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03800000011

第11章 诛吕之役(4)

于是就出现了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吕太后哭而不泣的事情。张良十五岁的儿子张辟强这时担任侍中,他发现了吕太后的这个秘密,便对丞相陈平说:“惠帝是太后惟一的儿子,如今惠帝驾崩了,太后虽然也哭,却一点都不悲伤,你知道原因吗?”陈平问道:“为何?”张辟强回答道:“惠帝的太子还没有成年,太后心里委实惧怕你等功臣。只有奏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掌管南军北军,以及吕氏诸人入宫主事,太后才能心安,你们才可以避免祸患。”吕太后听到陈平的建议,这才定下心来,号哭中才开始流露出悲伤的意思。

惠帝留下了巨大政治真空。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他的皇后是他的姐姐鲁元公主的女儿张嫣,这种近亲的结合自然是出于吕太后的授意。大婚之时,惠帝二十岁,张嫣还是个十岁的小女孩。刘盈驾崩时,张嫣年仅十四岁,没能诞下龙子凤女。不过这也难不倒吕太后,吕太后早就想好了对策,提前瞅准了宫内一个怀孕的美人(妃嫔名称),然后将张嫣伪装成怀有身孕的样子,等到这个美人产子之后,就把这个美人给杀了,对外宣称皇后产子,并立为太子。

八月,惠帝驾崩,九月,这个小太子继位为帝,历史上称之为少帝。吕太后正式称制,大赦天下,“号令一出太后”,吕太后终于可以只手遮天了。

5.权谋天下

从秦始皇开始,天子自称“朕”,命为“制”,令为“诏”,吕太后称制,也就是说吕太后行使皇帝的权力,其实就是皇帝。到了这一步,吕太后已经攀登到了政治生涯的最高地位,后世只有武则天做了中国第一个女皇帝才算是超越了吕太后的境界。但吕太后并不满意,因为她的地位虽然高至称制,她的势力却没有达到顶峰。刘氏集团和功臣集团就是她前进路上的障碍,刘氏集团根深蒂固,功臣集团阵营庞大,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要压制刘氏集团和功臣集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紧接着,吕太后就开始以她一贯的雷厉风行风格,谋划壮大吕氏实力。称制的第二个月,也就是吕太后元年(公元前187年)十月,吕太后就以立吕氏为王的事情展开了试探。汉代尊右,所以吕太后第一个试探的是右丞相王陵。没想到王陵当场就顶了回来,说道:“当年高祖曾经立下‘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白马之盟,如今太后想要封诸吕为王,违背了当年的盟约。”吕太后闻之不悦,转而去问左丞相陈平、绛侯周勃。周勃、陈平回答道:“当年高祖平定天下,而后封自己的子弟为王,现在陛下称制,封自己的亲戚为王亦无不可。”吕太后大喜。

罢朝之后,王陵忍不住出言责备陈平和周勃违背了当年的誓约。二人却回答道:“当面顶撞主上,我二人不如你;但日后保全社稷,安定刘氏子弟,你就不如我们了!”王陵无言以对。

很多人都批评陈平和周勃不坚守当年的盟约,是不折不扣的政治投机分子,证据之一便是上面这一番话。这种批评用在陈平身上或许还能沾点边,但用在周勃身上就绝对不适用了。陈平这个人明晓大局,目光深远,机巧圆滑,善用阴谋。自从跟随刘邦之后,陈平如鱼得水,“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也。”这个人是政治上的老泥鳅,深明政治诀窍,在各种势力间闪转腾挪,游刃有余。

