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75200000091

第91章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省)人。少有才名,研习经史,喜读兵书。熙宁十年(1077),往谒苏轼于徐州,次年作《黄楼赋》,苏轼以为“有屈、宋姿”。元丰八年(1085)进士,元祐初,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晚年一再遭贬。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诗清新婉丽;词多写恋情和身世之慨,语工而入律,情韵兼胜,哀艳动人,曾因《满庭芳》词赢得“山抹微云君”的雅号。他毕生追随苏氏兄弟,而词风不学东坡,独创一格,以秀丽含蓄取胜,情调略显柔弱与凄凉。有单刻本《淮海居士长短句》三卷行世,后收入《疆村丛书》。

望海潮①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②,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③,铜驼巷陌④,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⑤。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⑥。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⑦!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①调见柳永《乐章集》。钱塘自古为观海潮的胜地,调名大约取意于此。为《词苑丛谈》卷七,“柳耆卿与孙相何为布衣交,孙知杭,门禁甚严,耆卿欲见之不得,作《望海潮》词,往诣名妓楚楚曰:‘欲见孙相,恨无门路,若因府会,愿朱唇歌之,若问谁为此词,但说柳七。’中秋夜会,楚宛转歌之,孙即席迎耆卿预坐。”

②冰澌(sī):冰块。

③金谷:金谷园,晋石崇所建别墅名园,常在此园中招待宾客,饮宴游玩。

④铜驼:汉代洛阳街名,街道两侧有铜驼相对立,故名。

⑤长记误随车:语出韩愈《游城南十六首》的《嘲少年》:“直把春偿酒,都将命乞花。只知闲信马,不觉误随车。”以及张泌的《浣溪沙》:“晚逐香车入凤城,东风斜揭绣帘轻,慢回娇眼笑盈盈。消息未通何计是?便须佯醉且随行,依稀闻道太狂生。”则都可作误随车的注释。

⑥西园夜饮鸣笳:暗指元祐三年苏轼、秦观等十七人在附马都尉王诜家西园雅集之事。曹植《公燕》诗:“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

⑦是事:事事,每件事。

此词不止于追怀过去的游乐生活,还有政治失意之慨叹其中。有一年早春时节,作者重游洛阳。洛阳这个古代名城,是北宋的西京,也是当时繁华的大城市之一。词人曾经在这里生活过一段时期,对此地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词人旧地重游,人事沧桑给他以深深的触动,使他油然而生惜旧之情,写下了这首词。

此词的艺术特色主要是:其一,结构别具一格,上片先写今后写昔,下片先承上写昔后再写今,忆昔部分贯通上下两片。其二,大量运用对比手法,以昔衬今,极富感染力。

八六子①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划尽还生②。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③,怆然暗惊④。

无端天与娉婷⑤,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⑥。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⑦,翠绡香减⑧,那堪片片飞花弄晚,濛濛残雨笼晴,正销凝⑨,黄鹂又啼数声。

①调见《尊前集》中杜牧的作品。杜词全词八韵,以六字句为主,调名可能取自此意。因秦观词有“黄鹂又啼数声”句,故又名《感黄鹂》。

②划(chǎn):铲除。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③红袂(mèi):红色衣袖。

④怆(chuànɡ)然:悲伤貌。

⑤娉婷(pīnɡtínɡ):姿态美好貌。

⑥“夜月”二句:借用杜牧《赠别》诗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⑦素弦声断:意谓分别后无心弹琴。

⑧翠绡(xiāo)香减:意谓分别后懒于修饰。

⑨销凝:因伤感而凝思出神。此二句化用杜牧《八六子》末句:“正销魂,梧桐又移翠阴。”

此词写作者与他曾经爱恋的一位歌女之间的离别相思之情。全词由情切入,突兀而起,其间绘景叙事,或回溯别前之欢,或追忆离后之苦,或感叹现实之悲,委婉曲折,道尽心中一个“恨”字。此词语言上好用对句,如“柳外水边”、“夜月春风”、“素琴翠绡”、“飞花残雨”皆是,尤以“夜月”和“飞花”两联为佳,不仅语言工丽,而且各具意境。全词情景交融,景语情语难分,可谓感人至深,独具匠心。

