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2400000084

第84章 非常岁月的双重震灾

为躲避那无休无止的争斗,我经常把孩子托付在好心的邻居家,带着包上红皮的“禁书”,坐遍了京城所有茶馆。一天,在公共汽车上,我碰上了本单位的一位革命派。他绷着脸问:“你去哪儿?”我说:“大自然,那里美好。”这天晚上,他就在大门口贴出一张大字报——《阶级敌人和大自然》,大字报中提醒广大革命群众注意“阶级斗争新动向”,指出:“阶级敌人幻想变天,希望大好河山赶快崩塌……”

那年的7月,我总感到不对劲,有一种面临灭顶之灾的恐惧感,感到天文、人文都不正常,由此联想到《圣经启示录》中的第七天,联想到天崩地裂……每有特殊心理反应,我总是不吃、不喝、不眠,对周围的一切十分警觉。记得地震发生前夜,我感到心情格外沉闷,把孩子哄睡后,我毫无睡意,便伏在床头上笔语:“我住半间二等房,不通空气不透光,棚顶落土地冒水,夏夜闷闷冬夜凉。屋里能放一张床,纸笔墨砚堆床上,为识形影和浓淡,自己动手开个窗。”

下半夜了,我依旧没有困倦的感觉,便想再画上几笔。我刚拿起画笔,突然,灯灭了,四处漆黑一团。顷刻间,一阵沉闷的轰隆声滚来,随即,房子开始剧烈地抖动。我本能的动作就是抱起孩子,一把扯起床上的被子裹在孩子身上,跌跌撞撞地向院子冲去。大地在晃动,天空闪着红光,继而暴雨滂沱,眼前只有白色的雨幕,无处躲避,我急忙拾起一块三合板遮住孩子。被瓢泼大雨浇得浑身透湿的我,此时心中竟生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我想,所有斗别人的和挨斗的,都要保命,天道总会公平吧?谁知,7月28日当天下午,革命派这样下令:“唐山发生了地震,要警惕阶级敌人趁机破坏革命!要对他们一对一地监管……”当时,我很着急,爱人在距唐山不远的兴隆县中学工作,吉凶不明,我急于知道那里的情况,便请假去兴隆。一位由文化部下放来的“革命者”找我谈话:“你在地震期间想逃离革命群众的监督,制造紧张气氛,这是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破坏行为!”他上纲上线地说个没完,我心中的怒火被激发了,便回应道:“你若是我该怎么想?人命关天的事你还这样不尽人情,你还是人吗?”这位靠整别人向上爬的“革命者”,拍起了桌子:“你的反革命气焰太嚣张了!你的言论是新的反革命罪行!”我见他根本就没有人性,不想误时,便带着孩子直奔兴隆。

三天后,我回到北京,那位“革命者”立即找我谈话:“你以地震为由不请假就离开革命群众,有意躲避监督,这是对抗无产阶级专政!你要交代新的反革命罪行!”面对这个心术不正的家伙的不停叫嚣,我不语,全当是混乱时代一个投机者的拙劣表演。

其后的几天,余震不断,大雨不歇。我和几个同事被安置在太平湖边上的地震棚里。我带着孩子挤在一个木板床上,邻铺是一位姓黄的文学编辑。这位心地善良的黄兄对我悄声提醒道:“你要少讲话,上边布置我观察你的动向……”

待在地震棚里很无聊,为排解心中的苦闷与无助,我在废物堆里捡了一块残破的镜片,借着地震棚透进的一道亮光,想画几幅自画像。黄兄说:“你画吧,我不会对他们说……”我画自画像时,什么都没想,只想表现我当时的存在。当我刻画眼睛时,突然发现了镜片中的我自己:双目明亮有神,表情镇定自如。我问心无愧,充满了对生命的自信。我细细研究画眼睛的规律,体会到眼睛与眉弓、鼻骨、颧骨的整体关系。“关系”(比例、透视、虚实)画对了,各部位便会准确显现,便会有立体感和空间感。我钻研得入迷了,在乱糟糟的环境重,竟有一种“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的专注与投入。

又过了几天,余震消停了。造反派又恢复了激烈的争斗,阵阵喊叫声不时传来。躲在地震棚的人们多是“靠边分子”,都在麻木地等待着。在时间的流逝中,我却又有机会进入自己恬静的艺术世界,把在西藏采风时的一些感受画了一些草样,将其中的《采药图》画了正稿:一个藏族少女,背着一筐草药,走在山崖悬空的石板上。画完后,我感到得意,全然忘记了地震,也忘记了眼前的动乱。

