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75000000007

第7章 心理暗示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影响(2)

2.走廊考试:防止差生抄袭优等生或者干扰优等生。

打那以后,每次考试时每班成绩排在后十五名的学生被要求将桌椅搬到走廊上参加考试。学校的解释是:一是激励,让差生“知耻而后勇”;二是防止差生抄袭和干扰优等生的考试。自然,婷婷每次考试都被安排在走廊上。

3.绿封皮作业本:引起家长的关注与重视。

一天,婷婷找我要30元钱,说是学校要换发作业本。结果,各科作业本换发下来,婷婷一看全是绿颜色的封皮。再仔细观察发现,只有部分同学换发了作业本。这部分同学就是带黄领巾的同学。学校希望通过给差生发放不同颜色的作业本,能够引起家长的足够关注与重视。但可以想象,婷婷的自尊又一次受到严重的伤害。

婷婷:最近班主任还找我谈话,希望我放弃今年的中考,还说可以帮助我在医院开一张因身体健康原因不能参加考试的病假条。

3.2

“看来实验中学的确是被逼急了。”我给他们分析起来。

往好里说是“急中生智”,往坏里说是“狗急跳墙”。校方这样做,拿得上台面的出发点是“恨铁不成钢”,是让这些差生“知耻而后勇”,最后达到差生转优的效果;拿不上台面的出发点就是自私,为“争宠”一己之私利,不惜造成对学生情感的伤害,不惜牺牲这些学生最起码的尊严!

校方的这些措施不足取,从心理学上看,违背了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结果势必事与愿违。这是最典型的消极的心理暗示。

刻板效应

社会心理学认为,那种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响称为“刻板效应”。

它是对人的一种固定而笼统的看法,从而产生一种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常常是一种偏见。在学校经常可见到这种现象,教师对那些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脸上往往流露出喜爱的神色,并颇为器重和青睐。而天资愚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往往受到歧视,教师则表现出急躁、厌烦的情绪,令人沮丧的话常挂在嘴边。

实践证明,经常受到这种“待遇”的学生会顿觉凉水浇身,丧失了学习信心,失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以致产生颓废情绪。

所以,负面的刻板印象就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

作为成见,刻板印象很难改变某人对他人的看法。

说到这里,婷婷愤愤地插话说:“是的,有一次我的数学考试得了86分,班主任老师却对我说,‘都搬到走廊考试了,你抄谁的啊?”,

婷婷所在的实验中学出台的一系列所谓“新政”,究其实质,都无不是对于差等生的偏见,即所谓负面的“刻板效应”。戴“黄领巾”、换发绿色作业本、走廊考试以及劝其不参加考试等,堪比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壮举。但勾践此举属于自愿,自然能成为积极的心理暗示,起到“知耻而后勇”的效果。而实验中学给差生的这些措施是强加上去的,就是一种偏见,势必会成为严重的消极心理暗示,从而产生消极的后果。

贴标签效应

当一个人被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贴上“标签”后引起的,故称为“贴标签效应”。

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贴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心理学实验表明,给一个人贴好的“标签”,这个人就会努力做得更好,以求名副其实;给一个人贴坏的“标签”,这个人就会“破罐子破摔”,也求得“名副其实”。

戴“黄领巾”、换发绿色作业本、走廊考试以及劝其不参加考试等,实验中学的这些做法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给像婷婷这样的差生贴“坏的标签”,就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使得这些学生最后就会想:反正我是差生,那我就是差生了。

总之,学校不能以刻板的思维模式去对待学生,要用变化的观点对待孩子们;更不能随便给学生贴“坏的标签”,反而应当给成绩不好的学生更多的积极的心理暗示一一贴标签也要贴正向的、积极的标签。

当我们看见一个大孩子欺负一个小孩子的时候,使用不同的语言会起到不同的效果。“怎么搞的,比你小的都要欺负,你是虐待狂啊!我跟他的父母讲,也揍你一顿,看你怎么办!”“我知道你是一个好孩子,你不是真的要欺负小朋友的是吗?”两种说法,两种效应,效果截然不同。曾听一位对孩子绝望的家长对孩子说这样的话:“我只求你做一个寄生虫(没出息,我只好养你一辈子),千万不能做害人虫(违法犯罪)!”而这就是负面的、消极的标签。

4.自我暗示:巴纳姆效应

别人不是自己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

4.1

话题从学校转向婷婷本人。婷婷本人平常是怎样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呢?

