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25900000013

第13章

宴包二融宅

包二融:即包融。《唐才子传》卷二:“融,延陵人,开元间仕历大理司直,与参军殷遥、孟浩然交厚,工为诗。二子何、佶,纵声雅道,齐名当时,号三包。”诗约作于开元十七年(729)在洛阳时,诗写包宅的风景之美,主人的清雅之趣,以及诗人产生的欲将归隐而去的情怀。诗题一作《宴鲍二宅》。

闲居枕清洛,左右接人野。

门庭无杂宾,车辙多长者。

是时方盛夏,风物自潇洒。

五月休沐浴,相携竹林下。

开襟成欢趣,对酌不能罢。

烟暝栖鸟迷,余将归白社。

闲居枕清洛,左右接人野。门庭无杂宾,车辙多长者——枕:本意为以头枕物,引申为靠近之意。清洛:指洛水。无杂宾:《晋书》卷七十五《刘惔传》:“为政清整,门无杂宾。”车辙句:《史记》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家乃负郭穷巷,以弊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四句写包宅坐落的环境清幽开阔,门前有清澈的洛水流过,左右与田野相接。来此登门造访的宾客决无粗鄙无知之人,庭前络绎往来的都是些才德君子,可见主人性情的高雅清逸。

是时方盛夏,风物自潇洒。五月休沐浴,相携竹林下——风物:风景。休沐:即休假。四句写刚刚进入盛夏,碧树丰茸,红莲初绽,处处都是明丽潇洒的好风景。主人休沐还家,与诗人相携漫步于竹林之下,在清风竹影之中,情不自禁地萌动了逸兴。

开襟成欢趣,对酌不能罢。烟暝栖鸟迷,余将归白社——开襟:敞开衣襟。《文选》卷十一王仲宣《登楼赋》:“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白社:在河南洛阳东,多借指隐士所居。晋葛洪《抱朴子·杂应》:“洛阳有道士董威辇,常止白社中,了不食,陈子叙共守事之,从学道,积久,乃得其方云。”四句写宴饮兴浓时宾主皆不拘形迹,敞开衣襟,任徐徐清风萦满胸怀,尽情地对饮,直到夕阳落山,烟霭笼罩了大地,倦鸟飞归巢里,酒兴阑珊的诗人对此情景欲将归去。

此诗虽也离不开宴饮,但已少了许多应酬的迹象,多了一些自我抒情的特点。孟浩然一旦抛开应景之笔,以真实的自我情感来写诗时,诗作立刻就会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和光彩。此诗前四句以所居之地的清幽和来往宾客的贤良,来衬托主人的清雅性情,不落俗套。中间四句写当时之季节,虽然没有具体的描写景物是多么的美丽,但“潇洒”一词抵过了千言万语,而“竹林下”的雅趣更是意在言外,引人入胜。末四句写宴饮中恣情欢谑的场面,与李白之“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其各有一段天真疏狂的本性情,而酒尽兴阑之后,诗人在暮色中悠悠地归去,留给读者一个淡淡的背影,亦留给诗一份言尽而意不尽的馀味。

途中九日怀襄阳

九日:即九月九日重阳节。襄阳:孟浩然的故乡。《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一《山南道二·襄州》:“襄阳县,本汉旧县也,属南郡,在襄水之阳,故以为名。”诗写旅途中重阳节的思乡之情,真诚感人。诗题或作《九日怀襄阳》。

去国似如昨,倏然经杪秋。

岘山不可见,风景令人愁。

谁采篱下菊,应闲池上楼。

宜城多美酒,归与葛强游。

去国似如昨,倏然经杪秋——去国:即离开家乡。杪秋:晚秋。《初学记》卷三《秋》:“九月季秋,亦曰暮秋、末秋、暮秋、季秋、杪秋。”二句写离开家乡的那一幕,恍如昨日,时光荏苒,转眼又是暮秋,令人不由得惊叹人生若弹指一挥间。

岘山不可见,风景令人愁——岘山:在襄阳,见前《与诸子登岘山》诗注。二句写诗人在异地登高远眺,家乡的岘山遥不可见,眼前的风景如同虚设,他早已无心赏玩,只是徒然增加了他浓浓的乡愁。

谁采篱下菊,应闲池上楼——“谁采”句:《陶渊明集》卷三《饮酒》二十首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池上楼:谢灵运有《登池上楼》诗。二句诗人以陶渊明、谢灵运自比,因自己不在故居,东篱下的秋菊空展芳姿,无人欣赏采取,池上的楼阁也无人登临,寥落静寂。

