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20300000007

第7章 如何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相处

儒家所提倡的道德,不是一种强加于人的外在的东西,而是在明了天地之道的基础上,为了获取个人真正持久的幸福而进行的主动追求。因此,有德的人就是得“道”之人。从外在的方面看,得道多助,他可以得到人们的支持和帮助;从内在的方面看,他可以获得心灵的安宁。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所以在人们的生活中,离不开与其他人打交道,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就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因此,处理好人际关系中产生的不良心理,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是很重要的。

01嫉妒—拿别人的成绩来惩罚自己

在与人交往时,最影响人际关系的一种心理就是嫉妒。

嫉妒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不良心理,它是指一种对别人才能的怨恨,对别人成就的恐惧,对别人超过自己而忧虑的思想情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说:“嫉妒是拿别人的成绩来惩罚自己。”当你看到别人有成就的时候,自己心里就不舒服,而别人可能还不知道你有这种思想情绪,这不是拿别人的成绩来惩罚自己吗?而且这种惩罚不仅仅是一种心理上的惩罚,还伴随着一些具体的不幸的出现。所以中国古人说:“君子乐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

在《迁善录》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宋大夫蒋瑗有十个儿子,这十个儿子非常不幸,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疾病:一个儿子是驼背,一个儿子是跛子,一个四肢萎缩,一个双足残废,一个疯疯癫癫,一个痴呆,一个耳聋,一个眼瞎,一个哑巴,还有一个不幸死在了狱中。

看到他这样不幸的遭遇,公明子皋就问他:“您平时有什么样的心行,为什么得到如此的奇祸呢?”蒋瑗还不太在意地说:“我生平也没有做别的恶事,只是喜欢嫉妒别人,看到别人胜过自己就嫉恨,看到别人谄媚自己就心生欢喜,听到别人有善行就怀疑,听到别人有恶行就信以为真,看到别人有所得,就如同自己有所失,看到别人有所失,就如同自己有所得罢了。”公明子皋听到这里,非常叹惜地说:“作为一个士大夫,如果有这样的心态,马上就会得灭门之灾,难道您还觉得无所谓,没有觉察到吗?您的恶报恐怕还不止现在这个样子呢。”蒋瑗听了之后,大惊失色。子皋又提醒他:“老天虽然高远,但是能看到世间发生的一切。

如果您现在能够痛改前非,肯定能够化祸为福,现在改正也不为迟啊!”听了他的劝告,蒋瑗从此就提高了警惕,尽改平生之所为,过了几年,他的境遇就渐渐地好转了。

古人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嫉妒会让人心理失衡,心生不满,从而导致怨恨,甚至因此而做出伤害他人的违法行为。嫉妒的心态其实就是一种自私自利的心态。蒋瑗因为有了这种心理,从而恶由心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在他改过自新后,不久就转祸为福。

一、是文人相轻还是“士”风日下

谈到嫉妒问题,我们都不陌生,有一句话叫“文人相轻”。其实这句话是值得商榷的,因为真正的文人并不是相互轻视的。读过圣贤教诲的人,不仅对于别人的成就不轻视,反而还会赞叹,还会向他学习。那么这些互相轻视的文人是属于哪一种文人呢?那就是《弟子规》上所讲的“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的这种文人,他们不去力行圣贤的教诲,只是学了很多华美的词章,为的是什么呢?为的是在言谈的时候能够说出很多的名言警句,让别人看了羡慕自己、赞扬自己。孔子在世的时候,就非常感叹地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是说古代的学者,他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修养、改正自己的错误,而现在的学者学习都是为了向别人炫耀,让别人赞叹自己,华而不实。这种不去力行圣贤教诲,只是学了一些华美辞章的文人,才会相互轻视。

什么叫“文化”呢?“文化”就是“以文化人”的意思,也就是通过文学、艺术等各种形式来变化人的气质。所以古人说:“读书贵在变化气质”、“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为什么三日不读书就面目可憎了呢?因为三日没有闻听圣贤的教诲,就忘记了正确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道理,所以他的行为就会让人非常地憎恶了。

还有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为什么呢?因为他去读圣贤经典,学了很多人生的智慧,我们再见到他的时候,就觉得他与众不同。因此古人也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因为我们古代的文学、艺术等都讲求文以载道,它们所传达的都是宇宙、自然界和社会人生的道理。如果人们不学习这些圣贤经典的话,就不知道这些正确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道理,也就是所谓的“人不学,不知道”。那么这个“道”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经常讲“得道之人”,那么“道”又是指什么呢?

这个“道”就是自然规律和道理的意思。就像太阳系的行星,每一颗行星都有自己的运行轨道。如果木星不按着它的轨道运行了,而按着地球的轨道来运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呢?可想而知,就会出现星球与星球的碰撞,就会使本来井然有序的宇宙变得杂乱无章了。这种自然的宇宙秩序,我们就把它称为“道”。

为了表达“道”的这种自然而然、恒常不变的性质,古人又用“天道”来表示。比如在《论语》上,孔子就说了这样一句话:“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他的意思是说,你看老天说什么话了吗?它虽然没有像我这样用语言和大家交流,但是我们从四季变化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一种自然规律的存在,从万物的自然生长过程中,也可以感受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规律。换言之,尽管天不以语言的方式给我们讲道理,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万物的生长过程中发现一种自然规律的存在,而这种规律能够为人所感受到。

所以,简单地讲,“道”就是宇宙的秩序和人生的规律,是自然而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那么“道德”的“德”是什么意思呢?“德者,得也。”在《说文解字》上,“道德”的“德”和获得的“得”是相通的。那么究竟得到了什么呢?就是得到了“道”,也就是对宇宙和人生规律的理解和认同。得道之人,所表现出来的品质我们就称为“有德”。

从以上对“道”和“德”的分析可以看出,古人关于人们应当遵守怎样的道德原则、培养怎样的美德、树立怎样的价值观念,并不是随意规定的,而是奠定在对宇宙规律和人伦关系的深刻洞察的基础之上。儒家所提倡的道德,不是一种强加于人的外在的东西,而是在明了天地之道的基础上,为了获取个人真正持久的幸福而进行的主动追求。因此,有德的人就是得“道”之人(也就是“圣人”)。这就表现在,从外在的方面看,得道多助,他可以得到人们的支持和帮助;从内在的方面看,他可以获得心灵的安宁。

此外,在古人看来,道德并非是对人性的一种束缚,而是在明了自然界规律和社会人伦关系的基础上培养起来的美德,这是我们每个人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

古人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特别强调了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能够使一个人成为坦荡荡的君子,甚至是贤人、圣人。而圣人的品质就如《老子》上所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即使是一般的读书人,也都懂得《太上感应篇》上“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的道理,做到《论语》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诲,对于别人的成就不仅不会嫉妒,反而还会欢喜赞叹,想方设法去成全别人的善事。

