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88700000026

第26章

苏轼元佑八年十月到达定州任所,立即投身于整顿军事政事工作之中。这里军队管理废弛,兵士骄横淫逸不服从管教,军队侵吞粮晌,没人敢来查问。苏轼调查出严重贪污者发配边远地区,禁止军中饮酒赌博,修缮了营房,军士们的衣食稍稍充足。当开始训练部队时,军士们都很害怕长官报复,而校尉将官中也有许多人恐惶不安。有个吏卒又控告他们的长官贪赃,苏轼说:“这件事我自己处理就行了,如果让你乱告,军中就乱套了。”就发配了这个吏卒,众人才安定了下来,使训练得以顺利进行。

春季阅兵时,因军中礼制已废除很久,官兵不知道上下级之间应有的秩序。苏轼见状命令施行旧的典制:元帅穿军常服坐在军帐中,将吏穿战袍来回执行任务。有个叫王光祖的副总管认为自己资格老以穿战袍为耻,声称有病不出帐。苏轼召来书吏马上写奏章,准备上奏朝廷。这一手使王光祖震惊且害怕,出来认了错。这件事结束后,再没有敢怠慢军纪的人。定州人说:“自从韩魏公离开定州后,直到今天才又见到这么严明的军纪。”

辽国与宋朝讲和已多年,边塞上的军队很少训练,遇上战争可能没有战斗力,只是边境前沿的弓箭手和敌寇相邻,凭着射箭技术自我保卫,还可算作精锐军队,但近年又被保甲法所困扰,慢慢地不能使用。苏轼根据这种现状,在整顿弓箭手的同时,奏请朝廷免去保甲和两税法的税外加税,以使这种边境地区民间自卫武装组织——弓箭社能得到壮大发展。

绍圣元年(1094)四月,御史虞策、来之邵说苏轼所作诗词多涉讥汕朝政,当明正典刑。朝廷立即免去了苏轼端明殿学士及翰林侍读学士,官职降为左承议郎,改知黄州(岭南小郡)。苏轼接到诏书后,知道自己以前的担心已变为现实,无休止的打击迫害已经开始,但他还是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现实,随即收拾行装,闰四月离开定州赶赴黄州。离开定州的那天艳阳高照,满目绿色,起伏不断的太行山历历在目,他写下了《临城道中》一诗:

逐客何人着眼看,太行千里送征鞍。未应愚谷能留柳,可独衡山解识韩。

诗的意思是说被贬的官员人们躲之惟恐不及,再也无人正眼来看自己,只有太行山为自己送行。柳宗元、韩愈也有被贬的经历,韩愈从贬地回归时朝拜衡山,天气突然转晴,他以后转厄为安;今天太行山也这般晴朗,是否预示着自己的灾难很快会过去呢?

路过汝州时,苏轼看望了苏辙。苏辙是不久前被贬到汝州任太守的。在此种情况下相聚,兄弟二人都有点伤感,相互嘱咐对方多保重身体。苏轼从不善于理财,尽管以前官职高律禄多,但到手后随意花费,没有攒下多少钱,所以兄弟俩分手时苏辙拿出七千络,资助哥哥这次长途搬迁之费用。

苏轼这年已是59岁的老人了,当行到滑州时“忧悸成疾”,心力交瘁,且“道路之费,囊橐已空”,难以在陆路继续前行,就写了《赴黄州乞舟行状》,请求皇上看在他曾是皇上老师的情分上,允许他乘舟前去赴任。他在这份奏状上说自己两目昏花仅能分辨道路,左手麻木没有知觉,右臂没有力气,头发稀少牙齿脱落,“若强衰病之余生,犯三伏之毒暑,陆走炎荒四千余里,则僵仆中途,死于逆旅之下,理在不疑。”奏状说他“辄已分散骨肉,令长子带往近地,躬耕就食,臣只带家属数人,前去沐泅之间”,并且“黄州接人,卒未能至,定州送人。不肯前去,雇人买马之资,无所从出。”他哀切地告诉哲宗:他已“道尽涂穷,譬如中流失舟,抱一浮木,恃此为命,而木将沉,臣之衰危亦云极矣。”最后,他请求道:“以臣曾经亲近任使,必不欲置之死地,所以辄为舟行之计。敢望天慈,少加悯侧。”这篇奏状言辞哀楚,把窘困之状描述得催人泪下。

