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57100000042

第42章 浮想联翩思往昔 心潮澎湃念旧事

1

孤寂的旅途中,李泌的脑海里,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回想起,自己前半生的诸多经历。

李泌常常感叹道:

“唉,为什么长源几十年的遭遇,都与殿下交织在一起呢?难道我与殿下真是前生有缘吗?”

李泌也常常禁不住地问着自己。

“是啊,长源三十年间,所经历的很多重要事件,都与殿下有关,都与殿下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啊!”

想起这些经历,一种难以名状的复杂感情,就笼罩上了李泌的心头。

李泌一时激越,心潮澎湃;一时忧郁,怨愤难平。

“先生,你在想什么心事呢?为什么不理瑞儿呢?”仆人李瑞突然问道。

“没有想什么啊!不过是想些往事而已!”李泌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什么往事啊?看先生的神态,十分忧郁,先生是想起了三娘,老爷,太太,还是想起了殿下呢?

先生,反正我们一路无聊,心情烦躁,你能给瑞儿说说,你为什么三十多岁,还没有成家吗?

老爷,太太生前,都一直在为你的婚事操心呢!

瑞儿不解的是,先生一直孝顺,为什么一直让老爷,太太挂心,没有满足他们的心愿呢?”

年轻的仆人李瑞,显得有些无聊,有话无话地询问李泌道。

“瑞儿,有些事,一时半会也说不明白!何况,就是给你说了,你也未必明白!”李泌有些伤感,欲言又止。

“瑞儿怎么就会不明白呢?先生嫌瑞儿笨吗?瑞儿孤陋寡闻,先生见多识广,先生,你就给我讲讲你的经历,让瑞儿也长点见识吧!”李瑞不让不饶,继续纠缠道。

“我怎么能嫌瑞儿笨呢?瑞儿虽然读的书不多,但为人处世,比很多读过书的人,还知书识礼!

好吧!瑞儿,反正我们一路无聊,你不嫌弃我唠叨,说话喜欢故弄玄虚,教训人,我就给你讲讲吧!反正都是些陈年旧事,也没有什么丢人的!”李泌终于让步,打开了话匣子。

2

“顺子哥哥,你和员俶哥哥,真了不起!员俶哥哥得了第一,你也得到了皇上的夸奖。

你们小小年纪,就见到了皇上,还得到了陛下的赏赐!真是了不起啊!

三娘如果能够见上皇上一面,该多好啊!

如果那样的话,陛下也会赏赐给我那么多好吃的糕点!我也可以分给顺子哥哥和员俶哥哥吃!

顺子哥哥,那些糕点,你家里还有吗?三娘还想再吃一点!”

一个扎着长辫的美丽小孩子,坐在一座大宅院门前的树丫上,对着一个七岁左右的男孩说道。

那个女孩子,只有四五岁的样子,肤色白净,眼睛透亮晶莹,非常美丽,一张红红的小嘴,不时嘟着,看起来,十分乖巧,秀丽。他的两条小腿,不停地晃来晃去。

那个男孩,站在她的身边,扶着她,与她谈话。他虽然只有七岁,但穿得干净利索,看出来非常懂事。他说话清楚,很有条理,就像一个小大人的样子,如同一个大哥哥,关心着小妹妹。

“三娘,你要吃糕点,就尽管到我家去吃吧!俺爹爹和俺娘,把皇上的赏赐当做宝贝似的,一直舍不得吃呢?

你要吃多少,尽管拿!我可不喜欢吃那些东西!那是小孩子吃的呢!

再说了,太子哥哥答应我,我要吃什么,随时,进宫找他就行,他多着呢,已经吃腻了!”

“哇,是真的吗?顺子哥哥,你不要骗我吧!”小女孩有些怀疑,不信地问道。

“大人怎么能够骗孩子呢?太子哥哥已经是大人了,说话一言九鼎,一诺千金,怎么会骗人呢?”那个七岁的小男孩子天真地说道。

“顺子哥哥说的话,三娘怎么能够不相信呢?三娘是逗你玩的!”小女孩狡黠地笑了起来,“顺子哥哥,你给三娘讲讲,你和员俶哥哥进宫去见皇上的故事吧!三娘又忘了呢!”

