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511600000005

第5章 机辩诙谐的苏世长

在一大堆死板的封建臣子中间,本色毕露的苏世长是一位十分可爱的人物。这位先生天生的聪明、天生的大胆,有学问、能说会道。不端架子,还爱喝点酒。苏世长好进谏,谏得滑稽而巧妙,有点像汉武帝时的东方朔。如果不论功业而论性格和才华,苏世长足以光耀史册。

苏世长是雍州武功县人,出身也是官宦人家。北周武帝在位时,苏世长十来岁,就上书言事。周武帝觉得这么小的人也能上书,很稀罕,就把他召上金殿,问他都念了些什么书。苏世长落落大方地回答:“读《孝经》、《论语》。”周武帝又问:“《孝经》、《论语》何所言?”苏世长侃侃而谈:“《孝经》云:‘为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论语》云:‘为政以德’。”周武帝觉得这个回答很不错,便让他到皇家学校兽门馆去读书。后来苏世长的父亲为国殉职,周武帝让苏世长继承了父亲的爵位,苏世长在周武帝面前痛哭流涕、呼天抢地,哭得周武帝也伤心动容。

隋文帝杨坚发动政变取代北周时,苏世长也帮了点忙,升迁为长安令。隋炀帝大业年间,苏世长任都水少监,管的是水上督运。江都事变,隋炀帝被杀,苏世长为炀帝发丧恸哭,把过路人都感动了。

后来,苏世长到了洛阳,王世充称帝后,任命苏世长为太子太保、行台右仆射,让他和豆卢褒共同帮助王世充之侄王弘烈镇守襄阳。

豆卢褒、苏世长都和李渊熟识,李渊写信招降他们,但豆卢褒是王弘烈的老丈人,朋友之情抵不过翁婿之爱,豆卢褒干脆不理睬李渊,来一个使者杀一个,来两个使者杀一双,李渊想不战而得襄阳时机条件尚不成熟。

武德四年,李世民大军攻克洛阳,王世充被俘。这时候,襄阳的王弘烈、豆卢褒、苏世长等人坐不住了。苏世长劝王弘烈投降。不降又有什么办法呢?只好一起上西京投降去。

当初招而不降,而今不招而降,话当然不好说,到了京城,李渊大发雷霆,二话不说,先杀了豆卢褒,然后对着苏世长劈头盖脑地臭骂一顿。

苏世长磕头却不认罪,嘴里还振振有词:“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万夫敛手。岂有获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陛下应天顺人,布德施恩,又安得忘管仲、齿之事乎!且臣武功之士,经涉离乱,死亡略尽,惟臣残命,得见圣朝,陛下若复杀之,是绝其类也。实望天恩,使有遗种。”

好个苏世长,几句有硬有软的话,竟然分了三层意思:先是驳回李渊的谴责,然后引经据典地搬出管仲曾射中齐桓公的衣钩而齐桓公后来不追究的旧事,最后又叙起旧情来打动李渊。一席话说得李渊没了脾气,“笑而释之”。后来还让苏世长当了玉山屯监。

以后李渊还和苏世长聊天叙旧话平生,谈得十分投机。李渊让苏世长自己说说是谄媚奸邪之人还是正直坚贞苏世长善于思辩之士,苏世长说自己确实是又笨又老实。李渊说:“卿若直,何为背世充而归我?”苏世长随口回答道:“洛阳既平,天下为一,臣智穷力屈,始归陛下。向使世充尚在,臣据汉南,天意虽有所归,人事足为劲敌”。李渊大笑。

李渊又一次取笑苏世长:“名长意短,口正心邪,弃忠贞于郑国,忘信义于吾家。”苏世长回答说:“名长意短,实如圣旨;口正心邪,未敢奉诏。昔窦融以河西降汉,十世封侯;臣以山南归国,惟蒙屯监。”李渊在口舌上没占到便宜,反被苏世长小小地数落了一下,只好马上提拔苏世长为谏议大夫。

