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37000000005

第5章 词(2)

应天长

〔应天长〕,《词谱》卷八:“此调有令词、慢词。令词始于韦庄,又有顾夐、毛文锡两体。宋毛词名〔应天长令〕。慢词始于柳永,《乐章集》注林锺商调。又有周邦彦一体,名〔应天长慢〕。”

又无名氏词名〔驻马听〕,与〔驻马听〕本调无关。无名氏词〔驻马听〕双调94字。上下阕各72字10句7仄韵。(〔驻马听〕本调二体:双调61字。上阕37字6句3平韵2仄韵,下阕24字4句1平韵3仄韵。另一体双调94字。上阕49字10句6平韵,下阕45字9句4平韵)

《清真集》作〔商调〕,题作《寒食》。系词人中年重返汴京时某年寒食节作。

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塘遍满春色。正是夜堂无月,沉沉暗寒食。梁间燕,前社客。似笑我、闭门愁寂。乱花过、隔院芸香,满地狼藉。长记那回时,邂逅相逢,郊外驻油壁。又见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青青草,迷路陌。强载酒、细寻前迹。市桥远,柳下人家,犹自相识。

这首词是悼念已故情人的悼亡之作。有的论者认为“不能算是写得特别高明”。有的却说是“代表清真词风格的一篇佳作”。全词感情沉郁,章法顿挫,“情致缠绵,笔意苍老”(俞平伯《清真词释》),有“不可及也”之说。

上阕“景色寥寂”,系“泛写”,写寒食节触景生情的“闭门愁寂”;下阕“与世暌绝”,乃“专叙”,叙载酒悼念亡者的伤感。

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塘遍满春色——前八字以对句开篇。条风:东风,即明庶风。主春分四十五日。《淮南子·墬形训》:“东方曰条风。”高诱注:“震气所生也,一曰明庶风。”《说文·风部》:“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易纬通卦验》:“八节之风谓之八风。立春条风至,春分明庶风至……”与主立春四十五日的条风——东北风(融风)有细微区别。条者,“条治万物而出之,故曰条风”(《史记·律书》)。笼统说“条风即春风”“立春以后的风”,有失大而化之。这一对句是说和煦的东风向大地散发温暖,飘拂的云雾逐渐消失。霏雾也不等于朝雾。池塘遍满春色:春风一度,春色恼人;春草碧色,春愁离恨。深沉灵动,生发出多少情思!又是一个春游好日子,然而……

正是夜堂无月,沉沉暗寒食——词意变换,词情转折。词人睹景生情,不禁想起了逝去的那个她。她,沉睡墓穴,夜台无月,一片昏暗,怎么度过寒食节呢?夜堂无月:这是这首词传抄过程中出现的一大纰漏,以致以讹传讹。以致出现了刘逸生先生所说使词讲不通的状况(《宋词小礼》)。应当是“夜台无月”,只有康熙《钦定词谱》作“夜台无月”。一“堂”一“台”,似乎相差无几,实则一字之差,天上地下,何啻万里。“夜堂”,字面讲,是否可以说是“夜间的厅堂”,不需深究。“夜臺(台)”,即坟墓。借指阴间。宋·梅尧臣诗《吴资政挽词》之二:“夜臺埋琬琰,陇道刻骐。”词人化用唐·李白诗《哭宣城善酿纪叟》“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之句。一个是写活人,一个是埋死人,如果不正确阐释,就无法正确理解词义和句意。寒食:寒食节。在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前一日或两日。相传为纪念介子推,相约于其忌日禁火寒食,之后相沿成习。晋·陆《邺中记》、《后汉书·周举传》诸书始附会为介子推事。古代寒食日有在春、在夏、在冬多种说法,只有春之说为后世所沿袭。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元仙村人《春日田园杂兴》诗:“村村寒食近,插柳遍檐牙。”介子推与寒食节事发生在山西。“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少不堪,岁多死者。”(《周举传》)“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麦为酪,杏仁煮作粥。”(《邺中记》)《北堂书钞》卷一四三引晋·孙楚《祭介子推文》:“太原咸奉介君之灵,至三月清明,断火寒食,甚若先后一月。”

这种陡然转折的手法,是周邦彦词中常用的。

梁间燕,前社客。似笑我、闭门愁寂——社:旧时祭社神,分春秋两社。燕子在春社前由南方飞回北方,所以叫前社客。因为悼念亡人而心情烦闷,故不去踏青、不去郊游,而“闭门愁寂”。燕子北归,呢喃筑巢,词人却觉得是在嘲弄、讥笑自己,这种侧面描写烘托的写法,使形象更见生动。

乱花过、隔院芸香,满地狼藉——词人隔窗所见、隔院所闻,乱花飘红,香气馥郁,更加深了对女子的思念。情辞流转圆美,又不悖常理。芸香:指乱花的香气。芸,香草。词中“芸香”含有深意,古诗词中多用。白乐天“坐惜残芳君不见,风吹狼藉月明中”(《夜惜禁中桃花诗》)写宫苑中的桃花零落;曹唐又“狼藉梨花满城月,当时常醉信陵门”(《长安春舍叙邵陵旧宴》诗)写的是梨花零落。周邦彦则写芸香零落。由于周邦彦在宋哲宗朝曾官秘书省正字,宋徽宗朝曾官秘书监,秘书同“芸香”有深层关系。唐·杨炯《登秘书省阁诗序》云:“命兰芷之君子,坐芸香之秘阁。”唐·赵嘏《酬元秘书》曰:“官总芸香阁署崇,可怜诗句落春风。”词中“隔院芸香”,正说明词人曾在秘书省任职。芸香又称芸香树。晋成公绥有《芸香赋》:“美芸香之脩洁,禀阴阳之淑精。”唐·杨巨源有《酬令狐员外直夜书怀见寄》:“芸香能护字,铅椠善呈书。”秘书省别称“芸香阁”(芸阁、芸閤),“芸香署”(芸署),“芸臺”。因为芸草置书内可以辟蠹,故称书籍曰“芸编”,称书斋曰“芸窗”,称书签曰“芸”,称书翰曰“芸简”,连校书郎也称“芸香吏”(芸吏)。“芸香”既暗示了词人的官职、身份和所在的地方,又起到了化词人眼中的外景为心中的内景,加深对女子怀念的作用。

