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42400000149

第149章 与元九书

【题解]

《与元九书》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写给元稹的信。元稹与白氏齐名,世称“元白”,他们的诗歌称“元和体”。元氏的诗歌中也有许多讽谕诗,语言比较通俗。在诗歌成就上虽比不上白居易,但也有很高成就。

这封信是诗人论诗歌的一篇重要文章。论作诗之大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所谓“志在兼济,行在独善”,所谓“奉而始终之”的道,“言而发明之”的诗,正是力主为人和作诗一致。另外,文中还记述了诗人年轻时勤奋求学的情形,以及其诗为上层统治者扼腕、切齿,为人民群众拍手称誉的情形。有助于了解诗人的为人和诗歌的成就。

月日,居易白,微之足下:

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在赠答诗仅百篇。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累岁已来,牵故少暇,间有容隙,或欲为之,又自思所陈亦无出足下之见,临纸复罢者数四,卒不能成就其志,以至于今。今俟罪浔阳,除盥栉食寝外无馀事,因览足下去通州日所留新旧文二十六轴,开卷得意,所如会面。心所畜者,便欲快言,往往自疑,不知相去万里也。既而愤悱之气思有所泄,遂追就前志,勉为此书。足下幸试为仆留意一省。

夫文尚矣。三才各有文。天之文,三光首之;地之文,五材首之;人之文,六经首之。就六经言,《诗》又首之。何者?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上自贤圣,下至愚,微及豚鱼,幽及鬼神,群分而气同,形异而情一。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圣人知其然,因其言经之以六义,缘其声纬之以五音。音有韵,义有类。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类举则情见,情见则感易交。于是乎孕大含深,贯微洞密,上下通面一气泰,忧乐合而百志熙。五帝三皇所以直道而行,垂拱而理者,揭此以为大柄,决此以为大宝也。故闻“元首明,股肱良”之歌,则知虞道昌矣,闻五子洛涔之歌,则知夏政荒矣。言者无罪,闻者作戒,言者闻者莫不两尽其心焉。洎周衰秦兴,采诗官废,上不以诗补察时政,下不以歌泄导人情,乃至於谄成之风动,救失之道缺。于时六义始矣。国风变为骚辞,王方始于苏、李。苏、李、骚人皆不遇者,各系其志,发而为文。故“河梁”之句止于伤别,泽畔之吟归于怨思,彷徨抑郁,不暇及他耳。然去《诗》未远,梗尚存。故兴离别则引双凫一雁为喻,讽君子小人则引香草恶鸟为比。虽义类不具,犹得风人之什二三焉。于时六义始缺矣。晋、宋已还,得者盖寡。以康乐之奥博,多溺于山水;以渊明之高古,偏放於田园。江、鲍之流,又狭于此。如梁鸿《五噫》之例者,百无一二焉。于时六义微矣,陵夷矣。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噫,风雪花草之物,三百篇中岂舍之乎?顾所用何如耳。设如“北风其凉”,假风以刺威虐也;“雨雪霏霏”,因雪以愍徵役也;“棠棣之华”,感华以讽兄弟也;“采采苤苜”,美草以乐有子也:皆兴发於此而义归于彼。反是者可乎哉?然则“馀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离花先委露,别叶乍辞风”之什,丽则丽矣,吾不知其所讽焉。故仆所谓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时六义尽去矣。唐兴二百年,其间诗人不可胜数。所可举者,陈子昂有《感遇》诗二十首,鲍防有《感兴》诗十五首。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馀者。至于贯穿今古,尔楼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然撮其《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塞芦子》《留花门》之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三四十首。杜尚如此,况不逮杜者乎?

