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05700000032

第32章 一相无相分(2)

在古印度文化中,关于生命的存在方式,人们的想象是极为丰富的。不仅是印度,古代的其他民族文化,对于天,对于地,对于人,都有极丰富的想象。对于这一切,东方文化的古典作家们,都作了很大的保留,正如我们在序言中提到的释迦牟尼的十四不正问,孔子的“子不语怪力乱神”等等,他们只是拒绝探讨这些问题,但决不是轻易简单否定他们。

但是,释迦牟尼佛存在的古印度文化比古中国文化落后得太多了,释迦牟尼不能不充分利用古印度的现有文化。对释迦牟尼来说,生命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生命与宇宙是不能分离的,宇宙结构与生命结构也是不能分离的。在宇宙中产生人、动物、植物这样一些狭义的生命不是偶然的,这说明“生命”是“宇宙─生命”系统的本有之德,用佛学的话说,这就是法身本有之德。至于“生命”在什么因缘条件下,显化为人、为动物、为植物,那是不重要的。既然“生命”有其他的种种生存方式,所以在佛经中毫不吝啬地接纳了古印度文化关于天、人、鬼、地狱之类的提法。后世学佛人,不明白佛学的实质内容,反而抱着这些东西不放,学者对此更是津津乐道,以显示自己的佛学知识,这实在是个悲剧,这只能是把大量的善男子、善女人导入歧途。

学习佛学千万要扫清文化上的障碍,充分理解佛学使用的毕竟是二千五百年前的古印度文化符号。

关于“贪、嗔、痴、慢、疑”五毒

这的确是佛学中常提到的人性中的弱点。但是,如果从“宇宙─生命”系统,也就是从法身的角度说,这五毒也无所谓毒,只是法身运动的一种方式,完全根除了“五毒”,等于把莲花种在石板上,莲花本身也是会死亡的,以至根本不能生长。但是这五毒如果任其泛滥,后果也不堪设想,也会令“宇宙─生命”系统失去活力。举一个例子,水往下流,是水的本性,水遇热会蒸发也是水的本性。水的任何一个本性,如果推向极致,都是不得了的事。如果地球上的水一直遇热,不见冷,不全蒸发完了吗?但是没有这个本性,就不会有雪、雨,高山地区将会是绝对干涸,世界也会得上“偏枯”的重病。遇热蒸发,遇冷下降,逢高向低,地球上的水就活了,一个稳定的循环系统就形成了。

这个道理,佛经中讲得很清楚,《妙法莲花经》中的“菩提达多品”,对菩提达多这么一个十恶不赦的五逆。之徒,释迦说他是自己过去的老师,他是来协助自己成佛的,并授记他将来必定成佛,并且比自己的所有的得意弟子驻世的时间都会长。

一方面,释迦牟尼佛相信, 人是可以修善积德成罗汉成佛的, 另一方面也知道“五毒”存在的价值。正是由于对立的双方都存在,“宇宙—生命”系统就不会得了“偏枯”之症。

正由于此,灭度大愿中的最后一句是“实无众生灭度者”。

正由于此,四十八大愿中没有把吃喝玩乐豪华富丽剔除干净。

正由于此,四十八大愿中的第十八大愿,会有一句“惟除五逆诽谤正法。”

五逆者,是大恶,出佛身血、杀阿罗汉就是残杀众生,“惟除五逆”就是要免除人类互相杀戮的现象、人与动物互相绞杀的现象。人们细心看看今日的社会,战争虽未免,但谁家又真敢动核武器?更重要的是,人与人残杀的野性已经在体育竞技中得到了释放,贪婪在商业的竞争中得到了释放,现在在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的同时,整个世界又遇上了贪婪本性的恶性膨胀,但是,假以时日,“和平”、“发展”必是世界的主旋律,而这种“和平”、“发展”正是与“五毒”对抗的直接成果。

有众生,才有“宇宙—生命”系统的鲜活。有众生,便会有“五毒”,只不过它不会恶性膨胀。这样,“五毒”就成了世界进步的动力之一。

今天的世界成为现在这样,根本不是谁设计好了的。正是“五毒”与“五毒”碰撞达到高峰之后的一种相对平衡。不管怎么说,现代社会比之原始人的杀戮、乱伦、贫穷……是进步得太多了。“惟除五逆,诽谤正法”的内容正在逐步推进,但众生还是众生,“实无众生灭度者。”

