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9800000044

第44章 交际篇 “交际能力是天生的,无所谓培养不培养”(4)

孩子偶尔地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本属正常,也是人之常情,对于身心发展是无害的。然而,自我中心一旦成为一个人的个性特征,虽然有时可以满足一时的心理需要,但最终是有害无益的。

关切过度,令孩子失去发展合群性的机会

好多父母对孩子关切过度,事事代为安排,往往令孩子失去发展合群性的机会。例如,当孩子学习自己玩的时候,父母常过分注意他,拿东西给他、抱他,令孩子不能自由、充分地发展自己的兴趣,这样的孩子很少向人打招呼。因为总是父母先开口,教他叫某叔叔或某姨姨。父母常喜欢拿他来向人炫耀,次数多了则令孩子感到尴尬。孩子生病时,父母总是不眠不休地细心照顾,同样,当孩子顽皮时,父母也往往把事情看得太严重,以致小题大做。

凡此种种,使孩子不懂如何合群与讨人喜欢。入学以后,这类孩子也很难适应学校生活,不容易结识朋友。与同龄的伙伴玩耍时,也不能相安无事,不是畏缩,便是争吵打架,最后被群体孤立。

正因为以上原因,使当代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能力普遍发展较缓慢。如果不能及时辅导,孩子便逐渐养成内向、孤僻、沉默寡言、软弱怕事的性格,没有一般小朋友的天真活泼气息。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做事过分认真,追求完美,以至容易钻进“牛角尖”的毛病。

做父母的,要培养孩子社交能力,常用的方法如下:

(1)家长不能摆出“长者尊严”的面孔训斥孩子。家庭中涉及孩子的问题,更应想到孩子,听听他们的意见。家庭中的大事,孩子可以知道的应该让孩子知道,适当地让孩子“参政议政”。

(2)教给孩子基本的交往技能。孩子的交往技能,如分享、协商、轮流、合作等,需要家长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孩子。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教孩子学会关怀别人——这正是与他人积极相处、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的根本。

(3)鼓励孩子走出家门。交往的技能只有在与人交往中才能学会,家长应该尽可能地为孩子打开生活空间,鼓励孩子走出家门,广交朋友,要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

如:让孩子去找伙伴玩,邀请邻居家的小孩子、同班同学来家做客;适当地带孩子进入自己的社交圈,外出做客时,尽可能带孩子参加,提醒孩子注意大人间的交往与谈话礼貌;家中有客来,把孩子介绍给大家,让孩子参与接待,倒茶、让座、谈话等,不要一味地将孩子赶走。

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交往,有利于消除孩子交往中的胆怯、恐惧心理。平时家长还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去完成一些需要交往的任务,比如说去楼下小店买个日用品,帮忙把什么需要转交的东西送到那里等。

随着孩子的成长,在与他人交往时一定会有明显的进步,一见陌生人就胆怯退缩不敢说话等情况一定会有所改变。这时候,家长应及时去发现孩子的每一点变化——课堂上勇敢地举手发言;第一次主动与教师打招呼;热情邀请同学来自己家做客;向一个陌生人微笑致意;购物时学着讨价还价;同情弱者;帮助他人——所有这一切,你要随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持续不断地鼓励他。如此坚持下去,你一定会为能看到孩子的良好表现而倍感欣慰。

人是有社会性的,每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生存,就必须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

不注重孩子合作的有效性教育

有些父母在合作的有效性教育方面做得远远不够。

父母要通过学习情境以及日常生活,让孩子明白任何合作的有效性都取决于选择合适的合作策略。例如要用最快速度完成家庭清洁工作,如果妈妈一个人做,要花1个多小时;如果爸爸、妈妈和儿子分工合作,则半个多小时就完成了。妈妈也可以同时提出几个合作分工方案,大家讨论,在讨论中教育孩子明白分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则合作的有效性也就提高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带着良好的愿望与人交往,但有时却达不到预期目的。究其原因,除了有些是双方缺乏真诚合作的需要和有效的策略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交往中人们缺乏认知的换位。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经常需要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思考一下自己的言行对对方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心理反应。例如,同情不等于施舍,当你同情人,帮助人的时候,特别要注意维护被帮助者的尊严。

让孩子懂得一个“合”字,也就是要培养孩子有与人合作的愿望。有一项调查显示,在6种儿童人格需要中,独生子女的亲和需要最强,孩子盼望能和同辈交往。有20%左右的独生子女感到孤独,认为“孤单寂寞”是最大的苦恼。但儿童还有另一种人格倾向就是富有攻击性,这是儿童向外界证实自己的存在和自己的力量的一种方式,但直接的结果却使儿童在行为上表现出不懂交往、不会交往,甚至破坏交往的情形。这两种人格体现在一个孩子身上是一种矛盾的心态。

在科技高度发展的21世纪,一个人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他是否善于合作。父母要利用生活中、学习中、游戏中的有关情境,让孩子从具体事实中初步体会到:一个人再能干,也难以独自做完所有的事。有些事需要众多人的同心协力来做。人与人只有彼此尊重和理解,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共同向着同一目标努力,才能产生1+1+1大于3的功能。如果互相都不信任,甚至相互攻击、相互推诿责任,那么1+1+1就小于3。

