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35900000015

第15章

最近,林玲发现黄一斌自7月13日晚上在俱乐部广场给北钢职工演讲后,他的精神非常愉快。不像是三个月前还在医院病床上躺着的老人,倒像是年轻人。在屋子里踱步居然摇着头哼起歌。她细听,是江南民歌《茉莉花》。这首歌优美动听,易学好唱,朗朗上口,让人听得轻松舒畅。看来,人的健康与精神作用有密切关系。

又一个星期天。林玲原计划吃罢午饭回婆婆那里给儿子洗衣服,黄一斌的一个建议使她改变主意。

吃午饭时,她和黄一斌面对面坐在餐桌前。两人面前各放碗大米,桌上摆着四盘菜。黄一斌喜欢在吃饭时闲聊,他边往碗里夹菜边说:“刚才我买菜的时候碰到田贵,他动员我去跳舞。下午咱们去吧。”

“是吗?田师傅会跳舞?”林玲停住手中的筷子,不相信地问。她心想,田贵长得又高又胖,怎么会喜欢上跳舞呢?北钢退下来的老工人大多喜欢搓麻将,每天下午,晚上互相邀请在一块消遣。在院子里就能听到一些窗户大开的屋子里传出“哗啦啦”的洗牌声。

黄一斌说:“田贵说他得了糖尿病,不能多坐,非动不可。”

“噢。”林玲明白了,原来如此。糖尿病,富贵病,坐着不动血糖高。看着黄一斌那样好的兴致,她实在吐不出口回婆婆那里洗衣服。便说:“去吧,你也应该多动动。”黄一斌听后,高兴地说:“我有几年没进舞厅了。没想到今天能和你一块去,真让人感慨万千。”

林玲低下头,看着碗中的米沉思。黄一斌的话让她想起往事,心里不由得泛起阵阵遐思。在那里她和郑建忠、陈玉强相识,和他们携手共舞,在音乐的海洋中漫步。那是多么美好浪漫的时光,让她常常在梦中萦绕。

但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记忆只是美好,去那里重温过去,是重视现实,热爱生活。

下午3点。林玲和黄一斌来到北钢工人俱乐部。舞厅还在那个位置,她曾经几十次路过那里,仅仅是瞥上一眼就匆匆而过,无心眷恋。今中午,她稍睡了会儿,便起床修饰打扮。她把短短齐耳的黑发梳得蓬松整齐,脸洗净,做按摩,施淡妆,转眼间把自己打扮得年轻靓丽,光彩四射。

她给黄一斌沏了一杯淡淡的茉莉花茶。这是他的生活习惯,午休后要喝两杯茶,然后去书房看书写作。黄一斌的书房只允许她一人进,其他任何朋友还是客人都不能进去,担心别人进去乱翻,弄丢稿子。

黄一斌起床后,来到客厅,坐在沙发上喝茶。当林玲从洗漱间出来,站在他面前,让他惊奇。他看到她,穿着一件淡黄色的连衣裙,凹凸出丰满窈窕的身材,呈现着青春的魅力。看到她圆圆的脸庞面如桃花,清新靓丽。他不由得惊呼:“哎呀,小林!你这一打扮年轻了十岁。这哪像两个孩子的母亲。”

林玲白玉般的脸上泛出羞红,但她很快自然。她走过去拉住黄一斌的手,略带撒娇地说:“我喜欢那里。很长时间没去了。走吧,咱们。”

黄一斌匆匆把茶水喝尽,站起来说:“我去洗把脸,把领带系上。男人跳舞得系领带。”

林玲把领带拿来。黄一斌洗过脸,站在镜子前梳头发。她过去站在他身前,低着头,细心地给他系领带。

黄一斌心情特别舒畅,满意极了。他心想,这么漂亮的女人给他系领带,这是哪辈子修来的福。他由衷地说:“我该怎样谢谢你?”

