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27000000004

第4章 禅文化在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以《六祖坛经》为例(1)

前言

中国和印度两国都是文明古国,中印两大文化圈之间两千余年以来相互学习、彼此影响,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方面都有广泛深入的交流,促进了中印两国文化的发展。因此,暨南大学成立中印比较研究所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禅文化起源于印度,鼎盛于中国,广弘于世界。今天,我就《禅文化在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这一课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向各位方家、善知识请教。

东西方文化与禅文化

季羡林先生认为⑴:“从人类整个历史来看,全世界人民共创造了四个大的文化体系。所谓大指的是历史悠久、影响广泛,至今仍然存在的文化体系。”即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和自古代希腊罗马一直到今天欧美的文化体系。“其中前三个属于东方文化范畴,第四个属于西方。”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最基本的差异的根源,就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东方主综合,西方重分析。西方注重于用理性的分析探索外在的世界,特别是近三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工业革命大大开发了人类的工巧技术,创造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得多的财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空前的便利,使人类得以以大自然主宰者的姿态顾盼自雄。

但是,科学的巨大成功助长了人类更为巨大的贪婪,犹如打开了所罗门王的瓶子,人类心中形形色色的欲望魔鬼正在前所未有地释放出来。人类永无止境地向大自然索取,使所有的资源都将近枯竭。据统计,全球石油、天然气的总储量已不足百年之用,煤的储量最多也只能维持二百年。向大自然拼命索取的另一恶果,是因滥伐滥垦、破坏植被、杀戮动物而造成的生态系统平衡的严重破坏,成为气候反常、空气恶化、沙漠扩张的重要原因。人类与其说是意识不到危险,不如说是控制不了强大的欲望。如果听任贪嗔痴的欲望成为主宰,夸父追日的神话就会成为人类追逐财富与享受的写照。“道渴而死”是夸父的不幸结局,人类向外追逐片面发展物质文明的结果,必然是人类的自我毁灭,而科学无意中充当了现代夸父的拐杖。

正如池田大作所说,这场危机是文化危机,是人的文化活动所制造的。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严重破坏,遭受自然界报复的危险;二是向外逐物造成内在精神田园的荒芜,使现代人迷真逐妄,忘记了内在的精神修养,不自觉地接受一种以物质利益为目标的商品化价值观念。或者因过快的生活节奏而感到身心疲惫;或者因追求享受而向下堕落、道德沦丧;或者因商品化的人际冷漠而愤世嫉俗;或者因感觉自己被物化为社会机器中的零件而迷失自我,惶恐不安,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尤其是世界大战的危险。这两方面的危险都是由于西方文明片面发展物质文明,征服自然以满足人类欲望的发展方向所导致的。

现代文明隐伏的危机,早已被罗素、汤因比、贝恰、池田大作等东西方智慧精英所敏锐洞察。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1920年访问中国后所写的《中国的问题》中说:“我们(西方人)的生活方式要求争斗、开发、无休无止的变化、冲突和破坏,指向破坏的效率,只能以毁灭而告终。如果我们的文明不能够从它所鄙视的东方文明学得一些智慧的话,它将走向毁灭的终极。”

东方文化体系注重认识自心,挖掘出自心深处本具的般若智慧。牟宗三先生在他的《生命的学问》一书中说⑵:“生命总是纵贯的、立体的。专注意于科技之平面横剖的意识总是走向腐蚀生命而成为‘人’之自我否定。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生命的学问。由真实生命之觉醒,向外开出建立事业与追求知识之理想,向内渗透此等理想之真实本源,以使理想真成其为理想,此是生命的学问之全体大用。”

禅文化是东方文化的精髓。禅文化不仅仅是用来提高修养、净化心灵、启迪智慧,而且能圆满回答人类文明的根本问题,蕴含着拯救文明危机的智慧,牵涉到整个人类文明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禅看来,人类文明的出发点,应是“识自本心,见自本性”,⑶“如实知自心”,⑷解决以生死痛苦为主的人生烦恼痛苦。人类文明的终极归宿应是使每个人都达到永享极乐的涅槃境地。这一目标的实现,可以运用一超直入如来地、简而灵的禅法,直接从自我调心入手,由自主其心而达主宰世界,由自净其心而实现自身生命的提升、圆满。因此,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人类文明的终极目的,几乎不可能从穷究物质、征服自然的二元论的外向的途径中得到解决,向外追逐的结果必然是人类的自我毁灭。这无疑是对西方文明基本精神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否定。物质文明可由科技去创造,而人的信仰危机和精神的萎顿却无法由高科技来弥补。禅文化使人不沦为科技的奴隶,而是以科技为人类的整体幸福服务。因此,充分挖掘禅文化的价值,对于解决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空虚抑郁的精神孤独之间,形成的二律背反的现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禅文化在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优势与使命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在势不可挡地席卷整个世界,各国综合实力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由经济发展、军事装备、科技进步、领土扩张等构成的硬实力竞争愈演愈烈,而由文化感染力、价值观感召力、道德影响力、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外交说服力等所构成的软实力竞争,又风起云涌,方兴未艾。在软实力中,文化软实力是核心要素。党的十七大,把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予以充分重视并深刻阐述,体现出执政党对当代国际社会竞争态势的敏锐洞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谋远虑。

