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2400000086

第86章 纪念我的蒋叔叔(1)

30年过去了,回想1976年的每一个片段,把那一段日子称为多事的日子不为过吧。

①:敌我识别器,也叫电子应答器,在接到对方闻讯的信号后,会自动用密码应答,用以区别敌我。

②:中国古典建筑结构的屋顶的重量是由立在四周的柱子承担的,而砖石结构的外墙则是把柱子砌在墙里,四周的墙都不承重。这种结构被称为“墙里裹柱”。

人生有种种“横祸”,四周有各样丑恶和不平,但蒋叔叔很少压抑,很少叹息。他生性随和,喜爱交往,他的眼睛,常常看到善良和美好的事物。

1995年8月,我正在南方采访,从唐山传来了蒋忆潮叔叔病逝的消息。蒋叔叔是“7.28”大地震发生时唐山市的民政局长,后来曾担任市文联主席。对他和他的夫人周桂兰阿姨,我怀有深深的感情。在地震后的“非常的八月”,我有相当长的一段日子住在他们“家”——先是苇席棚,接着是帐篷,后来是越冬的“简易房”。他们关心爱护我如自己的孩子,而且,从那时起,蒋叔叔就已和我共同承担起了某种朦胧的“使命”:他乐此不疲地,引我去结识一个个在地震中有着各种经历的唐山人,让我作为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参加“送孤之行”,还让我时常坐着他的那辆破旧的美式吉普车,在灾区奔波。地震后的近十年里,他更是不间断地帮我搜集资料,并帮助我,对唐山进行长时间的追踪采访,激励鞭策我留下一部历史的记录。

悲痛中,我想起了蒋叔叔的许多往事。

这是一个豁然对待命运的人。他是我父母的老朋友,从前在杭州工作。文革中被冲击,处境艰难,遂决定举家北迁,到夫人的老家唐山去工作。没想到,搬到唐山才两年,大地震就发生了。后来他自嘲说,他是“在劫难逃”:想躲避人祸,却没逃过天灾;但终究大难不死,成了“出土文物”!

在唐山废墟上,他意外地看到我时,不禁失声痛哭,——但这是我见过的他惟一的一次落泪。抹去泪水,他立刻恢复了我熟悉的乐观神态。他是一个富有鼓动性的老宣传干部,在朝鲜战场上是举着铁皮喇叭“瓦解敌军”的志愿军宣传站长。此时地震废墟成了他的阵地,他穿上了我从身上脱下给他的一套“的确凉”军装,每天手捂着胸部的伤处,为组织救灾而四下奔走,忙忙碌碌,生气勃勃。

命运打不倒我的蒋叔叔。住在蒋叔叔的“家”里,溽暑,苇席棚内热浪蒸腾,群蝇轰然;入秋,暴雨敲击着“简易房”那用砖头压住的油毛毡,如千军万马击鼓奋蹄。那些时候,我们海阔天空,谈论的话题从抗日战争到抗美援朝,从浙江的文化大革命到“4?5天安门事件”后的街谈巷议,从苏联歌曲(我从他家废墟中挖出一本《外国名歌200首》,珍藏至今)到小说诗歌,甚至十分认真地讨论旧体诗词的格律。我还饶有兴致地在笔记本里记下他告诉我的各种各样的唐山老百姓的“群众语言”。

人生有种种“横祸”,四周有各样丑恶和不平,但蒋叔叔很少压抑,很少叹息。他生性随和,喜爱交往,他的眼睛,常常看到善良和美好的事物。有一次我们走在路上,他突然让我仔细瞧瞧路边一位神情安详,正在用新锅新铲烙饼的大娘。“……她的锅是上海的,她的铲是辽宁的,她的面是山东的,她的油是山西的……”当蒋叔叔沉浸在他的想象中的时候,我也被那幅特有的灾区风俗画所打动了。望着袅袅炊烟,嗅着烙饼的焦香,我们就像欣赏世上一道最美的风景,在苍茫暮色中伫立良久。

