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2400000039

第39章 唐山震波蔓延的日子(2)

楼前、巷口自不必说,各个公园一律辟成临时避难所。在人口高度密集的崇文区,昔日空空荡荡的天坛公园,星罗棋布地成了崇文区市民的最大新社区。地铁站口也是众人青睐的理想栖息地,不仅安全,而且凉风习习。

四个月前刚刚爆发“四?五运动”的天安门广场,同样是帐篷的海洋,曾被花圈紧紧簇拥的纪念碑,如今被帐篷死死包围了,甚至连天安门观礼台也没有放过,只要是远离高大建筑物的空地,都被有家不敢回的市民一块不剩地统统占领。

露宿帐篷,最大的困扰还不是嘈杂的噪声,而是蚊子的叮咬。连日的暴雨,使蚊子家族如虎添翼,它们每晚都有享用不尽的盛宴。我实在忍受不了这样的露宿,冒着生命危险,钻进了那幢看似非常结实的安化楼,躺在宿舍的床上,但很快被值班的巡逻人员唤醒,劝说到室外。

工厂停产了,只有值班人员,还成立了急救站,搭起了集体防震棚。所有住在宿舍的外地职工,一律从苏式的高层安化大楼撤出,睡在大通铺上,昔日灯火辉煌的安化楼居民楼,变得冷冷清清。

不仅是崇文区一隅的安化楼,即使是熙熙攘攘的东四、西单这样繁华地区和素有“中华第一街”之称的王府井,高楼大厦里也是一片漆黑,偶尔有一两间亮灯,估计是临时回来取东西,很快也就熄灭了。

与唐山大地震有关的后续报道,除“国防部取消了‘八?一’例行的招待会”外,媒体再次沉默。若无其事的电视台,播放着莺歌燕舞画面,刚刚摄制完成的近似纪录片的故事片——《南海风云》和《雁鸣湖畔》,成了电视台的主旋律。前者歌颂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如何伟大,后者反映办合作医疗的阶级斗争如何激烈。此外,大型的诗朗诵《理想之歌》也在反复播放。

《红旗》杂志发表社论——“人定胜天”,拒绝接受国外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援助(传说美国和苏联都假惺惺地要提供援助),并号召全体人民“警惕阶级敌人破坏”。

民间每天都流传着“今晚有地震”的预言,没有人敢偷听外电关于唐山地震的报道,或许即使有也没人敢对外传播。天灾的余威一直没有间断,露宿街头又为流氓和刑事犯罪分子提供了作案的难得大好机会。关于发案率从未正式报道,但从8月15~26日10天里,公开“镇压”(即枪毙)了两批犯罪分子。 农村并非世外桃源

8月16日和8月23日,四川松潘地区又发生了两次7级以上的地震。由于正式的消息渠道依旧被封死,各种危言耸听的传说让人惶惶不安。尽管当时没有呼机、手机和互联网这些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但并没有影响传播的规模和速度。一时间,仿佛全国到处都要地震似的。家有外地亲戚的北京人原打算先去躲一躲,后又怕躲此一枪,再挨彼一刀。我无论如何也要回远郊顺义一趟,看看还未返城、依然居住在那里的母亲和弟弟。

在交通瘫痪的情况下,我能够选择的交通工具,只能是自行车。

全程60公里。通县和顺义县境内的农田里,农民依旧在埋头种地,不用担心有建筑物会坍塌下来。等到了王辛庄,我发现这里并不是世外桃源。

白天安心“促生产”的农民,一到晚上就回到严峻的现实生活中了。虽然农房仅仅一层,但真来地震还是吃不消。特别20世纪70年代的北京郊区农舍,基本都是土坯房,这些简陋的农舍在经历一次重大考验后,显然经不起第二次折腾了。

没有哪位农民兄弟晚上敢于躺在自家的炕上。“白天累得贼死,晚上睡觉还不跟死猪似的,要真是震起来醒不了,可就瞎了。”后院的大妈说。可是,农村的蚊子更多、更厉害,睡觉要不具备“死猪似的”本领,是根本无法入睡的。

我家没有搭建防震棚,就与后院大妈家共享用一个。夜半,刚刚要昏昏入睡,突然大队部的广播大呼小叫起来:“请注意!请注意!刚刚接到通知,后半夜可能有地震,请大家不要进屋睡觉!”静谧的夜空,被犹如防空警报的广播所唤醒,显得格外恐怖。人们惊魂未定地坐起来,全然没有了睡意。