上阕写寒食节触景生情,也就是“闭门愁寂”之事。下阕笔锋又转折,写载酒悼念而不得的伤感。

长记那回时,邂逅相逢,郊外驻油壁——下阕以“长记”领起,画面大转移,由门里到了郊外。是追忆,也是难忘的思念。词人采用“逆入”的手法,写那年寒食节的不期而遇,“油壁车”暗示出女子的歌伎舞女身份,其馀情节统统略去。从此两情相许,留连缱绻,如胶似漆,难分难舍……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回味的馀地。油壁:古代一种车子,因车壁用油涂饰而名。省称“油壁”。

又见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词人走出门来,自然而然要找回往日的记忆,要寻觅那次初度的地方。“长忆”已是永世不忘,“又见”更加深一层,由记忆到追寻,边走边忆。词人化用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诗意,从回忆追思回到眼前,正所谓“平出”,进而强化思念之情。“五侯”:东汉桓帝封单超、徐璜、具瑗、左、唐衡五宦者为侯,后称五侯。后多泛指达官显宦。

青青草,迷路陌。强载酒、细寻前迹——因为年久未去,萋萋青草,旧路难觅,更找不到当年初度之处。词人明知找不到,但偏要不可为而为之。任其草迷路陌,就是要细寻旧地,撒酒奠祭一番。然而风景依旧、人事皆非,寻来找去,恐难如愿。这里连用“强”、“细”二字,看似平淡,实则奇倔,千钧之重,铭心刻骨。深深的悲哀尽在不言之中。

市桥远,柳下人家,犹自相识——正在读者关切能否寻到“前迹”时,词人笔锋又一转折,搁笔收结。这种故意宕开一笔的手法,无非是为了抑止内心的无限悲伤。结尾意味深长,使读者产生无尽联想:这“柳下人家”与词人细寻的前迹有无关系?这“柳下人家”同女子有无瓜葛?为何“犹自相识”?看似不经意的平淡之笔,却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悬念。

“夜堂无月”,还是“夜台无月”?是解评这首词的症结。刘逸生先生引经据典,指出了这一沿袭长久、传抄讹误的缺憾,使这首词还“夜台无月”本来面目,为正确解评理解本词铺平了道路,功德无量。

寒食节是古人游春的时节,也是上坟扫墓的节日。从上年冬至节始,过一百零五天就是第二年的寒食节。元·刘因《寒食道中》“簪花楚楚归宁女,荷锸纷纷上冢人”,就是这种社会习俗的绝妙写照。

历代文人对这首词多有评价。清·毛先舒说:“周清真寒食词,后段只说邂逅,乃更觉意长。”(《诗辩坻》卷四)先著、程洪说:“空淡深远,较之石帚作,字复有异。石帚专得此种笔意。”(《词洁》)陈洵说:“前阕如许风景,皆以‘闭门’中过;后阕如许情事,偏从‘闭门’中记。”(《抄本海绡说词》)俞陛云说:“写寒食寂寥情况,以‘梁间燕’、‘隔院春’衬托出之,不使一平笔。下阕强寻前迹,而紫陌人遥,虽门巷依依,不异蓬山远隔。辞意之清永,如嚼水精盐,无尘羹俗味也。”(《宋词选释》)

上述不厌其烦地引用历代人的评价,旨在说明周邦彦词具有其独到之处。所谓前人评语多不得要领种种贬斥,或过高评,或故意贬低,都是不可取的。

在用词遣字方面,周邦彦词也有其特点。梁燕笑人,乱花过院,“一有情,一无情,全为‘愁寂’二字出力。”(陈洵《海绡说词》)“乱花过”三句,“乱经飞过,满地狼藉,是眼前景,却将自己小院摊书情状,嵌在中间,奇幻在‘隔院’二字,亦从‘闭门’生出。”(俞平伯《清真词释》)尤其是“弄”字,宋代词人词中常常用到:

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

破暖轻风,弄晴微雨。(秦观〔水龙吟〕)

那堪片片飞花弄晚。(秦观〔八六子〕)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秦观〔画堂春〕)

古诗词文中,除了《董西厢》描写崔莺莺哭了一夜的面庞“弄色奇花”外,单单成语中就有“弄口鸣舌”,“弄玉偷香”,“弄月嘲风”,“弄性尚气”,“弄鬼妆幺”,“弄喧捣鬼”,“弄虚作假”,“弄巧成拙”等等,多为贬义。而这首词中的“弄”字,带有一种逗弄、把玩、玩赏的意味,使主语人格化、形象化,由于这种拟人化艺术手法的运用,使词句显得生动活泼,使“霏雾”逗人情思。

其他,如词人善于变换、转折、过渡,上下阕的安排,举重若轻,跌宕开合,意脉连贯,平出逆入,摇曳生姿,都为全词增色不少。

还京乐

〔还京乐〕,《词谱》卷三十一:“唐教坊曲名。《唐书》:‘明皇自潞州还京师,制〔还京乐〕曲。’宋词盖借旧曲名另翻新声也。”《唐书·礼乐志》:“民间以明皇自潞州还京师,举兵夜半诛韦皇后,制〔夜半乐〕、〔还京乐〕二曲。”《唐声诗》下编也有类似记载,并谓:“宋词中〔还京乐〕,乃长调慢曲;又有宋之慢词,为另翻新声。宋词始自周邦彦。”

