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85200000022

第22章 他必将被万人唾骂(1)

洪承畴降清

说是造反人士成就了洪承畴,一点也不过分。身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的洪承畴用了十一年时间才升到了陕西督粮道参议,这个官阶仍属于中下级。这一年他已经35岁。按照这种速度,60岁时能升到总督已经是很不错了。谁想他刚到陕西,造反大军就毅然决然地点起了烽火,地方官员的愚蠢与胆怯让洪承畴有了表现的机会。

这个时候的造反大军并没有联合在一起,而是各自为战。洪承畴就采取了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战略,屡立战功。崇祯二年,他将当时在陕西非常活跃的造反首领王左挂打败,崇祯三年,升为都御史。同年,另一位造反人士王嘉胤死在他手上。崇祯四年,他再次打败王作挂,并将其击毙。同年,他升为三边总督,成为帝国的重臣。

崇祯六年,陕西境内的造反人士在他的打击下濒临求死不能的状态,只好跑出陕西,在山西、河南、湖广、四川没有洪总督的地方活动。当今圣上英明之极,立即在崇祯七年,任命其为兵部尚书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五省军务。

洪承畴,在短短五年时间里由一个中下级官员升为帝国重臣。所凭借的也只能是他与造反大军奋战的能力。这个时候的洪承畴,已经是整个帝国瞩目的对象。他的一切光荣与梦想都在帝国的西方实现着,但四年后,他的一切光荣与梦想开始了结束的旅程。

崇祯十一年,满洲人常常入扰关内,明朝边关告急,京城告急。崇祯皇帝急忙将他调进京师,保护京城。次年正月,洪承畴被授予蓟辽总督职务,他信心百倍地想要和满洲人周旋一生。

洪督师一到松锦前线,皇太极就包围了锦州,在屡攻不下的情况下,皇太极让人在离锦州不远的义州修筑城池,还种地。锦州守将祖大寿一见皇太极的架势是想长期围困锦州,就多次向朝廷告急。朝廷命令洪承畴去救锦州。

洪承畴并不是那种见死不救的人,但他认为,锦州被围只是暂时的。皇太极纵有三头六臂也打不下锦州来,他想步步为营,且战且守等待时机,令敌自困,再行解围。可是,有人不让。

崇祯皇帝和时任兵部尚书的陈新甲觉得应该速战解围,并且派去了监军。监军拿着崇祯皇帝“刻期进兵”的谕旨的同时,还拿了陈新甲制订的出兵四路进攻清军的计划。

这种计划用脚指头想都能想得出来是肯定要失败的。首先是,当时的明朝军队已经没有任何能力与满清军队进行野战,其次,陈新甲根本就不了解前方战事。

但洪承畴没有办法,只能执行,崇祯十四年七月,他率领13万明军往救锦州。明帝国与满洲人的一场松锦大战就此拉开。

一个月后,明军大败。其他将领都逃之夭夭,洪承畴没有那么幸运,突围不出,只好死守城池。据说洪承畴曾听闻援军有到,冒死突围,却被清兵再度赶回城中,方知消息是假,气得他差点吐血。苦守半年,撑到城中弹尽粮绝。第二年,他手下的副将夏承德派人与皇太极取得了联系,在一天夜里,他把梯子从城上放下去,满洲人从梯子上爬进城里,洪承畴没有来得及自杀殉国,被活捉了。

过不久,洪承畴被满洲人押到盛京。于是,谣言就来了。

第一种谣言是帝国方面的,有人说,洪承畴在皇太极的威逼利诱下誓死不降,并且大骂满洲人,同时也把去劝降的汉人骂了个狗血淋头。不久,又传出了洪承畴被满洲人杀掉的消息,崇祯与帝国朝臣大为惊讶,同时也大为惊喜。在他们看来,我大明帝国就应该出现几个像洪承畴这样的人,这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荣耀。当然,这种荣耀是崇祯皇帝赏赐的。作为帝国的臣子,能有如此硬骨头,不仅仅是皇上的光荣,更是帝国的光荣。

崇祯皇帝从来没有想过洪承畴也是人,也是怕死的。他只是想,在这个时候,只要能激励人心,洪承畴必须要死。

可这个时候,人心并不是用精神激励就可以归附的。崇祯皇帝大概也感觉到了队伍不好带了。仅在朝中的那些大臣的心思就让他琢磨不透。

但他还是为洪承畴准备了追悼会,他想用自己这种举动来表现出自己爱护臣子的仁慈一面。远在东北的洪承畴自己也明白他效忠的帝国已经准备好了死亡,但是,这个帝国曾经给他的荣誉是他终身都不能忘怀的。况且,受过多年的“忠臣不事二主”的他如何肯轻易投降一个异族?

