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75000000021

第21章 自卑与自卑情结(6)

结果,刘伟用脚趾弹琴一直弹到了东方卫视,弹到了维也纳金色大厅……

12.2

悲观的态度

悲观的态度会让孩子被现实击跨,失去生活的重心,产生自卑心理。

以下是一位我接触到的自卑学生的自述:

我小时候的事情都是我在不断追问福利院妈妈们后知道的。听说,我出生在农村,在8个月大的时候一失足滚到了油锅里,身体被严重烫伤,尤其是双手。后来,母亲抱着我跑了很多医院。医生说:“这孩子伤势过于严重,即使截肢,保住性命的概率也不大。”听医生这样说,加之家里不富裕,母亲于是决定把我送到福利院。妈妈们说他们发现我的那天是一个大风大雨的夜晚,我“哇哇”地哭着,被一个小被子包着,放在福利院的门口。听妈妈们说到这儿我总会想起电视里的镜头,风雨中一个母亲遗弃了自己的孩子,然后躲在角落等待着好心人将孩子捡走。我想我母亲或许当时也在风雨中的某个角落,看到我被妈妈们抱回了福利院。妈妈们抱回我后都惊讶了,我身上到处是伤并且很多伤口都已腐烂,妈妈们说她们当时也很担心我是否还能活下去。后来她们带着我到处求医,最终我接受了救治,截去了双手……

我还是活了下来。

我从小就失去了双手,但在福利院这个成长的特殊地方,有很多像我一样不健全的伙伴,他们有的失去了一条腿,有的眼睛失明,还有的智力伤残,我与伙伴们生活得并不富裕但却快乐,也一直没有因为失去双手而觉得自己不同。但后来在我欣喜地上学后,与那些健全的小朋友在一起后,我才第一次觉得自己与他们不同。我产生了自卑感,我不敢说话了,也不愿说话了。我有些埋怨自己为什么没有双手,也总是把那双秃秃的没有手的胳膊藏在衣兜里,尽量掩藏着。那些日子很痛苦,很难受,我不想再去上学,在最悲伤的日子里还会有轻生的念头。

记得小学的时候因为一次我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有个同学就埋怨我并奚落我,我当时难受极了,很委屈,很气愤,但我什么话都没说。那天我的心情很低落,低落得不想再踏进校园,不想继续读书……

可见,防止缺陷,避免疾病、挫折与灾难固然重要,但是缺陷出现后,态度也至关重要。因此,防止自卑就要帮助孩子在遇到缺陷时,树立乐观的态度。

自卑感强烈的人,往往是在学习、工作、生活等社会实践中,曾经遇到过极大的困难、逆境、挫折与失败,或本来就有着身体缺陷、疾病等造成心理挫折而难以化解,内部归因为自己的无能,进而产生自卑感。可是,另一些也经历相似磨难的人却依然保持了自信。例如:失聪不失志的贝多芬,既盲又聋且哑的著名学者海伦·凯勒等,不愧为挑战自卑的楷模。因此,也可以说自卑不完全取决于外因,更取决于内因,即个性的完善程度。一个谨小慎微、内向、孤独、偏见、完美主义的人,是特别容易导向自卑的。所以,自卑是一种态度。

自卑并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在你眼中它是什么。

12.3

帮助自卑者克服公共场所恐惧症,走出自闭

根据阿德勒的理论,每个自卑者都患有“公共场所恐惧症”。

帮助自卑者克服公共场所恐惧症,走出自闭,就是要帮助自卑者解决“不信任”与“不自信”的问题。首先,要对公共环境有一个基本的信任,建立“正常的生活没有危险”的认知;其次,要对公共环境中的人有基本的信任,坏人是少数的,正常的人际关系是安全的;最后,要帮助自卑者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处理好公共环境中的各种正常情况。

13.高度重视自卑与抑郁

抑郁者的根本缺陷是自卑

13.1

抑郁者的根本人格缺陷是自卑

自卑不一定都能导致抑郁,但抑郁大多来自自卑。因此,在产生自卑心理的早期,我们就应当足够地重视,防止自卑导致抑郁。抑郁不必然都走向自杀,但数据表明,自杀人群中的70%左右源自于抑郁。因此,防止自卑导致抑郁也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自杀悲剧的发生。

