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03100000001

第1章 竹刻(1)

一概述

一、探源

中华民族素以治竹著称于世,中国的竹雕艺术也源远流长。

我们的学术、考古界一直认为,远在纸墨笔砚发明之前,先民们已经学会用刀在竹子上刻字记事。如果从年代上去追溯,这种最原始的竹刻,应该先于甲骨文。因为,甲骨文已经具备书法艺术的三个要素,而所谓在竹子上刻字记事,实际上最初刻的是符号。远古时期,我国中原、北方地区不生长竹子,所以用兽骨来刻写。南方盛产竹,就将符号或文字刻在竹上了。只不过,竹筒很难保存,比不上兽骨。所以,经过漫长的岁月,我们今天还有幸看到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遗物,却再也见不到当时的竹刻作品.但根据古代文献上的记载,中国竹雕艺术的源头,早在商朝以前就已出现,这是毋庸置疑的。

二、先秦竹刻

竹雕又称竹刻,或称刻竹。作为一种正式的作品,竹刻在西周时已经形成。据汉代戴圣《礼仪·玉藻》记载:西周君臣朝会时手中所持的笏(又称手板),有的就是用竹片制成的。“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只是官位不同,笏的材质也不同,“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牙),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木象可也”。士大夫所持笏,均系竹制狭长板子,这种笏,上面还都刻有一些文饰,虽然还谈不上是一种工艺品,但毕竟反映了先秦时期,人们已经重视对竹子的使用,并能削制或琢刻出一些简单的成品。与笏几乎同时出现的还有竹简。在考古发掘中,这类用于记载文字的竹简多有发现,如《孙子兵法》、记载医药处方的竹简等。除此之外,竹扇、竹制笔杆、竹制枪杆、竹篮、竹席、竹盒等等,也应有尽有。但这些东西只能称之为日常用品,与竹雕艺术还不一样。

战国时代,漆器盛行,漆雕艺术繁荣。漆器的器胎,有相当一部分是用竹片或积竹制成的,受漆雕艺术的影响,后来竹器本身的制作也萌生了艺术化的倾向;河南信阳市楚墓出土的大床和湖北出土的兽蹄式连盖竹制漆盒,就是这种艺术化倾向的产物。信阳出土的楚国大床,它的栏架用细竹竿编接,以铜钩件固定而成,表现出有规则的线条图形。由于竹竿很细,雕、刻都不方便,为使其美观,就在细竹竿上缠丝,以此增添出一些纹彩。

这种竹编床栏,在当时应该被称之为工艺品的。湖北省也出土过一件兽蹄式漆盒,是先用竹雕琢成带有兽蹄样的支架的圆盒,然后才髹漆的。这件有雕工的竹盒,也是今天我们研究竹雕史的珍贵资料。

三、汉唐竹雕

汉唐时期的竹刻,目前见到较早的器物,是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雕有龙纹的彩漆竹勺柄。这件浮雕龙纹髹漆竹勺柄,全长65厘米,以竹为胎,器表髹黑、红两色漆。勺柄近顶端一段为红色,浮雕一条乌黑的龙,形象生动古朴。

及至晋代,便出现竹制的笔筒。据古书记载,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所用的斑竹笔筒就十分精致。王献之的这只笔筒,外形酷似钟——古代用于盛酒的一种圆形壶,竹器表面有斑纹就像是裘皮,王献之称之为“裘钟”,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这也反映出当时所制的竹笔筒上,还未普遍出现人为的雕刻工艺。

竹刻人物花鸟纹尺八(唐代)(摹本)

南北朝时期,据《南齐书·明僧绍传》介绍,齐高帝萧道成曾将一件用竹根雕成的“如意笋箨寇”,赏赐给当时的大隐士明僧绍。北周文学家庾信《奉报赵王惠酒》诗中,“野炉然树叶,山杯捧竹根”,也提及用竹根雕制而成的酒杯。说明南北朝时期,已出现根雕艺术。

竹器的形象雕刻工艺始于唐代,其中最有名的是刻有人物花鸟纹的竹质尺八。尺八,一种竖吹的管乐器,因管长一尺八寸左右而得名。现存日本国正仓院的中国唐代竹质尺八,长43.6厘米,吹口口径2.32厘米。三节,遍体纹饰。正面有压孔5个,背面1个。这件尺八,采用留青刻法,施阴文浅雕,压孔四周及节上下,均有图案花纹。管上分布仕女、树木、花草、禽蝶等图像,刻画极为精致,具有唐代风格。