我印象最深的事,是蒋叔叔喝茶。

蒋叔叔在杭州工作多年,养成了品茶的嗜好。地震后的几天,家人在原住址的废墟上挖掘。周桂兰阿姨要挖存折和日用物品,蒋叔叔急于寻找的却是他的瓷杯和茶叶。终于,砸豁了口的薄胎瓷杯和混进了沙土的“龙井”茶叶被小心翼翼地发掘出来。这是蒋叔叔最过瘾的时刻,他把烧印着他姓名的“专用茶杯”(震前唐山人有在瓷杯上烧印姓名的时尚)擦了又擦,便让阿姨煮水沏茶。可是水在哪里?那时,北京天津的消防车还没有开始向唐山送水,水,是唐山人的珍稀之物。

蒋叔叔却不慌不忙。“那里——”他指着他家原址小院的一小块平地,“挖挖看,说不定会有水的。”原来,那是他平日里习惯地倒剩茶、甚至泼洗脸水的地方。

没出他所料,没挖多深,就有“泉水”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源源渗出。

这故事,是我到唐山灾区后听人绘声绘色讲述的,或许不无夸张,但我相信那故事准确勾勒了蒋叔叔的性格。没错,他就是这样的性情中人。

这是大灾难中的人。从他们身上足可探究中国人的生命遗传密码。的确,唐山的故事,不只是鲜血和眼泪。当我提笔为《唐山大地震》1996年修订版作此序言时,我对蒋叔叔充满怀念和敬意。10年前,我为灾难中的惨烈悲壮和人们对灾难的殊死抗争而震撼而动情,10年后,我开始更多地体味出,人类面对灾难时那种“平常心态”的深远意蕴。

在今天,重读《唐山大地震》中灾难亲历者们的自述,最震撼我自己的,竟是唐山人在灾难中的那些最普通、普通得近于琐屑生活细节:废墟中生存了8天7夜的王子兰,她在黑暗中最揪心的一件事,是怕她的那块“东风”牌手表生锈停走,这是她参加工作后买的第一件最心爱的东西,于是,她不停地给手表上弦,手表那滴滴答答的响声,给了绝境中的她极大的安慰……“大大超越生命极限的人”——卢桂兰大妈,她在“地狱”中13天里,有一段时间“迷迷瞪瞪地”完全沉浸在家事之中,想着没给患病的老伴送终,想着小闺女的安危,甚至愤愤地想着和邻居那个“婆娘”的你长我短……在矿井下坚持了15天的“最后的5个男子汉”,在生命垂危的时刻,他们“情绪麻木地聊天”,谈的是“在家吃过的最好的东西”,谈的是“每个月的工资怎样开销,怎样孝敬老人”……

我在唐山看到过另一些废墟中蒙难者的遗体,我在书中写道:他们显然不是死于砸伤或挤压伤,完整的身体上,留下了一道道疯狂抓挠的指印……

是的,易于被灾难击倒的,恰恰是心灵胶着于灾难的人——无论他的“外壳”是羸弱还是刚强。灾难和厄运的力量之所以往往“强大”,是因为它能慑服人的精神,把人类网入它的逻辑。它能假人类之手,让人类自囚,自刑,甚至自我毁灭。

我们来到世界上,必须接受这个星球的喜怒无常。命运会把人抛到这样那样的“废墟”之上,人类注定要永远与厄运抗争。但人类的精神可以超越厄运。不要悲叹每个人在突降的劫难面前都如狂风前的小草,小草比大树更难被摧毁。不被命运所厄的首要前提,是摆脱“灾氛”,不让自我引爆的恐惧和窒息感堵断生命的源泉。这就是为什么蒋叔叔和千千万万“唐山人”的“平常心”如此坚韧。“平常心”,至柔至刚,它意味着恒定的生命节奏,它是大从容和大自由。

我到过唐山,我有我的爽朗达观的蒋叔叔,这将影响我的一生。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逆境,我都会看到蒋忆潮叔叔在废墟上面对那汪“泉水”时的惬意,听到他那有滋有味的苏北腔——

“沏茶!”

