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507600000003

第3章 晋国第一位权臣赵盾

赵盾,即赵宣子,嬴姓赵氏,名盾,谥号“宣”,时人尊称其赵孟或宣孟。春秋中前期晋国卿大夫,赵衰之子,杰出的政治家、战略指挥家。晋文公之后,晋国出现的第一位权臣,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担任执政,号称正卿,法治晋国。他在晋国执政期间,权倾朝野,使晋国君权首次受到冲击与削弱,树赵氏之威,使赵氏一族独大晋国。一生侍奉三朝,维护了晋文公开创的霸业。

历史往往有许多巧合,赵衰死的这年,晋国其它重臣如栾枝、先且居、胥臣等也都先后死了。晋襄公连丧四卿,顿感高端人才的不足,又去了新上军、新下军两军,仍按原来上、中、下三军的建制。准备让士谷、梁益耳统率中军,让箕郑父、先都统率上军。原中军统帅先且居的儿子先克觉得不合适,他向襄公建议:“狐氏、赵氏都为晋国立有大功,他们的后代不能不用。而且士谷官居司空,是管建筑工程、制造车服器械、监督手工艺奴隶的官,与梁益耳都没有立过什么战功。一下子提拔为大将,恐怕人们不服气。”

晋襄公采纳了先克的建议,以狐射姑(也称贾季)为中军元帅,赵盾为副;以箕郑父为上军元帅,荀林父为副,以先蔑为下军元帅,先都为副。晋国新人集团依靠着父辈的“阴功”,获得了极大的利益,力压老臣,占据了六卿的前三强。赵盾幸运的得到了晋襄公的青睐,在政坛尚未有任何光辉建树的他出道不到一年,就达到了父亲赵衰拼斗了一生才得来的荣誉——执政大夫兼中军佐。

研究这件事的时候,晋国太傅阳处父正出使卫国,没有参与,回来后,他听说狐射姑担任中军元帅后,独断专行,骄横跋扈。狐射姑手下的司马臾骈劝他要虚心听取那些老将的意见,竟被他命人当众打了一百鞭子,军中多有怨言。阳处父就向晋襄公密奏:“狐射姑性情刚烈,以势压人,不得军心,不是大将之才。我曾经在赵衰的军中与他的儿子赵盾一起共过事,我知道赵盾不仅人品好,而且很有才能,应该让他担任中军元帅“。

晋襄公感觉阳处父说的很有道理,就把狐射姑、赵衰两人的职务调了个,让赵盾担任中军元帅,让狐射姑为副,赵盾自此执掌国政。他上任后首先对过去不合理的政令做了一次大的修订,铲除各种弊端,清理监狱,追究犯罪,倡导礼法。深受晋国百姓的拥戴。

但狐射姑却很失落。都说干部要能上能下,上升时谁都高兴,降职时那难受劲可不是每个人心里都能承受的了的。狐射姑知道是阳处父参了自己一本,心里那叫一个恨呢!有人对阳处父说:“你对国君说话一点也不隐瞒,虽说是在尽忠,但您就不怕与人结怨吗?”阳处父说:“只要有利于国家,怎么敢逃避私怨呢?”

经过晋襄公对权利的重新分配,赵盾在阳处父的协助下,担任执政大夫兼中军元帅,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始成正卿,成为晋国朝堂地位与权威都仅次于国君晋襄公的卿士。自此赵氏家族的势力开始急剧膨胀。

自担任执政的那一天起,赵盾制定章程,修订律令,清理诉讼,追捕逃亡案犯,使用契约,治理政事中的弊端,恢复贵贱制度,重建已废官职,提拔屈居下位的贤能。史载:“宣子于是乎始为国政,制事典,正法罪。辟狱刑,董逋逃。由质要,治旧污,本秩礼,续常职,出滞淹。既成,以授太傅阳子与太师贾佗,使行诸晋国,以为常法。”

第一,行政法制方面:制事典(制定章程);本秩礼(明确贵贱);续常职(恢复废除的官职);

第二,刑事法制方面:正法罪(明确刑事法规);辟狱刑(清理狱囚积案);

第三,民事经济制度:由质要(使用契约帐册);董逋逃(追捕逃亡的奴隶);

第四,具体措施方面:治旧污(清理积弊);出滞淹(举荐沉沦的贤才)

