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57100000019

第19章 大难来时心迷乱 荣华富贵如云散(一)

1

韩国夫人是贵妃娘娘(杨玉环)的大姐,嫁给崔峋为妻,生有一个女儿崔氏。

杨氏姐妹和杨国忠等人,先后来到长安,都被皇帝赐以住宅。

天宝七载(公元748年),朝廷分别封杨家姐妹三人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

三位国夫人并承恩泽,出入宫掖,势倾朝野,公主以下皆持礼相待。

韩国夫人的女儿崔氏,也得以下嫁给李亨之子广平王(代宗)为妻。

势倾天下的杨氏家族灰飞烟灭以后,韩国夫人的女儿崔氏也受到牵连,被广平王冷落。

京师收复以后(公元757年9月),崔氏回长安后便郁郁而终。广平王继位以后,追封崔氏为贵妃,未得皇后尊号。

2

八姐秦国夫人,嫁给河东豪族-柳氏家族的柳澄为妻。柳澄的弟弟柳潭,也是唐代的驸马之一。

提到八姐秦国夫人,就不得不说到柳潭和妻子和政郡主,因为他们两家颇有渊源。

天宝九年(750年)三月,二十二岁的和政郡主(和政郡主墓志上说是公主,其实此时,她的父亲李亨还是太子,她实际受封为郡主),嫁给了河东柳潭为妻。

河东柳家当然是河东豪族。但柳潭能娶和政郡主,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柳潭的哥哥柳澄的妻子,就是贵妃娘娘的八姐著名的秦国夫人。

和政郡主婚后,与柳潭一道持家有方,很有美名。和政郡主与柳潭的夫妻关系也很好,两人共生有五子三女。

潼关失守以后,叛军将要进攻长安,李隆基率先撒腿就跑,和政郡主一家也随之逃难。

在路上,和政郡主一家,遇到了当时刚刚寡居的姐姐宁国公主。

宁国公主一家逃亡很急,没有准备充足的马匹。宁国公主是和政郡主同父异母的姐姐。

和政郡主立刻扔下自己的三个孩子,夺过夫君柳潭的马,让给姐姐宁国公主骑,自己与柳潭以及儿女们步行,每天要走百里。

每遇险境,和政郡主都先让姐姐宁国公主一家先过去,自己留在最后。

柳潭为妻子和政郡主担心,觉得这样做不好。和政郡主解释说:

“如果我先过去,若遇到危险,所有的人不能够都保全。恐怕我姐姐一家,也会成为牺牲品,我怎么能够忍心呢?”