西方极乐作为一种终极的理想境界,是不可能完完全全出现的,但是我们的世界正在向那里发展,这个过程永不会终结,但也不会背离这个方向。

世界永远鲜活。

悟不得这一点,便很可能把佛学引到不食人间烟火食的境状,那只能是佛学的灭亡。当然我们也知道佛学无所谓灭,也无所谓不灭,因为他是无为法。我们希望人们不要把佛学当成了一种与时代、历史的进步格格不入的倒退之学。

关于“欲”

这个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实在是万恶之缘。“欲”等同于“淫”,是戒中之戒。人们说到迦叶尊者,都会提到迦叶尊者夫妇共同修炼,有夫妇之名而无夫妇之实。这实在是佛教界的美谈。

南老也告诉我们“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欲”,指一切“欲”,连修道、打坐只要一贪,就是欲。

儒家也有“存天理、去人欲”之说。

好像东方文化对于这个“欲”字是深恶痛绝的。

先看看什么是“欲”!

南老告诉我们,明代的大儒王阳明,是罗汉转世的“再来人”。看看这位“再来人”是如何理解“欲”这个概念的吧!

王阳明的弟子徐爱说:“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悌者,却不能孝,却不能悌,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

王阳明道:“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

“欲”就是背离本体,儒家经典《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本体就是至善。

南老关于“至善”的解释只是一个“善”字,是“无所住”,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南老说“止于至善,即固定在善的一点上。”

“善的一点”是什么?

通观南老的《金刚经说什么?》,善是什么?是不贪、不嗔、不痴、不慢、不疑。

南老说“法性不是人性,人性是丑陋的一面,等于说,我们人性是这一面,法性是那一面,他已经由普通的纵欲、情感、爱欲脱出来进入了清净的法性一面了。”这是南老对须陀桓“入流”的解释。

大半“法性”就是南老说的体,说的至善吧?通观全书,南老让我们修的不就是这个东西吗?

到了这里,南老的基本哲学逻辑,便是很清楚了的。

人性一面,法性一面。人性是丑陋的,法性是至善,这二者的关系是什么?是截然对立的吗?如果认为是对立的,便就是禅宗大师们一再驳斥的东西:一切都打成两截了。以这样的哲学逻辑,学佛、说佛、讲佛,无有不错的。

本体,在王阳明那里就是心之本体,归了本体就是“止于至善”。

体、至善,在这里不是死的,是随物赋形的。

对于王阳明,我们不想多说。到底他说的心的本体是什么? 我们不去探讨。 对于佛学来讲,缘起性空,只有性空才可能缘起。缘,又不是一缘二缘三四五缘,而是“无量千万佛所”之缘,即与一切众生之缘,即“宇宙─生命”系统整体全体之缘。无众生也无宇宙可说,离宇宙也无众生可说。“宇宙─生命”系统缘缘相扣,因因相袭,因当下是果,果当下是因,因果本同时,显于“心”。“心”本无心,因缘显心,缘合了出一朵春花,心即见春花;缘灭春花消失,心即见“无可奈何春去也”。缘合了出一只飞燕,心即见“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无可奈何”、“似曾相识”,便是“良知”。见春去,必有“无可奈何”;见燕来,必有“似曾相识”。“无可奈何”“似曾相识”就是人性,也是法性,何丑陋之有?何恶之有?又何善之有?这本身就是无“四相”了,别另立一个无“四相”。

“宇宙—生命”系统的这种运动、变化、生灭就是“至善”,就是“本体”。

“宇宙—生命”系统的运动自有它自己的道理,自有自己的规律,这就是实相运动。因为它是“至善”,它是“仁”,它是“大德”,我们人是它的一部分,只有顺应它,归伏它,不必再去找一个修身,再去找一个修心,那都是妄念,那才是真正的人欲,即真正的“欲”。欲,就是“四相”支配的妄念。不是“杀盗淫妄酒”“贪嗔痴慢疑”。

由此可见“灭人欲”,不是灭人性本有的“贪、嗔、痴、慢、疑”的东西,你也灭不去,灭了便不是人了。离了人性的罗汉,离了人性的圣人,是妄想中的妄想。

离欲,就是脱离妄想,归复“良知”,不是离淫,离贪、离嗔……

上文已讲了“贪嗔痴”在“宇宙—生命”系统的地位,这里不重述。

释迦比王阳明高明的地方在于,释迦知道一个个体生命的人,在一段生死中,是因缘之果。真正靠修心去归复本体,归复至善,是不可能完全办到的,只有当这一段生灭的因缘了结之后,即这段因缘了了之后,才有可能复归本体,归复了本体,过去的一切才可以真正了结。

