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35900000003

第3章

林玲到哪儿住了?话还得返回来说。

每年元旦这天,北钢附近的绿草坪公园要举行游园活动。

今年,新世纪新年代的到来,游园活动搞得更加种类繁多,十分热闹。有猜谜语、棋牌赛、滑冰、晋剧清唱表演赛……每个项目都设有纪念奖。

这天,公园对小商小贩也开放,可以进园摆摊。有卖冰糖葫芦的,有卖气球的、卖毽子、卖玩具的……小摊很多,招引游人,增添喜庆气氛。

中午时分。林玲带着儿子钢蛋、铁蛋和二婆婆田亚琪乘出租车来到公园大门前。下车后,她抬头朝公园门口看了眼。大门的门楼上挂着大红灯笼,串串彩灯。各色旌旗,迎风飘扬。门口处人进人出,熙熙攘攘,十分热闹。随后,她先把钢蛋从出租车里抱出,再把铁蛋也抱出来。二婆婆田亚琪在前边副驾驶座上坐着,付了车费,下了车,抱起铁蛋。

林玲拉着钢蛋的一只手。钢蛋已四岁半,个头长得高,她抱不动,只好拉着。一家四人朝大门走去。

元旦到公园玩,是林玲向两个儿子许的愿。平时她很忙,上班、做饭、洗衣服、应酬同事间的礼节交往,挤得时间很紧,没空带孩子玩。晚上的一点时间,还想教孩子学些东西。钢蛋已上幼儿园学前班,虽说有老师教,但她认为自己的辅导很重要。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始教钢蛋英语字母、单词。钢蛋脑子好,记性强,已能背诵五六十个单词。在孩子们中间学习成绩第一。大婆婆郭玉贞为钢蛋会说外国话常常乐得闭不拢嘴。铁蛋还小,两岁多,也需要早点辅导,起码汉语拼音字母应该让他学会。为此,她买了汉语拼音韵母表和少儿唐诗读图,贴在铁蛋住的卧室墙壁上,花花绿绿的十分好看。只要她过去,就拿着笔和纸教铁蛋学拼音、背唐诗。二婆婆田亚琪对此很满意,不让她做一点家务,还总给她改善伙食。

但今天田亚琪不放心,觉得林玲一人带两个孩子到公园玩,那么多人,万一挤着、丢失,咋办?她就跟着来了。

一进公园,花坛前搭着一座大戏台,台的两侧摆着四个大音箱。台上竖着话筒,旁边有支乐队,七八个人坐在椅子上,拉着板胡“叽纽、叽纽、叽纽……”敲着铜锣“咣、咣、咣……”打着木梆“梆、梆、梆……”一位没着戏装,没施粉妆60多岁的大婶对着话筒:“哎嗨……哎嗨……嗨……嗨……”一个劲地“嗨嗨嗨……”声腔脆而响亮、悠远绵长,足有一分钟。吸引着一群戏迷票友。主要是中老年人站在台下仰头观赏。

林玲对戏不感兴趣,听不懂晋剧。二婆婆田亚琪可是戏迷,站在人群后面听得入迷。她也只好陪着。两个孩子刚看时还觉得新鲜热闹,过了一会儿,听不懂便闹着要走。正好借此,她跟二婆婆说:“妈,咱们走吧,到湖边让他俩看滑冰。”

田亚琪听是让孙子去玩,顿时听戏没了心劲,虽然还有点不舍,还是抱着铁蛋离开听戏的人群。

戏台后边是湖水,已冻成一个光滑的大冰场。很多年轻小伙子和姑娘们穿着五颜六色的羽绒衣,头戴棉帽,戴着手套,迎着寒风在冰面上穿梭飞驰,自由驰骋,玩得精神焕发十分愉快。