本词调共有七体,唐教坊曲〔还京乐〕为旧曲;宋词中有慢词,创自周邦彦,即以本词为创调。103字体,双调103字,上片48字,下片55字,各10句5仄韵,大石调。

从词意分析,这首词似中年时再游汴京所填写。《清真集》中〔还京乐〕词仅此一首,而且是写春意的。

禁烟近,触处、浮香秀色相料理。正泥花时候,奈何客里,光阴虚费。望箭波无际,迎风漾日黄云委。任去远,中有万点,相思清泪。到长淮底。过当时楼下,殷勤为说、春来羁旅况味。堪嗟误约乖期,向天涯、自看桃李。想如今、应恨墨盈笺,愁妆照水。怎得青鸾翼,飞归教见憔悴。

这是一首春日羁旅怀人的长调。客居在外,春景、别情、触物伤怀,抒写思念闺中恋人之情,委婉蕴藉,颇具特色。

禁烟近,触处、浮香秀色相料理——禁烟:犹“禁火”。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清明》:“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茔而已。”触处(chù):到处,随处。料(liáo)理:挑弄;拨弄。有撩逗、逗引之意。写寒食节将近,随处暗香浮动、花枝摇曳,红绿掩映、秀色撩人。“浮香秀色”将姹紫嫣红一语概括。

正泥花时候,奈何客里,光阴虚费——泥(nì):犹迷恋,留连。“泥花时候”,春光旖旎、春色满园;春色撩人,春愁离恨;春色知别苦,春花堪赏还堪恨。词人抒发“奈何”之情。伤春、惜春,正所谓思侣怀人。恰是携伴春游、欢度春光之际,因为身在逆旅、客居在外,只能春光虚度,徒唤奈何。

望箭波无际,迎风漾日黄云委——箭波:形容流动迅速如同飞箭般的水波。《慎子》:“河水初下龙门,其流如竹箭。”宋·柳永〔定风波〕词:“骤雨歇,极目萧疏,塞柳万株,掩映箭波千里。”委(wèi):储积,聚积。《文选·扬雄《甘泉赋》》李善注:“委,积也。”宋·王安石《我所思寄黄吉甫》诗:“岸沙雪积山云委,云半飞泉挂龙尾。”这两句词有象征意义。写归心似箭、相思无限,其义见于言外。

任去远,中有万点,相思清泪——词人以河水象征相思之情。一任河水滔滔流向远方,夹带着词人无限柔情蜜意和万点相思怀念的清泪而去。

上阕写禁烟节近,当暮春泥花、愁绪满怀时,羁旅客居,触景伤情,欲将相思泪付之流水,寄与情人,倾吐怀念况味。下阕写深悔误约,未成佳会。想象情人也为相思所苦,继之以人已憔悴,表现催促游子归来之意,托物言情,婉转其词,韵味深长。

有的鉴赏者认为由上阕“任去远,中有万点,相思清泪”直到下阕“春来羁旅况味”六句为一长句,“一气直贯上片歇拍与下片开头。它紧接箭波之意象涌来,恰是激情之高潮。论章法之奇,实为词林之伟观;论想象之奇,更是出人之意表……此一长句如涌狂澜,为激情奔放之高潮。”(邓小军先生鉴赏语)并列举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和周邦彦同时代诗人韩驹诗《九绝为亚卿作》“君住江滨起画楼,妾居海角送潮头。潮中有妾相思泪,流到楼前更不流”,与周本词作了比较赏析,认为周邦彦“词人卓异之想象”与李白神思仿佛,但不尽相同。李诗中明月、愁心本非同物,明月只是愁心之所托;而周词中河水、泪水本属同质,所以天然融会不可分辨。分析周词与韩驹诗构思同一机杼,而周词主人公为男子,韩诗主人公乃女子。同异分明。仁智相见,聊备一格。

到长淮底。过当时楼下,殷勤为说、春来羁旅况味——从章法结构上分析,下阕写托河水传递音信,忆往昔,思念情人,特别是这几句,确实同上阕三句十一字一气贯注、意脉相连。向河水殷勤叮咛,情意极为恳切。

堪嗟误约乖期,向天涯、自看桃李——一转词上阕末与下阕换头几句激情奔放、如涌狂澜,而成“微波轻漾,低徊无已”。感叹当年爽约误却相会佳期,而后孤身走天涯,独自看桃李送走盎然的春天。极写自己的相思情怀。既同上阕“触处浮香秀色”、“泥花时候”、“客里光阴虚费”前后照应,又是对上文“春来羁旅况味”的补足。“自看桃李”,是不忍辜负和虚度春光。

想如今、应恨墨盈笺,愁妆照水——词人由上文极言自己相思至极,转而替女子设想。写对方的深沉幽怨与愁恨。是设想、是虚拟,“恨墨盈笺,愁妆照水”是词中唯一的对句,词人写女子一定是填词赋诗怨语满笺、愁情万种,别是一般妩媚情态。词人用此对句是在加强修辞色彩,突出伊人的幽恨形象。虚拟设想之切,正见出相知之深,确然!