抑郁者的根本人格缺陷是自卑,自卑、自闭极易产生抑郁。

抑郁,是以情感低落、哭泣、悲伤、失望、活动能力减退,以及思维、认知功能迟缓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感障碍。

抑郁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表现为闷闷不乐或悲痛欲绝,持续至少两个星期,另外还会伴有下述症状中的4项:

1.厌学,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无愉快感;

2.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

3.自信心下降或自卑,或有内疚感;

4.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5.食欲不振,体重明显减轻;

6.有自杀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7.注意力集中困难或下降;

8.联想困难,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

抑郁心境一天中有较大的波动,常以早上最重,然后逐渐减轻,到晚上最轻。

即便是有缺陷的人,实际上都有一定的潜能,只不过自我评价很低,总是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自己瞧不起自己。在这种消极的暗示下,他们错失了一次次原本可以成功的机会。非但如此,他们还可能因此而整天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自愿生活在灰暗的天空下,甚至到了兴趣越来越狭隘,食欲越来越差,交往逐渐减少,走向孤僻与自闭、沮丧、失望甚至绝望的地步。

13.2

自卑到抑郁的画像百态

自卑通过不合理的比较产生抑郁。

自卑是一种通过不合理的方式,尤其是过多地与他人进行不科学的比较而产生的自我否定、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是一种自卑情结。这是指一种根植于潜意识,也时常被认识到的过低的自我评价,它使当事人漠视自己的潜能,销蚀自己的意志,淡漠自己的情感,妨碍自己的认知,令自身的心理机能全面退缩乃至退化。伴随着这种认识机能的是“我不行”、“我真的不行”、“什么都不行”、“怎么也不行”、“我就是不行”……这样一连串的意识与潜意识,它们经常在自卑者的脑海中盘旋不去,阻止着他向这个世界开放,降低了面对问题、参与学习的能力,令其精神一再退缩,以至于发展到最后产生了抑郁。

自卑总是在对比中形成并加深的。

深入探讨自卑者的比较模式,可以发现他们常常希望自己无所不能,希望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强。他们喜欢比总体水平,苛求自己,不允许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他们过分重视某些价值,而忽视另一些重要价值。

另外,在他们的比较方式中经常忽略的是时间因素。他们漠视自己的进步,一味地苛求自己。他们很少或不屑于进行今天与昨天的纵向比较,难以为比较中获得的进步而欢欣鼓舞、自强不息,却固执于与别人的横向比较,顾影自怜、自暴自弃。在进行横向比较时,又习惯于与现实中最好的、楷模式的人物进行非理性的比较,从而更觉得自己的能力每况愈下,自叹不如。这正是他们经常感到自我挫败的原因。

自卑在“严厉的家庭教育”中产生抑郁。

在过分严厉、缺乏关爱、专制而缺乏民主的父母的监护下长大的孩子,自卑感比较重。这种父母的教育倾向(越严格越好,棍棒底下出孝子……)决定了对孩子的批评、挑剔、处罚多于肯定、鼓励和赞赏,结果就是孩子无法感受进步的欢欣、成功的喜悦,只能在不断地反省自我中检查自己的“错误”,追求所谓的“完美”,无法看见自己的长处,滋生并培养喜欢自己、悦纳自我的情感体验。这种父母对孩子的过失不是理解、宽容与勉励,而是指责、谩骂甚至侮辱,造成孩子对犯错误有种神经质的恐惧,伤害了孩子心理的正常发育,导致自卑基础上的抑郁。

自卑在“能力不足”的焦虑中产生抑郁。

自卑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失去了更多的个性自由,他们总是被告知要多多地听命于父母。这种教育下的孩子不仅恨父母,也恨自己。因为不能也不敢公开表达对不民主的父母的不满,不敢抗议,所以只能通过压抑把这种敌意转化为焦虑、恐惧及不安全感。