“关于你自己,你有什么要跟我们说说的吗,婷婷?”我问。婷婷很配合,也似乎有许多话要说。

婷婷:我打小就生活在医生的“断言”下,父母深信不疑,我当然深信不疑一一我有智力问题。

平时,我有点儿疑神疑鬼,心理负担过重。我也知道,在学习上每一个学生都会遇到困难,但是当我遇到困难后,我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医生的“断言”。我一直怀疑自己记忆力不好,不断地对自己说,我不能背课文,不能背古诗,我的语文只好从作文、阅读题上拿分。

所以,每次语文考试凡是关于识记性的题目,都一分未得。我还一直怀疑自己做不了英语的“完形填空”题。考试一遇到完形填空,我的脑子就发蒙。比如,复习时我明明知道“besurprisedto(inat)”的用法,但是一到做完形填空题时,就总是把“to、in、at”的用法弄混。

平时,我总是自责、内疚,情绪沮丧。每次家长会后,看到胡姨的脸色,看到爸爸无奈的样子,我就会陷入深深的自责与内疚之中,特别是那段日子,别的孩子戴红领巾我却只能戴“黄领巾”;别的孩子的作业本是五颜六色的,个性十足,而我的作业本只有绿色的;别的孩子能够在教室里面参加考试,而我只能在走廊上考试……我给家长丢脸,我笨,我对不起爸爸和胡姨。

我想,当初既然不能正常分娩,父母就不应当带我到这个世界上来。我常常这样形容自己:“我从小就很笨”、“我历来学习就没什么效率”、“我一上体育课表现就更糟糕”、“我一上课就困”、“我怎么努力也学不好外语”、“我不善言辞”、“我不漂亮”……一想到这些,我就会松懈、怠惰,自暴自弃。

4.2

我感动于婷婷的坦诚。

我安慰婷婷说,她有这种想法是很正常的,因为她一直生活在严重的来自方方面面的消极的心理暗示的阴影下。我解释说,从心理学来看,人真正认识清楚自我是困难的,正如“苏东坡效应”和“巴纳姆效应”。

苏东坡效应

有则古代的笑话:一解差押解一位和尚去府城。住店时和尚将他灌醉,并剃光他的头发后逃走。解差醒时发现少了一人,大吃一惊,继而一摸光头转惊为喜:“幸而和尚还在。”可随之又困惑不解,“我在哪里呢?”这则笑话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诗人苏东坡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人们对“自我”这个犹如自己手中的东西往往难以正确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讲,认识“自我”比认识客观现实更为困难。因此,“人贵有自知之明”。社会心理学家将人们难以正确认识“自我”的心理现象称为“苏东坡效应”。

巴纳姆效应

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常常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这就是“巴纳姆效应”。

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就把“认识你自己”作为铭文刻在阿波罗神庙的门柱上。然而,时至今日,人们不能不遗憾地说,“认识自己”的目标距离我们仍然还很遥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位置来观察自己,于是只能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正因如此,每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迷失在环境当中,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

“巴纳姆效应”指的就是这样一种心理倾向,即人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说到这里,我给婷婷讲了一个关于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而且总和一些比他差的孩子玩。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但母亲的再三告诫对他来说如同耳边风。直到16岁那年的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

父亲说:“昨天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面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后面。后来,钻出烟囱,我们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一一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全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儿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一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干净净的,只草草地洗了洗手就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破了肚皮,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哈哈大笑起来。父亲笑完后,郑重地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天才或许也会把自己照成白痴的。”

所以,我告诉婷婷,巴纳姆效应就是要告诉人们,认识自己时应当尽力排除外界干扰,“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排除外界干扰,就是排除来自他人的消极的心理暗示。

“别人不是自己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

我顺手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像样的日记本,用硬笔书法行楷把这句话写下来,将日记本送给了婷婷。

5.本案的心理学分析

本案涉及的心理学理论是“心理暗示”理论。

婷婷一家十余年来一直生活在医生“不当早产将有智力问题”的断言的阴影下,承受着学习上、精神上的巨大压力与痛苦,这属于心理学所说的“权威暗示效应”,即婷婷一家对于权威(医生)的盲目信任。结果,事实证明这个权威的断言是错误的。也就是说,医生不自觉地采取了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

解决办法:要认识到来自权威的断言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因此不一定都可信。要破除迷信,尊重事实,抵御来自权威的消极的心理暗示,同时树立正向的、积极的心理暗示。正如美国心理学家贝克指出的那样:“别把那些所谓的权威当回事,我相信事实比权威更可靠。”胡姨对婷婷说“你是一个白痴,将来只配要饭、扫大街”之类的辱骂是失当的。作为一个家庭成员,有条件反复刺激婷婷,说多了,“谎言也会变成真理”。不断地辱骂,实际上就是不断地给予婷婷消极的心理暗示,以至于最后婷婷宁愿相信自己就是“白痴”。对于这种反复的不良刺激,在哲学以及社会学的理论上称为“秃头论证”及“稻草原理”。