“软实力”概念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教授提出。他把软实力看作能够影响他国意愿和行为的无形精神力,包括文化的感染力、价值观的感召力、政治制度的吸引力、外交的说服力、国际威信与信誉力、领导人与国民形象的魅力等。文化、政治价值观念、外交政策构成软实力的三大源泉。

软实力是多元化时代中非军事力量的统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太虚大师说:“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禅宗是佛教在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中开出的奇葩,禅文化,特别是六祖惠能大师所建立的南宗禅顿教法门及其思想体系,是佛教中国化的鲜明标志。因此,禅文化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深刻的意义。禅文化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去谋求人类的福祉,追求人类文化的兴盛和繁荣,具有独特的五大优势。

1、确认文明出发点与终极归宿的慧眼。

确定文明发展方向须以清澈的慧眼审视人类自身的需要、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及现实生活的价值、自身与外界的关系,抓住人存在的根本矛盾而设计解决方案,确定文明的出发点与归宿。禅文化正是从这里入手,首先反思人生的根本矛盾。以佛陀慧眼如实观察,发现人有生老病死等痛苦,与人本性常乐的需求相违背,此乃人存在的根本矛盾。正视这一矛盾并予以解决,应为文明的出发点,令全人类乃至一切众生都解脱诸苦,获得暂时的人天安乐和究竟的常乐我净成佛之乐,应是文明的终极归宿。深察人生苦乐,可见依赖物质条件而生,由官能刺激所得之乐都是粗劣短暂的,实质是苦。欲图以满足物质欲望而获永恒幸福,犹如饮咸水止渴,永远不得满足与安宁。满足常乐的需求,要从自心的净化、智能化着手。这是禅文化所确定的基本路线。因此,历代禅师都能淡泊物欲,背尘合觉。如大梅法常禅师诗偈云:“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而返观近现代西方文明,正好背道而驰,逐物役心,其在短短300年内造成的恶果,恰恰作了佛法的反证。在人类文明危机的十字路口,深思文明的出发点和归宿,深思禅文化对人生根本矛盾的揭示及解决方案,体悟四圣谛的甚深妙理,对于文明反思中的现代人来说,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2、对人与世界,人与人关系的正见。

《维摩经》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这是禅文化处理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立场,依报(国土、环境)正报(根身)不二,希望生存环境风调雨顺富乐理想,关键在于心灵环保。同时,大乘号召菩萨掌握工巧明技术和医方明等五明之学,丰富和便利物质生活,但要以净化人心为本,反对自相残杀技术的发展。

就人际关系而言,佛法力倡众生平等,人际之间应以慈悲喜舍为怀,视众生为过去世父母,未来诸佛,极度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禅文化进而倡导心与心的交流。比如我们见到一个久别的亲人,跟他握手或拥抱的时候,那一瞬间我们是失语的,很高兴,却无法用语言去描述,只能说:“我太高兴了。”当人的生理、心理感觉达到极致状态时,都是无法言传的,说出来的也非常有限。所以说,语言很难把人最深层的感受表述出来,它传达不出我们身心的最大快乐。而禅是一种用心去感受的方式,“会心一笑”就是如此。两个有距离的人沟通的方式叫做“交流”,更陌生一点的叫做谈判,而达到高级的状态就不需要说话了。

3、诸法无我与人心自觉之道。

太虚法师按禅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将禅分成五个阶段⑸:依教修心禅、悟心成佛禅、越佛祖师禅、越祖分灯禅和宋元明清禅。都是为了力破世间一切丑恶现象的渊薮,即对假我、幻我、小我的错误执着,破萨迦耶见,提供给人类一套消除我执,明心见性的解脱大道——即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般若智慧如实观照,当下契入真如自性。唯识学中讲八识心王,前五识是感性认识,第六意识是理性认识,第七末那识是悟性认识,第八阿赖耶识是自性认识。无明就是识,觉悟便是智。因此六祖开示说⑹:“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如来禅以及佛教各宗所修的禅观,都是从第六意识起修,从闻思修上来修,所以是转识成智。而祖师禅从第八阿赖耶识,即自性认识上起修,从心的本体起修,所以是即心成智。这是一套以开显自性宝藏为导的,实现池田大作所说的“人的革命”的极佳教化体系,对于根治现代文明以小我的我执为中心,向外扩张占有、贪得无厌的病根,具有积极价值,犹如对症良药,歧路明灯。