本体,就是一切众生,一切众生心正是“宇宙—生命”系统因缘的总和。“灭度一切众生。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实无众生灭度者。”正是令自己(释迦牟尼佛)归复本体,在此同时也是令一切众生归复本体,二者不是一,也不是二。

只有这一法,释迦成了佛,众生也成了佛,别无二法。所以他一再要求众生与《金刚经》结缘,有缘就被度。如果真要想自己度自己,自己降伏自己的心,自己止于至善,也请你按我一样发愿“灭度一切众生,实无众生灭度者”,就像第十七品说的那样。

这思路是多么清晰,只是被后人扰乱了。

这样看来小乘四果是“灭度一切众生”大愿的前奏,是本愿未发出来前的前奏,也是释迦自己走过的路。

释迦自己走完了这条路,也就是“宇宙—生命”系统已经走完了这条路,不必众生再去重走一回。谁也不能让历史走回头路。“宇宙—生命”系统也不会再给你因缘,让你重走一回这条路。水已流过鄱阳湖,岂能容你再回头?只能火速归入大海。这就是释迦成就以后,再少有人可以沿着他走过的路再走一回的道理。根本不是什么时代倒退了,人性堕落了。让太湖的水,黄浦江的水不流向大海,而是再流回到喜玛拉雅山去,不是妄念又是什么?

本来一念不用平

南老说,修行人“由来一念最难平”。

他说:“人生学佛修道,这一念能平静,则万法皆空,但是一念最难平。这一念就是当下一念,由于贪嗔痴慢疑的感受和执着,当下一念不能平。因此所有的修行都是白费了。”

我们说,念非我之念,我本非我,因缘生念,便有我,因缘不生念,我便无我。念来我即生,何平之有?

念已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念未来,未来心不可得,何平之有?

念来已是来, 另立一个“平”字时, 念已去了十方三世,如何追寻?又何平之有?说“平”已是妄念了。

缘生心,心映缘,正是唯物论的反映论。我能平一念,便是倒转了全宇宙的因缘。这是可能的吗?

“灭度一切众生”“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实无众生灭度者”。“念”早平,三千年前就已平,现在哪能再立一个“平”字?

千圣万贤都在“平”,到释迦早平完了,何用我辈再去平?何苦头上再安一个头。

我与千圣万贤,我与释迦本是一个心,哪有第二条心?如果我现在还有心可平,那便是在法身之外,在“宇宙—生命”系统之外,又找到了一个心。

“我”的心,时时在平,刻刻在平,处处在平,只是南老先生你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抬眼望世界,何处不是正在平,何时不是正在平。这正是历史唯物论的看法,哪有唯心主义一点点地位?说佛学是“唯心主义”,正是不懂佛学。

平而不平,不平而平,生而灭,灭而生,生生不已,生气勃勃,这便是世界。

平也不是你,不平也不是你,全是缘。

一事上心,心上出现贪、不贪,嗔、不嗔,爱、不爱……这都是正常反映。在此之外再加一个“平”,就是王阳明说的人欲——妄想。也是《楞严经》说的:“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如果说有你,便尽力完成你,完善你,这便是“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最后说一句,小乘四果功不可没,但他们已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不要喜剧性地再重扮一回拿破仑。波拿巴留下的只是历史的笑柄。

小偷也好,越狱的人也好,早已成佛,重复一次人间的游戏,有何不可?汾阳善昭曾经住烟花粉巷的故事,值得再提,以警示那些还想再扮一回圣人的人们。

同类推荐
  •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 临济下虎丘禅系概述

    临济下虎丘禅系概述

    禅宗发展至南宋以后,五家禅中的沩仰、云门与法眼三家基本消亡了,独有临济与曹洞两家仍在弘传,且一直把法水沃溉到了清代。而在临济宗中,尽管大慧宗杲于当时声名显赫,然其法脉传过六代之后不幸消亡,而真正承嗣临济家风者独有虎丘绍隆一系禅了。
  • 无声息的歌唱

