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02500000044

第44章 中世纪末期的伊斯兰教(4)

奥朗则布在位近50年,是莫卧儿帝国最后一位有名的皇帝。他战胜各个对手,把帝国的领土扩展到次大陆的顶角。他代表穆斯林封建主的利益,决心要把莫卧儿帝国变成一个伊斯兰教国家,因而逐步废除了以前主要由阿克巴制定的、在他看来不符合教法要求和自身利益的政策和法令。从公元1665年起他颁布一系列新的法令,规定废止对穆斯林商人的税收,而向印度教商人征收百分之五的税金,向异教徒重新征收人丁税;禁止穆斯林入印度教的学堂,停建甚至毁坏异教徒的学校和寺院,把异教主要是印度教的寺产(土地)没收分配给伊斯兰教封建主;在国家机关中排斥印度教徒,甚至禁止印度教徒坐轿、乘象,携带武器和穿绸缎衣裳。所有这些,当然遭到异教徒的反对,“同他作对的,不仅有印度教徒,而且有旁遮普的锡克教徒,中印度的沙坦米人,德干的马拉塔人和拉吉普塔纳的拉吉普特人。这是长期反叛的顶峰。”①

①〔巴基斯坦〕赛义德·菲亚兹·马茂德:《伊斯兰教简史》,第54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公元1707年,奥朗则布死后,莫卧儿帝国已经不是一个政治统一体,各地相继出现许多大小不等独立的小王国,印度成了殖民主义者侵略的对象。葡萄牙、荷兰、英国相继浸入,法国殖民主义者也于公元17世纪初插足。公元18世纪这里主要是英、法角逐的对象,结果英国占了上风,势力逐步深入到内地,后期日益衰落的莫卧儿帝国只不过是在它的保护下名义上存在到公元1857年。

(四)莫卧儿时期的文化成就

对奥朗则布之后莫卧儿帝国的历史这里不拟多谈,仅对它在文化方面的成就略加叙述。在莫卧儿帝国建立后的100年间,印度文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逐步达到高度文明,它是当地民族传统与中亚及波斯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对以后印度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颇大的影响。在莫卧儿帝国时期,朝臣和贵族们重视文化修养,不同部族之间的密切交往,穆斯林与其他宗教信徒之间不只存在着矛盾和斗争,而更多的是和平相处,彼此吸收,不过占主导地位的是穆斯林。又因统治阶级中的上层人物原籍大都为中亚或波斯,或与中亚和波斯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各方面都深受中亚和波斯的影响。不仅印地语吸收了大量波斯词汇,一些受过教育的有文化的印度教徒也以波斯语为交际工具,甚至在衣、食、风俗、礼仪方面都波斯化了。作为种族、文化、思想融合的结果而形成了独具特征的乌尔都语,它在社会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以后成了巴基斯坦的国语。

在建筑艺术方面,莫卧儿时代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北部的克什米尔到南部的比贾布尔,各处都可以看到宏伟的建筑和花园。宗教建筑物——清真寺、庙宇、陵墓和拱北尤为突出地体现了这个时期的风格。阿格拉举世闻名的泰姬·玛哈尔陵是其中的代表作,它由印度、波斯、土耳其等国的建筑师和工匠协作建造,殿堂、塔楼、庭园等布局和谐,内外都有雕镂和镶嵌。全部建筑用的都是大理石,与澄碧的池水上下辉映,实为壮观。它是莫卧儿时期建筑、雕刻和园林艺术的结晶,至今被人们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五、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传播

伊斯兰教传入东南亚之前,这里的居民主要信奉印度教和佛教,宗教史学家称之为印度化时期。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同印度广泛的商业往来所致。据记载,婆罗门教于公元150年前后随着印度商人的增多而逐渐传入印度尼西亚;公元420年前后,印度佛教高僧求那跋摩(汉泽公德铠)到印尼德国宣传佛教,于是佛教在该国及其周围岛屿逐步取代婆罗门教为国教。到公元12—13世纪,婆罗门教和佛教仍在印尼各地流行。公元1293年建立的麻喏巴歇王国,全盛时期的版图大致相当于今日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总和。

(一)伊斯兰教开始传入东南亚

在东南亚,佛教的衰落是与伊斯兰教的传播和发展密切相天的。但关于伊斯兰教何时传入东南亚,则说法不一,且有些意见相去甚远。至今没有定论。印度尼西亚有的学者提出,伊斯兰教的传入始于公元7—8世纪。但国外较多的人则认为是公元13世纪由古吉拉特的商人传入的。伊斯兰教产生后,阿拉伯伊斯兰大帝国很快就与东方文明之邦中国建立了贸易关系,在这中间海路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六甲海峡是东西商船过往之地,在沿岸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各港口补充食物和淡水,停船等待季风的到来是常有的事,船上的穆斯林上岸短期停留和居住也是必然的。如果把这叫做伊斯兰教的传入,那是可以理解的,但没有史料表明在10世纪中叶以前有很多穆斯林在这里定居。