另据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记载,唐时德州刺史王倚家有一支毛笔,竹制的笔管“稍粗于常用笔管,两头各出半寸,中间刻军行一辅,人马毛发、亭台云水,无不精绝;每一事刻《从军行》诗两句,如‘庭前琪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是也,似非人功,其画迹若粉描,向明方可辨之,云用鼠牙雕刻,故崔铤郎文集中有‘王氏笔管记’,体类韩退之记画”。

由上述见闻中,我们可以看出,汉唐时期的竹雕,在整个竹雕史上,还处于艺术初创阶段,它的特点是注意外在的造型,因此,根雕在那个时候产生,但器表纹饰的雕刻,基本上还是单一的表现手法——线刻。

四、竹雕艺术初始

赵汝珍《古玩指南》中说:“竹刻者,刻竹也。其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书画之难人所共知,今乃易以刀、竹,其难当更逾书画也!按,古人削简为书,治竹久为国人所长,刻竹为文物,或许古时亦有行之者,只以治之未精,为者无名,是以往昔无传焉!”他的这段话,主要讲宋代之前的竹刻情况。

中国的竹雕,到了宋代终于出现一些重大变化,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其一,宋代是古代历史上文化最发达的时期,已经形成一支庞大而又有文化教养的文人士大夫阶层,他们的艺术审美思想与要求,带动了包括玉雕、竹雕在内的整个工艺领域的发展。这时,竹被文人们视为纯洁、正直的象征,经常出现在诗书文学作品中,最著名的如苏轼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诗人田园的“心虚异众草,节劲愈凡木”就更将竹拟人化了,正因为竹在文人心目中有如此崇高的地位,竹雕工艺备受重视。其二,竹雕出现艺术化倾向,竹雕精品和竹雕艺人被广为颂扬。据元代陶宗仪《辍耕录》记载,南宋时有艺人詹成,他所雕刻的竹鸟笼“四面皆花版,于竹片上刻成宫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鸟,纤毫俱备,其细若缕,且玲珑活动”。可见其竹雕技艺之高,作品之精美。所以,陶宗仪情不自禁地赞扬詹成,谓“求之二百余年,无复此一人”。

五、辉煌的明清竹雕

纵观中国竹雕发展的历程,我们看到宋代的竹雕业已绽出艺术的花蕾,明清时期,竹雕艺术更是一派百花争妍的灿烂景象。

明清两代,文人士大夫写竹、画竹、种竹、刻竹蔚然成风,竹雕的文化含量也迅速攀升。这时,文人画的勃兴,促使了竹雕与书画、雕塑艺术的结合,导致竹雕艺术的空前发展。据清代金元钰《竹人录·凡例》介绍,当时竹艺“雕琢有二派,一始于金陵(南京)濮仲谦,一始于嘉定(吾邑)朱松邻”。作为雕刻家,朱松邻、濮仲谦等人,还不局限于在竹材上施艺,犀角、象牙、紫檀木也是他们常用的材料。对各种材料的性能和各种技法的把握,导致他们的雕刻有如神助。作为工艺美术家,他们又长于书法和印章篆刻,构图绘画无所不能,兼具文人画家的素养才能。所以,他们的竹刻作品富有创意,书卷气十足而无匠气;他们利用竹材的自然形态,删繁就简,衬托出竹的本质特征和文化寓意,作品遂为文人士大夫所接受,并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的艺术财富。

史料上记载,明代嘉定派竹刻,能在方寸之间刻山水、人物、楼阁、鸟兽,浅雕、浮雕、圆雕并用,刀法精巧,艺术造诣深湛,为时人所赏识,争相请为奏刀。因此,嘉定竹刻艺术流派的繁盛,一直延续到清中期,后继者有数十人之多。明代金陵派竹刻,以根雕和竹板刻书画见长,与嘉定派华丽的竹刻风格相比较,显得古朴雅致。但金陵派传承不旺,延及清代,得其亲授或直接受其影响者,寥寥无几。