一路上,柳潭提水找柴,和政郡主亲自煮饭,饭好了就先端给宁国公主吃。

3

以前,和政郡主的妯娌秦国夫人活着时,因为皇帝宠信他们兄弟姐妹的缘故,都极有势力。

和政郡主却从不因私事去找嫂子秦国夫人帮忙,一直和秦国夫人保持距离,秦国夫人不以为忤,相互敬重,惺惺相惜。

秦国夫人的丈夫柳澄去世很早。秦国夫人临死时,把自己的儿女,托付给和政夫妇照顾。

马嵬驿之变后,杨氏家族刹那间破败,其他人纷纷躲避,唯恐避之不及。

和政郡主却待秦国夫人的儿女,比待自己的孩子还好。和政郡主不但把他们养大,而且力所能及地帮助秦国夫人儿子们去做官,让女儿嫁入豪门。

柳家的亲戚,再远再穷,和政郡主也都以礼相待,始终如一。每至伏腊,和政郡主必定亲自依礼行祭祀。

父亲李亨知道后,常常亲自写信夸奖女儿。

天宝十五年(756年)八月,和政郡主一家,跟着祖父李隆基到了SC不久,李亨在灵武登基,和政郡主进封为公主,柳潭拜驸马都尉、银青光禄大夫、太仆卿。

在CD,避难的皇族,不久又遇到了郭千仞的叛乱。

叛军势力庞大,贼势汹汹,李隆基亲自登上CD的玄英楼招降说服叛军,但没起作用,只好武力抵抗。

这时,和政夫妇也率军,配合官军作战。

柳潭亲自走上战场,率人与叛军进行殊死格斗,手斩五十余人;和政公主、宁国公主二位公主也在后面用弓箭助阵,官军最后平定了郭千仞的叛乱。

剑南东川节度使和李隆基本人,都为和政公主夫妻请功,和政坚决推辞,没有要任何封赏。

和政善于经商,广聚家财。

安禄山叛乱之后,唐朝廷财政紧张。和政公主夫妻知道朝廷的困难,没把钱留着自己花,而是捐作了军费,留给父皇修陵墓。

和政公主帮助别人,不惜财物,自己的用度却非常俭朴。她的孩子们,都不穿贵重的丝绸衣物。

她甚至亲自动手,给丈夫和儿女缝制衣服。

哥哥代宗(李豫)即位后,实在看不过去了,就让几个节度使,给和政公主赞助了过亿资产。

但是和政公主却分文不取,全部捐给了国库。

和政公主一家子,在CD跟着太上皇呆了快两年,之后长安收复,他们回到了长安。

李亨回到长安后,某天宴会上,喝得酩酊大醉,非要要求叛将阿布思的妻子,穿上绿色的衣服去表演歌舞。

政公主认为父皇这样做不妥,看不过去了,就对父皇说道:

“父皇啊,既然阿布思是罪人,那么他的妻子,就不应该出现在皇帝的面前。

况且,有罪的是阿布思,而不是他的妻子。阿布思的妻子,在掖庭宫为奴,已经很悲惨了,怎么能够再把她,和歌姬们混在一起,羞辱她呢?”

李亨有些清醒,深以为然,发誓道:

“父皇糊涂,差点犯下大错,激怒归顺朝廷的人。朕发誓再也不做这么无聊的事了。”

后来,李亨生病,和政公主跑前跑后,亲自侍奉在父皇左右。李亨看了很感动,准备下诏赐田产给女儿。

和政公主却因为妹妹宝章公主,还没有得到父皇的赏赐,坚决要让给妹妹宝章公主。

李亨更加宠信女儿和政公主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国事衰微。吐蕃(XC一带)抓住向东扩张的好机会,不断地茁壮成长。

代宗(李豫)刚刚即位,吐蕃就从青藏高原一路,向东打来,攻陷了京师长安。

代宗只好当跑路,和政公主也只能再次跟着逃亡。

李豫向东,跑到了陕州、华阴一带。和政公主没有跟上代宗一起跑,而是向南跑到了商於(今天SX商洛)一带。

路上,和政公主一家,遇到了一大群强盗。

和政公主的名声一向很佳,在盗贼小民中,也是如雷贯耳。和政公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威之以害,终于把强盗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们不仅叩头谢罪,而且还心甘情愿给公主当奴隶,护卫和政公主一家。

广德二年(764年)二月,吐蕃从长安退兵,贵族们终于回到了京都。

六月,吐蕃再度兵犯长安,举国震惊,贵族们纷纷逃离京师。

这时,和政公主生完小儿子柳魄,刚刚满月,身体还没养好。听到消息后,和政公主就对丈夫柳潭说道:

“事情已经十分紧急了,我要入宫,去跟哥哥商量,和他们一道逃离。”

柳潭劝阻说道:“贼势汹汹,情况非常危险,再不逃,恐怕就没有机会了。”

和政解释道:“我已经在准备走了,难道你没有哥哥亲人吗?”

和政冒着混乱危险,坐着小轿直奔到哥哥(代宗)的寝殿,向哥哥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哥哥欣然采纳。

和政回家后,觉得话还没说完,傍晚时分,又入宫一次。

时植盛夏,军情紧急。和政产后失调,来回奔波,这几重压力终于把和政压倒了。

和政病倒在床上,虽然哥哥不断派御医治疗,但也无济于事。

六月二十五日,和政死于常乐坊家中,时年三十六岁。哥哥(代宗)非常悲痛,为之辍朝三日,说:

“朕这个妹妹,是国之瑰宝。朕才想着与妹妹同乐,哪里想到,人就没了呢?唉,老天这样残忍,叫朕怎么忍受啊!”