宜城多美酒,归与葛强游——宜城:见前《岘山送张去非游巴东》诗注。葛强:晋征南将军山简的爱将。见前《高阳池送朱二》。二句写家乡宜城盛产美酒,自己回去后又可与同伴尽情畅饮,尽兴欢游,而此时他却独在异乡,相形之下,无比的孤寂凄凉。

看过了前面的宴集诗突然看到此首怀乡诗,顿觉眼前一亮,犹如遇见一位天生丽质的女子,不著铅华,荆钗布裙,但处处袅娜风流。诗明白如话,清怡如茶,语淡而味终不薄。诗中的感情同于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望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但表达方法却另有特色。孟诗如一股清泉潺潺而流,遇树木而宛转,遇山石而清响,遇旷野而悠远,朴拙自然,浑然天成,没有名言警句,但却引人进入一个纯净清远的境界,诗人在其中,淡若一枝秋菊。

初年乐城馆中卧疾怀归

初年:一年之初,此指初春。乐城:见前《除夜乐城逢张少府作》诗注。此诗约作于开元二十年(732)初,卧病于乐城馆中时。诗中写卧病中初春的景象,表达了思乡怀归的真挚情感。

异县天隅僻,孤帆海畔过。

往来乡信断,留滞客情多。

腊月闻雷震,东风感岁和。

蛰虫惊户穴,巢鹊眄庭柯。

徒对芳樽酒,其如伏枕何。

归来理舟楫,江海正无波。

异县天隅僻,孤帆海畔过。往来乡信断,留滞客情多——隅:角落。四句写乐城地处偏僻的海滨,诗人乘一叶孤舟从海上飘摇于此,与万里以外的故乡亲人断了音信,独自客居,又逢生病,心头有着说不尽的凄凉。

腊月闻雷震,东风感岁和。蛰虫惊户穴,巢鹊眄庭柯——蛰虫:潜伏过冬的虫豸。《礼记正义》卷十四《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户穴:洞穴。巢鹊:《毛诗正义》卷一《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郑氏笺:“鹊之作巢,冬至架之,至春乃成。”眄:斜着眼睛看。《史记》卷八十三《邹阳列传》:“人无不按剑相眄者。”庭柯:庭园中的树木。《陶渊明集·停云》:“翩翩飞鸟,息我庭柯。”四句写诗人敏锐地感受到冬春之交的种种物象,时值腊月却似乎已闻春雷阵阵,新岁在温暖的东风中到来,潜伏的蛰虫从洞穴中钻出来,鸟鹊啼叫着飞来飞去,选择合适的枝柯,开始筑巢垒窝。

徒对芳樽酒,其如伏枕何。归来理舟楫,江海正无波——芳樽:精致美好的酒樽。伏枕:指卧病在床。四句写诗人卧病在床,空对着芳樽美酒,不能饮酌,心中最盼望的就是早日康复,早做归计,海上风平浪静,正是他回归故里的最好时期。

人在生病时,感觉往往特别的敏锐。谢灵运在久病初愈后作《登池上楼》写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千古名句。此诗虽不能同谢诗的清新奇妙相比,但也写出诗人病中独特的感受。前四句直抒异地之苦,中间四句写初春之细微物象,腊月雷声、岁时东风在康健时是难以体悟的,只有在安静的卧病中才会觉得触目惊心,才会明白健康的生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从而少了功业不成的痛苦,少了时光流逝的忧愁,多了对生命本身的感悟,多了对自然界中细微变化的捕捉。后四句写怀归之情。全诗意蕴沉郁,但并不绝望,隐藏着一种来自于内心深处的对春天的向往,对生机的渴望,以及对生活和人生的热爱之情。从此诗中看到的是一个普通的游子,而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式的诗人。

初出关怀王大校书

关:指潼关。《元和郡县志》卷二《关内道·华州·华阴县》:“潼关,在县东北三十九里,古桃林塞也。关西一里有潼水,因以名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王大校书:即王昌龄,见前《送昌龄王君之岭南》诗注。诗写旅途中的孤寂和对友人王昌龄的思念之情。诗题或作《初出关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

向夕槐烟起,葱茏池馆曛。

客中无偶坐,关外惜离群。

烛至萤光灭,荷枯雨滴闻。

永怀蓬阁友,寂寞滞扬云。

向夕槐烟起,葱茏池馆曛——槐烟:泛指烟气。梁简文帝《玄圃园讲颂》:“风生月殿,日照槐烟。”葱茏:草木青翠繁盛。曛:日落时的馀光。二句写景,落日时分,烟霭升起,苍翠的树木和静谥的池馆都笼罩于暮色之中,景象逐渐变得朦胧。