天气冷,湖畔风大。林玲担心孩子冻着,看了一会儿,她拉着钢蛋铁蛋和二婆婆向林中小路走去。

这里人很多。路旁干枯的树杈上和林子里拉着一根一根的铁丝,上面挂着红红绿绿的纸条,像小旗似的随风飘舞。每张纸条上写着一条谜语让游人猜,猜中有奖。

林玲今天带两个孩子到公园玩,主要是想让孩子猜谜语。前段时间她去幼儿园接钢蛋,站在窗户前看老师讲课。那是位中年女老师,讲得很有意思。她听到老师说:每个人头上有四件宝,这四件宝是什么,我先不讲,让你们猜。东一片,西一片,隔着山头不见面。是什么呢?你们想一想,是人头上的一种器官。老师启发道。台下坐着一群孩子瞪着好奇的眼睛,没人回答。老师摸住耳朵说,你们看这边一只,那边一只,中间隔着头,见不了面,不是耳朵吗?老师在黑板上大大写了两个字,耳朵。让孩子们在本子上跟着写。老师又说:我让你们再猜一条谜语,也是头上的一件宝,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马上有七八个孩子举起小手喊:眼睛、眼睛。老师高兴地笑了。林玲看到钢蛋也举起手,她高兴得很。老师又出了条谜语:上门楼,下门槛,里边坐个小孩孩。嘴、嘴。一群孩子举起手喊。老师又出条谜语:一座山头两眼井,左一眼,右一眼。这次举手的孩子不多,老师开始启发:你们头上还有什么?好好想想。孩子们呆呆地看着老师,他们相互东张西望,露着问询的眼光,一时解答不出。停了会儿,她见钢蛋举起手。老师让他站起。钢蛋迟迟疑疑地说:鼻子。老师立即满面笑容,高兴地表扬他:说得对。晚上,钢蛋拿着本异常兴奋地给她大声念:耳朵、眼睛、鼻子、嘴。

她认为猜谜语可以开启孩子智力,增加他学习的兴趣。她走到一张纸条下,仰起头看了会。上面用毛笔写着:老夫坐在十字路口,嫦娥路边走。(打一字)她对钢蛋说:“给妈妈念一念。”钢蛋瞪大眼睛看了会,结结巴巴地念出几个字:“老、夫×在××路口,××路边走。妈妈,我就认识这几个字,那几个不认识。”

林玲笑笑,在儿子的棉皮帽上摸了摸,她很满意,儿子还没上学就能认这么多字,已是不少。她表扬道:“好孩子,以后好好学就认得多了。来,我给你俩念一遍。”她从婆婆田亚琪手中要过铁蛋,抱在胳膊腕上,一只手指着纸条说:“这是条打字谜。这儿有三个字,‘打一字’,你认识么?”

铁蛋两只明亮的眼睛好奇地看着,一声不响。钢蛋看着纸条半天不吭气。林玲问钢蛋:“你为啥不说话呢?”

钢蛋说:“老师教我们猜谜语识字,什么叫谜语?我不知道。”

林玲听后,心里一阵高兴,儿子的提问正合她的心思。前几天,她特意买了本《谜语浅说》看了几遍,准备给儿子解答。让儿子在实践中学习,寓教于乐。她说:“谜语就是隐语,不把话说明白,让人猜。”

钢蛋想了会儿,想懂了。他自信地说:“猜谜语,就是不让人事先知道。我也会说,‘看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

“是什么?”林玲问。

“妈妈,我让你猜呢。”钢蛋一副大人口气。

林玲故意皱起眉想了会,其实她已猜出谜底,却装得迟迟疑疑:“好、像、是、太阳。”

钢蛋快乐地跺跺脚,拍着手说:“妈妈猜得对,老师说,是太阳。”

林玲高兴地笑了,说:“妈妈猜出了。你也应该把刚才妈妈念的谜语猜出来。”

钢蛋仰着头,结结巴巴地又念一遍。过了会儿,挺难为情,不好意思地说:“妈妈,我猜不出来。”

田亚琪在一旁不满地说;“孩子字都念不全,你让他猜啥谜语,这不是闹笑话?”

事实是这么回事。林玲明白,这是她和婆婆两代人对孩子教育方式上的不同与代沟。但她不好意思与婆婆争辩细说,就等了等。见婆婆不再多言,她开始给钢蛋讲:“这是条字谜。是根据中国汉字方块结构的特点,运用象形、会意的方法设计出来的。你看:‘老夫坐在十字路口,嫦娥路边走’。两句话打一字。就是说上一句是半个字,下一句是半个字,往一块组合成一个字。上一句‘老夫坐在十字路口’八个字,十是偏旁部首,口也是偏旁,十和口合起来是个古,而其他六个字不好合也不好拆。下半句‘嫦娥路边走’,嫦娥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女,你听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就是说她。她坐在月亮上的广寒宫里,嫦娥是没有的,广寒宫也没有,但月亮是有的,下半句话是虚的,从虚中会意实有的是月亮,下半句就找出‘月’字,月也是偏旁,上半句的‘古’和下半句的‘月’,两个偏旁组合,是‘胡’。这条谜语的谜底是‘胡’字。”