代宗下旨,厚葬妹妹和政公主,特邀大书法家颜真卿为公主写了墓志铭。

八月十九日,葬和政公主于WN县义丰之铜人原。

和政公主生前信佛,曾与人谈论说道:“经典中都倡导积善。为人如不以忠孝数事自勉的话,就会心有遗憾。”

和政公主曾经对丈夫柳潭说:

“夫君啊,死生是常理,不过在先后之间。如果我死在你的前头,你一定要用道服装裹我,把我埋在佛寺里,时常想想我的行言,就是对我的怀念了。

如果你死在我前头,我一定时常去为你洒扫坟茔。”

和政公主虽然名气不大,但绝对称得上是模范公主。他不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还知书达理、善良友爱、聪明贤惠。

5

和政公主的母亲吴氏,原本是Z县县丞吴令珪的女儿,生活在一个小康之家。

但天有不测风云,原本的小康之家,却因为父亲Z县县丞吴令珪犯了死罪,吴氏被投入掖庭宫为奴婢。

做掖庭宫奴婢的女人,是难上加难。吴氏在宫里的日子,当然不会好过。

可是没有想到,有一天,吴氏突然被当朝皇帝(李隆基)随手赐给了当时的陕王李嗣升,也就是后来的李亨(唐肃宗),而且深受李亨的喜爱。

母以子贵。

开元十四年,吴氏为李亨生下了长子李俶(即唐代宗李豫)。

李俶不仅是李亨的长子,还是是唐玄宗的长孙,李隆基非常喜欢这个长孙。吴氏也因为长孙之母的身份,境遇得到了一些改善。

不久,吴氏又为李亨生下了一个女儿,也就是后来的和政公主。

可是好景不长,在和政公主三岁的时候,吴氏却撒手人寰。吴氏死后,和政公主被韦妃收养。

乖巧的和政公主,对韦妃十分恭敬、孝顺,深得父亲、韦妃的喜爱。

开元二十六年,李亨被封为太子。

太子属于高危险职业之一,太聪明能干了,皇帝老爹会认为儿子有抢班夺权的危险;懦弱无能吧,皇帝老爹又会觉得难以担当大任,难以平衡。

李亨被封为太子的那天起,日子就开始不好过起来,成为了各种势力进攻的靶子,众矢之的。

天宝五年,有人告发韦妃的哥哥韦坚,和边将皇甫惟明,密谋于道观,企图拥立太子即位。

李亨为了自保,主动与韦妃离婚,撇清关系。韦妃出家为尼,和政公主,又一次的失去了母爱。

李亨饱受父皇的猜疑。

为了改善与父皇的关系,讨取父皇的欢心和信任,李亨可说是耗尽了心机。

李亨最高明的一招,便是拿自己儿女的婚姻做文章,主动和贵妃娘娘的杨氏家族攀上姻亲,亲上加亲,改善关系,舒缓杨氏家族的敌意。

杨氏家族也是求之不得,非常乐意。

李亨的长子李豫,娶了杨贵妃大姐韩国夫人的女儿为妻;李亨的女儿郜国公主,嫁给了杨贵妃三姐虢国夫人的儿子裴徽为妻;女儿和政公主,则嫁给了杨贵妃八姐秦国夫人的小叔子柳潭为妻。

就这样,李亨和杨贵妃的三个姐姐,全都攀上了亲。

其实,唐朝皇帝的女儿才被封为公主,太子的女儿封为郡主,亲王的女儿封为县主。

李亨的女儿郜国公主、和政公主,都是以后李亨当上皇帝后,才被封为公主的,他们当时都只是郡主。

同类推荐
  • 南国的穿越生活

    南国的穿越生活

    大唐盛世不在,中原群雄割据,战乱频频。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且看小小刺史之子如何趟平南海,席卷天下。。。
  • 《史记》早该这样读

    《史记》早该这样读

    《史记》是中国千年政治与战略智慧之大成者。《史记》记录的历史正是中国主流政治传统的形成时期,其影响乃至今日。《<史记>早该这样读》以创见性的视角解读《史记》,通过启发式的点评战争、政治事件、政策改革、人物奋斗史甚至宫廷阴谋,领悟《史记》的内在价值,从而揭示中国人灵魂深处的政治基因。天下遍读史记,误读却遍天下。国际政治学者、国务院参事、时殷弘教授带你解密史记,厘清误读细节。
  • 水浒天行