仆常痛诗道崩坏,忽忽愤发,或食辍哺,夜辍寝,不量才力,欲扶起之。嗟乎!事有大廖者。又不可一二而言,然亦不能不粗陈于左右。

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则仆宿习之缘已在文字中矣,及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识声韵。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瞥瞥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也,动以万数。盖以苦学力文所致,又自悲矣。家贫多故,二十七方从乡赋。既第之后,虽专于科试,亦不废诗。及授校书郎时,已盈三四百首。或出示交友如足下辈,见皆谓之工,其实未窥作者之域耳。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时皇帝初即位,宰府有正人,屡降玺书,访人急病。仆当此日,擢在翰林,身是谏官,手请谏纸。启奏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欲稍稍递进闻于上。上以广宸聪,副忧勤,次以酬恩奖,塞言责,下以复吾平生之志。岂图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闻而谤已成矣。又请为左右终言之。

凡闻仆《贺雨》诗,而众口籍籍,已谓非宜矣。闻仆《哭孔戡》诗,众面脉脉,尽不悦矣。闻《秦中吟》,则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矣。闻《乐游园》寄足下诗,则执政柄者扼腕矣。闻《宿紫阁村》诗,则握军要者切齿矣。大率如此,不可遍举。不相与者,号为沽名,号为诋讦,号为讪谤。苟相与者,则如牛僧孺之戒焉。乃至骨肉妻孥皆以我为非也。其不我非者,举世不过三两人。有邓鲂者,见仆诗而喜,无何而鲂死。有唐衢者,见仆诗而泣,未几而衢死。其余则足下,足下又十年来困踬若此。呜呼!岂六义四始之风,天将破坏不可支持耶?抑又不知天之意不欲使下人之病苦闻于上耶?不然,何有志于诗者不利若此之甚也?

然仆又自思关东一男子耳,除读书属文外,其他懵然无知,乃至书画棋博可以接群居之欢者,一无通晓,即其愚拙可知矣。初应进士时,中朝无缌麻之亲,达官无半面之旧,策蹇步于利足之途,张空拳于战文之场。十年之间,三登科第,名人众耳,迹升清贯,出交贤俊,人侍冕旒。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亦其宜也。日者又闻亲友间说,礼吏部举选人,多以仆私试赋判传为准的,其馀诗句亦往往在人口中。仆恧然自愧,不之信也。及再来长安,又闻有军使高霞寓者欲娉倡妓,妓大夸曰:“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岂同他妓哉?”由是增价。又足下书云,到通州日,见江馆柱间有题仆诗者,复何人哉?又昨过汉南日,适遇主人集众乐娱他宾,诸妓见仆来,指而相顾曰:“此是《秦中吟》《长恨歌》主耳。”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此诚雕虫之戏,不足为多,然今时俗所重正在此耳。虽前贤如渊、云者,前辈如李、杜者,亦未能忘情于其间哉。古人云:“名者公器,不可以多取。”仆是何者,窃时之名已多。既窃时名,又欲窃时之富贵,使己为造物者,肯兼与之乎?今之穷,理固然也。况诗人多蹇。如陈子昂、杜甫各授一拾遗,而剥至死。李白、孟浩然辈不及一命,穷悴终身。近日孟郊六十,终试协律,张籍五十,未离一太祝。彼何人哉!彼何人哉!况仆之才又不逮彼。今虽谪佐远郡,而官品至第五,月俸四五万,寒有衣,饥有食,给身之外,施及家人,亦可谓不负白氏之子矣。微之,微之,勿念我哉!

仆数月来,检讨囊中,得新旧诗,各以类分,分为卷首。自拾遗来,凡所适所感,关于美刺兴比者,又自武德元和,因事立题,题为《新乐府》者,共一百五十首,谓之讽谕诗。又或退公独处,或移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情性者一百首,谓之闲适诗。又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一百首,谓之感伤诗。又有五言、七言,长句、绝句,自一百韵至两韵者四百余首,谓之杂律诗。凡为十五卷,约八百首。异时相见,当尽致于执事。

微之!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虽不肖,常师此语。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故览仆诗,知仆之道焉。其余杂律诗,或诱于一时一物,发于一笑一吟,率然成章,非平生所尚者,但以亲朋合散之际,取其释恨佐欢,今铨次之间,未能删去,他时有为我编集斯文者,略之可也。

微之!夫贵耳贱目,荣古陋今,人之大情也。仆不能远徵古旧。如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澹,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然当苏州在时,人亦未甚爱重,必待身后然后人贵之。今仆之诗,人所爱者悉不过杂律诗与《长恨歌》已下耳。时之所重,仆之所轻。至于讽谕者意激而言质,闲适者思澹而词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