满庭芳①

山抹微云②,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③。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④。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⑤,罗带轻分⑥。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⑦。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①这首词写离情别绪。

②抹:涂抹。词人另有《泗州东城晚望》诗:“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两者可参看。

③谯(qiáo)门:建有瞭望楼的城门。

④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直接用隋炀帝断句诗:“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

⑤香囊:古代男子有佩香荷包的风尚。

⑥罗带轻分:意谓分离,古人用罗带结成同心结象征相爱。

⑦“谩赢得”句:语本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这首《满庭芳》是秦观最杰出的词作之一。起拍开端“山抹微云,天连衰草”,雅俗共赏,只此一个对句,便足以流芳词史了。一个“抹”字出语新奇,别有意趣。“抹”字本意,就是用别的一个颜色,掩去了原来的底色之谓。传说,唐德宗贞元时阅考卷,遇有词理不通的,他便“浓笔抹之至尾”。至于古代女流,则时时要“涂脂抹粉”,亦即用脂红别色以掩素面本容之义。

按此说法,“山抹微云”,原即山掩微云。若直书“山掩微云”四个大字,那就风流顿减,而意致全无了。词人另有“林梢一抹青如画,知是淮流转处山”的名句。这两个“抹”字,一写林外之山痕,一写山间之云迹,手法俱是诗中之画,画中之诗,可见作者是有意将绘画笔法写入诗词的。少游在这个“抹”字上极享盛名,婿宴席前遭了冷眼时,便遽起,叉手而对曰:“某乃山抹微云女婿也!”以至于其虽是笑谈,却也说明了当时人们对作者炼字之功的赞许。山抹微云,非写其高,概写其远。它与“天连衰草”,同是极目天涯的意思:一个山被云遮,便勾勒出一片暮霭苍茫的境界;一个衰草连天,便点明了暮冬景色惨淡的气象。全篇情怀,皆由此八个字里而透发。

“画角”一句,点明具体时间。古代傍晚,城楼吹角,所以报时,正如姜白石所谓“正黄昏,清角吹寒,都空城”,正写具体时间。“暂停”两句,点出赋别、饯送之本事。词笔至此,便有回首前尘、低回往事的三句,稍稍控提,微微唱叹。妙“烟霭纷纷”四字,虚实双关,前后相顾。“纷纷”之烟霭,直承“微云”,脉络清晰,是实写;而昨日前欢,此时却忆,则也正如烟云暮霭,分明如,而又迷茫怅惘,此乃虚写。

接下来只将极目天涯的情怀,放眼前景色之间,又引出了那三句使千古读者叹为绝唱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于是这三句可参看元人马致远的名曲《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天涯。”抓住典型意象,巧用画笔点染,非大手不能为也。少游写此,全神理,谓天色既暮,归禽思宿,却流水孤村,如此便将一身微官濩落,去国离群的游子之恨以“无言”之笔言说得淋漓尽致。词人此际心情十分痛苦,他不去刻画这一痛苦的心情,却将它写成了一种极美的境界,难怪令人称奇叫绝。

下片中“青楼薄幸”亦值得玩味。此是用“杜郎俊赏”的典故:杜牧之,官满十年,弃而自便,一身轻净,亦万分感慨,不屑正笔稍涉宦郴字,只借“闲情”写下了那篇有名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其词意怨愤谑静。而后人不解,竟以小杜为“冶游子”。少游之感慨,又过乎牧之之感慨。

结尾“高城望断”。“望断”这两个字,总收一笔,轻轻点破题旨,此前笔墨倍添神采。而灯火黄昏,正由山林微云的傍晚到“纷纷烟霭”的渐重渐晚再到满城灯火,一步一步,层次递进,井然不紊,而惜别停杯,流连难舍之意也就尽其中了。

这首词笔法高超还韵味深长,至情至性而境界超凡,非用心体味,不能得其妙也。

后,秦观因此得名“山抹微云君”。

满庭芳①

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②。舞困榆钱自落③,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缨。渐酒空金榼④,花困蓬瀛。豆蔻梢头旧恨⑤,十年梦、屈指堪惊。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⑥。

①此为春游感怀之作。

②蹴(cù):追逐。杜甫《城西陂泛舟》:“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③榆钱:唐施肩吾《戏咏榆荚》:“风吹榆钱落如雨,绕林绕屋来不住。”