客中无偶坐,关外惜离群——偶坐:二人同坐。《文选》卷二十六颜延年《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独静阙偶坐,临堂对星分。”二句写诗人在异地形单影只,没有友人相伴,孤寂地独坐在暮色中,深深地叹惜自己的漂泊辗转,犹如一只离群的迷雁。

烛至萤光灭,荷枯雨滴闻——二句写夜色渐浓,摇曳的烛光驱走了黑暗,但也看不见了夜空中的点点飞萤,诗人独对着泪烛,看它一寸一寸的燃烬,夜色悄然中,窗外的秋雨打在枯荷叶上的声音那么清晰,点滴淋漓,点滴淋漓,如同落在诗人深夜难眠的心上。

永怀蓬阁友,寂寞滞扬云——蓬阁:指秘书省。《通典》卷二十六《职官》八:“秘书省校书郎,汉之兰台及后汉东观,皆藏书之室……故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焉。”时王昌龄任秘书省校书郎,故称他为蓬阁友。寂寞句:扬云,西汉扬雄字子云。《汉书》卷八十七上《扬雄传》:“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为人简易佚荡,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静亡为,少耆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王莽时)时雄校书天禄阁上,治狱使者来,欲收雄,雄恐不能自免,乃从阁上自投下,几死。京师为之语曰:‘惟寂寞,自投阁,爰清静,作符命。’”二句写诗人在孤寂的夜晚深深地怀念友人王昌龄,同时也表达了对他安于寂寞的赞美之情。

此诗为途中怀人之作。第一联写夕阳之景,青烟迷离,映衬出诗人低迷的心境,烘托出下一联的离群落寞之情。第三联夜色已深,听觉异常地灵敏,“闻”字最传神,落韵自然,毫无炼字之工,“亦真亦幻”(贺贻孙《诗筏》)。而此联之妙更在于传递了一种凄美清幽的意境和氛围。晚唐李商隐就有“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名句,该是从孟诗中来,而《红楼梦》中,黛玉说,她平生最爱的李义山的诗句就是此句,所以她不教宝玉拔去枯荷叶,要留得听雨声,可见枯荷滴雨的妙处。经过前面情景的叙述渲染,尾联直抒对友人的思念,可谓水到渠成,自然流出。全诗语言朴素,感情真挚,情景交融,体现了孟诗清幽的艺术特色。

早寒江上有怀

有怀:有感。诗写江上秋寒之景和漂泊中的怀乡之情。诗题或作《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木落:树木凋落。《文选》卷四左太冲《蜀都赋》:“木落南翔,冰泮叱徂。”刘良注:“木叶落,秋时也。”雁南渡:鲍照《登黄鹤矶》:“木落江渡寒,雁还风送秋。”二句写深秋萧瑟之景,树木凋落,黄叶纷纷,北雁南渡,悲鸣不断,北风乍起,江上的行人顿觉刺骨的寒冷。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襄水:《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一《山南道·襄州》:“襄阳县,本汉旧县也,属南郡,在襄水之阳,故以为名。”楚云端:襄阳古属楚国,从长江下游遥望襄阳,地势高峻,故称云端。二句写诗人于寒风中回忆起自己温暖的家乡,家乡却是遥在云端,望而不见。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二句写游子思乡的泪水几乎滴尽,家中亲人也时时地凝望着天际的归帆,双方同时在殷切地怀念。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迷津:迷失渡口,也借指诗人内心的迷茫。见前《久滞越中贻谢甫池会稽贺少府》诗注。平海:指江流似海一样平静宽阔。二句写诗人内心的矛盾心情,不知是继续奔走四方、求进入仕,还是归还家乡、隐居田园,他欲求知津之人一问,但所见唯有一抹夕阳,以及浩浩东流的江水,内心不禁更加惆怅。

此诗抒发游子思乡之情。第一联写秋寒,落叶、征雁都是典型秋景,易引人伤感,呼啸的北风使人顿感寒气凛然,直接点扣了题目中的“早寒”,并自然地引发了乡愁,过渡到下面。第二联用曲折之笔来叙说乡情,好像是诗人在对同行的陌生人说话,言语中有一种自豪,又有一种叹惜。第三联笔锋一转,同时推出两组镜头,一是诗人在舟中落泪思乡,一是家人的遥望孤帆,两相对比呼应,思乡之情更是催人下泪。第四联可谓欲言又止,好似有千言万语,却无法细说,只好以一片烟波斜照为结,表面上写景,实则写诗人心头沉沉的迷惘之感。所用迷津之典,说明了诗人于“求仕”与“归隐”之间不能解脱。全诗朴素感人,情景相融,自然浑成,毫无斧凿之痕。