今所爱者,并世而生,独足下耳。然千百年后,安知复无如足下者出而知爱我诗哉?故自八九年来,与足下小通则以诗相戒,小穷则以诗相勉,索居则以诗相慰,同处则以诗相娱。知吾罪吾,率以诗也。如今年春游城南时,与足下马上相戏,因各诵新艳小律,不杂他篇,自皇子陂归昭国里,迭吟递唱不绝声者二十里馀。樊、李在傍,无所措口。知我者以为诗仙,不知我者以为诗魔。何则?劳心灵,役声气,连朝接夕,不自知其苦,非魔而何?偶同人,当美景,或花时宴罢,或月夜酒酣,一咏一吟,不知老之将至。虽骖鸾鹤游蓬瀛者之适,无以加于此焉,又非仙而何?微之,微之!此吾所以与足下外形骸,脱踪迹,傲轩鼎,轻人寰者,又以此也。

当此之时,足下兴有馀力,且与仆悉索还往中诗,取其尤长者,如张十八古乐府,李二十新歌行,卢、杨二秘书律诗,窦七元八绝句,博搜精掇,编而次之,号《元白往还诗集》。众君子得拟议于此者,莫不踊跃欣喜,以为盛事。嗟乎!言未终而足下左转,不数月而仆又继行。心期索然,何日成就,又可为之叹息矣。

又仆尝语足下,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蚩益又自惑。必待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况仆与足下为文尤患其多。己尚病之,况他人乎?今且各纂诗笔,粗为卷第,待与足下相见日,各出所有,终前志焉。又不知相遇是何年,相见在何地,溘然而至,则如之何!微之,微之,知我心哉!

浔阳腊月,江风苦寒,岁暮鲜欢,夜长无睡。引笔铺纸,悄然灯前,有念则书,言无次第,勿以繁杂为倦,且以代一夕之话也。微之,微之,知我心哉!

乐天再拜。

这篇文章可以分为八个段落。

开篇至“足下幸试为仆留意一省”,先叙述写此信的原因。“月日”,系草稿,故未实写月份和日子。“白”,即告、启之意。“仅”,近的意思。不能解作“仅仅”。“仅百篇”,不是说少。“辱序”,是说元稹不辞委曲,在白诗前写上序。这里“辱”乃谦逊的说法。“因缘”,即缘由。“远近”,犹先后。“来旨”,来信的主旨。“总为一书”,总起来写成一封书(信)。“为之”,写那封信。之,指代“总为一书”的“书”。“无出”,未超出……之外。“数四”,一再,犹再三再四。“俟罪”,即“待罪”,犹今之“任职”,昔日官吏时时都有获罪而失职的危险故常谦逊地说“待罪”。“盥(ɡuàn)栉(jié)食寝”,即今洗脸、梳头、吃饭、睡觉。“轴”,卷。唐代的书稿是抄写在长条纸上,以便用轴卷起来。下文的“开卷”即打开轴卷(读)。“畜”,同“蓄”。“相去”,相隔。去,即离。“愤悱之气”,愤,即“心求通而未得”;悱,即“口欲言而未能”。《论语·述而》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前志”,亦即上文“不能成就其志”的“志”。犹言以前的心意、心愿。“仆”,白氏的谦称。“省”,察、看的意思。

“夫文尚矣”至“况不逮杜者乎”,前一部分(“夫文尚矣”至“言者闻者莫不两尽其心焉”)谈诗的作用和诗道之隆盛。“尚矣”,意即起源久远、历史悠久。“三才”,天、地、人。“三光”,日、月、星。“五材”,即“五行”水、火、木、金、土。“莫先乎情”,言首先是情。“莫始乎言”,没有比言早的。始,即早或初。“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以植物之根、苗、华(花)、实比喻诗的情、言、声、义关系。“群分而气同,形异而情一”,即种类不同而具有的气质同,形状不同而怀有的情感同。群,类;分,区别。“应”反应。“交”,接触。“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分别为《诗》的三种体裁和三种表现方法。“五音”,表示声音清浊抑扬的宫、商、角、徵(zhǐ)、羽。“音有韵,义有类”,意即五音有韵律(体裁),六义有类分(表现方法)。“孕大含深,贯微空密”,孕、含、贯、洞系动词,大、深、微、密乃名词。意思是包涵亘之博大精深者,贯通事物之隐微细密者。“一气泰”,天地之气通泰。“百志熙”,人人心意和乐。“垂衣而理”,即无为而治,意思是垂衣拱手而治。《尚书·武成》有“垂拱而治”,二者意思相同。“理”,唐代高宗名李治,为避讳而以“理”字代“治”字。下文的“人情”,亦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而以“人”字代“民”字。“元首明,股肱(ɡōnɡ)良”,出自《书·益稷》。意思是君明,臣良,诸事都安宁。“言者无罪,闻者作戒”,《诗·大雅》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两尽其心”,即互尽其心。两,此处作“互”学用。