有一例为证,刘邦病重的时候,燕王卢绾谋反,刘邦派樊哙率兵前去平叛。有人便趁机在刘邦面前大讲樊哙的坏话。刘邦也是一个冲动型的人,自己先前封的王和侯一个接一个地反了,本来心里就很是恼怒,听到别有用心的谗言后,以为樊哙也要造反,立时大怒,命陈平和周勃立即赶往樊哙军中,以周勃代替樊哙领军,陈平即时诛杀樊哙。陈平周勃领命出发。路上,陈平和周勃就开始在心里嘀咕,两人商议说:“樊哙是皇帝的故人,功劳甚大,又是吕后妹妹吕■的丈夫,既亲且贵。皇帝要杀樊哙,可能只是一时气愤,日后恐怕会后悔。不如我们将樊哙押回长安,交由皇帝处理。”在陈平押解樊哙回长安的路上,陈平获知刘邦去世,立时快马加鞭赶回长安,向吕太后痛哭流涕,说明事情原委。吕太后听了陈平的陈述,明白了陈平的难处,对他说:“你一路上鞍马劳顿,先回去休息一下吧。”陈平仍然不放心,惟恐吕■会在吕太后那里说自己的坏话,坚决要求充当皇宫的侍卫,吕太后一看陈平对自己这么忠心,高兴得很,就任命他为郎中令(职责是负责宫廷保卫)。“是后吕■谗乃不得行”。樊哙回到长安后,果然被赦免,恢复爵邑如旧。陈平的灵敏狡猾一至于斯,他能做到“以荣名终,称贤相”,善始善终,实非侥幸。

绛侯周勃的军事能力实际上并不突出,优点在于做事稳重,“为人木强敦厚”,属于那种大事上看得明白的人。刘邦在对政局做出安排时就曾点评过陈平周勃二人,认为“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在此我们不得不佩服刘邦的知人之明。单凭用人一项,刘邦就平定了天下,奠定大汉四百年基业。

以刘邦的识人之能,自然不会恰好挑选两个政治投机分子来做大汉的丞相和太尉,更不会错把一个政治投机分子当成安定刘氏者。陈平和周勃两人应该是看清了当时的政治大格局和走向,所以才虚与委蛇附和吕太后的意图,所以才有了“于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一番话。当然,陈平脑筋极为活络,这里面政治投机的成分可能会多一点。但要说这两个人是彻头彻尾的政治投机分子是绝对不正确的。

刘邦生有八子,刘盈做了皇帝,剩下七子分封各地为王,形成实力庞大的刘氏集团。但惠帝懦弱,大权落入吕太后之手,刘氏集团空有外围实力,民心所向,偏偏因为缺乏一个领导核心,以致形成吕太后主宰中央的格局,急切间难以改动。吕氏集团方面,吕太后是当时绝对的领导核心,不过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势力圈和关系网,而且吕太后年事已高,最重要的是人心不附,吕太后后继无人。综合来看,拖延下去实际上对刘氏集团和功臣集团更为有利。

像王陵这样当面顶撞吕太后,效果当然是有的,最起码可以让吕太后认识到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自己的想法,都会屈服在自己的权威之下。但混迹政治,如果不明白“刚则易折,柔则常存”的道理,那么注定就是政治的失败者。王陵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可能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难怪刘邦说他“戆”(音zhuang,四声,意思是迂直、不知变通,接近于愚蠢),需要陈平在旁辅助。十一月,王陵被改为太傅,相权被夺,原来的左丞相陈平改为右丞相,吕太后的宠臣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王陵大为恼怒,称病闭门不出,于吕太后七年(公元前181年)卒。

刘邦在去世前已经预见到了吕后掌权,所以搞了一个“白马之盟”,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针对的就是吕氏集团。这个盟约其实是强词夺理,你刘邦可以封,我吕太后为什么就不能封,你刘氏可以封王,我吕氏为什么就最多只能做侯?所以,周勃和陈平说的那番话反而才是正确的。这个盟约虽为广大功臣诸侯所认同,但没有实际的强制力量来保证这个盟约的有效性,在吕太后专权和称制时期,这种盟约就面临一种尴尬的境地,吕太后很快就用自己的权势破坏了这个盟约。

祖宗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的地位是今天的人难以想像的,祖宗的地位相当于神,祖训、祖宗之法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刘邦立过白马之盟,后来的赵匡胤也曾立过善待大臣的祖训,朱元璋更是将宦官不得干政的话刻在铁牌上。但是后代人还是违背了这些祖训,而结果也不过如此。刘邦之后有诸吕封王,南宋有高宗杀岳飞,朱元璋立的那块看似神圣不可侵犯的铁牌子更是不知被王振扔到哪去了。在现实的政治权势下,这些祖训都形同摆设。

