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85200000025

第25章 可爱的朱由俭(2)

崇祯自然不是傻子,虽然他有多疑的毛病,但他很清楚这个意见是正确的。至少是保住性命的唯一一条路。但是,他怕一旦自己宣布南迁,廷臣们会议论他丢国而逃。这是很丢面子的事。他想通过臣下们之口而实行。于是,他多次召集臣下商议。为了维护住自己的面子,他表示坚决拒绝南迁,他壮着胆子跟臣下们讲,“你们平时高谈阔论,如今国家有难,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朝廷分忧。既然如此,我也只好跟社稷一起去见祖宗了。我心已定,请你们不要多言。”

臣下们对自己效忠的这个皇帝真是琢磨够了,也琢磨不透。见皇帝如此说,就懒得理了。既然你想死你就去死吧,我们何苦拦着你。国家闹成现在这个样子,都是你做的孽。我们本想好好的爱国,可你认为国家是你自己的,你不让我们爱。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

况且,大臣们都知道这个皇帝的脾气,一旦你主张南迁,不管他迁还是不迁,他都会先把你干掉。他认为你看不起他,认为他贪生怕死。

该年二月,崇祯急得抓耳挠腮,李明睿又来了,跟他长谈了一番。李明睿自然知道皇帝的德行,就努力劝说他男迁。崇祯这个人就是贱,你越是要他这样,他就越不这样。李明睿没有办法,只好提出了第二个办法,就是让太子南下监国。

崇祯火了,这他妈的该是你臣子说的话吗?你让我在这里等死,然后让我儿子去逃命。简直是岂有此理,他坚决不答应。并且用自己十七年的从政经验搪塞道:我经营天下十七年都搞成这个样子,他一个孩子知道个屁!

李明睿还能说什么,他真的不明白这个当今圣上怎么会是这样一个鸟样子。你若说他打肿脸充胖子可真是委屈他了。他也想逃走,但就是需要别人来请他走。

有人说,这是他的决策失误。如果这真算是决策的话,那么,他决策上的失误可不止是这一次。就在李明睿建议他南迁不果的同时,有人还建议调宁远城最高指挥官吴三桂入京勤王。先不说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是否能抵挡住李自成的大顺军,只就这一提议本身来看,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办法。

但让他十分恼火的是,这一次大臣们纷纷发言。朝廷内部出现两种意见:一种是以首辅陈演、魏藻德与工科给事中高翔汉等人为首持反对意见。这些人反对的借口跟崇祯不谋而合。如果调吴三桂进京,能否击退李自成还先不待说,山海关外宁远四城肯定要丢却是事实。关外四城在这个时候忽然变得特别重要起来,这些人是非想把崇祯皇帝逼上死路,他们说,如果放弃关外四城就是丢了朱家祖宗留下来的土地,皇上您怎么能作对不起祖宗的事。

另一种意见则是以蓟辽总督王永吉、吏科给事中吴征麟为首,他们认为,必须要调吴三桂进京。王永吉认为,皇上丢了祖宗留给的土地已经不是一块两块了,仅李自成从河南到这里,整个山西就归人家了。难道还在乎关外四城吗?

一心想把崇祯整死的高翔汉指着王永吉的鼻子道:“你身为蓟辽总督,肯定是贪生怕死所以才出此下策。如果皇上一定要放弃宁远,臣等不敢任其咎。”

陈演立即跳出来和高翔汉一起想把崇祯整死,唱高调:“一寸山河一寸金,锦州告急,宁远兵万不可调。”

崇祯皇帝拿不定主意了,确切地说,是他被那几个反对吴三桂进京的大臣给捉住要害了。这些大臣也大概知道这个皇帝到底在想什么,其实,他们又何尝不知道皇上想要吴三桂进京。但是,一旦吴三桂进京了,所有主张的和中立的大臣就会受到责罚。他们太清楚皇上的脾气了。另外,这些人并不相信李自成真能打到北京城下,处在京城里的官僚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外面发生的一切。他们以为北京城是铁桶,满洲人不是来过两次嘛,不都是无功而返!

崇祯皇帝见廷臣意见不统一,又召集科道九卿诸臣会议,继续讨论吴三桂勤王的问题。但是,在许多不相信李自成能打到北京和一心想把崇祯皇帝整死的大臣们的努力下,只有几个大臣支持吴三桂回京师勤王。

但对待这几个人的意见,六科不署名,阁臣允议不决。我们疑心,这个时候的崇祯皇帝是不是专制制度下的皇帝,他一直想要这些人说话,他一心想在苍天和祖宗面前得到最民主的决议。可是,大臣们对你头里装的是水还是脑子都分不清了。你为什么不独裁呢?