后一部分(“洎周衰秦兴”至“况不逮杜者乎”)论诗道之衰微。“洎(jì)”,及。“采诗官”,周朝设此官到民间采集诗歌。《汉书·艺文志》、《汉书·食贷志》均有相关记载。“补察”,补(就过失而言)救、考察。“谄成”,歌颂成绩。谄,有谄媚之义。“(wán)”,削,挖。“骚辞”,《离骚》,《楚辞》。“五言”,五言诗。“骚人”,文中指《离骚》作者屈原。作动词用,即切合。“河梁”,指李陵《与苏武》诗中“携手上河梁”一首。“泽畔之吟”,屈原《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梗概”,指《诗》的大概。“双凫”,苏武《别李陵》“双凫俱北飞,一凫独南翔。”“兴离别”之兴,即“赋比兴”的兴,诗歌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事叫“兴”。“讽君子小人则引香花恶鸟为比”,王逸说:“《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鸟臭物以比谗佞。”(《离骚序》)“风人”,诗人。“晋、宋已还”,宋,南朝宋。已还,以来。“以康乐之奥博,多溺于山水;以渊明之高古,偏放于田园。”康乐,指南朝宋谢灵运,袭封康乐公。渊明,晋人陶潜。“江、鲍之流”,指南朝梁人江淹、南朝宋人鲍照。梁鸿《五噫》,梁鸿,东汉人。他作《五噫歌》,讽刺帝王,汉章帝认为他不该作这样的歌,便寻找他。鸿因此而更名改姓,同妻子避居齐鲁一带。“(jìn)”,渐。“顾”,只看,但看。“设如”,譬如,比如。“‘比风其凉’,假风以刺威虐也。”“北风其凉”,《诗·邶风·北风》中句子。《诗序》云:“《北风》,刺虐也。”“雨(yǔ)雪霏霏”,《诗·小雅·采薇》中句子。雨雪,下雪。雨,作动词用。落。“棠棣之华”,《诗·小雅·常棣》中句子。《诗序》云:《常棣》,燕(通“宴”)兄弟也。“采采茫(fóu),(yǐ)”,《诗·周南·》中句子。《诗序》云:“《》,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美草”,赞美。美,作动词。“馀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谢《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诗句。“离花先委露,别叶乍辞风”,鲍明远《玩月城西门廨中》的诗句。“不可胜(shēnɡ)数(shǔ)”,数也数不完。“陈子昂有《感遇》诗二十首”,《旧唐书》本传说有《感遇》诗三十首,《新唐书》本传说三十八首。按:《全唐诗》录三十八首。有“唐初,文章承六朝余风,子昂始变雅正”之说。“鲍防有《感兴》诗十五首”,《新唐书》本传说他“善辞章”“于诗尤工”,《全唐诗》录其诗八首,其中只有《杂感》一首,未见有《感兴》诗。“(luó)缕格律”,犹言格律运用极其纯熟。缕,委曲。“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诗句。

“仆常痛诗道崩坏”至“然亦不能不粗陈于左右”。这个段落很短,诗人说自己面对诗道崩坏,意欲扶起之,但事与愿违,实在做不到。“愤发”,即愤激。“或”,有时,每每。“辍”,罢。“哺”,吃。“欲扶起之”,之,代指“诗道”。“事有大谬者”,事情有大不对的,即事与愿违。“事”即下文所说“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闻而谤已成”,“得罪于文章”。“一二而言”,一点两点地说,一一地主。“左右”,对对方尊敬之称。说不敢直接向对方陈述,而是通过其左右的执事人员转达。

