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57100000007

第7章 局势乱百姓惶恐 国事危君王失策

1

却说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上旬的一天中午,天气是异常的炎热,树叶耷拉着,小草上结满了尘土,连野外的知了等动物也躁动不安,停止了鸣叫。

位于长安城东市的清风茶楼,居然有一个老人,顶着烈日,慢腾腾地踱来了。老人的身后,还跟着一个结实健壮的年青人。

他们看了看茶楼门上的楹联,念叨着走了进去。

只见门楣上面写着横批:“太平盛世”。

左联是:“一杯香茗,聊叙人世风花雪月。”

右联是:“两份冰茶,莫谈国事麻辣酸辛。”

正准备打盹的茶博士,见来了两位客人,急忙振作精神,上前招呼生意。

茶楼里异常清淡,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客人。就是那几个客人,也都趴在了桌子上,自顾自地打着盹。

两位客人,随意地挑了一个靠近窗户的座位,悠然自在地坐了下来。

“两位客官?来点什么?”茶博士恭敬客气地询问道。

“两碗冰茶!来半斤椒麻胡豆和半斤卤香牛肉。再来一碗毛尖。你呢?崔公子。”老人亲切地问道。

“多谢!张老爷子。随意!请给我来碗观音吧!”姓崔的年青人答道。

很快,茶水,小吃就端了上来。茶博士麻利地转过身子,继续回到了柜台边,打着自己的瞌睡。

2

大唐京师长安城的主要宫殿,主要集中在东北方向,移至大明宫一带。

因此,朝臣、权贵,那些达官贵人大都集中居住到长安城的东城里,使城市重心偏于一边。

长安城的市,集中于东西两市。西市有许多外国“胡商”和各种行店,是国际贸易的集中点。东市则有一百二十行商店和作坊。

长安城中东西、南北交错的二十五条大街,将全城分为了两市,总共有一百零八坊。

其中,以朱雀大街为界,将城区分为了东西两部分:

东部隶属万年县,本应有五十五坊,因城东南角曲江风景区占去两坊之地,故实领五十三坊;西部属于长安县,有一市五十五坊。

一百零八坊的排列,具有象征的寓意。

一百零八坊,恰好对应着寓意一百零八位神灵的一百零八颗星曜;

它的南北排列十三坊,象征着一年有闰;

皇城以南东西各四坊,象征着一年四季;

皇城以南,南北九坊,象征着《周礼》一书中所记载的所谓“五城九逵”。

长安城采用严格的里坊制。

长安城全城,划分为一百零八坊个坊,里坊大小不一:小坊约一里见方。一里和传统的尺度相似。大坊则成倍于小坊。

坊的四周,筑有高厚的坊墙,有的坊设二门,有的设四门。

坊内有宽约十五米的东西横街或十字街,再以十字小巷将全坊分成十六个地块,由此通向各户。

坊里还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3

长安城的规划,继承了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平面布局方正规则,每面开三门。

皇城左右,有祖庙及社稷,与《周礼考工记》中的布局接近。

城市布局上“宫殿与民居不相参”的意图十分明显。之所以采用严格的里坊制,这都与统治者对百姓的严格管制与防范有关。

宫城、皇城、外郭,平行排列,以宫城象征北极星,以为天中;以皇城百官衙署,象征环绕北辰的紫微垣;外郭城,象征向北环拱的群星。

因此,唐人即有诗吟“开国维东井,城池起北辰”,说的就是这种布局效应。

当然,这种布局,也是封建皇帝据北而立,面南而治儒家传统思想的一种体现。

儒家传统思想,作为历代帝王治国的总的指导思想,贯穿始终,也体现到都城的规划布局上,增加了皇帝君权神授思想的神秘色彩。

4

东市和西市,是唐长安城的经济活动中心,也是当时全国工商业贸易中心,还是中外各国进行经济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

这里商贾云集,邸店林立,物品琳琅满目,贸易极为繁荣。

东市的面积,据文献记载:“南北居二坊之地”。东市南北长约一千余公尺,东西宽广约二十四公尺,面积大约零点九二平方公里。

市的四周,每面各开二门,共有八门.市周墙处大街北(即春明门大街)宽一百二十公尺,东、南、西三面各宽一百二十二公尺。

这一宽阔街道的效用,是便于商业运输和市民入市前车马的停靠。

东市位于今天的西安交通大学以西、西安铁路局以北的地方,其街宽都近三十公尺,约是西市街宽的一倍。

今天西安交大校园,尚有西区部分建在东市和市东街道之遗址上。

5

东市由于靠近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这三大内、周围坊里,多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第宅,故市中“四方珍奇,皆所积集”。