第一节狐赵反目,力抗秦国

就在赵盾成为正卿,实权狂飙式膨胀的几个月后,晋襄公七年的八月,也就是公元前621年的秋天,晋襄公也不行了,临死之前,召来太傅阳处父,上卿赵盾和几位重要的大臣,要求他们辅佐年幼的太子夷皋登基,与邻国和睦相处,不要失去诸侯盟主的地位。看各位大臣答应了,襄王才撒手人寰。

转过天来,大臣们集体朝议拥立新君时,意见产生了分歧,一部分人坚持按襄公的遗嘱办,另一部分人认为太子夷皋太小,估计当时也就是个五、六岁,无法执掌国政,应该立个年长一些的君主,以应对复杂的国内外局势。赵盾说:“那就立文公的儿子公子雍吧,他不仅年长,为人善良,襄王很喜欢他这个弟弟。而且他在秦国多年,秦国过去曾是晋国的重要盟友。他回国继位对于秦晋和好,国家安全、稳定都大有益处“。

狐射姑成心打捌,他建议立晋文公的另一个儿子,派往陈国的公子乐。赵盾说:“公子雍是文公的四夫人生的,公子乐是文公九夫人生的,母亲卑贱儿子的地位就低。而且陈国很小,离我们晋国很远,一旦晋国有难,他们不可能及时救援。秦国既强大又离我们很近,雍在秦国已经做到了下卿,与秦穆公的继位者秦康公关系很铁,一旦晋国有了急难之事,秦国可来救援我们”。大多数大臣赞成赵盾的意见,于是他就派大夫先蔑,士会(也称随会)到秦国去迎请公子雍。

狐射姑很不服气,也悄悄派人去陈国迎接公子乐。赵盾知道后为了避免晋国出现君位争夺战,就派门客公孙杵臼带着家丁在半路上将公子乐劫杀了。

狐射姑这一下更来气了。他没机会对赵盾下手,就派人暗杀了家族小、人口少、居处较偏僻的阳处父,算是出了一口恶气。后来眼看赵盾要追查到自己了,只好逃亡到狄国。赵盾念及狐、赵两家的旧谊,派臾骈将狐射姑的家眷和财产,都给他送到了狄国,这就是晋国历史上的“贾季之难”。赵盾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我赵盾并不愿意与你狐射姑为敌,但是你也永远不要再回来了,免得碍眼。

狐氏家族就这样匆匆离开了晋国政坛,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从狐突位列大夫以来,狐偃、狐毛位列六卿,且为国舅,家族一夜暴发,却因为贾季的意气用事而失去了继续发展的机遇,嗨!真是“富不过三代!”至贾季,狐氏正好三代。

当年冬十月,赵盾主持了对晋襄公的安葬仪式,襄公夫人穆赢带着太子夷皋在葬礼上找到赵盾说:“先君有什么错?太子有什么错?你现在却要舍弃先君的亲骨肉,而从外国接回一个国君!”

赵盾回答:“这是国家大事,不是我赵盾一个人决定的”。

但这穆赢也不是善茬,自送葬归朝之后,每天清早,就抱着太子夷皋到朝堂上哭闹,对各位大夫说:“这是先君定下的继承人呢,为什么要抛弃他另立君主呢?”众大夫无言以对,有些人还对这孤儿寡母表示同情。

一散朝,这穆赢就驱车直奔赵盾的府邸,向赵盾叩头说:“先君临终前把这个孩子托付给您,要您尽心辅佐。先君虽已离世,遗言犹在耳边。如果您要立他人为君,您准备把这孩子置于何地呢?您不立我儿子,我们母子就死在您面前……”哭声都传到了相府外的街道上,怎么劝都劝不住。

经她这不断的哭闹,大臣们和老百姓态度有了转变,纷纷说从秦国迎公子雍回国不妥,并归咎于赵盾,一些早就对赵盾心怀不满的大臣还打算搞政变,以武力杀赵盾,立夷皋。赵盾这会儿见了穆赢就头痛,没主意了。

荀林父、冀缺对赵盾说:“现在我们立了年长的公子雍,等将来夷皋长大了,恐怕还会闹变故,不如就立夷皋为君吧。这样可以避免大臣们之间兵戎相见。”于是赵盾召集群臣,拥戴七岁的夷皋继位,史称晋灵公。这一年是公元前620年,也称作晋灵公元年。