住在临近的另一个地震棚里的是一位年长的花鸟画家。在简陋的地震棚中,他仍在练笔。不敢画花鸟——因为花鸟被定为“无阶级斗争”的反动画种。他想,画“葵花向红太阳”应该没问题,便一个劲地画向日葵。一天,一位“革命者”来观察阶级斗争新动向,看到了他的画,遂目光敏锐地发现了“问题”,一语击中“问题”要害:“你画黄花,不画红太阳,你有阴暗心理!”老画家吓坏了,马上认罪:“我没有改造好,我有罪……”那位“革命者”的目光又盯住了我的两幅新作:“你画自己,你的表情是在仇恨革命群众,你要交代新的反动思想!”“你画的那个背筐的,明明是宣扬走资本主义独木桥,你反对走社会主义金光大道!”他煞有介事地分析道,语气专横而不容分辩。

唐山地震过去多日,天气渐渐转凉。人们陆续搬回自己的家,又回到有工宣队领导的阶级斗争中。一天,讲话口吃的工宣队长召集全体人员大会,宣布要揪出埋藏的反革命。他恐吓加讹诈,结结巴巴地命令“反革命分子”们站出来认罪,见无人站起,他火了,继续恐吓威胁,却仍无人站起,人们都面无表情地坐着不动,会场上的气氛非常紧张。这位队长讨了个没趣,只好自动找台阶下,宣布下次再揪斗“反革命”。

那段时间,被视为反动的人越来越多,“牛鬼蛇神”一大堆,都要进行劳动改造。我的改造项目是扫院子和摇煤球。携着凉意的秋风和萧萧飘落的树叶,我不免有些伤感,看看周围没人注意,我便拿起藏在身上的速写本,画我在院中落叶旁呆立的静态,又画了我在弓腰摇煤球的情形,谁知又被阶级斗争的弦时刻绷得很紧的“革命者”发现,于是我再次被抓了个“现行”,引来两张大字报的批判:“反革命用怠工抵制无产阶级专政”;“反革命用劳动来掩盖反动思想”。我不过是用画笔排遣心中的郁闷,他们竟也不放过,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地震中,一座旧楼成了危房,还是那位工宣队长下令“牛鬼蛇神”将危房的大梁抬到地上,于是我们这群“牛鬼蛇神”们又成为整治危房的苦劳力。

大地震伴随着大革命,我经历着双重灾难,感到双重危机,但我对美好生活的信念并没有泯灭,准备在逆境中再熬上十年。可幸的是,唐山大地震发生两个多月后,四人帮就垮台了。我像千千万万在“文革”浩劫中遭受迫害的人一样,终于结束那噩梦般的生活。大地震和大革命都已成了历史,今天,换个角度去追想那段特殊岁月中的苦难,倒觉得那是极为宝贵的人生修炼。

注:汪钰林 男,1936年5月生,黑龙江宝清县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1961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绘画系壁画专业。1960年为毕业创作人民大会堂西藏厅壁画《西藏的新生》收集素材,赴西藏一年写生和深入生活。1963年参加《西藏写生画展》,参展作品选入《西藏写生画集》。1964年,参加文化部组织的中央农村文化工作队赴河南农村深入生活并进行创作活动。1985年,编写《人物素描》(知识出版社出版),1987年赴广西考察侗 、苗、黎民族民间艺术,撰写《侗乡黎村行》,1988年起鲁西南开发鲁锦创作《龙船的传说》等二十余件鲁锦壁挂。其间创作壁画《黄金台》、《民族风情》等大型壁画。创作数十本文学作品插图、封面。1986年至1993年参与文化部主编的《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简史集》,执笔编写《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史》,1995年至1996年赴法国,在巴黎国际艺术城进行艺术交流,举办画展,参加国际联展,其间赴欧洲各国参加考察。1998年10月,在烟台国际博览会上举办个人画展。