不过,吕太后并没有莽撞行事,而是在安抚功臣集团和刘氏集团的前提下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吕太后先是封了一批功臣和大臣为侯,而后着意笼络刘氏集团,例如封齐悼惠王刘肥(这时刘肥已死,长子刘襄继为齐王)的次子刘章为朱虚侯,并以吕禄之女为妻,以示恩宠,然后又封了惠帝的五个儿子为王或侯。在这其中夹杂着一些吕氏集团的次要人物封王封侯,例如追封郦侯吕台的父亲吕泽(吕太后的哥哥)为悼武王,鲁元公主的儿子为鲁王,吕种(吕太后的哥哥吕释之之子)为沛侯,吕平(吕太后的姐姐吕长姁之子)为扶柳侯。这些不过是一些试探性的举动,用意在于刺探刘氏集团和朝中大臣们的倾向。恐怕吕太后也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番举措后,朝中大臣们竟然十分乖巧地上书请立郦侯吕台为吕王,太后自然乐意之至。

随即吕太后又立吕释之之子吕禄为胡陵侯。

真正对吕后的举动持敌对态度的恐怕就只有刘氏集团中的一部分人了,而朝中大臣们十分聪明地认清了形势,倒向了吕太后一边。这并不是朝中大臣们对吕太后的惟一一次迎合,后来这些人连吕太后擅自废除少帝这样的惊天大事也置若罔闻。这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给谁打工不是打工呢?为刘氏集团卖命不仅不能获得好处,反而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对于这一点,朝中大臣们看得很清楚。我们上一篇讲到的沙丘之变乃至后来发生的政变都是如此,除了少数朝中大臣坚持立场外,绝大多数大臣都是随风倒的态度和做法。

吕太后废除少帝的事情发生在吕太后四年,那个被抱养的可怜孩子直到这时才了解了自己的身世,一时冲动之下,恨恨说道:“太后怎么可以杀了我的生母而立我为太子?我现在还没有长大,等我长大了一定要报仇。”这个小皇帝还没有了解政治的黑暗和险恶,一句话就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吕太后既然可以杀你的母亲,也就可以杀你。这种话在自己的心里说说也就罢了,也可以长大之后暗地里付诸实行,就是不能现在说出来,说出来就是自寻死路。

以吕太后今日之权威,少帝还不是她手里的玩具一般,想要就要,想丢就丢?吕太后听说了少帝的“雄心壮志”之后,立马就把他幽禁到当年招待戚夫人的地方——永巷,对外宣称少帝病重,任何人都不见。随即,吕太后向大臣们公布了自己的决定,她说:“少帝久病,神思昏乱,已经不能承担皇帝的责任,应该改立新帝。”这么重大的事情,朝中大臣们并没有任何反对意见,一致认为“皇太后以黎民百姓和社稷为重,臣等叩首奉诏”。五月,吕太后挑了常山王刘义为帝,改名为刘弘,仍然称为少帝。为免混淆,一般称这个少帝为后少帝,原来的少帝被吕太后“幽杀之”。

连这么重大的事情朝中大臣都没有人敢有异议,刘氏集团中的人也没有人站出来反对,吕太后就知道自己可以再做些事情了。

吕太后七年(公元前181年),刘氏集团开始遭到吕太后的连续打击,一年之内,高祖的三个儿子相继出现变故。

第一个被吕太后瞄上的是赵王刘友,刘友原是淮阳王,刘如意死后,刘友改封为赵王。刘友是个不幸的人,因为他的妻子姓吕,刘友根本就不喜欢这个吕氏妻子,另有喜欢的爱姬。女人一嫉妒,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刘友的妻子便跑到长安向吕太后告状,说刘友讲过“吕氏诸人怎么能封王!等太后百年之后,我一定要铲除诸吕”这样的话。吕太后大怒,立即派人召刘友前来。刘友来了之后,马上被关于府邸,断绝饮食。给刘友送食物的人一旦被抓获,立即严厉处置。很快,这个皇帝之子、一国之王就自杀了。死后,吕后也没有忘记作践他,以百姓的规格下葬在长安百姓的坟地里。