从这一行动可以看出,在晋国政坛上,赵盾已经可以只手遮天、随心所欲。

但是,赵盾也有赵盾的缺点和软肋。他是靠着他的父亲追随重耳才换来了今天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赵盾只能算是“权二代”,“权”而不“贵”。虽然赵盾位高权重,但和晋国统治者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在宗法社会,赵盾实在称不上贵族。他们赵家在晋国政坛也没有足够的人脉关系,没有人脉关系就等于没有足够的实力。

晋灵公年幼不懂事,赵盾成为执政大臣,摄政晋国,完完全全集中军政大权于一身也就水到渠成了。

晋灵公刚登基,边境就传来谍报,说秦康公派重兵护送着公子雍已到了河下。没办法,赵盾只好亲自率领中军,以先克为副,派荀林父率上军,先都率下军前去阻拦。双方在令狐城开战,秦军战败,公子雍死于乱军之中。先蔑、士会这两位奉命迎请公子雍的大臣无奈,只好投奔了秦国。赵盾感觉对不起他们,派自己的卫士将两人的家眷和财产也送往秦国。

这一来,秦晋两国又成了敌国,接下来的几年里,两国不断相互攻伐,战争也互有胜负。外患刚平,内乱又接踵而至了。晋国的大夫箕郑父与士谷、梁益耳交情很深,自从赵盾升为中军元帅,士谷、梁益耳都丢了兵权,三人都对赵盾不满。先都对赵盾首鼠两端,先派先蔑赴秦迎公子雍,又攻杀公子雍的做法也很气愤。恰赶上先克手下的猛将蒯得违法军纪,先克没收了他在董阴的田地。蒯得去找士谷、先都发牢骚。于是,五个人聚在一起,密谋要先暗杀赵盾的铁杆先克,再除掉赵盾。他们趁先克到箕城祭拜他的祖父先轸的祠堂时,暗杀了先克。

赵盾得知先克被杀,十分震怒,很快查明了元凶,将先都、士谷、箕郑父、梁益耳、蒯得五人逮捕下狱,然后审明案情,核实罪名,将五人全都处斩。年幼的晋灵公向赵盾讲情,希望能对这些勋臣从宽发落,被赵盾严词拒绝。一时间,晋国人都知道赵盾专权,没有人不害怕他的。人们称他为“夏日之日”意思是太厉害、太严酷了,令人生畏。虽然这阳光是不可或缺的。

晋灵公六年冬,即公元前615年冬天,为报令狐城战败之仇,秦康公率军攻打晋国,并占领了晋国的羁马。晋国连忙发兵抵抗,赵盾率领中军,荀林父为副将;冀缺率领上军,臾骈为副将;栾盾率领下军,胥臣之子胥甲为副将前往迎敌。臾骈献计道:秦军深入我国境内,必不能久留。所以我军应深沟高垒,坚守以待。等秦军回撤时再进行追击。

赵盾采纳了这项计策,秦军越是想速战速决,晋军越不出战。投奔了秦军的士会(即随会)献计说:“赵盾有个堂兄弟叫赵穿,是晋襄公的女婿,年轻气盛。可以派轻骑引诱他出战而聚歼”。

赵穿果然被秦军激怒,率领部下擅自出击,结果被晋军包围。赵盾只好指挥晋军全体出动,赵穿是救回来了,可秦军却趁着夜色安全撤走了。赵盾回来竟给赵穿记了大功。一些朝臣议论说赵盾这是为了增强赵氏宗族的势力。果然在臾骈死后,赵穿就接替他掌握了军权。

《史记-晋世家》说赵穿是赵盾的昆弟(弟弟),《左传》说赵穿是赵盾的侧室生的儿子,我觉得这点上,《史记》比较靠谱。因为赵盾最早是在公元前636年回到晋国,当时年仅十七岁,到公元615年时他刚满38岁,他的儿子当时不可能已结婚成为晋襄公的女婿和将军。

考虑到士会非常熟悉晋军的情况,又足智多谋,他呆在秦国是晋国的隐患,赵盾与诸大夫商议,要把士会弄回晋国,晋国的高官六卿(即赵盾、冀缺、栾盾、荀林父、臾骈、胥克)经过合计,想出了一条妙计。