“妈妈说得真好,可我听不懂。”钢蛋说。

林玲心想,不懂就不懂吧,多猜一些就懂了。于是她说:“咱们再猜一条,容易点的。”

“好的。”钢蛋懂事地点下头。仰起小脸,举起手,指着谜语条,愉快地说:“妈妈,你给我找一条。”

“可以,别急。让妈妈先把这条谜语扯下来,咱们去兑奖,一会儿回来再猜。”林玲伸手扯下谜语条,上面的编号389。她拉着钢蛋的手对婆婆田亚琪说:“妈,你在这和铁蛋等着我。我和钢蛋去兑奖,一会儿就回来了。”

兑奖处在公园大门一侧。这里人很多。人们手中拿着谜语条排队。排了一会队,轮到林玲。她把谜语条给了工作人员说:“389是‘胡’字。”工作人员看了看谜底本说:“是胡字。”说罢,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一只画着红花绿叶的圆杆铅笔,上边带着橡皮头。林玲没拿,示意了下钢蛋。钢蛋立即伸手把铅笔抓到手中,高兴得他连蹦带说:“妈,咱们快回吧。再猜。”

在母子俩兑奖的时间里。是正午时分,游园活动进入高峰。吃过午饭的人们云集到湖畔的林荫道上、小树林里去猜谜语。有些人嫌麻烦;有些人为了占有,担心别人猜中没有了,一把把谜语条扯下来。眨眼工夫,铁丝上的谜语被扯得干干净净。

田亚琪看得着急,顺手也扯了一条。等林玲回来后,她发起牢骚:“都让人给扯了。不知从哪来的这么多人,会猜不会猜,猜中猜不中,先扯下来。我也扯了一条。你猜,猜出来,咱领奖,猜不出来给了人。”

林玲看了看铁丝。明亮的铁丝,东一条西一条悬在小树林中,上面一条谜语也没有了。她接过婆婆手中的条子,编号是2078。可见,最少也有两千多条谜语,说没就没了,真可恨。她想发句牢骚,当着两个孩子又说不出口。

田亚琪看出她的心思,骂道:“跟土匪似的,一窝蜂抢。狼多肉少,没法。”

林玲觉得难听,担心孩子受到不良影响。她又不便驳斥,便解释:“猜谜语就这样,得有人维持秩序,没人看着就乱了。”说罢,她给钢蛋念开手中的条子,“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打一字”这条谜语简单,它是根据读音判断来猜。一与乙相近,乙在序数中排列在甲后面表示第二。她在读过一遍后已猜出是“乙”字,但为了让儿子的智力得到启发,她开始诱导钢蛋:“你说说一和乙哪个字的读音相近,或者谐音相近?”

钢蛋瞪着大眼,歪着脑袋想了一阵,猜不出来。

林玲耐心地诱导:“甲乙丙丁哪个字与一相近?”

“我知道了。”钢蛋突然兴奋地大喊,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说二是二,乙排在甲后边,是乙字。”

林玲满意地笑了,掏出两块巧克力,给了钢蛋一块,给了铁蛋一块。铁蛋在接巧克力的时候,手指着卖冰糖葫芦的嚷嚷:“我要吃那个。”

田亚琪二话没说,把钢蛋往林玲怀里一放:“抱着,我去买。”

林玲赶忙制止:“那东西不干净,吃上会肚疼。”田亚琪刚走出两步,停住,扭回头不高兴地说:“怕什么,冰糖葫芦开胃口。小时候,我吃冰糖葫芦感觉和过年似的,我爹还舍不得花钱。”

林玲没法。婆婆就是这样溺爱孙子,他要什么她就买什么。也不怕天冷把孩子吃坏。她又不便顶婆婆,只好由她去了。

很快,田亚琪买回两支冰糖葫芦。钢蛋和铁蛋一人一支,迎着寒风在嘴里“咔嚓,咔嚓”地吃。林玲看着,心里担心,别吃得肚子疼开。但瞬时,她想起自己小时候吃冰糖葫芦的事,不由暗暗嗔怪自己。真是瞎操心,由他们吧。

林玲抱着铁蛋,田亚琪拉着钢蛋,婆媳俩换了一下。这是林玲怕婆婆累着,抱上了铁蛋。他们沿着湖边的石板小路,在来往穿梭的人们中间向公园里面走去。那边有个儿童乐园,让孩子去坐碰碰车。

他们途经湖边时,林玲看到一个人,头戴棉帽,身穿雪花呢大衣。在凛冽的寒风中坐在湖边的双人椅上,呆呆地看着冰面上滑冰的年轻人。似在观赏,又不像。动也不动的坐姿显得专注又特别孤单,这情景引起她的好奇。她看那人的背影轮廓似曾眼熟,便走过去,从侧面细细去瞅,不由得一声:“黄伯伯?”