该独裁时不独裁,就在他等着大臣们的决议时,李自成已经向北京逼近。三月初,造反大军已到达宣州府城下,京城危在旦夕,城内人心惶惶。面对这种局势,京外督抚大员都认为调吴三桂进京是唯一之计。崇祯皇帝在这个时候总算英明了一把,立即调吴三桂进京。可惜,一切都晚了。

吴三桂还没有到达京城,李自成就打进了北京。崇祯皇帝上吊了,临死前,他还认为李自成是个十恶不赦的大混蛋。因为是李自成逼他把脖子伸进圈套里的。

可他还是忘记了一件事,如果不是他爱着面子与满洲人的议和没有结果,他怎么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我们知道,努尔哈赤让满洲崛起,但他并没有让满洲拥有问鼎中原的实力。他死后的皇太极也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早在崇祯元年,袁崇焕就在崇祯的默许下与皇太极谈判。皇太极像个小孩子一样的高兴。因为在这位满洲人看来,目前的他只想要点银子发展自己,若说真的想进取中原,他似乎并没有想过,确切地说,是他不敢想。过不久,袁崇焕被杀。与清议和之事从此再也无人提起。

崇帧十五年,松山决战后,明帝国失去了关外四城,宁锦防线最后崩溃。辽东宁前道使石凤台提出要与清“讲和”,崇祯皇帝听到后,沉思了一会,突然大怒,将他扔进了监狱。过不久,大学士谢升嘱咐好家人好好生活,抱着进监狱的理想跟崇祯讲,“石凤台的提议很好啊。如今,只有给满洲人银子让他安静下来,我们才能专心剿流寇。”

崇祯皇帝沉思了半天,但并没有把他扔进监狱。他找来兵部尚书陈新甲,陈新甲立即哭着跟他说,如今松山、锦州两城被困已久,如今兵力不足,无法增援,只能议和了。

崇祯皇帝依旧沉思,突然就说道: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你放心去办,不要管我。

陈新甲也是个笨蛋,他对当今圣上的脾气一点都不了解。这件事如果办好了还可以,一旦办砸或者是没有办出个所以然来,他肯定就倒霉了。

陈新甲临走之前,崇祯皇帝千叮咛万嘱咐,一定不要让朝廷诸臣知道。陈新甲还没有感觉到危机,很郑重地去沈阳跟皇太极谈。皇太极就是想要点银子,并且重申了“七大恨”精神。

谁知,这一消息立即就被朝廷诸臣知道了。特别是当言官们知道了这件事后,把爱国热情发挥到了及至。他们强列要求陈新甲认罪,崇祯皇帝就下诏斥责陈新甲。陈新甲这个傻瓜居然不服,他认为这是皇帝允许的事情,我非但没有功劳,还被你骂了一顿。这是什么道理,崇祯皇帝一听到他的申诉,立即把他逮捕。并且在该年九月将其斩首。从这以后,议和告吹。该年十月,皇太极大举进攻明军。

可以想见,如果与满洲人议和成功,明帝国就避免了两线作战,情况肯定会大不一样,即使不能挽救帝国的灭亡,至少可以延缓灭亡。

这种推卸责任完全是由他的自尊心引起的,我们实在弄不明白,面对一个残破不堪的国家,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到底有什么面子抹不开。

而正是这种抹不开,让他提前把帝国送进了坟墓。他自己也在煤山的一棵树上去见了阎王和祖宗。

可爱的崇祯帝

崇祯皇帝有他暴戾的一面,但也有他可爱的一面。这种可爱如果在一个普通人身上会成为被人喜欢的资本,但在一个皇帝身上,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甚至在外人看来,还是迂腐乖张。

崇祯皇帝登基后,对老百姓这个东西很不在乎。有人说他不知恤民,对老百姓加征不断。但是,这些人是否想过,崇祯根本就没有想过对老百姓的加征是错误的。况且,当时的形势只能让他从老百姓身上拿钱。

这就好像一个人想去钓鱼,而不在乎蚯蚓的死活一样。可爱的崇祯皇帝根本就没有把老百姓和他抵抗满洲、剿流寇两件事联系上。他一直以为这是两码事。

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才在万历年间的520万两的“辽饷”上又加征了140万两。随后,他又根据杨嗣昌的建议增加了“剿饷”与“练饷”。但他当时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就按照你的意思去做吧,让老百姓辛苦一年。”

老百姓是辛苦吗?他当然不知道,老百姓在自己家门口就开始了吃同类的尸体,吃同类的尸体是够辛苦的。一般人很难下得了口,大概吃人肉的人都是闭着眼睛,皱着眉头吃的。

可按照他的解释,老百姓“辛苦”一年后,又接着“辛苦”起来。到了崇祯十二年,仅“练饷”的数额就达到了730万两。用他的话来讲,实在是没有办法,造反大军太多,只能再辛苦老百姓一下了。