晋灵公七年春天,晋国已故大将魏犨的小儿子魏寿余叛逃到了秦国,见到秦康公,声言是受到了赵盾的迫害,妻子也被囚禁在晋国。希望能与士会一起偷渡到晋国,由士会说服自己封地上的哪几个与士会熟悉的晋国官员,他将率领族人把自己的黄河以东的魏氏封地献给秦国。秦康公信了他的话,就派士会和他一起去搞策反。

士会看到魏寿余又是偷偷踩自己的脚,又是使眼色,就明白他是诈降来骗自己回去的。他故意对秦康公推辞说:“晋国人如果背信弃义食言了,要么我得被晋国人杀死,要么我投靠晋国,可我的妻子就会被秦国杀死。”

秦康公指着面前的黄河说:“我对黄河起誓,假如晋国人使诈,不以魏地降秦,我保证会送还你的妻子。”士会和魏寿余刚渡过黄河,河对岸的晋国军队就齐喊着欢呼士会归来。

秦康公气归气,但对着黄河都发过誓了,得遵守诺言呢。只好派人送还了士会的妻子,士会的其他家人滞留在秦国,后来改姓为刘氏。可能是取与“留”谐音意思吧。士会很感激秦康公重义守信,作书称谢,劝秦康公息兵养民,自此秦晋数十年没有再发生战争。

转眼又是一个春天,晋灵公八年,即公元613年,周顷王死了,周公阅和王孙苏发生了权利争斗,两人都跑到晋国告状,赵盾为他们居间调解。晋灵公又派赵盾率兵车八百辆直驱晋都洛阳,扶立周顷王的太子继位,史称周匡王。这一年,楚穆王也死了,世子旅继承了王位。他就是春秋五霸之一,大名鼎鼎的楚庄王。

晋灵公九年(公元前612年)的秋天,齐国侵略鲁国西部边境,鲁国派季孙行父到晋国来求援。冬十一月,晋灵公、宋昭公、卫成公、蔡庆候、郑穆公等多国君主在郑国的扈地会盟,准备征讨齐国。齐国看诸侯联军来势汹汹,害怕了,赶紧派人去贿赂晋灵公。这晋灵公自己得了好处,竟宣布中途退兵,别的小国一看主力晋军撤了,咱也别管闲事了,全撤了。鲁国一看,指望不上援兵了,只好向齐国行贿议和。这一年,晋灵才亲政,刚满十六岁。

晋灵公十一年(公元前609年),晋灵公在黄父举行大规模的春季围猎活动,顺便又在郑国的扈地再次召开诸侯大会,商讨平定宋国内乱的事。东道主郑穆公前去拜见晋灵公,晋灵公闭门不见,理由是郑国和楚国太亲近了。弄的郑穆公很没面子。郑国的执政大夫子家就给赵盾写了一封长信,大意是:

从我们国君继位以来,就一直忠心地侍奉晋国,不仅我们郑国坚守盟约,还带领靠近楚国的陈、蔡两个小国一起听从晋国的领导,从不敢有二心。现在看来,我郑国无论如何尽心侍奉,也不能取得晋国国君的满意。当人被逼得走投无路时,也就顾不得自己的安危了。我们既然知道离亡国没几天了,只好陈兵于修地严阵以待,希望贵国的决策者三思。我们郑国确实与相邻的齐国、楚国签署过“友好条约”,但我们小国处在大国之间,只能听这些大国的号令,难道这也算是我们的罪过吗?假如你们不体谅敝国,敝国今后也就无法听从贵国的命令了。

赵盾看完这封长信后,赶紧派人向郑国去做解释,双方又互派大臣做人质,这才避免了郑国的背盟。

晋灵公带着晋、卫、陈、郑四国的军队攻打宋国,原因是宋国的公子鲍,也就是后来的宋文公谋杀了宋昭公,篡权夺位。四国军队包围了宋国都城,宋文公却并不害怕,他早摸透了晋灵公的脾气,拿出几车金银绸缎通过晋将荀林父向灵公行贿,结果联军拿到了些赔款就议和撤兵了。