④金榼(kē):酒器。

⑤“豆蔻”二句:语本杜牧《赠别》诗“豆蔻梢头二月初”和《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

⑥芜城:扬州的别名。

秦观善于以长调抒写柔情。本词记芜城春游感怀,写来细腻自然,悠悠情长,语尽而意不尽。此词的情调是由愉悦转为忧郁,色调从明快渐趋暗淡,词人的心情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换而在起着变化,却又写得那样宛转含蓄,不易琢磨,只好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了,“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浣溪沙》)

上片写景,起首三句写破晓前一阵急雨,不久雨霁云散,朝霞满天,词人满怀欣悦,在这旖旎的春光里旧地重游,但见尘封楼台,草满庭阶,已非昔年繁华景象;只有燕燕差池,欲飞还住,足尖频频踢下瓣瓣落花。“舞困”句形容风来榆枝摇曳,风停树静,串串榆荚犹如酣舞已久,慵自举袂的少女;自落是说风过后榆钱轻轻坠地,悄无声息。这里摄取了两个镜头,即“燕蹴红英”和“榆钱自落”,用以突出四周环境的冷落凄寂。词人乘兴而来,不能再见到“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的场面,不禁恍有所思,若有所失,其心情是与他在《望海潮》词中所说“重来是事堪嗟”相似,只是此处并不明言,而是以客观环境作为衬托,间接地反映出词人内心的怅惘和感喟。

“秋千外”四句,转静为动,那出墙秋千吸引了词人的视线。荡秋千,是闺中女子爱好的游戏,也经常出现在文人笔下,如“绿杨楼外出秋千”,“柳外秋千出画墙”;而苏轼的“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蝶恋花》)可说是和“秋千外、绿水桥平”同一机杼。小桥涨水,朱门映柳,这是墙外所见。然而使词人悄然凝思的,则是飘然而至的弹筝之声。从秋千出墙到风送筝声,由墙外古台到墙内佳人,引出种种联想,使词人心潮起伏,陷入沉思之中。

下片通过回忆、对照,在深化词意的过程中透露词人心情的变化。“多情”两句,承上接下。“多情”两字一顿,指当年在此行乐之人和事,如今人事已非,而行乐之处宛然在目。“珠钿”两句形容车马装饰的华美,想见那时“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的情景。“渐酒空”两句追忆离别。金盏酒尽,仙境花萎,乐事难久,盛宴易散,真是“而今乐事他年泪”了,蓬瀛,即仙山蓬莱和瀛洲,借指歌伎居处。

“豆蔻”两句,隐括杜牧《赠别》诗意,记的是以往的一段恋情,豆蔻梢头,点明伊人歌伎的身份:“旧恨”照应行乐处及行乐之人,又引出身世之感。屈指十年,叹息岁月如流。如今人去楼空,不胜沧桑之感,所以说是“堪惊”。从人事的堪嗟到“堪惊”,意味着伊人不知何处,往事不堪回首,词人的心情也愈趋沉重。“凭阑久”三句,以景作结。“疏烟淡日”与起首“晓色云开”成明显对照;一灰暗,一明快,也反映了词人内心由怡悦转向忧伤的感情变化。

减字木兰花①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②,断尽金炉小篆香③。

黛蛾长敛④,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⑤。

①据《词谱》:《木兰花》令始于韦庄,系五十五字,全用仄韵者。《花间集》魏承班有五十四字词一体,毛熙震有五十三字词一体,亦用仄韵,皆非减字也。自南唐冯延巳制《偷声木兰花》五十字,前后起两句仍作仄韵,七言结处乃偷平声,作四字一句,七字一句,始有两仄、两平、四换韵体。故《减字木兰花》又称《偷声木兰花》、《减兰》、《小木兰花》等。

②回肠:司马迁《报任安书》有“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南朝陈徐陵《在北齐与杨仆射书》:“朝千悲而掩泣,夜万绪而回肠,不自知其为生,不自知其为死也。”

③篆(zhuàn)香:即盘香,此处喻“回肠”。李清照《满庭芳》:“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④黛蛾:女子之眉。温庭筠《晚归曲》:“湖西山浅似相笑,菱刺惹衣攒黛蛾。”