1976年在中国人的记忆中是难忘的,因为在那个天是红色的,地是灰色的岁月,留下太多太多难忘的事情。这么多年过去了,可是那时的心情依然记得。

那年,我22岁,在保卫祖国的行列里已经“战斗”了四个年头。这个“战斗”我虽然打了引号,其实,我们实实在在地在“战斗”。我们的部队驻扎在福建“前线”,据敌人盘踞的马祖岛不过50多公里。作为高炮部队,我们的任务是防守福州到厦门的咽喉——乌龙江大桥,使其不被敌人的飞机攻击。只要马祖岛上空有敌机活动,我们阵地上就会警报声响成一片,所有值班的人员就要放下手中所有的事情,跑步到阵地上脱下炮衣,各就各位。一个阵地8门炮,再加上一个指挥仪,七八十人大呼小叫,此起彼伏的声音,煞是热闹。如果是头一次上阵地的人,还真可能被吓着。就这种“闹腾”一天最多有过七起。我想,真的打仗大概也就这样。

这样的日子,过了四年,到了1976的夏天,觉得心情特别的灰。那年,1月刚露头,周总理就走了。4月,天安门广场聚众闹事,本是表达个民意,却成了反革命事件。进入7月,我们的朱总司令又走了。为了准备解放台湾,我们军区还组织了军事演习,可是老天不给面子,连阴雨下得飞机不敢起飞,登陆舰不敢出海,演习无法按期进行。军区司令皮定均急着搞完演习到北京参加朱老总的追悼会,着急上火赶着要到前线看看,结果直升机在云中穿行,撞在了山上,一飞机的司令、军长、参谋长等等闪烁的将星都化为灰烬。皮司令的骨灰要用专机送往北京安葬,起飞了四架歼-6战斗机为其护航。结果,带队的中队长送走了皮司令,一拐弯,去了台湾,还带走了当时刚刚安装在飞机上的敌我识别器①。密码泄密,造成空军的飞机对空导弹不能使用,我机之间无法互相识别,飞机和地面的高炮无法配合作战,一时间,面对台湾海峡空中不设防!如今30多年过去了,再提这些事情好像是编的故事。可是在那个时候,这一件件都是天要塌下来的大事!

同类推荐
  • 纸媒变革

    纸媒变革

    本书为第二届浙江省报业经营管理论文集,收录了相关征文大赛中获奖的40余篇论文,按内容分为发展战略篇、运营方略篇、纸媒转型篇、发行策略篇、广告经营篇、文化产业篇、内部管理篇七个部分。全书对我国与浙江报业的现状进行客观分析,体现了浙江报业面临严峻现实的冷静思考,阐述了积极应对的战略思路与创新探索。
  • 媒介演化论: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

    媒介演化论: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

    本书聚焦中国媒介制度的变迁与演化过程,史论结合,以论带史,详尽而生动地揭示出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发生学原理;运用历史制度主义整合“行动”与“结构”分析的理论框架,本书构建了一个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四维模型”,以简驭繁,将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清楚地呈现出来。全书理论深厚、内容充实,逻辑严密,新见迭出,具有鲜明的中国媒介研究的本土意识和问题意识,堪称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的扛鼎之作。
  • 网络传播文化:历史与未来

    网络传播文化:历史与未来

    本书以当代信息传播的发展为主线,在社会与媒介互动的背景下,探索网络文化的历史与未来。书中分析了网络传播与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的关联,挖掘其思想渊源方面的脉络,多角度地探讨了新技术和新经济对社会、文化及心理的重大影响,展示了网络文化面向未来的深远意义。本书适合传播专业师生、对网络传播和网络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陪孩子一起成长:与家长谈中小学教育

    陪孩子一起成长:与家长谈中小学教育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教育”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报纸、刊物、书籍、文件上,出现在一般老百姓的话语中。如今,恐怕很难找到不知道“教育”或不懂得教育是什么的人了。然而若要给教育下个定义却并不那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每个人也很熟悉家庭的含义,然而,当我们给家庭这个词下定义时,却感到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社会学、教育学和家庭教育学的专家学者是这样解读家庭的。家庭也是个人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地全面发展,我们精心编著了此书,意在为家长提供中小学教育的全面指导。
  •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历史常识书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历史常识书

    王志编著的《我的第一本历史常识书》分为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两部分,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以短小精悍的文字,为青少年读者娓娓讲述历史的精彩,她以时间顺序为“经”,以各个时期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纬”,再现历史风云的种种精彩片断和瞬间,勾勒出文明发展的曲折历程。那每一位耀眼夺目的时代骄子,每一件震憾人心的历史事件,就如同天空中一颗颗明亮的星星,穿越时间与空间的隧道,代代传燃不熄。没有历史就没有今天,没有今天就没有美好的明天。
热门推荐
  • 医妃倾城