“怎么会忘了呢?我不是昨天才给你讲了的吗?你怎么会忘了呢?你骗人!”七岁的小男孩子识破了女孩子的诡计!

“就是要你讲嘛!就是要你讲嘛!”小女孩子耍赖道,“你不讲,我告诉干爹干娘,说顺子哥哥欺负三娘呢!干爹干娘不是说,叫顺子哥哥好好陪我吗?”

小女孩子狡黠地威胁道。

“三娘,真是拿你没有办法!我就再给你讲讲吧!如果你告诉俺爹,俺娘,说我欺负你,俺爹,俺娘就不让我去见表哥了呢?”小男孩子妥协道。

“顺子哥哥,我吓唬你的呢!你给我讲了故事,我陪你一道去看员俶哥哥,你说好吗?”小女孩子笑着说道。

“三娘,你可吓了我一跳!说话算话,不许放空炮!咱们击掌发誓!”小男孩子伸出小手,和小女孩子拍了一下。

“顺子哥哥,我已经等不及了,你快讲吧!”小女孩子有些着急地请求道。

“好,三娘妹妹。我马上给你讲!三娘,你还记得员俶哥哥夺魁的事情吗?”

思绪,将小男孩子带回了快乐的时节,带回到了那个激动人心的日子。

小男孩子看着小女孩,望着她的眼睛,饶有兴趣地给三娘讲了起来。

3

“加油!员俶!加油!员俶!”

“哎呀!员俶这个小孩子又获胜了!还有哪个人,能是员俶这个小孩子的对手呢?”

看台下一片欢腾,人们情不自禁地赞扬着高台上那个舌战群英的小孩子。

那个小孩子只有八九岁的样子,模样乖巧,口齿伶俐,一副小大人的神态,令人喜爱。

4

那一天,是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八月十五的“中秋佳节”。

为了庆祝佳节,与民同乐,大唐皇帝李隆基,准备在长安兴庆宫勤政楼,设“大酺”国宴,宴请群臣以及德高望重的老人。

在大臣们的提议下,李隆基决定,在宴会结束后,召集京师长安三辅,对佛教、道教和儒教“三教”有研究、有心得的学者、贤才,让大家欢聚一堂,举行一场盛大的英才挑战赛,为大唐帝国选拔人才。

皇帝的圣旨颁下,京师欢腾,英才们跃跃欲试,都渴望着能够在竞赛中折桂。

5

那时,好大喜功的大唐皇帝李隆基,为了显示皇恩浩荡,展示国泰民安的盛世场景,下旨“中秋佳节”举国欢庆,并特许民间举行大聚饮,这就是“大酺”的庆典。

“大酺”,指的是黎民百姓,聚集在一起饮宴。古时国家有“吉庆”之事,才允许百姓聚饮。

历朝历代那些号称“民之父母”的统治者们,都是严格禁止百姓们聚饮享乐的。

这些手握朝廷重器,武装到牙齿,神经却十分衰弱的王公贵族、达官贵人们,心里似乎一直非常担心,百姓们聚在一起,会造反生事。

所以汉律明文严格规定,三人以上,无故群饮,罚金四两。罚金四两,对于贫无立锥之地,时常囊中羞涩的小民来说,这可是非常严厉的惩罚啊!

就连号称开明的大唐朝廷,亦有类似的规定。

于是,百姓们平时,就很难得有亲戚朋友,乡邻亲族欢聚一场,开怀畅饮的机会了。

所以举行“大酺”庆典时,经常是民情振奋,其乐融融,钟鼓齐鸣,欢声雷动。

诗圣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就曾经写下了以《大酺》为题的诗歌两篇。

其中一首《大酺》,作于永昌元年(公元689年)。

诗歌写道:

毗陵震泽九州通,士女欢娱万国同。

伐鼓撞钟惊海上,新妆袨服照江东。

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

火德云官逢道泰,天长日久属年丰。

因为武则天在这年正月,庆祝自己加尊号为“圣母神皇”。于是武则天“亲享明堂,大赦天下,改元,大酺日”。

杜审言写下的这首《大酺》诗,从正面赞颂了武则天的赫赫功德。

这首《大酺》诗写得别开生面,突出表现了民间的欢娱。那热闹的场面,如同欢庆丰收或过传统的盛大节日一样,传达了诗人与民同乐的情绪。

从诗中可以看出,大唐王朝盛世时,百姓物资生活的丰富,精神状态的亢奋,反映出了大唐王朝当时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6