解决办法:家庭成员不要好心办坏事,尽快停止这种辱骂性的“教诲”,也就是停止消极的心理暗示,代之以正向的、积极的心理暗示。

学校对婷婷等学习成绩低的学生所采取的戴“黄领巾”、换发绿作业本、走廊考试以及劝其放弃参加中考等一系列措施是失当的。从心理学上看,就是犯了“贴标签”和“刻板印象”的错误,是一种严重的、消极的心理暗示,必然在学习成绩低的学生中产生极为不良的心理后果。

解决办法:放弃这一系列的错误做法,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来取代。

婷婷十余年来一直认定自己存在“智力问题”,疑神疑鬼心理负担过重;自责内疚,情绪沮丧;松懈怠惰,自暴自弃等,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为“巴纳姆效应”。也就是说,人很难正确地认识“真正的自我”,认识自我时总是容易受到外界评价的干扰。

解决办法:排除外界干扰,相信“别人不是自己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

经过不到3个月的训练与学习,婷婷在学校特训营成功地摆脱了种种消极心理暗示的环境,也接受了积极的心理暗示,最后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得以从自身挖掘出巨大的学习潜能。在返回T市的学校之后,参加了中考,考出了全年级第三名的好成绩,被市重点高中本校实验中学录取,创造了心理学案例的奇迹。

6.既要“明示”教育,也要“暗示”教育

打开普罗米修斯造人时给的两扇窗

6.1

既需要“明示”教育,也需要“暗示”教育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在中日冬令营里,有两个8岁左右的孩子正在雪地里做滑雪练习,在冲过一个陡坡时,两个孩子几乎同时被惯性抛到1米多高的空中,然后“扑通”一声摔倒在地。

这时,只见中国的妈妈赶紧跑过去,抱住孩子心疼地说:“乖乖,摔疼了吧?”于是,孩子“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我好疼啊。”而日本妈妈则站在一旁,十分淡定地说:“没关系,自己爬起来。”这个孩子若无其事地爬起来,又继续冲刺。

同样是摔跤,为什么一个孩子显得脆弱、娇气,而另一个孩子却表现得坚强勇敢呢?这跟两位妈妈不同的表现有关。前一位妈妈紧张不安的态度在暗示孩子,摔跤是很疼痛的,从而在心理上增加了孩子疼痛的感觉,使孩子变得娇气,这是消极的暗示。而另一位妈妈淡然、平静的态度却暗示着孩子,摔跤没什么大不了,自己应该勇敢地爬起来,这是积极的暗示。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通过“明示”和“暗示”两种方式来实现的。家长用语言直接教给孩子一些做人的道理,就是明示。比如,你应当“热爱劳动”、“尊敬老人”,等等。家长自觉不自觉地用语言说“东”,却实际上让孩子明白了“西”,这就是暗示。比如,家长对孩子说“不要给乞丐钱”,实际上却让孩子明白了“不要有同情心”;家长对孩子说“公家的东西不拿白不拿”,却实际让孩子明白了“损公肥私没什么不妥”的弦外之音,等等。这种弦外之音,就是给孩子的暗示。

不仅是语言,暗示还可以通过家长的非语言方式来实现。家长可以通过表情与行为实现对孩子的教育,这也是心理暗示。比如,乡下的爷爷奶奶来了,母亲很冷淡,爱答不理,就实际上让孩子明白了“没钱、没身份的长辈没必要尊重”。

总之,暗示是指通过语言和非语言(行为、表情等)施加心理影响的过程;暗示的结果是使受暗示的人在心境、情绪、兴趣、意志方面发生变化。

暗示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暗”,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孩子接受的是语言和行为的“弦外之音”;(2)孩子的接受过程往往是不自觉的,家长心理暗示是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稚嫩的心灵。

传说普罗米修斯在造人的时候给了人两扇沟通交流的窗,一扇是嘴,以便让人能够用语言来交流;一扇是心,以便让人与人之间展开心与心的沟通。传统教育主要是明示教育,再加之积极的心理暗示,就如同打开了两扇窗。

6.2

明示教育不断地重复,就转而成为了暗示教育

同类推荐
  • 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本文主要讲述了:管理心理学概述、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个性与管理、激励与管理等内容。
  • 神推理心理学

    神推理心理学

    如何仅仅通过笔迹就推理出老板变化多端的性格?如何巧用心理博弈推掉上司扔过来的烫手山芋?如何使用心理暗示说服同事你是自己人?如何仅凭微妙的表情就能洞察同事掩饰的秘密?如何赢得大家好感而又避免锋芒毕露?如何运用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判断周边人的行为方式?如何不动声色地提问以获得更多对方不愿透露的信息?国内首部完整分析推理能力的心理学读物,世界上最难最神奇心理学教你拥有最强大脑!
  • FBI身体语言分析术