既然以谏议为己任,苏世长也就时常谏一把。有一次他跟随唐高祖李渊去泾阳打猎。那一天猎获很多,李渊兴致很高,回到驻地问群臣:“今日畋乐乎?”苏世长给他当头泼一瓢凉水,说道:“陛下游猎,薄废万机,不满十旬,未为大乐。”李渊气得变了脸色,接着又笑了,问苏世长:“狂态发耶?”苏世长得理不让人:“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苏世长拿皇帝老子开玩笑,胆子也太大了点,好在李渊并不怪罪。李渊不是个英明之主,也不像他儿子李世民那样善于纳谏。但他有一样好处,就是念旧、讲交情。作为朋友,李渊是个绝对好的朋友。武德年间,身居宰相高位的裴寂实际上是个德才俱差的庸人,只不过是和李渊有旧交,李渊就格外看重,待遇与众不同,无功也赏,有过不罚。李渊对裴寂说话也十分客气,称之为“裴监”而不直呼其名,以示礼敬。武德二年,刘武周部将宋金刚多次攻打太原,李渊的老巢受到威胁,便派裴寂督军迎战。裴寂率军走到介休,和宋金刚对垒,被宋金刚截断水路。裴寂打算移军,宋金刚乘势进攻,裴寂全军覆没,他本人一日一夜逃到平阳。李渊不但不问他丧师失地之罪,还派人传话安慰他,让他镇抚河东。裴寂没有能力抗击宋金刚,想了个馊主意,派人逼迫虞州和秦州的老百姓烧了家产,迁入城中。百姓惊骇,起兵造反,裴寂前往镇压,又吃了败仗。李渊一看裴寂确实太笨,让他回朝,谴责了几句:“义举之始,公有翼佐之勋,官爵亦极矣,前拒武周,兵势足以破敌,致此丧败,不独愧于朕乎?”刚把裴寂交给有关部门问罪,紧接着又下令饶过他这一回,对裴寂的器重和关照比过去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渊厚待老朋友,所以苏世长也就无所拘忌,想到就说,轻重也不掂量。有一次突厥进犯苏世长的老家武功,好多人家都被虏掠一空,李渊还下诏,要到那儿去打猎。苏世长劝谏说:“突厥初入,大为民害,陛下救恤之道犹未发言,乃于其地又纵畋猎,非但仁育之心有所不足,百姓供顿,将何以堪?”李渊竟然不听劝阻,只管去游猎作乐。

又有一次,李渊带苏世长到披香殿喝酒,酒酣耳热之际,苏世长故意装糊涂,对李渊说:“此殿隋炀帝所作耶,是何雕丽之若此也?”李渊说:“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设诡疑而言炀帝乎?”苏世长答道:“臣实不知。但见倾宫、鹿台琉璃之瓦,并非受命帝王爱民节用之所为也,若是陛下作此,诚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常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当此之时,亦以为足。今因隋之侈,民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今初有天下,而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唐高祖李渊听了连连点头,深表同意。

李渊老觉得苏世长狡诈,但就是抓不着把柄。实际上,李渊的感觉是对路的,苏世长最后也露过破绽,出过丑。不过让苏世长出洋相的不是皇帝而是人民群众。李渊派苏世长去作陕州长史,这位先生说嘴天下无敌,实际工作能力却差了点,管不住部下,群众意见大。苏世长想了个刁买人心的办法:自我责罚,让人在大街上用鞭子抽自己。没想到,执鞭的这位恨苏世长太狡诈,假戏真做,下手格外地狠,鞭鞭见血。苏世长痛得受不了,大喊着逃走了,围观的人们哄然大笑。

后来,苏世长担任天策府军咨祭酒。李世民开文学馆的时候,苏世长也在十八学士之列,褚亮为十八学士写赞,对苏世长的评价比较高:“军咨谐噱,超然辩悟。正色于庭,匪躬之故。”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以后,曾派苏世长出使突厥。外交辞令是苏世长的强项,这位大使胆子又大,所以不辱使命,与突厥颉利可汗争礼,词色不屈。颉利想用钱财珠宝贿赂他,他还不要,软硬不吃,颉利拿他没办法。这在当时情况下很不容易。因为当时突厥强盛,唐朝兵少,国力未复,突厥经常进入内地虏掠,有几次还打到京郊。甚至有人给李渊建议说,突厥屡次进犯的原因是长安财宝多,如果能烧了长安迁都避突厥就好了,李渊甚至表示赞同。多亏李世民力挽狂澜,才没出大事。武德七年,突厥攻入关中,李世民用疑兵计加反间计迫使突厥退兵;武德九年李世民刚刚即位,突厥又乘唐朝玄武门事变之隙举国南侵,逼近渭河。李世民与房玄龄等6个人驰抵渭水,与颉利隔河而语,颉利未曾想到这种情况,张皇失措之下退了兵。李世民也因为国力尚弱,不敢追击。所以,在当时实力悬殊的情况下,苏世长能够在外交上不辱使命,还是难能可贵的。