⑤飞鸿:即雁。字字:雁飞时排成“一”字或“人”字,故云。

这是写一个独处女子,在困人的春天思念远方情人的离愁别恨至深的词。词的上片“天涯”二句,首句“天涯”就距离写游子之远、彼此分离天各一方,“旧恨”就时间写分手之后,别愁离恨之长。词篇本事,就此揭示了出来。次句,“人不问”,写无人对语,独居高楼,本够凄凉,有谁关心慰问,即连同情的人都没有,故“独自凄凉”,即分外感觉到凄凉难堪。这里“人不问”之人,当指为其朝思暮想远在“天涯”之人。其人“不问”,可知音信不通,相思难寄,这就必然加重了她对远方情人的思念更加迫切,相见的欲望更加强烈。“欲见”两句,写女子在百无聊赖愁苦之极,只好用燃香数刻来耗费时间。“欲见”写怀情人之切,“回肠”写内心之痛,用形状回环如篆的盘香,形容恰如人的回肠百转。“断尽”,指炷一根根断尽。这里用以突出女子柔肠寸断,即“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强烈感受。香断烟消,也是形容时间流逝、愁闷未散,女子的愿望终于烟雾一样虚幻。总之,这两句极写其相思怀人的愁苦。

过片从一年四季写愁。“黛蛾”两句写这位女子从冬到春愁眉难展的情状。由于别恨难消,故存于心头而现于眉梢,以致常是愁眉紧锁,尽管春天来临,“东风”劲吹,具有神奇伟大的东风,吹绿了大地江岸,吹开了百花吐艳。但无论怎样吹拂,也吹不展她的一双愁眉,这就深刻地揭示出在“长敛”、“不展”背后其愁恨的深重。此句构思巧妙,它和辛词《鹧鸪天》“春风不染白发须”同一机杼,都可说是文艺美学上无理而妙的写法。即通过这种似乎无理的描写,却更深刻地表达了人的情思,给人以无穷的韵味。歇拍“困倚”二句,写她从夏到秋守傍高楼,默默无语地目视一群群大雁消失在遥远的天边,渴望着有远人锦书的到来,但她凭着自己有多少次失望的经验,明知那毕竟是缥缈无凭的幻想,即使倚遍危楼,也依然是天涯离恨。因此在她眼里,那远去飞鸿组成的“人”字飞翔,实际上都可说是一个个巨大的“愁”字而已。这就是俗话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因为她思念情人,见雁字倍增愁思,“人”字也就变成了“愁”字。因为人在激情强烈的情况下,客观景物在人的眼里是会改变情调色彩的。所以,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这话是言之有理的。

踏莎行①·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②。桃源望断无寻处③。可堪孤馆闭春寒④,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⑤,鱼传尺素⑥,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①这首词为词人贬谪郴州时所写。

②津渡:渡口。

③桃源:陶渊明《桃花源记》所写的理想境界。杜甫《春日江村》:“茅屋还堪赋,桃源自可寻。”

④可堪:哪堪。

⑤驿寄梅花:《太平广记》引《荆州记》曰:“陆凯与范晔为友,在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诗云:‘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⑥鱼传尺素:蔡邕(yōnɡ)《饮马长城窟行》诗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两句指亲朋书信。

这首词题为“郴州旅舍”。大约作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前此,由于新旧党争,秦观出为杭州通判,又因御史刘拯告他增损神宗实录,贬监处州酒税。绍圣三年,再以写佛书被罪,贬徙郴州(今湖南郴州市)。接二连三的贬谪,其心情之悲苦可想而知,形于笔端,词作也益趋凄怆。此作写于初抵郴州之时,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谪居的凄苦与幽怨。成为蜚声词坛的千古绝唱。