当有大臣向他请求少让老百姓辛苦的时候,他却瞪起了眼睛。事实上,他的想法在他看来很有道理。首先,满洲人必须要灭掉,流寇也要干掉。这都需要钱的。如果老百姓不给钱,那么,就不能把这些人灭掉。如果不把这些人灭掉,不但江山难保,百姓就会受更多的苦。

他认为,他是在为老百姓着想。可老百姓现在就在受苦呢,他在深宫里当然不知道。他同时又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官员不干活。于是,他将催征饷银作为考核官员的重要依据,许多官员因催征不利而被他扔进了监狱。

但是,他并不知道,他手下的那群混蛋官员在加征的同时还偷偷地为自己牟利。比如,他要求征收一两银子,官吏就跟老百姓征收三两,其他的二两就落到了自己腰包里。

崇祯自然也不知道这些事情,就在他临死前的一个月,他还颁了一道催征的诏令。不知道他又想要银子打谁,那个时候李自成已经向北京挺进了。

崇祯皇帝的可爱之处还在于,为了一个目的(收复辽土和剿灭流寇)就只专心一致地做跟这个目的有关的事情。他的思路是直的,作为农业大国,水利无论如何都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可崇祯帝在位17年,根本就没有兴修过水利。他认为,兴修水利需要钱,但现在所有的钱都要用在刀刃上,那就是收复辽土和剿灭流寇。其他的事情,等把这两件事完成了再谈。

崇祯六年,他忽然可爱起来,把《山海经》读给大臣们听,大臣们还没有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他就下令用书中的兽名重新更定文武官员的服饰、图案。于是,有那么一段时间,文武百官的前胸后背都贴了些怪异的兽。他在上面看着很满意,大概在他看来,下面这些大臣就是一群禽兽。可这样的工程在那多事之秋简直就是老民伤财。所有的官员要把官服交上来,然后又找了大批人来缝制。接着,他又出了新招,下令将宫中历朝铜器熔掉铸钱,以充军饷。且不说这些古铜器都是很有价值的文物,只就这些铜器的成品来讲,很薄很轻扔到炉子里马上就成一缕轻烟飘走了。

在帝国风雨飘摇的时候,他还有这样的闲情为化学实验出钱出力,真是难得。崇祯十二年,清兵内犯,有个人给他提个建议,说要天下的和尚与尼姑结婚,生出小孩为以后帝国军队准备着,再把和尚们组织成一支军队。崇祯皇帝居然认为这个办法很不错,其实只要是利于他收复大好河山的建议,他都认为不错。

从各种各样的记载来看,崇祯皇帝都是一个一根筋的皇帝。为了达到收复河山的目的,他不惜一切代价来实现它。这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当时的时局已经不可能让他实现这个理想了。

当他走上煤山,找到那棵歪脖树的时候。许多人都疑心,他根本就不想死。如果他想死,那么大的皇宫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把自己给弄死。为什么一定要跑到山上去?

他一定是想跑到山上去,看有没有什么奇迹能发生。可如我们所知,这十七年来,在他身上根本就没有奇迹发生过。

袁崇焕的吹牛皮让他认为的“奇迹”没有发生,杨嗣昌的“议和”和“四面张网”也没有让他认为的“奇迹”发生,洪承畴的松山之战更是粉碎了他的美梦。到了后来,连吴三桂那厮都不让他心存一点侥幸的心理。

他还能盼望有什么奇迹发生呢?

但他还是从皇宫里慢慢地走了出来,走上了煤山。谁也不知道他当时在想什么,确切地说,这个时候的他想什么根本就不重要了。他当初在御案上写的“满朝文武皆可杀”几个字很直接,就像他想达到他的目的一样。他说对了,满朝文武是该杀,可是,是他自己让他们有了该杀的理由的。

因为他的性格,他的努力,大明帝国只在他手里十七年就灭亡了。大明帝国的灭亡并不怪他,因为这是一个必然。他祖宗万历皇帝时期的所作所为就注定了这个必然,但帝国在他手里只存在了十七年,他绝对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无数人的观点都强有力地证明一点:崇祯皇帝急躁、多疑的性格提前毁了明帝国。我倒觉得是他的思维害了明帝国。

他的一根筋思维方式是明帝国的不幸,也是他本人的不幸。另外,他根本就不懂得如何治理一个国家。就像一个厨子跑进了屠宰场,他想的是怎么样烧出最好吃的红烧肉来,可是,猪还没有杀掉呢。崇祯皇帝面对的就是一头猪,而想的却是怎样做出最好吃的红烧肉。