二、切忌嫉贤妒能

作为一个领导者,如果经常嫉贤妒能,就不可能笼络到人才。但是确有一些领导者,当下级的能力、水平赶上或超过自己时,就会如芒在背,总觉得不舒服,于是千方百计找点别扭,甚至进行诋毁和诽谤,结果害人、害己、害国家。这其实是一种病态的领导心理。不用本事大的干部,不用可能超过自己的干部,是一种“武大郎开店”式的用人方法。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楚汉战争中,萧何、韩信、张良,都是了不起的人才,在理财、用兵、谋略中,都比刘邦高出许多。但是,刘邦敢于起用良才,连韩信那样从项羽手下逃过来的人物也照用不疑,委以重任。由于善用三杰,刘邦打败了项羽,取得天下。刘邦自己也以此为荣,在总结成功的经验时,他说:“夫运筹策帷账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纵观历史,任何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物,手下都有一批杰出的人才,可谓谋士如云,人才济济。否则再天才的人物,单枪匹马,也干不成“惊天地,泣鬼神”的伟业。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武艺十分精纯,可算得上一个大英雄了,而且在起义、作战过程中每战必捷,未有败仗。但他不注意收拢和使用人才,不能发挥“众人”的力量,只靠自己单枪匹马打天下。结果,韩信的将帅之才得不到施展,范增的过人智谋得不到应用,部属多有怨愤之言,一些优秀的人才不是被埋没,就是出走他方,为别人效力。项羽自己削弱了自己的力量,最后落得个“乌江自刎”的结果。由此可见,领导者一旦陷入“怕别人超过自己”这个误区,目光就短浅,心胸就狭窄,作为就拘谨,事业就平庸。

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得人才而得天下,得人才而事业兴旺发达”,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真理。日本索尼公司的董事长盛田昭夫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雇佣比你聪明的人,他可以加强你的长处,弥补你的短处。”如果因为部属比你聪明,就觉得受到威胁,那就太荒谬了。

美国著名的钢铁大王卡耐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将我的工厂、设备、市场、资金全部拿去,但是只要保留我的组织人员,四年之后,我将仍是钢铁大王。”

在他去世之后,有一位朋友在他的墓碑上刻了这样一句话:“一位知道选用比他的能力更强的人安息在此。”所以我们看到一个高明的领导者,对于高才是喜不是忧,是求不是弃,是扶不是压,因为他们明白强将手下无弱兵,人才才是事业成功的希望。

02传统德育注重人际和谐

中国古代读书人所表现出来的风范,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培养起来的。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道德教育。早在《礼记·学记》上,就有“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观点。这就是说,建立一个政权和领导一国的老百姓,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育的目的是“长善救失”,将人善良的一面强化,过失之处纠正。可见,道德教育是我国古代教育的核心内容。道德教育必须从修身即从身心和谐开始,进而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乃至国与国之间的伦理关系。因此,只有教育办好了,人心向善,关系和谐,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人们真正、长久的幸福生活。

中国古代的道德教育之所以能够奏效,是因为它是一个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宗教教育等构成的完整体系。这个体系,特别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家庭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开始(《说文解字》:“育,养子使作善也。”),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扩展,社会教育应当秉持孔子提出的“思无邪”的理念。因此中国古代的文艺作品,都遵循着孔老夫子的这一思想,音乐、歌舞、戏剧、诗词等,无不是以宣扬道德、弘扬正气为主要内容,这样才能使社会的正气上升,邪气下降。

一、佛教:高度艺术化的社会教育

佛教在中国传统社会是作为社会教育来广泛传播的,我们认为佛教本质上就是一种教育,而非宗教(“宗教”一词借自于日本,用来翻译英文的“religion”一词,意为“信仰”)。作为教育的佛教为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民风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佛教中,释迦牟尼佛与弟子的关系正如孔子与弟子的关系一样,是师生关系,而不是西方宗教中的创造者与被创造者的关系,或者父与子、主与仆的关系。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从事的是多元文化的社会义务教育工作。传统的佛教寺院也不是偶像崇拜的场所,而是社会教育的机构,它们通过艺术化的方式和讲经说法的形式承担着劝导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教育功能。

《认识佛教》一书中的描述表明,佛教寺院的建筑和设施最能显示出其高度艺术化的教学特征。佛教禅宗寺庙,一进山门,首先见到的建筑物就是天王殿,里面供养着四大天王(护法神),当中供着弥勒菩萨。这样的供奉方式,使人一进山门,第一眼就看到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塑的是布袋和尚像,看他那笑眯眯的样子,就是告诉我们:你想学佛吗,先要笑脸迎人,不能发脾气,发脾气不能学佛,一定要欢欢喜喜。再看,他肚皮很大。“大”代表什么都能包容,不与人计较,所以也教给我们存平等心、呈喜悦相,对待任何人、任何事物,心里都欢欢喜喜、平平静静的,不要跟任何人计较。所以弥勒菩萨面对着大门,告诉来者:要有我这个条件,才够资格入佛门。

天王殿有东、南、西、北四大天王。东方天王,代表负责任,叫持国天王(持是保持,国是国家)。主持一个家庭的事务,我们叫家长;主持一个公司的事务,是总经理、董事长;主持一个国家的事务,是帝王、总统。主持事务要怎样去做呢?就是要负责尽职。每一个人在这社会上,都有他一份职责,能把自己本分职责尽心尽力做到圆满,这个社会就会和谐,国家一定富强。持国天王教给我们这个事理。

南方天王叫增长天王。单单把职责之内的事情做得很好还不够,还要天天求进步。不进则退啊!时代永远在进步,所以增长天王告诉我们:我们的德行要增长,学问、智能、才艺、能力都要增长,包括我们的生活水平也要天天提升。你看,佛门不落伍啊!佛门真是讲进步,永远站在时代的前端。它不是跟着时代走,是领导时代走。

怎样把持国、增长,做得很圆满呢?后面两位天王教给我们实践的方法。

西方天王叫广目天王,叫我们多看;北方天王叫多闻天王,叫我们多听。这就是中国人讲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成就根本的学问;行万里路,就是今天所谓的观光、旅游、考察,到处去看看。看到别人的优点,就采纳;看到别人的缺点,我们就警惕、改进。我们能够“舍人之短,取人之长”,来建造自己的社会,建造自己的国家,那这个国家就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国家。这叫真正的护法!所以这些塑像供在那儿,是在给我们上课!你要一看就晓得,并且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朝这理想目标精进!

四大天王手上都拿着道具,这道具也是表法的。东方持国天王手上拿着琵琶,代表做事情不可以操之过急,要知道“中道”,不能过也不能不及。像弹琴一样,琴弦松了弹不了,紧了它就断了。儒家讲中庸,佛法讲中道,就是负责尽职,要做得恰到好处,不要太过头了,也不能不及,事情才能圆满。

南方增长天王,这是代表日新,他手上拿的是剑—慧剑(智慧之剑),是“快刀斩乱麻,慧剑断烦恼”的意思。西方广目天王,身上缠着一条龙,有的时候是一条蛇,蛇跟龙都是一样的意思,代表变化!我们常说,神龙见首不见尾,表示这个现实的社会,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是变化无常、变化多端的一定要把它看清楚,才能够从容应付。北方多闻天王手上拿一把伞,表示遮盖。千变万化的世界,种种污染,要防止,不要被污染。所以广学多闻的同时,要保护自己的清净心,要不受污染。我们要对现实社会能够完全理解,才有智慧、能力,知道应该用什么态度、方法来应付、处理,才能做到尽善尽美(无论是对人、对事、对物)。天王殿是教导我们这些啊!