怎得青鸾翼,飞归教见憔悴——结二句想象奇特,意在言外。词人希望如鸾鸟双飞翼,直飞到女子身边,让你看看人家也憔悴成什么样子。意思是彼此同样相思、同样伤心。是倾诉相思的情语,但却率尔而出、朴质自然。青鸾:犹青鸟,是神话中在王母娘娘身边专司传递信息的神鸟。

全词以“奈何”为转折抒发伤春、伤别之情,写情思不失于猥亵狎昵,抒恋情而慎用艳句丽词。上海钱鸿瑛先生以词中“望”、“嗟”、“想”三个动词引出三层意思:写词人望汴河引发的缕缕情思和幻想,虚实俱用,想象极为丰富。嗟误约乖期,是全词抒情高潮。河水中融入词人万点相思清泪,突发奇想;希望河水抵达长淮代为倾诉痴情,富于浪漫色彩;暗用曹植“托微波而通辞”(《洛神赋》)略加变化,将情景融合一片。想如今,极言自己想思至极,转而又想女子幽怨愁恨,率尔而出,锦衣玉成。

填词以情景交融为工。周邦彦词写情沉着,痕迹难觅;用词起伏转折、顿挫有致;结构时空转化、续接灵活。

这首词睹春景而生幽情,情语、情词,曲尽其妙,结构别致,感情奔放,抒写情思,极尽铺张扬厉之能事。

在艺术技巧上,通篇作情语,确如邓小军先生所说:“情感如万斛泉源涌出肺腑奔赴笔端,汩汩滔滔,忽而激情如涌潮,忽而悲徊如微波,而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控纵自如,遂极浑成之致。”全词结体奇特,澜翻无穷,描摹勾勒,笔力劲健,绾合熔铸,词旨精严。“堪嗟误约乖期,向天涯,自看桃李”与上阕“触处浮香秀色相料理”相互呼应。下阕“想如今、应恨墨盈笺,愁妆照水。怎得青鸾翼,飞归教见憔悴”从两方着笔,写自己,写对方,层次井然,叙写曲折,奇思妙想,委婉有致。尤其从上阕歇拍至下阕换头“一气贯穿,成为一长句,词中罕见”。

解连环

《词谱》卷三十四:“此调始自柳永,以词有‘信早梅、偏占阳和’及‘时有香来,望明艳、遥知非雪’句,名〔望梅〕。后因周邦彦词有‘纵妙手、能解连环’句,更名〔解连环〕。张辑词有‘把千种旧愁,付与杏梁语燕’句,又名〔杏梁燕〕。”“至宋周美成‘闺情’词云:‘信妙手、能解连环’,遂取三字以名。”(《填词名解》卷三)双调106字,仄韵。

属〔商调〕,旧本题作《怨别》。《草堂诗馀》、《花草粹编》改题作《闺情》。

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汀洲渐生杜若。料舟移岸曲,人在天角。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劈首“怨怀无托”直抒怨情,既是全词最强音,也是全词的基调。不同于一般写相思别离的情词,根本没有可托情怀之人。词人由于“怨怀无托”才生发出种种曲折矛盾的失恋怀人情结。这首词正是以况周颐所谓“作慢词起处,必须笼罩全阕”(《蕙风词话》)为特点的。

全词写词人的一片哀怨痴情。与多写相互怀念的情词不同。

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起得突兀。将久已郁结心中难以抑制、忍无可忍的幽怨喷发而出。抒写导致怨恨的根源。由“情人断绝”而产生“怨怀”,因“信音辽邈”而造成“无托”。都是采取赋的手法直陈其事、直抒胸臆。后两句是对“怨怀无托”的补充抒发。

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纵妙手:《花草粹编》作“忆妙手”。《百家词》作“信妙手”。今依《花庵词选》作“纵妙手”。尤怨至极而用讥刺口吻、巧用典故以泄怨愤和怒气。“解连环”用典故:“秦昭王尝遣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智,而解此环否?’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锥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典故出自《战国策·齐策六》,本来是写齐秦外交斗争,秦国有意刁难,但齐王后毫不示弱,果断地砸碎玉连环,说明连环毕竟是不可解的。但不可解还是解了,以此暗指女子的绝情,含讥刺的意味。“风散雨收”、“雾轻云薄”,个中“云雨”本来暗喻男女缠绵难解之幽情,出自《高唐赋》。词中“风散雨收,雾轻云薄”则反用其意,说女子绝情无义,而自己却痴情难绝,依然睹物思人、旧情难已。词人在其〔浪淘沙慢〕中云“连环解,旧香顿歇”,意思相同。以“云雨”比喻所爱女子,以云飞雨散比喻分离,古诗词中常见。如“云雨分飞二十年,当时求梦不曾眠。今来头白重相见,还上襄王玳瑁筵”(张又新《赠广陵妓》),“离宫路远北原斜,生死恩深不到家。云雨今归何处去?黄鹂飞上野棠花”(窦巩《宫人斜》)等,都是表现感情发生变化。周词这三句也正是写“断绝”之故的。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这两句直到歇拍,写想象中意中人旧居的情景。“燕子楼空”用唐·张愔爱妓关盼盼典。白居易有《燕子楼三首并序》,是对司勋员外郎张仲素《燕子楼》三首的和诗。白居易在序中说:“徐州故张尚书有爱妓曰盼盼,善歌舞,雅多风态……张尚书宴予,酒酣,出盼盼以佐欢……尚书既殁,归葬东洛。而彭城有张氏旧第,第中有小楼,名燕子。盼盼念旧爱而不嫁,居是楼十馀年,幽独块然,于今尚在。”旧说张尚书为愔父张建封,实误。因张建封早已去世。苏东坡词〔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中有“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句,周词直用苏词,暗喻“佳人何在”之意,寓托怀念之情。词中“暗”字、“锁”字精警凝炼;“一床弦索”,意味深长,写人亡物在、人去楼空。“床”,在古代是一种坐具,如今只有“弦索”乐器摆在床上,而且久为尘封,含蓄深蕴。睹物伤怀,睹物思人,相思之情如丝如缕,难以断绝。