之后苏世长被任命为巴州刺史。十分可惜的是,他乘坐的船翻了,苏世长溺水身亡。一位聪明有趣的人物就这样消失了。

苏世长的儿子苏良嗣,继承了他父亲好谏的好习惯,多了一点正直,却少了许多谐趣,算起来得不偿失,高宗在位时,苏良嗣任周王府司马,正色匡谏,爱做坏事的周王和左右都怕他,唐高宗却对他赞赏有加。苏良嗣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时,高宗派宦官顺长江而下,采集奇异之竹,准备移植内苑。宦官们借此勒索船家,欺凌百姓,路过荆州,苏良嗣把这此些害人虫都抓起来,并上疏切谏:“远方求珍异以疲道路,非圣人抑己爱人之道。又小人窃弄威福,以亏皇明。”唐高宗知过能改,勉慰苏良嗣,并下令把竹子抛入江中。

永淳年间,苏良嗣任雍州长史。当时关中正闹饥荒,盗贼猖獗。苏良嗣执法严明,

很快恢复了秩序。武则天称帝后,苏良嗣升迁为工部尚书、纳言。武则天有时住在洛阳,任命苏良嗣为西京留守。武则天亲自为苏良嗣饯行,赋诗以赠,十分器重。后来他的仇家犯了事,把他也牵扯进去,武则天还特地保他无罪。苏良嗣去磕头谢恩,一拜下去就没能起来。武则天派人把他抬回家,又派了两名御医去看病。苏良嗣当天就去世了,终年85岁。武则天为之举哀,三日不朝。

同类推荐
  • 半个世纪的孤独:迈克尔·杰克逊

    半个世纪的孤独:迈克尔·杰克逊

    作者以生动流利、饱含深情的笔触从迈克尔·杰克逊一生跌宕起伏的经历中,用记事的方式书写了其童年生活、成名经历、辉煌与悲哀的人生、从黑人楷模到苍白怪人等无数经典片段,内容丰富而翔实,重现了其生前一个个生动的瞬间,让一代歌王波澜壮阔而又多姿多彩的一生在书中得到了几近完美的展现。
  • 约翰·欧文传

    约翰·欧文传

    本书记录了约翰·欧文(1616—1683)的一生。欧文是17世纪英国清教徒,不从国教者领袖之一,曾任牛津大学教务长。克伦威尔出任护国公期间,欧文担任长期议会的议员,并为克伦威尔起草了拒绝王位的宣言。王政复辟后,欧文因反对国教而受逼迫。后来国王与不从国教者修复关系时,欧文又一次发挥了重大作用,在他的斡旋下,约翰·班扬等著名清教徒得以出狱。
  • 萧红的虹:萧红传

    萧红的虹:萧红传

    本书是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个人传记。作者用文字一行行重新拼凑和梳理着萧红31年短暂的心路历程和坎坷遭遇,用细致哀婉的笔致,为读者完整地呈现出萧红命运多舛的一生,让热爱萧红及其作品的读者,穿越近百年的历史,慢慢步入萧红的内心世界,重新回到那个岁月动荡的年代,与这位柔弱而又坚强、终身都在用全部的善良与悲悯追逐着爱的奇女子,共同走完她短暂而又奇绝的一生。
  • 刺客列传

    刺客列传

    本书介绍了历史上有名的刺客。内容包括:曹沫劫齐桓公、荆轲刺秦王、张良刺秦王、武元衡被刺案、汪精卫谋刺摄政王等。
  • 欢也飘零,悲也飘零:苏曼殊的红尘游记

    欢也飘零,悲也飘零:苏曼殊的红尘游记

    命运是一个残酷而又温柔的诗人,他一边谱写着人世间最曼妙的诗章,一边又在安排最悲惨的命运。这世上的人有千千万,命运喜欢给他们各自安排截然不同的人生。于是有人在乱世之中仍能游刃有余,有人生来含玉,一生快活;也有人从一出生就带着苦,带着痛,带着悲。命运是这样顽皮,那个被他赋予可怜人生的人却偏偏拥有一颗玲珑如玉的心。
热门推荐
  • 满天星空人海茫茫