过了天王殿,来到大雄宝殿。这里通常供养释迦牟尼佛。一切诸佛是代表我们的性德,一切菩萨、罗汉是代表修德。人不修行,性德虽然有,但不能够显现出来,得不到受用,所以性德的显现要靠修德。菩萨代表“修”,佛代表“本性”。

因此,佛门供养佛像,一般都是一佛二菩萨。每一尊佛代表性德的一个部分。释迦牟尼佛是从名号上说的,“释迦”是仁慈的意思,这是教我们对人要仁慈,要以慈悲待人;“牟尼”是清净的意思。对人慈悲,对自己清净!这是释迦牟尼佛代表的,这是我们性德本来具备的。释迦牟尼佛的两边,供养两尊罗汉—阿难尊者、迦叶尊者。阿难尊者多闻第一,他代表“解”,即智慧;迦叶尊者苦行第一,代表“行”。有些寺院供奉释迦牟尼佛,旁边是文殊、普贤。文殊菩萨是智慧第一,代表“解”;普贤菩萨是“行”的代表。换句话说,不管有多少,总不外乎“解、行”两大类。

菩萨的名号是表修德。大乘佛法的修学次第,是以四大菩萨作代表:第一位是九华山的“地藏菩萨”,第二位是普陀山的“观音菩萨”,第三位是五台山的“文殊菩萨”,第四位是峨嵋山的“普贤菩萨”。用四大菩萨来代表整个的佛法。

“地”是大地,大地生长五谷杂粮养活我们,我们离开大地就不能生存。地下的资源宝藏,使我们的生活得到满足。所以佛就用“大地”比喻我们的“心地”。

我们的心地,是真正的大圆满,本来具足无量的慈悲、无量的智慧,乃至无量的吉祥、无量的福德。《地藏经》主要是讲入佛门最初的修学方法,就是“孝亲尊师”。佛陀教育是“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不孝父母怎么会尊重师长?不尊重师长,不肯听老师的话,老师再有学问,再有能力,也没有办法传授给他。所以“尊师重道”,才能成就学业。《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门的孝经。

“孝道”就是“大圆满”的大根大本,一切圆满从这里开始。

“大圆满”扩展提升—我们孝亲尊师,将孝敬发扬光大,孝敬一切众生,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一切平等,孝敬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这就是观音法门了。

所以观音是地藏的发扬光大,没有地藏哪来的观音!好像盖楼房一样,没有第一层楼哪有第二层。观音是地藏的发扬光大,称为大慈大悲。

“孝、慈”不能感情用事,一定要建立在理智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真实的受用,得到正面的好处。所以第三位菩萨,就是“文殊菩萨”,代表“智慧”。“普贤菩萨”代表“实践”—将孝、敬、慈悲、智慧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从早到晚,对人、对事、对物,能够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就是遵循普贤菩萨的教导。

四大菩萨表现此义,代表大乘圆满的佛法。所以要从地藏学孝敬,进而学习观音的大慈、文殊的大智、普贤的大愿大行。所以供佛便要了解,每一尊佛、每一尊菩萨代表佛教的每一种修行方法。

由此可知,佛教寺院没有一样不是教学,就是供具也有它的教育意义。佛前供一杯水,有什么意义呢?水是干净的、清净的,代表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干净;水不起波浪,是平的,代表我们的心要像杯中水一样平静。佛前供花,花代表“因”,开花后就结果。供果,水果不是供给佛菩萨吃的,是教我们看到“果”时,就能想起“希望得什么样的果报,就应该要修什么样的因”。再者,“灯”代表智慧、光明,“香”代表戒定真香。所以佛门一切设施、供养,没有一样不是表法的,没有一样不是教育。

雍正皇帝在一篇《上谕》中就指出,儒释道三家“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悖”。意思是说,儒释道三家教育的理念是建立在同一个根本之上的,并且都是教导人们要止恶修善,但是教育的方式方法却可以同时并行互补而不相违背。

释迦牟尼佛在圆寂之前,留给佛弟子的两条重要教诲就是“以戒为师,以苦为师”,因此凡是正信的佛弟子都应当奉行佛教“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的基本戒律,而这“五戒”与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一样,都是劝导人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佛教的“四依法”(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法不依人)中,“依法不依人”,就是教导佛弟子,修学佛法的凭依是佛教的经典,而不是某个人。而在佛教的出家菩萨戒《梵网菩萨戒经》上有明确规定,佛弟子“不作****,不谤国主”,就是决定不能做伤害国家的事情,不能诽谤国家的各级领导人。《璎珞菩萨戒经》(在家菩萨戒)中也要求佛弟子“不漏国税,不犯国制”。

从这些佛陀教诫中可以看到,凡是真正依教奉行的佛弟子,理应是这个社会良好的守法公民。在中国的历史上,历代出家高僧也有被诬陷坐牢的,例如憨山大师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坐了多年的牢狱,但是却没有丝毫怨言,国家怎么判他都接受。他还在监牢里面讲经说法,把牢狱里面受刑的人统统都度化了,让那些做错事情被判刑的人都知道忏悔并改过自新、重新做人。这才是真正的佛教徒。

历史证明,佛教自永平十年(公元67年)传入中国以后,由于注重讲经教学,因此佛陀教育深入民心。佛教弟子严守戒律,因而能够成为社会奉公守法的榜样。

这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民风淳朴、安定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因为如此,中国历史上开明的皇帝都积极地弘传佛法,特别是在唐朝和清朝,很多皇帝都曾屡次巡礼佛寺和佛教名山,出资捐助寺院建设,礼请高僧出任国师,率先接受并进而大力支持佛陀教育,这才使得佛教在当时发展到鼎盛时期,并使佛教逐渐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抵制了外来腐朽文化的入侵和渗透。

佛陀教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在这种教育下,人们不仅不会对人产生嫉妒之心,还会“随喜功德”,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人成就善事。而且佛教和道教都重视因果教育: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让众生远离畏怖恐惧)得健康长寿。明了因果规律的人知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就会心平气和,不会嫉妒他人的成就,而是懂得自己去修因。

二、富之、教之:儒家和谐社会之主张

中国古人之所以重视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宗教教育等形式的道德教育,是因为他们看到,虽然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实现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但是,仅仅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不会自然而然地带来道德的进步、精神的充实和社会的和谐。