夏日南亭怀辛大

辛大:见前《都中送辛大》诗注。诗写夏夜在南亭纳凉的清爽和闲适情趣,同时表达了对友人辛大的深切怀念,是一篇千古流传的佳作。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山光:指山边的斜阳。二句写黄昏时候昼与夜倏然之间的交替转换,太阳沉落到西山,天光忽暗,终于结束了炎热的一天,朦胧的夜色中,一轮可爱的明月从东方冉冉地升起,倒映于水池的碧波中,犹如一面皎洁的白玉盘。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散发:古代男子束发于头顶,暇时散开头发,以示闲适悠然。轩:指窗。闲敞:清幽宽敞。《文选》卷四张平子《南都赋》:“体爽垲以闲敞,纷郁郁其难详。”张铣注:“闲敞,清虚貌。”二句写月色中诗人散发闲卧在敞开的轩窗旁,怀着悠然自得的心情,尽情地享受夜晚的静谧清凉。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清响:露水滴下时清脆的声响。二句写清夜安静美好,凉风徐徐地送来荷花的幽香,竹叶上的露珠轻轻地滴落下来,小小的一声“叮咚”清响,为恬淡的夜晚添上一种诗意的节奏。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鸣琴:《文选》卷二十三阮嗣宗《咏怀诗十七首》之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知音:知己,此指辛大。故人:亦指辛大。中宵:中夜。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四句写诗人在此静夜欲取鸣琴弹奏一曲,但苦于没有知音欣赏,终是没有拨响清美的琴弦,在心灵的孤独中他深深地怀念起远方的知音,以至于在半夜里梦见了故人。

前人论及此诗佳处,多着眼于“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此句与孟浩然的“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松月生枝凉,风泉满清听”等名句一样清绝可叹。但除佳句之外,此诗还有许多妙处,诗的起二句写日落、月上之景,“忽”字写日去之倏,“渐”字写月之翩翩,明媚可爱。三四句写散发闲卧,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常景,但在孟浩然的笔下变成了优美的抒情诗,乘凉的闲适神态呼之欲出。与其说我们是在读诗,不如说是在读他悠然洒脱的性情。五六两句写荷以“气”,写竹以“响”,既突出了夜的安静,更突出了心的安宁,表现了诗人清静超脱的内心世界。后四句自然地升起了无知音欣赏的遗憾情绪,从而怀念起了故人,诗在梦中悄然结束。全诗字字句句都熨帖地传达了一种清幽的意境,以及诗人骨貌清淑、风神散朗的自我形象。忙碌于生活中的现代人,若能从此诗中体会那种来自于心灵深处的宁静和优美,可谓“开卷有益”。

除夜有怀

除夜:即除夕夜。诗写除夕之夜新旧交替的情景,流露出淡淡的相思伤感之情。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消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钟漏:钟,指佛寺报时的钟声,漏,为古人用铜壶滴漏计时。《文选》卷二十八鲍明远《放歌行》:“日中安能止,钟鸣犹未归。”李善注:“崔元始《正论》,永宁诏曰:‘钟鸣漏尽,洛阳城中不得有行者。’”四气:指一年中春夏秋冬四时之气。《礼记正义》卷三十八《乐记》:“奋至德之光,动四气之和,以著万物之理。”孔颖达疏:“动四气之和者,谓感动四时之气,序之和平,使阴阳顺序也。”推迁:推移变迁。《陶渊明集·荣木》:“日月推迁,已复九夏。”往复:循环不息。四句写除夜五更天时夜漏将尽,晨钟长鸣,在声声相催中开始了新的一岁,又将有一次新的四季轮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才去焰:指灯焰刚熄。二句写罗帐内残烛已灭,香炉中的香尽化为灰,袅袅的香气亦渐渐消散,只留下悠悠馀味。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消竹叶杯——芙蓉枕:对枕的美称,且古人好以香草为枕席。《文选》卷十六司马长卿《长门赋》:“抟芬若以为枕兮,席荃兰而茞香。”竹叶:指竹叶青酒。《文选》卷三十五张景阳《七命》:“乃有荆南乌程,豫北竹叶,浮蚁星沸,飞华萍接。”刘良注:“荆南、豫北,地名;乌程、竹叶,酒名。”二句写新春之感,渐觉枕席比往日温暖,杯中的竹叶青酒,含在口颊唇齿间,更觉绵软和暖。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守岁:除夕之夜不睡以迎新年。晋周处《风土记》:“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二句写家家户户守岁通宵未眠,纵有相思之情,也无缘入于梦中,无缘在今宵的梦中相见。

