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27000000018

第18章 《心经》的人生智慧(2)

农夫说:“我第一次看到我美丽端庄的妻子时,看到她有着贤妻良母的这种气质,我心里就想,拥有这么好气质的女儿,一定是由最好的父母教养出来的,经过这许多天的观察,我确认我的岳父岳母确实是最好的、最有文化的,也是最会教育儿女的,为了感谢他们教养出这么好的女儿,我决定将大部分的财产、财富都送给他们。之后带着我的新婚妻子返回故乡。”

由于他智慧增长的缘故,很快又可以拥有更多的财富,当然生活也更加地欢喜自在,幸福。可见幸福和财富的源泉其实都是智慧!没有智慧的人只会受人摆布。

所以说有财富是福报,能够懂得怎么如法地用,这就是智慧。没有智慧的人只会受人摆布、任人宰割,即使是属于他自己的财富和幸福也永远都会掌握在别人手里。有了智慧,我们不但能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也能享受欢喜自在、快乐无忧、解脱的那种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幸福。不然,六道轮回里哪有什么幸福可言呢?我们现在学的《心经》正是观世音菩萨的智慧手指,愿我们都能够信受奉行,开大智慧。

下面经题第二段是“波罗蜜多”。波罗蜜多译为中文就是“彼岸到”。“波罗”是彼岸,“蜜多”是到。有了般若圆满的智慧,才能超越生死轮回痛苦的此岸,证得常乐我净的大涅槃彼岸。

佛陀在经典中说,凡夫众生修行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这三大阿僧祇劫是已经入了初住位以后,还要三大阿僧祇劫,也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贤位的修行要经历一大阿僧祇劫。此时道力还很微弱,常会被烦恼所干扰,所以称之为“远波罗蜜”。

往上就是开悟、明心见性了。就是入圣流(前面是贤位,这是圣位)。由初地到七地要经历第二大阿僧祇劫,这时道力增长,名为“近波罗蜜”。从第八地不动地一直到十地,是经历第三大阿僧祇劫。名之为“大波罗蜜”。我们读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就会读到“未成就名空,已成就名般若,因名般若,果名萨婆若。”萨婆若海是佛陀的一切种智海。

可见,“般若波罗蜜多”其实有三层意义:第一层意义指佛陀所证得的一切种智;第二层意义是现证一切种智之道;第三层意义是为了成就一切种智之道的教授。其实就是说般若波罗蜜多的果、道与基,也就是般若波罗蜜多的密义、内义和外层义。这样就可以明白波罗蜜多的义趣。

印度有三位大德论师——无垢友尊者造《心经广释》,是讲《心经》的内义,阿底峡尊者造《心经广释疏》,就是解释无垢友论师的《广释》,所讲的就是成就一切种智之道的教授,讲得非常细,吉祥狮子造了一个《心经密咒道释》,就是讲《心经》的密义。

接下来讲“心”。

“心”是指《心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精要、心髓、纲领。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切法,都是从佛陀所现证的一切种智的大智慧海之中自然流露出来的。而说法的目的也是希望听闻的人依他所传的修行方法,开发自性本具的智慧,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自在。

可见,佛法是从智慧而产生,同时也能帮人开启自性本具的智慧而达到开悟、明心见性的境界。我们现在所学的《心经》更是智慧之中的大智慧,般若智慧的心髓法要,智慧的“浓缩丸”。

“经”,可以译为贯、摄、常、法。贯,是贯穿所说之义理;摄,是摄持所教化的众生,令众生能百读不厌,好像磁铁吸针一样;常,是古今不易;法,是远近同遵等等。当然还可以说绳墨义、涌泉义等等,那就无量了。

整部经文可分为八分,接下来进入到经文的学习。玄奘法师的经历、成就就不多说了。

首先看八分。八分即总持分、资粮道分、加行道分、见道分、修道分、无学道分、证知分和秘密分。是依据传承这个内层义来讲的,跟常规看到的《心经》的注释可能会有些不同,但实际上内在的修行方法,法要上面都是一样的。