市场经营的商品,多为上等奢侈品,以满足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的需要。

西市,隋称“利人市”,在皇城外的西南部。

唐长安的东市和西市,跟里坊一样,四周皆有高大的围墙。宋敏求《长安志》等记载,东市和西市规模相当庞大,每个市约占二个坊的面积,市内有四条大街,围墙四面各有两道门。

这在对东市和西市两市遗址进行全面勘察与测量时,得到了证实。

作为长安城乃至全国最主要的市场,西市进行的是封闭式的集中交易,也就是将若干个同类的商品聚集起来,以“肆”(或相当的“行”、“店”)为单位组成的。

市内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市局和平准局。交易区也都是集中在一个四面有墙、开设市门的较为封闭的场所内。

两位茶客光临的清风茶楼,就位于长安城东市里,是当时长安一个比较著名的茶室。

6

慢慢地,两位茶客的说话声,传到了人们的耳朵里,引起了他人的注意。

“崔公子啊,如今国事混乱,叛乱四起,人心惶惶。你考虑过没有,怎么安置你的家人了吗?你大姐、二姐、以及三姐三娘他们几家是如何打算的呢?”那位精神矍铄的张姓老人,关切地询问年轻人道。

“我们几家根本就没有怎么考虑啊!我们怕什么呢?那些达官贵人,王公贵族都不胆怯,照样莺歌燕舞,花天酒地,我一介小民还担心什么呢?

郭子仪,李光弼二位将军,颜真卿,颜杲卿两位大人,不是都取得了平叛的大捷吗?

听我三姐夫说,官府,皇宫一直都很平静,各级官吏大臣,皇宫贵族,也是镇定自若啊!我们小老百姓,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崔公子满不在乎地笑着说道。

“公子啊,你们还年青,不知道人世的苦难艰辛,人心的险恶,局势的多变啊!

那些达官贵人,他们当然不用担心,哪怕改朝换代,他们也是贵人,也是有钱有势的人,也依然会享受荣华富贵,快乐尊荣。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啊!

而我们小老百姓,当国家****之时,却只要遭劫的命啊!

以老夫看来,朝廷平叛的事情,并没有那么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啊!

公子啊,你可知道,朝廷派去守卫潼关的,是些什么军队吗?朝廷是如何处置这些事情的吗?”老人明知故问道。

“不是常胜将军哥舒翰大人统率的河西,陇右劲旅吗?二十万大军,难道还守不住一个小小的潼关吗?”崔公子依然是大大咧咧,满不在乎的语气。

“公子啊,你可错了!二十万大军,多半是地痞流氓,凑数领饷的主子,他们大多还衣甲,武器不全;有的是只在军籍领饷,却不知道人在哪里。

哥舒翰大人半身不遂,不过是一个废人而已!监门将军、宦官边令诚独掌官军大权,人心不平,谁能够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地接受指使呢?

元帅大人部下将领,争权夺利,士卒们装备不足,士气低落。你能够指望这样的军队打胜仗,消灭叛贼,守住我们的家门吗?”老人满脸忧郁,气愤难平地说道。

“不是有英明的皇上运筹帷幄,有贤明的国舅决胜于千里之外,掌控着朝廷大局吗?”崔公子依然不服气。

“公子啊!你不要糊涂,翻老黄历了。如今的皇上早就已经暮气沉沉,毫无斗志,只知道奢靡享受了,再也不是从前那个英武有为,奋发图强的皇上了!

如今的皇上刚愎自用,一心享乐,骄奢淫逸,自以为是,已经听不进任何忠言了。

不瞒公子说,就是陛下的恣意妄为,奸佞们的迎合上意,阿谀奉迎,才造就了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这些祸国殃民,涂炭生灵的奸佞,造成今日国运每况愈下的窘境啊!