引诱孩子泄露朋友间的秘密

不但孩子有好奇心,有些父母也非常有好奇心,经常问孩子一些他与小伙伴之间的秘密。

要知道个人秘密会影响人际关系,人们通常会把秘密告诉自己信赖的人,围绕着秘密的知晓者之间是亲密关系,而被秘密排斥在外的,则有可能是排斥关系甚至敌对关系。

孩子们的秘密多种多样,有不让父母知道的秘密、有不让朋友知道的秘密、令人难以理解的幻觉秘密、藏身或脱身的秘密场所、被人出卖的秘密、被人信任的秘密以及与其他重要的人共同拥有的秘密。

一项心理研究发现,只有6~9岁的孩子才会经常去思考该不该把秘密泄露出去的问题。10岁的孩子就会用友谊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12岁的孩子就越来越能够感觉到自己有为他人保守秘密的责任,他们认为,泄露他人的秘密就意味着自己失去一份友谊。如果他们泄密,会受到朋友和良心上的谴责。

所以,每一个父母都应该教育小孩要尊重别人,尊重他人不同的生活习惯,保守别人说给自己的秘密。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赖的人,成为一个人人尊敬的人。

保守秘密是一个人是否值得信赖的试金石。国外的一些父母常常把人的价值用保守秘密到何种程度来予以计量。同样,他们认为没有秘密就不算真正的儿童时代。秘密的存在可以帮助儿童的成长。但是,保密与撒谎之间的痛苦挣扎,始终会伴随着拥有秘密的儿童。

不懂得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当孩子哭闹时,有的父母会很厌烦,于是便大声地训斥,或者采取冷处理的方式置之不理。父母若懂得在一旁营造气氛,抱抱他、拍一拍他、安抚他,问一句:“怎么了,妈妈的小宝贝,为什么哭得跟小花猫一样?有什么事妈妈可以帮你的忙吗?”温柔、幽默的表达方式,有助于孩子忘记苦恼,破涕为笑。因此,做父母的要在孩子说出一些好笑的笑话和语言,或是表现出一些有趣的动作时,给他一些掌声和鼓励,建立他的自信心,让自己和孩子轻松一下。

充满幽默感的语言和事物能让孩子的眼睛亮起来,无形中也刺激了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当你对孩子说:“再不收拾玩具,以后就不给你买玩具了。”其实不妨加一点“幽默调味料”,如:“玩具们玩了一天都累了,要回家休息了,不然他们要哭了。”让自己和孩子在幽默的气氛中轻松一下。

具有幽默感的孩子通常很乐观,在生活中不断地制造欢笑,让周围的人感到轻松愉快,自己也会富有成就感和自信。因此具有幽默感的孩子,也较容易获得友谊。

孩子嘲笑别人,自己也跟着笑

美国第九届总统威廉·亨利·哈里逊出生在一个小镇上。他幼时怕羞而文静,被认为是一个小傻瓜。小镇上的人经常捉弄他,把一枚10美分和一枚5美的硬币同时扔到他面前,让他任意捡一个,威廉总是捡那枚五分的硬币而引来大家的一阵嘲笑。一天,一位老妇人看到小威廉的样子很可怜,就把小威廉拽到一旁,问他:“你难道不知道10美分比5美分值钱吗?”威廉慢条斯理地说:“我当然知道,不过,如果我捡了那个10美分的硬币,他们恐怕就再没兴趣扔钱给我了。”

在这个故事中,嘲笑者让被嘲笑者嘲笑了,这大概不是嘲笑者的初衷;而嘲笑者并不知道自己才是被嘲笑者,这是深层次的悲哀。威廉后来成为总统,当初的嘲笑者会不会有人去献媚,说自己曾经“救济”过他呢?当然,这则小故事的流传,并不是因为威廉是总统,只是因为故事本身的幽默。

嘲讽给孩子以一种控制他人或控制局面的快感,大多数孩子都承认他们嘲笑同伴主要是为了寻找乐趣。而有的家长对孩子嘲笑别人的行为不但不制止,甚至跟着一起笑,这是很值得谴责的,父母要教育孩子从小养成不嘲笑别人的好品质。

当孩子不再因为喜欢同一种颜色或同一首歌而交友时,他们会喜欢与外表相似、行为也相似的孩子在一起。嘲笑他人能使这些孩子团结起来,孩子们也用嘲讽来表达他们的竞争意识。

在学校里,在运动与功课方面,孩子们经常要参加考试,以分出个上下,而嘲讽是显示自己占了上风的最简单方式。

孩子语言能力的增强也对嘲讽起了加速剂的作用,稍微大些的孩子不仅能够表达较为复杂的思想,而且还会把个人的价值观念附加到自己的观察上去。

不管孩子的嘲笑行为出于何种原因,作为家长一旦发现,要做的事情就是制止他们的这种不文明行为。

同类推荐
  • 哈佛家训大全集

    哈佛家训大全集

    《哈佛家训大全集》汇集了近四百年哈佛顶尖的教育理念、哈佛家训的成功案例、哈佛家训的精华训言,并用通俗易懂的故事,妙语连珠地进行了全方位的诠释。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本书一共分为七篇,分别从正确的人生观、优秀的品质、杰出的本领、克服人性弱点、激发灵活思维、成为社会财富、能力培养七个角度解释了哈佛教育的精髓,并挖掘了丰富的人性内涵。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人们对社会、人生进行多方位的思考,还可以帮助人们取得新的突破,使他们见微知著,不断超越自我,为将来成为栋梁之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 做偶像老爸老妈