    水浒天行

    话说北宋末年,朝纲崩裂,奸臣当道,许多英雄好汉不得已走上落草之路,最后聚义梁山水泊,共拒官军,诸如宋江、晁盖、林冲、武松、李逵、杨志等好汉之名之故事早已深入人心,怎奈施公耐庵差强人意,一个风起云涌的英雄传奇尽皆付之于招安,悲兮?叹兮?……我愿提起拙劣之笔,再绘水浒英雄谱!………………………………………………………………………原来,宋江本是皇族之后,太祖赵匡胤之嫡亲之子孙……原来,林冲并未一气而吐血身亡……原来,武松与那潘金莲曾是旧识……原来,李逵并非一味莽撞,也曾娶妻,也曾儿女情长……………………………………………………………………………本文立足施公之水浒,集三载心血,欲再造水浒之英雄世界……不喜请绕道!
  • 回眸一笑尽余生

    回眸一笑尽余生

    她,被封为第一美女,自小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人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可世事难料,她却对这世上最不能给她专一爱情的皇帝一见钟情。他对她回眸一笑,她为他的一笑,孤苦一生。
  • 逐鹿中原斗五胡

    逐鹿中原斗五胡

    西晋八王之乱,中原生灵涂炭,外族蠢蠢欲动,西晋王朝出现衣冠南渡,重心难移,北方一片混乱。张淼穿越到了青州蓬莱南长山岛,审时度势联合渔民开创海上霸业,给北方外族沉痛打击……
热门推荐
  • 假如你恰好来过

    假如你恰好来过

    我看不见这世界,却能刚好看见90?转角的你。隐藏的千金付星辰在十六岁那年经历了生命的转折,遇见了此生最重要的人,可惜物是人非,爱情终究不能战胜时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圣帝仙武

    圣帝仙武

    每一代强者的崛起,都是踏着累累白骨;每一个束缚的挣脱,都是无数强者的陨落;每一次规则的制定,都是一片世界的毁灭……凌风本不想这样,可是人们的贪婪让他无路可选;只是他可以踏着累累白骨,可以不管众多强者的陨落,可以不在乎世界的毁灭,但他却不愿看到自己信任的人背叛……强者,注定要孤独吗?……
  • 无良王爷别碰我

    无良王爷别碰我

    “你不能碰我!”某女看着眼前香肩半露,绝美妖娆极致的男子,说的决绝。“嗯,不碰。”他乖巧无害,眨着无辜的桃花眼看着某两眼泛红心的色女。“你说过不碰我的!”某女底气明显不足了,吞了吞口水。“嗯,不碰。”某小绵羊依旧乖巧,只是手不安分的解着华袍。“你为什么不碰我?”某女终于矜持不住了。“你不让的……”他委屈的美眸泛着晶莹的波光……
  • 明天天气很好

    明天天气很好

    原生家庭带来的痛苦是刻在骨子里的,经常让我如溺水般喘不上气,就这样背负着痛苦挣扎地活着。总是期盼可以走出那片阴冷的黑暗,可是好像无论怎么努力,我的世界都不能变得光亮起来。
  • 修荒证道录

    修荒证道录

    从诸道末法的21世纪回到天地未开,元气未分的鸿蒙时代,不求证那无上道果,便是白来一场...
  • 尸魁鬼咒

    尸魁鬼咒

    【2017年免费灵异精品】道士出山,云游天下,立志平人间,清阴曹,荡魔界,斩妖魂,灭邪仙,终跳出六道轮回之外,位列仙班.…
  • 傲摄九霄

    傲摄九霄

    天地不仁,强者为尊,万物无常,惟我独存;我即是道,我即是法;睥睨千古,傲视天下;一念之下,威慑九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遇剑传说

    遇剑传说

    你看那些人,一出场便装模作样; 我爱这场戏,到头来是教愚化贤。......这个故事因为一柄仙剑而起...新人新书,请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