李林甫媚事陛下左右的宦官,嫔妃,迎合上意,以固其宠;

杜绝言路,掩蔽聪明,以成其奸;

妒贤嫉能,排抑胜己,以保其位;

屡起大狱,诛逐贵臣,以张其势,致使国事乖张混乱,国运衰颓。

李林甫死后,皇上又用国舅杨国忠为宰相。

杨国忠不过是一个典型的纨裤无赖子,有什么真才实学,真才实干呢?他依靠裙带关系,登上高位,却大肆收刮,荼毒天下,陷害忠臣,祸国殃民,已经为天下不齿了。

杨国忠和李林甫一样,也是以善于迎合上意,又善于搜括民财而著称,他们充实官库,贪污纳贿,已经弄得天下怨恨了。

你看看,至高无上的老大,好大喜功,死要面子,昏庸无能,没有深谋远虑;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老二,欺上瞒下,虚伪柔弱,鼠目寸光,优柔寡断,放纵贪官污吏,荼毒百姓,国事能够好到哪里去呢?

你说,我们能够指望这些贪婪的达官贵人,王公贵族保护我们吗?

我看啊,我们还是自保为佳,未雨绸缪为上,早做打算为宜。你说是吗?崔公子!”老人恳切地问道。

“大爷,你说的很有道理,听得我都十分担心了!事情的真相,的确如此啊!我们的命运,的确难测啊!

可是,天下之大,我们能够逃到哪里去呢?

再说,老老少少一大家子人逃难,又该如何照应呢?如果叛贼劳而无功,无法攻克京师,我们不是白白浪费我们的人力物力,白跑一趟吗?

何况,我们仅有的家宅,财物,都在长安城里,究竟应该如何处理呢?

如果逃到外地去,我们将如何谋生活命呢?

说不定,长安城里,还要相对安全一些呢!

难道皇上他舍得丢弃自己的江山社稷,祖宗坟墓吗?他怎么会丢下万千官吏百姓,独自逃出京师去呢?”崔公子口里说着不信,但他的脸色,也忧郁阴沉了起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喔!老汉我人老了,胆子也变得忒小了。说实话,反正我是担心得很啊!

你看嘛,自从朝廷为了满足皇上的争强好战,骄奢狂妄之心,发动边塞战事以来,我们黎民百姓,就没有过上一刻安宁安生的日子了啊!

高仙芝等将领,在边塞不断失利,更是耗费了帝国无数的人力,物力,财力了啊!

如今,安禄山这狗贼,又举旗反叛了。叛军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气势汹汹,不可一世。

腐朽入骨的大唐朝廷君臣,明明看见帝国的崩溃,就在眼皮底下,君臣上下,却都还沉侵在歌舞升平之中;他们还在相互哄骗,上下欺骗,还在说些什么‘安禄山狂悖,将不日授首!’的大话来互相安慰,这不是再愚弄我们小老百姓吗?

这种种恶兆,崔公子啊,难道不应当引起我们的加倍警觉吗?

万一战事不利,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可就都成了砧板上的肉了。我们将向何处去寻求活路呢?

老头子我胆小怕死,我已经做好打算了。

老夫知道自己一向与公子投缘,忘年之交,所以啊,今天,我特地邀请公子前来,喝喝茶,摆谈摆谈,一者舒舒心中的烦闷、担忧,二者也是借此想向公子告别。

幸好,老夫南山中有一门穷亲戚,多年都没有走动了。正好这次,可以趁机过去,避避暑,躲些日子。

等到天下真正太平了,老汉一家,再回到京师,忙活操劳不迟啊!反正,钱一辈子也是挣不完的。

公子啊,老夫我劝你们一家,也早做一些打算,带领全家人出去避避风吧!

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信誓旦旦的官府靠不住啊!我们还是自己多想想办法,趁早出去避避祸吧!

兵荒马乱的岁月里,大家全家老小,都呆在一处地方,说不定会弄得全军覆灭,全族屠灭的啊!”

老人面色忧伤,很有远见地建议道。

“多谢张老爷子的指点啊!听了大爷的话,我也是越来越担心了啊!

我还是回去说服我们崔氏家族以及亲戚家里的亲人,先把孩子,老人,都送到山上去避避吧,权当让他们去避避暑啊!

如果局势真的不妙的话,我们夫妻这些年轻人,也能够逃得更快一些。”崔公子思忖半晌,终于接受了老人的建议。

7

六月的天,真是小孩脸,说变就变。

不一会,乌云遮盖了天空,好像有什么恶魔降临似地,天空突然暗了下来,就像到了傍晚时分一样。风也突然猛烈地刮了起来。

“哎呀!好猛烈的风啊!门窗莫被刮坏了哦!

莫不是有什么凶神恶煞,将要降临人间了啊?怎么会平白无故地出现这样的怪风啊?

