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75000000005

第5章 认识孩子的心理防御机制(4)

多给孩子看或读幽默轻松的故事。幽默有趣的小故事不仅能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喜欢上阅读,还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同时,很多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乐天派,他们虽然遇到了各种各样奇怪的困难,但总能化险为夷,继续乐观地对待人生。多给孩子读或看这样的故事,可以培养孩子对乐观情绪的向往。

多让孩子讲讲有趣的事。孩子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趣的事总是很有表达的欲望。这时家长需要做的就是认真倾听,并发出会心的欢笑。如果孩子有足够的幽默感,大人还可引导他们编幽默故事,给课本、电影或电视剧改编甚至添加一个令人捧腹大笑的结局。

8.帮助孩子缓解心理压抑

压抑,是一种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8.1

压抑,是一种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孩子遇到挫折、疾病或者灾难的时候,为了减轻痛苦也会像成人一样会不自觉地将这些遭遇强压在内心深处,以达到回避“伤口”、最终忘掉的效果。这种心理调试就是被称为“压抑”的心理防御机制。

但是,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原因在于这种压抑虽然可以减轻痛苦,但是这种减轻只是暂时的。它会无意识地暂时尘封于人的内心,但是它却会在内心发酵、膨胀,到一定的临界点,这种压抑就会爆发出来。它会在无意识中支配着你的意识,指挥着你的行动,或者抑郁成疾,或者令人疯狂……新一轮痛苦将会加倍而至。

所以,当孩子遭遇挫折、疾病或者灾难时,家长应当设法阻止压抑。这就是心理学意义上的“释放”。

8.2

压抑来自于压力

压抑不仅来自于挫折、疾病或者灾难,还来自于压力。压抑不过是面对压力时的一种防御性的心理调节,即心理防御机制。

压力是指个体在生理上感受到威胁时的一种紧张状态,使人不愉快,甚至感到痛苦,因而带来身体的不适及认知和行为上的改变。孩子长期处在压力下,渐渐郁积起来,会变得压抑,轻则出现心悸、腹痛、易疲劳、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思维混乱、变态、自虐,甚至自杀或伤害别人等行为。

1.孩子总是面临学习成绩造成的心理压力。

在学校里,老师每天都在教育孩子们要珍惜时间,搞好学习,尤其是对于即将参加中考的孩子。在家里,家长一面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保障,一面喋喋不休:“你要好好学啊,如果中考考不上重点高中,就考不上好大学,将来只能拾垃圾、扫大街。”这一切让很多孩子认为学习好、上大学是通向美好生活的唯一途径。这样一来,他们心里就会感到紧张、压抑。

小玉是一个学习优秀的女孩,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平时,活泼可爱的小玉喜欢听流行歌曲,喜欢和邻居家的小妹妹玩娃娃,喜欢对妈妈讲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可是上初三后,妈妈发现小玉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成天郁郁寡欢,把心爱的MP3锁进了抽屉,把娃娃束之高阁,变得不爱说话,经常叹气。看着女儿的变化,妈妈急了。跑到学校里和老师沟通,才知道上了初三大考小考接连不断,孩子产生了心理压力。

2.社会环境也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

孩子在各种压力的作用下需要认识自我,更需要得到正面的评价和指导。可生活环境中的不公平、不公正、不被接纳也是造成压力的原因。比如,现在中考、高考后对高考状元的宣传和崇拜,使得学生被可望不可即的现实所刺激,不断变得失望、沮丧和压抑,比如媒体对减肥、整容的大肆宣传,也会构成孩子的心理压力,如自己比别人胖,或者长得不帅、不漂亮,或者家里贫穷等,孩子就会担心被同学嘲笑和议论,同学们会因某人有某些“缺陷”而排挤他。外在的压力会造成孩子内在的自卑,愧不如人,不愿意见人,甚至会发展成为心理疾病,辍学在家。

3.家庭内部造成的心理压力。

家长对孩子殷切的希望就是无言的压力。有一位学生就曾在日记中写道:“我感到很累,尽管每次考试成绩还算可以,可是总害怕考不好,让妈妈失望。我现在满脑子都是想着学习、考试、成绩,只要一闭上眼睛,就好像看到妈妈期待的目光,看到妈妈忙碌的身影,看到妈妈失望的表情。”面对孩子的压力,大多数家长又是怎么做的呢?请看下面几个场景一一孩子刚打开电视,正上演动画片,孩子笑了,妈妈上前就关了电视,说:“现在你还有闲心看电视,赶紧去看书。”孩子的笑容消失了。吃完晚饭,女儿对妈妈说:“我来洗碗。”妈妈连忙把碗夺过来:“你快去写作业,只要你学习好,就是对妈妈最好的孝顺。”饭桌上,爸爸对儿子说:“你妈妈下岗了,咱们家里很困难,我们节衣缩食供养你,你可不要令我们失望啊!”