林玲娇嗔地看黄一斌一眼,垂下眼帘,随意地说:“谢什么呢?应该的。”

舞票是林玲买的,也就是说她花钱。因为黄一斌的工资卡已交给她使用,她不要也不行。他在住院期间哪能去银行取钱,只能由她来办。这样,两人出门花钱都是她。

舞票涨价了,十年前是1元一张,现在是2元一张,按涨幅来说并不算多。她现在的工资是十年前的三倍。

舞厅门上还是挂着一条大大的外红里黑的双重门帘。掀开门帘往里看,光线暗淡,看不清人影。她忙返身挽住黄一斌的胳膊。一个声音提醒她,是收票员:“慢点,注意旁边有人。”他们站在门口,眯缝着双眼去适应彩灯闪烁半明半暗的光线。

一会儿,她看清了。舞厅似乎没多大变化,墙上还是挂着一串串像蛛网似地彩灯,闪闪烁烁。一盏转灯仍在屋顶正中吊着,慢悠悠地旋转,放射着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光。四周的射灯,光线暗淡,起着点缀色彩的作用。一切还是原来的模样。

没乐队了。可能是为节约资金,四周的墙壁上挂着几个大号音箱,传出悠扬悦耳的音乐,音乐中夹着“咚咚嚓嚓”的鼓点。她静心细听,这时灯光已全部熄灭,漆黑一片,依稀能看到舞池中一对对蒙蒙胧眬的人影。是慢四步,怪不得要全黑掉灯。她凑到黄一斌的耳旁说:“等一等吧,慢四步。”

黄一斌“噢”了一声说:“听出了。布鲁斯。”

林玲知道,他说的“布鲁斯”是慢四步国标的称呼。其风格文静安逸,庄重深沉,平稳悠闲,显得高雅大方。跳好了感觉很舒服。

她朝四周环视一圈,看到不远处有绿色灯光,上面亮着三个字“休息室”,下面有扇门。哦,增加了休息室。这可能是让累了的人进去喝茶休息,也可能是让有烟瘾的人进去抽烟。这好,对喜欢抽烟的人是个关心。否则,他们烟瘾来了,不管别人是否接受,坐在那儿使劲抽,一片烟雾弥漫,间接损害了别人健康。但她理解抽烟人的毛病,那是习惯。让他们长时间不抽烟身上会难受。她的亲人熟人几乎都抽烟,设个休息室好。

过了会儿,慢四步结束。灯光逐渐变亮。舞池里的人向四周散去。很快,音箱里传出一曲欢快的舞曲,刚落座的人们,有些人根本就没坐,在舞池边站着,扭身就邀请舞伴跳舞,转眼间舞池中涌进对对舞侣。

黄一斌看到舞池中成双结对的男女,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纵情跳动,他的心也随之昂奋,扭身去看林玲。

林玲已注意到黄一斌想跳了,她伸出右手,优雅地略微弯腰:“请,黄伯伯。”

黄一斌含蓄地点点头,开句玩笑:“应该是男的请女士。”

林玲脸含笑意,顺口而出:“我是小辈,应该我请你。”

“好的。”黄一斌托住林玲的腰,挽住她的手。

这是曲中四步。蒙古族情歌《敖包相会》。是50年代电影《草原上的人们》中的插曲。一对蒙古族青年男女,在广阔的草原上月光下的约会。男女二重唱:

“十五的月亮升上天空哟,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我在这里等待着美丽的姑娘,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哟。如果没有天上的雨水哟,海棠花也不会自己开,只要哥哥你耐心地等待哟,你心上的人就会到来哟。”

黄一斌年轻的时候看过这部电影,对影片中男女主人公骑马驰骋,纵情歌唱的约会镜头留有很深的印象。当他听到这首歌时,马上心情激荡,精神焕发,舞步走得娴熟自如,嘴里也轻轻跟着哼。