黄一斌听到声音,慢慢地扭过头来看。见是林玲,他淡淡地说:“哦,小林,领孩子玩?”

林玲走过去。看到黄一斌面色憔悴,神情疲惫,精神显得不振。她想问,又不便问。便放下铁蛋,从田亚琪手中拉过钢蛋。让两个孩子并排站在黄一斌面前说:“叫爷爷。问爷爷好。”

钢蛋脆生生地喊了声:“爷爷。”铁蛋不行,看见眼前的人不像他爷爷陈惠,显得木讷,迟迟疑疑不叫。

田亚琪也认识黄一斌,知道他是北钢的总工程师,她连催带鼓励:“快喊爷爷。铁蛋不怕,这个爷爷和你爷爷是好朋友。”铁蛋这才红着脸喊了声。

黄一斌微微笑笑。笑意中带着哀伤。他伸手轻轻抚摸着两个孩子的头,声音有点嘶哑:“小林,你的孩子都这么大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哪。嗯,不错,身体都很好,虎头虎脑,嗯。”说罢,他从口袋里掏出两张百元钞票,往钢蛋铁蛋手里放,“一人一张。初次见爷爷,爷爷没啥好礼物送你们。你们买些学习用具,好好学习。今天是元旦,真是巧得很哪,巧得很呀!”他话中有话。

林玲和田亚琪急忙劝阻:“别,别,黄伯伯不要给。”“黄总,不要给他们。”

钱已被黄一斌塞进两个孩子手中,他一只手握着一个孩子的手说:“拿好。”然后抬起头对林玲和田亚琪道,“你们不要跟我客气。这是我给孩子的见面礼。”

林玲见是如此,只好客气地说:“黄伯伯,让你破费了。”

黄一斌不在意地摇下头,“没啥。钱对于我来说已没多大用了。”

这话少见,让林玲心里纳闷。他是怎么啦?她仔细去看,黄一斌面颊消瘦,眼窝深陷,脸色苍白,显得精神状态不佳。她忍不住小心翼翼地去问:“您哪儿不舒服吗?”

黄一斌摇摇头,神情悲哀地说:“唉,没啥,我身体很好。”他苍老的声音中透露着哀伤与无奈。

“那您。这么冷的天,怎么坐这儿……”林玲欲言又止,不敢多问。她看出黄一斌心里有事。

“你领他们去玩吧。我在这儿散散心,看会儿滑冰。”黄一斌垂下眼帘,注视着冰面上溜冰的人。显得神情淡漠,精力不佳,不想多言似的。

他是怎么了?林玲心想,以前黄一斌见了她总喜欢开玩笑,逗她几句,今天却像拒人千里之外。她朝冰面上眺望。远处滑冰的人很多。大部分是年轻人。男男女女,穿着红色、黄色、绿色的羽绒衣,戴着各色各样棉帽、手套,迎着寒风在冰面上穿梭而来,穿梭而去。有的情侣携手前进,环湖而行。有的男女手拉着手原地伫立,抬起胳膊像座门,让滑冰的人穿行而过。还有人做花样溜冰,动作优美,十分好看。冰面上不时传来他们欢快的声音。

黄一斌肯定遇上事了,否则他不会数九寒天坐在这儿看人滑冰,即便是散心,也不应该在这儿。林玲扭头对田亚琪说:“妈,你先带他俩去儿童乐园玩,我在这儿同黄伯伯坐坐,行么?”

田亚琪早想走了。她从林玲手中接过铁蛋,拉起钢蛋的手,向黄一斌告辞,往儿童乐园那边去了。

林玲斜身坐下,她明亮的眼睛专注地看着黄一斌,轻声地问:“黄伯伯,能告诉我吗,您遇上什么事了?”

黄一斌的眼睛注视着冰面,身子一动不动,沉默着,似在回想。

林玲又问一次。这次她不像刚才问得直,声调婉转温柔,略含歉意:“瞧我真是的,好久没见您了,每天忙得看孩子,没顾得上去看您。您还好吧?”

