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05700000017

第17章 大乘正宗分(1)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而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我们已经多次说过,即便从语文的角度让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来讲解,第三品也应该是《金刚经》的核心段落,前两品充其量不过是“序分”。南怀瑾先生只是为了让《金刚经》为自己的观点服务,才在第二品大作文章,南先生如果不是以佛学大师面目出现,大概随便哪一位文化人,也会看出他解第二品的牵强附会。佛学一旦成为宗教活动的内容,不由得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似乎一般的语文知识不能用来解释经文,解释经文只能是某些人的专利,他们可以违背人们的语文常识,把经文反过来倒过去地随意说上一大通。非把所讲的人说得“云山雾罩”,才算心满意足。南老解《金刚经》虽然没有太多的违背常识的东西,比之其他一些人的讲解要好得多,但也存在这方面的毛病。在教内有比此更甚者,一般只能背诵,决不敢讲解,一旦讲解就是犯了弥天大罪,任何人都可以来制止、斥责你。这种学风,是佛教沦落成今天这个样子的重要原因。佛教严格讲就不是一个宗教,释迦时代有的只是精舍,这些精舍来去自由,主要是释迦讲学的场所,很类似中国古代的书院。从《坛经》的传本看,六祖的曹溪庙也当是一个书院式的精舍。马祖等大禅师的庙中会不会如今日这样早晚礼拜、烧香不止呢?百丈禅师的庙也不过是一个半农半读的书院。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起,佛学俨然成了一个内部等级森严的宗教的支撑点。正是由于佛学学者逐渐宗教化,所以庙的书院性质逐渐消失,学术空气荡然无存。仅存的《五灯会元》可以令我们想见,当年庙院中浓郁的学术探讨之风,人与人之间是谆谆善诱的教导、劝诲、接引。也不知是为什么,如今《五灯会元》给后代留下的全是一团神秘之气。论述禅宗的人都认为禅宗是反形式逻辑思维的。逻辑思维的毛病是明显的,但也没有发展到非出现一种绝对的反逻辑非理性的思维不可。事实上在人类的意识活动中,二者是同时共存的,谁也把他们分不开。而现当代人解禅,几乎全成梦呓,像南老那么明快的很少。但是南老在解《金刚经》第二品时给我们提示的“禅”仍然没有超出心理游戏的水平。为什么人们开悟非得是疑团起而未起那种状态?那种状态哪一刻不是因缘假合的幻相?二者从佛学的角度说实在没有丝毫不同,都是缘起而性空。我以为任何一个稍有独立思考能力而不盲目崇拜的人,都会发现南怀瑾先生解第二品时的牵强,都会发现第三品才是《金刚经》的核心。就是南先生本人如果不沾沾自喜于自己挖掘经文中的“禅意”,也会同意我们的说法。

一句话,学风不正已是佛学界的痼疾,神秘释迦,神秘佛经,神秘祖师,神秘大德,神秘开悟,阻碍了一切可以直通真理的大道。

在我们看来,第三品是《金刚经》的金刚眼,也是佛学的金刚眼,也是佛法、佛教的金刚眼。为了使大家明白这一点,我们还是先随着南怀瑾先生的思路走。

第三品中最最重要的概念是“灭度”、“无余涅”两点,这两个概念是一个意思。现在我们看一下南老对这个概念是如何解释的。这个问题是《金刚经》的关键。

南先生,您在说什么?