唐山大震灾,不曾褪色的反思

马宗晋,中科院院士,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名誉所长。1971—1988年,

时任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副主任。

作为震惊中外的世纪巨灾,唐山大地震在刻入太多人记忆的同时,更引起地震科研工作者跨越时空的思考。

唐山大地震发生时,我正在北京大兴干校劳动锻炼。大震发生当天下午三时左右,当我赶回位于北京三里河的国家地震局驻地时,看到在办公楼对面的河边空地大家正在忙乱地搭建着临时板房。我的战友们一个个面容严肃,以十分沉重的心情告诉我匆忙了解到的震情概要,身边几位解放军通讯战士正在“嗒嗒”地收发着电讯……环视周围,真像是一个战场前敌指挥部的景况,我的心情也更加沉重了,遂迅即向领导报到。记得是刘英勇局长和张魁三副局长委派我和震情综合组组长高旭一同前往人民大会堂,向地震后刚刚设置在那里的地震救灾指挥部报道。在其后的55天里,我每日往返于人大会堂和地震局之间,随时转报地震局对唐山震情的分析情况,转达中央对地震局的提问和震事咨询。通过那段非常时期的工作,使我对唐山大地震有如下反思。

大震后的应急指挥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的发生有如一场突然爆发的战争,瞬间震动了华北和东北大地,震惊了亿万沉湎于“文化大革命”时代氛围的民众,也震惊了当时多级政府直至国务院的高层领导。面对如此恐怖的巨灾,救灾工作迫在眉睫。可惜由于唐山地震波太强,已超出了当时在京、津、冀、辽等地区布设的地震仪的测准能力,所以未能准确测定地震发生的地点和震级等。地震局在地震发生后的7月28日凌晨4时许上报中央的只是“距北京几十公里以外发生了巨大地震……”的简略消息。地震局领导随即分派几路兵马探查大震的震灾中心。直到震后三个多小时,由唐山带着撕心裂肺的悲情疾驶而来的李玉林等四位英雄飞报国务院:“首长啊,唐山全平了!!”……这才指明了巨灾的中心区,并提出“派军队;派矿山救护队;派医疗队”的要求。至此,唐山大震后的四个多小时中一直焦急守候在国务院的几位副总理:李先念、陈锡联、纪登奎、陈永贵、吴桂贤,还有北京市市委书记吴德等,才坐下来,围绕地图开始研究从哪里调部队最近、最快;从哪里调煤矿救护队;从哪里调医疗队,调用多少物资、飞机等等。这一系列仓促、紧张的部署,应当说是在并不切实了解灾情的状况下的安排。

同类推荐
  • 精彩课堂: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漫谈

    精彩课堂: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漫谈

    我想,作为第一线教师,我们要紧的不是盲目地否定哪种教法,也不是去证明许多种教法的没道理,更不是将某种教法不加任何更改就糊里糊涂地照搬到自己的课堂使用。好的一线教师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学的百花园中,广泛采集对于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教师有必要集各家教法所长,结合自身的素质、个人性格特点以及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状况,找到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同样是课堂,教师的心理状态各有不同。同样一篇文章,不同的老师讲,有的时候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忽而眉飞色舞,忽而屏息凝神,这种课是一种享受。而有的时候,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忽而闭目瞌睡,忽而惊觉欠伸,这时的课则成了受罪。
  • 谁在掩盖真相

    谁在掩盖真相

    用什么来说话?当全世界的人们都在考虑这件事时,轻飘的纸张就变成了流光异彩的文字和沉甸甸的思想。这就是媒体,它从西方弥漫到全世界。当世界对它产生高期望值时,它却显得那样放荡不羁。媒体帝国在威胁着本来就需要它的世界。
  • 惊魂探险1

    惊魂探险1

    这个世界一直存在变数中,有诅咒,就有破咒,有秘密,就有揭发。看看今天的科学如何解释当年的奇闻异事。
  • 探索与研究

    探索与研究

    《探索与研究》的编写宗旨,仍然以不同行业、系统的不同来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视觉反映了改革与发展的主题。这些来稿大都来自实践第一线,对一些新观念、新思维、新现象、新发展进行了较有力度的探索与研究,注重了改革与发展主旨的积极发挥。作者都在一定的高度上联系实际,观点鲜明,论述充分,见解比较独特,阐述较为独到,明显地提升了论文的课题价值,对当前深化各项改革具有积极的参考与引导作用。
  • 给教育燃灯