    满天星空人海茫茫

    满天星空,人海茫茫何处寻?只在回首远望心茫茫,不知可否一望,我就在你身旁。青春的脚步来了,我在等候你,在这个季节和你相遇,听你的声音。庚朝阳x柳曙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巫下凡

    天巫下凡

    所有值得我们珍惜的东西,都需要保护!一切美好的东西,都需要捍卫!
  • 多个心眼少上当

    多个心眼少上当

    本书选取了众多人际关系中的典型案例,应对每个案例,又给出了能够直接运用的、卓有成效的心理策略。它集合了我不是教你诈;揣摩心理,以心攻心;韬光养晦,深藏不露;洞察人性,把握尺度;做个讨人喜欢的人;结交、不结仇;留条路给自己退;为自己排雷;别把自己当回事儿等十大心眼。其下又分有80多个小心眼。
  • 炼世毒尊

    炼世毒尊

    天才少年,灵脉全毁,遭家族遗弃。却无意得到上古毒尊传承,从此以毒术入丹道,以毒为阵。“你说你是天才,你是强者,可敢与我一搏”......
  • 丛林故事

    丛林故事

    本书讲述了“狼孩”毛格利和其他几种动物的惊险故事。作品中塑造了机智勇敢的“狼孩”毛格利,以及憨厚的老熊巴鲁、机敏的黑豹巴赫拉等众多个性鲜明、令人难忘的形象,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本书对青少年开阔眼界、陶冶情操、丰富个性、提高素质大有裨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此生伴你尽余欢

    此生伴你尽余欢

    【这是一部很甜很暖很深情的宠文】夏余欢:“一个人孤苦伶仃的过了毕业典礼,还要彻夜照顾醉酒闺蜜,出门打不到车就算了,好好走路还能出车祸!要不要这么倒霉啊,苍天啊,我什么时候能撞个大运啊!”苍天:“现在。”醒过来的夏余欢看着对面冷峻如冰山般的男人陷入沉思……呃……上天貌似理解错了我的意思……我是想日子过得好点而已,给我发个大魔王是什么意思啊,我级数太低还不够打Boss啊喂!司寒嚣:“不急,我等你。”于是,夏余欢在某人的撑腰下开始了肆无忌惮的打怪升级模式,一路刷新各种马甲,解锁双重身份,帅到炸裂,虐的渣渣无处逃!
  • 在一拳里复制诸天

    在一拳里复制诸天

    夜渊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没想到自己来到了一拳超人的世界,而且还是琦玉老师的友好邻居!他也发现了自己拥有了一种复制系统,开始起了不断穿越复制能力的生涯。伍六七篇、鬼灭篇、我英篇、狐妖篇、骨王篇、萌王篇、龙套篇、JOJO篇已结束!!!
  • 蟠龙塘的传说

    蟠龙塘的传说

    蟠龙塘其是就是一口池塘,不过面积稍大而已。池塘约五十多亩,这么大的池塘在家乡是少见的。它水很深,四周没有高大的堤坝,只有一条一米宽,五十公分高的小围堤,上面栽着杨柳。我小时候在蟠龙塘读过八九年书,经常在池塘边游玩,所以还依稀记得它的旧貌。这故事便从蟠龙塘的来历说起,由八灵的被激活,八英的出世说到他们比武夺魁,从军立功,夺城斬将,建立水师,剿灭倭贼,收复台湾,统一祖国的业绩。虽然不是历史,却也令人振奋。故事中的主人公高世才那莲珠等人虽然有一身好武功,其实也只是些平凡人物,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并且胸无大志,不过有着一腔爱国热情而已。特别是高世才,受师傅刘人瑶的影响,无心功业,对行侠仗义倒有一腔热情。但传统的光宗耀祖思想却逼着他走上了干功立业的道路。只是最终功虽成,名却未就,激流勇退,解甲归田了。所以,他们也没有真正成为英雄,反而成就了别人的一番英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