孔子指出要在“富之”的基础上“教之”,通过对人们进行伦理道德的教育,使他们明了自己所处的人伦关系以及相应的道德要求。孟子也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这是富有远见的。因为物质生活的改善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带来道德的进步和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相反,随着生活的富裕,社会上骄奢淫逸之风盛行,贫富悬殊加剧,道德观念沦丧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些都构成了社会发展中的不安定、不和谐因素,是不可能通过简单的严刑峻法就能刹住的。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所以儒家特别重视道德的修养与教育,认为只有通过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才能达到孟子说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的和谐景象。

既然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就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明确的荣辱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为全社会提供统一的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价值标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的国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既能够保持各民族大团结的统一局面,又能不断融合外来民族并充分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关键就是因为中国传统社会秉持了儒家所提倡的“和而不同”、“不同而一”的理念,在全社会提倡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为核心的共同道德规范,而且这些道德规范能够为各个民族、各个宗教信仰的人们所认同,成为全体人民普遍奉行的价值观,形成了全社会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统一标准,因而没有出现如《墨子·尚同》上所讲的“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的情况。这些道德规范的确立,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乃至宗教教育确定了一以贯之的价值取向,并成为法律规则设计、制度安排的内在精神和价值灵魂。

今天,我们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正是因为中国人注重道德教育,注重仁爱精神和荣辱观念的培养,所以才形成了举世无双的礼义文化。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伟大精神的民族,尽管在历史上饱经忧患,但始终屹立不倒、绵延不绝,原因就在于她的人民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血液中流淌着仁义的精神,在心灵的深处凝结着忠孝的情感。我们古圣先贤提倡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道德情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广胸怀,熏陶了一代又一代心胸坦荡的读书人,使他们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中国古人认为处理任何一种伦理关系都不是靠竞争,而是靠仁爱才能够达到的。所以中国古人讲的是仁爱,而不是竞争,在中国古代的圣贤教诲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竞争”这个词。

《论语》上就有这样一句话:“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就是说君子对人没有什么可争的,如果一定说有所争的话,那一定是在射箭的场合。当两个人比赛射箭的时候,都要相互作揖,然后升到堂上去进行比赛。比赛结束之后,“下而饮”,退下来之后由战胜的人给输了的人敬酒,以示安慰,并且非常谦虚地说:“承让,承让”。这其实并不只是谦虚的话,因为高手之间的比赛,影响胜负的偶然的因素很多,他说这句话也确实是发自肺腑的,而且还敬酒表示安慰。所以他们即使是要争的话,也是不失君子风度。那么这个失败者是什么感受呢?他并不是怨恨嫉妒这个胜利的人,而是“反求诸己而已矣”,就是反过头来想想自己在技艺上哪里不够精湛,哪里有待提高。

中国古人坚持“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原则,这是因为,世界所有冲突、不和谐的出现,根源在于利己与利他之间的冲突。因此,要化解冲突,每个人都要首先反省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去指责对方。孟子对这一点的阐述尤为详尽。他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各自责,则天清地宁;各相责,则天翻地覆”的道理。今天,小至家庭夫妇之间的冲突,大至种族、国家之间的冲突,很多都是由于彼此之间只知道责怪对方,而不能够反躬自省导致的。

只有人人都做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才能最终化解冲突和矛盾,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和世界的和平。

我们中国古老的教诲教导我们“君子成人之美”,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就是自己想成就的、想得到的,我们也帮助他人去成就、去得到。这一点我们从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身上就可以得到非常明显的证明。

李嘉诚先生是做塑料橡胶产品起家的。1973年,全世界发生了石油危机,而塑料橡胶的原材料就是石油。在这个时候,香港有一家进出口公司,为了发国难财,把石油的价格提高了八倍。这种情况下,很多的中小企业就面临着倒闭的危险。如果李嘉诚坐视不管,这些企业都可能因为石油危机没有原材料而倒闭。但是李嘉诚没有这样做,他反而主动把这些中小企业的老板召集起来,让他们把所需要的石油的数量报上来,然后一起到国外去订货。大家集合起来,订的货多,价格也就便宜。从订货到收货这段时间里,李嘉诚把自己库存的13万吨石油以当时市场价的一半卖给了这些中小企业,让他们能够有一个周转的过程。而李嘉诚收到石油后,他又以当时进价把20万吨的石油卖给了这些中小企业,使那些还没有来得及订货的企业也有了石油得以周转。

经过这件事以后,这些塑料厂家都把李嘉诚称为救世主,称他为一个义薄云天的人。从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李嘉诚先生在以后的事业中可以获得那么多的助力,可以获得那么好的人缘。因为在当初最艰难的条件下,他都不肯去侵犯那些中小企业的利益,在平常的时候,他怎么可能不讲诚信,怎么可能去伤害到他们呢?

现在很多孩子被问到自己最崇拜的人,他们会说:“我最崇拜李嘉诚,我也想成为世界华人的首富。”这些孩子只是看到了李嘉诚是首富这个结果,而没有想到学习他的义薄云天,没有想到学习他那种高尚的道德、他那种仁爱精神和诚信的品质。李嘉诚先生这种行为确实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教诲,那就是“见人之得,如己之得”,看到别人有所收获,就像自己有收获一样的高兴;“见人之失,如己之失”,看到别人有损失,就像自己受到了损失一样,感到万分的焦急,也会想方设法地给以帮助。在这样的观念熏陶下,就不会有嫉妒的心理,特别是那些能够做出很大事业的人,更有那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魄。所以中国人说“量大福大”,一个人气量越大,所获得的成就也就越大。

有一位记者在与李嘉诚先生会谈后,提到李先生给他留下的三点深刻印象:

第一,李先生开场问我们四个问题:当我们梦想更大成功的时候,有没有更刻苦地准备?当我们梦想成为领袖的时候,有没有服务于人的谦恭?当我们希望改变别人的时候,是不是知道什么时候改变自己?当我们在批评别人的时候,是不是知道该怎样自我反省?

李先生说,这些问题,没有人可以为你回答,只有你自己知道怎样活出答案。

第二,我们问李先生,他认为成长为一个企业领导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李先生讲,一个领导要怀着宽容的心、公平的态度去对待同事、股东、下属以及任何人。没有容人之量,凡事以敌意揣测别人,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判断事物,就一定会失去机会,并且会使人生不快乐。要敞开胸怀,以善意诚意待人,懂得舍,懂得不争,就会争取到成就。而且,领导一定要有责任感,当困难出现,危机出现,要勇于担当,分配利益的时候要善于让,出现失败的时候要承担责任,这才是做人,做领导更应如此。

第三,我们问李先生,为什么企业如此之大、财富如此之多,还每天如此努力,早上6时起床一直忙碌到晚上10点,甚至12点。

李先生说,一个人一生能用的钱是十分有限的,他一直喜欢勤勉节俭的生活,不与别人去比,在他的两个孩子还只有十多岁的时候,他曾领他们到路边去看一个七岁的女孩,由于家里很穷,女孩下午放了学就在马路上铺个报摊,坐在地上,在寒风里一边卖报纸一边做功课。他对他的儿子说,如果你们能做到这样就一定会成功。