第二节正直的太史董狐

在勉强稳固了晋襄公薨逝以来的混乱局面后,赵盾于前621年秋天8月作为晋灵公的全权代表,与齐昭公、宋成公、鲁文公(来盟迟到)、卫成公、陈共公、郑穆公、许僖公、曹共公在郑国的地盘——扈地结盟,并向诸侯们介绍一番晋国的新君,实际上晋灵公根本没有去参加,一切都是赵盾在打理,赵盾在会盟中行使的是完全只有霸主才能够拥有的权威。尽管《左传》的作者用心良苦的想把作为臣子的赵盾放在各个诸侯之后,以此来标明贵贱。然而事与愿违,执政赵盾以臣子的身份会盟诸侯,确实是开此先河。

在往后的日子里,这种臣子坐大,诸侯卑微的局面,却成为春秋时代的潮流。年幼的晋灵公长大了,对老百姓是横征暴敛,大兴土木,把宫殿建造的雕梁画栋,富丽堂皇。他宠信大夫屠岸贾,屠岸贾是将军屠击之子,善于阿谀奉承。晋灵公跟他特铁。

晋灵公命令屠岸贾在绛州城内造一座花园,到处搜罗奇花异草,种植其中。因为春天园里的桃花最为茂盛,烂若锦绣,起名叫桃园。在园中修筑三层高台,台上建起一座绛霄楼。装饰的十分华丽奢侈。绛霄楼四周的平台上,围上朱漆栏杆。凭栏四望,整个绛州城的街道、集市尽收眼底。晋灵公很喜欢这里,经常拿弹弓在这里打鸟,或与屠岸贾赌博、饮酒作乐。

晋灵公让倡优在台上表演歌舞节目,引起了桃园外百姓的围观。看着这里三层外三层拥挤的百姓,晋灵公有点烦。他对屠岸贾说:用弹弓射鸟不如射人。咱俩比赛,射中眼睛的算赢,射中肩膀胳膊的不输不赢,射不中的用大杯罚酒。

灵公射右边的,屠岸贾射左边的,中了弹的百姓不断发出惨叫,乱嚷乱挤,顿时一片混乱。这晋灵公更来劲了,索性叫左右会射弹弓的,都来射园外的百姓,一时弹如雨发,老百姓躲避不及,有的被射破了头,有的被射落了门牙,还有的眼被射瞎了。哭喊声一片,跌跌撞撞,是抱头鼠窜。晋灵公哈哈大笑,对屠岸贾说:“寡人多次登台游玩,没有今儿个这么高兴的”。自此老百姓只要远远的望见台上有人,便不敢在桃园墙外行走。

晋国的老百姓民怨沸腾,列国对晋灵公也是离心离德。赵盾等人屡屡进谏,劝晋灵公礼贤士,远奸佞,勤于国政,亲近百姓,晋灵公根本不听,照旧我行我素。

一天,赵盾与士会散朝后走在后面,经过寝门时,发现内侍用竹笼抬着一具剁成碎块的男尸经过朝堂,一打听才知道,是厨子为晋灵公炖熊掌没炖熟被他杀死了。赵盾对士会说:“主上如此草菅人命,国家岂不是危在旦夕吗?我们一同进去劝谏”。士会说:“我俩一起去劝谏,国君如果不听,就没人可以继续劝谏了,还是让我自己进去吧”。士会向灵公进行劝谏,这次灵公表态倒挺好,承认自己错了,而且表示要改。说以后桃园也不去了,士会兴冲冲地向赵盾做了汇报。

第二天,赵盾又看见晋灵公和屠岸贾散朝后去了桃园,这哪像要改过的样子。就又跑去劝谏。晋灵公对赵盾烦死了,恨透了。他把赵盾一打发走,就找来大力士鉏霓,要他去刺杀赵盾。

第三天早上,刚交五鼓,鉏霓就来到赵盾府邸,只见重门洞开,车驾已候于门外,屋内赵盾已穿戴整齐准备上朝,因天色尚早,趴在桌子上打盹。鉏霓良心发现,不由得私下叹息:如此勤政为国的人我若杀了,是对国人的犯罪;我若不杀他又无法向国君交待。于是在门口大声喊道:“我鉏霓宁可违抗君命,也不忍心杀害忠诚,我今日自杀,恐怕还会有别的刺客来,相国小心啊!”说罢,以头撞赵盾院子里的大槐树而死。

