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88700000013

第13章

熙宁四年,苏轼36岁,四月,朝廷命他通判杭州,七月,苏轼出京。因弟弟苏辙在陈州任州学教授,于是先去陈州会见弟弟。

在仕途上遭受挫折的兄弟俩人在陈州相见了,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是失落?是痛苦?是惋惜?是庆幸?无法说清!是呵,士大夫的命运,总是操纵在执政的几个人手中,顶头上司的贤愚好恶,往往使下属无法掌握自己的前途,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悲惨境遇时常出现。苏轼兄弟二人常去湖中划船或去野外散心,以复原自己受伤的心灵,也共同探讨一些时局和政治问题。苏辙劝哥哥以后说话注意一点,别在外人面前把想法和盘托出。苏轼回答说:“我心中有不平事,如食中有蝇,吐之乃已。”苏辙全家住在低矮的屋子里,因孩子多,生活很艰苦。苏轼因之写了《戏子由》一诗:

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每当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斜风吹帷雨沐面,先生不愧旁人羞……

针对苏辙的长大身材及低屋,以戏谑笔法为“书生事业”鸣不平。

苏轼在徐州住了70多天。在这期间,他结识了慕名前来拜访的青年人张来。苏轼看过张来的文章后,很赞赏他的才气,俩人谈论得很投机。张来后来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

九月,苏轼兄弟同去颖州渴欧阳修。颖州与陈州是近邻,此时欧阳修已从蔡州任上退休,回到了颖州,在简陋的居室过着自在的生活。欧阳修与苏轼兄弟相见之时,谈笑甚欢,设酒相待,互相举杯敬酒,周围都是堆放着的图书史册。他们之间辩论不休,欧阳修精神振奋,又像回到了十年前他们初次见面时的样子。

苏轼从颖州回来,从陈州赴杭州任,经过扬州时与刘贡甫、孙巨源、刘萃老相聚了一段时间。扬州的寺院名气大,苏轼就在朋友的陪伴下游寺院,当走进一座寺院时,忽发现墙壁的显眼处题诗数首,那笔迹及诗的风格很像是自己写的,他初见时也以为是自己所题,仔细一想,自己并没有到过此处。苏轼吃了一惊,难道这里是藏龙卧虎之地?他向周围的人打听,众人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心里就非常纳闷。此事他一直记在心里。

熙宁四年十一月,苏轼到了杭州任上。杭州通判与他“初从政”时的凤翔签判都是正八品的微官,负责州郡的司法监督及充当太守助理。不同处是居住的地方“画堂五丈容族旎”,比起凤翔签判府大柳树下的板阁木屋来,可要宽敞得多了。

苏轼刚到杭州,就接手审理大批盐民贩私盐的案子。这时推行榷盐法,禁止私人买卖食盐,而靠海边的杭州盛产食盐,百姓们为了挣些小钱以糊口,犯禁偷偷摸摸生产食盐去卖,每年被官府抓起来的买卖私盐的犯人很多,可达一万六七千人。苏轼对官府欺压无辜平民一直深恶痛绝,他同情犯了法的百姓,但又作为官吏不得不执法,每当审理此类案子时,心情很痛苦,以至于“每执笔断犯盐者,未尝不流涕也”。他厌恶这种审问平民的差使,在《和蔡准郎中游西湖三首》中说:“不见钱塘游宦客,朝推囚,暮决狱,不因人唤何时休。”充分道出了他干着自己不愿干的事情时矛盾的心情。

这年除夕夜,苏轼在杭州衙署大厅值夜,他想起牢狱里关满了的买卖私盐的囚犯,心里一阵凄然,真希望他们能够回家与家人团聚过年。又联想到自己为了当官挣朝廷的傣禄也不能回家过团圆年,这一点不是与囚犯一样吗?心情顿时激动起来,于是题一诗于壁:

除日当早归,官事乃见留。执笔对之泣,哀此系中囚。小人营根粮,堕网不知羞。我亦恋薄禄,因循失归休。不须论贤愚,均是为食谋。谁能暂纵遣,阂然愧前修(前代贤人)。

苏轼在这里把“系中囚”与自己都看作是“为食谋”,自己不能放他们回家过年是愧对前代贤人的,为百姓着想的心情从字里行间可以窥见。他给苏辙的一首诗中,说出了对这种生活的感受:“平生所惭今不耻,坐对疲氓更鞭墓。道逢阳虎呼与言,心知其非口诺唯。居高忘下真何益,气节消缩今无几。”

苏轼到杭州的头一年先早后涝,其结果是第二年饥懂成灾。他到常州、润州等地去贩济灾民,一路上看到灾民面呈菜色,逃荒要饭者络绎不绝,心情哀伤不已,写诗道:“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熙宁五年杭州科考,苏轼为监试,写有《呈试官诗》等三首诗。八月七日榜出,他在《送杭州进士诗序》中说:“熙宁五年,钱塘之士,贡与礼部者九人。十月乙酉,宴于中和堂,作是诗以勉之。”足见他十分关心选拔地方上人才。

熙宁七年,杭州既遭早灾又遭蝗灾。蝗灾十分严重,那蝗虫自西北飞来,飞蝗声与海涛声分不清了,蝗虫群在天上把日月的光都遮住了,把地上的草木都覆盖了,如落在地上,顷刻间把禾苗吃个精光。苏轼奉命到处奔波督促捕蝗,对百姓受灾后的悲伤痛苦心情很是同情,深感“回首人间忧患多”(《捕蝗至浮云岭有怀子由》)。

苏轼与杭州知州陈襄(字述古)相处得很好,后来成为亲密的朋友。陈述古是熙宁五年来杭州的,来后就访问民情,了解到杭州百姓饮水困难,就立既修复六井。第二年春六井修毕,苏轼作《钱塘六井记》以记其事,对陈太守大加颂扬,并提出“以其不常有而忽其所甚急,此天下之通患也”的观点,以期引起为官者的注意。后来陈述古赴新任南都,在有美堂宴别,苏轼即席写词《虞美人》,以赠述古: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禅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词的上闽写依依惜别意,下闽写景。全词情景交融,于景物描写中透出浓浓的情意。陈述古宴别僚佐后,登舟上路,苏轼追到临平山,在舟中作别后苏轼回到家里,思想着与陈述古的交往,睡不着觉,写词《南乡子》以“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这首词文笔优美,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这一时期苏轼的生活平静而充实。妻子王润之对苏轼体贴人微,关爱程度比前妻王弗有过之而无不及,并在来杭州的第二年为苏轼生了第三子——苏过。苏轼在杭州任上最后一年,纳侍妾王朝云。王朝云是钱塘人,能歌善舞,善解人意,为苏轼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在杭州三年,是苏轼创作丰收期。他在颖州渴欧阳修时,欧阳修希望他“文与道俱”,不要“见利思迁”,能替代自己完成诗文革新这个事业。不到一年后欧阳修逝世,苏轼在杭州哭祭了老师。为了不辜负恩师的期望,苏轼非常勤奋,坚持夜观书至三鼓,醉归醒后亦看一段书方眠。政务之暇寄情于山水之间,有感即发,写诗文甚多。

苏轼是个能体察民情,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吏,他对杭州百姓的苦难深感同徽,但自己没法解决,只有力求在自己的职位上多做些有益于人民的事情。他这种矛盾而痛苦的心情正如他的“崎岖世味尝应遍,寂寞山栖老渐便。惟有悯农心尚在,起占云汉更茫然”这几句诗中所说的一样:政治上灰心了,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仕途又凶险莫测,但“悯农”的心却始终存在。他的许多诗反映了农民痛苦的生活,如《吴中田妇叹》就是这样:

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霜风来时雨如泻,耙头出菌镰生衣。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茅苫一月陇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汗流肩赦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牺。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诗中描绘了天灾及官府捐税给农民带来的痛苦。新法规定赋税要钱不要米,造成米贱钱荒而伤害了农民的利益,对此种情形作者从诗中反映了出来。