中国史书《诸蕃志》记载,三佛齐(室利佛逝)“国人多姓蒲”,据冯承钧先生考证,“蒲”为阿拉伯文阿布(Abu)的对音,它表明公元11世纪初曾有许多阿拉伯人或穆斯林在这里居住。“这是目前找到的记载印尼住有伊斯兰教徒的最早的史料。”①

①薛河献:《印度尼西亚的伊斯兰教》,载《世界宗教资料》,1981年第1期。

以后,随着东西方海上贸易的发展,马六甲海峡沿岸各港口成了这一贸易体系中的一部分,在这里穆斯林商人及其货物也像来自印度的其他商人一样受到欢迎。原来就有着大量交往的古吉拉特和其他印度商业中心的伊斯兰化,增加了穆斯林商人的数目和财富,以致他们作为当地统治者的贸易伙伴和政治同盟者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了。学者们普遍认为伊斯兰教是由古吉拉特人传入印尼和整个东南亚的。当时印尼的贸易中心是苏门答腊北部,伊斯兰教首先传入到这里。马可·波罗公元1292年曾到过苏门答腊,他说这个岛上八个王国的居民都是信仰佛教的。

然而,他在具体谈到八个王国中的八儿刺(Felech)王国时写道:“这个国家的居民,大多数是佛教徒。但居住在港口城镇的人,其中许多人受到常来贸易的撒拉逊(Sarasen)商人的影响,改信回教。”①后来发现,公元1237年去世的须文达那巴赛第一代国王的墓碑上刻有“伊斯兰教历635年”和“素丹·马立克沙”的名字,这证明须文达那巴赛是伊斯兰教传入东南亚最早的地方。墓碑是在古吉拉特刻好运来的,这进一步证明了两地的密切联系和印度穆斯林商人的巨大影响。

①《马可·波罗游记》,第208页,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版。有,对伊斯兰教逐渐产生好感遂于巴赛公主结婚,改宗伊斯兰教;二者的结合,无疑有利于伊斯兰教的传播,所以马欢在以公元1413—1415年的见闻撰写的《赢涯胜览》中说:“国王国人既从回回教门,持斋受戒诵经。其王服用以细白帆布缠头。”马六甲国第五代君主穆扎法尔·沙(1415—1458年在位)开始采用“素丹”的称号,定伊斯兰教为国教。马六甲王国逐步取代须文达那·巴赛成了伊斯兰教在东南亚传播的根据地,从这里向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内地扩展。

(二)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广泛传播

穆斯林商人在东南亚打开了门户,伊斯兰教取得了继续传播的基地,宗教师和学者接踵而来。在东南亚,许多人的名字都冠以乌里玛、吾力、毛拉纳、吉雅伊(Kiyayi,爪哇的神职人员),就证明了这一点。这些人经常不知疲倦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传播主道。有时候在某种机构中充当执政当局宗教和政治顾问的角色,而另一些时候又可能建立起与当地世俗政权作对的教派。他们的活动传播了宗教知识,促进了伊斯兰教在这一地区的发展。

大约在公元14世纪,伊斯兰教由苏门答腊北部已经伊斯兰化的须文达那传入马来半岛。马六甲王国第二代国王伊斯坎达·沙(1414—1423年在位)仰慕由巴赛迁来的穆斯林商人的富有。

与此同时,伊斯兰教也传到了爪哇岛,一是通过到过马六甲等地的已信奉伊斯兰教的爪哇人,如海员、商人等;二是通过外来的商人和传教士,他们有的来自须文达那-巴赛和马六甲,有的则来自古吉拉特和波斯等地。据说在爪哇传播伊斯兰教最著名的圣徒有马立克·伊卜拉欣(卒于1419年)等九人,被誉为“九大贤人”。伊斯兰教首先在港口城镇,进而在爪哇岛内地迅速传播开来,并相继建立起独立的政权。穆斯林社团日益壮大起来,到公元1478年,沿海的穆斯林王国从目已强大得足以入侵佛教国马加巴希特(麻喏巴的),并吞并它相当一部分领土。到公元15世纪末,马加巴希特已衰落成东爪哇的一个小国,在它原来的版图内,信奉了伊斯兰教的勒痕(地方长官)一个个宣告独立。公元1575年,苏多威佐约(Sutowi-joyo,卒于1601年)统一这一地区,建立伊斯兰教马打兰王国,马加巴希特部族的残余最后也被武力征服。马打兰王国统治着东爪哇和中爪哇,于公元1639年灭亡东爪哇最东端信奉印度教的巴兰班安。在此之前,信奉伊斯兰教的万丹王国已灭亡了西爪哇的印度教国家巴查查兰。至此,爪哇岛已大体上伊斯兰化。