“仆始生六七月始”至“又请为左右终言之。”这个段落记叙学诗的经过,不仅提出自己写作诗文的主张,而且说明自己作诗为人的意图。“识(zhì)”,即记。“百十其试”,十次百次地试。“其”下用作名词,文言中一种句式结构。“宿习之缘”,即宿缘、前因。“始知”,才知晓,才知道。“苦节”,苦行。“不遑”,无暇。“肤革”,肌肉。“瞥瞥然”二句犹言眼睛昏花好象一晃一晃地飞着蝇子、挂着珠子,动不动以万数。“力文”,即尽力于为文。“多故”,多事也。“二十七方从乡赋”,二十七岁才由乡贡入京应进士试(见《旧唐书》本传、元稹《白氏长庆集序》。“既第”,即考中进士。第,作动词,犹言考中。“专于科试”,专致力于“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等分科考试。“交友”,至交、朋友。“未窥作者之域”,没窥见作者的境地,亦即还达不到作者的水平。“登朝”,入朝做官。“文章合为(wèi)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犹言诗文应为了反映当前的时代和事情。合,应该。“皇帝”,指唐宪宗。“宰府”,相府。“玺书”,诏书。“人”,即民。“擢在翰林”,入翰林为学士。“谏官”,指拾遗的官。“手”,亲手。“谏纸”,写谏章的纸。白诗中有“月惭谏纸二百张”之句。“人病”,即民族。“咏歌之”,“之”,代“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闻于上”,闻于皇上。“上……次……下”,“上”指皇上,“次”说官守,“下”言个人平生志愿。“宸(chén)”,特指帝居或皇帝的言动,“聪”,指皇帝的见闻。“副忧勤”,副,犹帮;忧勤,指皇帝的忧民勤政。“恩奖”,指朝廷的恩奖。“言责”,谏诤的职责。“复”,酬,偿。“志”,志向,志愿。“志未就”,志愿未实现。“言未闻”,诗没闻于上。“谤”,诽谤。