这篇奏状送达京城后,并没有赢得哲宗的同情心,反而使苏轼的处境更加恶化。这年六月,御史来之邵等人借口苏轼担任翰林学士兼制浩期间,在草拟贬斥吕惠卿诏书中有“先皇帝求贤若不及,从善如转环。始以帝尧之心,姑试伯鲸;终然孔子之圣,不信宰予”的话,歪曲说是指斥神宗皇帝。于是,苏轼又被降职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苏轼在赴黄州的半道上接到诏令,就命次子苏迫携家去常州宜兴阳羡田庄上,与长子苏迈共同在那里耕田度日,自己与幼子苏过,侍妾朝云踏上了漫漫的长途。

苏轼一行人经过汤阴市时,友人给他馈赠了大麦粥。他端起碗来,想到大早之年还能吃到时鲜的麦粥,足见故人对自己的情谊,就感慨地写诗道:“玉食谢故吏,风飨便逐臣。飘零竟何适,浩荡寄此身。”(《过汤阴市得豌豆大麦粥》)在这飘零无定的生涯中,他这吃着“玉食”的“故吏”不禁们心自问,“实无负吏民”之处呀。

苏轼乘坐的船行到安徽当涂县北里处的慈湖时,忽然刮起了大风,只好停下来把船系在岸边。此地四野茫茫行人稀少,起伏连绵的青山下湖水翻卷着浪花。苏轼被迫停留了几天,写下了有名的《慈湖夹阻风五首》,其中一首写道:

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犹有小船来卖饼,喜闻墟落在山前。

对人生归宿感到渺茫并且被阻在湖中的旅客,已失去冲出困境的信心,忽见有人摇船来卖饼,欣喜地得知不远处有村落,心里突然升起了希望。五首诗中最后一首诗很有哲理:

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且并水村敬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

这首诗描写的是月夜行舟的情形。诗人横卧在船头看千里月光,船夫扬帆行船时风力不大,那半帆风使船走得很慢。小船经过水村时斜侧而过,看起来十分艰难,使诗人联想到人生道路的不平,诗中无悲观失望的情绪,而有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

苏轼到达江西虔州时,游览天竺寺,看到了寺内白居易的诗碑:“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元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此山云……”苏轼的父亲苏洵青年时曾游历虔州,苏轼12岁时听父亲讲解过此诗,那对仗巧妙、流利圆转的诗句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47年过去了,对人生已没有了少年时美妙的遐想,但父亲当年讲述游虔州时的情景还记忆犹新,而此时自己却以病衰之躯还在天涯流落,想到此不禁老泪横流,写诗道:“四十七年真一梦,天涯流落涕横斜。”

惶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一,滩水湍急,怪石多险。苏轼经过这里时,“惶恐滩”这不吉祥的地名引发了他愤慨的情绪,写下了《八月七日初人赣过惶恐滩》一诗:

七千里外二毛人(头发斑白的人),十八滩头一叶身。山忆喜欢(指入蜀路上的错喜欢铺)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水中石面上鱼鲜式波纹减少……言水浅)。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渡口)。

诗人感慨自己常怀有忠君报国之心,反而遭到了这样的迫害;常想着归隐故乡,却流落到惶恐滩来;由于多次在贬滴途中乘船往来,可以给官家充当熟练的水手了,何止是熟悉各地的渡口所在呢?这首诗字里行间似乎泣血带泪,表现了作者被贬逐的凄凉和怨艾之情。

十月二日,苏轼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惠州。他四月从定州起程,历时半年时间的长途跋涉,到此总算画上了句号。但这岭南地区气候温热,蜻瑜侵扰,常流行恶性疟疾等传染病,历来是朝廷当权者流放政敌的地方。章悼等人把元佑重臣全部流放到岭南,也是采用借瘴杀人的手段。苏轼到惠州后先是寓居合江楼,这一月的十八日,又搬迁到嘉佑寺去住。此时他“三教合一”的世界观已经形成,心情放达乐观,《寓居合江楼》一诗,就表现了他这种心境:

海山葱芜气佳哉,二江合处朱楼开。蓬莱方丈应不远,肯为苏子浮江来。

对于他初到惠州的临时住所,竟在诗人眼中这般美丽,足见其情绪是多么乐观而浪漫。表现他这种情怀的,还有《食荔枝》一诗: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日咦荔枝三百颗,不妨长做岭南人。