赵盾让人对鉏霓的尸体妥善安葬,不许对外声张,照旧每天入朝理政。

晋灵公看一计害赵盾不成,就又使了一计。九月秋高气爽。晋灵公在宫中设宴请赵盾喝酒,暗中埋伏武士准备杀赵盾。晋灵公的一个厨子叫示眯明知了这一阴谋,怕赵盾喝多了不能逃走。就走上前去说:“君主赐大臣喝酒,按礼法喝三觞就行了”。搀起赵盾就往外走。灵公还没来得及对埋伏的武士下令,示眯明已保护着赵盾出了宫门,灵公有条恶犬,叫做灵獒,凶猛异常,估计应是一条纯种的藏獒。灵公一个手势,它冲着赵盾就扑过来了,示眯明是个大力士,他抓住灵獒的脖子一下子就折断了。赵盾气愤的边走边说:“不用人而用狗,再凶猛又有什么用!”

这时灵公埋伏的武士也追了出来,示眯明转身来抵挡住他们。赵盾的儿子赵朔带着在宫外等候的众家丁一拥而上,把赵盾、示眯明接走了了,宫中的武士看赵府的人多,也不敢再追赶。

赵盾问示眯明为什么要救自己,示眯明说:“我就是您救的桑树下将要饿死的那个人啊!”原来,赵盾曾经在田首山见到一个人饿昏在桑树下,就给了他些吃的。那人吃了一半,还剩下一半说什么也不肯吃。赵盾就问他为什么。他告诉赵盾,自己在外游学了三年,不知母亲是否还健在,想留下一半给母亲吃。眼前这位大孝子让赵盾非常感动,就送给他许多肉食和饭菜。不想他后来竟做了晋灵公的厨子,这次巧遇救了赵盾。

赵盾不敢再回家了,和赵朔一行人向边境逃去,打算到秦国或翟国避难,示眯明告别了赵盾,独自去了,也没说去那儿。

赵盾的堂弟晋驸马赵穿在外打猎,碰到外逃的赵盾和赵朔,听说了这一消息,就让他们暂时先不要出境。不久,赵穿带兵在桃园袭击晋灵公,把他杀死了。然后派人追上赵盾,请他回来继续担任相国。由于赵盾平时深得民心,而晋灵公年少奢侈,荒淫残暴,大臣们和老百姓巴不得他早点死呢。因此晋灵公被杀晋国的反映很平静。屠岸贾呢,他正在乡下为晋灵公选美女呢,得知灵公被杀,吓得赶紧溜回家里,不敢吱声。只有太史董狐在史书上记录:“赵盾杀其君”,并让朝中的大臣传阅。

赵盾为自己辩护:“杀晋灵公的是赵穿呀,怎么能说是我杀的呢?”董狐说:“阁下身为正卿,逃亡没有出国境,返回后没有诛杀罪臣赵穿,国君不是你杀的是谁杀的?”赵盾无奈地叹息道:“有一首诗写道,我由于眷恋祖国,而给自己带来灾祸。这就是我的写照吧!”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评论说:“董狐,古代的优秀史官,敢于依法直书,不为当权者隐瞒;宣子(赵盾),优秀的大臣,因为法律的相关规定而落得杀君的恶名,太可惜了。如果当时逃出了边境,就可使避免留下杀君的罪名了。”

赵盾安排将晋灵公殡殓,也葬在曲沃晋国国君的墓园。然后召集各位大夫,议立新君。赵盾说:“先君襄公死的时候,我就多次倡议要立年长一些的君主,大家意见不一致。以致出现了今天的不幸,这次不能不慎重啦。”士会也附和:“国家有年长的君主是福气,相国说的非常对。”赵盾又说:“晋文公还有一个小儿子,他母亲是周朝人,出生的时候他母亲梦到一位神人用黑手涂抹他的屁股,因此起名黑臀。现已长大成人,在周朝做官,我打算把他迎回来做国君,大家说怎么样?”