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作为上阕结三句,承上“燕子楼空”二句,由思念旧时恩爱,一转而为因忆往事反生恨怨。对伊人“妙手能解连环”的背弃变化,不无怨恨之情。伊人无论是弃旧好别恋新欢,还是无可奈何被迫离去,总之是“背盟爽约”,词人自然难免因情生怨、因爱反恨,拟或对“第三者”怨恨至极。看着伊人当时亲手所种红药,由物及人,怨恨人如花一样“移根换叶”,爱情转移,花草更换,个中深意非常人常情所能体味得到。笔者很同意钱鸿瑛先生以她女性特有之细腻及醇雅的艺术理解力和表现力所断言的:“当然,这种说法并非人人皆能同意。词的妙处就在烟水迷离之致,在可喻又不实指之间。”人去物非,其感慨就更深一层。手种红药:红药即芍药花,这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分紫红、粉红、白多种颜色,五月开花,花大且艳丽,系观赏花卉。《诗经·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勺药即“芍药”,古诗词中以之表示男女爱慕之情。所以芍药又名“将离”(行将离别也),具有特殊的含义。“手种”寓亲自栽种,亲自培育的爱情。“移根换叶”不仅同旧时“手种红药”相关合,而且隐含着往日的欢情、今日的凄楚和永远割舍不断的相思与“毁誓背盟”。苏轼词〔意难忘〕:“相逢情有在,不语意难忘。些个事,断人肠。怎禁得悽惶。待与伊、移根换叶,试又何妨。”俞平伯先生解释本词三句云“然无论如何换,如何移,我总记得分明,实是当时香泥亲护,玉手相将,共同扶持者也。”(《清真词释》)有的论者认为鉴赏“似稍欠斟酌”,因为伊人不只“妙手能解连环”,而且背信弃义,此说不无道理,俞先生执一而论,不够全面,恰与句意相违。

汀洲渐生杜若——过片六字,言简意赅,蕴含丰富,寓意深沉。词人由彼时想到今时,由燕子楼想到汀洲,由旧日红药想到新生杜若,由自己的境况想到伊人情状,时移境迁,事变人去,一个“渐”字涵盖无遗。杜若:是长在江边的香草,《九歌·湘夫人》:“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wèi)兮远者。”虽有采杜若相赠之意,但伊人又在哪里呢?

料舟移岸曲,人在天角——料:想必。思念中人已经渐行渐远,人在天涯海角。词中思念的伊人终于出现,但现在究竟在哪里?无从回答。

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词人从怀念到怨愤,笔锋陡转,情绪大转折,欲将当年所写“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宋·晏殊〔清平乐〕)、海誓山盟的情书,视为闲语闲言,要像汉乐府《有所思》描写的那样“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待总烧却”。然而,词人并未那样决绝,他没有烧掉,仍然保留着痴心一片,还抱着一丝希望,情感又一大转折。那就是: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自己欲通音信,但“信音辽邈”,人在何处,不得而知。于是,在绝望怨愤中又燃起一线希望:水驿江南,春暖花开,她能不能寄来一枝报春的梅花传递感情呢?江南梅萼暗用典故:盛弘之《荆州记》载:“吴之陆凯自江南寄梅至长安,赠好友范晔,并寄诗云:‘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南朝民歌《西洲曲》也有:“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其实,上片早就嗟叹“情人断绝,信音辽邈”,希望寄我一枝江南梅花,只不过是痴心妄想而已。真是割不断、舍不掉、丢不了、理不清!痴顽至极。

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一方决绝离去,一方痴情难忘,竟至“拚今生”,就是“对花对酒”也“为伊泪落”,痴顽如此,人间少有。常言道“痴心女子负心汉”,此男子的痴心妄想、痴情难忘、痴迷不悟,比痴心女子更痴、更呆、更可爱。美女对花微笑,文人对花起兴;曹操“对酒当歌”,陶潜“对酒绝尘想”,词人对花、对酒“为伊泪落”,伊人会否悔之晚矣?结句“为伊泪落”,同起句“怨怀无托”前后遥相呼应。对花对酒尚且落泪,那么无花无酒呢?此种手法可谓更进一层,留有不尽之意在词外。“对花对酒”,格律为仄平仄仄,诸版本作“对酒对花”,非是。伊,作为人称代词,古代不分男女,指称“他”、“她”或“那人”。

“怨怀无托”是一篇之主旨。从内容到手法,不同于一般的写相思离别的情词。词中抒发理由“怨怀无托”生发出的情感波动和思想矛盾,层次清晰,意象鲜明,独具特色。

题作〔解连环〕,系词牌名。周邦彦这首词写一个男子因被恋人抛弃而愁怨万状。以连环喻相思之情,宛转曲折地描写了人物细腻真切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对明·李攀龙《草堂诗馀隽》所说“形容闺妇哀情,有无限怀古伤心处,至末尤见词语壮丽,体度艳冶”及近人沿李之说认为“托为闺怨之词”提出疑义,定为怀人之作。笔者同意此说。

从全词来看,起句四字统摄全篇、直抒其情。前三句写怨恨产生的根源,运用赋的笔法直陈其事。二、三句进而对首句四字补充抒发。第二句点明“怨怀”,第三句点明“无托”。与其〔浪淘沙慢〕“连环解,旧香顿歇”同一机杼。中间分三个层次写“怨怀无托”的原因和别后的情景。层次分明地描写失恋人复杂多变的思绪和情感,其相思之情不绝如缕。

先写因为“情人断绝,信音辽邈”的“怨怀”无所寄托、无从排遣。不解连环而砸碎,仍然怨怀无托。“风散云收”喻离别,“雾轻云薄”喻薄情。次用关盼盼燕子楼典故,虽说人去楼空,但“一床弦索”依然在,睹物思人,相思依旧。三写芍药,与事关合,寓意深沉,根移叶换,象征爱情变故。都表现出割舍不断的相思之情。

陈洵《海绡说词》评论词人心中所感,“全是空际盘旋……设景设情,纯是空中结想,此固词之极幻化者”。写一片痴情,并无实际情节的展开,却十分准确中肯。“设景设情”,也就是将生活素材、原始题材进行加工提炼、构思提纯,来抒发郁积在心中的怨情。

