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92200000008

第8章 皇太极:逐鹿中原(3)

崇祯帝本名朱由检,他的即位似乎很有些偶然性。先前,他的哥哥天启帝朱由校卒后,因为没有子嗣,作为陛下唯一的弟弟,崇祯便被众朝臣拥为了大明的第十六代皇帝。但是,此时的朝政仍把持在奸党魏忠贤一伙之手,甚至严重威胁到了这位年轻皇帝的生命。此前还只是信王的朱由检,自然了然于心。因此,在宣布信王即位之后,朱由检便由信王府搬入了大内,竟不敢食用为他准备的膳食,硬是凭借自己从家里偷偷带来的干粮,度过了最危险的几天。宫中的险恶由此可见一斑。身处险境,崇祯显露出了与他实际年纪很不相称的成熟和老到,韬光养晦,等待时机,由稳住局势虚与委蛇,慢慢剥离分化魏党的实权,到最后铲除一网打尽,前后数月日夜谋划,一气呵成非常漂亮,手腕之老练行事之果断,令后人频频称道。别忘了,这时的皇帝还刚刚十七岁。崇祯皇帝的开场,算是赢得了满堂红。

然而,崇祯的悲哀是他所处的时代为其带来的。要是在和平年代,没准他也可以成为一个中兴明君。只是他生非其时。明朝的历代朱姓天子中,除了最先的二位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外,似乎没几个说得过去的。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匪夷所思:有喜欢当木匠干手工活的,有喜欢封自己为什么将军、什么侯的,有喜欢“微服私访”调戏良家妇女的,有喜欢自己乳母的,有长达几十年不上朝不见臣的,有贪恋“长生术”死于红丸的,有因要替自己亲爹妈争名分而与大臣打了多年口水仗的……真是一蹋糊涂到了极点。而且,明朝自始至终,外有边患,蒙古、瓦剌、满州相继而起,加上东南倭患,战事纷纷;内有奸宦,王振、曹吉祥、刘瑾、谷大用、魏宗贤、王承恩,相继把持朝政,而且自从有了奸宦的擅权,就有了阉党与朝党之间的党争,正邪之争、门户之见,都使朝政内耗于此。等到崇祯即位时,明朝就像一个行将就木的老翁,病入膏肓,千疮百孔。没有一个朝代,竟如此多地集中出现一个政府要面对各种危机的,既有历史遗留,也有新发病毒,每一项都是切肤之痛,每一项都可致其于死地。

崇祯的十七年,就是一部内外战争的十七年。他不断地试图扑灭农民起义的战火,有时用剿有时用抚,好几次都功败垂成,最后还是让李自成和张献忠东山再起。越是剿越是征粮、征饷,再加上地方官的搜刮,逼得更多活不下去的穷苦百姓铤而走险,唯有造反,成了恶性循环。直到最后,他的王朝连同他本人山穷水尽,只好覆灭。

再是崇祯的性格因素。老子曰:“治大国如烹小鲜。”可是崇祯“求治太急,用刑太严”,而且首鼠两端,疑心太重。本来,明朝政府对农民军的战绩,要远远好于对清军的战绩。明军的将帅如洪承畴、孙传庭、陈奇瑜、卢象升、熊文灿等,都曾有过对农民军的辉煌胜利。孙传庭在潼关大败起义军,并成功活捉了老闯王高迎祥;陈奇瑜曾将李自成、张献忠的起义部队逼入车厢峡,险些让他们困死其中;卢象升在滁州取得大捷,让起义军尸横遍野;熊文灿追得起义军走投无路,纷纷投降,张献忠亦在其中。更有左良玉、贺人龙、曹文诏、曹变蛟、高杰等大将,他们左冲右突,不断打击造反势力。本来,朱明朝廷要想扑灭农民军的星星之火,并不是毫无可能;但就是崇祯皇帝的过于性急,暴戾多疑,反倒在关键时刻帮助了农民军。明军将帅稍有败绩,结局非死即贬。就这样,众多栋梁之才损失殆尽。孙传庭入狱,陈奇瑜被贬,熊文灿被斩。随着一个个将星的次第陨落,注定了朱明灭亡的命运。

崇祯在位仅十七年,前前后后却换过五十位内阁,十四位兵部尚书。被杀死或逼得自杀的督师或总督,多达十一人;还杀死巡抚十一人、逼死一人。这些都是直接死在他手上的。而被他抓进监狱关押、殴打,间接逼死、战死、自杀、判刑的相当于现在省部一级的官员,多达数十人。崇祯十四年,也就是亡国前三年,被关押在监狱里的具有大臣资格的官员,就多达一百四十五人,这个数字几乎是当时整个明朝大臣数量的十分之一。无法得知,在这些大臣中有多少人是该杀的。但是仅据有记载的历史,被崇祯枉杀的便不在少数,这里面就包括唯一打败过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着名将领袁崇焕。到了后来,他除了身边的宦官外,朝臣是根本不信任了。朝鲜的史书上为此评论道:“不信士流,而信内臣,驯致祸乱,为千古烱戒。其失在于不知人,而非士流之罪。”因此,崇祯也许是一个好人,但不是一个好皇帝。他洁身自好可以,驾驭属下则明显拙劣。