苏轼是个有着强烈现实主义精神的人,他这一时期的悯农诗涉及到了新法在执行过程中带来的弊端,如较有名的《山村五绝》正是这样一种情况,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

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族甜。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他用诗歌的形式托事以讽,想以此引起朝廷的注意,“庶几有补于国”。他广泛搜取生活中的题材,一些诗反映了当时生产发展情况。《无锡道中赋水车》就是他凭借博学与才华,以诗歌的形式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生产图画:“翻翻联联衔尾鸦,荤荤确确蜕骨蛇。分畴翠浪走三阵,刺水绿缄抽稻芽……天公不见老翁泣,唤取阿青推雷车。”他以一连串的巧妙生动比喻,借用了《搜神记》中的神仙故事,完成了这一难度极大的咏物篇章。苏轼的诗中也有人民的生动形象,如《於潜女》:

青裙编袂朴潜女,两足如霜不穿屡。储沙鬓发丝穿抒,蓬杳障前走风雨。老澳宫妆传父祖,至今遗民悲故主。菩溪杨柳初飞絮,照溪画眉渡溪去。逢郎樵归相媚妩,不信姬姜有齐鲁。

余杭的风景园林及着名寺观很多,如金山、宝山、风水洞、甘露寺、灵隐寺、洞霄宫等,这些地方苏轼都去过了,留下了许多记游诗,《游金山寺》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篇力作: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汾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羁愁畏晚寻归揖,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自注:是夜所见如此。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此诗描写了落日、初月到二更时的江景变化,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苏轼最爱去的地方是西湖了,他在那里流连忘返,有时把公案也搬到西湖畔,既办公又欢饮,吟咏西湖的诗自然不会少,而且是细致人微地反映了西湖的美丽,体现了宋诗的特征。《夜泛西湖五绝》是咏月之作,苏轼细致人微地写景状物,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其一:“新月生魄迹未安,才破五六渐盘桓。今夜吐艳如半璧,游人得向三更看。”

其二:“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

其三:“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渔人收筒及未晓,船过惟有孤蒲声。”

其四:“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其五:“湖光非鬼亦非心,风恬浪静光满川。须臾两两入寺去,就视不见空茫然。”

根据诗意,可以推算出是写古农历六月初八日左右的星宿、月相、物候。苏轼先从月初升写起,状如半璧的月亮三更天悬于西南方,柔和的月光美极了。然而这种美景极短,一个时辰左右就垂落了。苍龙星仲夏夜半既没,而牛斗两颗星宿横于天空,黎明时长庚(启明)升起之东方,谓之芒角。月亮落于西天,四野漆黑一片,湖面茫茫一片,远处的寺庙亮起了灯光。风恬浪静,湖光甚美,天色渐渐由黑转微明,观看湖光的僧人影影绰绰回了寺,新的一天开始了。苏轼这样细致人微地咏月,是审美情趣向纵深发展的必然结果。

苏轼吟咏西湖的千古绝唱是《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日:“水光澈淞晴方好,山色空漾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他抓住西湖“水光潋滟”,“山色空像”两大特色,并把西湖与美女西施相比,比喻奇特贴切,使该诗成为流传后世脍炙人口的杰作。

另外,苏轼的《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中第一首也是咏西湖的佳作,该诗写道: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望湖楼在西湖畔,是眺望湖景的最佳所在。这首诗生动地把西湖夏日暴雨的景色描绘出来,忽而乌云翻滚,大雨倾盆,忽而风吹云散,水天一色,从另一个侧面把西湖的秀丽活脱脱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在杭州三年,不但使苏轼的诗作开始走上高峰,同时其词作也开始上了路。《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可能是较早的词作,但较成功的词作却是《少年游》了: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恒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这是熙宁七年因事去润州时所作,托为思妇怀念远人的词,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用双燕犹有月光爱怜,反衬出在风露之中的思妇,孤寂而无人怜惜。