于是,他生火、烧水、磨刀,洗菜板子。他自己根本就没有注意到:猪还活着呢,他最可爱的地方就是:他根本就不懂得杀猪。

同类推荐
  • 帝国纵横

    帝国纵横

    “大胤的穆翱,天朝的敖木,前世为救兄弟而嗝屁,憋屈!今生,投生于将门,带着前世的记忆与知识,定要活的轰轰烈烈!有金戈铁马,有儿女情长;有朝堂独断,有微服私访;有英雄本色,有佳人春光!看我荡清一切不平,还帝国坚挺不衰!不一样的历史,一样的铁血激情与惊心动魄……”
  • 清官海瑞

    清官海瑞

    海瑞字汝贤,号刚峰,少年时代勤奋好学,过目成诵且极孝顺父母,他在父亲去世后,为侍奉母亲不急于参加科举考试。青年时代参加乡试成绩优异,中了举人,后来他写的文章有真知灼见,利国利民受到广东布政使司的赏识,由吏部任命其为淳安县教谕一职,在明伦堂,向前来视察工作的御史大夫抱拳长揖,而另外两名训导倒地跪拜,因此"笔架先生"的声名远播。海瑞当了知县后,两袖清风,为百姓伸张正义,秉公办案,不徇私情,和宋朝的包拯包青天齐名。朝廷重量级的人物胡宗宪的儿子和海瑞交锋时败下阵来,正义是邪恶的克星。他还亲自调研领导人民兴修水利,上善若水,成效显著。海瑞积极推行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不遗余力地实现富国强兵战略,他在南京担任佥都御史期间,采取了平抑土地,类似于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办法。海瑞的一生是抗争的一生!海瑞之后再无海瑞。
  • 红楼之贾琏攻略

    红楼之贾琏攻略

    金陵十二钗的绝世奇才,终逃不过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命定前生。而惊世的顽石,也不过是一块无法补天的石头!红楼轰然倒下,梦醒而碎,青灯古佛的云空未必空,随经文诉出曹雪芹满腔幽怨。红楼无梦,只余梦影残痕!PS:建了个群115435584,欢迎加入红楼大家庭!!
  • 一品闲人

    一品闲人

    小人物也能创造历史。杨定,因为一次意外来到了明朝,这个时候的大明刚刚经历了土木堡大败,景泰皇帝继位,百废俱兴,而历史的车轮却因为杨定的到来改变了
  • 楚土

    楚土

    处太平之世,乃大丈夫之幸。为国,为家,顶天立地。若在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即有幸来到于乱世,陆风便要做出“秦始皇”那般功绩。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生即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热门推荐
  • 那年的燥热

    那年的燥热

    16岁的我们,年少无知的学校生活,我们真实的成长过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初三那些事儿

    初三那些事儿

    木木:“张晋,如果我26岁没有结婚,我们就结婚好不好?”张晋:“......"原来年少的感情,真的能记住很久,很久...
  • 瞎闹腾

    瞎闹腾

    一个闲的没事作者瞎写的书,可能写的不好,请见谅。
  • 超天秒神系统

    超天秒神系统

    『超级无敌流』『碾压流』骚年叶钧穿越异界大陆得超天秒神系统,叶钧开始他的,秒天,秒地,秒空气,之旅,但凡惹到叶钧的,不管你是天才,鬼才,妖孽,全部当金光闪闪的BOSS处理,全部轰杀,变成,大量经验,供我洗浴。
  • 太上玄一真人说三途五苦劝诫经

    太上玄一真人说三途五苦劝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之Boss女配打脸攻略

    快穿之Boss女配打脸攻略

    “不好了!不好了!诸天世界第一凶煞穆炎被派去做面位任务了!”得知这个消息,各大面位的尊主们立即瑟瑟发抖,求神拜佛,生怕穆炎挑中了自己的地盘!要知道,来的不仅仅是穆炎,还有穆炎身后宠妻成狂的某位大人啊!一句话,这某位大人追娇妻追得诸天世界胡乱跑,奈何娇妻只想一心发展事业将他视若无物的悲惨故事。(某大人:暴风哭泣.jpg)
  • 程疆

    程疆

    人这一生,须得历了多少苦难才能臻于圆满?他的一生并不顺遂,可他从没放弃他要守护的四样事物:脚下的土地;家中的父母;身边的兄弟;怀里的女人。然而,土地被人践踏,家人阴阳相隔,兄弟背后插刀,女人心有所属。可他一直信着: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所盼的,无非那十之一二。他也始终记着他的名字:程疆,程佑之。他也始终记着他的使命:佑我大沂之疆!
  • 至尊在穿越

    至尊在穿越

    一个至尊人穿越到仙剑之中会发生什么呢?改变历史吗?是的你答对了。怎么改变呢?当然是一路打过去就是了,毕竟无敌能动手就不动嘴,毕竟无敌动手比较快一点。本书会写各种穿越,不只是仙剑,本书绝对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