4、掌握解决人生根本矛盾,打开宇宙奥秘总机关的智慧钥匙。

科学文化对人生问题与宇宙奥秘的探究解决,至今尚处在零析碎割、见部分而失全体、治标不治本的幼稚阶段,学科越分越细,知识愈演愈繁,社会、人心问题反而越来越多,关键在于缺乏一种从根本上、整体上观察,解决问题的大智慧。而禅文化之所长,正在于从根本上、整体上着眼,掌握解决人生问题的诀窍和打开宇宙奥秘总机关的钥匙——就是对真如、诸法实相的契证。

5、圆满开发自性潜能的技术。

与近现代文明唯重开发物质潜能相反,禅文化唯重开发自性潜能。在佛眼观来,世间万法中,人心最灵最妙,开发心的潜能乃是最高技术、最大宝藏。全部佛法的教理行果其实可看作自性潜能开发学。

世间的人追求事业的成功,而禅师致力于最灿烂的成果——开悟:一颗彻底打开,能包容宇宙实相的心,这是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层次的进化。心打开了,立刻散发出巨大的能量,因为她不再被我们自己的介入所阻碍。其实我们从来不曾离开完美,我们的妄念使自己看不见本已拥有的东西。现在,禅文化指导我们透过心来修心,开启人脑宇宙的秘密,成为一位内心实相的量子物理学家。

总之,像禅文化这样以人的终极关怀为基点,超时代、超地域、超人类,具有总持人类文化,解决文明根本问题的大智慧和实证方法,具有亦宗教亦哲学亦科学而又超宗教超哲学超科学的性质,在现有各种文化中,还举不出第二家。放眼浩渺宇宙,纵观古往今来,审视百家之学,佛法尤其是作为其精髓的禅文化中,蕴藏着堪以拨正文明航向、挽回劫难的智能,是人类文化的无价宝,是人类最伟大的精神成就。因此,禅文化的弘扬必能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促进世界和平与生态平衡,促进整个人类文明合理转型。这是作为人类智能最高成果,具有诸多文化优势的禅文化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⑺。

禅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佛教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

力尽社会责任,以建设人间净土,利乐有情为己任,是佛陀教义的基本精神。佛陀不仅说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等法教人超出生死,而且谆谆教诲长者、妇女、青年等在家人如何营生治事、持家理财。父严子孝、夫妻和谐,过好世俗生活,获得现世安乐。佛陀已多次教导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阿阇世王等印度名王,如法修身治国,推行民主法治,以十善法教化民众,使人民丰衣足食,社会祥和安定。佛陀不仅耐心教诲众生,而且主动为民众排忧解难。如释迦族与拘利族争水,佛陀特地远道赶去调解。毗舍离城瘟疫流行,佛陀不怕被传染,专门进城去安慰教化病人。佛陀以其身教表明:关心民众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是佛教徒应尽的社会责任。禅文化在当代中国的社会责任,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生和美——禅文化培养即世超然的道德人格。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处于世俗中的芸芸众生求名为利,自寻无尽烦恼,迷失了清净本性,这才是真正的自我失落。禅文化并不否定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以及人类必需的物质生活。它只是要人们不要迷执于物相,沉溺于物欲。禅的道德修养就是要人们去除人我执、法我执的迷雾,彻见清净圆明的自性,以达到自我身心的和谐发展。日本铃木大拙曾对禅的境界做过描述:“禅在本质上是一种见性的功夫,是挣脱桎梏走向自由之道。它使我们啜饮生命的泉源,因而使有限的人类从这个世界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禅的目的就是突破迷妄使我们隐藏的活力得以自由的展开,使我们内心一切创造的动力得以自由的发挥,迷云消失后,我们便可以看到自己的本性了。”⑻

2、社会和谐——禅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同类推荐
  •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本书内容丰富、全面、告诉你如何避免错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在创建节约型的社会里,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意味着付出的时间最少,节省的成本最多,取得的效果最好。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从:高效率,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世上无后悔药,第一次就赢得结果;这样做,才能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三方面着手,告诉人们如何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 商务礼仪规范手册

    商务礼仪规范手册

    本书内容包括:礼仪概论、职场仪表礼仪、职场言谈礼仪、职场工作礼仪、商务往来礼仪、商务会议礼仪、商务谈判礼仪、商务宴会礼仪、商务涉外礼仪等。
  • 自助

    自助

    寻求生命的价值、用饱满的热情生活、从容应对生活、追求伟大、让智慧拯救灵魂、在思考中获得力量、追寻美的生活、品味记忆的美好、让思想变得崇高、倾听心灵的声音、关于恶的随想等。
  • 一眼看透他人的心