林玲已有七八年没跳舞,双腿变得僵硬,但她毕竟有以前跳舞的功底,很快和黄一斌配合默契。

蒙古族歌曲音域宽广,曲调优美,抒情性强,大多是情歌,充分表现出蒙古族青年追求爱情,直爽自由的性格。林玲在优美抒情的音乐中走的心情荡漾,情绪激动。她随着歌词时不时轻轻唱:“只要哥哥你耐心的等待哟,你心上的人儿就会到来哟……”她的眼睛在多彩变幻的七色转灯下变得迷离蒙胧……而优美的音乐,协调的舞姿,光幻的作用使她回到过去,想起郑建忠,一会又想起陈玉强,而现实的是黄一斌。三个男人的音容笑貌不断在她眼前变换,她仿佛回到从前,自然地荡起笑意,朝黄一斌脉脉含情地瞥了一眼。

这一眼把黄一斌的心底震得发颤,引得他想起年轻时同苏曼颖携手共舞互诉衷肠的情景。那时她对他是多么情意绵绵,依依眷恋。他抱着她长久地亲吻,那时,他们……现在,他毕竟年龄大了,已过耳顺之年,情感虽然泛起波澜,控制力还是很强,不敢流露,只能压抑自己,稳稳走动。

一曲下来,黄一斌出身大汗,微微喘气。他自感体力有限不能多跳,便说:“小林,你在这跳,我去休息室歇会儿。”

林玲说:“我陪你去,到那里看看。”

俩人进了休息室。屋里四周坐着七八个人,每人手中拿着一支烟吞云吐雾。浓浓的烟雾在屋里弥漫,墙上的排风扇呼呼呼地转动仍排不干净。

黄一斌一进屋就咳嗽了几声。他得肺炎后,抽烟很少,对烟有种条件反射。一闻到烟味嗓子眼就发痒想咳。他往前走,不想,往后退,又不行。因为已有两个人站起来同他打招呼。田贵大步走过来,远远伸出手说:“黄总,欢迎你和林玲加入我们的团队。跳舞比打麻将强。”

黄一斌同田贵握手后。看到工会主席刘文贵笑呵呵地过来,热情跟他寒暄,“黄总哪,你可真稀罕,好久不见你了。”他又急忙伸手,****:“刘师傅你怎么也来这里?”

刘文贵说:“我到龄,休息了。”

说着,人们一个个走过来,向黄一斌热情问候。林玲注意了下,这几人都是厂级干部,怪不得他们能坐到一块。其中一人是陈玉强的直接领导,四轧厂厂长王波。

王波朝林玲伸出手,握了下,客气地问:“小林,你生活得还好吧?”

林玲不知怎么,鼻子发酸差点掉泪。这是她丈夫的领导在向她问候,使她情绪激动。也许是刚才的舞曲使她触景生情,心潮翻波。她咬紧嘴唇控制住自己,平静的答:“还可以。”

王波又问:“找了没有?”

林玲低眉垂帘,淡淡地说:“不想找。”这样的关心经常有,搞得她心里很难受。

王波正要又开口。田贵在一旁插话道:“别说了,老王,我有点事找小林。”说罢,把林玲拉到墙边的椅子上坐下。“谢谢你了。你给二虎介绍的那个对象我见了,不错,二虎也挺满意。只是那女孩清高架子大。二虎笨,不会说话,请人家一次挺费劲。你还得给使点后劲,给二虎指点一下。”

林玲有些作难,她帮介绍认识就行了。具体怎么谈是他们的事,她哪能承包到底。再说找对象谈恋爱是男女双方互相主动才成,有一方消极推诿就很费劲。但看着田贵那求她的眼神,她不能推辞,答应道:“哪天晚上,我请二虎和小赵到绿草坪公园饭店吃顿饭,给他们创造个机会,让那个氛围和环境熏陶一下,促进他们往来。”

田贵高兴地说:“好办法,让他们多接触加强感情联系。饭钱我出。”说着,他从口袋里掏钱。

林玲忙制止,婉转地说:“别客气,田叔,我有。”此时,她心里泛出一股酸楚,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为了子女的事,时时刻刻在操心。

两人闲聊着。刘文贵走过来,笑着对林玲说:“你给老田的儿子介绍对象,咋不给我儿子也说一个。是不是有点偏心眼呢?我儿也是从西藏边防回来的退伍兵。”