    医妃倾城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全能天才,却意外重生在京城第一无盐女凤倾城身上,他是世人眼中最平庸废柴的皇子,却有着为人不知的惊天秘密,当无盐女遇上废柴男,当二十一世纪的全能天才PK腹黑狡诈的王爷,他们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一朝穿越,涅槃重生,斗斗庶母、渣女、渣男,心情好了会一会大把的情敌,偶尔出去过一把名医的瘾……让自己的穿越生活越发的精彩绝伦!只是,怎么回事?她的这位被人称为废柴皇子的王爷夫君,怎么看怎么像是一个腹黑难搞的大灰狼?而且,偏偏吃定了她这个小绵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坤之神

    坤之神

    神人魔三界未分之初,俱生于东方大陆上,一日魔界逆,人神共抗,终将魔界界主蚩魇封于末苍卷中,乱战得息。此后三界分割,而末苍轴则存乎神守。千岁,魔界再启衅,鏖战将封轴之天圣鼎破,使之入于人间迷失。直至一樵夫鬼使神差般将此魔物拾,不惟易之己者身迹,亦使中原又陷于裂变中。然一名坤之弃儿于过一次变故后,遇久觅其护元者,因此始知其为命名之造主,自是一段复魔斗神,化妖弑怪,识真之道自,就此初始。
  • 倾城泪,雪胭凝香

    倾城泪,雪胭凝香

    为一场恶意的阴谋,她与他擦肩而过,无缘夫妻。在一次刻意的安排,他对她一见钟情,从此,爱恨缠绵。他疼她入心,爱她入骨,她却利用了他,从他的怀中,钻到了另一个男人的心里。他冻心绝爱,她却又跑回来,霸爱劫心,使他陷入爱与恨的纠结之中。她说,她心已不爱,为何?会放下他去追随着她从前的依恋?他说,他的爱已成恨,那为何?却又撇下江山,拼死相救?她一身男装,伴君身侧,一朝突然晕倒,男儿之身,却惊现喜脉,顿时,众说纷纭,这是谁人下的种?五年之后,某一萌宝出现,“娘!外面有一个长得像我的人来找你!”“臭小子!别以为每个长得帅的男人都是你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影守护

    影守护

    迷信?科学?黑与白?在这个世界上本身就不存在绝对的事情,凡事都是相对的,相对性的对错,相对性的存在。未知的东西并不代表不存在,能解释清楚的便被定义成了科学,而不能解释清楚的东西便被定义成了迷信。而在这个世界上人类是那样的渺小,有限的认知不能解释无限的世界。一场意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是南柯一梦吗?
  • 奈何,誓言

    奈何,誓言

    人死后,便会走上黄泉。故而在黄泉路上有着无数的魂灵匆匆来去。黄泉的尽头,有一条满是血污的腥臭的河蜿蜒流过。
  • 跌打秘方

    跌打秘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修龙录

    修龙录

    天地无穷尽,总有奇迹相伴,孕育生命,为奇迹,皆有灵,但天地生之奥义却是弱肉强食,生命之间也分起高低贵贱。不知何时,龙,在天地间出现,又不知何时,龙,已成为传说。龙神大陆,传说中神龙覆灭之地,曾经是修龙士的天下,而现在,修龙在龙神大陆却成为禁忌。
  • 萧下怜花

    萧下怜花

    帝都顾家大小姐一朝重生,前世的背叛,今世便要擦干眼睛好好看人。没学问?帝都大学博士毕业了解一下没颜值?没实力?国际级影后了解一下靠上位?身世爆出来吓人全网都在喊老公,某个男人可怜巴巴地扑过来:什么时候才能公开啊(可能会比较老套吧,尽量写)
  • 曾国藩冰鉴(第四卷)

    曾国藩冰鉴(第四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扛着问号走路的人

    扛着问号走路的人

    《扛着问号走路的人》作者尹利华在描写青春时代以及针砭社会症结的同时,用笔诙谐幽默,让人读之忍俊不禁,给人回味无穷的阅读乐趣。生命就是在不停地提问和解答中获得网满的,阅读《扛着问号走路的人》这本书可以让青少年获得更多有关成长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