于是,就又有了谣言。这谣言是满洲人传出来的。

谣言说,洪承畴开始的确不投降。但是,有一个汉人在去劝降的时候忽然发现他把肩膀上的灰尘弹掉,这个略懂心理学的汉人就发了羊颠疯一样地去告诉皇太极:洪承畴根本就不想死。他肯定会投降的。

于是,皇太极就找到洪承畴,把一件大棉袄披在了他身上。福建人洪承畴真是一辈子都没有穿过东北的大棉袄,这一穿上,顿时两眼放光,同时像泄洪一样地流出眼泪来。

本来,这个满洲人造的谣言很可能成为人们想象中的事实,可惜,谣言的最后一句话露了馅——洪承畴夸奖皇太极道:真是英明之主也。

一件东北的大棉袄跟英明之主扯上关系,你去骗鬼吧。

但是洪承畴的确投降了,从他投降到崇祯皇帝上吊,他并没有为满洲人出过什么力。其实在这个时候,皇太极与崇祯皇帝玩的就是心理。崇祯皇帝想要树立一个帝国忠臣的榜样,皇太极偏不让他得逞。结果,洪承畴让崇祯输了这次较量。

事实上,在这个时候,崇祯皇帝想要树立帝国忠臣榜样的行为已经无足轻重。再有四年,他就该去上吊了。而在松山之战后,明帝国再也无力进行一次与满洲人的野战。此时,帝国覆灭已成定局。

在帝国的黄昏期,洪承畴是个特别耀眼的人物。首先,他是从帝国的西方一跃而起,然后又到了帝国的东方,如果按照他循序渐进的策略,锦州之围必能解。以后的事情到底朝哪个方向发生还真说不定。可惜,由于崇祯皇帝的焦急和陈新甲的明目张胆的愚蠢,他失败了。

他是明帝国唯一一位既和造反大军交战又和满洲人交战的最高统帅(卢象升与孙传庭并没有掌握过最高指挥权),也就是说,整个帝国的黄昏期,他是最有资格对帝国危机做出评价的一个人。

他的投降只不过是在那个时代最普通不过的一件事,明帝国的边将投降满洲的还少吗?但为什么,他成了万人唾骂的对象呢?

其实,他的被万人唾骂都是后来的事情。当他投降满清的消息传到北京时,只不过是好面子的一心想给他开追悼会的崇祯很是恼火,其他人对这个人的投降都报着漠然态度。

他的被人唾骂是他在满清平定中原后才发生的。

首先,他对多尔衮献策,比如清军南下时不能屠戮人民,不能乱放火。不能掠夺财物。在对投降的各府州县官,开门归降者,官则加升,军民秋毫无犯;若抗拒不服者,城下之日,官吏诛,百姓仍予安全。

这些献策在百姓看来是好事,因为他保住了百姓的生命。但对明帝国来讲,就是坏事了。在他的策略下,明军对伍迅速瓦解,帝国覆灭。

其次,他在江浙、两湖一带实行的安抚政策,让满洲人统一中原提前了很多年。但就在安抚过程中,他诛杀了抗清首领和名士黄道周、夏完淳等人。你要知道,这些虽然报着爱国情绪但起不到任何作用的人的身价可不是一杀就了事的。

往往在这些人身上,许多人都倾注了太多的感情。即使,他们不能成功,但这种精神就值得赞扬。他们失败是必然的,但间接导致他们失败的人必将成为万人唾骂的对象。

这是一种无奈的发泄,也是中国人自来就有的畸形心理。从大历史角度来讲,洪承畴安抚政策的胜利,使人们产生一种认识,以为如果没有洪承畴,清军就不能取得迅速胜利,这当然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是这群扯开嗓子骂人的人为什么没有想过这样一个事实:如果清军不能取得迅速胜利,与明军旷日持久地战斗下去,受苦的天下百姓。

清朝初年,社会的迅速稳定,对清初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是有利的。如果洪承畴的招抚政策起到位清初社会迅速稳定的作用,那么,洪承畴在清初的行为就应当受到肯定。

但是,想骂人的人才不管你这些,并不是他看不到大一统下的百姓平安和少受罪。只是他们太爱自己的国家了,这种爱国表现在,他们会为这个已经消失的王朝自杀,他们会为了曾经的王朝之人现在反过来对付王朝而感到牙根痒。

知识分子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叫骂,我们当然不能否定他们偶尔会有骂对的时候。但无可否认,在叫骂声中,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基于满洲人入主中原,中国就灭亡了。按此逻辑,洪承畴降清就是“汉奸”。这部分人的民族情绪,通过士人的制作,演化成小说、演义、戏曲,如庄纪和洪承畴的暖昧关系、“洪母骂畴”等等,其内容本身是虚构的,但却在民间广泛流传丑恶化了洪承畴的形象。

编织罪行和谎言是中国人的专利,洪承畴在这种情况下想不被人骂,又怎么可能!