这样,不但形成了强烈的“我不行”的自卑感,而且还因为爱的匮乏而对自卑本身有着特殊的敏感。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方面自卑,另一方面对超越自卑的渴望过分强烈,以致时时刻刻为自卑而烦恼,为不能顺利地克服自卑而焦虑,进而在屡遭失败的挫折感之下产生抑郁。

13.3

抑郁是自杀的超级隐患

抑郁症常被称为“情绪感冒”,因为它太常见了。据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测: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人类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疾病。来势汹汹,不可小觑。而抑郁症自杀率日益增高,已经成为自杀的超级隐患。

·在美国,多达2000万的人正在或曾经遭受抑郁症的折磨,10%

的美国人在其一生中会罹患抑郁症。每年,美国人为治疗抑郁症要耗费530亿美元,在自杀者中,有20%-35%的人患有抑郁症。

·日本的自杀率是美国的两倍。

·在韩国,抑郁症成为扼杀人们生命的第一大杀手。自2005年以来,就有李恩珠、U-Nee、郑多彬、安在焕、崔真实、张彩苑、金智厚、金石圭、李瑞贤等13位明星因患抑郁症而自杀。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精神抑郁症患者有3.4亿,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7-8倍;每年1000多万有自杀倾向的人群中,45%-70%明显情绪抑郁。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40秒就有一个人自杀。超过12/100000就是高自杀率的国家,而中国目前的自杀率为23/100000。中国每年有20万人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这是全球自杀者总数的1/5。

最新的一份数据显示,广州地区抑郁症发病率较20世纪80年代上升10倍以上,广东省抑郁症发病率在5%以上,患者总数达200万。

抑郁症离我们真的很近。

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2600万人,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为141亿元人民币,间接经济负担达481亿元人民币。

中国的中小学生也未能幸免。

有资料显示,从2010年1月1日到11月27日止,全国中小学生自杀案件数量触目惊心,高达73起,其中福建人数最多,有19起;

四川居第二,有9起;安徽、上海、广西、陕西等地也发生了多起。

抑郁的重症患者利用各种方式自杀。对自杀未遂者,如果只抢救了生命,未对其进行抗抑郁治疗(包括心理治疗),患者仍会重复自杀。因为这类自杀是有心理病理因素和生物化学因素的,患者并非甘心情愿地想去死,而是被疾病因素所左右,身不由己。

对中小学生抑郁症的治疗,应以药物与心理治疗并重为原则,单纯靠药物或靠心理咨询都是不正确的。当药物治疗缓解改善了病情后,再配合心理治疗,会使患者认识本病,改变认知,完善人格,增强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与自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

同类推荐
  • 改变你一生的怪诞行为心理学

    改变你一生的怪诞行为心理学

    为什么有人能够看见自己“灵魂出窍”?为什么有人会患上“恋童癖”,对儿童欲罢不能?为什么男人和女人在一起会激发出更大的潜力和能量……其实这些行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以预测。此书将为读者解读许多怪诞行为,探秘其中的怪诞心理,“以怪制怪”,化生活的“非常态”为“常态”。。
  • 心理密码:最实用的社交心理操纵术

    心理密码:最实用的社交心理操纵术

    本书从心理学角度入手,运用心理学原理和知识,结合实际案例,对社会交往和为人处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帮助读者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 心理健康八年级(上)

    心理健康八年级(上)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是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为此,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尤为关键。
  • 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习惯是生活的基石

    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习惯是生活的基石

    本书主要内容为:好习惯才健康,摆正习惯与健康的关系,别让习惯“漏”掉健康。
  • 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心理学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一门学科。它在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之前,长期依附于其哲学母体之中。1879年冯特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心理学。之后心理学领域派别纷争,百家争鸣,名人辈出。本书全力求体现全面性和可读性。对每一位入选的心理学家及其代表作,都有对其生平介绍、著作导读和整体思想的介绍,还有相关的趣味扩展介绍。
热门推荐
  • 侯门庶妃