林玲同刘文贵也比较熟悉。20多年前,刘文贵是工会宣传干事,多次到焦化厂采访过她干爸李保旺。她受干爸的嘱咐写过一份感谢信。在她到中心实验室上班后,又受干爸的委托拜访过刘文贵。当她听刘文贵说他儿子也是从西藏回来的退伍兵,心里嘀咕,真是巧哪,可能也是马军的战友。她想都没想,一副大媒人的姿态,欣然答应:“可以。可我没见过你儿,是不是先请他来实验室坐一坐,我和他谈谈。”说罢,她心里忽闪下,马军的对象谈得如何,得找赵淑花问问。

刘文贵顿时脸上笑得开了花,欢喜着说:“好啊,你不愧是李保旺的干女儿,说话爽快,考虑周全。让他去你那里谈谈,看他小子想什么,告我一声。先谢谢你了。”

林玲谦逊地说:“您不要同我客气,能帮忙的事我一定帮。我干爹说你文章写得好,倒是应该我感谢你。”她指刘文贵在北钢工人报上多次宣传李保旺的先进事。

刘文贵抬起胳膊,摆摆手说:“你别这样,我比李师傅差远了。他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他艰苦朴素,厉行节约。他大公无私,忠诚国家。他身上具备着新中国第一代产业工人的许多优秀品质,是我的学习榜样。”

林玲听得很感动,眼窝中转动出泪水。但她控制住自己,淡淡地说:“那都是过去的事了,老说也不好。”

刘文贵突然激动起来,嗓门很高,慷慨激昂地说:“不!过去的事情不能忘记!他们那一代产业工人为新中国的建设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他们在废墟和荒原上建立起工厂和矿山,在茫茫沙漠与波涛海滩建立起油田和海港。现在很多企业是在他们创建的基础上发展壮大的。你看咱们北钢。以前年产量十几万吨,现在是上百万吨,钢产量翻了几番。再看省里的几大矿务局,几大机器厂,都是在老一辈开创的江山上发展起来的,怎能说过去了?怎能不说他们呢?”

众人见刘文贵言谈激昂,都围过来听。见他俩是如此话题,便纷纷参言。田贵说:“刘师傅说得对。我们是在前人开辟的路上往前走的。就说二钢的转炉,72年扩容一次,1985年,1996年改造过,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技改扩容。据我所知,我干的那座电炉是1958年矗立起的,是我老子手里的事,那时我还在咱们子弟学校上学。”

有人会意地“嘿嘿”一笑。有人肃然起敬。他们都是北钢的老工人子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参加工作,到现在干了30多年。有着几乎同样的经历。出了校门当工人,当了徒弟当师傅。在他们的身上有老一辈工人当家做主的自豪,有对工厂无比深厚的感情。王波说:“我刚参加工作时在一轧厂开轧机。我师傅就是刘文贵的父亲,他负责对我‘传、教、带’。他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轧机爱惜如命。有次我开机,没检查机器。刘师傅听见声音不对,让我停机检查。发现是一条螺帽松了产生振动。当时我师傅打了我一耳光,命我把轧机全部查一遍。那一耳光打醒我了。否则,那台机器可能会因螺帽松动报废。”

工人中有种说法。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傅打徒弟,就跟老子打儿子一样,理所应当。虽然领导一再要求不准责罚徒弟,但徒弟犯了错挨打,也没人到领导那儿告状,总是自己做错事了。

王波继续说着:“我带徒弟后,基本上全是按我师傅的做法传代他们,绝不敢胡来。”

“是啊。”“是啊……”众人都附和。他们都当过徒弟。哪个人都吃过苦,一级一级熬上来的。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聊着过去的事情。说着说着,说到北钢即将要发生的一件大事。

田贵问黄一斌:“我听说,咱们北钢要搞下岗分流,有没有这回事?”