再说李自成。他原出身农民,本在舅父老闯王高迎祥手下为将,舅父被俘就义之后,被公推为新闯王。后来,在明朝政府的残酷镇压下,一度被迫躲进商洛山中,但李自成同志抱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思想,打出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旗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东山再起后,他吸收了李岩、宋献策、牛金星等知识分子,洗去了农民军固有的匪气,一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气势,目标直指紫禁城中的蹯龙宝座。他占洛阳,斩福王,破襄阳,取武昌,一路奏凯,并在西安正式称帝,国号大顺。称帝之后,李自成又一路东进,仅在宁武受到沉重打击,其他重镇如宣大等,均传檄而定。终于在崇祯十七年,他焚烧了昌平明十二皇陵,占领了北京城,推翻了明朝。需要指出的是,从客观上来讲,他只是逼死了明朝的皇帝,而要说是推翻了明朝政府在全国的统治,应该说是象征意义多于实际所起的作用。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的农民起义,其实都是臭名昭着的土地私有制和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从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到李自成的闯王部队,几乎所有英明的农民起义领导,都提出过种种类似的口号。但是,要说真正是从根本上提出推翻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唯有李自成一人。他的“均田免粮”口号,直刺封建土地私有制的要害。但是,为什么他最终功败垂成,空留遗恨呢?

一来农民起义军内部纷争,搞窝里反,不齐心。当时的农民起义军分为好几支,其中最主要的是三支:李自成领导的闯军、张献忠领导的陕西军和罗汝才领导的曹军。这三支军队虽然都是农民起义军,但其中的关系却很微妙,彼此常常勾心斗角,暗中防备。他们从自身的小利益出发,于是有时合在一起,有时又分单独开。在这样一种弱肉强食的世俗关系下,谁的力量强盛谁就是老大,而力量弱小的便只有挨打的份。所以就出现了这种怪异现象:当李自成兵败潼关南原时,便去投奔张献忠;当张献忠被左良玉打败时,便去投奔李自成;而第三位罗如才,他就像墙头草一样,哪边有风便往哪边倒,他先是同张献忠在一起,后来又与李自成搞到了一块。

二来李自成集团虽征战多年,仍然属于“流寇”,占过很大的地盘,却没有一块进可攻、退可守的后院,即使刻意经营过的晋、陕、豫,很多地方也是在势力扩张时勉强地派一些忠诚度有限、还需要力量监视的降官来镇守。

三来李自成集团缺乏真正的人才。我们知道,一个有前途的集团必须文武兼备,文用于定国策,武用于打天下。像刘邦有张良、韩信,朱元璋有刘伯温、徐达,最不济的刘备还有诸葛亮和五虎上将。而李自成这里的文人,净是些官场失意的举人和江湖术士,诸如牛举人牛金星、江湖术士宋献策等。他们或是节操不佳,遭遇险恶环境便逃之夭夭的半吊子书生;或是打卦算命糊口的江湖骗子。这些人的水平都不高,无法透视全局,根本不可能给整个集团提供科学的、宏观的、建设性的规划。而武将如刘宗敏、田见秀、高一功、李过、袁宗第等,虽然打垮了熊文灿、孙传庭、杨嗣昌、洪承畴等具有杰出军事才能的明朝将领,但看不出谁特别善于思考。

随着战场的节节胜利,特别是大顺政权建立后,李自成义军面临的形势已经发生了质变,并对李自成的干部队伍提出了全新的需要。但李自成集团却未能很好地顺应。随着一些见风使舵、投机倒把的明朝官员倒向李自成,这些降将未经充分改造,其投降多迫于形势,忠诚度仍待培育。如果义军的进攻不受任何挫折,中央政权顺利建立并迅速巩固,他们也会听天由命,与新朝合作,否则,这些人很快将另投门庭。

客观地说,若大明朝不是积重难返、内忧外患如此严重的话,起义军恐怕还真动不了大明的根基。再加上对吴三桂的招降失败,对满清力量的认识不足,李自成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最后说林丹汗。林丹汗活跃于十五世纪末到十六世纪初。元朝崩溃以来,继也先汗之后,达延汗统一了蒙古。林丹汗就是他的直系子孙土蛮汗的嫡系曾孙。土蛮汗死后,其长子卜言台周,也就是林丹汗的祖父继承了汗位。1603年卜言台周死去时,其长子即林丹汗的父亲却已经早先去世了。于是,林丹汗在次年即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继承了蒙古汗位,当时年仅十三岁。