先看第一总持分。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底下智慧轮的译本就把它全部包括在里面了,他翻译为“观世音自在菩萨摩诃萨”。翻译为“观自在”是侧重于自利,侧重于智慧。菩萨有究竟圆满的智慧能够于法自在,华严上讲十种自在——身自在、心自在、寿自在等等,我们也不展开说。翻译为“观世音”是侧重于利他,侧重于慈悲。菩萨大慈大悲,循声救苦,循声救苦度群迷。

菩萨译为觉有情,也译为大道心众生。

“观自在菩萨”,就是指没有执著心而有智慧观察的功能就是观自在菩萨。我们修到没有执著心而随时保持觉照,证入诸法空相,人人都是观自在菩萨。即金刚经上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住是执著心,心是智慧心,没有执著心而有智慧的觉照,这就是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般若也可以分为相似般若、浅般若、深般若、无上般若。

凡夫众生通过修学佛法开启内心的智慧,减少烦恼。这称之为相似般若。

小乘的圣人阿罗汉已经断见惑和思惑,破除人我执,成就无我的解脱,这是浅般若。大乘圣位的菩萨其智慧离开有无二边,离开色空二边,不执著于凡夫与圣人的同异,凡圣平等,有无同体,入世化世而不受世间现象的困扰,不被染污,称之为深般若。到了成佛的境界,就叫无上般若,也叫甚深般若。

观世音菩萨修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时,在一切顺逆境界之中修清净心,修平等心,以究竟圆满的智慧来行持甚深境界的般若。这时它的功用是什么?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法,百法上面讲十一种色法。色法也包括了正报——组成我们身体地水火风四大;也包括了依报——我们生存的环境。

受想行识是心法,是精神。受是感受,苦乐忧喜舍五受,想是判断,行是判断以后如何处理,识蕴是阿赖耶识,去后来先做主翁。

我们看植物人是不是都具足五蕴?当然他的色蕴也还在,识蕴也还在,但他丧失了受、想、行三蕴的功能,所以是植物人。

我们也可以简单地说,当然不是非常准确,眼耳鼻舌身这前五识,可以概括在受蕴里面,第六意识就是想蕴,第七末那识就是行蕴,第八阿赖耶识就是识蕴,这是一个简略的概括。

“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谛观身心,但见五蕴。身是色蕴,心是受想行识蕴,在五蕴之中求人我之相了不可得,一切众生都只是五蕴的暂时积聚而已,所以无量劫以来,虚妄之中的我执、人我执就可以破掉。

一切的烦恼都是由我执而起,我执空了以后烦恼就断了。所以小乘四果阿罗汉就是断见惑、断思惑而超出六道轮回,分段生死就没有了。

再观五蕴。蕴从缘生,也是因缘和合的再现,实质上是不生不灭的,因此也没有自体。缘生无性,求五蕴之相也是了不可得,这样成为五蕴皆空。

这其实有两层修法,先观每个人的身体是什么?没有凡夫无量劫以来所妄执的一个所谓的我,因为都只是五蕴而已。先观五蕴,这是第一个层次,这样就把无始劫以来一直虚妄执著的我相破掉了。

再进一步观五蕴皆空,法执也破了、也尽了。法执产生于所知障,它障碍菩提涅槃;所知障尽了以后,菩提涅槃自然现前,所以变易生死也就没有了,二种生死永断,五住烦恼灭尽了,这是“照见五蕴皆空”两个层次的修法。

“度一切苦厄”。苦:是痛苦。厄:是危险、灾难。我们进一步来说“痛苦”两个字:痛,主要是生理上的;苦,主要是精神层面的。痛并不一定苦,苦并不一定痛。我心里面很苦,但是我身上不一定痛。