    给教育燃灯

    本书旨在介绍民国教育家们的教育观念、教育实验及对教育症结的探索,细致再现民国教育思想的美丽景观。书中收录的文章包括:“从智识阶级的剩余来分析现代中国教育”、“教师的自救”、“教育感言”、“今日中国之教育”、“中国现代教育之症结”、“中国学校教育之史的观察”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从娱乐天王到商业巨子

    从娱乐天王到商业巨子

    宋天瑞,一个妖孽的落魄艺人,他会演戏,会唱歌,会各种乐器,用圈内的一句话讲,这叫老天爷赏饭吃,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但是老天爷也是公平的,没有给他一副出众的样貌,要说没有好的样貌只要有才华,也不愁没有出路。可是他却用实力打了整个娱乐圈的脸,而娱乐圈也用实力打了他的脸,最后导致他的事业不顺。直到一个叫斗音的平台出现,他才有了出头之日,因为他的多才多艺,很快就让众多的人关注了他,粉丝最高的时候有三千多万,眼看事业就成功了,却因为一场车祸而来到了一个与地球相似的一个平行世界……平行世界因为他的到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敬请期待!装逼、打脸、金钱、美女,一个都不会少哦!
  • 傲娇萌妻:腹黑总裁,要抱抱

    傲娇萌妻:腹黑总裁,要抱抱

    她,外貌+智商皆优的富家千金女。他,跨国集团一把手,冷酷邪魅强势霸道。当霸道总裁遇上高智商富家女,你的专制配不上我的傲娇,且看他们如何强者与强者碰撞,上演一出追逐与被追逐的好戏。
  • 当一株小草有了梦想

    当一株小草有了梦想

    《当一株小草有了梦想》真诚对接生活,微笑期许梦想,这是一部涵养心灵的营养书;沉静突围困境,沉稳应对挫折,这是一部跋涉岁月的取经书。从普通人、教师、学生等多视角展示生活万象;从生活琐事、旅行见闻、故事典故等多层面沉淀人生思考。
  • 千界圣尊

    千界圣尊

    日月星辰,变化万千!大千世界,瞬息万变!看小世界里的小人物如何凭借逆天的运气成为千界圣尊!————————————————————每天固定两更分别是上午十点半和晚上九点左右,视情况适当爆发!请放心收藏,可养肥再看!
  • 惊世狂妃:废柴九小姐

    惊世狂妃:废柴九小姐

    她,顶级特工,穿为废柴九小姐,面对欺凌、嘲笑,她以牙还牙。当她展露风华,重塑辉煌,必是光芒万丈、紫霞冲天。众美男倾尽一生,只为博她一笑。“你必是我的女人,我唯一的妃”男子那旷世绝美的容貌下,认真的说着。“呵呵,我可不想从一个比我还漂亮的男人,别扭!晚上到底谁睡谁?”她撇嘴哼道。“那就晚上试试喽?!”男子的笑让天地失色、让精华陨落、让空气凝结、让万物泯灭。天元大陆,一个新的传奇,由此拉开序幕!
  • 名门盛宠:慕先生,余生请指教

    名门盛宠:慕先生,余生请指教

    异能界的无冕之王忽然穿越成慕家大少的家庭医生是什么体验?凌汐月对面前眉目如画的男子道:“慕先生,我想辞职。”于是,胆小羞怯的家庭医生摇身一变,成了娱乐圈的一名歌手。歌手就歌手吧,听说她还是琴棋书画还是样样精通?武术完爆格斗高手?慕先生表示:“呵呵。”【主角1V1双处,全程甜宠无误会】
  • 我也曾踏过星河

    我也曾踏过星河

    我亲身经历过的遗憾,到现在我都勇敢不起来。
  • 灵启三生

    灵启三生

    少年情系三生,为寻挚爱,甘受轮回之苦,这一世本是麒麟之子,奈何天道弄人…然古人云,厚积薄发,天道酬勤,潜龙在渊,腾必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