大家一致赞同,因为襄公的近亲中,只有这么一个同父异母兄弟,没别的可选了。赵盾为解脱赵穿的杀君之罪,就派他到周朝的京师洛邑去迎请公子黑臀。

公子黑臀回到晋国,祭了太庙,即位当上了国君,就是晋成公。公元前208年为晋成公元年。

以前由于晋国发生了骊姬之乱,所以晋国明订法条,公子不能在国内做官,晋文公的儿子中除了太子外不是都派到秦国、陈国和周朝去了嘛。所以晋国也就废除了公族官名。晋成公继位后,分田给卿的嫡妇人(就是大老婆)的儿子。从此晋国才恢复了公族、余子、公行三族制度。任命同母兄弟为官,就是余子之官,而妾生的庶兄弟称为公行之官。

晋成公对赵氏一族,可以说是恩惠有加,他继续让赵盾执掌国政。并把女儿嫁给赵朔,就是庄姬。赵盾向亲家晋成公请求:“我本来是狄(翟)国女人生的,是您的姐姐非让我承袭了父亲的爵位,赵括是您姐姐赵姬最喜欢的儿子,我希望能把族子之位让给赵括。晋成公就让赵盾做公行之族,让赵括担任赵氏的公族大夫。这个赵括与纸上谈兵的赵括当然不是一个人。只是重名而已。

赵穿建议赵盾:屠岸贾诱导先君干了不少错事,与赵氏为仇,不杀此人,恐赵氏难安。赵盾说:“人家不治你的罪,你反到要治人家的罪,我们赵氏家族处于高贵鼎盛时期,一定要与其他朝臣和睦相处,千万不可制造仇恨”。赵穿自恃有功,希望能升为正卿。但赵盾碍于舆论,不敢答应。赵穿郁闷生病而死。他的儿子赵旃要求继承父亲的爵位。赵盾也不敢办,说:“等你战场上立了功自己争取吧”。

晋成公七年即公元前600年,楚庄王讨伐郑国,晋成公与诸侯在扈地会盟,大败楚军。成公于归途中染病去世,世子孺(又名据)继位,就是晋景公。晋景公元年(前599年)赵盾也死了。谥号为“宣孟”,所以史上也称其为赵孟或赵宣子。他的儿子赵朔承袭了他的爵位。赵家已经成为晋国政坛上炙手可热的大家族了。俗话说:物极必反,晋景公即位之后,便对赵氏家族下手了。此事事关重大,晋景公在下定决心之前,显然做过周密的部署。

同类推荐
  • 大宋风云之转折

    大宋风云之转折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厥。”当年岳武穆的一首满江红,曾唱得多少我大宋华夏热血男儿的热泪盈眶。靖康耻啊,这是我华夏大汉民族心中一种永远的痛。如果历史在这里发生一个转折,来拐一个弯,那大宋会走向何方?那我煌煌中华,将会走向何方?历史,在这里开始偏离轨迹,历史,在这里开始转弯。一个全新的大宋,一个全新的赵佶,在这里开始转折。在这个转折点上,赵佶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 英伦帝国

    英伦帝国

    南大学霸陈昭重生为拥有英国都铎王室血统的王子亨利·达伦雷。原本相貌英俊却才能平庸的王子变得才华横溢、武功高强,而他还是年仅八岁的少年。他以加盟圣殿骑士团为代价换取雅克.德.莫莱以残魂之力将简?格雷救出伦敦塔。出狱后,他邂逅“狱友”伊丽莎白公主,开始了热恋。伊丽莎白登上了女王宝座,他成为股肱之臣。在苏格兰,他爱上了玛丽.斯图亚特。伊丽莎白心生嫉妒,她疯狂报复玛丽.斯图亚特,亨利·达伦雷与伊丽莎白分道扬镳,与玛丽.斯图亚特结婚,加冕为苏格兰国王。伊丽莎白派人暗杀玛丽.斯图亚特,玛丽受伤,达伦雷率军攻入了苏格兰,伊丽莎白被俘。亨利·达伦雷统一英伦三岛和整个欧洲,罗马教皇为他加冕,成为“欧罗巴大帝”。
  • 重生之绝世汉皇

    重生之绝世汉皇

    龙阳,一个清华大学历史系的高材生,因失恋跳河自尽,他的生命还没有停止,他的灵魂在时空隧道中穿梭不定本该投身穷苦的他,面对老天的不公,以全身之力坠入汉妃腹中,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他是刘恒,也是龙阳,他是皇帝,也是凡人。且看他如何建立政权,从小小代王,成为一代明君。。。。
  • 吾乃韩馥之从三国开始

