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02500000008

第8章 前四代哈里发时期(1)

穆罕默德逝世后,伊斯兰教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伊斯兰教的传播是与阿拉伯人的对外征服联系在一起的。当然,二者并不是一回事,因为在军事征服与被征服地居民改奉伊斯兰教之间还隔这一段时间。例如,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在伊斯兰教产生后的几十年间就已被征服,但大部分居民直到教历二三世纪才改宗伊斯兰教。许多人的改宗一开始大都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则是为逃避人丁税,再则是想在政治上取得与统治者相同的身份。而当阿拉伯的统治阶级发现由于改宗的人数增多使税收减少时,甚至反过来又阻止人们加入伊斯兰教。所以说,初期阿拉伯人的征服不是伊斯兰教的而是民族的扩张运动,首先获得胜利的是军事而不是宗教。说阿拉伯穆斯林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拿剑,被征服地的人民要么信奉伊斯兰教,要么就遭杀戮,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但不管怎么说,阿拉伯人的对外征服和穆斯林政权的建立,毕竟为伊斯兰教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我们看到,除了部分地区外,当今伊斯兰教的中心地带仍然是伊斯兰教的诞生地和阿拉伯人实行军事征服的地区。另外,伊斯兰教的经典、教义、教法、仪式等,也是在穆罕默德逝世后才整理、完善起来的。因此,我们概括地叙述一下阿拉伯人对外征服的历史,叙述一下前四代哈里发时期、倭马亚王朝和阿巴斯王朝的历史,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在有些地方,例如印度尼西亚等地,伊斯兰教是通过和平途径传播的,我们将在以后单独加以论述。

一、关于哈里发之争

穆罕默德没有留下男性后裔,他曾经有一个男孩,取名易卜拉欣,但幼年就夭折了。他的几个女儿,除法蒂玛外,也都先于他而死亡。法蒂玛与穆罕默德的堂弟阿里结婚,生有两个儿子——哈桑和侯赛因。阿里及其后裔在以后伊斯兰教的历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其实,原来阿拉伯各部落的谢赫(Shaikh,部落首领或族长)的地位也不完全是世袭的,大多数是依照本部落中资历的深浅而选举出来的,合法继承的观念对当时的阿拉伯人是陌生的,即使在罕默德的儿子不先于他而死亡,也不一定能成为他的继承人。

穆罕默德去世时,没有指定自己的继承人,也没有留下如何推选继承人的遗嘱。被称为安拉使者和“封印先知”的地位也不容他在生前就指定代理者或继承人。这样一来,哈里发(阿拉伯语Khalifa,意为代理人、继承人)问题就成了穆斯林们争执最激烈、最难解决的一个政治问题。用卓越的伊斯兰教史学家沙赫拉斯坦尼(Shahrastani,?—1153)的话来说:“伊斯兰教中从没有比哈里发问题更容易引起流血的问题了。”

穆罕默德一逝世,穆斯林们围绕继承权问题或明或暗地分为四派:迁士派、辅士派、合法主义派和倭马亚派。

麦地那辅士们的代表人物在埋葬穆罕默德之前,就急忙在白努·撒伊达的草棚里召开“赛基法会议”(阿拉伯语的“赛基法”就是草棚),商议继承权问题。艾布·伯克尔、欧默尔、艾布·奥贝达等人获悉这一情况后,立即前往。在“赛基法会议”上,迁士们说,他们是与先知同族的古莱氏人,最早皈依伊斯兰教,虽历经艰难困苦和迫害,但坚忍不拔,对先知的信仰始终不渝。所以他们最有资格成为穆罕默德的继承人。而麦地那的辅士们则说,先知在麦加布道13年,但信奉者寥寥无几,是他们迎来先知,保护先知,辅助先知,使正教得以迅速发展和传播。因此,他们应成为穆罕默德的继承人。经过辩论,古老的阿拉伯传统占了上风,一致推选德高望重的古莱氏部落台米姆家族出身的艾布·伯克尔为哈里发(继承人)。