8.3

释放,是缓解心理压抑的有效方法

释放,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缓解心理压抑的有效方法。这一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

宣泄。宣泄是释放压抑最重要的手段。宣泄有多种方法,如向人倾诉、聊天、说笑话、心理咨询、打电话、自言自语、吼叫、呼喊、大笑、大哭等,进行体育活动或玩某种游戏,写心情日记、抒情诗词等也都是宣泄的方式。遇事劝孩子不要哭,不要闹,显然是错误的,违背了宣泄原理。

只有这样宣泄了,内心的痛苦得到了释放,心里才会觉得好受了,这样才不会将痛苦压抑到心底,从而消除了心理隐患。

转移。在宣泄的基础上转移情绪,会收到平息心情的好结果。所谓转移,就是对于遭遇痛苦时的情景的改变。

心境的转移。在遭遇痛苦时可以采取做运动、听音乐、看电视等方法,转移当时的心境,可起到一定的冲淡和抵消作用。但是,心境的转移不等于迁怒。心理学中有个“踢猫效应”如果一个男人在工作中因有了压力而心情不好,回家冲妻子发脾气;妻子受到影响自然心里烦恼,看到儿子淘气玩耍,毫不犹豫地给了儿子两巴掌;儿子眼泪汪汪,无处发泄,恰好看到一只老猫优哉游哉地走过,上去就是一脚……可见,迁怒会把别人的心境弄糟,反过来也会把自己的心境弄得更糟。

情境的转移。压力情境就是孩子形成压力的压力源。比如,父母总念叨:“你看我们家这么穷,供你读书多不容易。”这时,孩子就会产生一种内疚的情感。做完作业后孩子正兴冲冲地看电视,妈妈过去“啪”的一下给关了,这时孩子心里会产生一种愤懑的情感。面对着种种压力,孩子参加考试时会产生一种紧张、焦虑甚至恐惧的情感。情境的转移就是父母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因此还孩子一个正常的、平和的情境。

环境的转移。在问题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暂时的环境转移”和“长期的环境转移”。通过环境的转移达到痛苦心境的改变。所谓“暂时的环境转移”,是指停止学习几天或更长时间,外出旅游。所谓“长期的环境转移”,则是指转学或者搬迁。有些学生的压力正是来自于学校的某个老师,而且后果极为严重。这时,转学是理性的选择。

担当教育。此外,对孩子进行“担当教育”也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精神痛苦。你跌倒在地摔伤了,要认识到是你自己的责任,是因为你跳着蹦着不好好走路导致的,你就应当对此承担责任。这样一想,孩子受到挫折后的痛苦感就不那么强了。记得我的孩子3岁时有一天他倒退着进屋,脚正好碰上装满开水的铁皮桶,跌倒本能的反应是转过身来伸出双手,但一只手正好插进开水桶中。在救护车上,我告诉他这是因为你倒退进屋的错,要坚强。所以,他在车上再疼也没有委屈地大哭。

无过错教育。对孩子进行“无过错教育”也会很大程度地缓解压力。对于灾难,要让孩子知道灾难来临不是孩子的过错。受到成年人老辈文化的影响,在孩子的世界里也认为灾难是因果报应。他们往往会认为把亲人带走的灾难是“上天”对自己的惩罚,因为自己不乖不听话造成的。基于此,孩子会有几种不同的反应,有的表现特别好以期家人能回来,有的表现更顽皮、叛逆,让“上天”把自己也带走。这时要让孩子知道,灾难并非自己不乖造成的,我们应当坦然面对。

宽容教育。对孩子进行“宽容教育”,有时候也能很好地缓解压力。明明是张同学在老师转过身在黑板上写字时故意咳嗽,可是老师非得认定是王同学,并让他罚站6小时。如果有几次这样的事情,王同学必然会产生压力,认为老师在故意挤兑他。如果给孩子来一点儿宽容教育,也有助于缓解这种压力。因此,要让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有这样一段话,可以让我们很好地领悟宽容的真谪一一寒山问拾得:世上有人镑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我怎对他?拾得曰:只要忍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同类推荐
  • 每天一堂哈佛心理课

    每天一堂哈佛心理课

    哈佛之所以能培育出如此之多的天之骄子,一方面在于哈佛人致力于学业上的精细研究,另一方面则在于哈佛人对心理健康发展的极大关注。本书汇集了哈佛大学心理学多年研究成果,与身边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是一本探寻各种常见现象背后的心理学秘密的妙趣横生的心理学读物。
  • 具身心智:认知科学和人类经验

    具身心智:认知科学和人类经验

    本书校正了认知科学中的这种褊狭,它为人类经验的自发和反思的维度提供了一个独特而精妙的理解瓦雷拉、汤普森和罗施认为:只有在科学的心智与经验的心智之间达成一种共识,我们才能更完整地理解认知为了创造这种共识,他们在认知科学与佛教心理学之间开展了一场对话,并把这个对话置于同现象学和心理分析等其他传统的关系中。
  • 女性最爱做的180个心理游戏

