,有相与无相,有为与无为,垢与净,生与灭,善与恶,有漏与无漏,世间与出世间,轮回与涅槃,都是不可执著分别的,其他一切诸法都是这样。

“须菩提!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菩萨修般若波罗蜜多时,不应对诸法起分别之想,应住于空,住于无分别。菩萨修六波罗蜜等其他诸行,也是不见菩萨的名,不见般若波罗蜜多的名。菩萨只有求一切智,知道一切是诸法的实相,而这个实相才是不垢不净的。

“假若菩萨能照这样修习般若波罗蜜多,知道名相是权巧而假为的安立,则对色受想行识和其他的一切诸法,都不生起执著,对智慧不生执著,对神通也不起执著,对什么都不执著。为什么对一切法都不执著呢?因为有执著就是不可得。

“须菩提!照这样修习般若波罗蜜多时,对一切法都不起执著时,才能帮助完成六波罗蜜多的修行,才能进入修行者的正位,才能住于不退的地位,具足神通,畅游佛国,化益众生,庄严清净佛土,自己安住于自在解脱的境界。

“须菩提!色,是菩萨吗?受想行识是菩萨吗?眼耳鼻舌身意是菩萨吗?地水火风空识是菩萨吗?远离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地水火的人是菩萨吗?”

“佛陀!这以上都不可名为菩萨。”须菩提回答说。

“须菩提!你说这以上都不名菩萨,这是什么缘故呢?可以说明吗?”

“佛陀!本来所谓众生者,是不可知、不可得的,不论什么法甚至菩萨都是如此。说有这个法,说没有这个法,以及远离法性,都不名为菩萨。”

佛陀听须菩提的回答,很高兴地称赞道:

“对啦,须菩提!所谓菩萨,所谓般若波罗蜜多,皆是不可得,菩萨虽要修习,但本无修习。须菩提!我再问你,色受想行识等诸法是菩萨义吗?”

“佛陀!色受想行识等都不是菩萨义!”须菩提深有了解地回答。

佛陀又再欢喜地嘉许须菩提道:

“须菩提!你说得很对,菩萨修习般若波罗蜜多时,色受想行识的诸法,或常或无常,或有为或无为等,皆是不可得。菩萨应以海阔天空的心情修习般若波罗蜜多。

“须菩提!你说你没有见到菩萨与菩萨名的法,法与法界,法界与眼界,眼界与意界等,这些相对的法并不是对立的。是什么原因呢?离开有为而说无为这是不能够的,离开无为而说有为,也不能成立的。须菩提!菩萨这样修习般若波罗蜜多,不见什么法,就能无诸恐怖,把心不停于法,就没有后悔的事。如你所说,菩萨如此修习般若波罗蜜多,也不得菩萨名,这才真名菩萨,真名般若波罗蜜多,这才是为菩萨所说之教。”

在数万听众的般若会上,为诸大菩萨说教,佛陀和须菩提尊者一问一答,因为甚深微妙的空的真理、空的哲学,唯有须菩提才能深刻体证和了解。就这样,他解空第一的盛名,在僧团中受到普遍的尊敬!

佛法,高深而博大,我们要真正深入佛法,必须向须菩提尊者看齐!

同类推荐
  •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集中心力,在事业中修行”、“成他人欢喜,成就自己”、“气要和,性要缓,春来草自青”、“内心安定,何处惹尘埃”……集本焕长老一声法语精华!《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珍藏版)》(作者净因)是“佛学大师禅来禅去系列”之一。
  • 快不得

    快不得

    本书是计划中的星云大师套书“人间万事”中的第十册,是台湾星云大师目前仍在《人间福报》“人间万事”专栏连载的部分短文集结。本书有别于过去传统佛教读物的写作手法,是一种完全应世的、软性的文章。风格情形,朴实有味;取身近物,道不远人,体现出很强的人间性和普遍性。该书从最普世的角度谈人生和社会,文字简洁清新,没有不合时宜的政治倾向,更无狭隘的宗教习气,实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
  • 奇山:佛教道教名山

    奇山:佛教道教名山

    本书分为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江西龙虎山和四川青城山等四部分,内容包括:佛教的传入和灵鹫寺、清凉山佛教的极盛时期、藏传佛教的传入和兴盛、画中姑娘幻化的峨眉山、大上清宫中的百神传说等。
  • 好婚姻,靠修行:佛学大师解读幸福姻缘法则

    好婚姻,靠修行:佛学大师解读幸福姻缘法则

    结婚的时候,大家怀着什么样的心态呢?“这个人有多少钱?”“学历如何?”“地位高不高?”“外貌怎么样?”通常,人们都是像这样反复思量,然后做出选择。我有所欠缺,所以我需要对方,这就形成了某种依赖心理。问题在于,对方恐怕也是如此。真正的婚姻生活开始后,彼此的期待瓦解了,问题和矛盾也就产生了。我们要知道,幸福是不会随着婚姻的到来而自行到来的。幸福甚至与婚姻无关。人只有独自生活不感到孤独,共同生活也不觉得麻烦的时候,才可以结婚。在婚姻关系里,得到幸福的唯一办法就是两个人都完善自己,彼此适应。僧人打坐磕头是修行,而夫妻俩从不适合到逐渐适应对方,这也是修行。少年夫妻,老来伴。以诚相待,人生一晃即过。智光大师以如上忠告作为贺礼,希望大家铭记在心。
  • 佛养心,道养性佛心慧语悟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佛心慧语悟人生