虽然林丹汗出生于蒙古世家中的名门,在当时的家族门弟最高,但由于游牧社会的特点,只要实力不佳或领导不得力,整个部族就会急剧陷入窘迫。实际上,在林丹汗祖父卜言时代,就有过因气候不好牲畜减少而造成贫困的事例。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成吉思汗,虽然也出生在名门世家,他的父亲一死,其部族便很快解散了,只留下了家族。当时他甚至常常为吃不上饭而发愁。林丹汗倒还不至于惨到这个程度,史书也记载他少时贫困。而当时的林丹汗所能支配的,只是非常有限的小集团,察哈尔部本身也是势力分散而各行其是的。处于最高家族地位而对部族成员有领导责任的林丹汗,却反倒是最孤立的。

但成年后的林丹汗还是有所作为的。在几年当中,他团结了若干下属首领,联合了部族内的几个集团,把它们组编成了联合军。在游牧社会中,这种个人的能力和力量一旦得到尊重和承认,他的集团就有迅速发展壮大的可能。

作为蒙古共主的林丹汗,历史当然地赋予了他统一蒙古各部,使自己民族统一、独立、发展的使命。面对新崛起的后金及明王朝的强大压力,林丹汗权衡利弊,首先利用明政府怕后金强盛的心理,来取得明朝对自己的支持,发展蒙古势力。同时,林丹汗又暗中联合后金“制明”以自强。林丹汗在明朝与后金的战争中趁火打劫,在明与后金的矛盾中巧妙周旋,求得生存、发展与强盛。林丹汗辉煌之时,曾拥有“蒙古八大营二十四部,士马强盛,横行漠南”。但是,随着时势的发展,林丹汗之察哈尔蒙古逐渐衰弱。衰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在于内部的纷争。林丹汗统治下的漠南蒙古诸部,对后金的态度本来就有两种意见,一是争取明朝的支持,同后金抗衡;一是希望归顺后金,得到后金保护。内部意见不一,加上林丹汗对各部族欺压太大,使部众纷纷逃离自己,终使自己成了孤家寡人。皇太极则以“满蒙一家”相号召,团结笼络各部,会集蒙古诸部兵三征林丹汗。

林丹汗面对实力远胜己方的敌军,万般无奈,于是将归化城全部人畜十万驱赶在侧,准备渡黄河而西逃。但其部众面对大势已去的大汗,知道已无法依靠,便十之七八先后在途中分散而去。林丹汗惶惶如丧家之犬,迢迢万里逃奔至青海,两年后在青海境内的打草滩病死,郁郁而终。也许,他在临死前亦会和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那样,委屈地哀叹“朕不是亡国之君!”因为他们都努力过了,不过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罢了。但是,他们那有限的才干,都无法使自己重现祖上的荣耀,只能志大才疏,徒呼奈何。

蒙古帝国和明帝国断断续续争斗了长达两百多年,各有胜负,但是谁也没能消灭对方。最后他们先后均为满清所灭,而且是在相差不到十年的时间内。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大自然的选择是残酷的。同样的道理,历史的淘汰也是毫不留情的。性格决定命运,崇祯和李自成都输给了自己。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正是崇祯与李自成的两虎相斗,两败俱伤,才给予了皇太极入主中原的机会,给予了大清朝主导历史进程的机会。

同类推荐
  • 梦回曹魏

    梦回曹魏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赤月当空,神秘少年出现曹营大帐。一个个谜团纷至沓来,一场场战斗一触即发。怪事频发,究竟为何?少年又如何在这三国生活下去,又会有何作为?他与曹操又有这怎么样的神秘联系?让《梦回曹魏》一一为您解答!(大部分均按正史改编,少部分因剧情需要等原因有稍许改动,还请各位看官见谅!欢迎大家多多评论观点与看法哦!本仙女会尽量一回复的!!)
  • 我在大宋搞山寨

    我在大宋搞山寨

    山寨商人宋杰意外魂穿到南宋初年同名富二代身上,却发现自己身在金统区,父亲被人谋害,家产被人觊觎,自己的小命也将不保,一入局便面临如此困境,如何破局?且看山寨商人如何步步为营,在宋金大行山寨之道改变历史……
  • 清墟传

    清墟传

    清乾隆执政时期,中国社会在封建体系下演绎到极致,国土面积高达1300余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突破三亿,“明主”、“圣君”之誉不绝于耳。然而短短半个世纪后,虎门那隆隆炮声便震醒了大清“天朝上国”的美梦。国人惊骇地发现,我煌煌中华竟由高雅文明的礼仪之邦,沦为了外夷口中“野蛮”、“愚昧”的代名词。究竟这是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还是穷途末路前的回光返照?乾隆十七年,苏乐意外来到这个烈火烹油的时代,在时空长河中漾起微澜。一个来自异世的平凡灵魂。一段见证历史的跌宕人生。
  • 权倾天下