苏轼在杭州时常思念远在陈州的弟弟苏辙,两人书信不断,相互鼓励和劝勉。

苏辙在熙宁三年二月去陈州当了州学教授后,住在低矮的小屋里,生活很艰苦,但他很热心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地教书育人。陈州太守为张方平,是苏辙的老前辈,很赏识苏辙的才华,所以他在陈州很顺心。

此时的苏辙虽有厌倦仕途、寄情书史甚至归隐的念头,但他对社径的一片赤诚之心跳动不已,对民间的疾苦甚为关怀和同情,所以来陈州时间不长,不顾以前的直言遭斥,写了《陈州为张安道论时事书》,把新法执行中的弊端上奏皇帝,以期引起朝廷注意而改弦更张。这篇文章通顺平易,不假雕饰,但一些关键语句又相当激烈直截,如“小人贪功,虑害不远,轻发深人,结怨西戎,攘夺尺寸无用之土,空竭内府累世之积”,“臣闻众而不可欺者,民也;勇而不可犯者,兵也;险而不可诲者,邻国也。”语言铿锵有力,增加了文章的气势。

熙宁六年四月,也就是其兄苏轼到杭州为通判的第三年,苏辙在陈州任职期满,又改齐州掌书记,主管文字工作。来齐州的第二年,写《齐州阂子祠堂记》,介绍阂子祠堂修建起因及建成后祭祀情况,议论阂子赛为何不肯为官的问题。孔子的弟子阂子赛死后葬于“历城之东五里”,有坟无庙,无法进行祭祀活动,当地人心中不安。太守李师中来此一年便“政修事治”,当齐州父老一块来找太守要求建祠,太守便大力支持,于是“堂成,具三献焉笾豆有列,滨相有位,百年之废一日而举”。接下来展开议论:有人说孔子及许多弟子都在乱世之际出来为官,而阂子赛偏偏不肯,言外之意批评他没有社会责任感;反驳的人说闵子骞不肯出来当官,是条件尚不成熟,就像大海航行只有大船才能胜任,靠江河中的小舟是不行的。这篇“退而书之,遂刻于石”的文章虽500余字,但写得层次分明,手法变化多端,又大量运用对话,是一篇很有特色的古文。

苏辙在齐州的另一篇力作是《齐州泺源石桥记》,文章说的是齐州历城西门外石桥建成了,“桥之为役虽小”,两个月就建成了,但当地官员在资金困难条件下通力合作、多方设法、就地取材的精神“于旧则倍,不可不记也”。这篇文章写得质朴务实,乍看其貌不扬,实则在选材、详略、布局上下了深功,尤其是布局别具一格。苏辙在齐州的时间并不长,写了数篇有影响的散文及一批诗歌,以致使清代济南名士王士祯赞叹道:“其于吾州亦不薄矣”(《香祖笔记》卷十二)。

同类推荐
  • 恭亲王奕诉政海沉浮录

    恭亲王奕诉政海沉浮录

    晚清历史风云变幻,爆发于19世纪中叶前后的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从内外冲击着清王朝的统治基础,有忧患意识的统治阶层开始思索如何自强以抵御外侮,于是自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他们发起并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自强”、“求富”运动——洋务运动。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相继爆发使洋务官员寄予办洋务以自强御侮的梦破灭,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出的新生资产阶级力量则开始思索一条新的社会发展的道路——鼓动光绪帝进行改良变法。
  • 请允许我用左手敬礼

    请允许我用左手敬礼

    丁晓兵,1965年9月出生,1983年10月入伍。1984年在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中英勇负伤,失去右臂。1985年6月,共青团中央为他特设了101枚“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20年来,丁晓兵先后被人事部和中国残联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被武警总部和江苏省委、省政府评为“拥政爱民模范”,被武警总部树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干部标兵。2005年5月,他光荣当选第八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据不完全统计,丁晓兵已经获得过288个奖牌证书。
  • 安康历代名人录