这首诗颂扬了惠州风物之美,透露出作者不以贬滴为忧而乐观不屈的精神。

为了战胜瘴病,苏轼坚持锻炼身体,并利用他粗通医术的专长服药防治疾病。他知道薏苡是一种能医治瘴病的药材,东汉时的老将伏波将军马援来到南方,每顿饭都要吃些薏苡,于是他和家人常吃慧芭,有效的防御了瘴病的侵袭,他还把这种办法推广了出去,“疾苦者界之药”(《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使当地百姓受益不浅。苏轼还把瘴病害人比为用谗言诬陷好人是同样的罪恶而写诗道:

伏波饭薏苡,御瘴传神良。能除五谿毒,不救谗言伤。谗言风雨过,瘴病久亦亡。(《薏苡》)

药能治病,却不能救助谗言对人的伤害。但是谗言只能蒙骗一时,瘴病能使人死亡。诗人愤慈的心情托物以讽,揭露了现实的丑恶。

苏轼每到一处,总是十分关心民众的生产和生活。在贬居惠州的第二年三月,他游览城外博罗香积寺,见“夹道皆美田,麦禾甚茂”,欣喜之余写诗道:

二年流落蛙鱼乡,朝来西见麦吐芒……汪汪春泥已没膝,刻刻秋谷初分秧。谁言万里出无友,见此二美喜欲狂。

他又见“寺下溪水,可做雄磨,若筑塘百步,闸而落之,可转两轮举四柞也”。他很高兴自己为百姓想出了这个做水磨的方法,继续写诗道:

……三山屏拥僧舍小,一溪雷转松阴凉。要令水力供臼磨,与相地脉增堤防。霏霏落雪看收面,隐隐叠鼓闻春糠。散流一吸云子白,炊裂十辽琼巩香。岂惟牢丸荐古味,要使真一流天浆。诗成捧腹便绝倒,书生说食真膏育。

诗人从建水磨的设想基础上张开想象的翅膀,他仿佛看到水磨已经建成并且磨出雪白的面粉,耳边也似乎响起春谷的声响;那加工好的面粉、大米已做成了香喷喷的饭,尝一口有如天上神仙宴席上的美味。诗人想象到此处惊醒了过来,不由得为自己一连串的空中楼阁式的推想而捧腹大笑。苏轼把自己这项发展水利的设想“以属县令林扑,使督成之”。

苏轼在武昌看到农民骑秧马插秧,劳动强度大为减轻,到惠州后见农民插秧很辛苦,就建议博罗县令林拄推广这种农具。为了推广这种先进的插秧农具,他还写了《秧马歌》,把“秧马”的制造工艺及使用方法写人诗中。

惠州的百姓知道苏轼是个爱民的好官,很同情他的遭遇,所以他并不感到孤独,有些地方官也不嫌弃他,如惠州太守、循州太守常和他往来,在困难时也资助他。苏轼同过去的友人也保持着联系。他到惠州后过罢年,参寥等派人来惠州探望苏轼。陈慥随也想来惠州,苏轼写信劝阻了。他与苏门四学士也有书信来往,写了《书鲁直跋远景图北斋校书图后》。

令苏轼还感到欣慰的是,侍妾朝云一直陪伴着他,成为他贬滴生活中的忠实伴侣。苏轼很爱朝云,来惠州前曾劝朝云回杭州老家,因为他不愿看到朝云跟上自己去惠州吃苦受累。朝云不忍离丈夫而去,并对苏轼劝她回乡很生气。到达惠州后,苏轼身体还能适应,而朝云不服水土,身子日见瘦弱。有一天,苏轼与朝云闲坐。苏轼想起亲朋好友相继离散,只有朝云陪伴在侧,不禁感慨起来,提笔写了一首《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词的上闽借暮春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天涯何处无芳草”的理趣。此句亦景亦理,耐人寻味。下闽虚拟行人爱慕佳人的伤情小景,抒发“多情却被无情恼”的认识与愤愈,也是亦情亦理,并且是屡遭贬滴的愤慨语,是人生的旷达语。全词惜春而不伤春,含刚健于婀娜,不落软媚一路。