黄一斌说:“已经定了,是上边的精神。魏总给我打电话,商讨工程技术人员这块怎么搞。”

田贵又问:“为啥要搞下岗分流。咱们的效益这么好,外边拉钢材的汽车等着一大溜。这么一搞,不是把厂子搞乱了,闹得人心惶惶。”

黄一斌点点头,严肃地说:“是有这么点说法,不过不要紧。工人们还不理解上级文件的精神。我接到一份简报,跟你们说下主要精神。是精简机构,简化流程,分流人员,裁减冗员,减轻负担,实行内退。内退人员保留全工资。”

“噢……”围在黄一斌身旁的人顿时全松了口气。别看他们已退休,拿着几千元工资在家歇着,可他们的子女全在北钢上班,有人的孙子也上了班。担心下岗分流不知要落到哪个亲人身上,搞得他们心里也不安。

刘文贵问:“这样搞,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

黄一斌认真地解释道:“让企业轻装上阵。未来的竞争是面向全球,激烈而又残酷。企业负担太重,必然影响企业发展,影响效益。只有裁减冗员,企业才有活力。关于怎样搞,目前公司正在制定条条。我估计是按年龄一刀切。到年龄的内退休息。这样做似乎有点不妥。有些人确实身体还不错,干到退休没问题。但要不一刀切,这个在岗工作,那个在家休息,让人看着不公。干脆来个彻底,划线到龄休息。大伙一样,谁也没说的,谁还会因此吵?”进来一个人。那人刚进来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打火机点烟,连门都顾不上关。黄一斌笑呵呵地朝那人说:“你是练了四肢伤了肺。”

那人抽着烟,不好意思地说:“没办法,我改不了。”黄一斌同情而又和善地说:“是不好改。我也抽,不多抽。”

一片亮光从敞开的门撒进屋里,传来一曲节奏欢快的音乐。林玲朝外望去,舞厅灯光明亮,金碧辉煌,音乐悦耳,鼓点明朗敲动人心。她身子随着鼓点颤了几下,是快三步。只有快三步灯光才会这样亮,鼓点才这样热烈震颤,也吸引人。屋里人不约而同朝外走去。

跳快三步的人不多。大部分是跳不来,站着看。速度太快,跟百米赛跑差不多,技巧要求也很高。基本上是以连续不断的大步旋转为主,体力消耗大。但快三步节奏清晰,轻快流畅,让人看起来既有起伏又有波浪。有对中年男女反身动作倾斜得十分优美。人们看得啧啧称羡。有对舞侣,女伴穿件红色连衣裙,转动起来裙摆飞扬,同舞台上的演员表演不相上下,甚是美观。

林玲的身子随着“咚嚓嚓,咚嚓嚓……”的鼓点抖动,同时她嘴里哼起歌词,“果园里的绿树放红光,到处是苹果芳香,望大地像美丽的地毯,大丰收在望……”这是朝鲜电影《摘苹果的时候》插曲,女声小合唱。曲调轻盈欢快,节奏清晰,配在快三步里让人心弦动荡,舒畅愉快。别说跳了,就光听听曲子也悦耳心畅。

林玲的身子虽然在动,嘴里还哼着歌词,脑海里却回忆起她和郑建忠一起旋转的情景。郑建忠那刚劲有力的双臂托着她在音乐中乘风破浪奔腾向前的感觉,似骏马驰骋草原之上,又似清风小舟泛于绿水之间,其特殊美感让她没法形容,难以忘怀。那时她和郑建忠能连续旋转一支舞曲下来,把一串动作,反身、摆动、扭腰、倾斜、起伏等技巧和谐优美地完成,经常引起人们赞赏的掌声。今天,真遗憾,没有男士过来请她。她也不知自己是否还能跳快三步。跳舞是熟练活,跳得多熟练,跳得少生疏。还有,快三步一般是常在一块跳的舞伴才能完成那么多高难度的动作,才能达到优美与和谐。不常在一块跳的人是很难配合在一起,即使踩着鼓点跳下来,也不免会出现动作变形,达不到意境。