上片写谪居中寂寞凄冷的环境。开头三句,缘情写景,劈面推开一幅凄楚迷茫、黯然销魂的画面:漫天迷雾隐去了楼台,月色朦胧中,渡口显得迷茫难辨。“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互文见义,不仅对句工整,也不只是状写景物,而是情景交融的佳句。“失”、“迷”二字,既准确地勾勒出月下雾中楼台、津渡的模糊,又恰切地写出了作者无限凄迷的意绪。“雾失”、“月迷”,皆为下句“望断”出力。“桃源望断无寻处”。词人站在旅舍观望应该已经很久了,他目寻当年陶渊明笔下的那块世外桃源。桃源,其地在武陵(今湖南常德),离郴州不远。词人由此产生联想:即是“望断”,亦为枉然。着一“断”字,让人体味出词人久伫苦寻幻想境界的怅惘目光及其失望痛苦的心情。他的《点绛唇》,诸本题作“桃源”。词中“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写的当是同样的心情。“桃源”是陶渊明心目中的避乱胜地,也是词人心中的理想乐土,千古关情,异代同心。而“雾”、“月”则是不可克服的现实阻碍,它们以其本身的虚无缥缈呈现出其不可言喻的象征意义。而“楼台”、“津渡”,在中国文人的心目中,同样被赋予了文化精神上的蕴涵,它们是精神空间的向上与超越的拓展。词人多么希望借此寻出一条通向“桃源”的秘道!然而他只有失望而已。一“失”一“迷”,现实回报他的是这片雾笼烟锁的景象。“适彼乐土”之不能,旨在引出现实之不堪。于是放纵的目光开始内收,引出“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桃源无觅,又谪居远离家乡的郴州这个湘南小城的客舍里,本自容易滋生思乡之情,更何况不是宦游他乡,而是天涯沦落啊。这两句正是意在渲染这个贬所的凄清冷寞。春寒料峭时节,独处客馆,念往事烟霭纷纷,瞻前景不寒而栗。一个“闭”字,锁住了料峭春寒中的馆门,也锁住了那颗欲求拓展的心灵。更有杜鹃声声,催人“不如归去”,勾起旅人愁思;斜阳沉沉,正坠西土,怎能不触动一腔身世凄凉之感。词人连用“孤馆”、“春寒”、“杜鹃”、“斜阳”等引人感发,令人生悲伤心景物于一境,即把自己的心情融入景物,创造“有我之境”。又以“可堪”二字领起一种强烈的凄冷气氛,好像他整个的身心都被吞噬在这片充斥天宇的惨淡愁云之中。王静安先生吟诵至此,不禁挥笔题曰:“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为凄厉矣。”(《人间词话》)前人多病其“斜阳”后再着一“暮”字,以为重累。其实不然,这三字表明着时间的推移,为“望断”作注。夕阳偏西,是日斜之时,慢慢沉落,始开暮色。“暮”,为日沉之时,这时间顺序,蕴含着词人因孤寂而担心夜晚来临更添寂寞难耐的心情。这是处境顺利、生活充实的人所未曾体验到的愁人心绪。因此,“斜阳暮”三字,正大大加重了感情色彩。