李先生说,一个人的一生是非常短暂的,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是在于他干了什么,付出了什么。他的座右铭是“建立自我,追求无我”。他认为我们都很年轻,应该全身心投入创造更大的成就,同时为家人、为朋友、为别人、为社会奉献更多的价值。他还提醒我们,要坚持不要松懈,要努力追求更高,创造不平凡自我,实现人生的意义与目标。

最后,李先生送给我们一句话:栽种思想,成就行为;栽种行为,成就习惯;栽种习惯,成就性格;栽种性格,成就命运。

03解除心灵的缠缚

一、是什么让你如此多疑

多疑心理是人们在人际关系中常见的一种病态心理,它经常表现为对人存戒心、提防心等。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猜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黑暗中起飞。这种心情是迷陷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人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

有些人看到别人在一起窃窃私语,就会想他们是不是在说我坏话;在街上走,看到别人多看了自己两眼,就觉得人家不怀好意;自己做了坏事,即使没人看到,但看到别人在看自己时,仍会怀疑别人都知道了;别人讲个笑话,他就会把它看成是对自己的嘲笑。这种人身边没有可以谈心的朋友,厌恶这个世界,认为一切都是假的。具有这种消极心态的人,经常会带着一种成见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从而得出不好的结论,这样就进一步加深了自己的猜疑。通过假设一个本来不存在的消极的前提,然后再把与之相关的事件联系在一起,从而无中生有地自我幻想出了一个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猜疑是对的。这样的人其实已经陷入严重的猜疑心理而不能自拔了。

首先我们来分析多疑心理的成因。

第一点就是因为对人缺乏必要的了解和信任。当别人向你来说某个人的过失的时候,或者进谗言的时候,可能我们就会为诬词所蒙蔽。古人有一句话:“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特别是作为一个领导者,当你的下属在你面前说别人的不是的时候,你要特别的小心谨慎,因为这个人说别人的过失,可能是有所企图,他或者是嫉妒同事的成就,或者因为有一个位置他不想让同事去获得,所以才向你来说他的过失,来影响你的决定。

有一首《听谗诗》说明了谗言对人际关系的危害。诗中写道:“谗言慎莫听,听之祸殃结。君听臣当诛,父听子当决。夫妻听之离,兄弟听之别。朋友听之疏,骨肉听之绝。堂堂八尺躯,莫听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

“君听臣当诛”,也就是说一个领导者,他听到了别人的诬词和谗言,结果可能就在诬词的蒙蔽之下,把忠臣给杀害了。比如在南宋的时期,著名的抗金英雄岳飞,他在抗击金兵的过程中屡屡得胜,眼看着就可以收复中原了,但是昏君赵构却听信了秦桧的谗言,一天之中连下了12道金牌,把他火速召回临安,使十几年的抗金事业毁于一旦。这种不良结果的产生,就是因为赵构对岳飞缺乏必要的了解和信任。

《听谗诗》描述了这些情况:父亲假如听了一些谗言,可能父子关系都会出现障碍,朋友之间听了谗言会疏离,夫妻听了谗言可能就要分离。所以我们对于言语要有判断能力,要相当谨慎,也就是所谓“谣言止于智者”,明白“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因为一个真正有德行、真心希望我们幸福的人绝对不会故意制造矛盾,影响人际的和谐。

多疑心理的第二个成因就是封闭性的思路。简单的逻辑推理,使猜疑心理笼罩上了一种自圆其说的迷雾,就像我们听过的那个“疑人盗斧”的故事。

一个人把斧子丢了,他就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的。从这种假设的目标出发,他来观察这个邻居的儿子,看他的眼神、他的举动、他走路的样子,越看越像偷斧子的人,于是他断定这个斧子就是被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后来他在山里打柴的时候,找到了自己的斧子,然后再去看邻居家的儿子,结果发现,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点儿也不像偷斧子的人了。

我们对别人产生怀疑的时候,也可能是因为这种心理在作怪。多疑的人都是从一种预定的假设目标出发,再去观察,然后再寻找一些论据证明,最后回到了自己假设的目标。就像有的妻子怀疑自己的丈夫有外遇,从这种假设的目标出发寻找论据,丈夫回来之后,她看一看他的衬衫,是不是有口红,是不是有香水,是不是有女人的头发,然后去检查他的手机,看看有什么可疑的短信,或者可疑的电话号码。这些实际上都是从自己的假想出发产生的一种多疑心理。

导致多疑心理的第三个原因,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如果一个人自己诡计多端,经常疑神疑鬼,那么他也会从这样的心理体验去出发,无端地推测别人。这是一种不良的心理体验,也就是说从自己的感受出发,没有原因地去推测别人。所以《论语》上孔子说过一句话:“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之所以坦荡,就是因为他俯仰无愧,心胸开阔,为人处世没有一件事不可以告诉别人的。但是小人,经常会疑神疑鬼,只顾及自己的利益,然后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去推测别人。

在生活中,在职场上,很多人难免会犯一些类似“小人之心”的错误,从而影响了人际关系。

有一次,一个刑警队接到紧急任务要出警。案情重大,疑犯手中有枪。正好有一个记者当时在警队进行采访,于是跟着他们一起出警,好得到第一手的现场资料。

因为情况紧急,刑警们便拿出了防弹衣,以防万一。可是全队有十几个人,而防弹衣只配备了五件。此时包括刑警队长在内的五名战士,一声不吭就把防弹衣穿在了自己身上。记者看到这里,心里就觉得有些别扭,心想,这队长也太过分了,抢着穿防弹衣,那其他没防弹衣穿的人怎么办?

后来任务胜利完成,刑警队长和另外几个穿防弹衣的同事表现英勇,上级准备颁一等功给他们,但是批下来是二等功。记者于是就跟队长开了个玩笑,说:

“你看,你当时抢着穿防弹衣,不然,很可能就立一等功了。”队长听了,马上就明白了这个记者是在嘲笑他怕死,抢防弹衣穿。但他也没生气,而是很平静地对记者说:“防弹衣的数量有限,一接到危险性大的任务,出警人员多,防弹衣肯定不够穿。你看我抢一件穿上了,要是不抢,就被别人抢走了。你不知道,在我们队,谁穿着防弹衣,谁就得冲在最前面,就得第一个面临危险甚至死亡,这是我队的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队长还没说完,这个记者就已经明白了,他感到非常羞愧,从而也认识到自己犯了“小人之心”的错误。

这种错误虽然小,但是如果不小心犯了,就会影响我们与朋友、同事的关系。

遇到问题时,如果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不懂得换位思考,不能够将心比心,或者看到问题就起疑心,甚至不但不帮忙,还要去百般挑剔,无端指责,就很容易得罪身边的人,从而影响人际关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应该认清现实情况,而不是不明就里地猜测;把自己放在事情中来,多沟通,多交流,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而不要站在圈外去批评指责。

二、谁是最可信赖的人

为了克服多疑的心理,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要慎于始。也就是说我们在与人交往之初,就要建立在对他人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只有了解了,才能信任,只有信任了,才能够用之不疑,才能够使关系长久发展。

唐朝的时候,唐太宗要出征,派大臣房玄龄留守京师。就在这个关头,一个人来告密,说有人要谋反。房玄龄问这个人是谁,告密的人说这个人就是你房玄龄。房玄龄感觉到这件事关涉自己,不好擅加处理,就派专使去禀告太宗。唐太宗毕竟是一代明君,他不仅没有对房玄龄妄加推测,反而下令杀了这个诬告者,随即还下了一道诏书,问房玄龄说:“公何不自信?”意思是说你为什么不相信自己呢?