正因为“大酺”的庆典如此重要,场面如此盛大,普天同庆,所以大唐皇帝李隆基,传旨命令教坊,梨园的艺伎们,在勤政楼前,装饰彩楼,舞台,表演歌舞和杂技,以助酒兴,以示与民同乐的盛世美景。

国宴渐渐地进入高潮,玄宗皇帝李隆基酒兴正酣,越发兴致勃勃,意气风发。

一个高高的讲台已经布置完毕,京师才俊,已经汇聚勤政楼下,准备前来一显身手,以娱乐众人。

李隆基龙颜大喜,下旨命令燕公张说等文武大臣,齐聚在勤政楼,观看这场英才挑战赛。

李隆基此举,大含深意。

他希望借此次比赛,选拔一些天下才俊,用以辅弼朝政,并为帝国的蓬勃发展,储备有用的后备人才;

李隆基还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彰显大唐帝国,重视人才的国策,展示盛世的人才济济。

尽管李隆基是一时兴起,事情仓促,却也希望,此次活动能够办得有声有色,展示皇家的恢弘气度,帝国的泱泱气势。

所以,当初李隆基的旨意颁下以后,那些对佛教、道教和儒教三教有研究、有一技之长,有心得的学者,不论年纪高下,都纷纷前来参加比拼。

皇亲国戚、公子王孙,文武百官的得意门生,甚至诸侯藩属的嫡亲子弟,都纷纷前来,参加这次比赛。

大家都一心希望,自己的孩子或亲人,能够一举折桂,在皇上和王公大臣,达官贵人面前,显示显示自家亲人的本事,并博得皇上和文武大臣的赞誉,重视和赏赐。

报名者拈阄排序,自由登台,阐述自己的观点,阐释自己的学问。

学者们还可以相互之间,进行问难答辩,以争高下。

这就是后来轰动朝野,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次学术辩论赛。

这一次学术辩论赛,最终却演变成了一场精彩绝伦,热闹非凡的神童选秀节目。

7

那时的赛场内外,是人山人海,但又秩序井然。皇家禁军手握刀剑弓矢,威风凛凛地在四周弹压,维持着赛场的秩序和安全。

观众们也是翘首以待,盼望着奇迹的发生。

当监察官宣布比赛开始,全城顿时鸦雀无声,一片肃然。

城楼下正中,摆设有一座装饰华丽的高台,专供选手们登台答辩,相互问难。台上参与辩论的人有三教九流的四方学者,气氛十分激烈。

一听说大唐帝国皇帝李隆基,和宰相们也亲自登台观看,指导,参与评议,臣民们更是热血沸腾。

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们,也非常知趣地前往拉票助兴,激励那些参赛选手们。

主考官唱名结束,选手们就开始轮番上台表演,唇枪舌战,大展才华。

比赛的最精彩场面,终于出现了。

只见一位身穿儒服,名叫员俶的九岁孩子,器宇轩昂,毫不怯场地勇敢登台,舌战群儒。

幼稚聪慧的员俶,表现非凡,辞辩锋起,竟然抵挡住了参赛选手们轮番轰炸的车轮战法,击败了所有的对手,论者皆屈,独占鳌头。

监察官把比赛的结果一宣布,顿时全场欢声雷动,一片欢腾,众人皆惊。

文武百官,以及那些有幸围观的黎民百姓,也同大唐皇帝李隆基一样,燕公张说一样,忘情地为得胜者叫好。

他们大声赞叹、啧啧称奇。

大唐皇帝李隆基,喜不自禁,立即宣旨,对获胜的选手,大加赏赐。

李隆基还兴冲冲地下旨,命令内臣高力士道:

“高爱卿,那个折桂的孩子,才华非凡,仪表不俗。快将那个孩子叫到朕的身边,让朕好好地看看,亲试才学。”

内臣高力士得旨,立即前去,将员俶带到了城楼之上,来到了皇帝的身边。

李隆基看见员俶虽十分幼稚,但口齿伶俐,十分可爱,不禁心生爱才之意。

他心情激动,禁不住大声赞扬起员俶来:

“孩子啊,你的表现,实在是太出色了,朕也十分欣赏!孩子啊,你真是太聪明,太有才了!