南老是大师,佛学水平、儒学水平、道学水平都是大师级的,这几乎是许多人所公认的。其中国语文的水平怕也应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反复翻阅了南老关于第三品的上万字解释,始终找不到南老对“灭度”“无余涅”的准确解释,远不如他解释“善护念”这个概念时所下的功夫。我们抄几段:

“清福最难。由此看来,涅翻译成寂灭,虽然包含了清福的道理,但从表面上看来一般人不大容易接受。实际上涅是个境界,就是涅经提出的‘常乐我净’的境界。”也就是说,你找到了这个地方,永远是不生不灭,就是心经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常乐,永远如此,是一个极乐的世界……”

算了,不往下抄了。关于“常乐我净”的名词解释,我们可以从任何一个佛学小辞典中查到。

这一段话的语病是非常明显的,“虽然……但是……”这个复句,前后意思并无关联。虽然对南老出现这样语病,我们表示遗憾,但为了不干扰主要问题的讨论,我们不去纠缠它。

南老关于“灭度”“无余涅”的解释,在上录的文字中有两个含义:

第一,“包括享清福”;

第二,“涅是个境界”,而且是要“你去找”的境界;

让我们先看一下南老对“清福”的解释吧:

一位拜天者感动了天神,天神问他有何求,此君答道:“我什么都不求,只想一辈子有饭吃、有衣服穿、不会穷。多几个钱可以一辈子游山玩水,没有病痛,无疾而终。”这个天人听了说:“哎唷!你求的这个,此乃上界神仙之福,你求人世间的功名富贵,要官做得大,财发得多,都可以答应你,但是上界神仙之清福,我没法子给你。”

南老,你所谓的“清福”,实在不是什么上界神仙的东西,莫过是最普通最平常的中国农民的人生理想罢了。如果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说,小农的田园经济村社文化的中国农民,他们的人生理想都是这样的,事实上不少中国农民是享过这种清福的。如果人们都去追求这种“清福”,社会会永远停止不前,永远是那种“小国寡民”的状态,“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中国小农的这种人生理想导致了中国第三期文化发展停滞了千年,也导致了近代中国一直大大落后于西方。南老,作为中国人,你还希望中国近百年的悲剧重演吗?

我们是说的佛学,还是远离一点政治吧!我只想问南老一句,享清福,或者想享清福的人,破了“人、我、众生、寿者”四相吗?能“灭度”一切众生之类吗?

我曾经说过南怀瑾先生的“禅”是儒道互补禅,不过这“道”,这“儒”都是后期变了态的“道”、“儒”,被中国小农的村社文化“异化”了的“儒”、“道”,并不是真正的孔孟“儒”、老庄“道”。南先生把“清福”包括在佛家“涅”中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依佛家的观念,清福也好,洪福也好,都是因缘所生法,皆是缘起性空,不存在谁是符合真理的谁是不符合真理的,以及谁对谁错的区别。“清福”、“洪福”也不是哪一个个人可以自由选择的,而是“宇宙─生命”系统整体的因缘所致。

“清福”与佛家的“常乐我净”、“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根本没有什么关系。南老引了谭生的一首诗,并说这首诗有禅宗境界,谭诗说:

线作长江扇作天,鞋抛向海东边。

蓬莱此去无多路,只在谭生拄杖前。

这是不是真有“禅宗”味的诗,我们不去探讨,依我看离六祖的开悟偈有十万八千里,不过是一个道家客的自鸣得意而已。即便如此,与南老大分“清福”、“洪福”的观念也是大相径庭的。“清福”在“谭生拄杖前”,“洪福”也在“谭生拄杖前”,何区别之有?为什么洪福就不是“涅”?“清福”就包括在“涅”之中?还是我那句话,南先生尚还没有脱离他的神仙境界,这只能是说道教的神仙思维与佛家思维有类似的地方,但从根本上讲,双方是差异很大的。佛家连罗汉的涅都否定了,哪里还会把神仙境界当一回事呢?