正是因为太宗了解房玄龄,信任房玄龄,所以才没有被诬词所蒙蔽,对他妄加猜疑。我们与人交往,一定要充分地了解他。什么样的人才值得我们信任呢?

中国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在理,那就是“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很多人批判说,忠臣怎么会出于孝子之门呢?实际上这是因为孝子之所以能够做到孝敬,是因为他遵循着一种恩义、情义和道义的处事原则。他能够感恩父母,他也会把这种原则推及他人,用在其他人的身上。如果一个人对父母这么大的养育之恩都不能够报答的话,那么他对别人又会如何?当他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很可能会遵循功利的原则,也就是说这件事对我有利,我就会全力以赴,当这件事从利变成了害的时候,那可能就会做出忘恩负义的事情来。

就像有的大学生接受了别人的资助,连一句道谢的话都没有。很多的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也引起了很多争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很多人已经不知道感恩父母了。我们想一想,一个人连父母这么大的恩德都不能记在心上时时去报答的话,那么对于陌生人的资助,对于社会、国家的帮助,他又怎么可能记在心里,念念不忘呢?在西方发达国家,我们也看到了这样的事实:一些残疾人受到了政府特别的照顾,政策给他们倾斜很多,但是这些人不仅没有感恩之心,反而还造出一些假的证据,以期从政府那里获得更多的资助。这也是因为他们没有孝心这个根基。

《管仲论相》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怎么样来看一个人。

管仲在年老的时候躺在病榻上,齐桓公来向他请教说:“仲父啊,眼见您病得这么厉害,那您去世以后,我们请谁来做宰相比较合适呢?”管仲非常聪明,他知道齐桓公实际上心里已经有人选了,于是他就故意问:“大王啊,您觉得谁做宰相比较合适呢?”齐桓公说:“易牙这个人怎么样?易牙这个人对我非常好,非常忠心。有一次,他跟我聊天,问我说:‘有什么东西你没有吃过吗?’我回答说:‘天下的山珍海味、飞禽走兽我都尝遍了,只有婴儿的肉我没有吃过。’结果他回到家里就把自己亲生的孩子给杀死了,还用他的肉烹制了非常好的佳肴,来供奉给我。

你看,易牙这个人爱我比他自己的亲生儿子还要多,对我是不是很忠心啊?这样的人是不是可以做宰相啊?”管仲听了之后摇了摇头说:“大王啊,人情所挚爱的莫过于自己的儿子了,而这个人居然为了讨你的欢心,把自己的亲生儿子都杀掉了,这不是杀子奉君王吗?他的背后肯定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所以这个人你绝对不能用。”

齐桓公听了之后说:“易牙不可以,那么竖刁总可以了吧。竖刁这个人对我也很忠诚,他为了取悦于我,不惜把自己变成了太监,进宫来陪我玩,他爱我胜过了爱自己的身体,这个人是不是可以用呢?”管仲听了之后,仍然是摇了摇头说:

“大王啊,这个人也不能够用。人情所珍惜的,莫过于自己的身体了,而竖刁这个人为了取悦于你,不惜自残以求荣,他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大的目的,你一定要小心他,不能够用这个人。”

齐桓公听了之后说:“既然易牙和竖刁这两个人都不行,开方这个人总可以了吧。开方对我也很忠心,他本来是卫国的公子,但是他到了齐国很多年,都没有回去探望一下父母亲,即使是他的父母亲过世,他都没有回去,这个人爱我胜过了爱自己的父母,是不是可以信任了呢?”管仲听了之后,还是摇了摇头说:“大王啊,人生在世对自己恩情最大的人,莫过于自己的父母了。而开方这个人连自己父母的恩情都不能够报答,怎么可能真心实意地侍奉您呢?他这是绝亲以干禄,和自己的父母亲离别,而来求得一点点的富贵荣华。这个人也是不可以用的。”

后来齐桓公没有听管仲的劝告,结果自己死得非常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看人要看根本,要看一个人是否有情义、有恩义、有道义,那就要“求忠臣于孝子之门”。这个用人的方法在日本的企业中一直延续至今,当企业要想把一个人提为中层领导的时候,一定要去探望这个人的父母,看看这个人在家是不是孝子。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拔人才的方法。在《孝经》上也有这样两句话:“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也就是说你不爱自己的父母亲,却爱其他的人,这是与性德相违背的;“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不尊敬自己的父母亲,却尊敬别的人,这也是和礼相违背的。

看了这两句话,我们就要反省一下自己。平时在工作的时候,如果你的领导或者你的生意伙伴跟你说,今天有没有时间陪我吃顿饭啊,你会不会兴高采烈地说:“啊,我有时间,怎么会没有时间呢?”但是如果你的父母说:“今天有没有时间陪我去吃一顿饭呢?”你是不是可能会说:“哎呀,我还忙这个、忙那个呢,哪有时间陪你吃饭呢?”如果你是这样做的,就应该想一想自己在用什么心和人交往。如果一个人出差,回到家里,不是马上去看他的父母,而是带着礼品去看他的上司或者看他的生意合作伙伴,那么这个人也就是以功利之心在与人相交往。

而我们现在的社会却一直在鼓励人们这样做,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忘恩负义的事情,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孝”能培养一个人恩义、情义、道义的处事原则。所以从汉代起,我国就实行了“举孝廉”的人才选拔机制,一个人如果具有孝、廉的品质,地方官就可以把他举荐出来作为官吏的候补,由国家供他去读书。因为一个孩子在家孝,做了官就会对国家忠,一个人廉洁就会不贪,这实际上是非常好的人才选拔机制。

克服多疑心理的另一个注意点,就是一旦起了猜疑心,就应该暗示自己要冷静下来,看看自己是不是陷入了封闭性的思维方式,多想几种可能性,这样就会理智地思考问题,而不是使自己陷于多疑不能自拔。

三、如此挑剔为哪般

在人际交往中,还有另一种不良心理也需要我们去注意和克服,那就是挑剔心理。它表现为有些人经常以抱怨、指责、唠叨、批评的口吻与人讲话,这也会影响正常的人际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家庭关系中的挑剔心理。

男人常说在家里最让自己忍受不了的是妻子的牢骚和抱怨。在卡耐基《写给女孩子》这本书中,这样写道:“一个男人的婚姻生活能不能得到幸福,他太太的脾气和性格比任何事情都更重要。她可能拥有全天下的每一种美德,但是如果她脾气暴躁、唠叨、挑剔和孤僻,那么她所有的美德便等于零了。很多男人失去冲劲,而且放弃了奋斗的机会,那是因为他的太太一直对他的每一个希望和心愿泼冷水,她永不休止地挑剔,抱怨为什么她的丈夫不能像她所认识的某一个男人那样赚很多的钱,或者是她的丈夫为什么写不出一本畅销书、得不到一个好职位,像这样的太太真是使丈夫太丧气了。”的确,唠叨、挑剔带给家人的不幸,比奢侈、浪费来得更大,更会增加家庭的痛苦。