    吾乃韩馥之从三国开始

    穿越成为三国世界的韩馥,刚开始拥有一级的召唤系统,但却没用来争霸天下,反而用来增长寿命。好不容易将系统升级到二级,没想到系统竟然变成一个财力加点系统,可用来提升自身实力。注:可以从第二卷开始看……
  • 兄帝

    兄帝

    他本出身将门,可是他生下来不久,却家破人亡,被捕入狱。他本安然出狱,可是他找到了组织,却惨遭背叛,狼狈出逃。他本意图归隐,可是他已甘于平凡,却遭遇乱军,美梦惊喜。身负血海深仇,一心想要维系天下,保天下太平,然而人性本恶,明了以杀止杀的他终于举起了屠刀,个人荣辱皆视若敝履,不为功名利禄,只为替自己的兄弟博杀出一个太平盛世,千古明君!
热门推荐
  • 相爱亦相虐

    相爱亦相虐

    为什么相爱的人总要经历磨难,最终却仍不能在一起?相爱却为何只能相伤?
  • 神域之缘生暖意

    神域之缘生暖意

    苏暖意外来到自己写的小说中,来到了那传说人族已经灭迹的神域世界中。神域中唯一的人族,苏暖!波涛与危机将因苏暖这只小蝴蝶而不断席卷神域。
  • 花都无敌仙帝

    花都无敌仙帝

    (本书是一篇无敌文,不喜勿喷哈)存活了上万年的仙帝,在想起家乡是,不惜耗费代价,逆转时空。
  • 无限制加一

    无限制加一

    「吴仁举起一脚,踢向了你.....」「你使用了加一!」「吴仁举起两脚踢向了你......他跌倒了。」......「你学到了一阶火球术.....」「你使用了加一!」「现在,你学到了二阶火球术!」......「你交到了一个女朋友,是否加一?」李小星大喊:「这可不行!」......史诗级巨作,欢迎踏入李小星玄幻魔法加一之旅。
  • 影视之开局干掉陈浩南

    影视之开局干掉陈浩南

    《开局砍死陈浩南》:本书又名《我是一个有灵魂的超级逆天AI》、《本尊从渊狱中来,将遨游无尽光年》,以及《无限制霸:剧情破坏者》和《终极阴阳之主》。这几个书名排列在一起,就是本书的简介了!同样也是本书的四个大卷,亦是开始、过程到结局。在他眼里,香江电影中所谓的男主角、大佬们,俱皆为待宰的猪仔或砧板上的鱼肉;
  • 至狂兵王

    至狂兵王

    与美女相拥香艳无边。与硬汉对决拳拳到肉。一代兵王回归都市,携美同行,至狂无敌!
  • 焚歌

    焚歌

    天道将倾,焚歌为引;羽化登仙,永绝轮回。妖道、魔道、人间道,皆欲成仙道,却道道成空。权利的倾轧,人性的挣扎,在这欲望的长河里,谁人沉沦,谁人解脱?轮回!轮回?轮回只有苦吗?世人争仙路,独我堕沉沦,如果可以回头,我只愿活在那份眷恋里面,永不醒来。
  • 火爆废材小姐:王爷我错了

    火爆废材小姐:王爷我错了

    一个爱吐槽爱玩游戏的二十一世纪宅女卓清歌,一朝穿越成极品废材。却无意间在自己后院挖出一块看起来破破的木头,但是神奇的是,这块木头居然会长蘑菇。砰!我靠!这蘑菇居然会爆炸!嘿嘿,突然觉得自己好像有了用不完的原子弹了哟喂~
  • 我莫名其妙拯救了世界

    我莫名其妙拯救了世界

    我杨夜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也不会。但是我就是莫名其妙地拯救了世界,至于怎么拯救的,那是因为对方太傻了。反派:???
  • 笑鸣萧笛

    笑鸣萧笛

    濯清莲是位普通的人族女孩,当时正值魔神二族鼎立争霸,身为人族的她不得不从小就开始为二族打造神兵魔刃。她从此学会了坚韧和不妥协。她深深相信即使自己没有魔族的炼狱之气和神族的旋流之力,是一个毫无超能力的普通人也能改变世界!她抱着勇敢和人族给予她的希望从这一刻开始启航!而谁又会与她相依产生意外的情愫?是魔族?神族?同样被压迫的兽族?还是人族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