黄一斌深深地叹了口气,慢慢闭上眼睛,清瘦的脸任凭冰面上冷飕飕的风吹,一动不动。

林玲耐心等着。突然,她看到黄一斌的眼窝里渗出泪水,慢慢从面颊上往下流。这是怎么回事?她着急了,忙从口袋里掏出手绢问:“您怎么了?什么事,真的不能告我吗?”

黄一斌慢慢睁开眼,垂着眼帘,看住地面,长长叹口气,“唉……”随后他哆嗦着手从身上掏手绢。林玲忙把手绢塞到他手中。他拿着手绢,擦去面颊上的泪水,低沉悲伤地说:“你伯母,她走了。”

啊!天哪,是这样!林玲心里一阵猛烈颤抖,紧张、恐惧袭上心头。她最怕听死亡噩耗,一听到噩耗神经就会紧张,心里特别害怕难受。但她也知道,生老病死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谁家都有。她沉默了。

过了一会儿。黄一斌的手哆哆嗦嗦地从口袋里摸出支烟,塞进嘴中,掏出打火机点。风大天冷,冻得他的手直抖,几次都没打着火。林玲忙伸手:“给我,我帮您。”她边拿打火机边问:“我记得您不抽烟啊?”

“现在我抽。让我抽一支吧。”黄一斌的语气中充满哀怜。

这时,林玲看到黄一斌的眼中布满血丝,面色疲乏。她关心地问:“您好像没睡好觉?”

“唉,没法。”黄一斌又长长地叹口气,声音低沉地说,“这段时间我睡眠不好,一直在想苏梦颖。四十年前的今天,我在这儿滑冰,她站在岸上看。她问我滑冰好玩么?我说好玩,她说你能教教我么,我说可以呀。她没冰鞋,我上岸帮她租双冰鞋。她是广东人,没见过冰,甭说滑冰,就连冰上走都没有过,穿上冰鞋站也站不稳。但她是个不怕困难有毅力的人。我拉着她的手,让她保持平衡慢慢滑行。她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站起来。她跌倒后总是笑声朗朗,不在乎不服输,站起来,扶住我的肩膀继续向前滑行。没多长时间她学会了滑冰,像燕子一样在冰面上自由驰骋。她喜欢穿一件红色毛衣,戴一顶红毛线帽子。当她在冰面上愉快地滑行时,就像一朵盛开的牡丹,在冰天雪地之中傲然屹立,鲜艳夺目,熠熠生辉。春暖花开时候,我和她相爱了。她娇气任性,我一句话不对,她就会生气流泪,有时会悄悄哭泣,想家。我想,她一个人从南方来到北方,有很多生活不便,我应该照顾她。她喜欢吃大米,我喜欢吃面。我把供应的大米全给她吃。她照顾我,不吃白面,光吃玉米面和红面。可惜哪,那时供应的大米不多,每个月每人1斤,两个人2斤,没让她吃好,真让人遗憾。唉,有好多事情说不完。现在我愧疚得很,觉得自己忙于工作,没照顾好她。她走了,我才发现,我们在一块的时间太短,太少了!唉,人生真是短暂……”他眼窝里的泪水不停地流。

林玲忙靠前,侧过身,伸出手紧紧摸住黄一斌的胳膊,温婉柔声地说:“黄伯伯,您别,别……”此时她不知怎么安慰他,不知该说些什么。她心里十分难受,又无言开口。沉默许久。她心里深深地哀叹,人的感情竟都是那样脆弱,不堪一击。不论有多少知识还是智慧,在失去爱妻或者亲人后,都难以承受打击,都那样痛苦,要哭要流泪。

她默默地坐着,心想,陪着他,他心里或许会好一些……停了一会儿,她突然想起,便问:“大哥和大姐他们都在吧?”她知道黄一斌有一儿一女。儿子在英国,女儿在瑞士,他们都是科研工作者。已成家立业有了子女。

“都走了。”黄一斌木然地说。

“您没到他们那儿住?”