南先生公开说佛家是“唯心主义”, 这种提法在哲学上是个笑话。 西方哲学的“唯心主义”自有自己明确的界定,根本不能套用到东方哲学中来。在中国哲学的幼稚阶段,人们可以作这样的比附,到了如今大半都明白,在东方文化中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是不允许分家的,一旦分家就不再是东方哲学。南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误会,主要是错解了“自性”、“心”这些概念,对于佛家“唯说一心”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佛家所说的妙明真心与人的意识不是一,也不是二啊!在理论上,南老可以比我们讲得更好,但是具体用起来,落实到实践中,南老明显是还没有彻底明白,请看:

“无余涅是佛的境界,是非常彻底的。”这话当然是不错的。再看:

“学佛第一要发愿,大乘佛法如果没有愿力,学佛不会成就的。”

大错了!你能发愿吗? 南老连“愿力”是个什么东西也没有搞清楚, 他以为“愿力”是自己的意识可以随意生发出来的东西。心本无心,是因缘生心呀,南老!人自己主宰不了自己的意识啊!一个人发愿不发愿不是他自己的事,如果没有因缘,连人都不是,他发哪门子愿?如果按佛家的话说,是阿弥陀佛发了愿,十方诸佛(实为众生)才不能不发愿。“宇宙─生命”系统本身若没有“愿力”这个内容,你的愿力从哪里来?既然愿力是“宇宙─生命”系统本体本有的,你发不发又有什么关系?

正因为南老认为“愿力”是意识的事,所以他才会说:

“学佛要这样大的愿力,要度尽一切众生,使他们解脱痛苦与烦恼。痛苦与烦恼是很难解脱的,佛也只告诉我们解脱烦恼与痛苦的方法,解脱是要靠自己,不是靠他力,要佛不过将他成就的方法告诉我们,你要自己修行才行。”(南原书53页第一行)

我劝南老一定要好好学一点马克思主义,不要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概念,马克思主义是“唯物”的,我们佛学是“唯心”的,二者不搭界。佛学是“无为法”,是宗教;马克思主义是“有为法”,是政治,这都是人为的偏见。

马克思主义者都懂经济基础决定意识形态,没有可以完全脱离一定历史时代的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这种看法与佛学有一定的区别,不能完全作比附,但马克思主义明白“意识”是衍生的东西,根本的东西是历史的整体的实践。

佛学一再告诫我们“意识” 是非因缘非自然的妄想。 但是我们看到南老解释“愿力”,释迦的“发愿”是意识活动,众生也是用“意识”去理解释迦的愿力,学着他那样发愿,并学习他的修行方法,从而解脱自己。

注意释迦是说的“无为法”,谁如果认为他有法可说就是“谤佛”,南老作为一个佛教徒,你是明目张胆在“谤佛”啊!嘻嘻!南老你“谤”了佛也是不会下地狱的,因为释迦早就令“你”灭度了,他早已是佛了,今日谤谤佛,也莫过是佛与佛之间的“斗嘴”游戏。

南先生,你会得么?

我们不习惯给别人“打禅”,那种故弄玄虚的东西只是一种无聊的游戏(我不是说禅宗是游戏)。

我们提醒南老注意,如果剔除宗教偏见,不把佛学理解为禁欲主义的东西。你是熟悉人类史的,三千年前的人可以和今天人的生活相比吗?茹毛饮血的原始人能享受坐飞机、坐汽车的快乐吗?古代的帝王有电话可打、有电视可看吗?

“痛苦和烦恼”古代人与现代人都有,但具体内容一样吗?请注意绝大部分现代人是不懂得南老所说的“释迦教给”我们的克服痛苦与烦恼的办法的,但是他们毕竟不同于古代人。古代人连吃喝住行都要发愁的痛苦,大部分现代人没有;起码在今天的人类社会再也没有无处避风雨的痛苦了。

住着别墅、坐着汽车、吃着色香味俱全的饮食,大喊“苦啊!苦啊!”实在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游戏。

我要再一次提醒南老与人们注意,自释迦“发愿”之后的二千五百年,人类社会的进步是过去三百万年无法比拟的。人们的修行“自力”干了些什么?还是人类的的贪欲和劳动管用。

释迦给我们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他既发了愿,但又说是“无为法”,让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对于拘泥于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的人们,我们实在拿不出什么证据来说明释迦“无为法”的威力。南老也尽可为“意识”的“自力”大唱赞歌。

