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20800000009

第9章 细节四:努力在一处挖出井水(1)

“挖井之术”告诉我们这样一种成功之道:专心致志地要求行动,就能在一点上做出大事情。

专注一事全力以赴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每天都在干与他们兴趣不合的工作,他们往往自叹命运不济,他们希望机会来了,再去做称心如意的工作。可实际上光阴似箭,时间过去就不再重来,如果不马上回头,今天得过且过,明天又再等一会儿,当所有最宝贵的青春岁月都稀里糊涂浪费掉后,再想重新学习一些新的技能时,往往为时已晚。这种一再拖延、得过且过的惰性,其实与慢性自杀无异。青年人通常不太去留意促成事业获得成功的因素,他们常常把做事情和干事业看得过分简单,不肯集中自己全副心思去做。他们不知道,在一项事业上的经验好比是一个雪球,随着人生轨迹的推移,这个雪球永远是越滚越大的。所以,任何人都应该把全副精力集中在某一项事业上,在这一方面随时随地做努力。这样,你在这上面所花费的功夫越大,获得经验也就越多,做起事来也就越顺手、越容易。人人都须懂得时间的宝贵,“光阴一去不复返”。当你踏入社会开始工作的时候,一定是浑身充满干劲的。你应该把这干劲全部用在事业上,无论你做什么职业,你都要努力工作、刻苦经营。如果能一直坚持这样做,那么有一天当你发现这种习惯所给你带来的丰硕成果时,你一定会感到惊讶。

歌德这样说:“你最适合站在哪里,你就应该站在哪里。”这句话可以作为对那些三心二意者的最好忠告。无论是谁,如果不趁年富力强的黄金时代去养成自己善于集中精力的好性格,那么他以后一定不会有什么大成就。世界上最大的浪费,就是把一个人宝贵的精力无谓地分散到许多不同的事情上。一个人的时间有限、能力有限、资源有限,想要样样都精、门门都通,决不可能办到,如果你想在任何一个方面做出什么成就,就一定要牢记这条法则。

对大部分人来说,如果一入社会就善于利用自己的精力,不让它消耗在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那么就有成功的希望。但是,很多人却偏偏喜欢东学一点、西学一下,尽管忙碌了一生却往往没有什么专长,结果,到头来什么事情也没做成。

在这方面,蚂蚁是我们最好的榜样。它们围着一大颗食物,齐心协力地推着、拖着它前进,一路上不知道要遇到多少困难,要翻多少跟斗,千辛万苦才把一颗食物弄到家门口。蚂蚁给我们最好的教益是:只要不断努力、持之以恒,就必定能得到好的结果。

明智的人最懂得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在一件事上,惟有如此方能实现目标;明智的人也善于依靠不屈不挠的意志、百折不回的决心以及持之以恒的忍耐力,努力在人们的生存竞争中去获得胜利。

那些富有经验的园丁往往习惯把树木上许多能开花结实的枝条剪去,一般人往往觉得很可惜。但是,园丁们知道,为了使树木能更快地茁壮成长,为了让以后的果实结得更饱满,就必须要忍痛将这些旁枝剪去。否则,若要保留这些枝条,那么将来的总收成肯定要减少无数倍。那些有经验的花匠也习惯把许多快要绽开的花蕾剪去。这是为什么呢?这些花蕾不是同样可以开出美丽的花朵吗?花匠们知道,剪去其中的大部分花蕾后,可以使所有的养分都集中在其余的少数花蕾上。等到这少数花蕾绽开时,一定可以成为那种罕见、珍贵、硕大无比的奇葩。做人就像培植花木一样,青年男女们与其把所有的精力消耗在许多毫无意义的事情上,还不如看准一项适合自己的重要事业,集中所有精力,埋头苦干,全力以赴,肯定可以取得杰出的成绩。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众人叹服的领袖,成为一个才识过人、无人可及的人物,就一定要排除大脑中许多杂乱无绪的念头。如果你想在一个重要的方面取得伟大的成就,那么就要大胆地举起剪刀,把所有微不足道的、平凡无奇的、毫无把握的愿望完全“剪去”,在一件重要的事情面前,即便是那些已有眉目的事情,也必须忍痛“剪掉”。世界上无数的失败者之所以没有成功,主要不是因为他们才干不够,而是因为他们不能集中精力、不能全力以赴地去做适当的工作,他们使自己的大好精力东浪费一点、西消耗一些,而他们自己竟然还从未觉悟到这一问题:如果把心中的那些杂念一一剪掉,使生命力中的所有养料都集中到一个方面,那么他们将来一定会惊讶——自己的事业上竟然能够结出那么美丽丰硕的果实!