当时忙于穆罕默德丧事的阿里及其家人没有出席这次会议,他们得知已推选艾布·伯克尔为哈里发的消息后,很不高兴,提出先知的家人才是他的合法继承人。当时哈希姆家族中与穆罕默德最近的有两个人,即阿里和他的叔父阿巴斯。阿巴斯信教较晚,白德尔战役时还是伊斯兰教的敌人;而阿里不仅是穆罕默德的堂弟和女婿,还是最早的穆斯林之一,他品德高尚,知识渊博,勇敢善战,因而是先知家族中最有资格成为继承人的人。阿里的主张得到哈希姆人和一部分迁士的拥护。但要改变赛基法会议上的决定已不大可能,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阿里只好正式承认艾布·伯克尔的哈里发地位。

最后一排在当时还表现得不够明显,但它是不可忽视的一派,即倭马亚家族,或者可以称作麦加贵族派。他们原属麦加掌权的贵族,其代表人物艾布·苏福扬曾长期与穆罕默德为敌,后来迫于形势,才皈依了伊斯兰教。这些人在经济和政治上还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具有比较丰富的管理经验,因而对他们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后来,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执政时的情况和倭马亚王朝的建立,就证明了这一点。

艾布·伯克尔(632—634年在位)是伊斯兰教历史上的第一位哈里发,随后是欧默尔(634—644年在位)、奥斯曼(644—656年在位)和阿里(656—661年在位)。哈里发是新建立起的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最高的指挥官,同时也是全体穆斯林的宗教首领,是安拉的使者穆罕默德的继承人。但是,正如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的,伊斯兰教认为,穆罕默德的先知地位是不能继承的,他在世时可以接受安拉的旨意,而哈里发则不能接受真主降谕的训诫,只能根据《古兰经》、“圣训”以及自己的意志进行统治。正统派穆斯林尊上述四人为“正统哈里发”,什叶派则认为只有阿里及其后裔为合法的继承人。661年穆阿维叶执政,建立倭马亚王朝,哈里发即为国家君主,并变成世袭的。事实上,后来的阿巴斯王朝、西班牙的倭马亚王朝、什叶派建立的法蒂玛王朝,以及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也都称“哈里发”,直到1924年土耳其共和国才正式废除这一职位。

二、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对外征服的开始

艾布·伯克尔是一位在穆斯林中很有威望的人,他只比穆罕默德小三岁,可能是先知近亲以外的第一个皈依者,而他的女儿阿伊莎又是穆罕默德最宠爱的年轻美貌的妻子。他出身于古莱氏部落中一个较小的家族,是富裕的商人。他炽热地效忠于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因而获得虔信者(al-siddig,逊底格)的称号。由于他的个人品质,由于他具有天赋的毅力,更由于他对于事业的忠诚,因而得到穆罕默德的充分信任。据记载,在穆罕默德遇到危险时,是他保护了先知的安全,他陪伴先知最后离开麦加迁往雅兹里布,他于教历第9年受先知之命带领第一批穆斯林去麦加实行大朝,当先知病危时,又是他代替先知领导礼拜。他得到广大穆斯林的信任,同时他也成功地团结了这个社会中身居要位的有才能的人们,以致有人认为:“在哈里发艾布·伯克尔时代,进行统治的是三头政治:艾布·伯克尔、欧默尔和艾布·奥贝达(穆罕默德的老朋友,久经考验的战士)。”①