“凡闻仆《贺雨》诗”至“勿念我哉!”这个段落,既写了自己由作诗而被谤,又叙了自己由作诗而名彰。同时,退而说自己的被谤不见得无过于同时的著名诗人。“《贺雨》诗”,写久旱得雨,言明君要明、臣要直,劝诸事要善始善终。“众口藉藉”,成语,犹众口嚣嚣,聒噪不停。“《哭孔戡(kɑn)》诗”,即《孔戡诗》,悼惜孔戡之死,有才而不被重用。“众面脉脉”,众人含怒的样子。《秦中吟》,包括《重赋》、《轻肥》、《歌舞》、卖花》等十首讽谕诗,讽刺剥削者的奢靡荒淫。“《乐游园》”,一作《登乐游园望》,通过写自己诗友的死或被贬,讽刺执政者。“扼腕”,扼着手腕,表示痛恨之极。“《宿紫阁村》诗”,一作《宿紫阁山北村》,讽刺军人掠夺财物。“握军要者”,指掌握兵权的人。“不相与者”,不相识之人。“沽(ɡū)名”,沽名钓誉。“诋(dǐ)讦(jié)”,恶语攻击。“讪(shàn)谤”,讥笑诽谤。“如牛僧孺之戒”,元和初牛僧孺条陈失政,对策鲠直,触怒权臣被贬斥。诗中意在劝友人引牛僧孺为戒,不要在诗中抨击时政。“妻孥(nú)”,妻子。邓鲂(fánɡ),邓诗似陶渊明,三十岁怀才不遇而死。“无何”,不久,未几。“唐衢”,年五十不遇而卒,遗作千首。“困踬”,穷愁困顿。“四始”,《毛诗·大序》称“风、雅(小雅,大雅)、颂”为“四始”。郑玄曰:“始者,王道兴衰之所由。”“下人”,即下民。“若此之甚”,如此厉害。“属(zhǔ)文”,写文章。“接……欢”,联欢。“群居”,文中指与众友相处。“中期”,朝廷之上。“缌(sī)麻”,古丧服中仅服三个月最轻的一种。“缌麻之亲”即指较为疏远的亲戚。“达官”,犹显贵。“半面”,意犹一面之交。“旧”儿名词,即故旧朋友。“蹇(jiǎn)”,跛,腐。“利足之途”,功名仕进之路。指善于奔走趋附。“张空拳于战文之场”,战文,比文章以取胜。全句意为在科场毫无凭借。“十年之间,三登科第”,诗人于贞元十六年(800)登进士第;十八年(802)以吏部试书判拔萃登科;元和元年(806)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试入第四等。“清贯”,侍从之官,犹如清班。“冕旒(liú)”,冕,皇冠;旒,冕之垂珠。文中指代皇帝。“日者”,犹近日。“间(jiàn)说”,私语。“礼吏部”,即礼部、吏部。唐礼部主进士考试;进士及第后,由吏部再考试,方能授职。“私试赋”,指诗人应试所作《性习相远近赋》《求玄珠赋》《汉高皇帝亲斩白蛇赋》等。“判”,指诗人应试所作判词百道。“恧(nǜ)然”,惭愧貌。高霞寓,范阳人。元和中随诸将讨王承宗,累功拜振武宁节度使。“娉”,同聘。“倡妓”,歌女。“江馆”,近江的客舍。“复何人哉?”又是什么人呢?“昨”,犹往日,不是今所谓“昨天”。“汉南”,汉水之南。“众乐”,许多乐人。“主”,主人,诗的作者。“逆旅”,旅店。“雕虫之戏”,细微而不足称道的技能。是谦逊说法。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渊、云”,指汉宣帝时王褒,字子渊;王莽时扬雄,字子云。二人均以赋著称。“名者公器,不可以多取”,《庄子·天运》有“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使”,假使,假如。“造物者”,指天。“(zhūn)穷”,困穷。本作屯,《易》卦名。“剥”,均系《易》卦名,困厄,凶多吉少之卦。“一命”,指官的最低等级,一命之士。《周礼·春官·典命》郑玄注:“王之下士,一命。”周期任命官自一命至九命。“穷悴(cuì)”,困穷、困顿。悴,忧。“试协律”,试,未正式任命。协律,故律郎,唐时系正八品。“佐”,江州司马是主官刺史的佐贰之官,故曰“佐”,唐制,州分上中下。上州司马,从(zònɡ)五品下阶:“不负白氏之子”,不辜负作为白家之子,具不辱先人之意。

“仆数月来”至“略之可也”。这个段落叙述诗人搜集、编次自己所作诗,及将这些诗分类的标准。同时,阐发其诗或发明“兼济”之志,或阐说“独善”之义。且或“兼济天下”,抑或“独善其身”,乃白居易始终奉行之道。“检讨”,搜寻、收集。“囊(zhì)”,指书函之类。同“帙”。“卷首”,卷头、卷别。“拾遗”,左拾遗,官名。“自……讫……”,从……到……。“退公”,公事办完,退朝,犹今下班。“移病”,古代辞职往往移书称病,故曰移病。知足保和,“吟玩(wàn)情性”,知道满足,保养元气,吟咏玩赏,顺适性情。“五言、七言,长句、绝句”,指五言、七言长句,五言、七言绝句。长句,指三韵以上的诗,古诗一般是两句为一韵,此指绝句言。“异日”,他日,将来。“致于”,送予。“执事”,犹左右,即今办事人员。“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作“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穷”“达”意即不见用、见用;“善”“济”用如动词。“师”,以……为师,取法。“时”,时机,机遇。“为”,作为,成为。“云龙”,行云之龙。传说龙嘘气而成云。“风鹏”,抟风之鹏。《庄子·逍遥游》有“鹏之徙于南冥”、“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之句。“陈力以出”:陈,布也。出,进也。《论语·季氏》:“就力就列。”“雾豹”,《古列女传》有“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刘向),文中用以表示深藏不露。“冥鸿”,《法言·问明》有“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弋人,射鸟者;篡,取也。)文中用以表示远引不出。“寂”,静。“寥”,空旷。“进退出处”,进、出,入仕、仕进;退、出,隐退、退居。“志”,志气、志向。“行”,修身、律己。“奉而始终”,贯彻始终。“道”,圣贤之道。“发明”,阐发。“铨次”,衡量编选。“编集”,编辑。“略”,省略,删削。