词的上阕中“红药”与下阕之“杜若”、“梅萼,连用典故,象征爱情”,“各占一事,各领一意”,使全词寓意巧妙,引人入胜。

“对花对酒”还是“怨怀无托”之意,具有回应首句、总括全词的作用。

结尾三句是最终的结论。这就是词中“痴情男子”的肺腑之言和忠于爱情的行动。同时使人情不自禁地想到了《红楼梦》中那“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的名句。

这首词纯粹写景。景由情发,缘情布景。情感真挚强烈,愁肠千转百结,确有一波三折之情致。句中多处用单字领起,如“纵”、“想”、“料”、“望”、“拚”等,使全词感情深化、文势转折、波澜起伏,有利于表达难以表达的曲折情节和复杂情感。所以前人有“沉郁顿挫”的评语。与周邦彦词中的〔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同写与情人“断绝”之悲,一写人之决绝,一写人之不留;同写一种“痴绝”之情,一以抒情为主、衬托景物,一以“即景抒情,缘情布景”;一者朴素,一者精丽,各擅胜场,各具千秋。

满江红

〔满江红〕,《乐章集》、《清真集》并入“仙吕调”。宋以来词人多以柳永格为准。双调93字,上阕47字8句4仄韵,下阕46字10句5仄韵。一般多用入声韵。特点是声情激越,宜于抒发豪壮情怀与恢宏襟抱。亦可以斟酌增衬字。姜白石改作平韵,则情调俱变。《词谱》卷二十二:“此调有仄韵、平韵两体。仄韵词宋人填者最多,其体不一。今以柳词为正体,其馀各以类列。《乐章集》注仙吕调。元高拭词注南吕调。平调词,只有姜夔一体,宋元人俱如此填。”多种版本题作《春闺》。

〔满江红〕十六体,又名〔怅怅词〕、〔满江红慢〕、〔念良游〕、〔伤春曲〕、〔上江红〕、〔上江虹〕等。

昼日移阴,揽衣起、春帷睡足。临宝鉴、绿云撩乱,未妆束。蝶粉蜂黄都褪了,枕痕一线红生玉。背画栏,脉脉悄无言,寻棋局。重会面,犹未卜。无限事,萦心曲。想秦筝依旧,尚鸣金屋。芳草连天迷远望,宝香薰被成孤宿。最苦是、蝴蝶满园飞,无心扑。

这首词抒写闺中佳人春日萌发的对远游情人(或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词的中心是用代言体写闺中女子“哀怨宛转,凄苦缠绵”的情思愁绪。上阕先写女子春日睡起的百无聊赖情态。层次分明,寓意深蕴。

昼日移阴,揽衣起、春帷睡足——写春睡女子日高才起的慵懒无聊情态。日上三竿、阴影移动,才揽衣起床。刘扬忠先生的鉴赏很细腻准确。“揽衣”七字暗用白乐天诗句:“揽衣推枕起徘徊”(《长恨歌》)、“酒醒夜深后,睡足日高时”(《自问行何迟》)。只是所写“睡足”不尽相同,白诗中写睡得好,睡得香甜,而本词中女子却是因相思而失眠,一宵难睡,因此早晨精神困倦、无精打彩,懒散地慢慢起来。化用古诗句意蕴,刻画很精细。

临宝鉴、绿云撩乱,未忺妆束——写女子起床后要梳妆打扮,但面对镶嵌珠宝的明镜,慵懒困顿,情思烦乱,无心妆扮。绿云:袭用唐·杜牧《阿房宫赋》“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句意。绿云本谓绿色的云彩。往往用以形容仙人仙境缭绕之瑞云。词中比喻女子乌黑光亮的秀发。而头发散乱蓬松,却“未忺妆束”。忺(xiān):欢快;高兴;适意。宋·李玉〔贺新郎〕:“云鬓乱,未忺整。”未忺,是不喜欢,不想。“女为悦己者容”,此女子却不想,不喜欢妆束打扮。为什么?

蝶粉蜂黄都褪了,枕痕一线红生玉——这两句仍然在写女子睡起之态。“蝶粉蜂黄”,又作“蜨粉蜂黄”,本唐人宫妆名。唐·李义山有“何处拂胸资蜨粉,几时涂额藉蜂黄”(《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之句,“按:《野客丛书》引《草堂诗馀注》:蜨粉蜂黄,唐人宫妆也。且引此联以证之。然粉面额黄,岂始唐诗哉?”(冯浩笺注)。一说蝶翅上的粉屑和蜂身上的黄粉,在交尾后退去。宋·罗大经论曰:“杨东山言,道藏经云,蝶交则粉退,蜂交则黄退。周美成词云‘蝶粉蜂黄浑退了’,正用此也。而说者以为宫妆,且以‘退’为‘褪’,误矣。”(《鹤林玉露》卷十四)刘扬忠先生批评罗大经“自矜得其本源,实是好奇炫博之过”。并认为“多义词应随文释义,不宜任取一训以当之。如此解说,失之穿凿,歪曲了周词原意”。同时说明在这里只是写独居女子睡起之态,丝毫没有任何其他意思。的确对女子初睡起的慵懒情态描摹得非常细腻逼真。因而明·王世贞才有对“枕痕一线红玉生”等句“其形容睡起之妙,真能动人”(《弇州山人词评》)的赞叹。

背画栏,脉脉悄无言,寻棋局——写女子由屋内走到户外。词人用这一富于特征的细节正面描写女子的心理状态。女子这一动作形态融会唐·杜牧诗句“脉脉无言几度春”与“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棋)”(分别见《题桃花夫人庙》、《子夜歌》),略变其意而用之。写女子背依画栏(亦作画阑,即有画饰的栏杆),脉脉含情、悄声无语,寻觅着昔日两个人对弈取乐的棋局。出语含蓄,一语三意,写出了脉脉含情的神态,揭示了女子孤处的空寂心情,以及对弈者已去空留下令人惆怅的棋盘。化用古诗,贴切自然,显示出词人利用前人语言材料创新意境、化用神妙的高超艺术技巧和非凡功力。