①〔法〕昂里·马塞:《伊斯兰教简史》,第39页,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艾布·伯克尔面临的第一项任务,也是最重要最紧急的任务,就是平定穆罕默德逝世后的“叛乱”和统一阿拉伯半岛,保持已经建立起来的中央集权制。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已是一个统一的伊斯兰社会,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实际上,从610年到632年的23年间,穆罕默德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为捍卫伊斯兰教的生存而进行的斗争,尤其是与麦加氏族贵族的反对势力的斗争。再加上交通不便,有组织的传教活动并未真正展开。尽管人们把伊斯兰教历9年(631年)称为“代表团之年”,表示各部落的屈服,但由于时间短促,真正表示信奉伊斯兰教的还不是所有的地区,有人认为可能“还不到阿拉伯半岛的三分之一,甚至连先知进行活动的希贾兹地区,也是在他去世之前一两年,才完全伊斯兰化的”①。即使那些曾派代表团表示服从穆罕默德的部落,也只能说是那些部落的族长表示信奉了伊斯兰教,而不一定能代表部落全体成员的信仰,因为表示服从和内心信仰之间是有区别的。《古兰经》在谈到那些表示归顺的贝都因人时也说:“正信还没有入你们的心。”另外,那时的阿拉伯人还不习惯子集权制和纪律的约束,具有倾向于独立行动的自然习性,在他们看来,他们的部落与穆罕默德缔结的政治协定,由于一方的死亡就自然宣告无效。这些部落还认为,他们既没有参加艾布。伯克尔的选举,当然也就不受他的统治,于是自然地断绝了与麦地那的条约关系,恢复了自己独立自主的行动。所以,在穆罕德去世后,除麦地那、麦加和附近其他少数由麦地那穆斯林完全控制的地方外,许多阿拉伯人否认麦地那在政治和财政上的控制权。由此可见,各部落拒绝承认艾布·伯克尔的权威并不意味着新皈依者的“叛教”。在这种情况下,所谓讨伐变节者的战役,与其说是用武力迫使变节者留在伊斯兰教内,还不如说是使尚未入教的人加入伊斯兰教。

①〔美〕希提:《阿拉伯通史》,上册,第164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但不管怎么说,在穆罕默德逝世后,已经开始的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面对这种情况,艾布·伯克尔决心采取果断的措施,一方面与那些动摇的部落重新谈判,订立新的条约,另一方面对拒不投降的叛乱者实行讨伐。哈立德·伊本·韦立德是平定叛乱的英雄,他在短短6个月的时间内平定了阿拉伯半岛中部的各个部落。但反抗最激烈的则是叶玛迈哈尼法部族的领导人穆赛里玛和泰米姆部族的女首领赛查哈。穆赛里玛自称先知,在伊斯兰教以前就在叶玛迈地区宣传具有一神教思想的哈尼夫教义,这对伊斯兰教也产生过影响。有人认为,“哈尼夫人的宗教学说是初期伊斯兰教思想的直接先驱”。①穆赛里玛为捍卫自己的宗教思想和世俗权利,同赛查哈结合起来。而赛查哈可能是个基督教徒,自称是泰米姆族的女先知。相传穆赛里玛统帅两个部落的4万人,打败了两支穆斯林军队,直到哈立德·伊本·韦立德率领第三支大军到来,才把他打败。这次战斗之后,在阿拉伯半岛再未遇到大的反抗。为表彰哈立。德·伊本·韦立德的赫赫战功,艾布·伯克尔授予他“真主的宝剑”的光荣称号。与此同时,其他各路穆斯林军队,在巴林、阿曼、哈达拉毛、也门等地也平定了小股的叛乱。艾布·伯克尔在采取军事行动时是坚决果断的,但他对待战败者的态度是宽容的,这有利于整个穆斯林的事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他基本上平定和统一了阿拉伯半岛,接着就开始对半岛以外邻近地方的征服。

①〔苏〕叶·亚·及利亚耶夫:《伊斯兰教派历史概要》,第2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阿拉伯人初期的对外征服,并不是哈里发们经过深思熟虑而采取的有周密计划的行动,可能主要是出于经济上的目的。在伊斯兰教以前,阿拉伯半岛部落林立,各部落之间的征战长期不止。现在各部落既已统一在一个有组织的社会里,也就不能自相残杀了。把阿拉伯各部族的好战精神及时地引向阿拉伯半岛以外,是解决他们内部冲突和经济问题的一个好办法。因此,开始时主要是为了获得战利品,而不在于征服。但是,事态进一步发展,获得一个接一个的胜利之后,运动越来越热不可挡,于是有计划的行动也就开始了。最后,终于导致一个大帝国的建立。