1665年4月21日,洪承畴死掉,这一年,他已经73岁。在他帮助满洲人平定中原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开始向他发出叫骂。他在这样的情况下居然活了73年,心理素质真是让人敬佩。

或许,在这位大明的三边总督、兵部位尚书、蓟辽总督心里,叫骂和恐吓不是战斗,也不是事业。他一生的事业和他受到的儒家教育无关,只和他的头脑有关。

那些逝去的前辈

太多的人把洪承畴投降的原因想得很复杂,说他看到明朝帝国政治制度的腐败与覆灭的必然。其实,洪承畴不是神仙,又没有大套的理论,他看不到政治制度,后人让他看到,无疑就是对他的强奸。

但是,他之所以投降的确是看到了他所效忠帝国的弊端。而这弊端就是他的那些前辈们的不得好下场。

首先就是杨镐,他在萨尔浒之败后就被扔进了监狱,后被处死。如果说洪承畴在杨镐身上看到了什么的话,那应该是杨镐的失败。失败者就会受到帝国的惩处。

接着就是熊廷弼,这是一位了不起的帝国军人。万历末年,他到了辽东。认为应该以守为上。可辽东经略(这些人大都是饭桶)袁应泰却在天启元年要出兵讨伐满洲人,结果导致了辽阳失守,饭桶自杀。

帝国惊讶,派出王化贞为巡抚驻守广宁,熊廷弼被升为辽东经略。王化贞也聪明不到哪里去,一到任上就要打仗,熊经略告诉他,现在不是时候。王化贞不听,他指示毛文龙袭击镇江堡,毛文龙获得了成功。朝廷大为高兴,认为王化贞是天才。王化贞真以为自己是天才,就上疏称只要六万兵,可一举荡平满洲。时任兵部尚书的张鹤鸣(在辽事上,帝国的兵部尚书永远都扮演着饭桶角色,这真是让人非常奇怪的一件事)告诉王天才:不必受熊经略指挥,你可发挥你的天才本事,把满洲灭掉。

结果,王化贞发挥了他的本事——但绝对不是天才的本事——丢失了重镇西平堡。熊廷弼也够缺德的,居然向逃跑回来的他笑着说道:“六万兵,一举荡平,哈哈!”

这次辽东惨败,朝廷大怒,将两人同时追回来问罪。结果,一向不被魏忠贤喜欢的熊廷弼被杀。

洪承畴在熊廷弼身上看到的是:朝中大臣左右着辽东高级将领的性命。你无论建立多少功勋,如果不能维护好朝中人,你只有死路一条。

第三个人就是孙承宗,在今天看来,他是辽东四帅中唯一具备统帅风格和品格的卓越人物,明帝国如果假以事权与孙承宗,辽东战局肯定会是另外一个样子。早在天启元年,广宁失守时,孙承宗慨然任事,以本兵兼东阁大学士参与辽东军务,他跟朝廷讲,如今兵不会打仗,将领总在给自己准备后路,一些文官又在后面大声叫喊。所以,想要扭转辽事,必须守住关外,绝不能退缩,但也绝不能进攻。

天启二年八月,孙承宗自请督师,在给天启皇帝的信中,他说:“与其以天下之大付于不可信之人,何如将天下之大付于不可信之我!”

这不是骄傲,而是慷慨壮烈的自信。天启皇帝特别为他送行,以原官督山海关及蓟、辽、天津登、莱诸处军务,便宜行事。

同类推荐
  • 中华皇帝传

    中华皇帝传

    中国的皇帝,无论是雄才大略、勤政爱民的“明君英主”;还是一辈子嘴边流着哈喇子、脑子不灵活的“白痴皇帝”;不管是草菅人命、滥杀无辜的“暴君昏君”;也不管是软弱如绵羊、无权无势的“傀儡皇帝”;当他们一坐上“金龙椅”,他们就是“封建社会官僚地主阶级的头子”,是“万乘九五之尊”,“家天下”的封建政治格局就决定了他们具有生杀予夺、掌握他人命运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封建集权制度,使皇帝们的一举一动,对历史的发展与进程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知晓这些“口含天宪、身为天子”的“皇上”们的人生故事,对了解中国自秦至清的封建历史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朝廷政务,宫闱秘闻,后宫生活,得位缘由,身死原因,音容笑貌,脾性嗜好,轶闻逸事等均有涉及……
  • 瀛洲战纪