“去了。儿子那儿住了两个月,女儿那儿住了两个月。儿媳和女婿待我都好,他们也都是华人。那里的生活条件也很好,比咱们这儿强。可我不知是不适应那里的气候,还是吃不惯那里的饭,老感冒。断断续续,好了又发,回到咱这儿就好了。我细细地想,原来是我心里有事,总想着梦颖。她的骨灰在殡仪馆里,一个人孤孤单单在那里待着,我不回来,到了清明谁给她烧纸?我放心不下。”

林玲心里深深地感叹一声,无怪乎他变得这样憔悴消瘦,原来是过度回想过去,思念亲人。黄一斌真是位多情多义的人,苏阿姨在天国也会为此感到荣幸。她不由得对他更加尊敬。片刻,她小心翼翼地问,生怕触动他痛苦的神经:“您这么大年纪,谁照顾您的生活?”

“我自己还能行。不需要照顾。”

“找个保姆好些。一旦您要有个头疼脑热,身边有个人好招呼。”

“魏总给我找过三个。不行,都走了。”

“为什么?”

“原因很多,一言难尽。”

“是吗,您能不能给我说说?”林玲突然来了兴趣,想知道黄一斌找保姆的事。是什么动机使她产生这样的想法,她也说不清。

黄一斌点下头,低声说道:“第一个保姆是从山里找来的。是位中年妇女。丈夫没了,村里留有一儿一女。干了一个多月,想让魏总把她儿女的户口解决,来城里上学。办户口要花钱,上学也要花钱,这个钱魏总没办法报销。走了。第二个保姆是家政公司介绍过来的农村小姑娘,才19岁,很贪玩。晚上不睡觉,看电视到一两点,早晨不起床,半上午才收拾家。魏总来看我,碰上我做早饭,就把那小姑娘训斥了一顿。小姑娘气呼呼地甩手不干了。后来,魏总从初轧厂找来个退休女工,也是没丈夫,也是一儿一女。可她干了三个多月不愿干了,说她儿女不让她在这儿伺候我,嫌人们闲话太多。初轧厂的人也告了我些闲话。唉,什么人都有,说什么话的都有,受不了就让她去吧,我慢慢地再找。”他叹了口气,充满无奈与凄凉。

林玲不由得一阵心酸,忍不住问道:“大哥和大姐不能回来照顾您?”说罢,她又感自己是明知故问。人就是这么奇怪,明明知道不行还想问。

“回不来。他们都是有事业有家的人。就是他们愿意那样做,我也不忍心。何况国外的生活条件比咱这儿好,不能为了我,让他们放弃工作,放弃那样舒适的生活条件。让他们过好日子是我的心愿。”

啊!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儿女,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也不想给他们添麻烦。林玲深深地感叹。

黄一斌又说道:“我知道,你还想问我是不是孤单寂寞。是有一些,但我有事干。我在写一篇论文,《钢的韧性探讨》。这也是公司交给的任务。你是知道的,钢有弹性,弹性越好的钢材在防震过程中有明显的优势,可以保证房屋在震荡摇摆中不坍塌,即使房屋发生倾斜,裂出大缝,钢材仍可以凭其韧性拉住建筑体。现在我虽然退休了,身体尚好,还可以给公司发挥点余热。”

这就是老一辈人。他们退休前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吃苦耐劳。退休后,只要厂里一声招呼,就会竭尽全力重新贡献。这种甘愿奉献,视厂为家的精神,几乎在每一位老前辈工人师傅身上都有。

停了停,林玲关心地问:“您是自己做饭,还是去食堂?”

“去食堂也去饭店,有时自己做,看时间。到饭店最省事,可那儿的饭菜硬,吃了会肚疼,跑了几回肚子,所以我大部分是去食堂。”

“那怎么能行?去食堂太远。”林玲脱口而出。不知怎么。她心里突然焦虑起来。一个60多岁的老人,拿着饭盒,每天去食堂吃饭。走进厂里,走出厂外,走五六里地,简直不可思议。如果遇上刮风下雨下雪,怎么去吃饭?还有路上有那么多车辆,万一给碰倒咋办?这其中麻烦很多。蓦地,她脑海里闪过个念头,为什么我不能去照顾他呢?我去。现在他不单是吃饭不方便,其他困难还有啊,洗衣服、拖地……一个人生活毫无疑问是孤单寂寞,就像前几年自己那个孤独一样,有话没处说,有事难找帮手,有气无处宣泄,得不到异性的情感抚慰。那段时间自己不是一直在想郑建忠和陈玉强吗?而黄一斌现在也一定在想念阿姨,在想往事。一个人要是总沉湎在对亲人的回忆和思念中是会出毛病的。他现在正处在思念的危险期,如果得不到外界的帮助,情感得不到转移和抚慰,会出麻烦。她那段时间幸亏有两个儿子在精神上安慰了她,使她顺利走出丧夫思念危险期。而他呢?需要人在精神上给予安慰,生活上给予帮助,需要人去照顾,这是毫无疑问的。她去比较合适。

她在经过一番慎重的考虑后,想直言又担心被拒绝,便开玩笑:“黄伯伯,您别再找保姆了,我去吧!”