不过,我们还是要说释迦作为个体人,他什么愿也发不了。《金刚经》中第三品的“愿力”根本不是他发的,他不过是个传声筒。但是,我们也不认为南老所说的释迦仅仅是个教育师、教育家。

南老是不满朱熹的,但自己与朱熹走了一条路。朱熹把孔子对“宇宙─生命”系统的把握,全变了修行的教条,南老也把《金刚经》变成人们善护己念的教条。东方文化正是在这种大转向中衰败的。这个历史的教训太沉痛了。

几个基本概念的辨析

第一,“众生”。这在佛学中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概念。谁明白了“众生”这个词谁也就明白了东方文化的真谛。“众生”当然是实指我们今日所见到的各类动植物,但也包括整个物质界,“众生”是以一个“生”字来辨析的概念。万事万物在我们的“心”——“宇宙─生命”系统的窗口里“生而灭”、“灭而生”,永不停歇,永无止境,所以谓之“众生”,即释迦所谓的十二类众生。南先生给我们讲十二类众生,把鬼、走火入魔都算上了,这不是什么错解,但也不是正解。南先生太相信他的功夫,无时无刻不想告诉人们他老人家有特异功能,可以见鬼,也可以鉴别走火入魔的修行者,他最感兴趣的是“出神”不“出神”的问题。读者于此一定要小心,千万别因此便认为具有了这种功夫就是有修有证。我见过不少人,他们学佛学道,不太关心经文本身,就是关心也只是希望在经文中寻找到一种一蹴而就的“法”,令自己成为超人。至于有人给他讲真正的佛学,他总是抱着怀疑态度,因为他们相信“有修有证”的人,他们所谓的“证”。也就是南先生所谓的“证”。实际上就是神通。这些人最喜欢的便是南先生所谓的“出神”不“出神”之类的玩意。这种意识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整个东方文化,东方文化多年停滞“不前”就是由于有的人因为出不了“神”望而却步,有的人希望出神而白费精神,以至精神分裂。我们告诉大家,对于人来讲,神通也好,非神通也好,日常生活也好,科学研究也好,出鬼也好,出神也好,莫过是你这“窗口”——心生了什么又灭了什么,一个接一个,或千千万万齐生齐灭,莫过是众“生”的生灭相,“生”与“生”相之间无高无下,无神无不神。你坐在窗口边望着窗外,鸟飞,云渡,帆移,柳摇,车行,人奔,一幕幕生了又灭、灭了又生。所谓神通也莫过是窗口改电视。电视中的影相,生了又灭,灭了又生,也谓之“众生”。电视与窗口何异之有?用佛学的观念说一个“窗口”一个“荧屏”就是一个佛世界,并无神秘,并无差别。

现代人不太容易追踪先民的思路,这是由于二者的思维习惯不太一样,我们不要以当代人主客分家、精神物质分家的思维习惯去理解古人的思路,尤其是儒、道、释三家创始人的思路。不过,错了也不是什么可怕的事,问题的关键在于不要由于思维习惯的差异而认为古人真的热衷于什么神通,真的以为“出神”不“出神”有什么了不起的,真的认为有什么彼岸天堂。东方文化的三家创始人,对这些东西与我们现代正常人的观点差不了太多。他们与我们的差异是,不去断然否定这些东西,他们认为这些东西即便存在,也莫过是心——“窗口”显示出的一种较为奇特的生生灭灭的幻相,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出神”与“出恭”没有什么不同。宏扬东方文化决不能宏扬这一类近似巫术迷信的东西,把人们引入迷途。