下片由叙实开始,写远方友人殷勤致意、安慰。“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连用两则有关友人投寄书信的典故,分见于《荆州记》和古诗《饮马长城窟行》。寄梅传素,远方的亲友送来安慰的信息,按理应该欣喜才是,但身为贬谪之词人,北归无望,却“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每一封裹寄着亲友慰安的书信,触动的总是词人那根敏感的心弦,奏响的是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痛省今时困苦处境的一曲曲凄伤哀婉的歌。每一封信来,词人就历经一次这个心灵挣扎的历程,添其此恨绵绵。故于第三句急转,“砌成此恨无重数”。一切安慰均无济于事。离恨犹如“恨”墙高砌,使人不胜负担。一个“砌”字,将那无形的伤感形象化,好像还可以重重累积,终如砖石垒墙般筑起一道高无重数、沉重坚实的“恨”墙。恨谁?恨什么?身处逆境的词人没有明说。联系他在《自挽词》中所说:“一朝奇祸作,漂零至于是。”可知他的恨,与飘零有关,他的飘零与党祸相联。在词史上,作为婉约派代表词人,秦观正是以这堵心中的“恨”墙表明他对现实的抗争。他何尝不欲将心中的悲愤一吐为快?但他忧谗畏讥,不能说透。于是化实为虚,作宕开之笔,借眼前山水作痴痴一问:“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无理有情,无理而妙。好像词人在对郴江说:郴江啊,你本来是围绕着郴山而流的,为什么却要老远地北流向潇湘而去呢?关于这两句的蕴意,或以为:“郴江也不耐山城的寂寞,流到远方去了,可是自己还得呆在这里,得不到自由。”(胡云翼《宋词选》)或以为词人“反躬自问”,慨叹身世:“自己好端端一个读书人,本想出来为朝廷做一番事业,正如郴江原本是绕着郴山而转的呀,谁会想到如今竟被卷入一切政治斗争漩涡中去呢?”(《唐宋词鉴赏辞典》)见仁见智,依笔者拙意,对这两句蕴意的把握,或可空灵一些。词人在幻想、希望与失望、展望的感情挣扎中,面对眼前无言而各得其所的山水,也许他悄然地获得了一种人生感悟:生活本身充满了各种解释,有不同的发展趋势,生活并不是从一开始便固定了的故事,就像这绕着郴山的郴江,它自己也是不由自已地向北奔流向潇湘而去。生活的洪流,依着惯性,滚滚向前,它总是把人带到深不可测的远方,它还将把自己带到什么样苦涩、荒凉的远方啊!正如叶嘉莹先生评此词说:“头三句的象征与结尾的发问有类似《天问》的深悲沉恨的问语,写得这样沉痛,是他过人的成就,是词里的一个进展。”(《唐宋词十七讲》)与秦观悲剧性一生“同升而并黜”的苏轼,同病相怜更具一份知己的灵感犀心,亦绝爱其尾两句,及闻其死,叹曰:“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自书于扇面以志不忘。是以王士祯云:“高山流水之悲,千古而下,令人腹痛!”(《花草蒙拾》)

阮郎归①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丽谯吹罢《小单于》②。迢迢清徂③。

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④。

①这首词为秦观郴州除夕之作,当岁暮天寒,孤馆羁旅,伶仃一人,独对清夜,不禁有家山之思。全词于浅语、淡语中蕴有深远意味,抒写了无比哀伤的情感,寄托了沉重的身世感慨。

②丽谯(qiáo):即谯楼。小单(chán)于:唐代大角曲名。

③徂(cú):消逝。

④郴(chēn)阳:即郴州,在衡阳南。

这首词系秦观贬谪郴州时岁暮天寒的感慨之作,抒发的是思乡之情。

词的上片,写除夕寒夜难眠闻曲,传达出客地寂寞之感。起二句写所见,作者先勾勒了一个寂冷的环境。郴州在今湖南省,湖南古称湘,故称湘天。首句说湖南岁暮风雨交加,初次惊破寒天冻地,这意味着气候将由冷转暖。“破寒初”,即刚进入初春季节。天气还是比较冷的,所谓春寒时候。尤其在毫无复苏希望的词人枯寂的心房里,更是感觉凄凉。总之,给人透露出一股寂冷凄凉的情味。接着环顾所居,庭院深邃,空寂冷落,欲言无人,深沉而空虚,人世间除旧迎新的气氛,一点儿也看不见,闻不到。一个“虚”字,道出了词人心头郁闷寡欢况味,可见贬谪生活的寂寥。“丽谯”二句写所闻。“丽谯”,绘有彩纹的城门楼,后指谯楼,即城门上的更鼓楼。语出《庄子·徐无鬼》中:“君亦必无盛鹤列于丽谯之间。”“小单于”,是当时的乐曲。李益《听晓角》诗云:“无数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徂”是往、流逝的意思,杜甫《倦夜》诗:“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这几句写,从谯楼传来了吹奏“小单于”的音乐声,呜咽渐停,清冷的夜真长呵,这就反衬出人却不能入睡的苦境,传达出度夕如年的浓厚孤独寂寞之感。

词的下片,写内心感触,抒怀乡之情。“乡梦”二句,写所思。“乡梦”,即回乡之梦。这两句意思说,可惜连梦中返回故乡的好梦也断了,只落得像游魂一样飘荡。孤苦伶仃,贬谪在异乡,充分传达出寂寞况味。“峥嵘”句,写天寒岁暮,指在严峻坎坷的厄运中,终于又送走了旧岁。歇拍“衡阳”二句写所感。“衡阳”和“郴阳”都在楚地。“和雁无”:连雁也没有。衡阳有回雁峰,相传雁至衡阳而止。王勃《滕王阁序》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而郴阳更在衡阳以远,是大雁也飞不到的地方。这两句说,雁断衡阳,来年北上,总还有大雁可以传递书信。而今身贬郴州,却是连雁儿也飞不到的地方,连雁足传书也不可能了。写他离乡日益遥远,处境更加危苦。