此诗写除夕之夜的感怀,但不是从“始”写起,而是从“尽”时的五更写起,展现了一夜之间的新旧交替。起二句从大处写,在钟漏相催中除夜匆匆离去,四季纷纷而来,“催”字传神地表现出时间的前后相递,甚至有点“时光只解催人老”的弦外之音。三、四句为室内之景,烛灭香尽,隐含着旧岁完全结束的深意。五、六句从细处入手,枕温酒暖,亦隐含着新年伊始一切都不再同于昨日之意。末二句点明题目,除夜无人入睡,除夜之相思亦无梦托寄,尽管不能知相思为谁,但构思却很巧妙,可见诗人的匠心独具。此诗文从字顺,写景传神,细致入微,但没有除夕的欢乐气氛,末句点明相思,有可能是在旅途所作,但感情并不明澈强烈,所以无法确认。盖是因为成年人对除夕渐渐失去新奇之感,所以诗人的感情比较平淡,他想要高兴起来,但却还是掩饰不了忧郁。

秋宵月下有怀

诗写秋夜之景以及怀人之情,观察细腻,刻画入微,具有一种清幽纯净之美。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露沾湿:《乐府诗集》卷五十五鲍照《白歌》六首之三:“三星参差露沾湿,弦悲管清月将人。”二句写秋夜中的明月,无比皎洁,光彩照人,草叶上的露珠,在月色中轻轻滚动,闪闪晶莹。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惊鹊:即受惊扰的喜鹊。二句写在如水的月华中喜鹊拣尽枝柯,不知该于何处栖卧,流萤从半卷的湘帘飞入屋中,点点萤光飞舞飘动。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杵:捣衣用的棒槌。二句写明净的月光下,庭宇中槐树的枝影清疏可见,清凉如水的秋风中,传来邻家阵阵急促的捣衣声。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佳期:泛指与人相会欢聚之期。旷:久远。望望:瞻望。二句写诗人任罗袜凉侵,露湿衣襟,久久地伫立于月夜中,深深地怀念远方的友人,期待着早一天与他相见。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第一、二句即点明了题目中的“秋宵月下”,秋夜中妩媚的明月和晶莹的露珠,相互映衬,色彩明朗。第三、四句写月光下的惊鸟和飞萤,鸟影翩跹,萤光点点,有流动之美。五六句写槐影和杵声,衬托出月明夜静。此六句写景都为“无我之境”,诗人以物观物,以客观理性之笔集中起明月露珠、惊鹊流萤、庭槐寒影、邻杵夜捣这些典型性景物,描绘出一个清美静雅的秋宵。最后两句才见诗人“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身影,扣回题目中的“有怀”。全诗语言优美纯净,无生词僻典,亦不见一个浓艳之字,但色彩和谐清朗,景物清疏可见,体现了孟诗清幽淡雅的艺术特色。

闲园怀苏子

苏子:未详其人。诗写闲居田园的幽独情景,以及对久去长安的友人的怀念之情。“落影”一作“叶落”。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影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幽独:幽居孤处。《楚辞·九章·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违:《说文》:“违,离也。”二句写诗人身居于山林田园之间,虽没有繁忙的事务,却日日忙碌,许久没有安闲地赏景、静静地思索独处。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影微——开帘:鲍照《鲍明远集》卷七《在江陵叹年伤老诗》:“开帘窥夕景,备属云物好。”落影:即落照、落景。《艺文类聚》卷一梁李镜远诗:“冲****景落,清宴惜光驰。”《唐太宗皇帝集》卷上《感应赋》:“对落影之苍茫,听寒风之萧瑟。”二句写诗人对着一轮斜日,开帘独坐,静静地欣赏夕阳时的景色,夜色渐渐地变浓,庭前的树荫越来越暗淡微弱。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水轩:临水而建之轩。二句写暮色中群鸟向烟葛朦胧的树林飞还,点点流萤轻盈地飞舞,环绕着凉风习习的水轩。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京华:应指唐都长安。二句写诗人深深地怀念起他的友人,友人去了繁华的京城长安,是否已忘了田园中的故人,为何久久都不见归还。

此诗亦为写景抒情诗,但与前面一首截然不同的是,诗人“以我观物”,创造了一个“有我之境”,一切物都著有了“我”的色彩,所以被刘辰翁评为:“一种情绪”。第一联就明确地透露出诗人“幽独”的情怀,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二联的独坐黄昏,并通过庭荫的变化来写天光逐渐微弱,细腻而又真实,表现了诗人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洞察力。第三联写归鸟飞萤,远树近轩,都是通过独坐于夜色中的诗人的眼睛看到的,所以一切都染上了一层夜的颜色。尾联点扣题目中的“怀苏子”,诗人于幽独中怀念的友人,却正淹留在繁华的帝都,此情难以言说,亦无须明说,留得读者去揣测。全诗语言冲淡朴素,写景细致入微,塑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体现了孟诗冲淡清幽的特色。