“微之,夫贵耳贱目”至“知我心哉”。这个段落说明诗人自己所看重的诗是什么,并说明只有元稹跟自己看法一致,回忆了昔日出游唱和之乐。最后提议各自编纂自己的诗文,等再次相见时一同商议编集。

“贵耳贱目,荣古陋今”,贵、贱、荣、陋均作动词用。“大情”,即常情。“韦苏州”,韦应物,贞元初曾任苏州刺史。“歌行”,泛指题作“歌”、“行”、“歌行”或体制形式相类的古体诗。“秉(bǐnɡ)笔者”,即执笔者,作者。“已”,同“以”。“讽谕者意激而言质”,讽谕诗,意思激切而言语质直。“闲适者思澹而词迂”,闲适诗,思虑恬淡而文词徐缓。“安知”,怎么知道,哪里知道。“复”,再。“出”,文中犹言出生。“小通”,通指仕途顺利。“小穷”,穷指被贬斥。“索居”散居。“诚南”,长安城南。“小律”,指八句的律诗。“皇子陂”、“昭国里”,均在长安城南。诗人住在昭国里,有《昭国闲居》诗。“樊、李”,一说攀宗宪、李景信,一说攀宗师、李建。“措(cuò)口”,置喙,犹插嘴。“劳”,劳苦;“役”,役使,均作动词。“偶”,动词,伴同,相伴。“同”,志同道合,志趣相同。“偶同人”,与志同道合者为侣。“骖”,驾,乘。“鸷”,似凤凰一样的鸟。“蓬瀛”,蓬莱,瀛洲,传说中的两座仙山。“无以加于”,没有高于、没有超过。“外形骸,脱踪迹,傲轩鼎,轻人寰”,外、脱、傲、轻,均用作动词。意即以躯体为外物,摆脱与俗人往来的踪迹,蔑视轩鼎富贵,轻视人间(寰)。“还往”,交往。“尤长”,特好、特长。“张十八古乐府”,张十八即张籍,排行十八。古乐府,白居易有《读张籍古乐府》诗,见前。“李十二”,李绅,官至同平章事。“卢、杨二秘书”,卢拱、杨巨源,均作过秘书郎。“窦七元八”,窦巩、元宗得。掇(duó),拾取。“拟议”,犹考虑、计划。“左转”,降职、贬官。古代尊右卑左,故左有“降”之意。“继行”,接着走了。“心期”,心意。“自是”,自以为是,自以为好。“割截”,删除、删削。“妍蚩(yánchī)益又自惑”,好坏且又自己分辨不清。妍蚩,即美丑。益,更,越发。“交友”,朋友,作名词。“姑息”,过份宽容。“削夺”,即删削、删除。“病之”,病作动词,即以为不好。“纂(zuǎn)”,纂集、编纂。“笔”,指文章。“粗”,大致、大略。“卷第”,卷次。“出”,拿出。“终前志”,了却宿愿。“溘(kè然”,突然、奄忽,指死。“如之何”,奈之何,犹怎么办。

“浔阳腊月”至结尾,最后这个段落记叙诗人写这封信时的心情。“浔阳”,江州治所,今江西九江市。“鲜欢”,少欢。“无睡”,不能眠。“言无次第”,言词紊乱。“勿以”,不要以,不要因为。“且”,权且,姑且,聊。“以”,用以,用来。

最后“乐天再拜”,是写信信后的落款。“乐天”,古人习惯称呼,同辈间称人呼字,如开篇称微之。按说自称应称名,如开篇自称“居易”。结句又自称“乐天”,是好友之间不拘形迹、不拘礼仪的作法。“再拜”,行两次拜礼。

诗人以书信的形式,论作诗的大旨和主张,是白居易也是有唐一代一篇论诗歌的重要文章。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强调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和“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的圣贤之道,“言而发明之”的诸体诗作,以及年轻时刻苦求学的情形,中晚年诗歌为统治者扼腕、切齿,为百姓们交口称誉的情状,表现了诗人为人及写诗的一致。

《与元九书》是一篇对古今中外诗坛颇具影响的诗歌理论文章。他论述了诗歌的起源问题,论述了诗歌的内容与形式问题,涉及到了诗歌反映现实、揭露矛盾以及诗歌的作用和衡量诗作的标准。使“诗歌创作论”进一步系统化。