    做偶像老爸老妈

    在孩子的眼里,凡是比他厉害的人,他都称为偶像,所以他们有很多偶像,家长首当其冲,理所当然成为他们的偶像。《做偶像老爸》实际上,每个孩子的心中,父亲会是他的第一偶像。父亲爽朗的笑声、豁达的胸襟、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孩子。偶像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偶像老爸要在很多方面“考核过关”,才能在孩子心中保持“光辉”的形象。
  • 女孩怎么养

    女孩怎么养

    本书每一个细节都含有大量具体的教育实例和操作指导,是众多成功父母总结出来的教育经验,简单实用,能引导你解决女孩教育中最常见、最关键的难题。本书以培养聪明、乐观、自尊、善良的女孩为目标,全面塑造女孩的修养、情感、品质,是真正意义上的完美教育。
  • 新手父母必读大全集

    新手父母必读大全集

    青年男女从相识、相爱到结婚生子、为人父母,这几乎是人人必经的一段最美好而神秘又最重要的人生历程。虽然它伴随着新奇与不安,但这个阶段使每个人从心理到生理真正地走向成熟,也更能够真切地领悟到人生的瑰丽和生命的伟大与神奇!生一个健康聪明可爱的宝宝,是普天下所有想为人父母的心愿,也是所有准父母的心声,谁都希望自己能够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特别是在21世纪的今天,不仅对我国人民有优生优育的要求,就是在全世界的人民也有此要求。所以,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是大到国家民族的希望,小到家庭父母亲人这一代的希望。
  • 西尔斯育儿经(最新版)

    西尔斯育儿经(最新版)

    本书是美国育儿专家西尔斯夫妇集30多年儿科研究及实践经验而撰写成的儿童早期家庭养育百科全书。西尔斯夫妇不仅是8个孩子的父母,而且也是儿童养育问题的专家。在书中,他们从孩子出生起,从如何培养良好的品行入手,描述了关于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理解孩子的成长历程、扮演好父母的角色等方面的事例,同时也为父母们提供了相应的建议。
热门推荐
  • 婚已成粥

    婚已成粥

    话说古有张嫣嫁给自己的舅舅,今有我朱晓苏嫁给自己小表叔。
  • 飞翔吧,青春!

    飞翔吧,青春!

    好看,好看,好好看,超好看,演绎不一样的青春初恋
  • 感谢你陪我走过青春

    感谢你陪我走过青春

    这是根据作者真实事件改编,有很多个人情愫在里面,希望有缘人可以读到
  • 时光皆予你

    时光皆予你

    沐瑶只想安稳地度过高中生涯,却没想到与程予有了交集就再也逃不开了沐瑶“我只是想有个理由来见你”程予“既然来了,做好心理准备了吗?我再也不会放手了”
  • 圣徒之誓

    圣徒之誓

    当天地发生巨变,所有生物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巨变,而那些存活下来的生物,都成了天地间俯瞰天地的强大存在。出生在一个巨大家族,却被人当做傀儡养着的云散发誓,他要改变一切,以圣徒之名发誓。
  • 兴趣使然的精灵搜查官

    兴趣使然的精灵搜查官

    神秘的盗猎者猎人J?我抓了!银河团?我捣毁的!……就你叫坂木啊,就这,就这,就这?我?一个兴趣使然的精灵搜查官罢了。(神奇宝贝,口袋妖怪,精灵宝可梦,pm。宠物小精灵同人文)
  • 我甘之如饴的念

    我甘之如饴的念

    她,那平静的心因他而泛起了涟漪;他,最相信她。
  • 仙途

    仙途

    一个等死的古稀老头,意外服食仙果,从此脱胎换骨,踏入仙门。他登天路,探仙藏,深入妖窟,纵横洪荒。魔门巨擘在他脚下颤抖,仙道宗师也听其号令。他只手遮天,挽救天界危机。他是一代修罗帝君,他的道侣是天界天后。且看一介凡人如何一步步修炼成仙,独霸仙路,纵横三界六道……
  • 木叶之蛇叔你好

    木叶之蛇叔你好

    一位超爱看火影忍者的宅女加学霸在不正常的死亡下魂穿在木叶隐世居民上是追寻自己的爱还是挥洒着自己的热血
  • 皇后情商掉线中

    皇后情商掉线中

    轩辕国先皇对那时的皇后爱之入骨,甚至知道皇后生下的长公主不是自己的,也坚持留下,因皇后一生无皇子便扶持了自己曾经宫里相互扶持的妃嫔儿子上位。当上太后之后,长公主被封为掌权公主,嫁于轩辕护国将军,生下二男一女,女儿赐名入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