清初,嘉定派竹雕兴盛,到清中期达到顶峰。乾隆、道光年间,金陵派潘西风、方絜诸家以浅刻见重,成为清代竹刻的殿军。

除此之外,张希黄、尚勋的剔地阳纹的留青技法,极具文人气质,亦名噪一时。康熙、乾隆年间,造办处创竹黄雕刻,以黄杨木为胎,用竹之内皮雕成各种纹饰,贴于器表,名曰“贴黄”。稍后,嘉定、黄岩、邵阳、江安、上杭等地均有制作。乾隆以后,造办处还创制仿青铜器竹雕,刀法毕肖古铜器形状和纹饰,装柄、提梁诸器尤见巧思。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动荡,经济衰败,中国的城乡手工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也导致了竹雕艺术的衰落。这一时期的竹雕作品,多以阴刻、浅浮雕为之,深雕、圆雕等技法很少应用,因此显得单一、平浅。雕刻者中虽也有能书善画者,但大部分人只能假借他人之画稿再行雕刻,既无创意,作品层次亦少,因此缺乏艺术感染力,画面也呆板,刀法缺少飘逸流动。于是,具有文人气质的竹雕艺术,又很快回到原来的匠人作品。这是灾难的岁月,萧条、凋敝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20世纪下半叶开始,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康庄大道,竹雕艺术才终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二材料及制作

目前,古代竹雕工艺品的民间收藏已经形成热潮。爱好者选择藏品之前,首先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如竹雕材料的确认,看懂竹雕的一些技法,等等。

一、竹雕材料的识别

竹,盛产于我国江南广大地区,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植物之一。它的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都很高。

竹的种类繁多,元代李衍《竹谱》,列举334种。实际上,我国山野平畴中生长的竹,至少有一千余种以上。然而,如此众多的竹种,仅毛竹、楠竹、棕竹、斑竹(湘妃竹)和方竹适用于雕刻。

毛竹、楠竹和棕竹,皮坚质密,是竹雕艺匠操刀的理想材料。斑竹和方竹,除皮坚质密外,或色泽斑斓,或形状独特,也为竹雕艺匠们所钟爱。

用于雕刻的竹材,应选择生长了3~4年的,不宜太老或太嫩。太老,出筋了,质糙不细腻,难以雕琢;太嫩则不经削剔,亦显现不出竹的细密纹理,失却竹雕的个性。竹雕的材料不理想,即便是技艺高超的大师,也雕不出佳作。事实上,中国历代竹雕艺术大师对选材都非常重视,他们不可能使用自己也不满意的竹材。而且,选好以后,待用的竹材还需先放在沸水中泡半个小时,然后放在室内阴凉处待其干燥;干燥时间的长短则根据所雕刻的具体器物来定,如果是用来刻制扇骨,阴干时间可略短一些,如果是制作其他器物,阴干时间就须长一些,一般为两年。

用于竹根雕的原料,一般不论竹种,而多注重竹根外表的奇特以及瘤节的多少。竹雕大师往往是利用它天然的形象,略加雕琢而成,因此,有人说:根雕的艺术,一半是属于发现的艺术。

二、竹雕的分类

竹雕可分为竹茎雕刻和竹根雕刻两大类。

竹茎雕

竹茎雕是将竹节间的部分截下来,若需做成圆形器物,则留其中一横隔,然后在其周身雕刻图案或纹饰;若需做成臂搁、扇骨之类,则将竹筒从中剖开,然后成器。

竹茎雕的器型主要有:

(1)笔筒:文房必备器具之一,用于毛笔的存放。笔筒有圆形、棱柱形、方柱形之分。器形外表多以书画雕刻作为装饰,因此又被广泛用作书房书案的工艺陈设。

(2)香筒:褚礼堂《竹刻脞语》称:“截竹为筒,圆径一寸或七八分,长七八寸者,用檀木作底盖,以铜作胆,刻山水人物,地镂空,置名香于内焚之,名曰‘香筒’。”因为香筒是专为熏香而作,故又名香熏。现传世珍品中,最著名的是明代朱缨的“刘阮入天台图透雕香筒”。

(3)臂搁:文人临书枕臂的器具,片状,长条矩形,正面雕有丰富的书画图案,既作为文房用具,又是别具欣赏价值的艺术品,长期以来,一直为文人雅士所钟爱。臂搁制作之风亦一直延续至今。近人王世襄题诗、范遥青雕刻的“蟋蟀图臂搁”,雅趣横生,也传为美谈。