    权倾天下

    后主刘禅被迫迁到魏都洛阳,一日权臣司马昭请他赴宴,极尽戏耍,由此引出“乐不思蜀”典故。回到后宫之后,因伤心哭倒于地,头痛欲裂,精神恍惚,差点被人夺舍。后经努力,基本守住一丝清明,与对方,来自现代的府兵,被枪决的吴仁义(无仁义)展开殊死搏斗。数载之后,两个魂魄既斗争又联合,各取所长,终于搞出了一些奇异光怪,歪打正着之下,收拾了权臣司马氏,恢复了大汉王朝的辉煌。
  • 古蜀之肺:大慈寺传

    古蜀之肺:大慈寺传

    大慈寺虽然经历了千多年的发展,但一直没有一部完整像样的寺志,因此其寺庙诸多情形付诸阙如。一座寺庙的历史,没有很好的实物档案和地下文物相互印证,没有较为完备的寺志,那么要说清该寺庙的历史是比较困难的。由远及近,作者顺着历史的光环娓娓而谈,述说着一座寺庙的兴衰。于成都而言,大慈寺今天的地位十分重要,身处城市之心,人文厚重,就像一叶肺片一样,左边是文化新闻区,右边是现代商业区。所以被称之为“古蜀之肺”。这,也正是作者在此书中,游刃有余的表达关键所在。
热门推荐
  • 北川之恋

    北川之恋

    在前往北川地震遗址旅游的路上,涟漪遇到一位名叫轻描的女子。夜晚同宿,她悲伤压抑的哭泣,把涟漪带入到了一个与茉莉花,与北川,与湔江奔涌的浪花交叠纠缠的故事,也让涟漪走进了一个男人深沉而怅惘的爱情。
  • 我那尊老爱幼的好父亲

    我那尊老爱幼的好父亲

    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故事,父亲的感人事迹值得我去赞扬,遗憾我的文化水平不够,只能倾尽全力而为,希望读友们笑纳和包涵。
  • 重生之我是超级大学霸

    重生之我是超级大学霸

    沈之桃被男友亲手杀死,她深深讨厌着的江亦宸却为她殉情。只怕真相和心动都来的太晚,重来一世……她决定再也不要辜负江亦宸,伤害过她的人都要加倍奉还。
  • 你其实不懂销售心理学

    你其实不懂销售心理学

    本书巧妙地将心理学与销售学融为一体,深入浅出地阐明了读心术、攻心术、暗示术、掌控术、博弈术等各种销售中的心理策略和战术,并结合诸多生动活泼的销售案例和小故事加以说明,旨在帮助每一位销售员掌握销售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巧妙利用心理学的技巧在销售中百战百胜,成交每一单。每一位销售员都要随时翻看的销售读心指南,每一位销售员都要随身携带的销售攻心宝典。助销售新手晋级销售老手,销售老手晋级销售高手。读懂心理学,销售其实很简单!读懂心理学,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 池上芙蓉

    池上芙蓉

    现实生活中工作忙碌的萧荷因一场车祸意外穿越到古代,在那里开启了她想要的慢生活,拥有了温馨幸福的家,尊敬的师长,可爱的朋友,亲爱的他。。。
  • 末世之永恒王座

    末世之永恒王座

    迎接末日的人类,没有看见铺天盖地的丧尸横行,没有看见带着高科技的外星人围捕人类,没有看见不可治愈的病毒慢慢吞噬人类。只是某一天夜里,那道使夜晚犹如白昼的光芒,带来了人类长达数千年的噩梦。
  • 陀罗尼门诸部要目

    陀罗尼门诸部要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七日警报——方舟撤退计划

    七日警报——方舟撤退计划

    新历321年,地球战略联盟指挥部下达最后撤退指令。诺亚方舟于太空准备就绪,登陆名额十不存一,幸存者们欢欣鼓舞,庆幸不已。而与此同时,被留下的遗弃者们则开始了属于他们的疯狂报复……地球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 今天我萌还活着

    今天我萌还活着

    小乞丐被一个好心的姐姐养大,无奈却伤害了姐姐,害她妹妹堕崖亡死,长大后爱着她也离开了她,谁知道堕崖的妹妹回来了,还成为了霸道女侠,誓死要让他娶她,不娶就打的他全身骨骼几乎尽断,中途还杀出了一个旷世奇医,成为了他老婆的好姐妹,把他给医治好了,打一次医妹妹就医一次,无奈之下为了让她死心,决定娶她的好姐妹,岂料那个医妹妹也不是好惹的主,有个比她大一岁的徒弟爱着医妹妹,武功不下于他,要是敢动他女人,誓死与他死斗。
  • 盘山朗空顺禅师语录

    盘山朗空顺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