春意

诗写一位少女于春日清晨,盛妆后游园赏春,睹物思情,感叹其自身的美丽无人欣赏,引发了一种“乱如丝”的伤怀情绪。诗题或作《春怨》。

佳人能画眉,妆罢出帘帷。

照水空自爱,折花将遗谁。

春情多艳逸,春意倍相思。

愁心极杨柳,一动乱如丝。

佳人能画眉,妆罢出帘帷——画眉:以青黛色描画眉毛。妆罢:梳妆完毕。二句写一位美丽的少女心灵手巧,清晨早起仔细地对镜梳妆,娥眉修饰得浓淡有致,她心情愉快地出了闺房,外面正是一派明媚的春光。

照水空自爱,折花将遗谁——折花:《古诗十九首》:“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二句写少女在清澈的水中照见自己娇艳的面容,香腮可比桃花娇红,婀娜的身影,如弱柳拂风,多么美好的青春容颜,但是却无人欣赏,只有独自对水自怜!她渐锁了黛眉,攀折一枝鲜艳欲滴的春花,欲寄给一位远方之人,可谁是她真正的知音?她渐渐地泪眼婆娑,看着手中的娇萼纷纷坠落,就像她美好的青春渐渐地凋零。

春情多艳逸,春意倍相思——二句写春天明媚温暖的天气,浪漫绚丽的景象,柔柔的暖风,灼灼的繁花,双飞的燕子,池沼中戏水的鸳鸯,都使她情窦初开,心怀激荡,频频地引起了她的相思和伤春情怀。

愁心极杨柳,一动乱如丝——二句用比喻来写少女春日寂寞难言的情绪,恰如随风飞舞的千万丝杨柳,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诗写闺怨伤春。诗中的少女美丽活泼,天真烂漫,清晨梳妆好,兴高采烈地去寻芳,春天的生机激起了她沉睡内心的情感,当看到明澈的春水和娇艳的春花时,她突然地苏醒,意识到了自身的美丽和孤寂,没有知音伴侣,烦恼由此而生,一发不可发拾,就像那千丝万缕的杨柳。她的心理变化极像《牡丹亭·游园》中的杜丽娘,发出了“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的感叹,只不过诗中的少女就此而止,没有如杜丽娘一样做一个神奇的梦,与柳梦梅上演一场生生死死的爱情。诗做了一个含蕴的收尾,留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佳人的“照水空自爱,折花将遗谁”与士人的怀才不遇相联系,似有诗人的另一层托欲,贺裳称此句“真有生香真色之妙”,刘辰翁赞美此诗“矜丽婉约”,都可谓至言。

田家元日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日,即大年初一。《初学记》卷四《元日》:《玉烛宝典》曰:“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诗写诗人的田园生活,他非常注重农事,还参加一些轻微的劳动,与劳动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思想上很有进步性。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来已强仕,无禄唯尚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斗回北:北斗星自指北而回转,古时以北斗星的运转来计算季节月令。见前《岁暮海上作》诗注。岁起东:岁星从东方升起。《汉书》卷二十六《天文志》:“岁星曰东方春木。”颜师古注:“孟康曰:五星东行,天西转。岁星晨见东方。”二句写昨夜北斗星回归正北,今晨岁星已起东方,转眼又进入新的一年。

我来已强仕,无禄唯尚农——强仕:《礼记正义》卷一《曲礼上》:“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孔颖达疏:“三十九以前通曰壮,壮久则强,故四十曰强。强有二义,一则四十不惑,是智虑强,二则气力强也。”无禄:没有官职俸禄。二句写诗人感叹自己人到中年,依然为布衣之身,求仕之望已经断绝,只好专心农事,以躬耕田园为生。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桑野:本指种桑的田野,此泛指田野。荷锄:即扛着锄头。二句写诗人在田野中同农夫们一起耕田劳动,新翻起的泥土,在阳光下散着黑亮的光,夕阳下山时,身体疲惫的诗人扛着锄,慢悠悠地随牧童们一起归还,村庄上空飘着缕缕炊烟。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占:占视。根据征兆而预测,带有占卜的性质。占气候,即根据气候而进行推测。二句写有经验的农人们根据初春的气候预测说,今年将是一个丰收之年,人们都喜气洋洋、满怀希望地迎接新年的第一天。