    瀛洲战纪

    每个人,自身都是脆弱、追求安逸的,因为周边环境的原因,逼迫自己不得不一步一步攀爬,一个人攀爬的过程是艰辛、痛苦的,但一路上有知己好友陪伴,登顶一览众山小之时,有知己好友共同分享,人生道路,不孤单,高处,有温暖,因为,有你们。
  • 明朝复兴之路

    明朝复兴之路

    死而复生,却意外穿越到明朝,陌生的世界,陌生的人,他,林川为了生活,不得不融入明朝。日渐衰亡的明朝,能否因为他的出现发生转折,究竟是他被历史的洪流所吞噬,还是他逆流而上?这一切都等待揭晓。
  • 二衙门

    二衙门

    公元1669年(清朝康熙8年),53岁的于成龙调任黄州府同知。报到的第二天,按照黄州知府大人的安排,于成龙不住黄州城,而是镇守麻城歧亭。歧亭,是一个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齐梁间属十八蛮县之一的赤亭县。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朝廷在此设置亭州(五年后并入麻城)。明嘉靖年间,通判罗登瑞在此镇压农民起义后驻扎建城。清初,设置军事衙门统辖八县。因为于成龙是黄州府的二把手,当地官民呼其名为“于二府”,赞美的时候称他为“青天于二府”。称其所在地为“二府衙门”,或“二衙门”。
  • 池田之野望

    池田之野望

    顺逆无二道,大道贯心源,五十五年梦,醒时归一眠。
热门推荐
  • 傲娇神君:天才魔法师

    傲娇神君:天才魔法师

    她,本是25世纪的天才魔法师,一个绝世神偷,却在突破半神之际惨遭至亲之人的暗杀,一代红颜,终成白骨。她,天生异发,是世人所不齿的灾星,被困在古塔里十多年,受尽折辱,悲惨死去。时空转换,灵魂穿越,当天才成了灾星,又会闯出怎样的传奇故事呢?逆天召唤,禁忌魔法,当她一朝封印破解,于是洗净纤尘,锋芒毕露,睥睨群雄!当她遇上霸道温柔的他,天雷勾地火,黄泉碧落,至死不休!
  • 仙世古游记

    仙世古游记

    宇宙之大,无奇不有。在宇宙中无数颗星宿中的其中一颗,便是此方世界。在科技落后的时代,人人都盼望舒舒服服的过完一生,可是这里也是一个崇尚武力的世界。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并非是人类;可能是妖族,他们吸食人类精气促进修炼。也可能是异族,他们称之为巨人,一直想要吞并人类的国土。在规则不完善的世界,充满各种凶机的世界!想要拥有决定一切的权利……来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是爱无药可救

    是爱无药可救

    结婚后,她才明白,那些事情的种种。在一次次的苦难中,苏颜的心也渐渐变得冰凉。直到她生命尽头时,她却始终没能说出那句话……
  • 西游后传:六耳

    西游后传:六耳

    六耳,孙猴子的好朋友,六耳猕猴遗脉,在花果山被混世魔王遗脉攻占后,他这猴头又在这五百年后的北宋末年做出了如何事迹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七色圣光

    七色圣光

    光芒的力量,是什么?又代表了什么?时间真的能够倒退为我们所控制么?如果可以,那么,历史会不会被改写?如果不可以······那么时间与光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人得使命又是什么?当穿越进入一个莫名与众不同的的世界时又该如何选择与生存?!当身负重任时又该如何抉择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佳人如水:天下倾

    佳人如水:天下倾

    她本是一个为爱所伤的女子。她曾经以自己的血发誓这一生再爱上谁就会亲手杀了那个人。因为真的不想受伤了!可是上天却似乎在捉弄她一般。再次醒来,换了一个身份,生活!在一个连自己也不知道的国度。本想在可以远离爱情,做一旁观者!不想,她却拥有一种人类所不了解的能力。令她不爱都难!
  • 引剑江湖决

    引剑江湖决

    “我笑尽了天下英雄,如今回首看来,自己也只是个小角色罢了。”从边关退伍回乡的战士孙豫横,渴望挣脱束缚摆脱命运的杀手沈霄,心中藏一人的绝世痴儿司徒若曦,慈悲善良的白衣小僧渡禅心,风尘中追求真理的女神捕曲倩衣,涅槃重生的剑道天才叶南歌,惹尽平生无常事的领头人张喻。七个不一样的人,七种不同的境遇,每个人都是主角。风起时,走进了这唯美洒脱的江湖,再难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