伊斯兰教传入加里曼丹岛和马鲁古群岛的时间大体上与爪哇岛伊斯兰化相同。公元1440年前后,伊斯兰教开始传入马鲁古群岛并迅速得到扩展,相继建立起干那底、帝多列、巴赞、查伊洛洛等几个小王国。加里曼丹岛西北海岸的伊斯兰教主要由马六甲商人传入。公元1511年马六甲被葡萄牙殖民者占领后,不少商人移居加里曼丹,穆斯林的势力壮大后建立起一个渤泥王国。伊斯兰教传入该岛西南部的苏加达纳的时间约在公元1550年,公元1590年继位的古里·库苏玛是第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国王。这个王国一开始依附于万丹王国,公元1725年独立,公元1787年被荷兰占领。加里曼丹南部的马辰的伊斯兰教是由爪哇的从目传入的。整个加里曼丹岛沿海地区实现了伊斯兰化,但内地多山,交通不便,社会发展缓慢,伊斯兰教难以传入,至今达雅克族仍保有拜物教。

伊斯兰教传入苏拉威西岛的时间较晚。公元1540年葡萄牙人占领该岛,公元17世纪伊斯兰教才由周围各岛屿传入,历史上曾建立望加锡、布吉斯等伊斯兰教王国。

此外,伊斯兰教在公元11世纪时曾由阿拉伯航海者带进印度支那,随后在占城国(今越南之顺化)和柬埔寨得到传播。但这里盛行佛教,伊斯兰教没有大的发展,以后逐渐衰落。

(三)伊斯兰教在东南亚迅速传播的原因

上述历史表明,“伊斯兰教在东南亚是通过三种方式传播的:通过穆斯林商人在和平贸易中传播;由从印度,特别是从阿拉伯来的布道者和神职人员吸引非信徒们皈依,并使信徒们增长知识;最后一种方法是通过武力和对异教国家进行的战争。”①这三种方式不可能截然分开,不过从阶段上讲,一开始起作用的主要是商人;接着而来的是专门的宣教者和神职人员;最后,只有在穆斯林的力量相当强大并建立国家以后,才通过武力征服尚未伊斯兰化的地区。然而,必须明确地指出,这中间主要的,可以说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商人。在这个意义上讲,伊斯兰教是通过和平途径在东南亚得到传播的。而伊斯兰教之所以能够主要依靠和平的方法如此迅速地在马来半岛和东南亚群岛得到传播,是有其原因的:首先是因为马六甲海峡是东西方海上贸易必经之地,当时东来经商的穆斯林居多。他们很多人在沿岸港口定居下来,形成强有力的宗教社团,有的还与当地人通婚,生了下一代,使穆斯林人数增多。第二,穆斯林商人给当地的统治者和群众带来了经济利益,他们的文化水平也高于当地信奉佛教和原始宗教的居民,所以他们传播的伊斯兰教也易于为后者所接受,有时还得到一些统治者的支持。第三,没有统一的或强大的国家,信奉不同宗教(主要是印度教和佛教)的小王国之间的斗争有利于伊斯兰教的传播和穆斯林的征服。最后,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传入这里的伊斯兰教教义中的苏非主义成分,对于当地具有泛神论传统的人是易于接受的。

①《剑桥伊斯兰教史》第2卷,第123页,1970年英文版。

公元16世纪以后西方殖民主义者侵入,各地相继沦为他们的殖民地,独立的伊斯兰国家已不复存在。这里的穆斯林其中包括许多宗教上层人士,为抗击侵略者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最后终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取得胜利,建立起独立的、统一的伊斯兰国家——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六、伊斯兰教在东非和西非的传播

伊斯兰教产生后不久就传入北非,但向撒哈拉以南传播的时间则要晚得多。

公元639—646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以后,曾经向南进袭努比亚。公元651年他们包围努比亚首都栋古拉,但未攻克。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埃及的素丹们一再企图占领努比亚,均未获得成功。直到公元1275年,栋古拉才被占领,努比亚成为埃及的藩属,皇帝和臣民开始改宗伊斯兰教。

阿拉伯人与东非自古以来就有贸易往来,他们的独桅船活动于印度洋上,穿梭于东非沿海地区。但到公元2世纪,这种贸易就衰落了。伊斯兰教兴起后,阿拉伯商人和移民才在东非沿岸重新活跃起来。①

①左伊·马什,G.W.金斯诺斯合著:《东非史简编》,第1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同类推荐
  • 星云日记38:低下头

    星云日记38:低下头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三十八册。收录星云大师1995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自我教育”、“点亮心灯”、“低下头”、“彩色世界”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弘一法师全集(全4册)