    女性最爱做的180个心理游戏

    情的起伏,性的困惑,归宿的迷茫。使身处情感漩涡中的女人几多彷徨,几多疑虑。穿梭在时尚和流行之间,你对时尚能否取精去芜,能否让自己的性格气质和内在精神追求,从时尚中升华而出?相比男人的豁达和洒脱,女人也一样拥有成功的资本。那么,你发现自身独特的优点了吗?本书中的“心理游戏”就是一把解开你心中疑惑的钥匙,它能够帮助你发现一个全新的自我,找到心灵迷宫的出口,拥有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
  • 我知道你不知道的自己在想什么

    我知道你不知道的自己在想什么

    你的名字能透露什么特别信息?闹市中打手机是该堵耳朵还是捂嘴巴?暧昧真的能增加吸引力?相亲最应该穿红色是有科学道理的?为什么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为什么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记忆能否被移植?自由是否让你更快乐?
  • 心理学不是教你诈:左右你一生的120个心理策略

    心理学不是教你诈:左右你一生的120个心理策略

    本书分为16章,内容包括:自我认知的心理策略、情绪管理的心理策略、成功说服的心理策略、获取他人支持的心理策略、金牌销售的心理策略等。
热门推荐
  • 史上最强马夫

    史上最强马夫

    林轩穿越到一段陌生的历史当中,因为意外,他成为了高门大院里低贱的马夫,可他没觉得卑微,每日喂喂马,送送小姐,装装逼踩踩人,顺带着练练四不像的武功,生活过的怡然自得。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一份《古人林轩拯救计划书》……林轩?不是我吗?我这穿越来的倒成了古人?这什么拯救计划又是什么意思?我是谁我在哪儿?这其实说的是一个上限很高下限也很低的现代人,穿越回古代后的奇异、搞笑、温情又热血的故事。(非正统历史文)
  • 总裁还债道阻且长

    总裁还债道阻且长

    “安雅清,给我机会。”“给你什么机会,还肾的机会吗?鸭子都有。”慕言琛我要的是你的心,肾,我有一个足矣。......"慕言琛,离我远点,我和你没有关系。"“我知道,我只和这只包子的妈妈有关系。你和包子有关系吗?”慕言琛说着顺手提起旁边迷你版的自己。这是一部讲述从校园持续到职场的爱恋游戏,终究结果会怎样?可能只有上帝知道吧。慕言琛你是安雅清的念念不忘。
  • 低调华娱

    低调华娱

    获得文娱记忆,打造文化集团,拍电影电视剧,创视频app,为蓝星华夏带来丰富文娱生活。ps:平行世界故事虚构,请勿当真。
  • TFboys之浅浅有你

    TFboys之浅浅有你

    机场vip休息室里,独门千金遇上腹黑三小只。阴差阳错的又成为了校友?什么情况?!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 蜜制宠爱:萌妻乖乖入怀

    蜜制宠爱:萌妻乖乖入怀

    一场车祸彻底改变她的生命轨迹。她成为豪门权衡的牺牲品,连婚姻都要任人摆布,但是她心甘情愿。只因为他是她拼命都想靠近的人,哪怕他不爱自己只想利用自己。但这一切都被另外一个男人横加阻拦。
  • 那年些的我和你

    那年些的我和你

    命运有时就是很神奇,冥冥中似乎就注定了我和你。即使不告而别,我也会等你。
  • 科技城十日游-居里路兜风(插图版)

    科技城十日游-居里路兜风(插图版)

    在加油站口,恰恰和我们的车来了个亲密接触。不过幸好车刚刚启动,车速比较慢,小胡子把他的细长脖子伸出窗外,“嘿,嘿,骑车注意点,祖国的花朵,小命儿重要!没把我的车撞坏把?”看那那小姑娘撅着小嘴,一言不发,愤愤的样子。
  • 我的长安探花郎

    我的长安探花郎

    犹记得放榜那天,探花郎在酒楼与人把酒言欢回首往事,不无遗憾地说道:“我年少时爱慕过的邻家公子,后来中了状元,做了驸马,春风得意风光无限,怕是早已不记得我这个昔日里就无关紧要的小青梅了。”那天大雪纷飞,雪花铺满了整个长安街,段相爷一身白衣极尽风雅地替她煨着桌上的小酒,听此,附在她耳边不无委屈道:“本相这一生从未羡慕过任何人,唯独你那邻家公子,每每想起便嫉妒的挠心挠肺。但是李家姑娘,你又何必难过,我欢喜你,从始至终一直都欢喜你。”
  • 早早的,好好地

    早早的,好好地

    主要讲的是我的生活,写得不好请见谅,因为在学校里,生活的没什么独特,所以没什么趣味,读后请多指点
  • 我在1925等你

    我在1925等你

    潇潇是一个设计师,接到了一个给食品外包装的单子,对方执意要加一段话,潇潇认为这影响了感观,潇潇去拜访了甲方,甲方是一个华人华侨老婆婆,她推过来一个盒子,盒子最底下是一本日记,日记里夹了一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的人儿意气风发,我打开了日记,开启了一段尘封的岁月,一段战火中的绝世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