(4)笔洗:洗濯毛笔用的文房用具,有用竹茎雕制而成,也有用竹根雕琢成形的。筒内盛水,器形表面多镂雕各种形态的动物或花叶,器身低矮。

(5)镇纸:压纸用的文房用具,一般多作尺形,又称“镇尺”。

也有做成各种仿生造型的,但底部均平整。作为尺形镇纸,多刻有竹、兰及双螭等纹饰。

(6)方盒、圆盒:用于盛放书册、笺纸、墨锭、印章、砚台的各类竹盒,有盖。这类竹盒,器表都雕镂各种纹饰,有的还镶嵌宝玉、螺钿等,盒盖上往往刻有精美的书画。

(7)扇骨:传统折扇的骨架,用以支撑扇面。扇骨的雕刻多系留青器物,表面雕刻各种纹饰。

(8)花插:插花器具。虽然主体为瓶型,用较细小的竹筒制成,但周身雕镂纹饰,或依势做成各种造型,清丽飞动,即使不插花,陈设在案架上也很有欣赏价值。

(9)仿古器皿:不论造型还是纹饰,都模仿夏、商、周三代古青铜器造型而雕制的竹器,属摆设品,极具艺术观赏价值。

(10)竹砚:竹制的砚台,砚额、砚背多刻有纹饰、书画。古时,文人雅士尤其是书画家,喜用竹茎雕刻,以抒情怀,或自娱自乐。

竹砚无实用价值,属于案头摆设。

(11)冠架:古时,文人士大夫用以挂放乌纱帽或士巾帽的支架。制作精巧,造型美观,所雕纹饰亦富文人气息。

除上述器型之外,还有香坠、笔管、鸟笼、虫罐等,但竹雕工艺含量不一,此不赘述。

竹根雕

竹根雕是截取盘根错节的竹根,然后,根据其自然形态,进行构思创作,略加雕琢而成器。

用竹根雕出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供人玩赏的工艺摆件,艺术品位较高而无实用价值,它的器形,现在能见到的有:

(1)神仙人物:如明代濮仲谦的“松荫高士图”,就是根据唐代画家孙位《竹林七贤图》创作的,表现手捧酒壶的高士刘伶既醉欲饮的神态。“竹林七贤”为魏晋时期的7位文学家思想家,他们对当时黑暗现实不满,厌恶儒家各种人为的繁琐礼教,所以隐逸竹林。后为历代文人所尊崇。根雕“松荫高士图”作为一种陈设工艺品,是用以表达物主志向的。除此之外,明清时期的人物根雕,还有“陶渊明赏菊”“东方朔”,以及“八仙过海”、罗汉等。

△文房用具:如清代邓孚嘉的蟠松笔洗,以及笔架、滴水、水丞等。

△印章:用竹根篆刻成印章,始于清代,竹根印章都是就竹根长势,雕成印钮,然后在印钮下方的平底刻篆文,如“狮钮印”“免钮印”等。

(2)果蔬花卉:根据竹根奇特的外表,雕琢成松树、莲花、如意、南瓜、葡萄、荷叶、佛手等,形象毕肖,古色古香。

(3)山水小景:由竹根雕就的山峦、松柏、禽鸟所组成的景象,有底盘相衬。

(4)器物摹仿:如明代艺人的作品“镂雕竹根船”、濮仲谦的“竹刻松树小壶”等。

(5)飞禽走兽:如“雄鸡晨啼”、“虎啸”、蟾蜍、卧牛、少师、奔鹿等。

三、竹雕的特殊工艺

竹雕艺术创作,除了采用高浮雕(深浮雕)、低浮雕(浅浮雕)、透雕、镂雕和圆雕(本书“木雕篇”中有专题介绍)等技艺之外,长期以来,艺匠们根据竹的质地特点,还创造出一些独特的工艺,如“留青”、薄地阳纹、陷地深刻、竹刻地纹、阳纹砂地、“贴黄”等等;正是这些独特工艺与常用雕刻手法的有机结合,竹雕艺术才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传统技艺中的一朵奇葩,这也是爱好者在收藏过程中,必须了解的基本知识。

“留青”薄雕

“留青”薄雕又称“皮雕”,作为竹雕工艺中的一种技法,它是指以竹茎为雕刻对象,先在器表上构图,将图画中的空白处的竹皮(青皮)剔除,而有图纹的地方则留下竹皮,此谓“留青”;然后,再在留青部分镌书或刻画。留青薄雕的制作比较复杂,技术要求也高,在竹刻中可说是“别开生面”,其创始人为明代竹刻家张希黄。

同类推荐
  • 古代茶具鉴赏及收藏

    古代茶具鉴赏及收藏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教你西方绘画史

    教你西方绘画史

    美术是以一定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我们的思想观念和感情。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类型。因此,美术又称之为“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音乐、美术、舞蹈都可以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达到潜移默化我们心灵的作用,让我们得到美的滋润和享受,从而提高我们的修养和情趣。
  • 探索未知-物理光学与摄影技巧