所以每个字都可以把它辨析得很清晰。当然苦有所谓的三苦、八苦、无量诸苦,所谓的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恨、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也可以把它归纳为三类:生理的苦,心理的苦,身心结合的苦。生理的苦是生老病死;心理的苦是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等。也可以说心念的生住异灭,凡夫的生灭心都是苦。

身心结合的苦就是五阴炽盛苦。因为五阴聚合,所以生理和心理形成了我们生命的流转,一生接着一生,这是五阴炽盛苦,所以是身心结合的苦。

以上是略讲了“度一切苦厄”。其实这句话是把《心经》的功用也包括在其中,说出来了。

天台宗讲经喜欢讲五重玄义,我们因为不是作讲经的方式,只是讲一个晚上,所以只略略地提一下《心经》的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判教相。

释名。《心经》怎么立名的?“般若波罗蜜多”这是法,“心”是喻,法喻立名。心,用凡夫知见来说心脏对一个人很重要,用这个来比方《心经》是般若法的精髓心要,好像佛法的眼睛,佛法的心脏、心髓。法喻立名。其体是以诸法空相为体。

其宗要就是修行方法,是以无所得为修行的宗要。学般若法其实只要懂得九个字:无所求,无所住,无所得。见地是无所求,自性本自具足一切,哪里需要向外求呢?行持就无所住。果位是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接下来就是辨用,其功用是什么呢?《心经》的作用就是破三障,度一切苦厄,离苦得乐。

破三障:报障,包括正报和依报的障碍都能够破,还有业障、烦恼障。百法里面把烦恼障分得很清晰,所谓的六根本烦恼,大随烦恼、中随烦恼、小随烦恼,那些也只提一提。

判教相,属于般若时,属于熟酥时。

那么到此地就把总持分说圆满了。以下是第二——资粮道分。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是讲资粮道的修行方法。资粮道主要回答一个问题:怎样能够证得五蕴等等自性,都是无自性,都是空性。一切法都是无自性空,也就是如经里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具体怎么来做到呢?

〔舍利子〕这是观世音菩萨叫着佛陀的阿罗汉弟子里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的名字来提醒他,其实也就是提醒我们。

色是指一切的现象。有颜色的:红、黄、蓝、白、黑、绿等等,赤橙黄绿青蓝紫,这都是色,颜色。还有形色:一个物品有一个形状,长短方圆大小;还有粗大的物体,比如天体,日月;还有微小的,比如微尘,极微尘。

有可以用形象来表现的物质,称为有表色法。还有无法用形象来表示,但确实存在的能量,称之为无表色法。

我们得戒体得到的是无表色。它是一种能量,代代相传,从释迦佛开始,这种传承的能量,加持力,这是无表色法。

空是指本体,是指真如。

〔色不异空〕是指一切现象都是依真如本体变现出来的,是从假入空,照了真如实性。

〔空不异色〕是由真如本体变现出一切现象,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这是由从空而出假,是照了因缘。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讲空假相即,性相相即。

色不异空是对凡夫讲的。凡夫着相,一切境界都认为是实有的,因此而迷惑颠倒,而妄有取舍,贪得无厌,由此开示说色不异空,叫大家都能清醒明白,不要执著于所有的色相。因为纵然我们费尽一切的心力、毕生的精神去追求外在的东西,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反而临命终时还要随业受报,枉受轮回之苦,太不值得了。

空不异色是侧重于对二乘声闻、缘觉来说的。二乘人执空,认为凡夫执著于色相,造业受报,所以他们就断除人我执,但法见未除,虽然了了分段生死,还有变易生死未了。所以说空不异色而来度化他们。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破菩萨对色空还存有色和空二见而说的。

“色不异空”侧重于自利,通过修行来提升智慧,明白万事万物都是变化无常的,掌握变化的规律,随时保持觉照。每天都能够活得欢喜自在,不寄情于不可知的未来,也不悔恨从前的业障。活在当下,当下就是最美好的一刻;活在清净,清净正是最好的解脱。这样色不异空,彰显智慧。