这是一首田园诗,田园中的元日没有都市里频繁的宴饮和热烈的气氛。诗人也入乡随俗,静静地沉思着自己的大半生。“我来已强仕,无禄唯尚农”虽然只是平淡的自述,但其中分明隐含着诗人不得志的哀叹。但诗人能够收起他的情绪,试着过一个农人的日子。于是他扛起了锄头向农夫们学习耕田,傍晚随着牧童们一起归家,与农人们一起交谈,说着丰年的愿望。似乎也像一个参加劳动的人,可是我们从他的诗句中感觉不到丰年的喜悦。像陶渊明的诗“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其中既有一个农人的喜悦又有担忧,才是真正的投入了感情。在孟浩然的这首诗中,他不甚喜欢做一个田园者,尽管他被称为是一个田园诗人,他的田园诗也不如他的山水诗充满灵性。

樵采作

诗写隐居生活中上山采樵的情形,从山林间得到无穷的乐趣,诗题或作《采樵作》。

采樵入深山,山深树重叠。

桥崩卧槎拥,路险垂藤接。

日落伴将稀,山风拂薜衣。

长歌负轻策,平野望烟归。

采樵入深山,山深树重叠——采樵:打柴。二句写诗人入深山采樵,山深处树木重重叠叠,遮蔽了阳光和青天,幽静悄然。

桥崩卧槎拥,路险垂藤接——桥崩:桥坍塌或被毁坏。槎:水中的浮木。二句写山间的木桥因为年久失修,早已坍塌,湍急的河水中飘浮着一些枯木,山路险恶陡峭。

日落伴将稀,山风拂薜衣——薜衣:薜荔之衣,借为隐士的衣服。见前《送友人之京》诗注。二句写日落时分,山色昏暝,樵夫们都纷纷准备下山,而诗人却留恋于山间的晚景,山风轻轻地吹起他的衣襟,他的胸怀也渐渐舒展,深深地被大自然的魅力感染。

长歌负轻策,平野望烟归——长歌:放歌、高歌。《艺文类聚》卷二十九苏武诗:“丝竹属清声,慷慨有馀哀。长歌正激烈,中心怆以摧。”策:手杖。平野:平旷的原野。二句写诗人在暮色中轻松愉快地用手杖挑着木柴背在肩上,哼唱着悠闲的歌下山来,宽阔的平野上,炊烟阵阵,一片灯火,诗人悠然地归向被轻烟笼罩的家园。

这首诗用笔素淡,意境幽远,属孟诗中的田园佳作。开头两句平淡无奇,后两句笔锋一转,就把一次普通的采樵写得似于诗意的探险。沈德潜《唐诗别裁》谓“桥崩十字,写出奇险之状”,从中可见诗人对寻幽探胜的热衷,“遇景入咏”,在普通景物中也能写出峥嵘。诗歌的妙处还在于后面两联:日落时,山风轻轻地吹起诗人的衣襟,温柔地安抚着他的心灵,他于大自然的山林间得到这种精神上的收获,在心灵上找到了一种平衡,弥补了他功业方面的挫折,所以他能够在结尾心情愉快地归来,回到炊烟袅袅的人间。

孟浩然生前没有取得功名,对他个人的追求而言是一种遗憾;但对他的诗歌艺术而言,却可以说是一种机缘。平庸的进士、腐朽的官吏在那时有很多,而优秀的布衣诗人却只有他孟浩然一个。孟浩然可能也领悟到了上天的公平,所以他能够真正的回归到山林中,静下心来感悟生命的美好,写下清澈明净的诗歌,留给后世美的艺术。

同类推荐
  • 大海的第三岸:中英诗人互译诗选

    大海的第三岸:中英诗人互译诗选

    本诗集收录了多位当代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及译文,他们是姜涛,冷霜,唐晓渡,王小妮,西川,萧开愚,严力,杨炼,杨小滨,于坚,臧棣,翟永明,张炜、周瓒,以及安敏轩,托尼·巴恩斯通,波丽·克拉克,简妮芬·克劳馥,安东尼·邓恩,威廉·赫伯特,肖恩·奥布莱恩,帕斯卡尔·帕蒂,菲奥娜·辛普森,施加彰,乔治·塞尔特斯和约书业·维尔纳。
  • 丁玲全集(5)

    丁玲全集(5)