难道我们小民百姓真的要遭难了吗?”茶博士一边神色慌张地抱怨着,一边急急忙忙地收拾着室外的火炉,茶杯,茶壶等等茶具,并手忙脚乱地急着把门窗关好。

“哎呀,真是的!崔公子,差点忘了,我家的被子衣物,还晒着的呢!我真是老糊涂了!淋湿了,又要被儿子,媳妇唠唠叨叨地埋怨呢!我告辞了!”

老人家抢着向老板付着茶钱。

“哦!多亏你老的提醒,我也有药材晾着呢!那些偷懒的家伙,见我不在,不知道收没有收呢!我们一起回去吧!”崔公子没有争着支付茶钱,他也突然想起了自己的要事。

两人说完,就一前一后地冲出了茶楼,消失在了狂风中。

8

“禀告皇,皇上——”驻守潼关的监门将军、中使(宦官)边令诚,气急败坏地闯进了大明宫里。

他气喘吁吁,垂头丧气,神色张皇,满身尘土,给皇帝李隆基带来了令人惊慌失措,胆战心惊的消息。

“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皇上!潼关沦陷了!沦陷了!沦陷了!叛贼崔乾祐的大军,如今像潮水般地涌进关内来!京师形势,十分危急,请皇上定夺!”

9

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十二日午夜时分,潼关沦陷的噩耗,迅速地传到了京城长安的皇宫里。

“爱卿,你不要着急!快告诉朕详细的情形。”

闻听噩耗,李隆基虽然已经心胆俱裂,却依然要努力地保持住皇帝的威严的气势。

他浑身颤抖地坐在京师长安大明宫的正殿含元殿——俗称“金銮宝殿”的龙椅上,心烦意乱,神色不安地听着中使边令诚,做着潼关军情的汇报。

10

一听到监门将军边令诚说到“潼关沦陷”几个字,李隆基心里非常震惊。

李隆基衰老苍白的脸色,一下子变得煞白,没有一丝血色。

但李隆基依然故作镇静,用力控制住自己那颤抖的身体,拼命地掩盖着内心的恐慌与心虚。

他用嘶哑、苍老的声音,继续向边令诚询问道:

“爱卿,前几天,你给朕的奏折中,不是还说,潼关现在还守得好好的吗?崔乾祐率领的叛军,不是已经准备仓皇撤退了吗?”

11

皇宫大明宫的正殿含元殿,座落在三米高的夯土台基上,整个大殿高出平地大约四丈的样子。

远远望去,含元殿背倚蓝天,显得高大雄浑,富丽堂皇,气势非凡。

皇帝在含元殿听政时,还可以俯视脚下的整个长安城。

含元殿殿前有三条“龙尾道”,是从地面进入大殿的阶梯。

它的整个建筑,都主要是用楠木等珍贵的木材及汉白玉,花岗石等石材建成的。

龙尾道分为三层,两旁都有青石的扶栏。

上层扶栏用的是镂刻螭头图案,中下层扶栏镂刻的是莲花图案,都是水的象征物。这两个水的象征物是用来祛火消灾,预防火患的发生的。

含元殿的前面还有翔鸾、栖凤二阁。阁的前面有钟楼、鼓楼。

每当朝会之时,上朝的百官,就在监察御史虎视眈眈的目光的监审下,立于钟鼓楼下,等候进入朝堂,拜见皇帝。

朝会进行之际,监察御史和谏议大夫,则立于龙尾道上层的扶栏两侧,负责进谏和监察,弹劾。

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们记录下来,听候朝廷有关部门的处理。

此刻,上朝的百官们早都已经散去了,只有几个中使在皇帝身边侍候。殿内非常的寂静,寂静得有些令人恐惧。

那一天的整个白天,李隆基总是觉得有些心情烦躁,有些坐卧不宁。一种不祥的预感,总是萦绕在李隆基的心里,令他忐忑不安。

虽然贵妃已经多次派人,来说服皇上回宫休息,但李隆基依然不敢回到内宫去休息。

李隆基孤独地一个人呆在大明宫里,心烦意乱地批阅着朝廷的奏章,处理着棘手的军政问题,等待着潼关前线,每天必报的平安消息。

李隆基没有料到,他等来的,却是潼关沦陷的噩耗,厄运已经迅速地降临。

同类推荐
  • 天道地理人心

    天道地理人心

    道文化,华夏本土文化。道、释、儒、医。本书以唐代袁天罡、李淳风为背景,弘扬了道、释、儒、医文化。
  • 燕公子

    燕公子

    《诗·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然,出身卑鄙,何以为公子?背井离乡,何以为公子?异世灵魂,何以为公子?燕公子,公子之称,冠以国号,林修自问:何德何能?
  • 汉末征伐