公元7世纪初,中东存在着两个相互对立的大帝国——东部的波斯和西部的拜占庭。这个地区过去三个世纪的历史,主要是他们之间斗争的历史。

公元633年,哈立德·伊本·韦立德在武力占领巴林以后,就和伊朗人发生了直接的接触,他带领一支人数不多的部队围攻希拉城(Hira),该城立约投降。哈立德的行动得到边境上舍伊班族的支持和合作。在伊拉克边境袭击的成功,本身是一件小事,但从编年史来看,这是穆斯林大规模扩张的开端。

然而,对麦地那和希贾兹人来说,叙利亚则更具有吸引力。到叙利亚的交通比较方便,过去是他们的商队常去的地方。这里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在他们看来,是天堂一般的地方。古话说得好:“要幸福到沙姆(叙利亚)”。前面我们已经讲过,穆罕默德在世时,曾于公元630年派遣一支由3000人组成的队伍北上叙利亚,结果被拜占庭的军队打败。艾布·伯克尔执政一年后,便开始了对叙利亚的有计划的征服行动。他派出三支部队,每支3000人,后增至7500人,大部分为轻骑兵,分别由阿拉尔·伊本·阿绥、叶济德·伊本·阿布·苏福扬和苏拉比·伊本·哈赛纳统率北上。叶济德的部队首先在死海附近战胜拜占庭驻巴勒斯坦的总督赛基阿斯,并于公元634年2月歼灭其溃军于加沙附近。但在别的地方,由于拜占庭军队占有地理上的优势,穆斯林军队受阻,并不断遭到袭击。拜占庭皇帝还派遣他的弟弟西奥多拉斯,率大军同阿拉伯人作战。面对叙利亚这种形势,艾布·伯克尔命哈立德从伊拉克到西部前线,统一指挥在叙利亚的穆斯林军队,哈立德仅仅经过18天的急行军,穿过大沙漠,奇迹般地出现在叙利亚。在7月阿奇那丹具有历史意义的战役中,阿拉伯联军打败了拜占庭的军队。当这个胜利的消息传到麦地那时,艾布·伯克尔已生命垂危。他去世前,指定欧默尔继任哈里发。

三、欧默尔时期的对外扩张

欧默尔当时只有43岁,他精力充沛,才华出众,具有强烈的个性和铁一般的意志,是穆斯林所期望的一位领导人。他出身于麦加古莱氏部落一个非主要的家族,是具有较大影响的早期的皈依者之一。在他执政的十年间(634—644年),颁布了许多宗教法令,完善了伊斯兰教,巩固和加强了穆罕默德所创建的神权制国家,被穆斯林称为伊斯兰教的第二个创建人。

在欧默尔任哈里发期间,对外征服的规模更大。在叙利亚,哈立德开始了有计划的军事行动。他攻占了依附于拜占庭的加萨尼王朝的大都会之一布斯拉之后,接着在公元635年1月23日,占领了约旦河以东的斐哈勒。同年2月25日击溃素法尔草原上的敌人,扫清了通往大马士革这座历史名城的障碍。3月,哈立德出现在大马士革城下,经过6个月的围攻,该城于当年9月投降。投降的条约明文规定:

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

同类推荐
  • 佛典譬喻经全集

    佛典譬喻经全集

    《佛典譬喻经全集》为佛教譬喻经的全集,囊括了目前能搜集到的所有佛教譬喻故事。这些譬喻故事都是可读性很强的寓言,大多直接来自老百姓平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含有很高的智慧和实用性。在生活节奏很快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读“譬喻经”陶冶心灵,学习摆脱日常烦恼的方法,从而以一种舒适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状态去对待生活。本书的特点是:原文选用典籍原本,以白话形式加以注释、翻译、点评等,譬喻经种类齐全,注译评的作者是北京社科院的专家,这使得本书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白话译文和点评浅显易懂,适合普通人群阅读。
  • 尘缘悟:星云说喻