同类推荐
  • 仲夏夜之梦

    仲夏夜之梦

    《仲夏夜之梦》,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青春时代最为成熟的喜剧作品,同时也是威廉·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喜剧之一,讲述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
  • 大海的第三岸:中英诗人互译诗选

    大海的第三岸:中英诗人互译诗选

    本诗集收录了多位当代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及译文,他们是姜涛,冷霜,唐晓渡,王小妮,西川,萧开愚,严力,杨炼,杨小滨,于坚,臧棣,翟永明,张炜、周瓒,以及安敏轩,托尼·巴恩斯通,波丽·克拉克,简妮芬·克劳馥,安东尼·邓恩,威廉·赫伯特,肖恩·奥布莱恩,帕斯卡尔·帕蒂,菲奥娜·辛普森,施加彰,乔治·塞尔特斯和约书业·维尔纳。
  • 可怕的奇幻怪物

    可怕的奇幻怪物

    本书汇集了欧洲、希腊与罗马神话、历史、史诗、游戏影视、知名小说中的怪物,让读者探索食人魔、小精灵、行尸、独眼巨人等怪物世界。
  • 在最美的流年遇见你(醉美文摘)

    在最美的流年遇见你(醉美文摘)

    本书中人物的故事,穿越时光,感染了无数颗同样敏感的心灵。一对对恋人的爱情回忆,又温暖又萌爱,那些从生活点滴中汲取爱与元气,充满趣味的片段会让读者会心一笑。原来爱情可以如此甜蜜,生活也可以如此温暖。把这些青春小故事送给所有饱经磨砺却依然相信未来的年轻人,本书中有对真情的体悟,有与孤独的对话,有对人生的感叹,有与命运的抗争。
  • 泰戈尔精美诗选(英文版)

    泰戈尔精美诗选(英文版)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最后的诗篇》等。这次选了他的《吉檀迦利》和《新月集》。
热门推荐
  • 梁甫行

    梁甫行

    世人皆叹人间好,生逢乱世狗不如,江湖处处英雄冢,过客犹在梁甫行……
  • 医道致远

    医道致远

    赵致远,一个从小被遗弃的孤儿在收养自己的师父离世之后进一步,是出世的强者退一步,是入世的智者而他,只愿做一个正常而阳光的普通人。
  • 那个叫之之的孩子

    那个叫之之的孩子

    我从来没想过,有天我会选择你以外的人共度余生,可事实上我确实那么做了!
  • 不离

    不离

    好朋友,一辈子,永不分离。依然是两个女孩的故事,朋友间真挚的友谊,常常让我们在自己身上找到了爱,也在别人心里找到了家,我们成为彼此随身携带的故事。字里行间的淡淡哀伤与宽容是最动人之所在。哭过,笑过,感动过之后,留在心里的,是包容一切的豁达与昔日美好时光的温暖。
  • 音为你是我一辈子的追逐

    音为你是我一辈子的追逐

    这是一个发生在音乐学院的故事。这里有逗比可爱的大学室友为你两肋插刀,也有悄悄暗恋你的人为你不求回报地默默付出。命运,让作曲系和声乐系交缠,他不知不觉爱上了她,她一直爱的是另一个他,她会听到他内心的渴望吗?
  • 女孩太嚣张

    女孩太嚣张

    多年前,叫人围殴过的男孩,却成了黑山别墅的总裁。而曾经的男朋友,却为了金钱,找了门当户对的贵家小姐。而她则是震惊世界的编程高手,看她如何虐渣,爽翻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修炼那些事

    修炼那些事

    修仙方法千万条,唯有节操不可要。这是一个正经少年在仙途中掉节操的故事,简称:修炼那些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系统有人开挂

    系统有人开挂

    筱玉穿了,还获得了一个系统,第一个世界是她自己写的小说,小说里原本圣母白莲花的主角竹马竟然变成了开挂的系统霸主,筱玉作为系统宿主萌新表示压力很大,而且每个世界这混蛋都会跟过来,还每次都删档重来是怎么回事?我只是个小人物不想招惹你这座大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