黄一斌心里震了下,有点吃惊,他眼睛里放射出一束明亮的光,随即又很快暗淡:“小林,你不是在跟我开玩笑吧!”

“不是,我真是这样想的。”林玲含着笑,一本正经地说。

黄一斌摇摇头说:“不行,你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你还年轻,应该再找个男人成家。”

黄一斌的话击中林玲心底的苦处,使她心里十分难受,她心酸而又苦涩地说:“是这么回事。可我不想再找。两个孩子有两个婆婆带,我只是过去教他们识识字,学习一会儿。我工作也不忙,没多少事,过去照顾您是完全可以的。”

“不行哪,你还是再找个男人成家的好。”黄一斌固执己见。

“我绝不会再找了,肯定不会再找。您还是让我去吧!”林玲口气坚决。

黄一斌扭转头,他的眼光突然变得炯炯有神,盯住林玲看了一会儿,摇着头说:“不行,不行,人们的闲话太多,你不合适。”

林玲激动起来,急着说:“黄伯伯,您在我心情最不好最困难的时候,给了我安慰和自信,让我寻找到生活的目标。现在您遇到困难,一个人生活,有许多不便,让我到您那里,去照顾您生活。有何不可。”

黄一斌沉思着,长时间地想。

林玲抬起胳膊,手轻轻伸进他的胳膊弯中,温柔地挽住他。另一只手压在他的手背上,亲昵柔情地说:“让我来当您的女儿。”

同类推荐
  • 城门

    城门

    《城门》是一本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通过重庆开州县半坡村的一户农家——向安隆一家人的故事,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这部以小人物来反映大时代的文学作品,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村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心系三农,不忘初心,带领人民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决心和举措。
  • 斧声烛影

    斧声烛影

    商队于开封府博浪沙遭遇神秘刺客,两位名将同日异地身亡,到底是敌国阴谋,还是私人恩怨?太祖赵匡胤创宋十余年,储君之位虚悬,到底是皇弟光义,还是皇子德昭或德芳?万世上法,父死子替;金匮之盟,兄终弟继;朝堂宫闹,传位危机;千秋万岁,悔之莫及……
  • 哥白尼的诅咒

    哥白尼的诅咒

    历史上的那十天哪里去了?公元一五八二年,古老的儒略历被一部新的基督教历法取代,这部时至今日还在使用的、以教皇格列高利八世的名字命名的历法,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接在一五八二年十月四日之后就是十月十五日,整整十天被人为地抹去了……多年以后,一个叫勒伯莱希特的孤儿偶尔发现哥白尼的一本书,里面阐述的思想动摇了教会的根基。教会竭力要销毁所有流传于世的这本书。哥白尼的书里到底说了什么,和历史上的那十天有什么关系呢?
  • 爱你,但我无以为继

    爱你,但我无以为继

    你只知道自己为爱的付出,却不知道爱你的他为此牺牲了多少……法学院毕业生欧阳云景,在与前男友林摩的分手宴会上逃跑遇到许南泽,受他帮助后匆匆作别。一个周后,云景到A市著名的云尚律师事物所面试,在地铁里遇到突发急性胃炎的冯默白,为照顾冯默白云景错过面试受到宋婉清的冷眼,却意外得到冯默白所在另一家律师所的实习面试机会。云景遇到了来找她讨回人情的许南泽,让她陪自己去毁了前女友的聚会,却发现许南泽的前女友竟是宋婉清,而她的新任男友竟是自己的前男友林摩。云景为了不惹麻烦决定不再与许南泽联系,不久冯默白对云景表示好感。就在云景考虑接受冯默白时,却发现了他身上令人惊讶的秘密……
  • 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

    本书讲述曼查一个地方的贵族阿隆索·基哈诺,因为沉迷于骑士小说,时常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骑士,进而改名为“曼查的堂吉坷德”,把自己喜欢的农村姑娘阿尔东萨·洛伦索改名为接近公主或贵夫人的“托博索的阿尔西内亚”,跟拉着缺少头脑邻居桑乔·潘萨做自己的仆人,骑着瘦马“罗西南多”,游走天下,行侠仗义、作出了种种荒诞不经、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结果四处碰壁。他最终从梦幻中苏醒过来,回到家乡后死去。文学评论家都称《堂吉诃德》是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
热门推荐
  • 倾心之恋:缘嫁冷情boss