你小小年纪,居然饱读诗书,才高八斗,令人不可小看。所谓后生可畏,你能够胸有成竹地舌战群儒,独中头元,实在令人惊叹!

朕真为你,感到由衷的高兴啊!

孩儿啊,你怎么会有如此超凡脱俗的表现呢?你究竟是谁家的孩子呢?”

李隆基喜笑颜开地看着员俶,一连串地发问道。

员俶少年老成,见多识广,处事老练。面对万人敬仰的皇上,他居然毫不胆怯,侃侃而谈。

他不敢对皇帝有丝毫隐瞒,急忙条理分明,口齿清晰地大声回答皇帝道:

“禀告陛下,臣是员半千的孙子!臣的表现,并没有什么特异之处,都是臣一向的样子!”

李隆基十分了解员半千的才干和为人。

员半千是大唐名臣,曾经在则天皇帝、中宗皇帝、睿宗皇帝当政时为官。

他先后任弘文馆学士、累迁正谏大夫,兼右控鹤内供奉、崇文馆学士等职,是位饱学有才之士。

听到员俶谦逊得体的回答,得悉员俶是员半千的后人以后,李隆基情不自禁地感叹起来:

“原来你就是员半千的孙子啊!理应如此啊!不令人意外!”

稍停了片刻,李隆基又含着笑,温和慈爱地问员俶道:

“孩子啊,你的表现是如此的令人惊叹!难道天下,还有像你一样的奇童,还有比你更加聪慧的孩子吗?”

听见皇帝用如此赞赏的语气赞扬自己,员俶虽幼小,却并没有沾沾自喜,得意忘形。

员俶立即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回陛下,臣算什么奇童呢?

我大唐百姓,在英明神武的陛下领导下,国泰民安,天下人才辈出,人才济济,英才是不胜枚举。

孩儿我今天,是说服臣的父母,为臣准备儒生服饰,才能够有机会前来参赛的。

孩儿生平最佩服的一个人,今天并没有来参赛。孩儿我,才会侥幸地获得桂冠啊!

臣的小表弟顺子(李泌小名),今年才刚刚七岁,年纪比我小,但他的才学,比我还要高。

小表弟做诗敏捷,聪慧过人,孩儿我,也只能望其项背,屈居其下。他才是奇童啊!”

听了员俶得体谦虚的一席话,李隆基龙颜大悦,也同时激发了李隆基的好奇心:

“怎么孩子,你是不是有些言过其实呢?怎么还会有比你还聪明的奇童呢?”

李隆基听见员俶赞扬自己的表弟小顺子,既十分欣喜,又有些半信半疑。

“陛下不信,不妨把顺子请来试一试!顺子家里有三万卷书籍,顺子博闻强记,博学得很!臣要是欺骗了陛下,甘受重罚!”员俶毫不害怕,继续赞扬表弟道。

李隆基立刻对宫中内侍高力士下旨道:

“孩子啊,你先留在宫中。朕要真想看看,你这个孩子说话,是否言过其实。

高爱卿,你着即派人,按照这个孩子所说的里坊,去到小顺子的家中,把那个叫小顺子的孩儿,给朕秘密地接到皇宫中来,一试真伪。不要让别人知道这件事情。”

高力士,立即吩咐侍从们前去办事。

员俶也没有想到,他居然成为了表弟的福星。员俶无意中所说的一席话,彻底改变乐小表弟一生的命运。

同类推荐
  • 岳飞传

    岳飞传

    《岳飞传》汇聚英雄群像,弘扬传统文化。孩子们之所以喜爱《岳飞传》,是因为它展现了一代抗金英雄岳飞精忠报国、壮志未酬的英雄气概。还有岳飞那篇千古绝唱《满江红》,其中有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明朝小和尚

    明朝小和尚

    一颗救人心,两手杀人剑重生之后成了一个小和尚唯一的苦恼就是不是生在大唐佛法盛行的时代这也就罢了,谁知道和尚都当不好只好转行做起了大买卖不能打家劫舍,不能偷人偷东西那只好偷心做大官人家说不负如来不负卿但是在他看来却是宁负如来不负卿
  • 古罗马[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