关于本词结句,与晏几道“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句可称双璧。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说:“淮海(秦观)、小山(晏几道),真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词人,实罕其匹。”明人沈际飞评说,“伤心”(见《草堂诗余正集》卷一)这两个字确是道出了本篇的感情特点。从内容到音调,无不充满哀伤情调色彩。再看“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两句,不说自己贬谪远地音信断绝,度日如年,而只说郴州是连雁儿也飞不到的地方。从而委婉曲折地透露出他内心难以言传的苦痛。语淡意浓,余味无穷。

同类推荐
  • 与诗人对话

    与诗人对话

    一名真正的作家、学者在我的心里是神圣的、崇高的,那种敬意用我平实的文章是难以言表的。或许在准诗人的眼里,网络诗歌也许算不上真正的诗歌,但就这样不成熟的诗歌在网络里却有自己的流行的速度和市场。它不讲究诗歌的倾向,只为了心灵和心灵的碰撞,这就是诗人心理情绪的发泄,或许就是真情实感自然流露的那种。虽然大多数的诗歌写得很不正规,但一定是真实心情的表达,正如当年席慕容和汪国真的白话诗,那时候每个青年都喜欢,现代人都喜欢用这种简单的诗文抒发自己的情感。而网络诗歌实质的效应,说到家就是它的实用性和交谊性。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2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2

    人之所以活得累,一是因为太认真,二是因为太想要。佛经上说:“无常故苦。”就是让我们知道:人生是有缺陷的,没有什么是永恒的,身体会生病衰老,容颜、情感会生变,金钱不能永远保有,权力有一天终会失去……有人问佛陀,你今生得到了什么呢?佛陀说:“我今生什么都没得到,我失去的只是我的无知。”没有什么比失去无知更让人安心、欢喜。如果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越早失去无知,越来越多的时候失去无知,我们就能享受得到佛陀的加持,改变“一切是常,一切都不会变”的执着,终于懂得“无常,就是无限的可能性”,从此不再盲冲瞎撞,开始勇猛精进,把无常变为奇迹,把充满缺陷的人生转为圆满。也从此,活得欢喜,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小窗幽记(上)

    小窗幽记(上)

    本书分为醒、情、灵、素、景、奇、法、倩等十二卷内容,辑录了晚明清言的精华,体现出晚明清言多重的理想和追求。
  • 女人的食指

    女人的食指

    食物里最美的是人情,冷暖的记忆所系皆在餐桌。“我靠写字赚钱已有二十年,但比起拿笔的时间,拿筷子的时间肯定更长。”“阴错阳差之下,我现在从事电视及广播的编剧工作,但其实,我本来想当厨师。”本书为有大和民族的张爱玲之称的向田邦子于空难意外去世之前留下的最后文字。围绕美食、人情、文艺创作展开,她独特的生活态度,具影像的散文篇章,让人沉浸于向田邦子的魅力之中无法自拔。喜爱品尝美食的向田邦子与妹妹在东京开了一家名为“饭屋”的小餐馆,从开店的地点、装潢、家具选择,甚至火柴盒设计她都自身参与其中,食物与食客之间的故事,都被这位观察敏锐的编剧快乐地“复刻”下来。食物、文艺创作与生活,竟有如此美妙的关系。向田邦子,直木奖获得者。日本最高荣誉的编剧奖以她命名。大和民族的张爱玲,侯孝贤最喜欢的作家,日本电视编剧界女王,作品达1000部之多。她的作品长演不衰,风靡数十载。根据其同名作品改编的电影《宛如阿修罗》获得第二十七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数个最高奖项。著有《父亲的道歉信》《隔壁女子》等作品。
  • 孝心不能等待