灯光又逐渐变暗,舞厅里蒙蒙胧胧,音箱里传出一支缓慢悠闲的午曲,平稳的鼓点“咚——咚——嚓——嚓——”拉得长,慢四步,布鲁斯。

黄一斌向林玲伸出手,露出示意的眼神。林玲欣然把手搭在他肩膀上。两人相拥着慢慢走进舞池。

田贵、王波和刘文贵几人也忙着来回走动寻找舞伴。年龄大的人一般喜欢跳慢四步和中四步。用田贵的话来说,在音乐中忽悠,优哉游哉。

舞厅安排慢四步在快三步之后,是为了让舞侣们在激烈的旋转运动后得到休息,一快一慢,一弛一松,相得益彰。

大厅里的灯光逐渐熄灭,墙壁上串串的红绿色彩灯也停止闪烁。四周窗户上的大红丝绒双层窗帘遮的严实无缝,连排风扇都关闭得射不进一丝光线。舞厅里漆黑的如同在夜色中,伸手不见五指。仅有音乐在告诉人们这儿是舞厅。

慢四步已演变成情人舞。有人喜欢听着音乐和情人拥在一起,喃喃私语,传情传意。有怨言的是田贵那样的人,要那么黑干什么?老子要不是觉得这儿有空调,冬暖夏凉,就到外边练腿去了——可他还挺喜欢走慢四步。

不管人们有什么说法。既然有人喜欢,舞厅就应该适应喜欢的人群,何况现在有个从国外传来的情人节。情人约会成了时尚。把慢四步变成情人们公开约会的舞,不算个事。

林玲想起十多年前她跳慢四步。那时灯光虽暗,还有盏七色吊灯在屋顶慢慢转动。舞侣们在红灯绿色中还能蒙蒙胧胧相望。现在彻底黑了,一盏灯都没有。她朝四周看了看,一对舞侣也看不清,只是隐隐约约看到有些人影像小树似的摇动。这倒不错,真照顾谈情说爱的人们。

她想起第一次和郑建忠跳慢四步。郑建忠身体僵硬,手有分寸,不重不轻。像是保护她,又怕伤着她,拥着她笨拙地走,喘气都有点粗。她偷笑,这哪像是跳慢四,优哉,活活是受罪。她故意用手指捏他的肩膀,他问:“怎么了?”她说:“我累。”肯定是累。他们刚跳完快三,应该坐到椅子上歇歇。他说:“累了就歇会儿。”这个傻瓜,误解了。她用手又用劲捏了下,他站着不动了,她向前把身子往他怀里贴,脸伏到他胸前,低声喃喃:“我累了……”

音箱里传出的歌曲是男中音《草原之夜》:“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等到千里冰雪消融,等到草原上送来春风,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

优美抒情的音乐,动听的歌声,使她心情激动,迷迷蒙蒙,荡漾起一股情意。她的身子慢慢地往前贴去,丰满的乳房顶在对方扁平的胸脯上。她感到一只不大有劲的手掌,迟迟疑疑地抱紧她后背轻轻抚摸。哎呀,糟糕!是黄伯伯,不是郑建忠。郑建忠的手很有劲。等她幻觉消失清醒过来,她的脸已紧贴在黄一斌的胸前。想离开又有些不好意思,还有些恋恋不舍。久违了,异性的拥抱,一种充满温馨、安全、特殊的感觉。同时,她的面颊上也感到他的心脏在剧烈地怦怦跳动,搞得她有些心慌意乱……

同类推荐
  • 齐天传2

    齐天传2

    谁安排了大闹天宫?谁操纵了唐僧西游?五百年重压藏猫腻,八十一难是作秀。当孙悟空恍悟一切,齐天大圣的故事才真正开始……
  • 多伦多之恋

    多伦多之恋

    本书分两篇:下篇是“多伦多之恋”,上篇是“永恒的诱惑”。下篇排在上篇前面。
  • 女记者

    女记者

    面对诱惑和风险,说出事实不容易。坚守梦想的苏菲在虚伪爱情的沉痛打击和好友煽动下,最终要挟曹杰进入云海日报却在报社门口三进三出。一个又一个政客的满口虚伪,一件又一件报道的胎死腹中,在这个潜规则无处不在的社会,责任和利益究竟孰轻孰重?遍体鳞伤之后,良知让她最终不再沉默。苏菲根据自身经历创作的《特区黑幕》让她名利双收,却也把自己推向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当失去友情和爱情之后,她想去寻找一份净土……最终,她的身体和灵魂能得到救赎吗?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一个外企高管的职言