上阕通过侧面、正面反复描写女子的心理状态、形象动作,为下阕展开宣泄相思之情埋下伏线、做好准备。

重会面,犹未卜。无限事,萦心曲——下阕忆昔日的欢聚之乐。词人从“重会面,犹未卜”不知再度欢聚在什么时候起笔,“无限事,萦心曲”回忆往事历历在目萦绕心头。心曲(qū),即心之委曲之处,犹内心深处。上阕主要展开描写,下阕则放笔言情。通过“秦筝依旧”、“宝香薰被”、“蝴蝶满园飞”,顺序写来。对三件生活中琐事的叙写,一层深似一层地展示女子的心理活动。过片四个三字句,“句短韵促,意悲情切”,成为全词的“词眼”。女子的一切相思哀愁无不由此而引发,一切无意动作都是因此而产生;既上承前半阕结句“寻棋局”的意脉展开铺写,又下启后半阕“秦筝依旧”三事深入刻画。

想秦筝依旧,尚鸣金屋——这是虚拟的想象之笔。秦筝:古秦地的一种弦乐器,又称秦弦。似瑟,相传为秦蒙恬所造,故名。宋·晏几道〔蝶恋花〕词有“细看秦筝,正似人情短”之句。金屋:华美之屋。金屋贵、金屋宠(居住华美之屋的贵妇)、金屋贮(藏)娇、金屋娇娘,寓意深沉。秦筝依旧,何人弄弦?金屋尚在,伊人何处?筝声绕梁,不绝如缕……物是人去,哀思无尽。以虚拟之笔、设想之辞,把对女子的怀念之深、相思之情,描摹得含蓄细腻,刻画得入木三分。

芳草连天迷远望,宝香薰被成孤宿——写女子相思深切,坐立不安。到户外,登高放眼,芳草连天迷离,望不见;入室内,宝香重薰锦被,成孤眠。一对情侣,天各一方。以相聚的欢乐,衬托离别的痛苦,今昔对比,更见孤眠之凄凉、相思之哀切。

最苦是、蝴蝶满园飞,无心扑——下阕词人“以健笔写柔情”倾诉抑郁,以声情激越的〔满江红〕词调抒写相思。到煞尾处,笔锋陡转,甩开“孤宿”之愁绪,由室内而户外,由环境描写而心理刻画。这两句出人意表,抒写精妙,结得突兀,为全词增色不少。词人以乐景写哀愁,以炽烈的情语收结,追忆往日,今昔对比,不仅将全词的抒情推向高潮,而且韵味悠长,使相思女子的形象更加生动、更见完美。

这首词不属〔满江红〕词调的正格,但系仄韵格,故句脚几乎都是仄声。其“声情激越,宜抒豪壮情感与恢宏襟抱”(榆龙生编撰《唐宋词格律》)。此词调在唐五代及北宋初词中未见。柳永的〔满江红〕(“暮雨初收”)是宋人用〔满江红〕填词最早的一首。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慷慨悲壮,满腔报国激情。后来,苏东坡、辛稼轩用此调抒发政治情怀、人生感慨,几百年来,流风所及,填〔满江红〕词者,多激越豪放一格。只有周邦彦,却用此词调抒发儿女之情,其风格细腻柔婉,既与苏、辛豪放一派大相径庭,又与柳永婉约一派迥异其趣。本词为周词《清真集》中唯一的一首,“旧调用仄韵,多不协律。如末句云‘无心扑’三字,歌者将‘心’字融入去声,方谐音律……”(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卷三)。南宋以后,用〔满江红〕写柔情一派,多承周邦彦这首词的影响,使之成为诸多〔满江红〕中的创调。

对于周邦彦的词,一向有“健笔写柔情”之誉。全词自首至尾铺叙描写,借物寄情,移情于物,使物皆着我之色,皆抒我之情,词句含蓄,曲尽其妙。

词中“枕痕一线红生玉”之前一段,极尽渲染之能事。写“临宝鉴”而又“欲妆临镜慵”的情姿心态,无不突出女子独处孤宿的苦闷。上阕末两句为下阕宣泄相思之情埋下伏线,下阕前八句用一组工整流丽的对偶律句,生动地描述了女子韶光易逝、欢会无期的痛苦。结句因与情人天各一方,睹物怀人,面对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而无心玩赏,以乐景写愁绪,更使人愁何以当!

周邦彦词在艺术技巧方面,辞藻富艳,色彩丽,或含蓄,或直露,刻画精细,善于化用前人诗词文句,而毫无堆叠板滞之感,叙写脉络有条不紊,摇曳生姿,记事言情含而不露,极具层次,都是典型的“清真家数”。这首词是《清真词》唯一的一首,具有上述艺术特色,又是独特的创调。

这首词究竟写于何时,罗烈先生认为:宋哲宗亲政后,革新派被斥殆尽,保守派呼朋引类,明争暗斗,在热烘烘、乱纷纷如同“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这当儿,周邦彦写了这首词。并认为“整首词都用寄托手法,通过春闺孤寂的各种景象,写出作者当时的政治愤慨。幻变《楚辞》的传统风貌,并运用错综的修辞技巧,传达了下面三层意思”:

一是自己的政治苦闷。“宝香薰被”,比喻洁身自爱……“成孤宿”,比喻政治处境的孤立无助……“背画栏,脉脉悄无言,寻棋局”是寂寞无聊的情景,比喻自己的政治苦闷。

二是对革新派人和新法的不幸而感慨。罗先生认为词中一系列比喻,或“比喻怀念被斥逐到远州去的革新分子”,或“比喻心中向往变法时的无限好景”。“金屋”影射朝廷;“秦筝”影射新法。“昼日移阴”,“蝶粉蜂黄都褪了”……象征新法被废,好景不长。

三是对当权派的愤恨和讽刺。罗先生以“蝴蝶”披着美丽的外衣,比喻保守派政客;“无心扑”(宋·姜白石及宋人所见本作“无人扑”),罗先生认为“人”“暗指强有力的政治人物,如宋神宗、王安石,运用铁腕把顽固的保守派一网打尽”……

周邦彦用词含蓄深蕴,罗烈鉴赏处处指实。总觉得指实太多,难免牵强附会。还是那句老话,词人未必然,赏者何必不然!