苏轼写完词,让朝云照着词稿试歌一曲。朝云颇通词意,知道苏轼触景生情、睹物思人的凄凉心情,心里很难过,唱着唱着,便哭了起来。苏轼奇怪地发问,朝云哭着答:“奴妾之所以不能唱下去,是因为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啊。”朝云此后很喜欢唱这首《蝶恋花》,可每当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时就泣不成声。

绍圣二年春夏之交,原系八娘之夫的苏轼表兄程正辅专程来看望苏轼,程正辅这时任广南东路提点刑狱,虽然苏、程两家已绝交42年,但他一直尊崇苏轼兄弟的人品才学。他之所以能到此地任官,是章悴的主意,因为章悴知道程、苏两家的仇怨,故意提名派程正辅到广南来。为的是让程、苏二人争斗一番。苏轼见表兄在自己正处困境的时候来访,又念起是母亲娘家的人,把先前心中的那点仇怨忘了个干干净净,很热情地接待了表兄,于是苏程释憾。此后苏轼见惠州诸军缺营房,在《与程正辅书》中建议表兄作屋300间。程正辅照办了。

绍圣三年,苏轼衣食已人窘境,就借王参军半亩地种菜,使全家人终年饱菜,又节约了资金。六月,惠州修东、西新桥,苏轼认为这是便民的善事,就把自己的犀带捐了出来。苏辙此时正谪居筠州,从哥哥的信中得知修桥的事情,就动员妻子史氏把她当年进宫面见高太后时所赐数千金钱捐了出来,派人送到惠州。东、西新桥建成的那天,苏轼作诗祝贺,诗中有“叹我捐腰犀”、“探囊赖故侯,宝钱出金闺”的诗句。

这年七月五日,朝云因病去世。自到惠州后,日常应酬少了,朝云就读书习字,并且颇有成就。她还诵读佛经,略知佛理。朝云的病渐渐沉重了,她在家里不是熬药,就是念经。用苏轼的话来说,是“经卷药炉新活计”。草药和佛法在朝云身上并没有产生奇迹,她是在用微弱的声音念着“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时闭上了眼睛的,享年34岁。朝云死后,苏轼把她葬在惠州栖禅寺大圣塔旁,在墓地上了盖了个亭,名叫“六如亭”。苏轼以悲痛的心情写诗悼念朝云,又作了墓志铭,并从此再也不听这首《蝶恋花》的曲子了。

安葬了朝云,苏轼就听说宋哲宗下诏:“元佑臣僚皆不赦,且终身不徙。”他绝了北归的希望,有了买地筑房以做终老之计的打算。他很快在白鹤峰上买了几亩地,是古白鹤观的旧基,于是欣然准备木料砖瓦,规划作屋20间。

绍圣四年二月十四日,白鹤峰新屋建成了,苏轼命名了“德有邻堂”、“思无邪斋”,并向其好友程天伴要了些树苗栽种在院子里,与儿子苏过从嘉佑寺搬迁了过来。新居刚建成,苏轼的长子苏迈带着全家人来到惠州。苏迈被授予韶州仁化县令后,通过书信取得父亲的同意,先一年冬季带着全家人从常州出放,经过几个月的艰辛旅程才到达目的地。全家人相聚在一起,苏轼不由得悲喜交加,在《和时运诗》序中说:“长子迈,与予别三年矣。搬挚诸孙万里远来,不能无欣然。”

在惠州的苏轼,心态基本保持了乐观而旷达,虽在仕途上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却在文学创作上迎来了又一光辉的时期。他创作的许多表现当地风光和民情的诗歌,有着极高的艺术水准。具有简洁明确语言特色的《江西》写道:“江西山水真吾邦,白沙翠竹石底江。舟行十里磨九拢(湍急的河流),篙声苹确(山多大石貌)相春撞。”只几句话,就把清澈而湍急的江水活脱脱刻画了出来。《新年五首》中写惠州的初春是“小邑浮桥外,青山石岸东。茶枪(茶树嫩芽)烧后有,麦浪水前空”,“海国空自暖,春山无限清”,茶树露芽的初春竟然如此景物宜人,如果通过“春江水暖鸭先知”般的推理,百花盛开时的惠州一定是美如天堂了。在苏轼看来,惠州的冬天也是生机勃勃的:“罗浮春欲动,云日有清光。处处野梅开,家家腊酒香。”(《残腊独出二首》)苏轼尽管身处逆境之中,但追求美好事物的心境一直没变,如《再和松风亭下梅花盛开》就是一例:

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纷纷初疑月桂树,耿耿独与参横昏。先生索居江海上,悄如病鹤栖荒园。天香国艳肯相顾,知我酒熟诗清温。蓬莱宫中花鸟使,绿衣倒挂(鸟名)扶桑墩。抱丛窥我方醉卧,故遣啄木先敲门。麻姑过君急洒扫,鸟能歌舞花能言。酒醒人散山寂寂,惟有落蕊粘空搏。

诗人饮酒赏梅,为梅花的高贵品性所陶醉,尽管身染疾病十分孤寂,可梅花争奇斗艳向他乞求诗篇。蓬莱仙宫中的花鸟使者们纷纷来了,窥见了诗人正在醉卧,叫啄木鸟先来通风报讯,请快点洒扫迎接,鸟使花仙们于是纷纷起舞、唱歌,人、仙、花同时欢乐无比。酒醒了,才感到四周寂然无声,只有落花粘在空杯中。这个梦美得妙不可言,是在诗人受到排挤、陷害后身处困境时出现的,与现实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美好和谐生活的向往。

朝云死后,苏轼精神上受到创伤,且常患病。于是很少出来,只专心读些道藏书。一日,“客姐经旬(容中祭飨崇奉,时间经过10天之久)无肉,又子由劝不读书,萧然清坐,乃无一事”,心里忽然有了感触,写成一诗:

病怯腥咸不买鱼,尔来心腹一时虚。使君不复怜乌攫,属国方将掘鼠余。老去独收人所弃,游哉时到物之初。从今免被孙郎笑,绛帕蒙头读道书。

从诗句中可窥见诗人此时的心境闷闷不乐,为了摆脱忧愁烦恼,埋头于道学书籍中,让思想在“物之初”境界里游移,即强迫自己随缘自适、少思寡欲。

具有旷达的自由人格的苏轼,虽然病卧在床,却写下了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的《纵笔》:

白发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政治上、生活上的摧残迫害,并没有改变诗人的独立自我及坚强信念,同时也是对打击陷害他的政敌的嘲讽。

绍圣四年(1097)四月,苏轼又被贬为琼州别驾,昌化军(今海南岛循县以西)安置,不得签书公事。苏轼接到诏令后明白,朝廷不光对他,可能对所有“元佑党人”的打击又加重了。

同类推荐
  • 董卿:在时光中优雅盛开

    董卿:在时光中优雅盛开

    她自幼在父母的严格教导下刻苦学习,砥砺成长,独立自主,坚持阅读,培养气质。她勇于追逐梦想,从浙江到上海到北京,三度改写命运。她曾连续13年主持春晚,连续8年被评为央视年度“央视十佳主持人”,连续7年位列央视挂历女主持人中前三甲,成为实至名归的“央视一姐”。虽然已达巅峰,但她只求超越自我,于是毅然选择赴美留学深造,一年后归来。2016年,主持《中国诗词大会》,凭借深厚的古典诗词功底惊艳四座;2017年制作并主持《朗读者》,再度爆红。随后主编同名图书出版,一时洛阳纸贵。一路走来,她依靠勤奋努力、积极进取、自我突破,成为公认的优质女性典范,诠释了每个女性应该如何成为理想的自己。她的名字,叫董卿。本书娓娓讲述董卿的成长奋斗历程,深度解读其成功背后的秘密,并展示其积极进取、优雅从容的人生态度,让你真正了解董卿。愿你从中获得慰藉和启示,获得智慧和美好,获得召唤和力量。
  • 你可以和他们一样有钱:福布斯40位常客的发家秘史

    你可以和他们一样有钱:福布斯40位常客的发家秘史

    在这颗蔚蓝的星球上,什么是传奇?是主宰命运的英雄,是使天地色变的霹雳,是令人神往的秘境,是无法磨灭的记忆,是人迹罕至的奇景,是社会变迁的光怪陆离……历史如同一张巨大的网,每一事件都与无数种可能交错,我们深陷其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真相是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有勇气穿越历史的迷雾,沐浴晴朗。总有一些人物影响着历史,总有一些事件成就了某人,他们的言行是对历史最真实的演绎。他们曾经光鲜夺目,秀韵多姿;他们曾经飞扬跋扈,显赫一时;他们曾经一言九鼎,位高权重;他们曾经愤世嫉俗,玩世不恭;如今他们中的一些虽早已离开世间,却走不出光阴的痕迹。新闻、绯闻、真相、谜团,将成为历史永存。
  • 知行合一:沈善洪教授八秩寿庆文集