大妈已经将近80岁的婆婆则一脸安然,据说地震那天夜里她居然就没有出来。其后,这位老奶奶也一直不肯露宿庭院,每天晚上都很镇静地在屋里整理东西,兼负为儿孙站岗放哨的重任。老人安详地说,天塌砸大家。不要慌,要改朝换代了,老天爷要收人了,该收到谁就是谁啦。不过,全家人都为她的不羁言论担惊受怕,“改朝换代”是随便说的成语吗?“七月损失八月夺”

几天后,回到北京。整个北京城依然被各种谣传所笼罩,人们每天早晨急切地打开半导体,但是所播放的新闻无非是:干旱使英、法两国森林大火蔓延;洪涝让西班牙、葡萄牙成灾;新西兰民众抗议美国核潜艇靠岸;孟加拉把与印度的河水之争提交了联合国;苏联一中尉驾米格25取道日本,投奔美国避难,以及不结盟会议上,一些国家谴责美帝国主义的霸权行径等等……

8月10日晚21点,可能是最后一次传达指示:从现在起至明天上午,请不要进入室内和靠近高大建筑物……

以后的日子里,基本是号召团员、青年,争取在抗震救灾斗争中立新功;“七月损失八月夺”等。16日传达北京市委文件:在还需提高警惕的同时,交通要道的防震棚先开始拆除。一周后,中共中央文件: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夺回来!

工厂掀起了表决心热,到处张贴标语口号:“加倍生产,大干快上!”在家中被砸伤的工人也及时回到战斗岗位,表示响应号召,在班组会上慷慨激昂地宣读了决心书——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因为参加了“四?五运动”而受审几个月的青年,终于迎来了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保卫科科长语重心长地教导着:“你要争取在抗震救灾中改造自己,重新做人。”

于是,工厂的车间开始加班、加点。厂报、墙报、黑板报连篇累牍地宣传老工人揣着病假条每天忘我劳动、领导干部身先士卒,不顾唐山亲人死活而坚持战斗在生产第一线……

不只是工人阶级这个领导阶级,全社会也都积极行动起来,每条街道胡同里的宣传栏,都无一例外地贴满诸如“掀起抗震救灾新高潮”的标语。新闻媒体开始不断推出形势喜人、一派大好的文章,更令人扬眉吐气的是,还报道了中国政府给同样遭受地震的菲律宾捐赠一大笔救灾物资。不过,那时没有号召全民捐款。自然也没有涌现出中国公民踊跃为印度洋海啸受灾国捐款感人场面。历史在远去

时紧时松、持续整整40天的各类恐怖谣言,终于止于9月9日。毛泽东逝世的消息一经报道,所有关于地震的小道消息全都黯淡失色了。五花八门的防震棚渐渐退缩到院落和公园里,大街上,天灾的后遗症逐步减少了。几乎与地震同步开始的日语教学广播,又重新开播,不过,自学者早没有兴趣,震前为买一本《日语》教材打破脑袋的排队现象不复存在。新华书店里显眼地摆放着新印刷的《日语》教材,但年轻人熟视无睹,匆匆而过。

被崇文区居民长期占据的天坛公园里,传出有一株铁树终于开花的消息。可是,随意出入公园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必须出示入住这里的出入证,方可一睹铁树开花的芳容。其实这难不倒我,在我们工厂参加“学工劳动”的11中学生,全部家住在崇文区,随便借用一下出入证就可大明大摆进出天坛公园了。别说去看千年开花的铁树,就是祈年殿也畅通无阻。

10年后的1986年8月,我从北戴河回来途经唐山时下车。当我漫步在新唐山宽阔的马路上时,感觉脚下处处都是罹难者的白骨。整整十年,唐山大地震所带来的精神恐惧,深深地刻印在脑海里,依然清晰可辨。当时正在建设中的新唐山宛如一个大工地,四处都是推土机、起重机,巨大机械轰鸣声响彻上空。而城南受灾最严重地区,残垣断壁依然没来得及清理干净。

市内的凤凰山凉亭,属于唐山市的最高点。从这里可俯瞰全城。或许是与当地人刚刚交谈完的缘故,我眼里却总是昨天悲惨的一幕:那场浩劫使数十万生命毁于一旦,家家户户几乎都有死伤者。一夜之间,家园消失了、亲人没有了,露天遍地横卧残缺的尸体,废墟下不断传出微弱地呼救和呻吟,大铲车将尸体成堆地撮起,然后投放城外的一个巨大深坑内,撒上一层石灰后再陆续投放另一车尸体……

2000年,我再次开车前去唐山。从东四环出发,不足两个小时抵达唐山,但昔日这路程则让无数北京人骑自行车奔跑了两天!