同类推荐
  • 世界上最伟大的演讲词

    世界上最伟大的演讲词

    主要讲的是:演讲是一门语言逻辑巧妙运用的学问,无论是经过深思熟虑写成的讲稿,还是慷慨激昂的即兴演说,它的背后都有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口才训练和文化积淀;演讲更是一种机智幽默激励人心的艺术,它把社会文化、道德伦理、政治军事等有机融汇在一起,把语言的美与生活的真如艺术般完美而巧妙地结合。一次成功的演讲,可以对人类历史文明的进程产生重大的影响。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莱蒙托夫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莱蒙托夫

    本套丛书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溯溪(康城诗选1998~2008)

    溯溪(康城诗选1998~2008)

    当代诗歌的进程中,70后诗人的山场,随之而来的迅姑崛起,确乎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枓,不仅诗歌读者感到意外,而且诗歌界内部也感到意外。对冇些诗人来讲.由于70后诗人的登台,原先似乎清晰可辨的当代诗歌发展的脉络变得模糊起来,甚至变得无从把握。原来设想的从始于1970年代的地下诗,延伸到朦胧诗,再转换到第三代诗歌,并进而扩展到后朦胧诗的这一当代诗歌的谱系,本来就在上世纪90年代的诗歌中遭遇了离析,但在诗歌史的评述上似乎还有折中的办法。而70后诗人的星火燎原,则彻底捻灭了人们对修复原先的当代诗歌谱系的动机和可能。
  • 永恒的乐园

    永恒的乐园

    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 第十二夜

    第十二夜

    《第十二夜》是莎士比亚早期喜剧创作的终结。这部作品以抒情的笔调,浪漫喜剧的形式,再次讴歌了人文主义对爱情和友谊的美好理想,表现了生活之美、爱情之美。
热门推荐
  • 在网上找到真爱

    在网上找到真爱

    《在网上找到真爱》是将作者十几年来网上交友工作中积攒下的宝贵经验,并结合国内外一些有价值的文献汇编而成。书中用大量来自网上的真实故事和成功经验来论证爱情和网上爱情的真实性、成功策略和技巧,是一本极有阅读价值的网上交友指导书。
  • 神奇宝贝之精灵王座

    神奇宝贝之精灵王座

    一觉穿越到一个有着神奇宝贝的世界(都市文)了,怎么办?不要害怕,神级精灵系统助你成为最强的神奇宝贝大师。想要精灵,去抓?NONONO,在钱面前,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 我不想当领袖

    我不想当领袖

    中二少年因被绿意外来到另一个世界,成了原始时代一个乞丐,本来以为就要这样的过平凡的一生不惊不奇…竟不知天机转运,成了原始高级领袖!“领袖,别玩了,魔族偷袭,快点回去!”曹凛撩撩一头乱发:“什么?魔族偷袭你们去阻止啊!”“群族不能无首,把领袖扛回去!”“等等,能别这样扛,露腚了,能不能讲究一下…”(多种元素!)
  • 花遇蝶的那一年

    花遇蝶的那一年

    乔雯珊与墨倾璇从小一起长大,却因家庭变故而相隔千里。一次偶然的机会,两人再次相遇,但却不复当年。两人之间,却已是天堂地狱之差......花开花落,蝶相逢。却只是惊鸿一瞥,再不见。
  • 五月天异族之恋

    五月天异族之恋

    五月中,春天和夏天的味道交织在空气中。少女奔跑在街道上,黑色的长发随风飘荡,一不小心撞上了一个人,手中的课本掉了一地。身后传来姐妹的声音。“忆莫!”故事开始了……
  • 与黑暗组织的较量

    与黑暗组织的较量

    与黑暗组织的较量,boos的女儿安德烈亚,怪盗基德被黑暗组织追杀,到底视生命为空气的黑暗组织,还会做出什么事情。
  • 公民道德要遵守

    公民道德要遵守

    所谓道德,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们,对实践活动过程中必然产生和形成的人际关系、利益分配、法律制度和思想行为等进行价值判断、价值追求、价值选择、价值实现的总和,是人们行为活动的规范或行为的准则,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 凉暖声声意

    凉暖声声意

    季惊凡承认他是个卑鄙,无耻的小人,一点一点地偷窥洛听的生活,而无法自拔。最后,他像个强盗一样,趁着洛听失忆,将她把别人的女朋友变成自己的妻子(小短篇)练笔
  • 上古炼金术师

    上古炼金术师

    炼金术,那是将不同的物质分解,组合在一起的技术。炼金术需要炼金阵来支持,才能炼成。而上古炼金术不需要任何炼金阵,只要拥有等价交换的物质便可以直接炼成任何等价的物质。比如将炭炼成钻石,水炼成氧气和氢气等等。但是炼金术有一个禁忌,那就人体炼金!将死亡的人炼成活人,没有一个人成功,没有一个启动炼金术后能活下来。而我们的故事的开始是一个学习上古炼金术的少年,不用画炼金阵的炼金术师……而少年最终会成长成为一个可以毁灭世界的人……
  • 唯我仙路

    唯我仙路

    如今纪元,道已昌盛,万灵修仙。少年叶恒,破茧重生,踏足修仙,以剑为道,一剑通仙,谁与争锋,大道三千,唯我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