    古罗马[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

    打开古代欧洲地图,在欧、亚、非三大洲交界处,环地中海一带,赫然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古罗马。说起古罗马,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旷世武功。500年中,这个台伯河畔的蕞尔小国,用一支无坚不摧的军队东征西讨,渐次征服周围地区,建立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庞大帝国。诚如爱伦·坡诗中所言:“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古罗马流风所及,其恒久的穿透力一直影响到今时今日。正所谓成败易变,功业相反,强横一时的罗马帝国最终在内部的骄奢淫逸和外部西方蛮族与匈奴人的夹击之下,像轻烟一样从欧洲的版图上消失了。留下就只有那历尽沧桑的断壁残垣傲然挺立在风中,向人们诉说着这个老大帝国的昔日辉煌。
  • 重生之大明鹰犬

    重生之大明鹰犬

    王戈重生到了明洪武年间,明面上的身份是青州城一小捕头,但实际却是燕王朱棣众多密探之一。傍上了未来的九五之尊,王戈却没法轻松,因为即将到来的“靖难之役”对燕王阵营而言堪称九死一生,他必须要早做准备。虽然武功平平,但依靠收罗而来的各种装备,王戈却依然在江湖上混得风生水起,“暴雨梨花针”、“软猬甲”、“八面雷”、“化功散”、“十香软筋散”等等暗器毒药层出不穷。
  • 强汉之后的盛隋

    强汉之后的盛隋

    隋,一个最具争议的时代。科举由此开创。运河由此建设。高丽由此开始征服。草原由此臣服。如果隋炀帝不是那么激进……
热门推荐
  • 居士分灯录

    居士分灯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浮生没世

    浮生没世

    一名普通女生,因为某些原因有些轻微抑郁,后来因为心境的改变逐渐开朗的故事,很平淡,故事没有多么吸引人。主角是普通人,可能有些脆弱,很大概率无cp,不喜勿喷。
  • 腹黑校草惹上小魔女

    腹黑校草惹上小魔女

    风云变幻之年,混乱交际横生。当无知校草遇上黑暗系少女,是单纯洗涤繁复,还是邪魅染指无辜?他笑说:“她表面是天使,内心如恶魔。相貌似少女,狠毒如巫婆。”她说:“他小心翼翼地保护我易碎的灵魂,褪去好孩子的伪装,只为我一个人温柔。”
  • 星星窗帘

    星星窗帘

    一扇窗,一袭帘。便承载了无数回忆;一轻抚,一落下。便带去了无数回忆。
  • 苔凉十三月

    苔凉十三月

    小麻雀暗恋上校草千辛万苦,青涩的情感,一心追逐着前方却不知身边有一位正在默默守护,时光荏苒,后来回忆起从前,是那时候的黄昏和操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雪之爱恋

    雪之爱恋

    在新年的夜晚,下起了雪,雪儿在树下发现了那个被抛弃的孩子,他们变成一家人。一场车祸让他们失去了父母,彼此成为对方的唯一。你猜这样的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 厉先生偏偏要宠我

    厉先生偏偏要宠我

    (新书已发:和首富老公离婚后我爆红了)云烟和帝国第一强大的男人婚了。外人都羡慕她嫁给了厉御霆,说她的男人有最硬的后台,还有最粗的金大腿。然而某个清晨,云烟以官方认证的厉太太身份发了一条微博:“厉总,我们已经离婚了,请你自重!”不到一分钟,厉氏集团掌权人厉御霆回复并@了这条消息:“老婆,天气冷了,夫妻私事我们回去慢慢说。乖,把手机给我。”无数网友沸腾了,并表示:“踢翻这碗狗粮,我们不吃!”
  • 黑色审判官

    黑色审判官

    "悲伤!为什么每个人都会悲伤?为什么每个人都会悲伤的那么浓烈!"耀穿梭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看着眼前惨烈的景象,迷惘着,疑问着。在平常人眼里,这是再也不过平常的都市气象,可在他眼里,这是地狱,这是充斥着梦魇的蜃楼,这是被黑炎焚烧过的森林,这是被沙尘席卷过的草原,这一切看起来那么罪恶,他必须要操起手中的黑色太刀,审判这世间的不公,清扫这世间的污秽,不为什么,只为自己所认为的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