    安康历代名人录

    本书由李厚之、张会鉴、郑继猛三人合作纂辑。李厚之和张会鉴二位先生是安康文坛上的高产作者,也是出了名的“黄金搭档”。为了编著此书,他们查阅了大量史籍,搜集了很多史料,作了多年的资料准备。
  • 千古枭雄朱元璋

    千古枭雄朱元璋

    少年贫寒,徘徊在死亡边缘;中年称王,终创建千秋霸业;千古枭雄的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秘密……他,做过和尚,做过乞丐,终君临天下,成为九王至尊;后人评说,他是明君,惩治贪官毫不留情;后人评说,他是暴君,兔死狗烹杀人如麻,他,被人称为千古枭雄——朱元璋。
  • 阳光梁艺

    阳光梁艺

    本书记录的是原湖南电视台都市频道综艺节目主持人梁艺,在其主持生涯最光芒四射的时候,突然被病魔击中,五年过去了,坚强可爱的梁艺以自已的努力,最终荣获“第九届全球热爱生命奖章”。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梦幻之夏:魔法学院录

    梦幻之夏:魔法学院录

    【兔猫王国°轻小说社出品】【Mokina授权连载】『夕阳余晖的照射,永远是我们看不懂的诉说。』突如其来的事件,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从一名普通的学生,到守护世界的使者,为了同伴与亲人,他们不得不并肩作战。次次战斗,他们摩擦在鬼门关的路口。而面对他的守护,她开始蜕变,从一个无忧天真的女孩长大成为一位真正的女法师……霍伯特的阴险,暗法阵的威胁,布莱小镇的危机,黑暗世界的诡计……还有,她与她之间的纠葛。层层灰暗的浓雾,要由谁,来破开?
  • 超级人体电脑

    超级人体电脑

    平淡生活突遇事故,年轻人落得残疾。爱情、亲情以及生活方面等多种困扰让王哲深陷低谷。东启明,西长庚,命运自有苍穹存!一个偶然,年轻人下载电脑资料时却离奇存入自己脑中!浩瀚宇宙,人体与电脑的结合!8.4%。。36%。。79%。。升级完毕!
  • 如梦非梦

    如梦非梦

    红楼梦里有一句话--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细品却发现我的知识层面太肤浅,解不到这句话的精髓,但是我却还是不得不跟大家说说,我的梦,似梦非梦的人生已经让我分不清梦和现实,社会太多的真真假假,我却愿意活在自己的梦里。不以任何物质为转移的我,坚信梦的力量是无穷的,我相信每次的梦都会有它的存在必要,也许梦才是真的,现在反而是假的也说不定啊。
  • 阴阳捉鬼人之诡异宿舍

    阴阳捉鬼人之诡异宿舍

    荒地的一个湖畔,变成现今的一所大学,曾经发生的灵异,如今又一次上演,男主如何应对?
  • 灼眼的你

    灼眼的你

    医学美少女宋潇×冰山乐队主唱齐衡从少年说起的爱情故事。慢热非爽文/青春群像/半校园半都市/久别重逢/轻虐
  • 胡适的圈子

    胡适的圈子

    本书从胡适的朋友圈着手,切入胡适波澜起伏的人生与情感世界,作者舍弃了那种常见的文史资料堆积的枯燥写法,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打捞胡适与朋友们交往中发生的一个个鲜活、生动、有趣的故事,给读者以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本书还配有150幅十分珍贵的历史照片,照片也以生动传神的生活照为主,进一步勾勒出胡适丰富的情感世界,让读者看到大师亲切、温情的一面。
  • 余生欢喜多

    余生欢喜多

    遇上你,我后半生都是幸福的。遇上你,我后半生都是幸运的。
  • Democracy An American Novel

    Democracy An American Nove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药鼎仙途

    药鼎仙途

    百年老参,千年灵芝,天下药物由我掌中演化。天地奇珍,千山万河,寰宇万物于我鼎中成长。一鼎一刃,游走天下,以药求道,唯我逍遥。