同类推荐
  • 伊朗伊斯兰教史

    伊朗伊斯兰教史

    本书正是想通过对16世纪以来伊朗伊斯兰教历史的追溯,展现其独特面貌背后的内容;并对今天在世界范围内观察伊斯兰教时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作出解答,即历史上曾经孕育出灿烂的非伊斯兰文化的伊朗,如何转变为今日什叶派穆斯林的精神祖国?原本产生于阿拉伯地区的什叶派,如何在今天常被认为是“伊朗式”的伊斯兰教?在20世纪后期中东地区伊斯兰复兴的浪潮中,为何唯独以什叶派穆斯林为主体的伊朗发生了伊斯兰革命,并能够在伊玛目隐遁的状态下,在当代建立一个教法学家治理的伊斯兰政府?
  •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本书是一本将佛学禅修与现代生活感悟完美结事的励志书。本书将历代的佛学大师的佛心禅语汇编成十二堂课,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幸福、做人、做事、生活、修心、舍得、爱情、事业等十二个人们最关心的角度入手,帮助读者从自我心灵汲取力量,缓解烦恼与压力。本书每一个励志故事都是一丝顿悟的人生哲理,给读者以启迪性的人生智慧。
  • 菜根谭一日一悟

    菜根谭一日一悟

    《菜根谭》是诞生于明万历年间的一部奇书。在这部书中,洪应明以一位通达人生智慧的成熟之士,用他精微深刻的语言表达出了旷达高远的智识,将儒家的自强不息、佛家的宽忍宏大和道家的超脱玄妙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套回味无穷的入世出世的方法体系,并且以其对于中国几千年来处世哲学与人生智慧的精确总结和有力诠释而历久弥新。虽然已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变幻,却始终让人品味不尽。问世以来,更是得到了“急功近利者服之,可当清凉散;萎靡不振者服之,可当益智膏”的极高评价。为一部集结了中国古代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大智慧大学问的经典著作,《菜根谭》更是给世人带来了无穷的思索和无尽的收获。虽然现代人与……
  • 星云日记15:缘满人间

    星云日记15:缘满人间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十五册。收录星云大师1992年1月1日至2月29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全书分为“随缘随份”、“缘满人间”、“真淡真空”、“虚怀若谷”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 光明大手印:智慧人生

    光明大手印:智慧人生

    《智慧人生》写大手印文化对世界和人生的诸多智慧“看法”,分为两个部分:人生方向——智慧路标,人生选择——智慧问答,内容涉及怎么在工作中兼顾修行,怎么读书、怎么处理家庭矛盾、怎么影响家人、怎么对待爱情、怎么处理人际关系、修行人怎么面对日常纠纷、怎么看待社会热议的一些问题,等等。第一部分为散谈随笔,第二部分为问答形式。问答多临阵相遇,直面“交锋”,机锋外露,流于自性,妙趣盎然。本书有两个特点,一是直指人心,一针见血,切中“要害”,二是鲜活生动,包罗万象——因为问者的年龄、性别、身份、职业、行业、心病不同,问答之间便显出了一种大海般的宽广,集结了当下生活和修行中的方方面。
热门推荐
  • 这个女主不太冷

    这个女主不太冷

    这是一个冷萌女孩持剑行天下的故事(1v1)(双强)(新书求呵护)简介: 『泠鸯小姐您好!』 “嗯。”女孩淡淡发出一声单音节,神色很是冷漠 『咳咳...就现在出了点状况需要跟您这边沟通一下...』管理员擦了擦并不存在的汗珠,有些尴尬地解释道 “嗯。” 女孩依旧一幅不为所动的安定模样。 『是这样...我们这边抹杀部由于近些年来人才流动更换少,加上像您这样即将面对的挑战不多,所以我们这边的话...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夯实...』 “......”女孩抬眼,分明没什么表情,管理者却感受到一种鄙夷,嘴角抽了抽,干脆也把话挑明了说:『所以您可能需要去...』 『攻略部?』 “???” #.大佬怎么能被按头去攻略? #.大佬不需要甜甜的恋爱谢谢 #.大型真香现场
  • 梦想照进现实