    一眼看透他人的心

    《一眼看透他人的心》,用最通俗、最简明的事买、道理和方法告诉您:透过脸部表情,就能看到他人心中的图景;透过言谈话语,就能听出他人内心的心机;透过身体姿态,就能窥视他人的内心秘密;透过生活习惯,就能嗅出他人的真实意图;透过日常物品,就能破译他人的情感隐私;透过五官相貌,就能猜透他人的所思所想。
  • 让别人喜欢你的18种沟通方式

    让别人喜欢你的18种沟通方式

    本书详细阐述了让别人喜欢你的18种沟通方式,内容包括:和谐有序的沟通方式、察言观色的沟通方式、游刃有余的沟通方式、大方得体的沟通方式、用心倾听的沟通方式、待人以诚的沟通方式等。
热门推荐
  •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成功非一蹴而就,高尔基曾说过“凡事皆有终结,因此,耐心是赢得成功的一种手段。”爱情亦如此,宁缺毋滥。我选择用一生独自等待,我的成功……我的爱……
  • 九品仙凡

    九品仙凡

    这是一个宗门林立的世界,这是一个妖族肆虐的世界,这更是一个群英荟萃的大时代。而我们的主人公楚易,走出了小渔村,踏上了一条漫漫修仙路。qq群:867504129来呗来呗
  • 为了生计穿越的我搞了个虚拟主播

    为了生计穿越的我搞了个虚拟主播

    当被对方找上的时候女孩子就知道自己完了。自己是一名黑客,黑入了对方的电脑干出了这种事……女孩:呵……送我到监狱去吗?也罢……我早已有了准备……威图博:诶,小姑娘声音挺好听的嘛。女孩:……你要干嘛?威图博:嘿嘿嘿~你听说过虚拟主播吗?威图博:五千底薪五五分成五险一金每年两次团建活动费用公司报销考虑一下不?女孩:???本文要素过多包括:玩梗,抓人,恶意卖萌,卑鄙的外乡人,王者欺负青铜,真香,文抄公,漫抄工,游抄工,系统。偶尔还有点无限流的赶脚
  • 最稳健的重生者

    最稳健的重生者

    “我重生了!哈哈哈哈”“但为什么我的重生和别人不一样!”蔡琨立志在走在时代前沿做一个最稳健的重生者。
  • 如果这是宋史(全10册)

    如果这是宋史(全10册)

    通俗写史的巅峰之作:解除现代人了解历史的阅读障碍,让普通大众能够无障碍阅读,了解中国历史——有史以来,唯一一部白话通俗宋史,作者以亦雅亦俗、亦庄亦谐的写作方式,在生动、有趣地讲述历史故事的同时,叙述了历史上值得人们思考的大大小小的无数故事。
  • 鬼谷子一日一谋

    鬼谷子一日一谋

    产生于战国中期的《鬼谷子》是一部由鬼谷子讲授,后经苏秦、张仪等人补充、修改而成的集纵横家、兵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于一体的政治理论著作。鬼谷子的生平已无确考,最早提到他的《史记》认为鬼谷子是苏秦、张仪的老师,那么鬼谷子与苏秦、张仪同时代而稍前是可以肯定的。本书在对《鬼谷子》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不同的观点,多角度、全方位地对这部奇书进行了较为精确的诠释和解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系统而详尽的阐述,使我们能更轻松地领略到《鬼谷子》谋略的精髓,用最简单的方式知晓成功的哲理。事实上,也只有拨开人生的迷雾,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苍翎

    苍翎

    魂虚界中,一缕孤魂守了初生的牧君城一千年的时间。千年之后,古翎歌起,少年负剑自北域向南而行,闯向精彩绝伦的苍翎大陆。夕阳下,少年站在北天城头,望着少女嬉皮笑脸地说了一句:小吃货,等我回来。成了天地间最唯美的画卷。提剑踏过十二域,历经生死绝境,看透冷暖人心。归来时,仍是你的少年。
  • 豪门闪婚:老婆请乖乖领证

    豪门闪婚:老婆请乖乖领证

    〔宠文〕+〔女强〕+〔爽文〕+〔男腹黑〕+〔豪门〕一夜缠绵,食髓知味,便再也不肯放手。“从今天起,你是我的,身与心皆是。”男人拥着她,如帝王般霸道宣布。“啊,这可不行”。女人说完便挣扎逃脱便转身离开,“好,死女人你给我等着”。小白兔遇到大灰狼,当小白兔逆袭成红太狼你确定不看么?他势必制服她,她一定踹倒他。
  • 疯狂大剑士

    疯狂大剑士

    这是一个被生活所迫不得不当了强盗的苦命孤儿在机缘巧合之下成长为非主流英雄人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