拥有一种专门的技能要比有十种心思来得有价值,有专门技能的人随时随地都在这方面下苦功求进步,时时刻刻都在设法弥补自己的缺陷和弱点,总是要想到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而有十种心思的人就和他不一样,他可能会忙不过来,要顾及这一点又要顾及那一个,由于精力和心思分散,事事只能做到“尚可”为止,结果当然是一事无成。

现代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所以,我们必须专心一致,对自己的工作全力以赴,这样才能做到得心应手,有出色的业绩。

集中精力,全力以赴

能够将你身体与心智的能量锲而不舍地运用在同一个问题上而不会厌倦的能力……你整天都在做事,不是吗?每个人都是。假如你早上7点钟起床,晚上11点睡觉,你做事就整整做了16个小时。对大多数人而言,他们肯定是一直在做一些事,惟一的问题是,他们做很多很多事,而我只做一件。假如你将这些时间运用在一个方向、一个目的上,你一样会成功。

有人把专心界定为这样,就是把意识集中在某个特定的欲望上的行为,并要一直集中到已经找出实现这一欲望的方法,并且成功地将之付诸实际行动上去。

集中注意力能够调整思想。拿破仑·希尔的一位朋友发现自己患了一般人所说的健忘。这里引用他的话,告诉你他是怎样克服他的这项障碍的:我已经50岁了。10年来,我一直在一家大工厂担任某个部门的经理。起初我的工作很轻松。随着公司业务的扩大,我的责任也越发重了。我手下的几个年轻人已经表现出不同寻常的能力与精神,他们大有取我而代之的势头。

和我同龄的人大都希望过舒适的生活,而且,我在公司已经服务那么长的时间,因此,我觉得我大可以轻轻松松地工作,安心地在公司呆下去。但这种心理态度几乎使我失掉我的职位。大约两年前,我开始注意到,我专心工作的能力已经衰退了,我的工作变得令我心烦。我忘记处理信件,直到桌子上的信件堆积如山。各种报告也被我无意地积压下来,我的部属大感不便。我人虽然在办公室,可心不知早就跑到哪儿去了。

一切的情形都显示出,我的心思并没有放在工作上。我忘记参加公司一个重要的主管会议。我手下的职员发现我在估计货物时,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虽然他没有让总经理知道这件事。

对于这一切,我感到惊讶。于是我请了一个星期的假期,希望静下来,把这一切情形都好好想一想。我在一处偏远山区,严肃认真地反省了几天,使我深信自己是患了健忘症。

我缺乏专心工作的力量,没有办法全力以赴地工作。这完全是因为自己思想未放在工作上的缘故。

我在满意地诊断出自己的问题后,就积极寻求补救之道。我需要培养一套全新的工作习惯,我决心要达到这个目标。

每天,我拿出纸笔,写下我一天的工作计划。首先,处理早上的信件,然后,填写表格、口授信件、召集部属开会、处理各项工作。每天下班之前,先把办公桌收拾干净,然后才离开办公室。

我在心里问自己:“如何培养这些习惯呢?”获得的答案是:重复这些工作。

我每天以同样的兴趣去从事同样的工作,而且尽可能地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内进行相同的工作。当我发现自己的思想又开始想到别处时,我立刻把它叫了回来。