    弘一法师全集(全4册)

    《弘一法师全集》共四册,内容包含弘一法师讲经说佛的文字、以及他的书信,另外还包括法师出家前谈艺的全部文字。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法师的书信部分,书信大多是写给友人的私人信件,有的信件同时随附明信片,所以有些书信在正文内容结束之后,另有法师的“附白”或“又白”等另附的内容。个别书信因保留不全,无法查证收信人姓名,遂本着求真、求实、求全的做事风格,将此类书信中现有内容编入书中,以期读者能看到法师的最全最真的著作。
  • 一是多少

    一是多少

    本书是计划中的星云大师套书“人间万事”中的第六册,是台湾星云大师目前仍在《人间福报》“人间万事”专栏连载的部分短文集结。本书从最普世的角度谈人生和社会,文字简洁清新,没有不合时宜的政治倾向,更无狭隘的宗教习气,实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
  • 慧缘佛医学

    慧缘佛医学

    慧缘佛医学是慧缘上师数十年来对佛教医学研究应用和教学的总结,有很高的研究和实用价值。 慧缘佛医学的问世,不仅向人们揭示了佛教医学的奥秘和特点,其最大的愿望是给各寺庙有志研习佛教医学的僧尼法师们提供一本完善的学习范本,也给对佛教医疗学有兴趣的各界人士提供了一本参考书,书中较详细地介绍了佛医学的来龙去脉,佛教医学神秘的特点及运用方法,并将现代中西医学理论和方法与之相结合,使佛教医疗学更趋于完善,也使之更便于学习和运用。 由于本书是向人们提供一种古老而新颖的医疗保健和养生方法,其中许多方法对很多疑难杂病具有独特和神奇的疗效。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寺庙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寺庙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习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像。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约束力来自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这是一个神秘的、个别的、直接的、功利的、保守的、多样的、复合的、无权威的、无系统的、迷乱的世界:治学者从中窃见智慧的闪光;执政者从中总结驭政的权谋;生意人从中获取滚滚财源;迷信者从中祈求缚身的绳索。
热门推荐
  • 嗜血神寂

    嗜血神寂

    龙轩,他身世迷离,身怀混沌之体,炼丹天赋了得,更是九天雷神.....他修炼之路机缘不断,美女佳人为伴......
  • 千千晚星置尘外

    千千晚星置尘外

    小时候天上有好多的星星,她以为星星永远不会变,哪知,那时的星空只会存在记忆里了,就像那是的他也只存在旧时的记忆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做个会说话办事的女人全集

    做个会说话办事的女人全集

    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生动而具体地讲述了女人如何提高说话水平,改善办事能力的方法与技巧。会说话办事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本书将告诉你如何把事办得妥妥当当,如何把话说得滴水不漏,堪称“最全面、最完美的女人说话办事指南”。
  • 左手明媚右手忧伤

    左手明媚右手忧伤

    他们的故事开始于情窦初开的高中时期,经历了十多年的风雨,看他们如何走进婚姻的殿堂…
  • 我要当大佬了

    我要当大佬了

    一样的1998,不一样的人生,重生回来,冬虫夏草,和小马撩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五道

    五道

    神州浩土,疆域辽阔,东起仙山蓬莱,西至玉山昆仑,北达雪原天山,南至十万翠林。曾有蓬莱仙人,昆仑神祗,天山雪原之精灵,皆为那世间常见,常有显灵,令人膜拜,世人皆敬畏。殊不知,浩淼之地南疆十万翠林中,也有异类。非神,非妖,非精灵。是为巫。南疆巫术的来由,恐怕已经无从考究,和那仙人神祗,也是同一个时期出现的,但是终久,因为实在是修行之途艰深晦涩,修行之法惊世骇俗,修行之功迥异非凡,故而,在这时间的长河中,渐渐的,被掩埋在万里翠林的落叶中去了。
  • 快穿之我家白莲已黑化

    快穿之我家白莲已黑化

    别人的快穿人生:多金、甜蜜、逆袭、人生巅峰;洛歌的快穿狐生:还债、挨饿、暴躁、身负重任;洛歌:弱小、无助、可怜如我……真·弱小可怜无助·系统:大爷……放下刀,咱们有工作程序!!被黑化白莲:听说,我是你的?为了还债以换取自由身而穿越三千世界的某狐狸,常年处在吃不饱还强行开工的状态,更要时刻警惕狂奔在黑化大道上不回头的某白莲……某狐狸:难,太难了,狐生艰难!
  • 树下的少年

    树下的少年

    自是少年,韶华倾覆;我们不曾为东流水的青春后悔,我们怀恋;怀恋患难与共后,在夜晚一醉方休;兄弟我们风雨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