“空不异色”侧重于利他的慈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不执著于自利利他的任何一边,自利利他不可分割,圆融一体。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受、想、行、识四蕴是精神法,是心法;亦复如是,也都是幻影,即“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这样以此类推。

当然色蕴一破,受、想、行、识四蕴也就随之纷纷破了,因为同样都是虚假不可得的幻影,色相既然不可得,没有这个色相哪里还有什么受?受从哪里来?色相既然不可得,还受一个什么呢?当然就不存在,受也随之契入空性了。没有受,想又从何而生起?所以想蕴也契入空性了。依次行蕴、识蕴也都破了。色蕴既然是空性所变现,受、想、行、识也是真空妙性所显的用。

归纳起来说,在资粮道位上,(刚刚这一段经文都是讲资粮道位的修行方法)主要就是讲修空解脱门,空解脱门主要的修法是两个层次的内观——空性和无相。

如何来修空性?就是修缘生性空。认识到一切色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都是依他起性,是无自性空。因为依他起性的东西都是无自性的,所以说一切色法无自性空,这就是“色不异空”。而在空性之中又能缘生一切法,这就是“空不异色”。这就是修空性的法。

第二个层次就是修无相的法。修无相就是破除色和空的相对,达到绝待圆融,也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具体的修行方法无量无边。如《清净道论》上面讲要修七清净,修四界差别观。

我们切勿轻视小乘法,不要好高骛远。小乘的内观禅,其实是非常简捷明了的。在身心结合的地方来修,觉知呼吸,觉知感受,保持平等心,然后依次修七清净。

释迦如来住世时,那些弟子们都是上根利器,如来一座法,马上开悟、成道,乃至证得阿罗汉道,根器差的可能三、五、十年也成就了。

我们学佛,别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也未必有什么成就,原因在于轻视小乘法,没有从这最简捷明了的法要上开始。所以还是要重视四界差别观、七清净等等,或是修白骨观,因为众生虽然理论上可以明白色即是空,但实际上做不到。只好先修白骨观、修不净观,等修到白骨流光,光也空掉,这时就是照见五蕴皆空,“色不异空”。

色不异空,就证到空,你证到这个空,空也还要空掉,因为你执著的这个空,是真正的真空吗?不是,还是我们的心意识所变现出来的有相清净。所以第二部分是“空不异色”。

我们可以看到这四句话分三个层次的修行方法:先“色不异空”,我们真正契入到空;第二步连空也空掉,“空不异色”;第三步你还存在一个色和空的相对,连这个二见的相对也要破除,性相不一不异,色空不一不异。所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才是真正资粮道位的成就。它有很具体细节的修证方法。

第三分就是加行道分。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这是加行道分的修行方法。印度无垢友尊者在《心经广释》里说,加行道位的修行主要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如果一切法都是空性无相的,那怎样才能依缘生而生,依缘灭而灭呢?看《中论》上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是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台宗依此而立空、假、中三观,空观、假观、中观也依此而来。

你说因缘所生法,既然说一切法都是空性无相的,那它怎样是依缘生而生,依缘灭而灭呢?这是你修到加行道以后,自然要起的一个疑问,那么观世音菩萨就来开示。

我们用一个比方浅说好了:譬如小孩子玩积木,用积木搭幢房子出来,这房子的相宛然存在;但你把它拆掉以后,房子的相在哪里?房子没有了。有智慧的人一看这个现象马上就觉悟:相的有不是真有;相的灭也不是真灭,“不生不灭”呀!