    梦想照进现实

    叶小萱在一个公司做策划案的工作,主管于文君喜欢她,但是同事李梓晗却嫉妒她,总是不断的找茬,没有办法,叶小萱只能学着适应,老同事嫉妒自己,而被辞退,这让叶小萱很受伤,李梓晗却幸灾乐祸。回到家,叶小萱的父母给叶小萱介绍了男朋友,是他父亲朋友的孩子吴文轩,吴文轩是叶小萱上学的学长,在学校那会他就喜欢叶小萱,直到此时仍然追求叶小萱。
  • 许你奇凡

    许你奇凡

    【前篇略逗后篇稍虐】在上大二的左亦正在房间里熟睡,早上醒来发现自己穿越到富豪家!!突如其来的身份,鬼似的穿越和未婚夫的交易到后来的婚约!神马情况!?当逗比女主肖筱惹上霸道男主盛煜昊,会有怎样的结果呢?跟随我来一起探索吧。
  • 海派律师在虹口

    海派律师在虹口

    本书选取律师行业这一社会侧面,通过上海市虹口区16位经历各异、风采独特的著名律师的纪实采访,以及他们个人专业和事业的成长经历,描绘了历史和时代的巨大变迁,记录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法治进程的波澜壮阔和海派律师的精神风采。
  • 总裁:你的仙妻掉了

    总裁:你的仙妻掉了

    顾酒歌睁开眼,发现自己从元婴老祖变成了一个二十岁的小姑娘……面对陌生的环境,顾酒歌努力修炼,想要打破虚空回到熟悉的地方,却阴差阳错一脚踏进娱乐圈。娱乐圈众人:一个一只手能锤碎大石的人为什么要来和我们抢饭碗!粉丝们:啊啊啊我们酒歌男友力爆表根本不需要男朋友!男朋友:万年不能见光真的好心塞……
  • 无畏战士传奇之曙光仙尘

    无畏战士传奇之曙光仙尘

    人类风光无限、主宰一切生灵的日子已成往昔,如今,失去家园的他们漂泊于“维凉星球”,遭歧视、被压迫,以极其低贱的身份,面临全新的生死考验。年富力强者为保卫爱和家园筑起了血肉城墙;这些人坚毅、勇敢、担当,敬畏生命却不惧死亡。他们是谁?他们是地球人的武装、一支流浪者的力量。他的记忆来自遥远的地球、身体为维凉自然所造、灵魂却来自一个陌生的至善的世界。由于身体方面的劣势和外来者的身份,团队中的他饱受冷漠、歧视和欺凌。面对挫折他没有气馁而是用智慧迎接不迭之挑战,善良和勇敢让他逐渐有了可爱的追随者。除了新世界的探险,摆在他面前的是自己的身世之谜。和别的战士一样,他也有一个响亮的名号:地球村无畏战士!
  • 赛尔号之王者传说

    赛尔号之王者传说

    “我---擦---嘞---!”一个精灵在一片空地大喊着。再次穿越,来到赛尔号,自己却是一只无属性精灵!想要加入战联却要参加考试,考官竟是暴躁狂盖亚!获得系统结果是一个逗逼……感觉不会再爱了啊喂!大家好,我峰峰又来了!请多支持!
  • 我的世界之深渊RPG

    我的世界之深渊RPG

    陈非凡是名学生,有一天,他在玩我的世界时,找到了一款服务器,叫深渊RPG,他觉得名字蛮有趣,就进入了服务器,在里面,他遇见了很多和他一起冒险的朋友,还有许许多多好玩的东西,但也遇到了许多麻烦……
  • 老屋的天井

    老屋的天井

    “曾维惠心灵成长小说系列”之一,书写青少年内心的真情实感,故事感人、文笔优美。《老屋的天井》中,西南古镇的特色风光令人神往、风土人情令人回味,生活在那里的少女,心灵手巧,其纯真与善良感人至深;《学会拒绝》告诉青少年如何明辨是非,拒绝同龄人义气名义下的不良行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