    FBI身体语言分析术

    长久以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凭借着自己高效、迅捷的办案能力,为自己赢得了全球化的良好声誉。实际上,FBI最富盛名的“看家本领”,就是他们强大的“相面识人”——很多时候,他们甚至能够越过语言交流,直接通过对方的身体语言探知到对方的内心世界。经过长时间地探索,FBI对于肢体语言的研究已经走上了一个高峰。不得不说的是,普通人表达自我意愿,70%左右的内容都是通过肢体语言来传达的,而这当然能够说明FBI可越过语言交流一眼识破人心。其实,读解、掌控肢体语言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至少这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交谈对手的心理,从而使自己把握住有利于自己的先机。而这也是本书想要重点阐述的核心所在。
  • 25分之1秒的智慧——当心被自己出卖

    25分之1秒的智慧——当心被自己出卖

    《1/25秒的智慧——当心被自己出卖》一书是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微表情心理学”丛书中的一本。《1/25秒的智慧——当心被自己出卖》是站在保护自己和完善自己的角度,意在帮助读者弄清楚在社交活动中究竟哪些表情和动作会出卖我们的内心想法,并提醒读者注意,在今后的社交中如何少做或不做出类似的表情和动作,从而不把我们的内心想法展露给对方。相反,我们可以通过这本书的介绍学着去洞悉别人的心理活动,从而在社交活动中掌握主动权。
  • 心理学课堂02——消费心理学

    心理学课堂02——消费心理学

    《心理学课堂》套书共5册,包括《消费心理学》、《博弈心理学》、《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价格心理学》、《销售心理学》,《心理学课堂》从多方面总结和归纳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中的心理学,并配以生动的案例,增加了阅读趣味。阅读《心理学课堂》,可以使人们清醒的认识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并加以规避,从中得到人生智慧,使生活更加积极主动。
热门推荐
  • 爱一个人是多么简单

    爱一个人是多么简单

    善良学渣的安怡和高冷学霸的纪昱良,一对同桌冤家,将怎样擦出火花……
  • 夏寻九月

    夏寻九月

    九月的花海凋零的时候,你离开了这凡尘的虹之间。你像一个孩子一样安静的离开了这美丽的人世,九月的夜晚降临的时候,乌云满部的天空总会下起小雨,仿佛诉说我一生最不愿想起你的时刻。也许我们都一样过着最平淡而又惨淡的人生罢了。夏天的风吹过了九月的日子也吹过了花海凋零的时候。
  • 那年的蓝色星空

    那年的蓝色星空

    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使我走向人生的巅峰。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让我深入谷底。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使我痛哭流涕。你变成鬼我也爱。时间模糊了记忆,过往却依旧清晰。回想起匆匆那年的他,你是红着脸还是红着眼?
  • 再见亦倾心

    再见亦倾心

    “你要注意安全”“嗯。”“你要是有危险我就去找小哥哥。”“嗯?”你认为的青梅竹马的爱情是怎么样的?如果非要给出一个答案的话那就是——“除了你还是你”
  • 小甜很喜欢小深

    小甜很喜欢小深

    在华德中学,男主(陈深)是初二四班的语文课代表,女主(江婉)是初二五班的优秀班长。之前毫无交集的两个人,是在一场考试后,开始了他们的甜甜漫长恋爱之旅........
  • 首席缠绵:贴身蜜爱小助理

    首席缠绵:贴身蜜爱小助理

    十三年前的一场车祸,引起了十三年后的报复。她带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而来,成了李氏财团总裁的助理,这是她要征服的男人,即使伤了身,冷了心,她也不放弃!
  • 狮行江湖

    狮行江湖

    江湖是什么?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吗?其实不然,有生命的地方都叫江湖。人亦是如此,动物也同样如此。而动物的江湖,有时候甚至比人所处的江湖更加血腥、更加残酷、更加诡诈。正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让我们一块走进另一个不一样的江湖,看一场别开生面的腥风血雨吧!(催更书友群545295642)
  • 重生嫡女攻略

    重生嫡女攻略

    身为长公主之女,青萝本该享尽世间一切繁华,谁曾想错信他人,遭人暗算,沦为死牢女囚。被小人算计她恨!一朝重生,势必要诛奸邪,报国仇!
  • 此生与子偕老

    此生与子偕老

    当两人年轻时不小心走散,十年后重逢,是否还有勇气问候?当年熟悉的街头,想起曾经的温柔,是否还能找到拥抱的理由?十年匆匆一瞥,是否还记得当初曾经许下与子偕老的约定?
  • 张小笛传

    张小笛传

    张小迪,80后,从农村走来,渡过了黄金90年代后在迈向21世纪的路途中死于意外,来到了异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