    倾心之恋:缘嫁冷情boss

    我不是个喜欢诉苦和争辩的女人,受到伤害,我只想悄悄的藏起来独自舔舐伤口。我的婚姻完整,和谐,平静,却惨白无助。我的模范老公,模范了家庭,也模范了小三,纵容到了她敢对我指手画脚。我有三位不同性格的母亲,她们总是相互争斗。他,违背意愿占有了我,我怕他也恨他,可也沉沦在了与他的那种心身合一,直达巅峰的……我在多舛的命运里沉浮,随波逐流!世界一定要这么复杂吗?生活一定要这么艰难吗?人生一定要做出抉择吗?旧日的情分,孩子的幸福,心灵的撞击,我将情归何处?
  • 综漫之刀牧

    综漫之刀牧

    一个经历无数世界的人来到动漫界的事
  • 奶狗的进化史

    奶狗的进化史

    喜报!#三金影帝迷死人不偿命史上最年轻影帝深夜发博#"想吃"配图海带抡人的冷艳花瓶海带精姜晚一夜之间,微博瘫痪,更有狗仔心急火燎拿出偷拍下来的亲密照片交给当今最大的娱乐公司:DBHDBH首席经纪人对姜晚鞠躬:"老板,有你的绯闻"姜晚发博:"不好意思,请换家公司投递,DBH.公司不会登出旗下艺人及老板绯闻,谢谢"众网友:???!一夜之间小明星姜晚究竟是何方神圣!直到姜晚参加生活综艺,摄制组故意趁其不备登门拜访只见南广市首富之女倪兰,南广市房地产大鳄之女唐朊,简大影帝亲姐以及世界一流黑客简卿,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郁南凑一桌打麻将!姜晚输着液一脸冷漠简卿作为长姐磨牙表示:"舍弟简述不做人,死皮赖脸烧香拜佛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才偷走了自己的小姐妹!"简述隔天回应:"有媳妇就行,要脸何用?"众网友分分吃瓜,难道这夫妇俩是姜晚包养的简述?不久后,姜晚受国际游戏组织邀约打游戏简述不小心成了厨神姜晚获得国家奖励的勋章简述被爆其资产刊登在世界首富众网友:这俩口子能不能消停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冰河之永生

    冰河之永生

    天外冰河,永生之地,超越时间才是真正的永生。
  • 冒险小队魔幻旅程

    冒险小队魔幻旅程

    在这片大陆上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做着酒馆发布的任务来赚取赏金和声望,人们叫他们冒险者,而我们的主人公隆,就是这么一个冒险者,他的目标是想成为冒险者团队里最高的荣耀,皇家冒险队,在他冒险的途中也结识了伙伴,感受了友情。而他的团队也渐渐的名声大噪。而成名的道路上等待他们的将是一个又一个挑战。
  • 许我长欢

    许我长欢

    她嫁给他的那一天,以为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嫁给了她爱的人。——谁知道那是走向深渊的起点。林清X叶靖言。(古代架空言情,一个皇子和千金大小姐的故事)
  • 机器毒

    机器毒

    人类因过度开发而离开家乡,多数人去到了另一个星球而那里又有危机重重,主角一步一步走向领导者。。。。
  • 智慧诚信

    智慧诚信

    本书所写的,都是我们民族光辉历程中的关于智慧、诚信的一部分优秀人物的故事。这些人和事,是我们中华民族美德的形象体现,千百年来感染、教育、鼓舞了无数的人。可以让小读者在阅读中悟出做人的道理,快些成长为国家的栋梁,成为民族精神的传人。
  • 跟电竞男神恋爱后

    跟电竞男神恋爱后

    作为电竞圈颜值与实力并存的男神,萧南隽的粉丝堪比其他流量明星。直到有一次粉丝发现萧大佬居然从某幼儿园出来。震惊!难道萧南隽已经隐婚生子了!当天晚上萧大佬发了微博:“谢谢大家关心,我老婆在那里工作,至于孩子我会努力的。”看到微博的沈幼疯狂敲旁边男人的头,公开为什么不告诉我?![1v1]放心入坑已有书友群,群号:104982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