利用我的意志力所创造出的一种心理的刺激力量,使我不断地在培养习惯方面获得进步。后来,我发现,我每天虽然做同样的事情,但却感到很愉快,这时,我知道我已经成功了。

汽车大王亨利·福特说:“我有的是时间,因为我从来不离开工作岗位;我不认为人可以离开工作,他应该要朝思暮想,连做梦也是工作。”

大家都知道,运动能使肌肉发达,工作时全神贯注是否也能促发脑部相关部分的功能呢?美国俄勒冈大学心理学教授迈克尔·波斯纳利用正电子放射层析X扫描器和脑电扫描记录器记录全神贯注工作时的人脑活动。受试者初次做某种工作时,脑部的血流量和电子流动都会增加,后来对这种工作熟练了,脑部的血液流量和电子放射量就减少。波斯纳认为,我们越常练习聚精会神,脑部的活动就越没有必要增加。在某一领域练就的心理技能,可以转用于别的领域。

在西点军校教导未来战地指挥官如何保持专注的路易·乔卡说:“关键在于学习克服内在或外在的‘噪音’和干扰。”比方说,假如你爱好爵士乐,不妨播放些音乐,然后设法只听中音萨克斯管,不听别的,借此练习集中精神的能力。

加州口腔医生艾尔·司徒伦保每天都在同一时间起床,开车走同一路线上班,把车停在同一个停车位。他穿外科手术服时总是先穿上衣,再穿裤子;总是先洗右手,再洗左手;检视病人时总是站在同一个位置。这并不是什么迷信。他按照习惯行事,能够有条不紊地进入专注状态。芝加哥大学人类学教授哈利·齐克仁米哈勒认为:“这就好像比赛前的运动员或主持典礼的牧师,习惯性的行为能使人较易全神贯注于眼前的挑战。习惯性的活动使人把精神重新集中起来。”

你可以为任何工作制订一套行事程序。假如你不太喜欢手头的工作,不妨为自己建立一个工作顺序:先给自己泡杯茶,然后清理书桌,把笔放在左边,计算机、电话在右边,最后开始做自己的工作。天天如此,要不了多久,你就能在做完这些程序后自然而然地进入全神贯注的状态,并且全力以赴地工作了。

同类推荐
  • 年轻就是这么任性

    年轻就是这么任性

    年轻就是资本,是无所畏惧,是可以从头再来,是死了还能活。不必去羡慕别人什么都有,他们有的,你以后都会有,而现在你拥有的,他们再也不会有了。我们还年轻,总是有无限可能。这是我们放肆闯祸,付出代价最少的年纪,这是我们最敢想敢干,不怕头破血流的年纪。失败了怕什么,我们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重头来过。年轻人,别堕落,你没资格!
  • 每天给心灵放个假——秋

    每天给心灵放个假——秋

    生活也许不能每天都是艳阳高照,人生也许不是每天都能如意顺畅,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每天给生活一缕清风,每天给心灵一次放假,每天给生命一帖处方,每天给人生一个惊喜,每天给自己一片阳光……
  • 向先贤智者学处世为人

    向先贤智者学处世为人

    本书是一部齐集古代的智者贤人们各种各样处世为人智慧的一部智慧全书,其中汇聚了中华五千年历史中的智者高士的智慧精华,可作为读者学习古人智慧为己所用的教科书,也可帮助读者了解一些必要的历史知识,帮助现代人继承古人高超的智慧精华。
  • 如果你是巴菲特

    如果你是巴菲特

    如果你是巴菲特,你会怎么做?你会如何奋斗?你能像他一样成功D吗?本书并未把重点放在巴菲特的投资方法上,因为这些方法终会有失误和过时的一天。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出发,分析“股神”巴菲特的生平,结合巴菲特的言行,从中总结出有益于年轻人的忠告。因为年轻人最需要学习的应该是巴菲特思想里那种基于理性的人生哲学元素。从这种理性出发,可以找到更伟大的思想,可以利用这种思想冲击自身事业的巅峰,利用这种思想创造自己理想的人生。黄志坚和苏翠专著的本书献给正在奋斗或准备奋斗的年轻人。
  • 高考志愿填报诀窍:考生和家长必须知道的100个真相