    全集是对丁玲一生文学创作的全面总结。收入她六十年间创作的小说、剧作、诗歌、散文、评论、杂感、讲话、回忆录、论文等四百三十万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为长篇小说,第三卷为短篇小说,第四卷为短篇小说、诗歌、剧作,第五、第六卷为散文、随笔,第七、第八卷为散文、杂感,第九卷为序跋、评论,第十卷为回忆录,第十一卷为家信、日记,第十二卷为书信、年表。全集中相当数量的书信和日记都是经过四处搜寻,首次公开出版。
  • 品读家风

    品读家风

    本书所选文章来源于南京市六合区组织的“百姓家史、百姓家事、百姓家风大家讲”征文活动。所选文章的主题是传扬“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六合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取得的的成果。
  • 今日出门昨夜归

    今日出门昨夜归

    这是一个巨大的超赵人类文明能力的石窟群。但在厂窟周围却生活着群几乎被现代文明摒弃的穷孩子。一个名叫路云天的奇人在这里自筹资金办起了一座初级中学。路云天突然被害而且遗体不翼而飞。同学们在追查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扑朔为离的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怪异事件,使大家的探秘过程,变成了对宇宙、对人性、对生命的寻觅和领悟……二十多年前,著名作家竹林曾以反映知青生活的长篇小说《生活的路》轰动全国,并得到了茅盾、冰心、萧乾等前辈的激赏;二十多年后,她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再度出发,以优雅的、意气风发的姿态行走在科幻、魔幻与现实主义之间,为当代中学生讲述了一个奇妙诡异、大气磅礴而又充满了诗怀画意的故事。
  • 眺望柔软的玫瑰园

    眺望柔软的玫瑰园

    其实,你是价值连城的钻石,切莫把自己当成鹅卵石一样随意丢弃。慢慢地寻找吧,去发现和你相匹配的宝贝。
热门推荐
  • 末世重生之潇洒生活

    末世重生之潇洒生活

    上一世,所有的付出,换来的是被丧尸分食的下场。这一世,陈心蓝要好好看着,没有她的维护,在这吃人的末世,那对渣男渣女要如何在这末世生活。而拥有无限空间的她,这辈子,注定不凡...
  • tfboys之时光的磨练

    tfboys之时光的磨练

    本书纯属虚构三小只和女主故事哦欢迎家人们来看看哦不喜勿喷
  • 万能燃烧系统

    万能燃烧系统

    我才发现,这是个干啥都要玩命的系统,想装币?可以,先去燃烧生命!花钱?可以,继续烧!想无所不能?没问题,往死里烧!想一秒登上人生巅峰?可以,可劲烧!
  • 重生之十方战神

    重生之十方战神

    既然重生,我便重来,既然被害,我便复仇;城若阻我,我便拆城,神若阻我,我便屠神;我为红颜,以死相拼,红颜为我,倾尽天下!
  • 流天纪

    流天纪

    天地间,只留下一个约莫十四十五岁的孩子在抱着无头尸体哭泣“我一定要找到你!红玉之匕,血腥之刃!”
  • 回星眸

    回星眸

    天始初开的星辰,昭事着不凡的秘密,一切的源头到底是始于她,或是针对着我们所有人。。。。。。而她与我们到底都背负些什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爱妾难惹:绝情侯爷请矜持

    爱妾难惹:绝情侯爷请矜持

    她是命途多舛的官家弃女,吟歌江湖。一朝回归之际,堕入初恋的情网,披上嫁衣,却在大婚之日遭人阴谋算计,阴差阳错失身给一个连真面目都没看到的男人。事后,她一袭残破凌乱,被千夫所指、万人痛骂。唯有他罩下一件大氅,掩她身躯,亦被迫收她为妾。她心系初恋,却只能容身在他府中,面对他霸道的追求不知所措……他是朝堂宦海中的一条潜龙,明枪暗箭皆于他手化为无形。一朝节外生枝,见她身中媚药闯至面前,他只得救。事后,他改头换面,霸气而来,“被迫”收她为妾,本只为担负责任,却难料为她动心。
  • 众灵决

    众灵决

    灵魂强大的少年,因为一块玉佩的原因穿越到了异世界,却在异世界发现了种种端倪,天变之日的来临,九龙腾天玉的出现,还有神秘女子霜华、封神老祖,九玄金焱雷,面对异世界的元力修炼,面对异世界的种种险阻,看少年如何认清自我,放下芥蒂,冲破迷雾,迈向武道之巅。
  • 第五维末世

    第五维末世

    玛雅预言的世界末日没有到来。就在人们渐渐将这个末日预言遗忘的时候。然而,真正的末日已经开始酝酿,这是末世也是全人类的新生,末日爆发,新的纪元开始了。地球,正在向着更高的维度进化,而人类,在这进化的大潮中面临着文明毁灭的同时也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