    探索未知-物理光学与摄影技巧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自己特有的表现手段。摄影家的表现手段是光,如果没有光,他们就会像雕塑家没有粘土或者画家没有颜料那样一事无成。虽然摄影艺术在1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总是追随着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之后而形成自己不同的流派与风格,特别是近年来,未来主义摄影、荒诞派摄影、剪辑派摄影、立体泥摄影等等,都可以在形式上找到与姊妹艺术相通的地方,但是,它们毕竟还是有所不同的。原因之一是摄影家充分发挥摄影独特的造型手段——光的语言。通过光,形成了他们自身的造型方式,决定了画面的表述意图;通过光,不仅区别于其他姊妹艺术,同时在摄影家之间,也产生了他们各自的艺术风格。
  •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设计造型基础(二)

    设计造型基础(二)

    设计造型基础这一课程在各门专业设计学习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将来的专业学习。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各专业的交流、发展变化越来越快,这也给基础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当然,也是触动基础教学进步的机遇和动力。本文就是编者对国内几所院校设计造型基础的一个比较及编者多年来在这一课程的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热门推荐
  • 图说高科技与现代交通

    图说高科技与现代交通

    21世纪交通运输发展必将是高新技术广泛应用,高速安全交通全面发展的时代。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使汽车实现电子化、智能化,无需驾驶员干预;怎样使飞机的运载量更大、速度更快,更安全等等。各种现代交通工具的不断变化将深刻地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我们期待着“以人为本”,更安全、环保、智能和一体化的现代交通的出现,期待着交通堵塞问题能得到彻底解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与另一个世界的对话

    与另一个世界的对话

    在海边玩耍的我捡到了一个大海螺,可笑的是我竟然模仿着童话故事的某一个桥段,拿着海螺靠在耳边,想象着海螺姑娘的歌声,然而童话终究是童话!另一个世界的“我”,我知道我努力奋斗的梦想在那个未知的世界将不再是梦想,因为在那个世界,“我”终将把它踩在脚下…
  • 步虚之路

    步虚之路

    道是路,修道如行路。在很久以前,十九域的众多顶尖强者曾感慨,已知的修行路已走到尽头,再往前方,却是虚无缥缈不可知矣。一位来自地球的年轻人,意外穿越到十九域,开启了自己纵横天下的游历之路。前路漫漫,并不孤独。已经有古人留下了不朽的遗迹,又有今人正在开路前行。虽然同行者众多。但是否终会有那么一天,自己独行?
  • 网游之游戏世界

    网游之游戏世界

    未来,虚拟游戏普遍全球,让大家亲密交流,但怨恨也来了。玩家莫天与他的朋友们也踏上了游戏之路赚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八荒剑魔

    八荒剑魔

    星魂大陆,强者为尊,弱者蝼蚁。一代剑魔独孤求败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奸人,败尽英雄豪杰,天下更无抗手,但求一败,却未成一败。唯隐居深谷,以雕为友,遗憾终生。死后魂穿异世,来到星魂大陆,自小被一个老头在深山之中养大,学武练功,惊奇发现自己竟不是看似行将就木老者的对手。自小体弱多病,日渐长大,身体隐疾日渐严重,被断言活不过二十岁。十八岁那年独孤求败带着师父的叮嘱,独自下山寻找求生之路,从此踏上了逆天改命的路途!千秋万古,谁主沉浮!剑魔异界纵横,再掀波澜,从此整个世界暴走!
  • 追忆曾经的爱恋

    追忆曾经的爱恋

    新学开学,转学生多了一位,哥哥的样子、闺蜜的震惊让她想起了曾经他对她做过的一切没想到,他却想复合,他究竟会不会答应?
  • 携系统走异世

    携系统走异世

    就是想好好地打个游戏而已,结果被一个自称为“游戏系统”的那么一个玩意儿给绑定了?好吧,绑定就绑定了,又不会少块肉还是怎地,但……没想到的是,系统原来是一个根本不知道何为节操的系统!
  • 冷血三公主的霸道恋爱

    冷血三公主的霸道恋爱

    曾经幸福的她们,却在一夜之间,失去了一切,复仇,是她们的使命,残酷的训练,使她们失去了童年……几年后的蜕变,冰冷的她让所有人都难以亲近、妖媚的她让所有的男同胞倒在了她的石榴裙下,可爱的她让所有人想要保护的冲动,可是,当她们遇上了他们,复仇的计划是否继续,危险一步步的向她们逼近,最终,他们是否能够走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