    无声息的歌唱

    为什么用木头做成鱼的形状,在诵经时敲打呢?唐朝李白的诗云:“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是指哪一种法器?大钟、木鱼、蒲团、纸箔等,有何利众的功用?星云大师借物抒怀,以拟人化的手法,深情为佛教里二十种常见的法物器具代言,并搭配百余幅彩色人文照,并辅以法器简介,是一本富含文学之美的佛教普及读物。
  •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内容含《醒昏录》。黄檗无念禅师撰,明闻校订。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刊行。黄檗无念禅师,名深有,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袁宏道、李卓吾诸人之推崇。本书卷一至卷三为作者回答友人询问佛法禅理与生死问题的回信,卷四至卷六收《醒昏录》、法语、酬问、牧牛图颂,及传记资料等。
  • 大愿说药师法门(上册)

    大愿说药师法门(上册)

    大愿说药师法门(上册)分为药师法门的特质;身光破暗愿(开晓事业愿);魔外归正愿(回邪归正愿);解脱忧苦愿(从缚得脱愿);药师法门是当代最契理契机之法门;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武朝记事

    武朝记事

    前尘往事如烟因果轮回无梦我本天地逍遥三生情缘未了天风起风云,地墓梦三生。本是逍遥郎,与卿并天荒。行走江湖客,心乱有云苍。侠义江湖梦,西北入朝堂。晓心非过客,竟是万家郎。一入红尘,三生情缘,伴君一世,今生过往,
  • 阴阳师APP

    阴阳师APP

    意外得到阴阳师系统的李小安刚一这突如其来的“幸福”打翻,接踵而来的就是无数的重重考验,神秘莫测的登云辉,冷漠寡言的安远山,阴司的鬼使,凡间的通灵人,还有不知深浅的妖灵集团,到最后,发现这些都不是事,真正的BOSS是……
  • 病生梦起

    病生梦起

    一个“沉迷”于电竞的得病少年的自叙,一个社会的现实,更是一个对未来的希望。如果少年有梦,那会如何来面对呢?
  • TFBOYS之花开花落满天星

    TFBOYS之花开花落满天星

    我只想让你好好的,我不奢求太多,即使你们都幸福的拥有了另一半,我还是会爱你们,因为十年的守候,不是说说而已,不止十年,还有二十年,三十年...我依然爱你,等到我老掉牙的时候,我会笑着看我小时候,年轻时是多么疯狂,但我不后悔,我还会跟我的后辈们说你们曾经是多么的辉煌,也许那时候我会哭
  • 翻倍高手

    翻倍高手

    【最火爆畅销书】股市如人生,有阴晴圆缺,有喜怒哀乐,有绝地重生,有反复沉浮……让我们走近民间高手,见证翻倍高手的暴发能力,收获完美爱情的奇迹,亦去感受他背后的煎熬与挣扎,找寻属于自己的投资秘诀!这是一本男人的书!这是一部热血的故事!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施米特文集:论断与概念

    施米特文集:论断与概念

    施米特称,“德国问题”乃为“20世纪重大问题”之样板;立足新兴民族国家的政治处境,自编政论集,为现代性问题展开思想斗争。《论断与概念》是施米特生前自编过的两部政论集之一,包含讲演、书评、法庭陈词等,涉及范围广泛,如公法、政治思想史、国际和国内政治,立足于德国作为新兴民族国家的政治处境。施米特从作为现代性问题的“德国问题”出发,纵横捭阖,针对国内政治思想的混乱,尤其针对帝国主义对德国的压迫,展开了思想上的政治斗争。施米特称“德国问题”为“20世纪重大问题”的样板,此书对于中国学人思考“中国问题”应有诸多启发。
  • 呵呵呵,神仙

    呵呵呵,神仙

    心中的仙侠世界,不过放大了人的能力及寿命,神仙也是人……
  • 恶魔少爷快放手

    恶魔少爷快放手

    一次意外的相遇,改变了她的命运她遇到了他……
  • 桃花有妖

    桃花有妖

    夏桃花妖如其名是个桃花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便是下山看看人间的好风情。
  • 青春不老亦不散

    青春不老亦不散

    如果全世界都抛弃我,你会不会抓紧我;如果全世界都抛弃我,你会不会放弃我;如果全世界都抛弃我,你会不会爱上我?对不起,我不爱你了,这颗曾经只为你跳动的心,如今对你毫无反应,毫无征兆的为另一个人加速,对不起,忘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