有些妻子生活比较讲究,所以在细节上就会非常的挑剔。因为自己有这样的挑剔性格,所以每天下班一回到家,就不停地收拾房间,看到老公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气就不打一处来,觉得丈夫妨碍了自己打扫。但是这样的妻子却没有想过,丈夫也是在外面工作了一天回来,一般在公司要遵守严格的制度和规定,家本来应该是一个放松的地方,但是因为妻子有这样的挑剔性格,从而导致丈夫下班回家仍要受到严格的约束。这会让人很难忍受,有一种压抑甚至恐惧之感,所以吵架也就渐渐成为家常便饭。

著名心理学家莱伟士·特曼博士对1500多对夫妇作了调查,结果男人都把唠叨、挑剔列为女性缺点的第一位。这个结论可能会让我们有一些吃惊。很多人觉得女人好吃懒做、不干活、又浪费又奢侈,这些是女子最不好的德性。但是大多数男人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们为唠叨、挑剔是女人最不好的品格,是最让人忍受不了的。

人们普遍认为,夫妇在婚后的共同生活里,很少不吵几次架的。心理健全的人,可以承担一般的争执而不会产生情感的裂缝,但是从未停止的、毫不放松的长期唠叨所产生的压力,常常会拖垮最具进取心的人。不管一个男人曾经做出什么大事业,如果他每天晚上回到家里,碰到的是个唠叨、挑剔的太太,相信都会变得没有自信。

女人们想以唠叨的方式来改变丈夫,然而从古至今,这种方法从来没有发生过效用—

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可见,妻子如何说话很重要。要改变自己的唠叨和挑剔,要学习激励丈夫做你想要的事,而不是驱使他。总之,应当温柔地鼓励他、赞赏他,为他加油打气。

在人际交往之中,除了夫妻之间的抱怨和挑剔之外,常见的就是领导者的挑剔心理。领导者的挑剔心理和领导者的工作责任是分不开的。在工作中要完成一个项目,领导者必须去组织策划,在这个工作完成之后,领导者要对每一个人的工作进行评价。如果被领导者在完成一项工作的时候,受到了领导者的赞许,他就会觉得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实现,久而久之也会对这个领导萌生尊重和敬畏,这种尊重和敬畏之感是领导职能的实现。但是如果这个领导者过分地注重表面现象,过分注重显示领导权威,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种挑剔成癖的毛病。

比如有一个年轻的干部,上班时,正好碰上了一个年老的部属,他非常热情地打招呼,结果正赶上这个年老的部属有事,“嗯”了一声就擦肩而过,没有表示出太多的热情。在权威心理的支持下,这个年轻的干部就认为,这个老同志蔑视领导权威,他越想越生气,最后就产生了隔阂,影响了人际关系。这种结果的产生,无疑是权威心理在作怪。有了这种权威心理,就自然会有表现自己领导权威的行为方式。可惜的是,很多的领导干部,却把挑剔作为自己领导权威的一种表现。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一个干部到下面去检查工作,本来方方面面都干得不错,但是他却鸡蛋里边挑骨头,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发现问题,来显示自己的权威,如果不这样做,就觉得自己的领导任务没有完成,没有尽到领导的责任。其实这样一来,反而会影响上下级的关系,使上下级的关系变得很不正常。

四、人人都需要赞赏

为了克服这种挑剔心理,我们除了要提高自身素质以外,还应该学会赞赏别人。赞赏之所以有效,是有一定的心理依据的。从孩子的成长过程看,婴儿必须经过足够的触摸,才能够健康成长。因为触摸可以刺激他体内的化学成分,协助他的心理和生理得到健康成长。孩子长大一些,这种要求触摸的早期愿望,就改变为对赞赏的需求。你点一个头,给他微笑一下,或者表示一下热情,他都能够感到满意。这也正如九岁的布莱德雷所写到的:“若你轻柔温和地对我触摸,若你看着我,对我微笑,若你在说话前偶尔先听我说话,那我就会长大,真正地长大。”

20世纪 60年代,美国一个叫皮尔·保罗的人担任了一所小学的校长。那个时代正是美国嬉皮士文化最盛行的时候,他所任职的学校是一所位于贫民区的小学,那里的孩子受当时流行文化的影响,都很顽劣,经常打架、逃课、不写作业、顶撞老师、破坏校内的设施等。教育这样的一群孩子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皮尔·保罗还是找到了一个很奏效的办法。因为他发现了这些孩子的一个共同特点—迷信,于是他便经常在课上或课下给这些孩子看面相手相,通过看相有意鼓励他们。

有一个学生叫罗尔斯,很顽皮,有一次他刚从窗台上跳下来,就伸着脏兮兮的手来让保罗给他看手相。皮尔·保罗便说:“你知道吗?你将来一定可以成为纽约州的州长,因为我看到了你修长的小拇指,有这种小拇指的人都是当长官的料。”后来罗尔斯回忆说:“我当时真被他的话惊吓到了,因为从小到大,唯一一次受赞扬的话来自我的奶奶,她告诉我说我能拥有一艘轮船,我可以做船长。而那一次,保罗却说我可以成为州长,这对于那个年纪的我来说,无疑是一次影响一生的鼓励。”从被表扬那天起,罗尔斯改头换面了,他衣服干净整洁,讲话文明礼貌,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满口脏话,他每天昂头挺胸地生活,向着“纽约州州长”的目标靠近。40年的时间里,他始终如一地以一个州长的标准要求自己的言行。

最后,他终于成为纽约州州长,那一年罗尔斯51岁。

“表扬能激发一个人最大的潜能,即使只是一句善意的谎言,不仅对于孩子,即使是一个成年人,也可能是他一生的动力。”罗尔斯在就职演说时如是说。

马克·吐温曾说:“一句恭维的话足能使我生活两个月。”这句话虽然夸张,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表扬的巨大力量,说明人都是渴望被人肯定的。

美国的科学家们曾经进行了一项跟踪调查,调查的对象是100名百万富翁,他们都是白手起家的。在调查中他们发现,这些百万富翁的年龄从21岁到70岁不等,从学历上看,有的是小学,有的是博士,有70%的人都是来自于人口小于1.5万的小城镇。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善于发现其他人好的方面,而给予适时的赞赏。

实践证明,没有什么东西比表扬更能启动人的积极性。我们怎样期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回应。我们夸奖一个人干得好,他就会更加努力,希望自己干得更好。