    知行合一:沈善洪教授八秩寿庆文集

    沈善洪校长生于1931年,2011年是他的八十华诞。沈校长的部下和学生决定出版一部文集以资纪念,推举现任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教授主持此事。文集定名为《知行合一:沈善洪教授八秩寿庆文集》,在向沈善洪教授致以美好祝福的同时,对原杭州大学的办学理念、教育实践和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回顾,为浙江大学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 拿下沃尔沃:李书福传奇

    拿下沃尔沃:李书福传奇

    本书共十二章,内容包括:李书福印象、13岁吉利收购83岁沃尔沃、穷小子变成千万富翁、勇闯造车禁区、低价杀进汽车十强等。
  • 大清十二帝

    大清十二帝

    《大清十二帝》选取了清朝近300年历史中出现的12位帝王来切入历史,将12位帝王的一生娓娓道来。《大清十二帝》采用新颖的观点,通过简明的体例形式、精炼的文字内容,立体、真实地再现了清代帝王的生平事迹,深刻揭示中国古代社会由乱到治、由治到乱以及繁荣衰败的内在规律。
热门推荐
  • 男二总想撬走我

    男二总想撬走我

    沈喻作为一名专业穿书的玩家,因车祸当了这个,在穿了999次的时候,系统告诉她,穿书999次有奖励,就是免费选自己喜欢的书,然后穿过去当女主。沈喻当然得好好的选,当她看到一本《魔尊大人求放过》的时候,就很有兴趣。准备要拿这本书的时候,意外碰到了旁边的《穿书成了团宠》,这也就算了,可是为什么男二总想把我橇走,这本书是女主跟男二在一起的。男二追了女主三世,终于……
  • 钱鬼道

    钱鬼道

    天地之极,九转为最,本来只求安心活过一生的小小鬼师,获得一枚古怪钱币之后,立誓要当最富有的鬼师,有钱能使鬼推磨,我境界比你低,没事,我的法兵千千万,堆也能堆死你,你的资质比我好,没事,我的阳气用都用不完,迟早超过你.其实鬼师不是我的本行,我其实是一个生意人。看一个小小鬼师如何成为一代巨枭。
  • 公子风华落

    公子风华落

    这是一本死得只剩下书名的小说……战歌起,天下争,她蒙神相助,穿越时空,想要扭转败局,却意外发现了尘封于岁月缝隙里的巨大秘密……眼前人不是心底人,心底人却又变了模样,你不是你,我也不是我,那我们又是谁?且看公子风华无双,搅弄天下,成就一段惊世传奇。
  • 禅宗

    禅宗

    要从生死中解脱出来,最佳的途径就是,热爱自己的人生。只要你拼命以赴,就不再有心思去讨论生生死死。俗话说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只要你能看透这些都是极其当然的事,你也就是人间佛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地证道

    天地证道

    云天是修真界万年不遇的天才,因强行炼化传说中的异宝而道消陨落,又因异宝重生于异界后自创功法,建立强大门派,丹药当糖豆,神兽当脚力,神器当锄头,一时风骚无限,当云天再次站在人生巅峰时,方知天地之外,星辰尽头才是大道。云天能否一直顺风顺水?能否重回修真界?穿越重生是巧合还是阴谋?且看天地证道……
  • 神女名椿

    神女名椿

    我拥有很多封号,有的连我也记不住,我见过很多人,多到我已经记不得见过多少。你好,我是神。
  • 我缠人的小夫君

    我缠人的小夫君

    我长得不丑,甚至可以说很美,可惜年过廿八却迟迟未嫁。不是我有什么缺陷,也不是我家世不好,恰恰相反,我很正常,我的家世更是当今武林一等一的。只可惜,我的婚姻生来便为家族命运所牵绊。而我注定是要嫁予武林第一世家继承人的。只是,我这个未来夫君年岁比我小也就罢了,怎么连辈分都比我矮上一截?!唉唉,怎么看都像是我这老牛眼巴巴的要吃他这株嫩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