    汉末征伐

    穿越人士,想要成为君主的穿越人士,想要统治全世界的穿越人士,那是做不到,但要做到在太阳照耀的地方,就是汉族的天下,还是可以的
  • 重叠于三国红楼

    重叠于三国红楼

    统一东汉的小说看腻了?贵霜帝国的波斯美女见过吗?安息帝国的跑马场变成了婚姻介绍所?古罗马帝国王子居然叫我主公!?这里有你喜欢的哦~~
  • 华夏武魂之名将绝代

    华夏武魂之名将绝代

    想要领略那些古之名将,金戈铁马,纵横天下吗?想要领略绝世名将的谋略才干,过人风采吗?想要领略兵法谋略,快意恩仇吗?那请读此书,有我带领你去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去探讨,去领略那些绝世之才的英雄事迹!千载之下,仍有后人缅怀崇敬!
热门推荐
  • 星海求生

    星海求生

    这是一个生活在星际最底层的孤儿如何在星辰大海中求生的故事
  • 田园包子娘亲好致富

    田园包子娘亲好致富

    秦兰醒来接到了三连击的震惊。一是她穿越了,二是她穿越过来的身子怀孕了,三是她是刚结婚三个月就成为了新寡妇。最最最重要的是她竟然穿求书了,还是一个集穿越女,重生女为一体的种田文。
  • 佛说大白伞盖总持陀罗尼经

    佛说大白伞盖总持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不做任务好多年

    我不做任务好多年

    快穿归来以后,乔欣然带着一脑子的修炼秘籍,科学知识,华丽丽的躺在自己的狗窝里。都市修仙,权势滔天。这个剧本我不接!校园争霸,科技兴国。这个还是算了吧!快穿了十几个世界,乔欣然只想好好享受生活,苟着不好吗?平淡是真。平淡是福。我爱平淡。
  • 我我是玛丽苏女主角

    我我是玛丽苏女主角

    苏璃穿越了,没有什么继妹陷害的前世,未婚夫没了,家道中落什么的事,只是单纯闲得无聊。“今日愿望好好的玩”“下日愿望好好的吃”“再日愿望该离开了”他问她:“下辈子你愿意和我继续在一起吗?”她说:“不愿意”
  • 历史年鉴之1917

    历史年鉴之1917

    本系列包含了世界历程、科技、文学、宗教、哲学、历史、国运纪事等各方面的整理记录,作为系列年鉴。
  • 逗比穿越:本丞的绝色男夫

    逗比穿越:本丞的绝色男夫

    她,一介宅女。琴棋书画样样不精,十八般武艺样样不会。唯一会的就是会装逼和耍点小聪明。说好的穿越能逆袭,能各种厉害么。呜呜………田晓沫迎风洒泪,穿成一代女丞相。各种委屈重任……一:“娘子~你这是不爱为夫了么?是有必要好好调教调教了呢……呵~”二:“姐姐,你答应不会离开我哦,一辈子陪我好不好,朕发怒可是会死很多人呐~”三:“唔,知道了…没事…”吹笛子安慰中…(不是一对n文,不虐,亲们喜欢就跳坑吧~我在坑下等着你们哟…)
  • 春开满园

    春开满园

    一句话简介:命运妙不可言,助我春开满园!!!……………………………………………………………………她痴心绝对,他听信小三,小三演技出众,她被成功摆上了茶几……三年之后,他脱胎换骨,裤下群娇,她亦涅槃重生,裙下数臣!情敌与情敌的对抗,算计和阴谋的pk,唯有当年真相,一颗永流传!如果有朝一日你回心转意,对不起,你已不是我的菜。身后一个极品男主,哪有你男配弥补的机会!至于那些小三小四,要不要上茶几,看看天气如何再办。(踢掉龙套是王道,踢掉男配是正道,扑倒男主才是道中道!!!)求包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凰落九天,罚主是吃货

    凰落九天,罚主是吃货

    玩世不恭,懒散随性,她是地球最后一个修真者,化神期大能,离羽化登仙一步之遥,却因为一个戒指,来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这里有幻灵师,有魔兽,这里大陆九分,强者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