    侯门庶妃

    霜花变,繁花尽,何人在盼故人归?皇权变,阊阖开,谁人谋了这天下?侯门深宅,中宫之策,康庄大道,谁在回廊挑灯看剑?乱世之中,锦绣坦途,幽怨深深何人等到繁华落尽?于红尘中,谱写一首离歌清唱。犹记梦回当年,一度坚城万里,再度缱绻柔情,三度爱恨别离。
  • 太后再婚记

    太后再婚记

    当她放下女儿心思,专心站在云端,一览天下,指点江山时,男人又都心心念念的,想向她要情爱万千。于是萧太后不由在心底冷笑:男人啊!你们怎么能如此贪心,既想让女人为你骑马打仗,又想让她为你灯下缝制衣裳?
  • 重生之符行都市

    重生之符行都市

    杨光掉入一处山洞,获得传承,刚成为这个世间唯一的灵符师,就意外触发机关阵法,本以为必死无疑,没想到竟莫名的回到了2004年。然而,他并不知道,因为他的重生,整个世界都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 绝圣巅峰

    绝圣巅峰

    这是一个充满杀戮,而又温馨的世界,是非对错,谁人知晓。在这里,你能见到鬼族的强大,魔族的无奈,圣族的……在这里,你能见奇异的灵兽,神奇的法宝……在这里,你能见到暗黑族的诅咒术,圣族的血脉力量,强大的神兽武技……在这里,当然还许多爱情故事。
  • 异事手记

    异事手记

    我叫马凯,是个失业的屌丝。像我这么倒霉的人,恐怕全世界都没几个吧。最好的兄弟为了活命想要阴死我,茅山宗师和往生道传人不择手段坑我踏上这条不归路。为了自由,我加入了国安九处,却不料,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也接踵而至。猫脸老太复活,故宫内的神秘地下室,借尸还魂的再现,亦真亦假的世外桃源……八寒地狱的异变,让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片混乱。我只想平静的过一辈子,但是这个简单的愿望真的能够实现吗?
  • 以疼痛之名

    以疼痛之名

    朴树的歌声干净而透明,容易让人跌进无尽绵长的回忆中去,在香烟氤氲的烟雾中,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她们,看到了我们的年少轻狂。微带着疲倦笑容的美丽的茹颜,倔强的面无表情的娃娃,流着泪的微微颤抖的安冉。这些影像都像放电影般在我脑海里盘旋不去。那个遥远的浙江,那个遥远的培烁,那里有我所有的爱与不爱。甚至,我甚至怀念那个男孩子,那个叫刀疤的,与我势不两立的男孩子。他曾是那样地为爱付出,又同样地被爱所伤,六年前,我们都还只是孩子,固执地一直往前跑而不愿回头张望的孩子。而四年之后,我坐在这松软的沙发上,回想起这些风吹的往事,心里除了无比的怀念与自责,更多的,则是怅惘。
  • 大隆异星

    大隆异星

    隆历五年,一个小小的案件,牵扯出了江湖最大的暗杀组织——异星楼,牵扯出临安公子——卓凌安的身世。当接过爹递来的圣旨,卓凌安知道,自己想当个安稳二世祖的愿望落空了。却不知道深宫里的那个老家伙把自己推到这个风尖浪口,为的是什么?“既然要玩,咱就玩单大的!”卓凌安说。
  • 无限人生体验师

    无限人生体验师

    处于人生最低谷的林离,幸运获得了无限人生体验系统,成为了一名人生体验师。每个世界,都是不同的体验,同时也有不一样的精彩。而第一个故事,从《都挺好》开始……书友群:576441763
  • 温闻耳雅

    温闻耳雅

    这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温雅“闻警官,我想请你吃个饭~”“下次吧,这次要出差”~
  • 缱绻红尘情

    缱绻红尘情

    长时间的眷恋一个人,一天天的牵挂,一次次的思念,不知道是因为习惯了,还是真的已经爱的无可救药了。如此的爱恋,心里头暖暖的。只因为恋上了,爱上了,忘不掉了,放不下了。也许真的像别人说的那样,爱情不需要理由,能够知道为什么的就不会是爱情了。爱不分对错,爱不计较付出,爱不在乎回报,爱的方式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