    尘缘悟:星云说喻

    本书是《爱语的力量》、《修剪生命的荒芜》二书的合集。本书用简明易懂的小故事诉说人世间的缘分与因缘结果,教育大家要珍惜人与人的相遇相知相守,并警醒世人一切行事皆有因果,要多种善因方有善果。化佛法的大智慧于生活的小事中,读来令人受益匪浅。
  • 生死皆是禅

    生死皆是禅

    有人说,这婆娑世界便是一片苦海,无论如何都难逃尘世的重压,却又一切尽如镜花水月,繁华过后终成空。无论悲喜,哭过笑过之后,亦为罔然。所以,看惯这尘世浮华之人,苦求解脱,却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依附于禅。那么禅为何物?事实上,禅的本质极其简单,只要放下知见分别、远离价值判断、取舍贪著,透彻地直指事物本身,就可以明心见性。然而,这世间有几人可以放下、远离、不贪?所以虽经苦修,却依然难成正果。因此,我们不必强求真实的解脱,只需将一颗狂躁、贪恋、执著的心放平和一点,再平和一点,不要太过狂躁、贪恋、执著,就会活得比原来真实、快乐。
  • 星云日记4:凡事超然

    星云日记4:凡事超然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四册。收录星云大师1990年3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全书分为“日日观音”、“全力以赴”、“凡事超然”、“悲智双运”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日常用品,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热门推荐
  • 那一段盛夏的爱恋

    那一段盛夏的爱恋

    他和她在樱花树下相见,承诺要永远在一起,她却忘了他,也忘了两人的约定。
  • 介

    科幻小说千篇一律,此文必将独树一帜。介于,黑与白之间,万物的两极。介质,三态起决定作用的物质,波动能量的传递方式。介,伞下两个人的相互偎依。介,她的网名,小说创作的原动力。(请耐心阅读,确实是科幻文,科幻主题几章过后才开始切入)
  • 丧门星与天狼星

    丧门星与天狼星

    怀孕的女宇航员负责拦截起点彗星对地球的撞击,任务失败,她有幸成为唯一的幸存者,因为慧核接触到她这个生命体,她腹中的孩子由于星引力的存在而成为丧门星。起点彗星是末日天狼星投放的多颗探子彗星中,唯一一颗探寻到生命体的彗星,这便引发了二十年后的绝世天劫。
  • 中华文学母题和海外华文文学

    中华文学母题和海外华文文学

    中国社科院当代文学研究所的重点研究课题项目。本文从“文学中母题的意义与价值;双重边缘性与母性的声音;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文化母题;母题的艺术变奏”四个方面进行阐释.遵循四个着眼,及着眼传统,着眼整体,着眼文本,着眼‘和而不同’,对于母题的概念特征结合中国当代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做出新的理论阐释.打破长期以来各抱一段文学,名守一种文体的惯常研究状态,是跨学科跨文类研究的一次实践。
  • 麻辣机师

    麻辣机师

    为了让人物更加突出,故事后续大改,重启时间线,推到重建中……
  • 我是超级签到系统

    我是超级签到系统

    石天予在偶然间得到创世神的青睐,执掌万界签到系统。步伐踏遍诸天万界,只为寻找签到者。在系统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诸天万界,又有怎样的风景?踏遍万界,看万界风云前夜,万界风流人物,尚未登上舞台,石天予与他们的交集,从签到开始。
  • 撞上你不是我的错

    撞上你不是我的错

    平淡才是幸福,才是生活,这里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爱情,也没有山盟海誓,有的,只是两个红彤彤、激烈跳动着的心脏......
  •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

    党的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宝塔石化的政策和策略是宝塔石化的生命,宝塔石化形成的方略是我们十年来的基本经验和教训积累的。宝塔石化过去十年,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企业快速发展与人才需求的矛盾。宝塔石化的特点就是以人为本,唯才是举、老少皆宜、男女平等、唯才德是用,把宝塔的事业与职工个人事业在企业战略下融合统一,为职工搭建建功立业和发展的平台。
  • 血灵记忆

    血灵记忆

    当黎明之光降临于寂静之地,灵恶之物归于无尽地狱之中,……新书之作,新的挑战开始。
  • 医暇卮言

    医暇卮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