    做人需要佛的慈悲心肠,与人相处需要佛的博大胸襟,做事需要佛的无上智慧。以佛的思想和理念来出世入世,我们就能使人生圆满。我们并非一定要成佛得道,但我们有必要领悟佛的大智慧,体味佛带给我们的澄清心境,以一颗佛心待人接物。如此,我们则能获得心灵上的真正解脱,享受人生的美好与欢愉。本书以佛家思想为核心,融合了道家和儒家思想的精华,对人生进行了反省与解析。通过一个个教人向善的、安抚心灵的、启迪智慧的故事,阐述了诸多为人处事的人生哲理,全方位展现了佛学的博大与精深。仔细阅读本书,你能在佛的感召下平和自己的心态,提高自己的修为,增长自己的智慧。
热门推荐
  • 公子上路

    公子上路

    浮生若梦,行走半生,庙堂如梦,江湖似幻,兜兜转转,所为何求?小众非套路文。
  • 宅女攻略

    宅女攻略

    邂逅,十八岁时,他爱上她。那时,她十三岁。一夜,二十三岁时,他却不知道她是他爱的她。相逢,再遇时,她不认识他,他记得她,她的面容,早已深深的刻在他的脑海里。“嘿,大叔你好,我是妈咪的孩子,请问你找谁?”男孩露出优雅的笑容,朝着门前的男人自我介绍道。“我是你爹。”看着面前跟自己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缩小版自己,男人咬牙切齿道。然后,抬头冲着躲在门后的人说道“好啊赵斯斯,你竟然瞒着我连孩子都生了,还敢说不认识我?”
  • 中年危机

    中年危机

    《中年危机》讲述了:四十二岁的高德明做着药品代理生意,大学时代暗恋的情人文丽给他介绍了一笔大生意,取料竟将高德明推入一场生死危机,无意还是陷阱?高德明新招来的文员倪亚兰,开跑车,住豪宅,挎名牌包,为高德明的小公司尽心尽力,亿万富姐为何要屈身这座小庙?高德明的妹夫纪建国一心想要升为正处,偶然间他发现了高德明与高官杜占举的微妙关系,可出面推了他一把的却是文丽,这其中又有怎样的玄机?一场中年危机大戏徐徐拉开帷幕……
  • 勇者的末裔

    勇者的末裔

    当有一天,勇者们都相继死去,而魔王们却越发强大时,又该由谁来拯救这个世界?这是人类英雄卡文迪许-艾克的故事,他将带领我们去往一个剑与魔法的世界,这里有血有泪,有爽点有槽点,有帅哥有美女……那么,我有故事,你有时间吗?
  • THE ORIGIN OF SPECIES

    THE ORIGIN OF SPEC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梦遇桃花初爷我不服

    一梦遇桃花初爷我不服

    奚初云无端坠入梦境,遇见了她今生最后悔见到的人—风满楼初入梦境,老天便给她一个补偿,知道初爷她喜好,给她安排了个美男,就是孱弱了些…色心大起的她一时没忍住便将他领回住处…从此带他逛青楼,进赌场,入黑市好不逍遥~可相处了大半年之后她才发现,初爷她也有看错人的时候…某天午睡后,她竟发现出现在…青楼。。。老鸨同她讲,是那个与她经常呆在一起的公子十两卖与她的。奚落?之前说将她卖到青楼原来不是骗她的?可是,十两?就十两就把她给卖了?她好歹也算是个美少女吧!可拥有主角光环的她,怎么可能没落在青楼呢?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不出五天她就混出来了。笑话,想困住她?她初爷的名号是白叫的吗?奚落!初爷我记住你了!半年后…这个男人竟然还敢出现在她面前!好啊!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什么?风满楼?哼,以为改了名换了身装扮她就不认识了?呵呵,你若想装那便不要怪她初爷辣手摧花了。看初爷我不把你打的你妈都不认识!我擦,说好的孱弱呢?什么时候这丫的变得这么厉害了?三招还没到!这怎么可能?她可是主角,主角啊,说好的主角光环呢?她不服,初爷她不服!!!
  • 日月神剑之剑灵

    日月神剑之剑灵

    雪域门被八大门派围攻,雪域门掌门让徒弟带着神剑去日月山庄找林庄主,在林庄主的儿子大婚之夜,邪教攻入日月山庄,日月山庄在一夜之间惨遭灭门,林庄主为了保护日月神剑,把自己的儿子和日月神剑一起推下悬崖。从此林庄主的儿子林风走上了复仇之路。。。
  • 毁灭传承

    毁灭传承

    当九幽帝都被魔掌控,灭世的伟力将要再次来到这个世界上,上古传承的世纪卷轴将要打开,传承万载的远古家族能否抵挡这股来自黑暗的力量?上古世纪千百年的兴衰,是否要重现远古纪元的覆辙?
  • 寻墓者1

    寻墓者1

    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 步步惊婚:大牌富豪来相亲

    步步惊婚:大牌富豪来相亲

    她只想过简单的生活,为什么他偏偏如噩梦一般对她缠住不放。“林子皓,我们之间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李薇儿你以为你想要找一个男人结婚,就能逃离吗?我林子皓认定的事情,就没有改变的可能。“片段一:少爷,少奶奶跟一个男人在一起。”“谁?”“黎总裁”“地址,时间,在哪里,带着孩子上门找娘。”片段二:“少爷,少奶奶现在跟一个老头在一起。”“谁?”“不认识。”“地址,时间,在哪里,赶快派人包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