同类推荐
  • 用微笑面对逆境

    用微笑面对逆境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遭受情场失意、官场失位、商场失利等方面的打击;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受委屈时的苦闷,挫折时的悲观、选择时的彷徨,这就是人生。生活需要我们充满勇气地南对败局,如何随打击,如何面对失败是我们最大的挑战之一。对一个乐观向上的人来说,遇到绝境,正是自我升华的最好时机,丑小鸭变成白天鹅,那是乐观和梦想创造的奇迹。对一个豁达从容的人来说,面对指责,正是了解自我、评价自我的最佳参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从而不断地走向成熟,这是平和稳重创造的奇迹。对一个热情积极的人来说,遭遇失败,正是获得宝贵经验的一次经历,从失败走向成功,是一颗积极的心创造的奇迹。
  • 回望来时路

    回望来时路

    这是一本文字十分粗糙、内容平淡无奇自传体的小册子,之所以把它印刷成册,一是因为它是作者人生经历的真实记录,想告诉后辈子孙,让他们了解,他们的父辈、祖辈是如何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一路风雨走到的今天;让他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而应倍加珍惜。二是在我半个多世纪的工作经历的每个历史时期,都得到一些领导、老师、朋友、亲人们的教诲、启示、关怀和帮助。对人,我除铭记于心外还想通过文字表达对他们的感恩之情。三是我已经到了生命终点的倒计阶段,要回望来时路,有必要作些反思与总结,把从中悟出的一些心得体会表叙出来,求得至亲好友们的理解和指正。
  • 自强人生的五大修炼

    自强人生的五大修炼

    本书介绍做人处世、拓展人际交往、提高说话能力、追求事业发展等的学问。
  • 教你成功丛书(温州人和你的想法不一样)

    教你成功丛书(温州人和你的想法不一样)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对于没有掌握成功方法的人来说,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
  • 执行在于细节

    执行在于细节

    《执行在于细节》作者罗鲜,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也绝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制度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凡事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只有花大力气,把小事做细,才能把事情做好。大量的工作都是一些琐碎的、繁杂的、细小的事务的重复,所以,我们只能从基层做起,不能眼高手低。浮躁应被扎实所代替,冲动应被理智所折服,这才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警伉俪

    神警伉俪

    雨欣问吴能:你爱我吗?吴能:爱,我爱你,等你老了,走不动了,为你当拐,替你铺床。吴能问雨欣:你爱我吗?雨欣:爱,我爱你,等你老了,走不动了,替你嚼饭,喂你喝汤。祖国问吴能和雨欣:你们爱我吗?吴能和雨欣:爱,我们爱您,我们愿为您抛头颅洒热血,抓罪犯除内奸,做五讲四美的好青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故事会(2019年11月下)

    故事会(2019年11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谁在下一个路口等我

    谁在下一个路口等我

    女人三十,她的感觉依然敏锐,她还在坚持有品味的、完美的人生,她还在执着于相守的那个人是不是爱她。女人三十,最有离婚的勇气,打破不完美生活的勇气。却没有跟不爱自己的人走完人生的勇气,抓住青春的尾巴,她想我的人生还有最后一次机会,放手一搏,是不是能在下一个路口遇见真爱呢?人生还有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
  • 陆南寒对不起

    陆南寒对不起

    白洇染:“南寒哥哥,陆南寒……你等等我。”陆南寒:“……”陆南寒停下来看向身后那个一瘸一拐向自他走来的女孩。三年后。“染染,等等我好吗……”陆南寒哀伤的着白洇染“陆南寒,对不起,我不喜欢你了……”白洇染带着哭腔说。……陆南寒,对不起,忘了我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遥远的第三天

    遥远的第三天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永远被困在今天和明天,你会怎么做?
  • 无尽倒流

    无尽倒流

    夏瞳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作为一个“人”活着。拥有感情,拥有灵魂。可是谁都没有告诉她,她根本不会拥有这些。看尽周遭种种情感走向,却始终心如止水。预见他人一步步走向腐朽,却从不为之悲哀。旁观的永远是智者。夏瞳这样想着,也这样遵循着。可是,有一日,夏瞳突然发现自己爱上一个人,这波澜不惊的异世之旅,会不会也因此有那么一丝不同?小诗第一次写文~各位大大捧个人场哦,mua~如果能留言就更棒啦,小诗会努力改进,努力给大家带来更好看的文~(^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