赵王死后不久,二月,梁王刘恢被改封为赵王,刘恢同样不觉得幸福,因为他的妻子也是吕氏家族的人,而且是吕王吕产的女儿。仗着吕氏当权,刘恢的这个妻子专横跋扈,使得刘恢“不得自恣”。这样的妻子哪个会喜欢?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于是刘恢在另一个爱姬那里找到了幸福和快乐。刘恢的妻子偏偏不要他好过。刘友妻子的办法是去向吕太后告状,刘恢的妻子干脆一杯毒酒把那个爱姬给毒死了。凶手是嚣张的吕家人,刘恢虽痛不欲生却也无可奈何,只好命人做了四章诗歌咏唱怀念。六月,刘恢终于自杀了。吕太后听说之后,借口刘恢竟为了一个女人自杀,太不成样子,断绝了刘恢一系的继承。虽然刘恢并非吕太后所杀,但刘恢因为吕氏的欺压而死,吕太后又趁机断绝了刘恢一系的继承,将刘恢之死算在吕太后的头上也不算污蔑。

同样被断绝继承的还有燕灵王刘建。九月,刘建去世。刘建并没有什么事情冒犯吕太后,没想到竟也遭到吕太后的毒害,被断绝继承。与刘恢不同的是,刘恢并没有留下子嗣,刘建却有一个美人所生的儿子。吕太后便斩草除根,派人暗杀了刘建惟一的儿子,让刘建从有后变成无后,于是“国除”(爵位取消)。

加上吕太后先前鸩杀的刘如意,刘邦的八个儿子中已经有四个受到吕太后的毒害或暗算,而齐王刘肥也曾经险些喝下吕太后安排的毒酒,最后付出一定的物质和精神代价才保住了性命,暂时安然无恙的只有代王刘恒和淮南王刘长而已。

这些刘氏王死后,他们留下的空缺就被吕氏填补了。吕王吕产改封为梁王,武信侯吕禄成为赵王,吕台之子东平侯吕通为燕王。这样吕氏一族在世的王就有三个,势力相当可观。吕氏集团已隐隐有超过了刘氏集团的迹象。

一年之内刘邦的三个儿子连续遭到吕太后的暗算,这就不是吕太后的心血来潮和偶然为之了,而是吕氏集团向刘氏集团开战的序幕,吕太后已经打算用她的铁腕为将来吕氏集团掌权打基础了。不过这里需要破除对吕太后的一种误解,吕太后对刘氏集团的打击并非斩草除根,赶尽杀绝,明白这一点相当重要,是理解吕太后行为的关键。另有一个问题是,吕太后不怕刘氏集团就此起兵造反吗?答案是,她不怕。她不仅不怕,刘氏集团起兵造反正是她希望看到的。

原因很简单,吕太后傲视天下十几年,最后却发现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后继无人,吕氏集团中没有人具有吕太后的资历和能力。她的妹妹吕■倒是吕氏家族中比较有见识和能力的一个,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吕■被封为临光侯,“高后时用事专权,大臣尽畏之”。

但这时吕■年龄也不小了,而且她的身份和资历、威望都不足以服众。吕太后已经预见到自己这棵大树一倒,吕氏集团将面临被刘氏集团和功臣集团消灭的危险。

同类推荐
  • 春秋那些事儿

    春秋那些事儿

    春秋时代,国家林立,纷争不断,大国要争霸,小国求生存。名义上的大哥周天子已经不管用了,威信全无;小弟们则各自为政,互相竞争,谁的拳头大、力量强,谁就说了算……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本书以幽默诙谐的叙述方式,对三百年的春秋史进行了全新梳理。将视野投向那些最激动人心的场面和最感人肺腑的历史人物,向读者展现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 秦武野纪

    秦武野纪

    秦王:“我嬴政,敢做天下王者不敢做之事,所以我敢称皇,尔等为王,后世称皇者,亦是伪皇也!……楼平,以外来者身份看尽秦朝的生与灭。那千古一帝终是消失在了历史里
  • 射宋