    一个外企高管的职言

    世界500强某知名品牌手机企业高管。长期从事研发、市场、销售工作,辗转于全球知名500强企业之间数十年,拥有敏锐的洞察力与实践经验.对外企幕后“潜规则”了如指掌。
  • 声息2

    声息2

    记忆可以剥离出心底的温暖,让一个女孩的歌声只剩悲凉。多年前的一场火灾,一场空难,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让女孩失去了亲人,失去了继承权,也失去了容貌。为了活下去,为了给最爱的人报仇,她不惜亲手埋葬过去的自己,整容,改名,叫季明樱,与另一个女孩柳溪川搭档成立了少女组合SEAL,踏上了演艺之路,并以其独特的个性与音乐才能迅速走红。
热门推荐
  • 王俊凯之你是我的天使

    王俊凯之你是我的天使

    我初一在家乡上的学,后来转学到重庆,遇见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王俊凯,我们两个一起苦,一起甜……(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 生活保卫战

    生活保卫战

    在这个最无聊,最无助得时刻,分享一点点自己得生活,希望能够找到共鸣
  • 魂锁长安

    魂锁长安

    深潭惊醒,何为人影,何为鬼魅?眼前的三个少年奉己为皇弟,为太子。然错错错,身世错,记忆错,性别也是错的。一枚锁魂锁前世,定今生,深山洞穴相依为命,走出这片狼穴,前方的皇宫路,却是什么?李九丢了记忆丢了身份,差点丢了小命,但救她护她陪伴她的,却是敌人,是兄长,是无法舍弃的爱人,前一世,我锁了魂魄,这一生,只为与你相伴。大哥,我从未想要过这江山啊。
  • 农门争斗之女配翻身记

    农门争斗之女配翻身记

    穆雅是当代网络键盘侠和杠精的化身社会女青年,别看穆雅在现实生活中很文静,很低调。在网络里她可是被评为“喷神”,喷子有人喜欢,有人讨厌。在网络上穆雅平时会接很多单子,但都是不为人知的单子,比如去那个很红的主播评论里喷,在写一些带有侮辱性的文章,再扒她的一些黑料,这个人即使在红也会被埋没。
  • 都市小邪道

    都市小邪道

    我可以邪,你不要邪,懂?在这里,我老大,明白?看一代都市邪道如何横扫六合,席卷八荒。一切尽在都市小邪道。
  • 万界大仙尊

    万界大仙尊

    修仙之路,无外乎与天争,地争,人争,仙道无情,看一个身处仙门的少年,如何在这无情的仙门之中求得生存,又如何能够走出自己的至尊之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盛世暖婚:贺少,适渴而止

    盛世暖婚:贺少,适渴而止

    为了找到哥哥的眼角膜,她闯入了他的人生。却赫然发现,他正是害她从天堂坠入地狱的那个人。初见。“叶小姐这种人,也知道廉耻吗?”“贺二少的鼻孔还真的是难看,别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再遇。“不管你用了怎样的方法,别憋着坏心思,否则,后果你承担不起!”“清者自清,我没拿!”最后。“贺修允,知道‘适可而止’这个词儿吗?”“在我这儿,只有渴!”
  • 求生无路

    求生无路

    自从我们班的微信群里莫名其妙多出来一个人之后,整个世界都不好了,同学们开始一个接一个死亡。而我也难逃这个命运……
  • 魔君的金凤凰

    魔君的金凤凰

    仙界有一山,名曰梧桐岭,梧桐岭凤凰宫有一金色凤凰蛋被魔界太子单阳顺手带走以要挟凤凰宫宫主赤凤夫妇交出他丢失的五色玲珑塔,故事便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