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如果你能够经常赞赏下属:“你把插花摆在办公室里,使这个办公室都有了光彩;你把这个计划写完,真是帮了我一个大忙;你这个报告写得简明清晰,正合需要。”那我相信部属接下来的工作会让你更加满意。如果你总是抱怨、挑剔他,那他接下来的工作,就可能是硬着头皮勉强为之了。总之作为领导者,应该了解到每一个人都有赞赏的需要,我们应该不吝惜对别人的赞赏,对别人的工作和成绩给予适时的肯定,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当然,赞赏也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要顺着人的德行方面赞赏,而不是顺着能力方面赞赏。同时,赞赏也要把握分寸,否则可能导致对方(特别是孩子)产生自以为是、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的骄慢倾向。

同类推荐
  • 通往“蓝花”深处

    通往“蓝花”深处

    本书从启蒙运动自身暴露出的内在困境谈起,对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内容作了细致分析;从马克思对黑格尔现实哲学与浪漫派“形式反讽”的超越与融汇中,对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反讽本质进行了浪漫主义的诠释。
  • 舍与得的人生经营课

    舍与得的人生经营课

    本书围绕“舍与得”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探讨,分为舍的境界、得的智慧、舍与得三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将舍与得的智慧娓娓道来,以期对读者思想上有所启迪,对人生的经营有所助益。
  • 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

    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

    本书是胡适谈人生的通俗读物。从人们最关切的人生意义问题入手,深入人生的具体问题,如做人、求学、婚嫁、生活方式、信仰等等,道理明了,文笔清新,语言通俗,事例生动。《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娓娓道来的不是关于人生问题的某种结论,重点揭示的是指导人生过程的科学方法。
  • 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修订版)

    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修订版)

    老庄意境,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遗存,不但仍在影响着现代人生,而且对现代人生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书旨在揭示和分析老庄意境,以便自觉地扬弃和借鉴它,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也可以增强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融汇了古罗马三位思想巨人的全部智慧精华,共分为三篇,比之同类书,内容更加详实,思想更加深邃,理解更为透彻。关键的是,能让读者在一《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中,感受智慧的碰撞、思想的迸发,给生活于嘈杂现世的人们带来心灵的启迪。
热门推荐
  • 极限自由者

    极限自由者

    大世的降临,极限的超越,那是绝对的巅峰。一梦一生,一生如梦,再一次醒来,到底这是真实,还是梦?天赋异凛,天生绝世控雷,雷霆的宠儿,亿万奔雷下,唯有他可安然。。。。。。。。
  • 系统之真香宿主

    系统之真香宿主

    前期:本姑娘慕曦雅在这里发誓,本姑娘就是斗法失败死外边,从苍穹跳下来,也不会用赵宇这个系统。后期:系统快快快,给我个丹药,艾玛真香。
  • Ninepercent的女孩

    Ninepercent的女孩

    洛绵柒在一次意外遇到了她的爱豆一一Ninepercent,这次意外让他们发生了很多事,也让他们成长起来。就让你看看真正的傻白甜变成霸道girl是什么样的吧?
  • 家生子攻略之娉婷花开

    家生子攻略之娉婷花开

    时娉婷十二岁时,以卑微家生子之身入郑府,十六岁则以郑大夫人的义女、郑四爷夫妇最看重的义妹身份风光出嫁,夫家是赫赫有名的东南五省水师总督、当朝第一佳婿人选关镇海。大婚当日,某侍郎之女绞着帕子、咬着嘴唇:那丫头不就是比我白点、比我漂亮点、比我身段好点吗?剩下哪里强过我,定是关郎害了眼病!某大学士之女哭的梨花带雨:嘤嘤嘤,这不可能!一个丫鬟怎么可能书读的比我多、字写得比我好!定是关郎一味袒护于她!某御前侍卫之妹跺了跺小脚:本姑娘不服,论打架揍人,本姑娘就没输过,关郎勇猛,怎能配个娇滴滴的小丫头,定是猪油蒙了心!关镇海:都是我的锅……时娉婷:不,是我的锅,三世为人,学得太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美丽的散文

    美丽的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老子是傻子

    老子是傻子

    作为傻子和婊子的儿子,别人都叫我傻杂种,哪怕如此,我也从不低头。
  • 重生之盛宠太子妃

    重生之盛宠太子妃

    在冷宫里一个面容枯槁的妇人静静的躺着,像是死去了一般,一个人的来临打破了这片宁静。入眼一个衣着华丽的女子,静静的蹲下,“我的好妹妹你可知,从今天开始,我便是这风华帝国的皇后,你却是一个遭万人唾骂的毒妇,哈哈哈哈哈哈……”。南宫月怨毒的盯着面前的女子,说:“南宫云!你不得好死,你把我的孩子带到哪去了!”贵妇人掩嘴一笑,他啊,被我丢到狼群中,我亲眼看见他一点一点被撕碎,哈哈哈哈哈哈。南宫月不知从哪摸出来一个发簪,你这个毒妇,我要你死!说着便向南宫清月冲去,正当簪子要插入她咽喉的时候,君千澜赶到抓住了南宫月的手腕,你这个毒妇你要做什么,云儿怎么招惹你了,你要置她于死地。南宫月说道,她害死了我们的孩子,我要杀了她。南宫云一脸惊恐的躲在君千澜身后,眼中闪烁着嘲讽的光芒,君千澜说道,那孩子是我命人丢入狼群的,他根本不是我的儿子,此事与云儿无关,既然你这么爱那个孽种,你便去黄泉陪他吧。南宫月骂道,你这个负心汉,当初我就不该信你的软语温存,你不得好死,若有来生我定让你万劫不复……
  • 一世倾城:独宠祸国妖孽

    一世倾城:独宠祸国妖孽

    她本是前朝公主,一朝得变风云突起。本以为能安心男扮女装安心做她的丞相,不想他杀光她的心腹却独把自己压在床榻。当一次又一次逃离失败,她被压在御书房的书桌上,耳边传来他的轻喃。“朕对你,势在必得。你休想从我这里逃离,不管是心还是身!”
  • 九世龙神

    九世龙神

    武侠的世界从没有少年轻狂,只有胜者为王。他如同一片汪洋,虽然身处低处却是百谷之王。世上从没有走不通的路,有的也只是不敢走的人!
  • 逆行穿越科幻

    逆行穿越科幻

    这是一个遥远又悲泣的故事。古世界(古代):她与他梅林相遇,青梅竹马。岂料一道圣旨,她为妃,他为臣。“明明不爱我,为何封我为妃!”皇帝爱的是她的庶出妹妹,两人夜夜笙歌。而她,失去了一切…她最爱的人,自愿请缨,留她一人在冰冷的皇都…现世界(现代):她就读“唯画尼学院”,化名美杜莎。美杜莎之眼,预兆不祥,见者石化。学院的学生陆续被石化,众人视她如蛇蝎。他却屡次救她于水火之中,两人暗生情愫。塞迪丽娜世界(异世界):她苦等他三百年,由爱生恨!可命运不会因此让两人错过…她为了复仇,与他签下战书契约。若她胜,他需助她复仇!若他胜,她需放弃复仇,永生永世被禁!而他们的爱…却是一段虐恋情深,凄厉婉转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