    射宋

    新书《逆流红尘之梦蝶》已发,亲们多支持!韩逍遥坠入时空漩涡,本想小富即安逍遥一生,怎奈适逢乱世万物刍狗,为了活出人样,只能造反当皇帝。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无望,回首射宋。
  • 穿越时空的爱恋2016

    穿越时空的爱恋2016

    《穿越时空的爱恋第二部》(又名《从此君王不早朝》)接上一部。继2002年《穿越时空的爱恋》首播以来观众一直期待续集。但根据出品方的意向,这一题材就到此为止了,所以15年过来一直不见动作。今年则趁汤显祖400周年并张居正研究会成立的火热,作者牵头再写续集。而与在网络中已经存在的‘春天里的味道’者所著不完全相同;本作为观众期待已久的《穿越时空的爱恋》能否拍、拍好续集而助力。同时,也为海内外风行的明史研究提供新思路。
  • 铁海血战妖娆魂

    铁海血战妖娆魂

    一个海军陆战队员穿越时空来到鸦片战争前的年代,经历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海战等,时间跨越百年。迎接主角的不只是燃烧的战火、飞洒的热血,还有大海的女儿送给主角刻骨铭心的生死之恋。-壮士执剑,美人依偎情浓;青春激扬残阳如血,浪沫殷红。-战舰飞驰,炮火雷声轰隆;硝烟尽染海天一色,妖娆英魂!-“当外侮入侵,我将流尽最后一滴血,鲜血滋润我的祖先、我的子孙、世世代代栖息的广阔平原,肥沃草地,苍茫山野,蔚蓝大海……”-民族英雄的热血千世万代永流传!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月牙人偶店

    月牙人偶店

    传说中月亮的尽头,有一家人偶店,人偶可以实现愿望,不过。。。。。。要用自身的1/2之一的灵魂交换【也可以用自己自身最珍贵的东西换】男主和女主就是在这里相遇的。。。。。。
  • 现代图书馆人丛书-图书馆导读工作

    现代图书馆人丛书-图书馆导读工作

    理想、理念是人生的信念和希望。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应该对这个工作有一种清楚的认识。图书馆人是知识供应的后勤。图书馆人是探索科学的尖兵。本套丛书可做为图书馆人工作手册,包括:馆藏文献建设、图书分类工作、图书馆的管理、图书馆选书指南、知识信息检索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在54岁临终前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关于治学修身的家书,也是诸葛亮留给世人的处世箴言。本书主要内容为宁静的力量,节俭的力量,计划的力量,学习的力量,增值的力量,速度的力量,性格的力量等。
  • 读小说易于身体健康

    读小说易于身体健康

    末日无限流女主,不太正经,不一定有男主,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死了。杨天伊:????我就想好好读个小说为什么上天要这么严苛啊?
  • 请说一声爱我

    请说一声爱我

    蜕变之路,艰难险峻!我的爱是否能天长地久?还是分开?
  • 神王玺

    神王玺

    神界战将“阴冢”欲夺神王之位,篡改神界秩序.作为神界神王传承的超级神器“神王之玺”是神王的象征。得神王之玺者即可令万神臣服号令神界即为神界主宰。老神王为保神界不落入奸人手中秩序混乱。危急关头当机立断,神王之女临危受命带着神王传承转世重修,欲重新开辟神王之路。拥有神王之玺的梓涵能否冲破天元大陆的束缚恢复神界秩序?
  • 玉箫阁

    玉箫阁

    诸神挡道,横空出玉箫,他是一个经历万劫,度人生百态的少年。他将燃起手中的火焰,欲造乾坤!吾道药成主谁生?
  • TFboys之她们和他们

    TFboys之她们和他们

    青春是一场无声的追逐戏,只有全力奔跑,才不会失去方向!而你们就是我用尽全力找寻的方向。他们和她们因为一次偶遇,从而情定终身,谁也离不开谁,他们和她们是会历尽困难终成眷属,还是因为误会而最终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