自从1976年唐山新建以来,前十余年基本没有高层建筑出现,大多数建筑均在5层楼左右。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那场恐怖灾难的淡忘和可用土地的日趋紧张,由银行、税务、保险、电力等一批财大气粗的行业,率先使自己的办公楼鹤立鸡群地傲视于市中心。随后,饭店、商厦等也不甘落后地在那个瞬间就推倒一切的土地上,纷纷矗立起高楼大厦。

同类推荐
  • 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

    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

    本书主要围绕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论述,从国家政策、价值观、贫富差距、教育问题、文化现象、热门话题等方面揭示当下中国之现状。本书语言犀利而不激进,思想深刻而不哗众取宠,有高度的现实意义,是一本能真正反映当下中国社会真实现状的良心之作。
  • 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修订版)

    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修订版)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一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 教师礼仪修养

    教师礼仪修养

    本书主要包括礼仪基础知识、教师仪容礼仪、教师仪态礼仪、教师服饰礼仪、教师的语言礼仪、教师教学教育礼仪、人际交往礼仪等内容。
  • 校园文化建设实用宝库-中国校徽精选

    校园文化建设实用宝库-中国校徽精选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校是育人的课堂。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重要的表现特征,也是促进学生生命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深厚土壤,更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延伸的根本。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方方面面,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
  • 语言的力量:语言力学探索

    语言的力量:语言力学探索

    本书研究并探讨一个新观念:语言力学。文本首先提出荒原效应,并且以此否定目前流行于西方的语言天赋论。接着文本把物理力学原理移植到语言学,认为物理力作用于物体,而语言力作用于人们的心理,提出人们的心理素质愈强,对语言的承受力也愈强。在语言力学原则里,文本提出了互换、平等以及合适共三个原则。文本还认为语言力学可以当作批评理论用于对文学作品的批评,并且运用了不少事例叙述了语言力和心理素质、思想工作及翻译之间的关系。文本结论认为,如果人们认识到语言力的作用,语言力就可能像物理力一样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热门推荐
  • 爱意填满心腔

    爱意填满心腔

    苏冉冉对裴墨的爱意填满了整个心腔,可惜的是裴墨并不相信。
  • 书信少年

    书信少年

    李裕白的飞驰青春。那些年,一个梦与另一个梦交织,曾经执迷不悟,也曾撞过南墙,摸着一颗又一颗稚嫩的良心,跳起一支又一支热闹又无悔的舞曲。
  • 第一婚宠

    第一婚宠

    悲剧,宁仟第一天上班,就将正在洗澡的顶头上司看光光。更悲剧的是,傍晚相亲,她相亲对象就是有八块腹肌的这位顶头上司。顶头上司需要一个妻子,她则需要一个老公,一拍即合,两个人订立契约婚姻关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樱花飘落时,你是否还会记得她

    樱花飘落时,你是否还会记得她

    你相信命运吗?是否,经历过一种叫绝望的东西?“林夕你给我滚,滚出这里”“够了吗你还想害死多少人啊”“你真的,不配拥有!”“夕,走吧,放下这一切,离开这里……”放下?是选择还是等待?现在插播一条广告“今天凌晨六点,一位女生在百货大楼顶楼跳下……”十七岁的年龄,十七岁的雨季。我们一边成长,一边失去。一边成长,一边哭泣。
  • 女王陛下,我们一起生个宝宝吧!

    女王陛下,我们一起生个宝宝吧!

    遭遇背叛而重生的杨烈,重生在地球上,又获得神秘系统帮助,看曾经的一代仙帝如何在都市中遨游!
  • 小酒配故事

    小酒配故事

    我是一个深巷酒馆的老板,来来往往的路人,许是因为酒香味,来了我的酒馆,也许是心底藏着太多事,想说一说他们的故事。我有酒,你有故事吗?
  • 神灵末记

    神灵末记

    真神消失千年后的神界,新生的人类追寻着成神的道路。静坐狱中的少年,脚踏着云顶之下的土地,仰望着云顶之上的星空,向着未可知的明天——“我听过很多故事,却仍无法将命运看穿,所以……”“所以你要打破命运的枷锁?”“不,我想先睡一觉,说不定醒来就看穿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卿本尘埃

    卿本尘埃

    看着男子怀里巧笑倩兮的姑娘,她终究只是说了一句:我本尘埃,何必挂怀。后来,男子终于意识到,她是他一辈子遥不可及的梦。
  • 天使守护在身边

    天使守护在身边

    既然我无法成为你夏热的清风亦未曾伴你熬过寒冬的冷,那么就让我在你的身后静静地陪着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