    孝心不能等待

    本书是用日记体的方式写成的,其中渗透着对母亲深恩的追思。书中的这位母亲在“婚后的58年里赡养和抚育了五辈人”,是深入骨髓的敬老爱亲的传统教养,使这位母亲,以柔弱之躯和礼让、宽容的情怀,维系了一个由五辈人组成的和睦家庭。她以“淡定的人生”,向周边的邻里亲朋,昭示着爱心的伟力。作者面对远去、且永不回返的母亲,受到了“死别”之痛的巨大震撼,使他的思想走向了人生的终极目标,产生了无尽的追悔,并升华出“孝心不能等待”的哲理,众多的读者又由此开始了对孝心的“自省与自责”……这部书的出版与传播,在我们面前呈现了一条由孝道传递爱心的心路历程。
热门推荐
  • 俄罗斯当代戏剧集·2

    俄罗斯当代戏剧集·2

    本书精选了俄罗斯当代著名剧作家的戏剧作品5种,包括雅罗斯拉娃·普里诺维奇的《让娜》、尤里·波利亚科夫的《同班女生》、奥尔扎斯·扎纳伊达洛夫的《耳塞》、阿列克谢·斯拉波夫斯基的《阿塞拜疆人》和克谢尼娅·德拉贡斯卡娅的《克雷什金》,深刻地反映了俄罗斯的当代生活。
  • 穿书后炮灰成了大佬

    穿书后炮灰成了大佬

    虐渣+甜宠叶沫是一名举世闻名的科学家,意外死于一场爆炸。她再醒开,竟穿书成了一本脑残小说里的女配角。娱乐圈里都传言叶沫胸大无脑,空有美貌,就是个花瓶。叶沫暗处冷笑:让你们见识一下老娘的实力!叶沫一路飙升,爆出来了无数个马甲。网友们直呼爸爸。
  • 逆天魔妃:废材三小姐

    逆天魔妃:废材三小姐

    在现代,她遭最信任的人背叛,死于自己最得意的作品下。本以为自己总是被背叛的人;本以为那场穿越只是个意外,却原来发现一切早已注定......他,冷酷邪魅,睥视天下,视女人于无物,却在遇上她后对她死残烂打,百般宠爱,万般呵护;他,温柔和煦,仙尘般的人物,却甘愿为她付出所有,甘愿坠落凡间......她,上古凤凰后裔,却被她鄙视,为出气与她签订灵魂契约,最后成为她最总要的伙伴;他,一方霸主,却遭人背叛,身受重伤为她所救,最后被她诱拐回家......”繁儿,一生有你足矣......"他深情地拥着她说;“繁儿,我已经失去了陪伴你的机会了,难道你还要残忍地剥夺我守护你的机会吗?”他神情痛苦的说。
  • 10月孕期全程手册

    10月孕期全程手册

    本书是一个准爸爸的爱心日记,书中解答了怀孕期间的种种问题,根据特定阶段和情况给出了“医学检查”和“专家答疑”,使准父母们能够迅速掌握各要点,并打消其思想顾虑。同时还针对准父母们最关心的问题一一详细解答。本书即是一本孕期手册,也包含着一个父亲的经验智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魂灵天逆

    魂灵天逆

    身负通灵,脚踏缥缈。得无之剑,观云逸天。血泪泣干,吾为魔狂。痴笑顿悟,弑破心殇。
  • 暖婚蜜爱之豪门谜情风云

    暖婚蜜爱之豪门谜情风云

    面对三大家族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他的霸道,她步步为营,只为破解案情,却在案情中揭秘了自己的离奇身世。
  • 卓越女性:女性未来生存与处世的10大卓越追求

    卓越女性:女性未来生存与处世的10大卓越追求

    成功的女性身上自有许多美好的精神和思想,完全可以借鉴和发扬。本书介绍了关于生存质量、处世能力、社交关系、语言表达、礼仪礼节、购物消费、婚姻家庭等女性未来生存与处世的十大卓越追求。
  • 中国土家族

    中国土家族

    这套《中华民族全书》主题鲜明,彰显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理念,执着追求:充分展示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全面探寻56个民族波澜起伏的历史轨迹;深刻解读56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真切反映56个民族生机勃勃的发展前景。
  • 嘉平关纪事

    嘉平关纪事

    一场尘封十年的旧事,让嘉平关城笼罩在阴霾之下,家国之情、兄弟之谊、恋人之爱该如何取舍,面对家国安危,众人的命运又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