    高考志愿填报诀窍:考生和家长必须知道的100个真相

    身为高校教师,这些年我一直在做高考志愿填报的研究工作,接受过全国各地无数考生和家长的咨询。每年9月,当高考尘埃落定,我的邮箱和手机里会存满考生和家长的问候。我从中分享过他们的欢愉,也分担过他们的懊悔。而这一切,几乎都和当初选填志愿有关。那张小小的“志愿表”上,承载了太多的冒险和侥幸,也承载了太多的幸福和痛苦。你轻轻一点,就可能成功,成功得令人羡慕;也可能失败,失败得一塌糊涂。有的人迷信“平行志愿”,录取时才发现里面有陷阱;有的人对专业的理解望名生义,入校后才发现是南辕北辙;有的人被“专业大类录取”。
热门推荐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是你,刚刚好

    是你,刚刚好

    一个不强势的男生如何等到众多女生的青睐,
  • 咱大师兄又炸了

    咱大师兄又炸了

    哇呀呀呀,不好,咱大师兄炸了!啥?你喝多了?不不不不不,大师兄真炸了!
  • 萌妻在上:首席101次追婚

    萌妻在上:首席101次追婚

    他夺了她初夜,却残忍调笑。“你会求我的!”她不愿委其身下,他阴着脸怒吼。“你乖一点,我就温柔一点。”她胆怯,他诱哄。“你欠着我,好过欠别的男人,你这辈子也只能欠着我。”一纸契约,他强行将她绑在身旁,他嚣张跋扈,他富可敌国,不料想哪天却栽在了她的身上。某日,她翻身而上,看着被固定在床头的他,嘴角一弯:要乖一点的是你!
  • 双眸v眼

    双眸v眼

    出道小白喜欢就来。不求利益只是养眼这是爱情与冷酷的双重解释
  • 王妃不好追

    王妃不好追

    “娘子藏了小笼包在衣服里吗?我要吃——”他的双手正不偏不倚地放在她的……!好吧,她忍,谁让她命苦,就被逼着代替妹妹嫁了个傻皇子呢?她认了,可是她没想到的是一转身,他就可以将剑抵在她的喉咙,冷冷地说:“如果我杀了你,我母后在天之灵会不会欣慰呢?”他是人们闻之丧胆的魔头,也是人人皆知的傻皇子,行为可笑,举止荒诞。他们相遇在最美好的季节,重逢在最错误的时间。在权术和仇恨之间,在一轮又一轮的PK,一轮又一轮的伤害之后,爱情到底还剩多少?
  • 神眷兵团

    神眷兵团

    末日的地球,地狱降临,被称为神的男人向世界发起挑战,腐朽的政府,恐怖的丧尸,坐落于食物链顶端的尸帝还有那光芒万丈的神眷兵团,一切的一切都被笼罩在黑暗中,唯有被神眷恋的人才可冲破阻隔接近真相
  • 我又被捕捉了

    我又被捕捉了

    【快穿甜文】#男神他又死了#共生契约将他们绑在一条船上。为了活着,云欢不仅得攻略男神,还得小心翼翼地呵护他。可是……男神被刺死了!被撞死了!喝水噎死了!吃火锅烫死了!……又双叒叕死了!更可恶的是,死着死着,他日益强大,初见时的爱而不得到后来将她禁锢:“阿欢,说,喜欢我。”云欢:“……”别这样,我只是做个任务,别把我捕捉回家!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轮船和军舰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轮船和军舰

    本书从轮船和军舰的基本知识入手,着重讲述了它们的发展历史、结构原理、功能作用,同时介绍了它们未来的发展前景,目的是让广大青少年了解在大海上航行的轮船和军舰的基础科技知识,使广大青少年热爱航海、热爱科技。
  • 现代都市渣男

    现代都市渣男

    身边的真实案例,警戒女孩子一定要看清身边之人,不要被所谓的甜言蜜语欺骗,现代都市渣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